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rvoir space of the Es_3~3–Es_4~1shale in Dongying sag 被引量:4
1
作者 Hao Yunqing Chen Fukun +1 位作者 Zhu Jingquan Zhang Shoup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4期425-431,共7页
The Es3/3-Es1/4 shales in Dongying sag are source rocks with large reserves of shale oil and gas. For the iden- tification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rvoir space, FM1 logging... The Es3/3-Es1/4 shales in Dongying sag are source rocks with large reserves of shale oil and gas. For the iden- tification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rvoir space, FM1 logging,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ercury porosimetry, 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conventional physical property testing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etrology and reservoir space of the Es3/3-Es1/4 shale in Dongying sa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hale is rich in carbonate minerals. Phanero- crystalline stratiform and lamellar argillaceous limestone and calcareous claystone are the oil- and gas-bearing lithofacies. The oil in the micropores is mainly present as membranes and clots. The shale reservoir space has a network structure with veins, carbonate and clay minerals, and micropores among pyrite and the matrix. The results provide the geological framework for future shale oil and gas explora- tion in Dongying 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Gas reservoir space Dongying sag
下载PDF
济阳页岩油开发“三元”储渗理论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7,共11页
基于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上万米岩心资料与60余口水平井的开发实践,提出济阳页岩油“储元”、“缝元”、“压元”的“三元”储渗理论。“三元”协同支撑济阳页岩油的富集高产:“储元”控制页岩油的富集,咸化湖盆无机孔-缝及灰-泥优质纹... 基于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上万米岩心资料与60余口水平井的开发实践,提出济阳页岩油“储元”、“缝元”、“压元”的“三元”储渗理论。“三元”协同支撑济阳页岩油的富集高产:“储元”控制页岩油的富集,咸化湖盆无机孔-缝及灰-泥优质纹层组构发育利于页岩油储集,高生烃能力、高游离烃含量为高产提供物质基础;“缝元”控制页岩油的渗流,天然裂缝为页岩油的运移和聚集提供渗流通道,压裂改造缝沟通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缝网,为高产提供渗流基础;“压元”控制页岩油的高产稳产,高地层压力为油气运聚提供原始动力,压裂增能可进一步提高岩石及流体弹性能,强化孔缝原油渗吸置换,减缓应力敏感性,为长期稳产提供能量基础。基于“三元”储渗理论,形成了以立体井网优化、立体均衡压裂、全周期优化调控为核心的立体开发技术,有效指导了现场生产实施,为济阳页岩油规模化效益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陆相页岩油 储集空间 压裂改造 裂缝网络 储渗理论 立体开发 高产稳产
下载PDF
川中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其勘探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洪海涛 路俊刚 +6 位作者 秦春雨 张少敏 张芮 周易鑫 肖正录 周红飞 韩璐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为进一步指导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油的勘探与开发,亟需理清页岩油的有利赋存岩相。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岩石热解等实验,分析大安寨段页岩层系不同岩相的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油性。... 为进一步指导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油的勘探与开发,亟需理清页岩油的有利赋存岩相。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核磁共振、岩石热解等实验,分析大安寨段页岩层系不同岩相的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含油性。结果表明,大安寨段主要发育块状(泥质)介壳灰岩、层状泥质介壳灰岩、层状介壳页岩、纹层状含介壳页岩、块状含介壳黏土质页岩和页理状含粉砂黏土质页岩6类岩相;页岩物性远优于介壳灰岩,且随着灰质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增大,但总孔体积和总连通体积逐渐减小;大安寨段页岩层系平均游离油(S1)值为1.31 mg/g,含油性中等,页理状含粉砂黏土质页岩与纹层状含介壳页岩S1值较高,分别为2.37 mg/g与1.82 mg/g。页理状含粉砂黏土质页岩和纹层状含介壳页岩的储集性较好、含油性较高,两者构成的岩相组合可作为大安寨段页岩油的重点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含油性 页岩油 储层特征 大安寨段 侏罗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中纹层状亮晶方解石成因与储集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玉山 蒋龙 +4 位作者 倪良田 张云蛟 王冠民 任敏华 程紫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是胜利油田页岩油的主要分布层位,发育富灰型、混积型、富长英质型3种页岩储层类型,其中富灰型页岩最为发育。富灰型页岩中亮晶方解石纹层发育段具有良好的储集性、含油性、渗透性、...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是胜利油田页岩油的主要分布层位,发育富灰型、混积型、富长英质型3种页岩储层类型,其中富灰型页岩最为发育。富灰型页岩中亮晶方解石纹层发育段具有良好的储集性、含油性、渗透性、可压性特征,在牛庄、民丰、利津等洼陷多口水平井获得峰值日产油超百吨的良好效果。利用普通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及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纹层状亮晶方解石的成因机制及其储集意义。结果表明,纹层状亮晶方解石分为重结晶的晶粒方解石纹层和生排烃形成的纹层状亮晶方解石脉。重结晶的晶粒方解石纹层是湖泊自生沉淀的泥晶方解石纹层在早成岩阶段原地重结晶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浅埋藏期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密切相关,方解石晶体呈粒状,形态不规则,纹层厚度稳定,分布连续;纹层状亮晶方解石脉的形成则与有机质热演化成熟时期的生排烃密切相关,有机酸溶解了页岩中的泥晶方解石形成富碳酸盐流体,这些流体在生烃压力的作用下顺纹层间裂缝运移后再次结晶沉淀形成方解石脉体,纹层相对较厚,呈透镜状,平面上断续分布。2种亮晶方解石纹层中广泛发育层间缝(层理缝)、晶间缝和晶间孔、溶蚀孔,宏孔占比高,连通性好。亮晶方解石纹层与富有机质泥质纹层呈“层偶状”频互层,构成富有机质纹层状亮晶泥质灰页岩、富有机质纹层状亮晶灰质泥页岩2种岩相类型,“源储”一体,页岩品质好,是济阳页岩油富灰型页岩中最为有利的岩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亮晶方解石 纹层 储集空间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集空间特征及甜点段评价——以溱潼凹陷QY1井为例
5
作者 高玉巧 蔡潇 +2 位作者 夏威 吴艳艳 陈云燕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926,共11页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是常规油重点产层,同时也是中国东部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优选层位。对溱潼凹陷QY1井岩心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表明,该套页岩具有低有机质丰度、较低镜质体反射率(R_(o))、矿物组分均衡及孔隙网络复杂的特点;运用...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是常规油重点产层,同时也是中国东部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优选层位。对溱潼凹陷QY1井岩心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表明,该套页岩具有低有机质丰度、较低镜质体反射率(R_(o))、矿物组分均衡及孔隙网络复杂的特点;运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方法等对该页岩油储层的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含油性与可动性、脆性指数与可压性特征等进行研究,指明了生产甜点段。阜二段是一套混积页岩纹层型储层,矿物组成以黏土、长英质和碳酸盐矿物为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32%,R_(o)为0.9%~1.1%;平均孔隙度中下部为4%,上部为2.2%。根据“有机质丰度+构造特征+岩性”将阜二段页岩划分为6种岩相,其储集性具有明显差异,纹层发育特征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岩相具有不同储集空间特征的重要原因。除低有机质纹层/层状灰云质页岩外,其他岩相都具有较好的含油性;高有机质层状灰质页岩的有机碳含量最高。纹层数量与油气可动性具有较好的对应性,从中有机质纹层状含灰云页岩到高有机质块状泥岩,平均含油饱和度指数从202.62 mg/g降至77.83 mg/g。高有机质块状泥岩由于存在大量塑性矿物,造缝效果是6种岩相中最差的。中有机质纹层状含灰云页岩是最优岩相,中有机质层状含灰云页岩和中有机质纹层/层状灰云质页岩略差,但也可以作为优势岩相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根据优势岩相在纵向上的分布,优选阜二段Ⅰ亚段③—⑤小层和Ⅱ亚段②—④小层为该区地质甜点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甜点段评价 页岩油 阜宁组 古近系 溱潼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文渊 赵莹 +1 位作者 钟建华 孙宁亮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背散射、二次成像及能谱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微米孔和微米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岩性为以页岩为主的细粒碎屑岩,矿物成分以黏...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背散射、二次成像及能谱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微米孔和微米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岩性为以页岩为主的细粒碎屑岩,矿物成分以黏土和长英质为主,在结构上显示出泥岩或页岩的特点,整体为长英质页岩;储层中微米孔、缝发育,类型多样。(2)研究区微米孔直径一般为1~2μm,最大可达70μm,多呈近圆形、扁圆形、多角形和不规则形,按成因可分为压实应力屏蔽孔、成岩自生孔、溶蚀孔、生排烃扩张孔、有机质孔和硅藻残留孔6类;压实应力屏蔽孔多发育在刚性矿物的两侧;成岩自生孔常发育在白云石、绿泥石、伊利石等成岩自生矿物中,以晶间孔为主;溶蚀孔多发育在碳酸盐矿物中,内部可见次生菌丝状絮凝体;生排烃扩张孔多呈垂直或近垂直成列产出,与轻质油形成的二次生烃和排烃有关;有机质孔发育在有机质内部,与植物的残留细胞及轻质油和天然气的充填有关;硅藻残留孔主要发育在硅藻内部和边缘,孔径较大,一般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3)研究区微米缝以顺层为主,宽一般为1~10μm,最大可达100μm,长主要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可见毫米级;可分为成岩收缩缝、溶蚀缝、生排烃扩张缝和构造/剪切缝4类,成岩收缩缝以张性缝为主,缝弯曲,缝壁参差不齐;溶蚀缝宽度可达60~70μm,裂缝内可见自生黏土,缝两侧有黄铁矿、磷灰石和白云石等自生矿物;生排烃扩张缝两侧多锯齿状参差不齐,绕过刚性矿物;构造/剪切微米缝一般平直,有与剪切相关的其他裂缝伴生。(4)研究区不同尺度的孔、缝之间连通性较好,形成了“纳米孔+纳米缝、微米孔+微米缝、毫米孔+毫米缝”三级储集和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孔 微米缝 储集空间 连通性 页岩油储层 青山口组 白垩系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Accumul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 resources of Cretaceous Shahezi Formation in Lishu fault depression,Songliao Basin,NE China 被引量:2
7
作者 ZHANG Junfeng XU Xingyou +3 位作者 BAI Jing CHEN Shan LIU Weibin LI Yaohu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3期502-515,共14页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organic matter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gas-bearing characteristics,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the Shahezi Formation shale of Lower Cretaceous in the Lishu...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organic matter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gas-bearing characteristics,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the Shahezi Formation shale of Lower Cretaceous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Songliao Basin,NE China,are analyzed using organic geochemical,whole rock,and SEM analysis data,and CO_(2)and N_(2) adsorption and high-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 experiment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ctonic and sedimentation evolution of the region to reveal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enrichment and resource potential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The organic-rich shale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is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lower submember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Shahezi Formation(K_(1)sh_(2)^(1) Fm.)and is thick and stable in distribution.The shale has high TOC,mainly types II_(1) and II_(2) organic matter,and is in the mature to the over-mature stage.The volcanic activity,salinization,and reduct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are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organic-rich shale.The shale reservoirs have mainly clay mineral intergranular pores,organic matter pores,carbonate mineral dissolution pores,and foliated microfractures as storage space.The pores are in the mesopore range of 10–50 nm,and the microfractures are mostly 5–10μm wide.Massive argillaceous rocks of lowland and highstand domains are deposited above and below the gas-bearing shale separately in the lower submember of the K_(1)sh_(2)^(1) Fm.,act as the natural roof and floor in the process of shale gas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and control the shale gas enrichment.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s,the first shale gas exploration well in Shahezi Formation was drilled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of Songliao Basin.After fracturing,the well tested a daily gas production of 7.6×10^(4) m^(3),marking a breakthrough in continental shale gas exploration in the Shahezi Formation(K1 sh Fm.)of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 in Songliao Basin.The exploration practice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Songliao Basin and its periph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shale gas shale reservoir space organic matter gas-bearing EXPLORATION CRETACEOUS Shahezi Formation Lishu fault depression Songliao Basin
下载PDF
页岩凝析气井体积压裂外区产能贡献分析——以Eagle Ford典型页岩凝析气井为例
8
作者 白玉湖 王苏冉 徐兵祥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9期251-257,共7页
针对Eagle Ford页岩凝析气井压裂开发,建立基于三线性流理论的数学模型。对生产井动态进行历史拟合,获取典型页岩及压裂裂缝参数,开展压裂改造外区产能贡献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改造外区对页岩凝析气井产能具有一定的贡献,且随着基质渗... 针对Eagle Ford页岩凝析气井压裂开发,建立基于三线性流理论的数学模型。对生产井动态进行历史拟合,获取典型页岩及压裂裂缝参数,开展压裂改造外区产能贡献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改造外区对页岩凝析气井产能具有一定的贡献,且随着基质渗透率的增加产能贡献增大。在生产前5年,40 m以内的外区范围对产能有一定贡献,而且主要贡献在20 m范围以内;生产30年,外区对产能的贡献集中在60 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凝析气 体积压裂 外区 产能 合理井距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水-页岩作用矿物溶蚀/沉淀特征及其对页岩吸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代旭光 王猛 +3 位作者 冯光俊 郑司建 任斌 徐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13-2826,共14页
阐明超临界CO_(2)与页岩相互作用物质成分和孔隙结构变化对于实现CO_(2)封存和提高天然气产量至关重要。目前有关矿物溶蚀导致的封存空间演化现象已被大量报道,然而对于次生沉淀发育及封堵特征知之甚少,且缺乏理论和实验支撑。利用四川... 阐明超临界CO_(2)与页岩相互作用物质成分和孔隙结构变化对于实现CO_(2)封存和提高天然气产量至关重要。目前有关矿物溶蚀导致的封存空间演化现象已被大量报道,然而对于次生沉淀发育及封堵特征知之甚少,且缺乏理论和实验支撑。利用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以超临界CO_(2)(scCO_(2))-水-页岩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低温N_(2)吸附和等温吸附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反应时长(6~30 d)矿物溶蚀/沉淀特征及其对页岩吸附性能的影响,揭示封存条件下流固界面动力学特征及孔隙结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应后样品中钙质和钾质矿物质量分数随时间逐渐减少,溶液中Ca^(2+)和K^(+)离子质量浓度显著升高。反应过程导致方解石矿物显著被溶蚀,同时页岩表面也产生了较多的碳酸盐沉淀。溶蚀作用会扩大原有孔隙空间,造成3.29~4.50 nm孔隙体积增加;沉淀作用会覆盖原生孔隙空间,导致孔体积增量减少。受溶蚀和沉淀作用影响,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_(1)微弱增大,结构分形维数D_(2)则为减小趋势,孔隙非均质性增强。总体而言,溶蚀作用会造成样品封存空间增大,导致更多的CO_(2)分子被极化,scCO_(2)流体与页岩相互作用相应增强,这是吸附量和吸附势增大的主要原因;沉淀作用前后样品吸附量和吸附势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沉淀作用对页岩封存能力影响较弱。研究溶蚀和沉淀机制及其对封存空间的影响,对于实现高效、长期的CO_(2)地质封存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页岩气储层 封存空间 溶蚀和沉淀 吸附性能
下载PDF
不同岩性页岩油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志军 张国青 +2 位作者 崔春雪 王静怡 王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49,共8页
针对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储层特征认识不深入,影响页岩油勘探与开发的问题,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重点取心井为研究对象,利用X-Ray Diffraction测定页岩储层矿物组分,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岩性页岩的储集空间和孔... 针对济阳坳陷沙河街组储层特征认识不深入,影响页岩油勘探与开发的问题,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重点取心井为研究对象,利用X-Ray Diffraction测定页岩储层矿物组分,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岩性页岩的储集空间和孔径进行定量刻画,分析页岩储层的优势岩性。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页岩可划分为泥岩类、灰岩类、白云岩类,沙三下亚段泥岩类较为发育,沙四上亚段白云岩类较为发育;白云岩类发育中大孔,油迹主要赋存于白云石粒间微孔及溶蚀孔中;泥岩类发育中小孔,油迹主要充填于粒间微孔及粒间微缝中;灰岩类发育小孔,油迹主要赋存于晶间微孔中,局部赋存于溶蚀孔中;页岩储层的优势岩性依次为白云岩、泥岩、灰岩;不同岩性的含油率及试油数据表明,济阳坳陷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属于高产油段,可作为济阳坳陷沙河街组“甜点”层系。研究成果对济阳坳陷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深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凹陷 页岩油 不同岩性 储集空间 物性特征
下载PDF
页岩中固体沥青的识别、演化路径及地质意义——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波 王柳 +4 位作者 付晓飞 霍秋立 白龙辉 吕建才 王博洋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3-1184,共12页
在梳理国内外页岩固体沥青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对固体沥青的定义、分类、赋存形式和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固体沥青对成熟度的指示意义及其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原生显微... 在梳理国内外页岩固体沥青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对固体沥青的定义、分类、赋存形式和演化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固体沥青对成熟度的指示意义及其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原生显微组分类型差异是造成固体沥青演化路径不同的主要原因,油前沥青多为原位固体沥青,而油后沥青和焦沥青则多为迁移固体沥青;②在未成熟—生油阶段早期,沥青质体、镜质体、惰质体可通过光学特性观察与固体沥青进行区分,藻类体可通过荧光特征与固体沥青进行区分;③扫描电镜下可有效识别原位和迁移固体沥青,受脂族结构减少、芳构化增强的影响,固体沥青反射率随着镜质体反射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④生油窗内的固体沥青主要发育残留孔、脱气裂缝和气泡孔3种次生孔隙类型,高成熟阶段的焦沥青发育海绵状孔隙;⑤扫描电镜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等原位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反映不同类型固体沥青的结构信息,用于有机质迁移路径、动力等微尺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固体沥青反射率 原生显微组分差异 固体沥青演化路径 储集空间 松辽盆地 白垩系青山口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岩相类型及优质储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洲 黄正良 +6 位作者 李维岭 李靖 曹斌风 吴东旭 胡琮 吴兴宁 朱文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3,共11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获得页岩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但乌拉力克组岩相类型及优质岩相分布特征不够清晰,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基于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获得页岩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但乌拉力克组岩相类型及优质岩相分布特征不够清晰,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基于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开展了岩相类型划分,分析了不同岩相储层发育特征,明确了优质岩相的主控因素并预测了优质海相页岩储层的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1)乌拉力克组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含有机质硅质页岩、贫有机质钙质页岩、富有机质混合页岩、含有机质混合页岩和贫有机质混合页岩6类页岩岩相;(2)乌拉力克组页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微裂缝,含少量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孔和粒内溶孔;(3)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含有机质硅质页岩、富有机质混合页岩、含有机质混合页岩、贫有机质混合页岩和贫有机质钙质页岩的平均孔隙度分别为2.31%、1.57%、1.07%、1.09%、0.66%和0.62%。结论认为,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含有机质硅质页岩和富有机质混合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指数较高,储集物性及含气性较好,是乌拉力克组优质岩相,位于坳陷区的乌三段和乌二段下部是优质岩相的发育部位,该研究成果对于该区页岩油气勘探选区、有利目标评价以及丰富我国海相页岩气理论认识与实际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奥陶统 乌拉力克组 页岩岩相 储集空间 优质岩相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油可动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家成 胡钦红 +5 位作者 杨升宇 马斌玉 王旭阳 蒲秀刚 韩文中 张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0,共8页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资源丰富,但对于页岩油的储层特征、油气赋存、可动性及其关联性研究较少。为此,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中子散射、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对孔二段页岩油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描述,对...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资源丰富,但对于页岩油的储层特征、油气赋存、可动性及其关联性研究较少。为此,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中子散射、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实验,对孔二段页岩油储层开展微观孔隙结构描述,对比抽提前后的孔体积之差与饱和-离心核磁共振结果,揭示了页岩油赋存及可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孔二段页岩主要发育纳米级的粒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及微米级的微裂缝等储集空间;页岩油主要赋存于直径为20~40 nm和80~200 nm的孔隙中;长英质页岩具有较高的可动油饱和度,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孔隙连通性和渗流能力,有利于页岩油的运移。页岩储层中矿物含量和孔隙结构共同控制了页岩油的可流动性。孔径小于50 nm的孔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页岩油的吸附能力较强,不利于页岩油的流动。该研究成果对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赋存空间 可动性 孔二段 沧东凹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有机质微孔特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文渊 赵莹 +1 位作者 钟建华 孙宁亮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1183,共23页
页岩油储层中的有机质一直是页岩油研究的重点。用电子背散射(HDBSD)详细地研究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龙页岩油储层中的有机质中的微孔,发现了古龙页岩油储层有机质中的微孔非常发育。有机质微孔可以分为4种类型:①结构镜质体微孔;②均... 页岩油储层中的有机质一直是页岩油研究的重点。用电子背散射(HDBSD)详细地研究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龙页岩油储层中的有机质中的微孔,发现了古龙页岩油储层有机质中的微孔非常发育。有机质微孔可以分为4种类型:①结构镜质体微孔;②均质镜质体微孔;③沥青质体微孔;④有机黏土微孔。有机质微米孔的直径多在1μm到数微米,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研究还发现,古龙页岩油储层中的孔隙度与有机碳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对有机质中的微孔孔隙度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获得了平均值为22.39%;初步计算表明有机微孔对储层孔隙度总的贡献在0.44%左右(有机碳取2.0%)。有机质中的微米孔(包括其他微米孔)可以与更高一级的微缝和页理缝互相联结,构成了一个很好的空间连通网络系统,为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的有效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微米孔 储集空间 页岩油 松辽盆地 古龙凹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青山口组一段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玥 汤济广 +2 位作者 胡美玲 秦德超 冯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6,共9页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评价页岩储层储集性能、资源丰度和“甜点”的重要因素。针对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青一段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明确的问题,利用氩离子剖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测试方法,联合...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评价页岩储层储集性能、资源丰度和“甜点”的重要因素。针对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青一段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明确的问题,利用氩离子剖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测试方法,联合表征研究区青一段页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孔喉半径分布、连通性及流体可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安地区青一段页岩储层属于黏土质页岩相及混合质页岩相,平均孔隙度为5.95%,平均渗透率为0.0416 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超低孔超低渗致密型及超致密型储集空间。划分出8种储集空间类型,微裂缝、喉道连通了储集空间,改善了储层物性,储层可动流体百分比为27%~47%。结合储层含油性特征,预测研究区I类有利储层面积约为300 km 2,Ⅱ类有利储层面积约为650 km 2,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青山口组 微观孔隙结构 储集空间 松辽盆地 大安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页岩油储层特征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建博 石彬 +5 位作者 郭超 高潮 白奋飞 刘刚 尹锦涛 徐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91,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期位于湖盆东部沉积中心,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对于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较少,缺乏储集特征和含油性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勘探部署实践。以富县地区长73亚段为研究对象...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期位于湖盆东部沉积中心,蕴藏着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对于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较少,缺乏储集特征和含油性研究,制约了页岩油勘探部署实践。以富县地区长73亚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氯仿抽提、核磁共振、有机碳及孔隙度测试等多种手段,从岩石矿物学特征、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含油气性等方面开展分析,明确了长73亚段发育泥页岩类、粉—细砂岩类、凝灰岩类三大岩石类型,泥页岩类根据纹层发育程度又可细分为4种岩石类型。泥页岩段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长石、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还有少量的黄铁矿。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4种储集空间类型。粉—细砂岩中、大孔比较发育,核磁共振T2谱以多峰型和左偏单峰型为主;黑色页岩微孔相对较发育,大孔相对较少,核磁共振T2谱以多峰型、右偏单峰型为主。含油气性好、油饱和度指数高的粉—细砂岩是长73亚段最优的页岩油储层,其次是纹层状泥页岩。综合分析认为,粉—细砂岩类和泥页岩类目标均具备一定的勘探潜力,也是未来增储上产的潜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富县地区 长73亚段 页岩油 储集特征 含油性
下载PDF
纹层发育程度对页岩储层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伟 孙丕臣 +2 位作者 欧阳哲远 张贝希 王海超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8,106,I0002,共17页
为明确纹层发育程度对页岩储层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场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不同岩相页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页岩纹层发育程度... 为明确纹层发育程度对页岩储层的影响,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场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不同岩相页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研究页岩纹层发育程度对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由孔隙及裂缝组成,其中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微缝、晶间孔和溶蚀孔,裂缝包括层间裂缝、异常压力裂缝和构造裂缝;纹层状页岩的孔隙结构为大孔细喉型,层状页岩的孔隙结构为中孔中喉型;纹层状页岩T_2谱呈“三峰”特征,层状、块状页岩T_2谱主要呈“双峰”特征,纹层状页岩样品孔裂隙发育好于层状、块状页岩样品的;纹层发育程度一方面影响页岩储层的孔隙度,页岩的纹层越发育,孔隙度越高,含油性越好;另一方面页岩纹层改善页岩储层的渗流能力。该结果为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 页岩油 储集空间 含油性 渗流通道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页岩油岩心微纳米尺度非线性渗流实验研究
18
作者 康竞舟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针对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以纳米级为主、毛管现象显著、渗流规律复杂等问题,利用自主设计的显微观察与毛管测量相结合的微流量计量方式,实现了对页岩油岩心低压力微流量的精确计量,建立了页岩油岩心微纳米尺度非线性渗流的实验方法,并对... 针对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以纳米级为主、毛管现象显著、渗流规律复杂等问题,利用自主设计的显微观察与毛管测量相结合的微流量计量方式,实现了对页岩油岩心低压力微流量的精确计量,建立了页岩油岩心微纳米尺度非线性渗流的实验方法,并对不同岩性的页岩油岩心进行了渗流特征测试。研究表明:泥质粉砂岩岩心的渗流曲线在低压力梯度段呈现“下凹”型渗流特征,而纹层状页岩岩心的渗流曲线则呈现“上凸”型渗流特征,但达到一定的压力梯度后,渗流曲线都呈现拟线性渗流特征。纹层状页岩岩心的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小于泥质粉砂岩,且真实启动压力梯度和拟启动压力梯度相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非线性渗流 储集空间 泥质粉砂岩 纹层状页岩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及储集空间特征 被引量:193
19
作者 梁超 姜在兴 +1 位作者 杨镱婷 魏小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1-698,共8页
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奥陶纪末至志留纪初的深水沉积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剖面考察和岩石薄片鉴定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含量分析等,剖析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学特征、岩相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并讨论页... 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奥陶纪末至志留纪初的深水沉积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剖面考察和岩石薄片鉴定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含量分析等,剖析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矿物学特征、岩相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并讨论页岩储集性能的控制因素。研究区页岩矿物成分以碎屑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含有长石、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等;存在炭质页岩、硅质页岩、粉砂质页岩、钙质页岩和普通页岩等5种岩相;发育构造张裂缝、构造剪裂缝、层间页理缝、黄铁矿孔隙、黏土矿物晶间微孔及微裂缝、石英颗粒边缘微裂缝和有机质孔隙等7种页岩气储集空间。储集空间发育主要受矿物成分、岩相类型、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以及成岩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岩相 储集空间 页岩气
下载PDF
淮南煤田煤系页岩气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岩相控制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宏杰 胡宝林 +3 位作者 郑建斌 刘会虎 张文永 郑凯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8-430,共13页
海陆过渡相煤系泥页岩广泛分布,具有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潜力。以淮南煤田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淮南煤田煤系地层泥页岩的矿物学、岩相、储层特征等方面进行相关测试,并探讨了泥岩岩相对页岩气储集... 海陆过渡相煤系泥页岩广泛分布,具有良好的天然气资源潜力。以淮南煤田煤系泥页岩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淮南煤田煤系地层泥页岩的矿物学、岩相、储层特征等方面进行相关测试,并探讨了泥岩岩相对页岩气储集空间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淮南煤田煤系泥页岩矿物成分中黏土矿物含量多、自生非黏土矿物相对较少,致使岩石脆性降低并对压裂裂缝产生具有负效应,但部分菱铁矿的存在可能起改善作用;存在花斑状高岭石泥岩、浅灰色高岭石泥岩、鲕状泥岩、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等5种岩相。泥页岩储层裂缝包括层面剪切缝、有机质演化异常压力缝、层间页理缝、构造裂缝等宏观类型和与石英和高岭石有关的微裂缝类型;泥页岩孔隙包括化石孔、粒间孔、粒内孔和晶间孔及可能的有机质孔等类型,为页岩气赋存提供了储集空间。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泥岩岩相不同,进而决定了矿物成分特征与有机质相对含量,对泥页岩储集空间起主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气 储集空间 泥页岩 孔隙与裂缝 淮南煤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