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付结算型“帮信罪”与“掩瞒罪”的区分标准及应用
1
作者 周啸天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92,共18页
支付结算型“帮信罪”与“掩瞒罪”的客观行为都包含转账、套现、取现因而存在重合,给司法实践带来区分困难。经分析“上游犯罪既遂后无帮信罪”与“上游犯罪既遂后仍可成立帮信罪”两类观点,可析出介入时点和行为性质两个不同区分方向... 支付结算型“帮信罪”与“掩瞒罪”的客观行为都包含转账、套现、取现因而存在重合,给司法实践带来区分困难。经分析“上游犯罪既遂后无帮信罪”与“上游犯罪既遂后仍可成立帮信罪”两类观点,可析出介入时点和行为性质两个不同区分方向。介入时点不应成为判断标准,行为性质才是界分关键。由实质解释可知,掩瞒罪的法益构造具有二重性,帮信罪则具有兜底性质。在区分之际,应当遵循先判断行为的掩瞒性质,再判断帮信性质,继而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确定最终罪名的“三层次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结算 介入时点 行为性质 掩瞒罪 帮信罪
原文传递
赛车道软土路基PHC桩负摩阻力中性点的时间效应
2
作者 张先伟 刘新宇 +4 位作者 王港 常志雄 刘智海 余敦猛 李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8-1849,共12页
武汉赛车场跑道下伏的深厚软土层给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不小阻碍,桩基的负摩阻力及其中性点的确定对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检验武汉赛车场跑道软土路基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为后续桩基改进方案... 武汉赛车场跑道下伏的深厚软土层给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带来不小阻碍,桩基的负摩阻力及其中性点的确定对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检验武汉赛车场跑道软土路基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为后续桩基改进方案的提供技术支持,选择典型地层开展了堆载作用下桩与桩间土的沉降监测,根据桩与土的相对沉降变化规律研究负摩阻力中性点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该场地的PHC桩的桩周土沉降约是桩沉降的6倍,具有明显的负摩阻力特性,桩周软弱土的下限深度为13.0 m;随着时间增加,中性点向上移动;中性点深度随时间变化具有三阶段特征,采用指数函数的中性点时间效应预测模型能较好反映中性点初始值、中性点变化规律与速率以及最终稳定值,与规范法比较,预测模型计算的中性点深度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由此得到了两个试验场地的中性点稳定值分别为4.43 m与5.72 m。研究还表明三向土工格栅能有效降低桩间土的沉降,也能降低桩-土的差异沉降,使中性点上移,减小负摩阻力,提高桩的承载力。本研究对了解负摩阻力对桩基性能发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PHC桩 沉降 负摩阻力 中性点 时间效应
下载PDF
软黏土基坑开挖诱发坑外地表沉降的时效解
3
作者 应宏伟 熊一帆 +3 位作者 李冰河 吕唯 程康 张金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1-2050,共10页
对比理论和实测研究成果,发现既有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不适用于蠕变效应显著的软土基坑。借助Lame方程和三参量黏弹性地基模型,推导得到柔性挡墙任意变位诱发坑外地表沉降的时效半解析解;将理论计算方法应用于杭州软土地区的两个深基... 对比理论和实测研究成果,发现既有坑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不适用于蠕变效应显著的软土基坑。借助Lame方程和三参量黏弹性地基模型,推导得到柔性挡墙任意变位诱发坑外地表沉降的时效半解析解;将理论计算方法应用于杭州软土地区的两个深基坑工程实例,分析了从基坑开挖到地下室回筑的施工全过程中坑外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1)软土蠕变诱发不依赖于挡墙附加侧移的地表沉降,不仅导致软土基坑开挖期间的地表最大沉降与挡墙最大侧移之比远大于非软土基坑,而且引起坑外土体在地下室回筑期的持续沉降;(2)软土蠕变诱发的地表沉降随挡墙侧移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凹槽沉降模式;(3)深厚软土深基坑的地表最大沉降与挡墙最大侧移之比主要受软土蠕变性和施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与挡墙侧移量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地表沉降 软黏土蠕变 时效解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路基沉降现场监测与分析
4
作者 何建 柳佳 +3 位作者 张海辉 童立红 陈梦成 彭理群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萍乡中环东路为背景,通过阵列位移计自动监测与自行研制的小型北斗信号接收机相结合,对采空区路段路基沉降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非采空区路基沉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对路基沉降变形有一定影响,通过现场埋设混凝土板的方... 以萍乡中环东路为背景,通过阵列位移计自动监测与自行研制的小型北斗信号接收机相结合,对采空区路段路基沉降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非采空区路基沉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对路基沉降变形有一定影响,通过现场埋设混凝土板的方法可有效控制下伏采空区路基沉降;C2、C3断面沉降量增长稳定,与时间线性关系显著;C1断面沉降量受交通荷载影响较大,整体沉降量较大,且路面沿横断面向路线中心倾斜,需对C1断面路线中心处进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下伏采空区 路基沉降 实时监测
下载PDF
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与时空秩序——以七星河汉魏聚落遗址为例
5
作者 王裔婷 李禹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时空观是文明的基本架构,与早期人类文明中的社会形态、人居模式都有着重要联系。随着近年来对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了密集且保存完好的汉魏时期古代人类聚居遗址。这些物化证据表明: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魏时期,生... 时空观是文明的基本架构,与早期人类文明中的社会形态、人居模式都有着重要联系。随着近年来对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了密集且保存完好的汉魏时期古代人类聚居遗址。这些物化证据表明: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魏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的先民正在历经“游居—半游居—定游混居”的生活状态;族人的时空认知也从游猎社会的弥散性时间,逐渐转向农耕社会的循环性时间,并开始建立起天人合一的礼制序列和天道循环的时空观。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早期国家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国家 汉魏聚落 人居模式 时空观
下载PDF
改进GM(1,1)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坑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肖玉泰 范士杰 +2 位作者 臧建飞 牟春霖 刁瑾 《测绘工程》 2024年第6期62-67,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坑沉降监测数据长期、非等时距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非等时距改进GM(1,1)模型。基于滑动窗口更新GM(1,1)模型变量,充分利用GM(1,1)模型适用于短期预测的优势;利用时距信息对累加生成序列赋权,削弱非...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坑沉降监测数据长期、非等时距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非等时距改进GM(1,1)模型。基于滑动窗口更新GM(1,1)模型变量,充分利用GM(1,1)模型适用于短期预测的优势;利用时距信息对累加生成序列赋权,削弱非等时距观测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通过对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坑沉降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发现改进GM(1,1)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12 mm和9.25%,相较于传统GM(1,1)模型分别提高约32%和21%,验证了改进GM(1,1)模型能够更好地满足基坑工程沉降预测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窗口 非等时距 沉降监测 灰色模型
下载PDF
220 kV变电站场地地基单桩沉降时间效应数值模拟
7
作者 李兴余 沈春杨 +3 位作者 陶雄武 张烜梓 胡小平 舒岳水 《华南地震》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以某地区220 kV变电站场地地基单桩作为试验对象,构建桩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利用行波分解的波动分析程序,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波动分析程序和梯形积分等方法求解出相关数值,模拟静荷载作用下桩土参数、弹性模量、下层土厚度、蠕变量对220... 以某地区220 kV变电站场地地基单桩作为试验对象,构建桩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利用行波分解的波动分析程序,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波动分析程序和梯形积分等方法求解出相关数值,模拟静荷载作用下桩土参数、弹性模量、下层土厚度、蠕变量对220 kV变电站场地地基单桩沉降时间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桩土参数对220 kV变电站场地地基单桩沉降的影响较大,地基单桩周围土体受到地基单桩桩顶静荷载力作用时,随着时间增加,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沉降,当桩侧土体剪切波速最大时,短时间内单桩桩顶沉降量会趋于平稳且沉降量最小;内摩擦角和地基单桩沉降量成反比;当弹性模量增加时,单桩桩顶沉降量会随之降低;下层土厚度与沉降稳定时间成反比;蠕变量随自重应力作用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当作用时间为2000 d时,桩顶沉降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 kV变电站 场地地基 单桩沉降 时间效应 数值模拟 静荷载
下载PDF
浅谈提高粗杂铜原料验收结算及时率
8
作者 姚振新 江华 汤国翔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16-18,共3页
介绍了粗杂铜原料验收结算及时率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精细化管理,加强过程控制,采取合理安排卸货、钻样和制样工作,加快异常原料处理流程等相应措施,降低了粗杂铜结算超时所占比例,提高了原料结算验收及时率。
关键词 结算 及时率 钻样 异常 超时
下载PDF
某二类居住项目提前封闭沉降后浇带分析研究
9
作者 赵灿 张靖一 +1 位作者 王媛 李伟强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北京市大兴区某二类居住用地项目为多栋高层住宅环绕地下车库建筑,为消除差异沉降不利影响,设置了多条沉降后浇带,后浇带的存在严重制约项目工期。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地基基础方案以及上部结构荷载分布情况,采用PLAXIS3D进行沉降分析,... 北京市大兴区某二类居住用地项目为多栋高层住宅环绕地下车库建筑,为消除差异沉降不利影响,设置了多条沉降后浇带,后浇带的存在严重制约项目工期。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地基基础方案以及上部结构荷载分布情况,采用PLAXIS3D进行沉降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论证提前封闭沉降后浇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前封闭沉降后浇带可行。该项目提前封闭了沉降后浇带,实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后浇带 差异沉降 施工过程 数值模拟 封闭时间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南京市地铁沿线沉降监测分析
10
作者 乔申 孙承志 毕凌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0,共7页
近年来南京市新增多条地铁线路,为探究地铁建设及运营中造成沿线及周边区域沉降的隐患问题,本文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了南京市区沉降速率场、累计沉降量和沉降时间序列,并结合降水数据研究对沉降区的影响,对地铁线路的典型沉降区及其... 近年来南京市新增多条地铁线路,为探究地铁建设及运营中造成沿线及周边区域沉降的隐患问题,本文利用时序InSAR技术获取了南京市区沉降速率场、累计沉降量和沉降时间序列,并结合降水数据研究对沉降区的影响,对地铁线路的典型沉降区及其周围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呈现不均匀沉降,位于长江漫滩区,集中在江宁区沿岸、建邺区、鼓楼区等市中心区域,其中浦口区中部沿岸沉降最为明显,年沉降量最高达-55.9 mm,面积约15.6 km^(2);地铁2、4、7、10号线部分线路沉降较为明显,以浦口区的定山大街与临江·青奥体育公园站为例,累计沉降量最高为-172.8 mm;南京市地铁沿线沉降速率与降水量存在关系,受强降雨影响,土壤中孔隙水和其中所含的气体孔隙压力增加从而影响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InSAR 南京市 沉降速率 地铁
下载PDF
旅游型村镇聚落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营口市熊岳镇为例
11
作者 孙芷沫 张育庆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熊岳镇是中国东北的一个特色旅游小镇,兼具区位和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基于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ArcGIS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方法对... 熊岳镇是中国东北的一个特色旅游小镇,兼具区位和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基于辽宁省营口市熊岳镇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ArcGIS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方法对2011-2021年熊岳镇村镇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总结了影响聚落演变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熊岳镇村镇聚落2011-2021年的演变特征是乡村聚落的面积大幅度缩减而旱地的面积显著增加、农业用地主要向旱地转变。时空演变特征主要是区域内各聚落的分布比较稳定,在一定时期内几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位移。聚落演变影响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是演变的基础与原生动力,社会因素中的产业转型是造成演变结果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发展现状和现实政策,对研究区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高度重视自然因素在聚落演变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因素推动聚落的转型和发展;加强交通区位条件的建设和改善;制定合理的聚落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聚落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熊岳镇
下载PDF
大型石化企业多电源复杂供电方式下的电子化结算困境及解决策略
12
作者 李杰 李沛霖 《电工技术》 2024年第4期155-157,共3页
大型石化企业为保障厂区供电容量及用电可靠性,要求采用2路及以上输电线路接入企业总降变。该类高耗能企业执行“两部制”电价,若基本电费按最大需量缴纳,则多电源接入方式会产生多个需量数据。这些数据不能自动迭代累加,只能依靠人工... 大型石化企业为保障厂区供电容量及用电可靠性,要求采用2路及以上输电线路接入企业总降变。该类高耗能企业执行“两部制”电价,若基本电费按最大需量缴纳,则多电源接入方式会产生多个需量数据。这些数据不能自动迭代累加,只能依靠人工额外录入,致使电子化结算在最终环节出现非自动局面。为此,提出石化企业在多电源供电方式下,各计量点需量完全实现实时迭代相加,统一上传关口最大需量数据,进而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结算,同时也避免多电源供电倒闸、检修等引起的最大需量无法准确匹配结算边界问题,为供用电双方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源复杂供电 电子化结算 迭代累加 时间断面
下载PDF
基于地基雷达监测隧道拱顶沉降的研究及应用
13
作者 毛肖杰 刘晔 毛肖涓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3期102-104,共3页
目前我国正逐渐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为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是隧道施工必要的项目,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监测隧道拱顶沉降的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的隧道位移监测仪器布设繁琐、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我国正逐渐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为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是隧道施工必要的项目,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地基雷达监测隧道拱顶沉降的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的隧道位移监测仪器布设繁琐、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做出了改善,实现由点检测到面监测,扩大了监测范围,且提高对各类观测场景进行微小形变位移信息的采集能力以及快速准确获取观测目标高精度的位移形变信息,所监测的参数包括隧道顶板的沉降位移、沉降速度、沉降范围等。并在工程现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隧道真实情况相符合,地基雷达监测技术在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方面有很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拱顶沉降 地基雷达 实时监测
下载PDF
隧道穿越巨型岩溶弃渣回填体结构沉降监测分析与防控
14
作者 黄泽 谢亦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0-175,共6页
针对成贵铁路玉京山隧道穿越巨型溶洞与深厚弃渣回填体系统,分析了弃渣回填体中隧道结构的沉降风险,提出了弃渣回填体中隧道基底处理的方案以及线路跨越的优化结构形式,并通过施工期与长期沉降监测分析了相关方案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 针对成贵铁路玉京山隧道穿越巨型溶洞与深厚弃渣回填体系统,分析了弃渣回填体中隧道结构的沉降风险,提出了弃渣回填体中隧道基底处理的方案以及线路跨越的优化结构形式,并通过施工期与长期沉降监测分析了相关方案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未经加固的情况下,隧道结构在大规模弃渣回填体中可能会发生高达98 mm的工后沉降,难以满足结构安全以及线路长期运营安全的相关标准。为此,提出了隧道开挖范围及两侧的回填体注浆预加固,以及隧道基底回填体钢管桩注浆加固的基底处理方案,并优化设计了“回填体暗挖隧道衬砌结构防护+洞内连续梁跨越”的组合结构形式。施工期以及长期沉降监测表明,回填体与基底的注浆加固处理能够有效填充空隙并黏结弃渣颗粒,控制回填体的分层沉降。隧道基底沉降变化基本在240 d之后趋于稳定,所有测点的沉降值均能够控制在10 mm之内。然而,各断面左、右测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沉降,这说明将轨道设置在洞内连续梁桥上的结构方式在本案例中是合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回填体 结构沉降 隧道基底 注浆加固 长期监测
下载PDF
面向电力现货市场的缺失数据重建方法综述
15
作者 李冬伟 杨学森 +2 位作者 崔迪凡 燕飞 谢晓爽 《电工电气》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在电力现货市场实际运行中,其数据采集过程可能会因设备故障、通信问题等因素导致数据缺失,影响市场结算的准确性。分析了电力现货市场的数据特征,讨论了数据缺失机制,介绍了多种缺失数据重建方法及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对电力缺失... 在电力现货市场实际运行中,其数据采集过程可能会因设备故障、通信问题等因素导致数据缺失,影响市场结算的准确性。分析了电力现货市场的数据特征,讨论了数据缺失机制,介绍了多种缺失数据重建方法及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对电力缺失数据重建方法进行了展望,强调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关注方法的适用性、准确性、可解释性以及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 缺失数据 数据重建 分时电量 市场结算
下载PDF
基于电力现货市场的零售分时用户结算模式研究
16
作者 陆春阳 王潇炜 +2 位作者 范凯迪 成慧娟 毕志为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3期79-87,共9页
该文探讨了在电力市场发展中,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及分时段交易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引入分时电价机制,阐述了如何引导用户从传统的全月统一电价模式转向更加灵活的全月24小时电价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现货市场零售... 该文探讨了在电力市场发展中,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及分时段交易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引入分时电价机制,阐述了如何引导用户从传统的全月统一电价模式转向更加灵活的全月24小时电价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现货市场零售分时用户结算模式,该模式首先根据月度总用电量进行第一次结算,再计算出准确的电费,利用两次结算结果的差异执行补差操作,旨在提升电费结算的准确性与效率。文章提供了一个用于计算零售分时用户电费的数字化系统设计案例,展示了该结算模式的实际应用。应用证明,这种结算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推动分时交易机制落地,激励用户积极参与负荷调节,并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电力现货市场 分时段交易 零售分时用户 电费结算
下载PDF
灰色Verhulst-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明智 张明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9期151-153,共3页
针对传统单一的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在进行沉降监测数据模型存在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灰色Verhulst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组合优化模型。首先,对灰色Verhulst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建立了灰色Verhulst... 针对传统单一的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在进行沉降监测数据模型存在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灰色Verhulst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组合优化模型。首先,对灰色Verhulst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其次,建立了灰色Verhulst-时间序列模型,即以灰色Verhulst模型得到的样本数据拟合值作为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的样本值;最后,通过以某建筑物沉降监测点为例进行计算并进行灰色Verhulst模型、时间序列模型以及灰色Verhulst-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灰色Verhulst-时间序列组合优化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均方差为0.3275 mm,验证了该组合模型更贴合建筑物沉降的变形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VERHULST模型 时间序列 灰色Verhulst-时间序列组合模型 沉降预测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聚落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甄江红 张云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3-412,共10页
探究锡林郭勒牧区聚落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为聚落优化布局提供依据。利用影像数据、GIS技术、计量方法及地理探测器模型,通过锡林郭勒牧区聚落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聚落格局演变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 1980—... 探究锡林郭勒牧区聚落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为聚落优化布局提供依据。利用影像数据、GIS技术、计量方法及地理探测器模型,通过锡林郭勒牧区聚落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聚落格局演变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 1980—2018年,牧区聚落数量增加且规模扩大,等级结构虽呈小型化但有向大中型发展的态势,聚落规模空间分布属高值集聚但“冷热点区”分异显著,具“核心增长、边缘收缩”格局。(2)聚落分布呈集聚模式,但属于“大分散、小集中”,具有“南密北疏、东聚西散”的特征,聚落区位演化具低地、缓坡、向阳、多雨、轻风、亲水、草被、近路、避灾及乡镇中心趋向。(3)聚落经历了新增与消减并存的演变过程,并以新生及扩展聚落为多。(4)区位条件、道路交通、人口规模、城镇化、投资强度与经济水平、水草资源是聚落格局演变的主导因素,且随时间演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弱。综上,锡林郭勒牧区聚落的规模、分布与演变特征时空差异显著,自然因素塑造了聚落的基本格局,社会经济因素是聚落演化的根本动力,差异化推进聚落的空间重构,对改善牧区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聚落 时空格局 地理探测器模型 锡林郭勒牧区
下载PDF
基于变分贝叶斯学习时序InSAR数据的城市轨道沉降监测方法
19
作者 张力文 徐洋 +1 位作者 陈攀 浮丹丹 《城市勘测》 2024年第5期128-133,共6页
为了合理监测城市轨道沉降,保障城市轨道行车安全,提出了基于变分贝叶斯学习时序InSAR数据的城市轨道沉降监测方法。以城市环境中的铁路线路轨道为例,使用永久散射体InSAR技术获取了一系列X段79景较短波长的SAR影像,时间跨度为2016年1月... 为了合理监测城市轨道沉降,保障城市轨道行车安全,提出了基于变分贝叶斯学习时序InSAR数据的城市轨道沉降监测方法。以城市环境中的铁路线路轨道为例,使用永久散射体InSAR技术获取了一系列X段79景较短波长的SAR影像,时间跨度为2016年1月-2023年9月。通过变分贝叶斯学习,我们对SAR图像进行滤波、主辅影像选择与干涉处理,并获得了干涉相位图。然后,通过永久散射体挑选,获取了城市轨道目标点的形变数据。将所获得的形变信息进行地理编码后,将其放入适当的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可视化和分析处理。通过转换为垂直方向的形变数据,可以反映研究区域城市轨道的沉降状况。测试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能够获取约45280个目标点,包括轨道及其两侧各35 m范围内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城市轨道沉降观测工作,得到研究区域内城市轨道沉降速率分布,并展示观测期间城市轨道沉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贝叶斯 时序InSAR数据 城市轨道 沉降监测 SAR图像滤波 形变信息提取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路基沉降计算与分析
20
作者 陈善雄 崔俊杰 +3 位作者 罗强 王祥 王亚飞 王亚威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29,50,共7页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计算与分析是路基设计及评估的重要环节。为准确计算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路基沉降,从中低压缩性土的工程特性出发,基于考虑时间效应的压缩层厚度计算方法和分层连续加载下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建立更适应于高铁路基荷载...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计算与分析是路基设计及评估的重要环节。为准确计算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路基沉降,从中低压缩性土的工程特性出发,基于考虑时间效应的压缩层厚度计算方法和分层连续加载下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建立更适应于高铁路基荷载特征的高铁中低压缩性土路基沉降计算方法。利用吉珲铁路珲春试验工点得到的地基土物理和力学指标,计算路堤分级堆载条件下,不同埋深处上层硬塑粉质黏土和下层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的时效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基底附加应力计算方法获取的基底附加应力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进一步对比理论与现场实测结果发现,截至第700天,地基总沉降的计算误差约2mm;地基分层沉降的理论值与计算值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针对考虑时间效应的压缩层厚度计算确定的地基压缩层厚度,其随路基填筑高度呈线性正相关。上述方法不仅为合理选择并优化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的地基加固措施及方案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也为精确计算和预测工后沉降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压缩性土 铁路路基:分级连续加载 分层沉降 时间效应 压缩层厚度 高速铁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