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罕见明末四色评本《杜工部律诗选评》初考
1
作者 李有林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2期33-48,共16页
《杜工部律诗选评》是一部从未被著录的杜律选抄本,共选录杜律173首,书中用四种颜色过录何景明、崔龙蟠、冯琦、钟惺四家评语,除钟惺外的三家评语均属于首次发现。此书只选杜甫律诗体现了明人治杜风尚,书中没有沾染清代杜诗学的任何气息... 《杜工部律诗选评》是一部从未被著录的杜律选抄本,共选录杜律173首,书中用四种颜色过录何景明、崔龙蟠、冯琦、钟惺四家评语,除钟惺外的三家评语均属于首次发现。此书只选杜甫律诗体现了明人治杜风尚,书中没有沾染清代杜诗学的任何气息,未发现清代研杜名家的只言片语,选录钟惺评语说明它完成于竟陵派风靡天下、尚未被口诛笔伐而声名狼藉时期。综合考量,此书完成时间上限应是《唐诗归》初次刊行的万历四十五年(1617),下限当是钱谦益《读杜小笺》《读杜二笺》刊行的崇祯十六年(1643)。书中138条何景明评语,与相传为郑善夫、王慎中所作的杜诗评语大部分相同,正本清源后,或将改写杜诗学史的相关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工部律诗选评》 何景明 崔龙蟠 冯琦 钟惺 杜诗未刊评语
下载PDF
《御选唐宋诗醇》与清代的杜诗接受
2
作者 孟国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9,共9页
《御选唐宋诗醇》体现出强烈的“崇杜”倾向,杜诗不仅入选数量为六家之最,更是成为衡量其他五家诗歌的标准。究其原因,固然与杜诗的崇高地位有关,也是此书深受乾隆以“忠孝”论诗观念的影响所致。随着《诗醇》的广泛传播,尤其是乾隆二... 《御选唐宋诗醇》体现出强烈的“崇杜”倾向,杜诗不仅入选数量为六家之最,更是成为衡量其他五家诗歌的标准。究其原因,固然与杜诗的崇高地位有关,也是此书深受乾隆以“忠孝”论诗观念的影响所致。随着《诗醇》的广泛传播,尤其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科举考试重新加入试律诗以后,它几乎成为各种考试场合的“考试大纲”,杜诗亦因之出现了社会性的接受趋势。主要表现为:一、乡试诗题得句出自杜诗者高居历科之最。二、《诗醇》成为上至翰林院、下至府州县学的必备书目。士子们在考场上和日常备考过程中都在不停地模拟、敷演杜诗,使得清代中后期的杜诗接受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选唐宋诗醇》 杜诗 科举 试律诗 接受史
下载PDF
以象言说与律诗诗法之关系
3
作者 韩黛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以象言说为律诗重要的言说方式。这一言说方式给律诗诗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深远影响,体现在律诗诗法的各个层面。由于以象言说追求以象尽意,因而其句法不再追求表述的完整,而转向以言尽象,这使得律诗句法颠倒、以核心词连缀成句、... 以象言说为律诗重要的言说方式。这一言说方式给律诗诗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深远影响,体现在律诗诗法的各个层面。由于以象言说追求以象尽意,因而其句法不再追求表述的完整,而转向以言尽象,这使得律诗句法颠倒、以核心词连缀成句、语义跳跃成为律诗重要的句法特征。由于以言尽象、以象尽意成为律诗的追求,律诗的章法自然会以意为枢纽,而关涉起承转合,以言意为基础,以诗意为旨归。律诗的尚意追求,又使得诗歌整体上追求味外之味的意境混成,神完气足的境界的巧妙营构。正是以象言说方式对律诗诗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才造就了律诗尤其是唐人律诗兴寄高远、气象浑然、惟在妙悟的独特风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象言说 以言明象 以象尽意 律诗 诗法
下载PDF
元宇宙背景下NFT虚拟财产刑事风险规制
4
作者 赵星雨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6期168-172,共5页
近年来,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其重要底层设施和核心经济要素的NFT也迎来发展热潮。应明确NFT是一种权属凭证,NFT虚拟财产具有刑法中财物的特征。NFT虚拟财产交易市场火爆的同时,伴随着诈骗、盗窃、洗钱、侵害知识产权等刑事风... 近年来,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其重要底层设施和核心经济要素的NFT也迎来发展热潮。应明确NFT是一种权属凭证,NFT虚拟财产具有刑法中财物的特征。NFT虚拟财产交易市场火爆的同时,伴随着诈骗、盗窃、洗钱、侵害知识产权等刑事风险。结合域外对NFT的监管方式和法律规制体系,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的、为NFT虚拟财产保驾护航的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NFT 虚拟财产 风险规制
下载PDF
“晚节渐于诗律细”与“老去诗篇浑漫与”——论杜甫晚年律诗和绝句创作的两种倾向 被引量:1
5
作者 葛景春 《杜甫研究学刊》 2023年第3期1-10,26,共11页
在杜甫晚年对律诗和绝句的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一种是“晚节渐于诗律细”,另一种是“老去诗篇浑漫与”。前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他的五律、七律和五言长律上。他绝大部分律诗作品,都是格律严谨的正体的律诗,为唐代的律诗... 在杜甫晚年对律诗和绝句的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一种是“晚节渐于诗律细”,另一种是“老去诗篇浑漫与”。前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他的五律、七律和五言长律上。他绝大部分律诗作品,都是格律严谨的正体的律诗,为唐代的律诗创作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标准;而其少部分的拗体律诗尤其是在其拗体七律上,做了一些格律和声律上的松动和变格,其“吴体”诗有去声律化的倾向;而其五绝有对仗律诗化的现象、其七绝则受民歌的影响,出现了不少拗体或古体七绝,显示了杜甫晚年的律诗和绝句创作既守正又革新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律诗绝句 诗律细 浑漫与 守正与革新
下载PDF
文體間的辯證法與詩歌的功能性擴張——張可久“律曲”
6
作者 李在赫 《岭南学报》 2023年第2期35-58,共24页
張可久以極爲可觀的散曲数量(全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以及其獨特的散曲風格,在中國散曲史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張可久的散曲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的詩歌元素和當時盛行的散曲形式,自成一派。本文旨在重现具有融合性美學詩歌功能的... 張可久以極爲可觀的散曲数量(全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以及其獨特的散曲風格,在中國散曲史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張可久的散曲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的詩歌元素和當時盛行的散曲形式,自成一派。本文旨在重现具有融合性美學詩歌功能的張可久式散曲創作觀。主要包括:第一,本文將對張可久散曲的節奏、對仗、押韻等散曲形式層面的主要構成要素進行詳細考查,以此探討張可久如何通過散曲的形式體現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學特徵。第二,本文將通過對張可久時代的整個文化背景下的集體文學創作活動的分析,證明張可久散曲的融合性特徵並不是文言雅風格與口語俗風格的機械疊加的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律詩 節奏 對仗 押韻
下载PDF
赋韵考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海鸥 张奕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7,共10页
赋是有韵之文。赋有不同体式:诗体赋、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其用韵方式有同有异,律赋严格限韵,其他不限韵。赋韵源于诗歌,早期赋都用《诗经》《楚辞》的韵系和韵式。汉代散体大赋和宋代文赋用韵最宽松自由,韵位疏密和韵部转换... 赋是有韵之文。赋有不同体式:诗体赋、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其用韵方式有同有异,律赋严格限韵,其他不限韵。赋韵源于诗歌,早期赋都用《诗经》《楚辞》的韵系和韵式。汉代散体大赋和宋代文赋用韵最宽松自由,韵位疏密和韵部转换皆无定式,行文中有很多无韵的散句,加之古今音韵变化,有些韵脚今人已经不觉得是押韵,因此,除了专门研究古代音韵的学者,普通读者会觉得散体赋韵若有若无。骈赋和律赋用韵整饬,通常偶句押韵,不断换韵,可称为骈排转换韵式。这种韵式对赋的文体结构、内容之铺陈罗列、诵读的感觉都有重要意义。每个时代的赋韵,使用的是当时的音韵系统,在汉赋中,甚至有少数赋韵还带有作家的方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体赋 骚体赋 散体赋 骈赋 律赋 韵式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学中“以古为律”思想的演进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占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101,120,共9页
"以古为律"是中唐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诗学观念,律诗定型后受"尊古轻律"思想的影响,学者们在批评律诗缺乏古诗的风骨、兴寄、质朴、自然等美学特征的同时,倡导"以古为律",即借鉴古诗的修辞技巧、篇章结... "以古为律"是中唐以来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诗学观念,律诗定型后受"尊古轻律"思想的影响,学者们在批评律诗缺乏古诗的风骨、兴寄、质朴、自然等美学特征的同时,倡导"以古为律",即借鉴古诗的修辞技巧、篇章结构、诗体功能和创作精神来改造律诗。唐人主张"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试图把源自齐梁的律诗纳入到《诗经》以来关怀现实、讽喻政治的比兴传统;宋代以后的"以古为律"思想侧重于修辞技巧和篇章结构,清人的声律论细致辨析古、律体诗歌声律规则的差异,更将"以古为律"引向细密和琐碎。"以古为律"展现了律诗学习古诗艺术的不同角度和层面,体现了历代学者对古诗、律诗不同的艺术法则的深入思考,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 律诗 以古为律
下载PDF
坚实的奠基:初唐河北诗人在唐诗发轫期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成武 赵林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4,共8页
初唐阶段,河北诗人在唐诗发轫期的重要贡献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文质并重”诗美理想的确立,风骨的提倡和律诗的定型。这些贡献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唐诗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初唐 河北诗人 诗美理想 唐诗风骨 律诗定型
下载PDF
李商隐的七言律诗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学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1-58,共8页
李商隐的七律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关注国运、感伤时事的传统 ,创造了以咏史方式反映时事的新手段 ,显著提高了七律的讽刺艺术 ;创造了七律无题这种特殊的抒情诗 ,极大地提高了七律抒写心灵的艺术 ,从而在内容和艺术上对七律作了重大的... 李商隐的七律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关注国运、感伤时事的传统 ,创造了以咏史方式反映时事的新手段 ,显著提高了七律的讽刺艺术 ;创造了七律无题这种特殊的抒情诗 ,极大地提高了七律抒写心灵的艺术 ,从而在内容和艺术上对七律作了重大的拓新。他的七律既有典丽精工型的 ,又有清空流美型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七言律诗 创新 讽刺艺术 抒情诗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宋庠、宋祁的七律创作及其诗史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立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宋庠、宋祁是后昆体诗人群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七律创作在西昆体向江西诗派的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就内容而言,二宋七律皆表达了自己的仕途沉浮、叹老念衰之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这一点迥别于西昆体。在风格上,二宋七... 宋庠、宋祁是后昆体诗人群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七律创作在西昆体向江西诗派的转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就内容而言,二宋七律皆表达了自己的仕途沉浮、叹老念衰之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倾向,这一点迥别于西昆体。在风格上,二宋七律由效西昆体的典丽柔靡向瑰迈健举或沉郁奥博发展。这与二人七律学杜分不开,而学杜是江西诗派七律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在创作手法上,宋庠七律以比兴寄托、借用典故写景抒情及多用倒装句三大特征为主;宋祁七律除此之外,还在造语、炼字、对仗、用典等方面表现出求新求奇、精益求精的努力,特别是僻典、俗字的使用,已率先实践了江西诗派"化俗为雅"的理论。在唐风向宋调的演变过程中,宋庠七律更倾向于唐风,而宋祁七律则在很多方面开了宋诗法门。二宋七律,一以承唐,一以启宋,具有重要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庠 宋祁 七言律诗 诗史意义
下载PDF
唐诗之“反七律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天纬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7,共6页
反七律体是歌行的特殊类别,是贯穿了唐诗发展史、为唐代著名诗人所青睐的一种亚诗体。从题目看,"反七律体"仍体现了七言歌行自由抒写的特征,但其形式是七言八句而"非格律化"。它与格律严整的七律情趣迥异,其最重要... 反七律体是歌行的特殊类别,是贯穿了唐诗发展史、为唐代著名诗人所青睐的一种亚诗体。从题目看,"反七律体"仍体现了七言歌行自由抒写的特征,但其形式是七言八句而"非格律化"。它与格律严整的七律情趣迥异,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用"仄韵"和"反对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歌行 反七律体 格律诗
下载PDF
从骚体诗情感节奏特征看《楚辞》与七言诗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爱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84,共11页
关于《楚辞》与七言诗关系的观点甚多,但研究思路中都有将文体起源简化为句式异同及偏重文体外部关系的倾向,有明显的片面性。诗歌文体应是由多层次节奏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情感节奏与语义节奏、语体节奏的冲突和调整是诗体发展的... 关于《楚辞》与七言诗关系的观点甚多,但研究思路中都有将文体起源简化为句式异同及偏重文体外部关系的倾向,有明显的片面性。诗歌文体应是由多层次节奏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情感节奏与语义节奏、语体节奏的冲突和调整是诗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七言韵语在《楚辞》产生之时已经流行,但复杂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节奏使其具有很强的表义倾向,并形成了与其语义节奏相统一的单调平直的每句韵式语体节奏,从文体内部阻碍了七言抒情诗体的发展。在《楚辞》体中,诗人借助以"兮"字和相关虚词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情感节奏,较方便地实现了对每句韵式七言诗语义—语体节奏的整合与转化,形成了七言诗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特殊的七言抒情诗体——骚体式七言诗。由此入手,有助于将二元对立式的七言诗起源之争转变为对七言诗发展历史的辩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七言诗 情感节奏 语义节奏 骚体式七言诗
下载PDF
林逋是否属于“晚唐体”诗人——从七律创作看林逋的诗风及身份归属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立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4,共6页
林逋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北宋初期"晚唐体"最杰出的一位诗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林逋的七律数量多于五律,且在创作上呈现出与寇准、赵湘等典型的"晚唐体"诗人截然不同的特征。他的七律在内容上多着眼于身边事、眼前景;... 林逋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北宋初期"晚唐体"最杰出的一位诗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林逋的七律数量多于五律,且在创作上呈现出与寇准、赵湘等典型的"晚唐体"诗人截然不同的特征。他的七律在内容上多着眼于身边事、眼前景;风格清新孤峭、"平淡邃美";用典化俗为雅;讲究炼字、炼句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更像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并已具有典型的宋诗特质,对宋祁、梅尧臣、黄庭坚乃至整个江西诗派的七律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体 林逋 七律诗风 身份归属
下载PDF
论胡怀琛的现代小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东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0-23,共4页
胡怀琛的现代小诗研究,较同时期其他人的研究更为系统更为全面。他关于现代小诗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渊源、以及现代小诗与传统诗词互换的观念,曾在当时新旧文学阵营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并引起较大争议。今天,当"五四"文学革命的... 胡怀琛的现代小诗研究,较同时期其他人的研究更为系统更为全面。他关于现代小诗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渊源、以及现代小诗与传统诗词互换的观念,曾在当时新旧文学阵营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并引起较大争议。今天,当"五四"文学革命的硝烟消散殆尽,当我们力图从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便会发现其现代小诗研究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怀琛 现代小诗 摘句 律诗
下载PDF
“以古为律”——盛中唐律诗创作的一个倾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占召 《唐都学刊》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律诗定型后,基于对律诗弊病及古、律诗区别的清醒认识,盛、中唐有些诗人在重古轻律思想的驱使下,借鉴古诗的创作精神改造律诗,出现了"以古为律"的创作倾向。独孤及、元稹、白居易和《文镜秘府论》对此都有理论表述;杜甫天宝... 律诗定型后,基于对律诗弊病及古、律诗区别的清醒认识,盛、中唐有些诗人在重古轻律思想的驱使下,借鉴古诗的创作精神改造律诗,出现了"以古为律"的创作倾向。独孤及、元稹、白居易和《文镜秘府论》对此都有理论表述;杜甫天宝后期的律诗继承了汉魏古诗的传统,是唐人所说的"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宋以后诗论家多从创作技法探讨"以古为律",这与唐人多从创作精神来谈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诗 以古为律 古体
下载PDF
试论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句式异同——以杜甫七律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思炜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8-32,共5页
根据对杜甫七律的调查可以证明,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共同点是都采用三字脚,七言句中确有一部分有可能包含五言句,但此外还包含有更多的五言句所没有的四字组合形式,因此在总体上不可能是由五言句扩展而来。与五言句相比,七言句还增加了更... 根据对杜甫七律的调查可以证明,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共同点是都采用三字脚,七言句中确有一部分有可能包含五言句,但此外还包含有更多的五言句所没有的四字组合形式,因此在总体上不可能是由五言句扩展而来。与五言句相比,七言句还增加了更多的复杂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句式 七言句式 杜甫七律 异同
下载PDF
近体诗声律的“镜像”效果及声律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国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3-55,65,共4页
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友工在《中国律诗美学》一文中提出了"镜像"效果说,这对于重新理解传统的近体诗声律,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西方批评式解释,因而对于美国当代的汉学研究产生了影响。但是高友工发现了一面镜子,却没有找出是谁... 美国著名汉学家高友工在《中国律诗美学》一文中提出了"镜像"效果说,这对于重新理解传统的近体诗声律,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西方批评式解释,因而对于美国当代的汉学研究产生了影响。但是高友工发现了一面镜子,却没有找出是谁放置了这面镜子,所以"镜像"论并没有揭示出声律的本质特性。中国的声律实际上体现了道的演化,它表现了律诗平仄的内在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律 近体诗 镜像
下载PDF
论元好问的七言古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锡九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元好问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 ,其七言古诗也“有牢笼百代之意”。其题材内容丰富多样 ,艺术表现手法变化多端 ,艺术风格以雄健豪迈为主导倾向 ,又有俊爽明朗、秀美婉丽、空灵清旷等多种侧面。这与元好问广泛深入地学习前代诗人 ,汲取众长 ... 元好问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 ,其七言古诗也“有牢笼百代之意”。其题材内容丰富多样 ,艺术表现手法变化多端 ,艺术风格以雄健豪迈为主导倾向 ,又有俊爽明朗、秀美婉丽、空灵清旷等多种侧面。这与元好问广泛深入地学习前代诗人 ,汲取众长 ,融于一炉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七言古诗 金代 诗歌 艺术手法 题材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唐诗英译中的“并置呼应”之美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晓东 《语言教育》 2018年第1期82-87,共6页
唐代律诗和汉字都有"并置呼应"的表意形式,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为英文译文再现唐诗的"并置呼应"之美提供了指导原则。笔者首先论述了汉字表意原理和唐代律诗意境生成之间的共同模式,即"并置... 唐代律诗和汉字都有"并置呼应"的表意形式,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为英文译文再现唐诗的"并置呼应"之美提供了指导原则。笔者首先论述了汉字表意原理和唐代律诗意境生成之间的共同模式,即"并置呼应"的表意模式、"时空和构"的表意结构和"此非非此"的表意形态,强调了两者之间在工作机制上的共源性和独特性。接着论证了唐诗英译的特殊要求及"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重要性。同时,运用许先生的"三美"原则,翻译了四首唐代律诗并比照了许先生和笔者的译文,以探讨还原原诗的押韵、对仗之美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置呼应 时空和构 此非非此 三美理论 唐诗英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