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HMGB1 in Rats with Severe Heatstroke
1
作者 CHEN Lu-yu SHI Yu-zhen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CAS 2023年第4期139-144,160,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vere heatstroke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rat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Method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vere heatstroke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rat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4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mild group,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with 6 rats in each group. The rats in mild group,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 were continuously exposed to 40℃ and 10% humidity environment, then taken out and rewarmed to complete the heat stroke rat modeling process aft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70, 110, and 145 min,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HMGB1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before modeling and at 0 and 3 h after modeling, and coagulation tes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prothrombin time(P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and prothrombin time(APT)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in the ra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MGB1 and coagulation parameters was determin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Results: In the severe group, HMGB1 was(2372.45±97.85) pg/ml and(2547.72±117.67) pg/ml at 0 and 3 h after modeling, respectively, and the levels of PT, APTT and Fi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modeling and at 3 h after modeling.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MGBI and APTT, Fib(r=0.978, 0.785, P=0.000, 0.000).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HMGBI and PT, APTT, Fib(r=0.634,0.976,0.889, P=0.001,0.000,0.000).Conclusion: HMGB1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in rats with severe heatstroke by regulating the 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 cells, and the level of HMGB1 in rats with severe heatstroke increases and still tends to increase after rewa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heatstroke RATS 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 coagulation function heat stress
原文传递
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肖凯军 银玉容 +2 位作者 刘婉乔 郭祀远 蔡妙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芝麻蛋白热变性的特征曲线,探讨了温度和不同食品添加物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影响,考察了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吐温60、卡拉胶、黄原胶和蔗糖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芝麻蛋...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芝麻蛋白热变性的特征曲线,探讨了温度和不同食品添加物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影响,考察了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吐温60、卡拉胶、黄原胶和蔗糖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性的作用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芝麻蛋白的DSC曲线的变性温度为57.2℃,绝大部分蛋白质在60~80℃范围内开始凝聚;低浓度的磷酸氢钠(<0.05mol/L)能抑止芝麻蛋白热凝聚,高浓度的磷酸氢钠(>0.05mol/L)能促进其热凝聚;吐温60、卡拉胶、黄原胶和蔗糖对芝麻蛋白热凝聚有保护作用,卡拉胶的保护作用优于黄原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蛋白 热凝聚性 温度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混合溶剂醇洗芝麻浓缩蛋白的加热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兰 王莎莎 +1 位作者 汪学德 马翔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60%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浸提的醇洗芝麻浓缩蛋白进行碱性条件下的水浴加热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78℃,加热时间31 min,pH 9.5,料液比1∶12。改性后芝麻浓缩蛋白的NSI(氮溶解指数)由3.61%提... 对60%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浸提的醇洗芝麻浓缩蛋白进行碱性条件下的水浴加热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78℃,加热时间31 min,pH 9.5,料液比1∶12。改性后芝麻浓缩蛋白的NSI(氮溶解指数)由3.61%提高到23.89%,吸油性提高1.83倍,吸水性提高1.34倍,乳化性提高1.13倍,乳化稳定性提高1.24倍,起泡性提高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浓缩蛋白 加热改性 氮溶解指数
下载PDF
ABA和6-BA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芝麻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亚男 陈大清 胡培丽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8期67-68,75,共3页
在变温条件下测定ABA和6-BA调节4个芝麻品种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特点,初步鉴定了所选品种对抗寒性和耐热性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40℃的高温下,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13℃的低温下升高。ABA和6-BA可以... 在变温条件下测定ABA和6-BA调节4个芝麻品种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特点,初步鉴定了所选品种对抗寒性和耐热性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40℃的高温下,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13℃的低温下升高。ABA和6-BA可以调节芝麻幼苗在温度逆境下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芝麻幼苗的抗逆性,对生产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激素处理 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 耐热性 抗寒性
下载PDF
酶解改良米蛋白热凝固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钱俊青 罗旭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5,38,共4页
改性大米蛋白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现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对酶法提高大米蛋白的热凝固性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固液比1∶6,酶解pH 6.0,每100 g-米蛋... 改性大米蛋白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现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对酶法提高大米蛋白的热凝固性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固液比1∶6,酶解pH 6.0,每100 g-米蛋白的酶量20 U,酶解时间0.5 h.在此最适条件下通过蛋白酶改性后大米蛋白热凝固度为49.20%(pH 7.0)和51.70%(pH 6.0),与不用酶时的11.97%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可见酶解处理大米蛋白对其热凝固性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热凝固性 中性蛋白酶
下载PDF
热变性和凝固条件对大豆蛋白酸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成玉梁 花榜清 +1 位作者 吴超义 钱和 《食品工程》 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
通过研究大豆蛋白葡萄糖酸内酯(GDL诱导酸凝胶制备过程中热变性阶段的温度和时间,考虑对凝胶强度、杨氏模量和凝胶保水性的综合影响,得出热变性的最佳条件是将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至90并持续加热30 min同时,考虑凝固保温条件对上述凝胶特... 通过研究大豆蛋白葡萄糖酸内酯(GDL诱导酸凝胶制备过程中热变性阶段的温度和时间,考虑对凝胶强度、杨氏模量和凝胶保水性的综合影响,得出热变性的最佳条件是将大豆蛋白溶液加热至90并持续加热30 min同时,考虑凝固保温条件对上述凝胶特性的综合影响,得出凝固阶段最佳条件是在90℃下保温30 min。在该热变性和凝固条件下,大豆蛋白酸凝胶具备较理想的凝胶强度、杨氏模量和保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葡萄糖酸内酯 热变性 凝固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凝血功能指标、HSP和HMGB1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婧 张荣 +1 位作者 邱昌伟 王浩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期41-45,50,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凝血功能指标、HSP和HMGB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2周是否继发胰腺感染分为感染组(68例)和非感染...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凝血功能指标、HSP和HMGB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2周是否继发胰腺感染分为感染组(68例)和非感染组(124例),同期选择192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比较三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D-D)、HMGB1、HSP27和HSP70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68例并发胰腺感染患者共分离84株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0株,59.52%)。革兰阴性菌中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及环丙沙星耐药性较高,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呋辛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D群链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及四环素耐药性较高。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T、APTT、FIB、D-D、HMGB1、HSP27及HSP70水平均显著上升,且感染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各指标在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AUC>0.700)。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因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凝血功能指标、HSP和HMGB1在并发胰腺感染患者中水平显著上升,并在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凝血功能 热休克蛋白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中性及酸性条件下不同来源脱脂乳粉的稳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舒成亮 杨忻怡 +4 位作者 薛玉清 余立意 欧凯 李言郡 马海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3155-3160,共6页
目的对5种不同来源的脱脂乳粉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脱脂乳粉的营养组成、乳清蛋白氮、热凝固时间、△p H、离心沉淀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5种脱脂乳粉在蛋白质、乳糖、钙等影响稳定性的成分... 目的对5种不同来源的脱脂乳粉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脱脂乳粉的营养组成、乳清蛋白氮、热凝固时间、△p H、离心沉淀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5种脱脂乳粉在蛋白质、乳糖、钙等影响稳定性的成分上差异不大,脱脂乳粉热凝固时间越长、△p H越小,酸性乳饮料经高温热处理后离心沉淀越少,而脱脂乳粉乳清蛋白氮越高,中性条件下离心沉淀越少。结论本研究对脱脂乳粉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较为科学,对于乳清蛋白氮、热凝固时间和△p H的测定可应用于产品中脱脂乳粉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乳粉 稳定性 乳清蛋白氮 热凝固时间 离心沉淀
下载PDF
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来 王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4期137-139,共3页
目的研究重症胸部创伤(SCT)合并创伤性休克(TS)患者早期凝血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SCT合并TS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入院即刻肘静脉血... 目的研究重症胸部创伤(SCT)合并创伤性休克(TS)患者早期凝血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SCT合并TS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入院即刻肘静脉血并检测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和HSP-70,同时以ICU死亡为结局随访患者预后,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生存组49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80例SCT并TS患者患者ICU期间死亡31例,死亡率为38.75%,死亡组患者APTT、PT和D-D高于生存组,FIB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IL-17、TNF-α和CRP水平高于生存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FIB、IL-17和TNF-α是SCT并T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HSP-70是重要保护因素(P <0.05)。结论凝血功能紊乱和炎症因子是导致SCT并T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HSP-70则对防止患者死亡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部创伤 创伤性休克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热休克蛋白70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酶促水解对大豆蛋白热凝结性的影响
10
作者 舒展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4,共4页
酶促水解可以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凝结性。本课题采用微生物蛋白酶部分水解方法,使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凝结度从9.3%增加到35.6%,酸性溶液中的氮溶解率从5.7%增加到48.1%。拓宽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微生物蛋白酶 热凝结性 大豆分离蛋白 酶促水解
下载PDF
醇法芝麻浓缩蛋白的物理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涛 魏安池 +2 位作者 牛新培 代红丽 汪学德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6,共5页
采用加热、微波和超声波3种物理方法对芝麻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将改性后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改性效果最好.在蛋白浓度10 g/100 mL、pH10、超声功率400 W和超声时间3 min的条件下,超声波处理能将芝麻浓缩蛋白... 采用加热、微波和超声波3种物理方法对芝麻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将改性后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改性效果最好.在蛋白浓度10 g/100 mL、pH10、超声功率400 W和超声时间3 min的条件下,超声波处理能将芝麻浓缩蛋白的NSI从3.43%提高到43.32%,吸油性从0.61 g/g提高到2.62 g/g,乳化性从0.15提高到0.22,乳化稳定性从19.10 min提高到36.37 min,起泡性从30.78%提高到44.45%,泡沫稳定性从38.89%提高到5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浓缩蛋白 物理改性 加热 微波 超声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