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序成因动力学中的构造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覃建雄 陈洪德 田景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7-86,共10页
以层序—盆地—构造为主线 ,对层序成因动力学中的构造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层序发育的构造控制主要表现为 :1 )构造控制盆地边界 ,进而控制层序充填轮廓 ;2 )构造级次控制层序和层序级别 ;3)构造属性控制盆地性质 ,进而控制层序... 以层序—盆地—构造为主线 ,对层序成因动力学中的构造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层序发育的构造控制主要表现为 :1 )构造控制盆地边界 ,进而控制层序充填轮廓 ;2 )构造级次控制层序和层序级别 ;3)构造属性控制盆地性质 ,进而控制层序成因格架和界面成因类型 ;4)随着层序规模和界面级别的增大 ,构造控制的意义和痕迹越明显 ;5)同沉积断裂活动控制层序的内部构型 ;6)构造基底活动形式控制着层序容纳空间和结构型式 ;7)构造演化控制着盆地演化及性质 ,进而控制着层序充填样式和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成因动力学 层序地层 沉积断裂活动控制层序 活动形式 几何形态
下载PDF
荆门-当阳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相结构特点及其对构造控制的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留勤 郭荣涛 钟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46-1453,共8页
荆门—当阳盆地上三叠统九里岗组和王龙滩组为发育于前陆盆地系统前渊地带的一个典型陆相碎屑岩沉积序列。根据露头剖面沉积特征,荆当盆地的上三叠统可以识别出8种岩相单元、6种构型和5种沉积体系。根据陆上不整合为主的层序界面可以将... 荆门—当阳盆地上三叠统九里岗组和王龙滩组为发育于前陆盆地系统前渊地带的一个典型陆相碎屑岩沉积序列。根据露头剖面沉积特征,荆当盆地的上三叠统可以识别出8种岩相单元、6种构型和5种沉积体系。根据陆上不整合为主的层序界面可以将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每个向上变细的层序形成于加载和卸载的造山旋回,沉积物堆积发生于盆地挠曲沉降阶段,而层序界面则对应于均衡抬升作用阶段。九里岗组以湖泊、沼泽体系薄基底型含煤细粒沉积旋回为特征,反映了物源不足和相对较高的可容纳空间体系阶段(HASS),盆地处于饥饿状态;王龙滩组早中期以发育河流沉积体系厚基底型砂岩沉积旋回为主,代表物源充足和相对较低的可容纳空间体系阶段(LASS),盆地处于过补偿充填状态。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相结构特点主要受到相邻造山带构造活动的控制。在长期温暖潮湿气候背景下,从九里岗组到王龙滩组,沉积体系从低能湖沼向高能河流转变,而每个层序向上变细的趋势代表了造山活动过程中地形坡度的逐渐减小和沉积体系能量从下向上由高到低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当阳盆地 上三叠统 沉积相 陆相层序地层 构造控制 河流构型
下载PDF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主控地质体理论及地质作用机理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国伟 胡千庭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4,共8页
为研究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地质作用机理,初次提出了控制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主控地质体"的概念,并进行了定义及分类,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现场实测及现场考察等手段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认为:煤系地层区域沉积体系、地层... 为研究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地质作用机理,初次提出了控制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主控地质体"的概念,并进行了定义及分类,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现场实测及现场考察等手段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认为:煤系地层区域沉积体系、地层层序位置决定着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及粒度、煤层赋存状况等,越靠近海(湖)侵体系域最大海(湖)泛面位置,煤层瓦斯赋存量越大(顶底板石灰岩煤层除外)、煤层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危险性越大,解释了煤层群中不同煤层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程度差异;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地质作用机理为地层沉积埋藏作用、地质构造作用、热作用、生烃作用等时空配置控制着煤层的改造程度、瓦斯的生成、保存及逸散程度,以及自重应力、构造应力的分布情况,进而控制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区域分布及灾害程度;初步建立了主控地质体理论、分析方法及判识依据。研究成果在水城矿区进行了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 发生机理 主控地质体 地质作用机理 层序地层
下载PDF
陆内克拉通盆地层序地层构型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朱红涛 李敏 +3 位作者 Liu Keyu 刘强虎 黄众 杜文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5-1040,共6页
通过总结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和澳大利亚Surat basin这两个典型的陆内克拉通盆地的层序充填序列,认为该类盆地具有典型的层序地层充填模式:(1)典型的正粒序岩性组合特征;(2)基准面旋回为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对称旋回,具有长期持续水进、短... 通过总结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和澳大利亚Surat basin这两个典型的陆内克拉通盆地的层序充填序列,认为该类盆地具有典型的层序地层充填模式:(1)典型的正粒序岩性组合特征;(2)基准面旋回为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对称旋回,具有长期持续水进、短期水退旋回特征;(3)层序主要以LST为主,发育相互切割叠置的复合砂体,为最有利储层;TST和HST相对不发育,发育孤立状的单砂体,为中-差储层.陆内克拉通盆地层序地层及其控制的砂体具有"溯源退积"的时空展布模式,该模式主要受到盆地边缘构造、沉积物供给、湖平面变化、古地形、"盆地充填"和气候等因素的单独或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陆内克拉通盆地 构造 溯源退积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裂谷盆地演化中的动力层序地层学初探--以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赖维成 郭涛 +1 位作者 郑敬贵 徐春强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从地质学及地层学的发展趋势上看,动力层序地层学是层序地层学发展的方向。动力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层序发育的主驱动力是有规律地变化演进的。以裂谷型的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为例,以断陷期的沙河街组、断拗期的... 从地质学及地层学的发展趋势上看,动力层序地层学是层序地层学发展的方向。动力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层序发育的主驱动力是有规律地变化演进的。以裂谷型的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为例,以断陷期的沙河街组、断拗期的东营组、拗陷期的明下段为典型代表,阐述了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层序发育主驱动力从构造活动到湖平面变化再到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演进及其对各时期层序结构独特的控制作用。从动力层序地层研究的角度回答了包括层序内部划分、强制湖退、层序识别标志等几个陆相层序地层的关键问题。动力层序地层学研究对渤海油气勘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并指出了下一步规模型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动力层序地层学 构造活动 湖平面变化 气候变化 古近纪 渤海海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