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车前陆盆地幕式冲断活动、层序-沉积响应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1
作者 杨海军 胡素云 +8 位作者 杨宪彰 胡明毅 谢会文 张亮 李玲 周露 章国威 罗浩渝 邓庆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4-1266,共13页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二维地震大剖面及重点区三维地震资料,建立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构造-层序地层序列,探讨幕式冲断构造对沉积充填演化和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①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纪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完整的强...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心、二维地震大剖面及重点区三维地震资料,建立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构造-层序地层序列,探讨幕式冲断构造对沉积充填演化和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①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纪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完整的强烈—减弱—松弛—宁静幕式冲断活动,与之对应可以划分4个二级层序(对应三叠系俄霍布拉克组、克拉玛依组、黄山街组、塔里奇克组)和11个三级层序(SQ1—SQ11),每个层序或层序内幕受次级幕式冲断构造活动影响,形成“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②幕式冲断作用与区域层序序列、沉积充填以及烃源岩发育与分布具有明显的响应,幕式冲断作用初始强烈至宁静过程中,三叠纪自下而上的沉积演化呈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演化的特点,幕式冲断活动初始强烈—减弱期对应于厚层粗粒砂砾岩储层发育期,幕式冲断活动松弛—宁静期对应于烃源岩发育期。③受幕式冲断活动期次与强度控制,近东西走向逆冲断层下盘烃源岩不仅在黄山街组沉积时期明显沉积增厚,成为三叠系烃源岩发育中心,而且烃源岩软地层经历多期次的逆掩推覆,呈“叠垛式”堆积。(4)库车前陆盆地深层具备形成规模气藏的基础与条件,可以形成自生自储型岩性、下生上储型断块-岩性、地层不整合等多种类型的气藏,是未来天然气勘探规模增储建产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 前陆盆地 三叠系 幕式冲断 层序结构 沉积充填 烃源岩 气藏类型
下载PDF
“古地理学术论坛”第1—17期评述
2
作者 李新坡 郑秀娟 +3 位作者 朱筱敏 鲍志东 王媛 鲜本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2-508,I0001,I0002,I0003,共10页
以《古地理学报》中文版、英文版编辑部为主,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古地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举办的“古地理学术论坛”,是促进古地理学创新发展、倡导开展公益学术讲座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 以《古地理学报》中文版、英文版编辑部为主,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古地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举办的“古地理学术论坛”,是促进古地理学创新发展、倡导开展公益学术讲座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022年9月论坛开始至2024年1月共举办了17期,共计邀请21位专家学者(包括外国专家4位)在论坛作报告。报告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和科技前沿,既有高屋建瓴的沉积古地理学综述,也有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环境、源汇系统、层序地层学、深水沉积研究,以及与深时古环境重建有关的事件沉积、遗迹化石、古野火、碳酸盐沉积、构造古地理学研究,还包括铝土矿成因等矿产沉积学研究。总体看来,系列报告理论联系实践,既立足基础又关注前沿,受到学者们较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学术论坛 沉积古地理 事件沉积学 源汇系统 层序地层学 深水沉积 碳酸盐岩 矿产沉积学
下载PDF
南堡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烃源岩分布与生烃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赵彦德 刘洛夫 +5 位作者 张枝焕 王旭东 管红 梅玲 李燕 陈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7-1085,共9页
南堡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古近系主要分布有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三套有效烃源岩。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沉积有机相等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东三段、沙一段和沙三段不同层序和同一层序不同体系域中烃源岩... 南堡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古近系主要分布有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三套有效烃源岩。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沉积有机相等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东三段、沙一段和沙三段不同层序和同一层序不同体系域中烃源岩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地区烃源岩非均质性特征明显,烃源岩生烃的层位主要分布于SQ9、SQ5~SQ8、SQ2和SQ1的湖扩展体系域和早期高位体系域,SQ2为优质烃源岩段。造成这种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特征,这影响着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和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古近系 层序地层 烃源岩 生烃特征
下载PDF
低勘探程度盆地烃源岩早期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刘震 常迈 +2 位作者 赵阳 李运振 沈怀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9-167,共9页
低勘探领域(深层、深水和新区)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有没有有效烃源岩将决定该领域是否具有勘探价值,因此烃源岩评价是低勘探领域早期评价的关键。由于少井条件下烃源岩的评价参数几乎均未知,因此,低勘探程度与烃源岩早期评价是... 低勘探领域(深层、深水和新区)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有没有有效烃源岩将决定该领域是否具有勘探价值,因此烃源岩评价是低勘探领域早期评价的关键。由于少井条件下烃源岩的评价参数几乎均未知,因此,低勘探程度与烃源岩早期评价是一对矛盾。针对低勘探领域的资料条件,探讨了在层序地层框架基础上的多项烃源岩参数的早期预测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4个方面,即(1)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法确定主力烃源岩层段;(2)地震速度岩性分析法确定烃源岩厚度;(3)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地震预测法估算烃源岩成熟度;(4)烃源岩综合评价。本方法充分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和地球物理技术,实现了低勘探程度与烃源岩早期评价之间矛盾的转化,成为低勘探领域烃源岩早期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早期预测 低勘探程度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论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在油气勘探中的联系——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屈红军 李文厚 +1 位作者 梅志超 陈全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500,共6页
虽然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各自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但由于层序地层学研究对象(沉积岩)是含油气系统研究对象(油气)的载体,二者可以由含油气盆地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层序地层分析包含了对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及成藏作用载... 虽然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理论的各自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但由于层序地层学研究对象(沉积岩)是含油气系统研究对象(油气)的载体,二者可以由含油气盆地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层序地层分析包含了对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及成藏作用载体的分析,因而沉积层序的组成单元与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有必然的联系:在一个沉积盆地的数个沉积层序中,成熟烃源岩往往是地史中具一定埋深、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的凝缩层,这个凝缩层往往是一个构造超层序的最大海(湖)泛面;储集岩往往是成熟烃源岩之上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或紧邻成熟烃源岩的高水位体系域;有效盖层为储集岩之上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及凝缩层;成熟烃源岩之上的沉积层序为上覆岩层;低水位体系域储集岩有可能沿上倾方向尖灭,被层序界面及其上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岩性圈闭;除构造裂缝外,低水位体系域下切谷可作为油气向上运移通道;一个含油气系统往往跨越不同的沉积层序甚至构造超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层序地层学 沉积层序 含油气系统 凝缩层 烃源岩 低水位体系域 储集岩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洛夫 康永尚 +2 位作者 齐雪峰 唐勇 熊正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7-694,共8页
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进行了详细的评价。侏罗系大多数属差—中等的烃源岩 ,八道湾组比三工河组的生烃条件要好些。在一个层序中 ,凝缩段的有机碳丰度明显高于湖进体系域段和高位体系域段 ,即凝缩段有利于烃类的生... 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进行了详细的评价。侏罗系大多数属差—中等的烃源岩 ,八道湾组比三工河组的生烃条件要好些。在一个层序中 ,凝缩段的有机碳丰度明显高于湖进体系域段和高位体系域段 ,即凝缩段有利于烃类的生成。侏罗系的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和Ⅱ2 ,少数为Ⅱ1。侏罗纪并非是典型的成煤沼泽环境 ,而主要是淡水的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环境 ,主要形成于弱还原—强氧化的地球化学环境中 ,具有明显的姥鲛烷优势。侏罗系成熟度很低 ,且不同地区也有所差异 ,大多数样品处于低成熟阶段 (Ro=0 .5 0 %~ 0 .80 % ) ,意味着盆地的侏罗系没有大量生成常规的液态烃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 烃源岩 评价 有机碳 干酪根
下载PDF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美俊 李思田 +3 位作者 杨龙 胡礼国 刘晓峰 孙素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基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随层序、体系域的变化规律。以大民屯凹陷为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4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预测未钻井或...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基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随层序、体系域的变化规律。以大民屯凹陷为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4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预测未钻井或未取心地区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性质;(2)通过细化烃源岩评价单元,提高资源量计算中烃源岩体积估算和有机质性质评价的精度;(3)为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提供“油气源”和“资源量”的要素;(4)可以作为盆地沉积充填分析的线索,并对已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检验和校正。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对中国东部老油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勘探程度低、钻井少、源岩取心少的西部含油气盆地中的烃源岩评价工作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 油气勘探 大民屯凹陷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32
8
作者 马永生 郭彤楼 +1 位作者 付孝悦 肖朝晖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3期19-27,共9页
中国南方及邻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可概括为五个陆缘造山带、三个较稳定地块、一个加里东构造域和一个陆内基底拆离造山带。基本地层层序格架可归纳为六个一级层序及相应的沉积构造旋回,沉积构造格架及多旋回构造演化史决定了南方海相石油... 中国南方及邻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可概括为五个陆缘造山带、三个较稳定地块、一个加里东构造域和一个陆内基底拆离造山带。基本地层层序格架可归纳为六个一级层序及相应的沉积构造旋回,沉积构造格架及多旋回构造演化史决定了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在南方发育了两个世代的海相原型沉积盆地,均在南北两大陆边缘发育了丰富的优质烃源岩,包括四套区域主力烃源层和六套地区性烃源岩,并形成五套好的区域性盖层以及包括风化壳、裂缝、礁滩及白云岩等多种储集体。印支—早燕山造山期原型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曾形成五个原始超油气系统,后期的高热演化,使其在现今多转化为含气系统。现实的含气系统只能残留赋存于现今有效保存单元之内,具有多源多期成烃、晚期复合成藏等基本特点。近期油气资源评价认为,南方海相资源量为8.2882×10^(12)m^3气当量,油气勘探潜力大。今后的有利勘探方向包括鄂西渝东地区及川东北地区等七个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架 层序地层 含油气系统 海相地层 烃源岩 油气成藏 勘探 评价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30
9
作者 马立桥 董庸 +3 位作者 屠小龙 孙凤霞 夏九峰 杨兰英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共7页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为油气勘探兼顾。印支及其以后的改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及中新生代盆地的含油气性控制起到主要作用,叠合盆地中、晚期形成的油气系统最具勘探潜力。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有利相带和古隆起、古斜坡的控制。环扬子陆块叠合盆地群、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以及江南隆起北缘冲断推覆体下海相地层保存区将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海相 叠合盆地 烃源岩 油气系统 油气藏分布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南堡凹陷古近系深层烃源岩分布特征及厚度预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范泓澈 黄志龙 +5 位作者 庞雄奇 马乾 刚文哲 刘永昌 高岗 胡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5,112,共5页
以层序地层学为依据,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信息,建立沉积相、地震相与暗色泥岩之间的关系,对南堡凹陷不同层序地层格架内泥岩、暗色泥岩的分布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有机碳含量的方法,通过统计不同体系域和不同沉积相带... 以层序地层学为依据,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信息,建立沉积相、地震相与暗色泥岩之间的关系,对南堡凹陷不同层序地层格架内泥岩、暗色泥岩的分布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有机碳含量的方法,通过统计不同体系域和不同沉积相带泥岩的烃源岩达标率,对南堡凹陷深层烃源岩的分布和厚度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下部是烃源岩发育的主要位置。SQ2暗色泥岩和烃源岩厚度占地层总厚度的比例最大,SQ5—SQ8和SQ9次之,但累积烃源岩厚度大体相当。并不是所有的暗色泥岩都可以成为烃源岩,烃源岩的分布与有机质的富集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层序地层 体系域 烃源岩达标率 南堡凹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C-P不同体系域有机显微组分与生烃性——以孔古4,大参1钻井剖面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厚银 王延斌 邵龙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9,共4页
针对层序地层学在烃源岩评价及预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对渤海湾盆地C-P烃源岩生烃潜力和有机显微组分的分布.结果表明:C-P不同体系域的有机显微组分性质、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烃... 针对层序地层学在烃源岩评价及预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对渤海湾盆地C-P烃源岩生烃潜力和有机显微组分的分布.结果表明:C-P不同体系域的有机显微组分性质、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潜力和有机相存在明显差异.在早期高位体系域中,煤中镜质组、基质镜质体B,藻类体的含量很高,泥岩中也有较多的藻类体和无定形体.因此早期高位体系域中的烃源岩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烃源岩 体系域 生烃潜力
下载PDF
南堡凹陷第三系层序地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34
12
作者 董月霞 周海民 夏文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1,49,共4页
南堡凹陷第三系依成因层序界面及区域构造活动 ,可划分出 7个超层序 ,与渤海湾其他盆地相比 ,仅缺失第 2超层序。每一超层序一般是一个完整的生、储组合 ,中部层序组的深湖泥岩为好 -较好的生油岩 ,下部层序组的楔状粗粒沉积体系是良好... 南堡凹陷第三系依成因层序界面及区域构造活动 ,可划分出 7个超层序 ,与渤海湾其他盆地相比 ,仅缺失第 2超层序。每一超层序一般是一个完整的生、储组合 ,中部层序组的深湖泥岩为好 -较好的生油岩 ,下部层序组的楔状粗粒沉积体系是良好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第三系 层序地层 油气成藏 生油岩 储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对源储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苏旺 江青春 +5 位作者 陈志勇 汪泽成 姜华 卞从胜 冯庆付 吴育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4-43,共10页
近期在四川盆地西北及中部地区部署的双探1井、南充1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岩溶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区茅口组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研究其层序地层发育特征,采用曲线频谱趋势属性分析技术并辅以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 近期在四川盆地西北及中部地区部署的双探1井、南充1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岩溶储层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区茅口组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研究其层序地层发育特征,采用曲线频谱趋势属性分析技术并辅以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验证,对茅口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进而建立起全盆地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的地层剥蚀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层序对源储的控制作用:①可将茅口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其中SQ1由茅一段茅三段构成,SQ2由茅四段构成;②层序地层的对比表明,在盆地范围内茅口组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存在"三强两弱"剥蚀区,其中川西南、川东局部地区2个弱剥蚀区仅SQ2上部少量遭受剥蚀,而蜀南一川中、川东北、川西北3个强剥蚀区SQ2剥蚀殆尽;③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部位明显受层序界面控制,能够形成有效储层的颗粒滩主要分布于SQ1的高位体系域,而有效烃源岩则主要分布于SQ1的海侵体系域。结论认为:这一层序划分方法更客观合理,可有效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频谱趋势属性分析 层序地层 剥蚀区 烃源岩 储集层 颗粒滩
下载PDF
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有机相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郝黎明 邵龙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4,共5页
介绍了 3个重要的有机相分类方案 ,并详细讨论了烃源岩有机相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有机相是沉积环境、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烃源岩有机相主要受气候、陆源有机质产量、海相有机质产率、古氧化体制和海平面... 介绍了 3个重要的有机相分类方案 ,并详细讨论了烃源岩有机相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有机相是沉积环境、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烃源岩有机相主要受气候、陆源有机质产量、海相有机质产率、古氧化体制和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其中海平面变化对有机相有着最为复杂的影响。作为一种油气预测手段 ,层序地层学在有机相研究方面的应用将对油气田、煤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相 层序地层 烃源岩 海平面变化 沉积环境 分类 成熟度
下载PDF
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8
15
作者 江凯禧 姚长华 +7 位作者 郭清正 胡云亭 赵才顺 李鸿儒 朱泽栋 何文祥 肖飞 彭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5-793,共9页
充分利用印度扇深水区及浅水陆棚区地震、测井、岩芯、地化等资料,预测了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并探讨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扇深水区古—始统地层主要以海进体系域为主,在始新统顶部发育厚度较薄的高位... 充分利用印度扇深水区及浅水陆棚区地震、测井、岩芯、地化等资料,预测了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特征,并探讨了烃源岩的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扇深水区古—始统地层主要以海进体系域为主,在始新统顶部发育厚度较薄的高位体系域,沉积于外陆棚深水相沉积环境,具备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条件。古—始新统烃源岩空间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最大厚度达900 m以上。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为混合型生源母质。现今凹陷内大部分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的生干气阶段。综合各地质要素分析,建立了印度扇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发育模式。在古—始新世沉积期,深水凹陷的古地理格局总体变化不大,处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带,气候湿热。在有利的有机质保存条件下,古海洋生产力和陆源有机质输入量控制了深水区古—始新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研究结果将有效指导印度扇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机理 层序地层 烃源岩 深水区 印度扇
下载PDF
层序格架中用地球化学录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志平 康永尚 +2 位作者 邵龙义 伊哲 齐雪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9-324,共6页
在综述前人对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烃源岩分布与层序地层格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露头、地球物理资料层序地层研究与地球化学录井资料的有机质丰度评价相结合进行烃源岩评价的方法及步骤。并通过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具... 在综述前人对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烃源岩分布与层序地层格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露头、地球物理资料层序地层研究与地球化学录井资料的有机质丰度评价相结合进行烃源岩评价的方法及步骤。并通过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较为客观地说明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在纵、横向上的分布。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录井资料 烃源岩 层序地层学 侏罗系
下载PDF
沉积有机相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君文 陈洪德 +1 位作者 田景春 侯中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6-100,共5页
沉积有机相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运用于油气勘探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沉积有机相的概念、划分方案 ,及其在油气勘探、盆地分析和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指出了沉积有机相与层序地层分析相结合对油气资源评价和预测烃源岩有广阔... 沉积有机相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运用于油气勘探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沉积有机相的概念、划分方案 ,及其在油气勘探、盆地分析和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指出了沉积有机相与层序地层分析相结合对油气资源评价和预测烃源岩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有机相 油气勘探 层序地层学 烃源岩
下载PDF
安达断陷深部层序地层学及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福红 王东坡 张新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8-250,共3页
安达断陷深部包括由一系列陆相沉积相夹火山岩组成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三套地层 ,发育于盆地形成的断陷期和断坳转化期。按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其划分为断陷超层序和断坳转化超层序。断陷超层序中发育层序Ⅰ ,断坳转化超层序中发... 安达断陷深部包括由一系列陆相沉积相夹火山岩组成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三套地层 ,发育于盆地形成的断陷期和断坳转化期。按层序地层学原理将其划分为断陷超层序和断坳转化超层序。断陷超层序中发育层序Ⅰ ,断坳转化超层序中发育层序Ⅱ和层序Ⅲ。本区的主要烃源岩有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达断陷 层序地层学 烃源岩 陆相沉只 沙河子组 营城组 断坳转化期
下载PDF
内蒙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有利成藏条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尹志军 田世清 +5 位作者 杨志彬 姜燕 高丽 涂先俊 闫耀成 张凤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7,共8页
赛汉塔拉凹陷是二连盆地主要的油气富集凹陷之一,面积2300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8万吨。论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根据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下白垩统中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以此将该套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建立了... 赛汉塔拉凹陷是二连盆地主要的油气富集凹陷之一,面积2300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8万吨。论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根据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下白垩统中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以此将该套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建立了赛汉塔拉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层序内部沉积体系及其演化的研究,对层序格架内的烃源岩条件、储集层条件等成藏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3套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阿尔善组中下部、腾一段中部的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砂体,垂向上与烃源岩直接连通,可形成有效的生储盖组合,在凹陷生油中心附近易形成有效的岩性圈闭,成为凹陷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是下一步的重点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赛汉塔拉凹陷 下白垩统 层序地层 烃源岩 成藏条件
下载PDF
依-舒地堑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守田 张克民 +2 位作者 王青海 蒙启安 任延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依 -舒地堑经历了早期断陷和晚期消亡两大发育历程 ,与大的构造演化阶段相匹配 ,形成了 4个超层序、2 0个层序。母岩分布、古水流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 ,方正断陷存在 3个物源区 ,从新安村组至达连河组深湖相的沉积边界逐渐向沉积中心迁... 依 -舒地堑经历了早期断陷和晚期消亡两大发育历程 ,与大的构造演化阶段相匹配 ,形成了 4个超层序、2 0个层序。母岩分布、古水流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 ,方正断陷存在 3个物源区 ,从新安村组至达连河组深湖相的沉积边界逐渐向沉积中心迁移 ,致使烃源岩层位不断变化 ,但总体赋存于强烈断陷期和初始断陷期。依 -舒地堑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低位体系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模式 烃源岩 油气藏 依-舒地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