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祛风化痰针刺法探讨卒中后遗症期构音障碍治疗思路
1
作者 赵书聪 涂润泽 +1 位作者 曾翼翔 付磊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654-1657,共4页
目前临床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多以针灸结合言语康复为主。依据中医学理论,此病病机总属风痰扰窍,故治疗以祛风化痰、通络利咽为原则。吴清明确立“祛风化痰”针刺法,选取风池、完骨、廉泉及丰隆为主穴,配合针法刺激,以改善病灶部位的微... 目前临床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多以针灸结合言语康复为主。依据中医学理论,此病病机总属风痰扰窍,故治疗以祛风化痰、通络利咽为原则。吴清明确立“祛风化痰”针刺法,选取风池、完骨、廉泉及丰隆为主穴,配合针法刺激,以改善病灶部位的微循环障碍,促进受损构音组织的功能恢复,临床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构音障碍取得较好疗效,但对肌肉组织僵硬挛缩、纤维化的后遗症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欠佳,而针刀疗法治疗痉挛硬化的软组织病变具有肯定优势。基于临床治疗现状,结合此病的病因病机,笔者提出运用“祛风化痰”针刺法以“调神”,并结合解剖学,选取构音肌群起止点以“调形”,形与神共调,以期为临床治疗卒中后构音障碍带来一种新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喑 卒中后遗症期 构音障碍 构音肌群 针刀疗法 祛风化痰针刺法
下载PDF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2
作者 陈云峰 张晓红 +1 位作者 窦晓语 魏颖俊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53-57,共5页
目的:调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病区内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进行社区康复干预的效果,为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开展社区三级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纳入研究的9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各45例。总疗程为4周,对... 目的:调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病区内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进行社区康复干预的效果,为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开展社区三级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纳入研究的9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各45例。总疗程为4周,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医疗和护理措施,调查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简易智能/心理精神评估表(MMSE)、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ugl-Meyer关节活动度和感觉评测量表、Brunnstrom分级、洼田饮水试验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Brunnstrom分级、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调查组的Fugl-Meyer关节活动度和感觉量表和MMSE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康复可改善全科病区内脑卒中后遗症期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和感觉评分。应加快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治疗训练,有利于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期 老年人 社区康复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治疗中风后遗症恢复期临床观察
3
作者 闵元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医非药物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江西省靖安县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恢复期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非药物治疗组、常规性康复治疗组,各4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 目的 研究中医非药物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江西省靖安县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恢复期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非药物治疗组、常规性康复治疗组,各40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安全感、舒适度、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中医非药物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常规性康复治疗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亦低于常规性康复治疗组(P<0.05),Fugl-Meyer评分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WHOQOL-100)评分、安全感评分、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性康复治疗组(P<0.05)。中医非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常规性康复治疗组的65.00%(26/40)(P<0.05)。结论 中医非药物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较常规性康复治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经络 中风后遗症 恢复期 中医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王檀教授治疗寒湿疫后虚损经验
4
作者 曲婷 王檀 +1 位作者 王科举 王子元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1408-1410,共3页
王檀教授依据《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新冠病毒感染)后虚损人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中的辨治思路,针对寒湿疫后虚损症状,中药治疗上强调在以“益气温阳、养阴生津、通痹散结”贯穿始终的基础上,还应针对各个脏腑的损伤进行辨治,... 王檀教授依据《长春中医药大学寒湿疫(新冠病毒感染)后虚损人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中的辨治思路,针对寒湿疫后虚损症状,中药治疗上强调在以“益气温阳、养阴生津、通痹散结”贯穿始终的基础上,还应针对各个脏腑的损伤进行辨治,避免一味强调补益肺脾而忽略其他脏器因为疫毒损伤而导致的功能低下,病情迁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寒湿疫 恢复期 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伦亿禧 李林海 +1 位作者 毛勇 王瑞连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5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青岛湛山疗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期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青岛湛山疗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期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躯体、社会、情感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后遗症期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牛博真 张向宇 +2 位作者 田恺 韩森森 宋华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 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的多组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两组均接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步态评估量表(TGA)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收缩训练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下肢FMA、BBS及TGA评分均显著升高,MWS速度显著加快(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FMA、BBS、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收缩训练组治疗前后下肢FMA、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值显著升高(t=2.28,P=0.04;t=3.85,P=0.00;Z=2.17,P=0.03),治疗前后BB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08,P=0.94)。结论仰、侧、俯卧位下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可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长收缩 姿势控制 脑卒中 后遗症期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处方统计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秦秀德 刘玉 +2 位作者 吴彦青 王硕 虢周科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处方,以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的部分用药规律。方法:将笔者跟师期间所抄录的处方共220进行建库整理,对处方的中药类别、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用中药共计146种,中药应用总频次共计4194... 目的:分析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处方,以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的部分用药规律。方法:将笔者跟师期间所抄录的处方共220进行建库整理,对处方的中药类别、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用中药共计146种,中药应用总频次共计4194次;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位中药为珍珠母、黄芩、桑枝、当归、丹参、川芎、杜仲、大黄、天麻、知母;使用中药类别频次排前7位的依次是:清热药、补益药、活血药、祛风湿药、安神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利水渗湿药。结论:中风病机复杂,病理演变变化多端,张伯礼院士治疗中风病,善于根据病人具体的临床症状,在辨证分析中风病之风、火、痰、瘀、虚等基本病证要素的基础上遣方用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恢复期 后遗症期 处方分析 张伯礼
下载PDF
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沈柏臣 栗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5期177-178,共2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58/60),与对照组80.00%(48/60)相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的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药 康复治疗 针灸 恢复期 后遗症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雷火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期气虚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越 李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索雷火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期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综合一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乳果糖溶液(起始量为15ml b... 目的探索雷火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期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综合一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乳果糖溶液(起始量为15ml bid,症状无改善可逐渐增量至30ml bid,起效后改为10ml bid;试验组患者赵氏雷火灸治疗(气海、关元、神阙、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每个穴位以补法悬起灸20分钟)。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9周评价患者的便秘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相当,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4周、治疗后第8周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两组治疗后第4周疗效相当,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相对乳果糖,雷火灸在改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便秘具有较好短期和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气虚型便秘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贲定严 李铁浪 +3 位作者 宁炯杰 李洪亮 吴宗蔚 粟艳梅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观察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申时针刺)和对照组(非申时针刺),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申时(下午3~5时)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申时针刺)和对照组(非申时针刺),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申时(下午3~5时)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非申时针刺治疗。观察两组C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FMA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下降(P〈0.01),BI指数评分、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申时和非申时针刺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偏瘫 针刺 时间治疗学 申时
下载PDF
浅谈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
11
作者 李志英 王国立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7期2679-2682,共4页
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发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前主要是胎儿宫内窘迫;不同分娩方式对该病发生的影响不确切;生时窒息是新生儿缺氧的最常见类型;生后缺氧主要是严重影响机体氧合状态的新生儿疾病。它们与神经系统后遗... 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发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前主要是胎儿宫内窘迫;不同分娩方式对该病发生的影响不确切;生时窒息是新生儿缺氧的最常见类型;生后缺氧主要是严重影响机体氧合状态的新生儿疾病。它们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预测后遗症的常用辅检手段有头颅CT、心肌酶及脑血流等,对它们的认识程度及临床应用亦需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脑损伤 后遗症 围生期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基于文献调查的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智远 刘旺华 曹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3-826,I000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的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有效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以"中风后遗症期"为主题词,"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为副主题词,搜索2000年—2015年的相...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的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有效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以"中风后遗症期"为主题词,"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为副主题词,搜索2000年—2015年的相关文献,共搜索文献317篇,其中符合条件的64篇,将这64篇文献中所涉及到的单味药物输入EXCEL2003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据技术对药物进行分析,得出高频药物、药类、常用药以及相互关系密切的药物组成的聚类方。结果:61篇文献中,共涉及复方61首,药物128种,用药频次达688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20次的分别为当归、黄芪、地龙、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石菖蒲,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味数最多的类别分别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用药归经中以归肝为主,脾经次之,心经再次之。对使用频次10以上的18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个聚类组。结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对于中风后遗症期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中风后遗症期 数据挖据 用药规律
下载PDF
脉络宁合用蝮蛇抗栓酶治疗中风后遗症101例疗效评价
13
作者 冯瑞华 《蛇志》 1995年第1期19-21,共3页
通过观察脉络宁合用蝮蛇抗栓酶分型治疗中风后边症101例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用脉络宁对照组69例比较,从而初步探讨2药联用对各型病例效应的机理,为优选本病的药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中型病例有效率均显著高... 通过观察脉络宁合用蝮蛇抗栓酶分型治疗中风后边症101例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用脉络宁对照组69例比较,从而初步探讨2药联用对各型病例效应的机理,为优选本病的药疗方案提供参考资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中型病例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型病例治愈率及轻、重型病例有效率、重型患者显效率也都比对照组高(P<0.05);但各型病例好转率及轻、中型病例显效率2组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后遗症期 脉络宁 蝮蛇抗栓酶
下载PDF
脑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治疗脑炎康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炎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治疗脑炎康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炎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炎康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恢复期 后遗症期 综合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简况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露露 张明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75-77,共3页
从病因病机、分期、分期治疗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着重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阐述了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以期大幅度提高疗效,增加治愈率,为更多周围性面瘫患者解除病痛。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病因病机 急性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分期治疗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麦燕芳 曾惠青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7期2261-2262,共2页
目的:总结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病情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分别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和程序,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结果:给予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及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疗效显著... 目的:总结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病情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分别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和程序,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结果:给予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及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疗效显著。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注重肢体功能训练。其中早期康复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脑卒中偏瘫患者必须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急性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肢体功能训练
下载PDF
脑卒中后遗症期“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福英 杨长贵 +2 位作者 唐永艳 马亮 余贺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46-248,252,共4页
目的:探讨"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养老机构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期间深圳市福田区3家养老机构的164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养老机构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生存质量和生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期间深圳市福田区3家养老机构的164例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脑卒中二级预防管理,观察组给予"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对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运动功能等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较干预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存质量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干预后也均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6个月Fugl-Meyer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医-康-护-养"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运动功能等,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后遗症期 “医-康-护-养”一体化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辛辉 李鹏 +1 位作者 李秀丽 王贵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由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 目的:探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由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改良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功能运动评定量表(MAS)上肢功能评分、MAS手部运动评分、MAS手精细动作评分、腕掌屈肌力、腕背伸肌力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肘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腕关节改良Ashwort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的上述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增加使用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平衡针与脑机接口技术能更为明显地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低频经皮穴位电刺激 平衡针 脑机接口 上肢运动功能 后遗症期
下载PDF
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东平 侯淑红 +1 位作者 李杭凤 陈衍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5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的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先在急性期进行头痛结构式访谈,后在后遗症期(脑卒中后12个月)进行随访,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诊断标准对头痛特征进行分类。对...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的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先在急性期进行头痛结构式访谈,后在后遗症期(脑卒中后12个月)进行随访,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诊断标准对头痛特征进行分类。对脑卒中前12个月的头痛史也进行同样的调查分类。结果在脑梗死后遗症期,共187例患者完成随访,95例(51%)有头痛主诉。在头痛患者中多数为偶发、轻度、压迫性头痛,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56例(59%)具有紧张型头痛特征;32例(34%)为与脑卒中前头痛特征类似的头痛复发;42例(44%)为不同于脑卒中前头痛特征的头痛发作;21例(22%)为没有脑卒中前头痛的新发头痛发作。只有3例患者在脑梗死急性期新发头痛,并以相同头痛特征持续到后遗症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前头痛[OR=5.4,95%CI(2.1~12.8),P<0.05]、女性[OR=3.6,95%CI(1.4~8.3),P<0.05]是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脑梗死后遗症期,头痛在女性、脑卒中前有头痛史的患者中更常见,头痛特征常不同于脑卒中前头痛,只有极少数头痛在脑梗死急性期新发并持续到后遗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头痛 后遗症期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邹时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8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DS评分、BI评分、FCA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DS评分为(14.36±3.83)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实验组患者的BI评分为(79.95±7.54)分,FCA评分为(63.16±9.64)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汤 针灸 脑卒中 后遗症 神经功能 功能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