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陶宁 汪翼 +3 位作者 杜柯君 胡建平 王毅 何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33-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33),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33),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治疗时间为72h。动态监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开始第1~7天ICP,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脑血流指标动态阻力(DR)、脉搏波速(Wv)、脑部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脑氧代谢指标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CjvO2、CaO2。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ICP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82、6.324,P〈0.05);第2天开始,观察组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至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入院时比较,两组第7天DR、Wv、CaO2均显著降低,Qmean、Vmean、CjvO2、CERO2、Sjv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第7天比较,观察组DR、Wv、CaO2显著低于对照组,Qmean、Vmean、CjvO2、CERO2、Sjv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和脑氧代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血流 脑氧代谢
下载PDF
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晓猛 史载祥 +3 位作者 李茂琴 马丽丽 程书立 莫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按照脑创伤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颅内压、心...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按照脑创伤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颅内压、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每日测定血糖、血细胞分析、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并进行GCS评分,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分级评定疗效。结果亚低温维持12、24h及复温后24h,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温后24、48、72h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月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小板、血钾降低,血糖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相应治疗后无不良后果。结论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亚低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症颅脑创伤 颅内压 监测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夏永勤 严丽丽 +2 位作者 刘绍明 徐如祥 王向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sTBI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8例。伤后0、1、3、7、14、21d各行一次头颅CT检查,手术后病人均持续监测颅内压7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sTBI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8例。伤后0、1、3、7、14、21d各行一次头颅CT检查,手术后病人均持续监测颅内压7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人院后在4.8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并维持3~5d。比较两组颅内压、伤灶脑水肿体积变化和预后不良(GOS〈3分)率。结果在伤后第7天,对照组和亚低温组颅内压分别为(3.15±0.24)kPa和(1.78±0.24)kPa;在伤后第14天,对照组和亚低温组伤灶脑水肿体积分别为(140.90±22.95)cm^3和(81.72±15.95)cm^3;伤后1周内患者清醒率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分别为22.2%(4/18)和55.6%(10/18);伤后3年随防时,预后不良率对照组为55.6%(10/18),亚低温组为22.2%(4/18)。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法能减轻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稳定其颅内压、缩短其昏迷时间,从而改善其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脑水肿 颅内压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血液滤过对重症脑损伤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丹 丁红 徐艳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CBF)及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CBF... 目的观察亚低温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CBF)及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CBF,应用ICP监护仪监测ICP。每天进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BF高于对照组(P<0.05),IC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传统降温疗法相比,亚低温血液滤过能够改善重症颅脑损伤引起的CBF紊乱,降低ICP,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脑血流 颅内压
下载PDF
亚低温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亚斌 王希瑞 +3 位作者 尚金星 赵志煌 李刚 张宝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效果及机制。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前瞻性收集符合标准的sTBI共66例,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采用亚低温治疗33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33例(观察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效果及机制。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前瞻性收集符合标准的sTBI共66例,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采用亚低温治疗33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33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采用GCS评分、GO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评估疗效;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肽素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肾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治疗后8周,两组GCS评分、GOS评分、ADL评分、E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而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血清MBP、和肽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血清肾素、肾上腺素、AngⅡ、NE水平均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TBI去骨瓣减压术后,亚低温和高压氧均是有效治疗方法,而且两者联合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BP、和肽素水平,以及抑制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高压氧治疗 亚低温治疗 应激反应 和肽素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适宜复温速率对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莘 李冬 +3 位作者 刘芳 王军 吴瑛 苏林霞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9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适宜的复温速率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温速率分别控制为〈0.05%/h、0.05-0.09%/h和0.10~0.25℃/h。收集复温过程中患者生命...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适宜的复温速率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温速率分别控制为〈0.05%/h、0.05-0.09%/h和0.10~0.25℃/h。收集复温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格拉斯哥评分及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复温达36.5℃时,复温速率〉O.10%/h组患者的颅内压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生命体征及检验结果、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复温速率应控制于0.10℃/h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复温速率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颅内压、血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冠 曹德晨 +2 位作者 张国斌 杜斌 董琨 《河北中医》 2013年第5期737-740,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接受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接受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用亚低温治疗,治疗组31例接受亚低温治疗同时用参附注射液。2组均治疗7 d,对2组治疗后颅...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接受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接受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单用亚低温治疗,治疗组31例接受亚低温治疗同时用参附注射液。2组均治疗7 d,对2组治疗后颅内压(ICP)、血生化指标、神经功能、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评价,对C反应蛋白(CRP)、血糖、乳酸、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结果 2组ICP均在发病后第4 d达到峰值,随后2组ICP均进行性下降,从第5 d后治疗组ICP低于对照组(P<0.05)。2组CRP均于伤后前5 d进行性升高而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从第3 d开始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糖在第3 d达到最高值,并于第5 d开始下降,治疗组血糖下降较对照组快,于第5、7 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酸数值均先开始呈现增高,并于第3 d到达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治疗组乳酸值下降较对照组快,于第5、7 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均进行性好转,于第7 d开始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肺感染、心律失常、休克、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接受亚低温治疗患者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神经保护及整体调节作用,可以降低亚低温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损伤 颅内压 参附汤 注射剂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吴虹 蔡俊杰 方升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及常温治疗组(n=23).亚低温组接受体温控制在32℃~35℃的亚低温治疗,常温治疗组除亚低温治疗外,其余...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及常温治疗组(n=23).亚低温组接受体温控制在32℃~35℃的亚低温治疗,常温治疗组除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与亚低温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伤后ICP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应激性溃疡、肝肾功能异常和外伤性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预后显著优于常温治疗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高颅压,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院前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赖登明 姚杨 +3 位作者 裘五四 方晓 徐敏 肖芽 《健康研究》 CAS 2012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研究院前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由急救车送至本院的8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院前亚低温组和晚期亚低温组。院前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前保持患者鼻咽部温度33℃~35℃,入院或手术后改... 目的研究院前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由急救车送至本院的8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院前亚低温组和晚期亚低温组。院前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前保持患者鼻咽部温度33℃~35℃,入院或手术后改为亚低温治疗仪(降温毯)进行亚低温治疗4天后自然复温。晚期亚低温组患者在入院或手术后开始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同样的亚低温治疗作为对照。同时监测两组的脑温、生命体征、颅内压力、并发症和GOS评分。结果院前亚低温组在治疗后24、48和72 h的颅内压分别为(17.38±4.88mmHg,18.40±4.50 mmHg,16.40±4.13 mmHg)均较晚期亚低温组(20.63±3.00 mmHg,21.80±6.00 mmHg,18.81±4.50 mmHg)明显降低(P<0.05);院前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与晚期亚低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GOS评分4~5分)明显好于晚期亚低温组(P<0.05);院前亚低温组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院前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亚低温 颅内压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脑组织氧分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青菊 董怀萍 +2 位作者 杨凤海 韩秀华 王继跃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5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ICP明显下降,PbtO2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增高的ICP,提高PbtO2;伤后24h内持续PbtO2<5mmHg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脑组织氧分压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慧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2期63-65,共3页
目的 分析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 目的 分析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血清UCH-L1、GFAP进行测量,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6个月后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压、血清UCH-L1、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1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46.03%,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2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保护受损脑组织,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向征 汪顺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2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提高护理效率。方法:入选1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两组,亚低温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温治疗。结果:亚低温治疗颅... 目的:探讨护理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提高护理效率。方法:入选1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两组,亚低温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温治疗。结果: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与常温治疗组相比较,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恢复程度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疗法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下载PDF
长期亚低温对比短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9
13
作者 宋向奇 陈通 +5 位作者 付爱军 朱军 李建民 金玉兰 肖增兵 王瑞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亚低温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与预后改善有着广泛的认可。文中分析长期亚低温与短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协作网、Pubmed、Embase、CBM... 目的:亚低温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与预后改善有着广泛的认可。文中分析长期亚低温与短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协作网、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提取数据后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亚低温治疗长期组相对于短期组改善了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5分)[RR=1.37,95%CI(1.14,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6);而在肺炎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等方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亚低温治疗较短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改善作用,没有明显增加肺炎、心律失常、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血管内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英 廖利萍 +5 位作者 何琦 陈鹏 王科 陈英 邓永兵 牟绍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07-131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 目的探讨血管内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20 mmHg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实施血管内低温治疗分组,分析血管内低温治疗对两组患者ICP、脑血流动力学水平、脑损伤标志物含量等差异的影响,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描述预后。结果共8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实施低温治疗38例为实验组,未实施低温治疗44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低温治疗后ICP开始下降,于12 h后降至20 mmHg以下;对照组术后ICP波动幅度大,于18 h后ICP降至20 mmHg以下。术后22、24 h,实验组ICP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1周脑血流动力学水平:两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术前上升,实验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两组搏动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1周脑损伤标志物含量:两组角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预后良好22例(57.90%),对照组预后良好15例(3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血管内低温治疗可降低sTBI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ICP,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血管内低温治疗 颅内压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唐杰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443-1444,共2页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头部局部亚低温疗法,观察治疗的效果及GCS评分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采...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头部局部亚低温疗法,观察治疗的效果及GCS评分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疗法,对照组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GCS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的植物状态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联合组与对照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同时配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疗法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GCS评分,降低植物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亚低温疗法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9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亚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26例和亚低温组24例。入院后病人均持续监测颅内压7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入院后在3~7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并维持3~7... 目的比较亚低温治疗和常温治疗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温组26例和亚低温组24例。入院后病人均持续监测颅内压7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入院后在3~7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并维持3~7d。比较2组GCS评分、颅内压、临床预后指标。结果在伤后第7天,亚低温组和对照组颅内压分别为(15.1±3.0)mm Hg和(18.8±4.1)mm Hg;亚低温组病死率21.8%;常温组病死率42.1%。上述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 颅内压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儿早期大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喻斌 肖政辉 +1 位作者 周武 臧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儿早期大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亚低温治疗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儿早期大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亚低温治疗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早期大脑氧代谢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24、48 h颅内压水平更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周的血氧含量、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脑氧摄取率及动脉血氧含量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周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儿早期颅内压的下降,并有助于改善其脑氧代谢,缓解患儿的意识障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重症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氧代谢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浩 秦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住院患者分为常温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于伤后1 d、3 d、5 d、7 d和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脑血流,应用颅内...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sTBI)住院患者分为常温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于伤后1 d、3 d、5 d、7 d和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脑血流,应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记录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结果各时点,亚低温治疗组血清抗脑抗体浓度低于常温治疗组(P<0.05)。治疗5 d后各时间点,亚低温治疗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高于常温治疗组(P<0.05);治疗5 d后,亚低温治疗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与常温治疗组相比明显改善(P<0.01);治疗3 d后,亚低温治疗组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出院时,亚低温治疗组GOS较常温治疗组为佳(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降低sTBI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增加脑血流,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抗脑抗体 血流动力学 颅内压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68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伟 王莉莉 +4 位作者 蔡坤皓 吴耀晨 陈建良 吕文 杨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  6 8例GCS≤ 8分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于创伤后 2 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 ,控制直肠温度在 32℃~ 34℃ ,颅内压降至正常后再持续维持低温 2 4~ 4 8h ,然后缓慢复温。监测和...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  6 8例GCS≤ 8分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于创伤后 2 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 ,控制直肠温度在 32℃~ 34℃ ,颅内压降至正常后再持续维持低温 2 4~ 4 8h ,然后缓慢复温。监测和记录治疗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血糖及重要脏器功能指标 ,于伤后 6个月根据GOS标准进行评估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脑组织氧分压明显升高 (P <0 .0 5 ) ,颅内压明显降低 (P <0 .0 5 ) ,对创伤后早期发生的高血糖反应有抑制作用 (P <0 .0 5 )。GOS评估显示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 6 9.2 % ,病死率12 .3% ,与对照组比较 (分别为 33.3%和 2 8.5 %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度颅脑损伤 脑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血糖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雪薇 郭静 丁秀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tDCS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的4...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tDCS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昏迷程度、颅内压以及预后。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亚低温疗法可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苏醒,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亚低温疗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 颅内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