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nowledge,management,and complications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challeng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1
作者 Jakub Mizera Adrian Bystroń +2 位作者 Karolina Matuszewska Justyna Pilch Ugo Giordano 《Journal of Acute Disease》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re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that are globally responsible for almost 20%of mortality,especially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This review was conducted on PubMed and Google Scholar dat...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re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s that are globally responsible for almost 20%of mortality,especially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This review was conducted on PubMed and Google Scholar databases with keywords sepsis,septic shock,sepsis management,and sepsis complications.Articles published up to July 2023 in English were included.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out unnecessary delay.Cooperation between various medical specialties including intensive care doctors,neurologists,hepatologists,cardiologists,and pediatric doctors is needed if a child is affected.New strategies have to be implemented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to decrease the sepsis incidence and reduce mortality in th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septic shock management COMPLICATIONS Diagnosis Review
下载PDF
Community-Acquired Severe Sepsi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2
作者 Cristiana Sousa Mariana Brandao +1 位作者 Orquídea Ribeiro Teresa Cardoso 《Ope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5年第3期37-49,共13页
Severe sepsis (SS) is one of the principal causes of admiss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 with an associated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is study intends to characterize epidemiology of community-acquired SS (... Severe sepsis (SS) is one of the principal causes of admiss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 with an associated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is study intends to characterize epidemiology of community-acquired SS (CASS) with special emphasis in the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CU mortality. Method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over 3.5 years, including all consecutive adult patients with CASS admitted to a mixed ICU, in a 600-bed university-affiliated hospital. Results: 1221 patients were admitted into the ICU, 25% with CASS. The mean age was 59 years and the mean SAPS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ical score) was II 48. Most had septic shock (67%). Respiratory (57%), intra-abdominal (22%) and urinary tract (8%) infections were the main sources of infection. The overall isolation rate was 56%. The most common identified microorganisms wer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27%), Escherichia coli (22%), Staphylococcus aureus methicillin sensitive (8%)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 (7%). The median ICU 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were 8 and 16 days, respectively. The ICU mortality rate was 33.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ortality were older age, higher SAPS II, septic shock and chronic hepatic disease. Female gender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tality. The type of microorganism wa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rognosis. Conclusion: CASS was highly prevalent among ICU admission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CU mortality included older age and previous comorbidities, but mainly severity of acute illness reinforcing the need for early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were implicated in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community-acquired se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Acquired sepsis severe sepsis septic shock ESKAPE Organisms ICU Mortality
下载PDF
Maternal Sepsi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t Omdurman New Hospital-Tertiary Obstetric Facility, Khartoum-Sudan
3
作者 A. Bashir Fazari E. Gailii +4 位作者 W. Mohammed M. Abdallha M. Ali S. A. Rahman K. El Musharaf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6年第11期637-645,共9页
Introduction: Seve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contributes to matern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etiology of seve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result from obstetric related or non-obstetric... Introduction: Seve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contributes to matern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etiology of seve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result from obstetric related or non-obstetric related conditions. Objectives: It aimed to determine rate, character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septic obstetric cases at Omdurman New Hospital. Methods: It was a descriptive, prospective, analytic, cross-sectional hospital based total coverage study;conducted at Omdurman New Hospital (ONH), Khartoum-Sudan. Results: Seve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rate 1.16 (13/1124 = 1.16%) of hospital pregnancy complication admission. Hyperthermia, Tachycardia and hypotension are the main presenting clinical findings and uterine infection is the main focus of sepsis. The mean averag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stay is 6.3-day. Organs dysfunctions are the mai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s reported in five cases. Conclusion: Seve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contributes in matern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afe obstetric care prevents maternal sepsis and improves the outcome. Management of seve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remains a challenge in obstetric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 sepsis septic shock Maternal Morbidity and Maternal Mortality
下载PDF
Capase-12、Capase-3、DAPK1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价值分析
4
作者 邓亮飞 李敏 +3 位作者 吴嘉帆 李丽 刘建雄 钟燕军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1期1625-1630,共6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pase-1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pase-3)、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本...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pase-1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pase-3)、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本院9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水平,观察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将其分为感染性休克组(n=23)、非感染性休克组(n=67),比较两组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对感染性休克的预测效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性休克组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水平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组(P<0.05)。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休克的AUC是0.863,95%CI 0.768~0.952,灵敏度(95.28%)、特异度(90.76%)均高于单一检测(78.19%、72.82%)、(75.12%、70.34%)、(72.67%、68.1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器官衰竭数量、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不足、血清PCT是诱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apase-12、Capase-3、DAPK1水平异常高表达与重症脓毒症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感染性休克的预测效能,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当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死亡蛋白激酶1 重症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集束化管理方案应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护理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林兰方 梁颖茹 熊德芳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8期103-105,109,共4页
分析集束化管理方案应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8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4,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4,予集束化管... 分析集束化管理方案应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8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4,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4,予集束化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量、去甲肾上腺素剂量、CV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6 hLCR、ScvO_(2)、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集束化管理方案应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方案 脓毒症休克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喻莉 龙鼎 +3 位作者 许涛 张远超 杨军辉 耿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632-3634,共3页
目的观察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早期集束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该科收治的41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作为"早期集束化治疗"治疗组,按照《2004年国际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采取6~24 ... 目的观察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早期集束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该科收治的41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作为"早期集束化治疗"治疗组,按照《2004年国际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采取6~24 h内早期集束化治疗,包括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1 h内经验性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严格控制血糖治疗、机械通气控制平台压、镇静镇痛治疗等。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41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传统经验性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41例早期集束化治疗组:6 h EGDT达标35例,达标率为85.36%;住院28 d死亡11例,病死率为26.83%。41例对照组:6 h EGDT达标18例,达标率为43.90%;住院28 d死亡21人,病死率为51.2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6 h EGDT达标率及病死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早期集束化治疗策略较传统的经验性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 集束治疗
下载PDF
综合ICU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回顾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振辉 陈晓辉 +3 位作者 林珮仪 江慧琳 熊旭明 张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6—12我院综合ICU入住病例912例,比较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非脓毒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脓毒症主要的原发感染部位。结果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6—12我院综合ICU入住病例912例,比较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非脓毒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脓毒症主要的原发感染部位。结果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平均年龄、APACHE1/评分、呼吸机治疗率、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较非脓毒症患者高(P〈0.01);重症脓毒症患者年龄和APACHE Ⅱ评分与病死率呈正相关;呼吸道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在综合ICU是一种常见病,重症脓毒症患者具有平均年龄大、病情重及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呼吸道感染所致脓毒症比例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重症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临床特征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室645例脓毒症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鸣 彭炜 +1 位作者 蔡敏 季刚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脓毒症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 ICU)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S ICU入住病例645例,统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目的了解脓毒症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 ICU)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S ICU入住病例645例,统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以及在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术后第1日S IRS的发生率为63.7%,术后第2日为49.8%,在S ICU期间S IRS发生率为74.3%;未发生S IRS组无死亡病例,发生S IRS组病死率为6.26%。脓毒症发生率为27.0%,严重脓毒症为10.9%,脓毒性休克为7.0%;其病死率分别为14.94%、34.29%和51.11%。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在年龄上存在差异(P<0.01),老年人更易发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1),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在住院时间上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脓毒症在S ICU较为常见,有高龄、男性易发生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须重视明确定义,提高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 脓毒症 严重 休克 脓毒性 临床流行病学 外科重 症监护室
下载PDF
儿童严重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杨燕文 王莹 +3 位作者 李璧如 赵醴 钱娟 任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以利于疾病早期认识和诊断,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对69例严重脓毒症患儿,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患儿入院日为研究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 目的探讨儿童严重脓毒症死亡危险因素,以利于疾病早期认识和诊断,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对69例严重脓毒症患儿,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以患儿入院日为研究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病原菌、临床征象、并发症和治疗措施方面共24个变量,作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OR及其95%CI。结果69例患儿中死亡31例,病死率44.93%。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多。69例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7例,并发脓毒性休克34例。脓毒症伴1、2、3及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分别为11.76%、36.00%、64.29%和84.62%。单因素分析显示,国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最初PICU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7d内最高PRISM、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值、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受累脏器数7个变量与儿童严重脓毒症的死亡有关。经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仍然与死亡有关的因素包括血小板计数、血清乳酸值、休克和MODS受累脏器数。结论儿童严重脓毒症病死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血清乳酸增高、脓毒性休克和MODS是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和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3
10
作者 马光 洪广亮 +4 位作者 赵光举 李萌芳 吴斌 支绍册 卢中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B型尿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75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B型尿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75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严重脓毒症组(34例)和脓毒性休克组(41例),按预后分为存活组(32例)和死亡组(43例)。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器官功能不全标志物BNP、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脓毒性休克组BNP、cTnI、乳酸、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较严重脓毒症组明显升高〔BNP(μg/L):1.90(1.08,2.79)比0.41(0.31,0.75),cTnI(μg/L):1.15(0.92,1.28)比0.58(0.40,0.79),乳酸(mmol/L):6.63±3.72比3.28±1.66,APACHEⅡ评分(分):26.00(24.00,28.00)比21.50(20.00,29.25),病死率:70.73%比41.18%,P<0.05或P<0.01〕,死亡组性别、年龄、BNP、乳酸、cTnI和APACHEⅡ评分都高于存活组〔男性(例):30比13,年龄(岁):66.49±14.97比58.19±17.05,BNP:1.60(0.62,2.51)比0.57(0.37,1.79),乳酸:4.10(3.00,9.00)比3.10(2.13,4.18),cTnI:1.02±0.49比0.62±0.37,APACHEⅡ评分:28.00(25.00,30.00)比21.00(20.00,25.75),P<0.05或P<0.01〕,而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患者CK、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心电图检查无特异性变化。结论脓毒症患者BNP和cTnI升高提示出现心肌损伤和较差的预后。检测BNP和cTnI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并有助于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肌钙蛋白I B型尿钠肽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独立预测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胡甜甜 赵光举 +4 位作者 洪广亮 李萌芳 支绍册 吴斌 卢中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4—12—31入住我院EICU、ICU的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cTnI是否大于0.08ng/mL分为I组(cTnI≤0... 目的评价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4—12—31入住我院EICU、ICU的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cTnI是否大于0.08ng/mL分为I组(cTnI≤0.08ng/mL)和Ⅱ组(cTnI〉0.08ng/mL),比较两组总住院病死率、ICU病死率、总住院天数及ICU住院天数。按照人院28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cTnI是否有差异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一共纳入研究的患者为86例,Ⅰ组与Ⅱ组比较总住院病死率(12.5%vs.50.9%)、ICU病死率(12.5%vs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住院天数[10(7,17)dvs.11(6,20)d]、ICU住院天数[4(2,9)dVS.6(3,9)d1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体温、呼吸、心率、cTnI、乳酸、器官受累数量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死亡组明显下降(均P〈0.01),而年龄、性别、血压、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0.08ng/mL、体温、乳酸及器官受累数量对预后有预测价值。结论cTnI〉0.08ng/mL的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总住院病死率、ICU病死率较cTnI≤0.08ng/mL的患者增加,且cTnI可作为预测患者病死率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病死率
下载PDF
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目标化治疗在中国大陆部分医院急诊科实施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孟新科 郑晓英 +6 位作者 熊丽红 周丹 张宪华 王滨 陈伟峰 万丽春 幸泽茂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了解早期目标化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在中国内地医院急诊科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取问卷方式,调查26个省市、56家医院急诊科的516名医生对EGDT的知晓率、实施率及不能实施的原因。结果三甲医院... 目的了解早期目标化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在中国内地医院急诊科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取问卷方式,调查26个省市、56家医院急诊科的516名医生对EGDT的知晓率、实施率及不能实施的原因。结果三甲医院的医生88.7%知道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91.6%知道有相关指南和74.2%知道早期目标化治疗的具体内容;而二甲医院的医生则分别只有30.2%、34.1%和25.6%;三乙医院分别为68.3%,77.3%和43.9%。不同级别医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甲医院EGDT完全实施率13.3%,二甲医院没有能完全实施,其急诊医生认为,EGDT不能完全实施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经济条件(60.9%),其次是医生个人认知水平及临床操作技能(53.1%)。但即使是在完全了解EGDT的具体内容和主导思想以后,也仅有31.0%的医生愿意在实际工作中去完全实施,有7.0%仍坚持完全不实施。结论中国急诊医生中对EGDT知晓率及实施意愿都较低,是影响其实施的重要原因;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患者经济条件和依从性差、缺乏推广实施的制度与相关专业团队的建设、医生不愿承担过多的医疗风险以及对EGDT有效性的认可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血症 脓毒性休克 早期目标化治疗(EGDT) 急诊
下载PDF
早期诊断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3
作者 俞娅芬 陈德昌 宋秀琴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脓毒症(sepsis)可发展成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甚至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其发展转归有众多复杂的机制参与,包括宿主对感染的反应以及氧的传输和利用障碍等。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脓毒症,有利于改善脓毒症的预后。早期诊断的生物... 脓毒症(sepsis)可发展成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甚至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其发展转归有众多复杂的机制参与,包括宿主对感染的反应以及氧的传输和利用障碍等。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脓毒症,有利于改善脓毒症的预后。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前肾上腺髓质素(proadrenom edullin,proADM)及前心房尿钠肽(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proANP)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降钙素原 前肾上腺髓质素 前心房尿钠肽
下载PDF
乳酸/清蛋白比值与脓毒症患者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标 王泽宇 +5 位作者 徐蓉 玉章锋 彭誉 苏维雪 陈刚 李殿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目的研究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某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出现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的5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 目的研究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某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出现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的5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入住ICU第1天有30例(55.56%)患者伴有MODS,第2天有26例(53.06%)患者伴有MODS;入住ICU第1、2天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乳酸/清蛋白比值、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测MO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非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酸/清蛋白比值与APACHEⅡ评分、PaO_2/FiO_2比值呈现相关性,APACHEⅡ评分越高、PaO_2/FiO_2越低,乳酸/清蛋白比值越高。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入住ICU第1天的乳酸/清蛋白比值预测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为0.85、0.84;乳酸/清蛋白比值>1.735预测MODS发生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79.17%、82.67%、75.92%,预测病死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51.02%、17.23%、100.00%。结论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清蛋白比值 严重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复苏 炎症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独立相关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龙珠 张民杰 +5 位作者 黄世芳 叶禄伟 郑兴龙 黄海燕 崔丽燕 张百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成年患者181例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治疗28 d后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127...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成年患者181例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治疗28 d后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127例和死亡组54例.Spearman分析与NT-proBNP、cTn-Ⅰ相关的因素;受试工作者(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NT-proBNP、cTn-Ⅰ预测死亡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NT-proBNP和cTn-Ⅰ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cTn-Ⅰ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受损脏器个数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T-proBNP、cTn-Ⅰ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52、0.6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脓毒性休克、NT-proBNP>3.674μg/L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T-proBNP对死亡风险评估有较好临床价值,APACHⅡ评分预测价值最好,cTn-Ⅰ诊断价值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Ⅰ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预后
下载PDF
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瞿星光 张朝晖 +8 位作者 周刚 龚勋 张蓉 曾超 李灵丰 刘静兰 梁永会 杨琳 李雯琪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 目的评价我院自制的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表格式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为前瞻性观察期,由急诊科收治ICU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分路径制定、宣传教育和方案实施3个阶段,实施6h和24h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治疗。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由急诊科收治ICU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①6h内复苏集束化治疗中:与历史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在入急诊科后初步确诊时间、血清乳酸测定率、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h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血管活性药物、6hEGDT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24h内管理集束化治疗中:临床路径组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率、血糖控制、保护性肺通气策略上与历史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历史对照组比较,路径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2%(44%:22%,P=0.030)。结论实施以6h和24h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急诊科和ICU医师对SSC指南的依从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治疗 病死率
下载PDF
循证与认知:感染性休克指南2012更新 被引量:37
17
作者 刘京涛 马朋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是ICU内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2002年的巴塞罗那宣言倡导全球的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希望通过提高临床医师对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认识,降低病死率。随后在2004年公布了第一版... 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是ICU内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2002年的巴塞罗那宣言倡导全球的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希望通过提高临床医师对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认识,降低病死率。随后在2004年公布了第一版SSC的指南,并在2008年基于新的研究证据而更新,2012年2月6日美国休斯顿危重症年会上对上述指南予以再次更新。此次更新采纳了近几年来针对许多热点问题进行的多个大规模研究结果,如液体复苏、血糖控制、ARDS、APC等。新指南强调了早期发现和认识严重脓毒症,指导临床医师要把复苏做得更早,并强调辅助治疗的意义。2012年SSC更新的指南对临床工作有了更为详细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指南 拯救脓毒症运动(SSC)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血源性危重脓毒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湛元 侯六生 +1 位作者 杨婷 徐雪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74-2476,共3页
目的:探讨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提高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救治水平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提高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的救治水平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病例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及病原菌分布等,按出院时的结局将其分为院内死亡组和康复出院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4 638例,血源性危重脓毒症870例,年龄(48±12)岁,男560例,康复出院558例,Logistic回归方程提示APACHEⅡ评分、年龄、降钙素原、血乳酸及血清白蛋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血源性危重脓毒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APACHEⅡ评分、年龄、降钙素原、血乳酸及血清白蛋白是影响其预后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h17/Treg及其相关炎症介质在重症脓毒症中表达失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丽娜 吴铁军 亢翠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Th17/Treg(CD4、CD25Treg)及其相关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17、IL-6、IL-10表达失衡在重症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01~2010—10人住我院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60例,其中脓毒性休克23例,非休克37例;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Th17/Treg(CD4、CD25Treg)及其相关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17、IL-6、IL-10表达失衡在重症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01~2010—10人住我院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60例,其中脓毒性休克23例,非休克37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外周血Treg及Th17表达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IL-17、IL-6、IL-10水平。结果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Treg、Th17表达率及IL-17、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性休克组Treg表达率及IL-17、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非休克组(P〈0.01),Th17表达率、Th17/Treg、IL-17/IL-10及IL-6/IL-10显著低于非休克组(P〈0.01)。Treg表达率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lI(APACHE1I)呈正相关(r:0.87,P〈0.01)。Th17表达率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结论Treg、Th17及其相关炎症介质在重症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脓毒性休克及非休克患者体内均存在强烈的促炎和抗炎反应,Treg可能抗炎反应更为强烈,而Th17可能促炎反应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TH17 TREG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早期集束化治疗依从性对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爽 赵英萍 陈炎堂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862-865,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集束化治疗依从性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分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6h、24h集束化治疗依从性评价,了解集束化治疗的... 目的:研究早期集束化治疗依从性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分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6h、24h集束化治疗依从性评价,了解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病人28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6h集束化治疗中,2h测中心静脉压(74.2%)及液体复苏(56.5%)依从性略低,ScvO2监测依从性最低(6.5%);24h集束化治疗中,液体复苏依从性略低(74.2%),激素(24.2%)及多巴酚丁胺(20.1%)使用依从性最低,其余指标依从性好。6h、24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为45.2%及64.5%。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6h、24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均明显降低,并有统计学差异,6h、24h集束化治疗中液体复苏依从性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6h、24h集束化治疗中液体复苏可降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的病死率,故为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应重点提高液体复苏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治疗 依从性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