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big pipe roof for shallow buried large-span tunnel
1
作者 Li Jian Tan Zhongsheng +1 位作者 Yu Yu Guo Xiaoho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6期32-37,共6页
A series of researches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big pipe roof for shallow large-span loess tunnel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Wenxiang tunnel in Zhengzhou—Xi'an Special Passenger Railway. The longitudinal def... A series of researches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big pipe roof for shallow large-span loess tunnel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Wenxiang tunnel in Zhengzhou—Xi'an Special Passenger Railway. The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s of the pipe roofs were monitored an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the pipe roofs were analyzed at the test section. A new double-parameter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odel for pipe roof in shallow tunnels was put forward in Wenxiang tunnel.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each other,revealing the force-deformation law of big pipe roof in loess tunnel:At about 15 m in front of the excavating face,the pipe roof starts to bear the load;at about 15 m behind the excavating face,the force of the pipe roof tends to be stabilized;the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of the whole pipe roofs is groove-shaped distribution,and the largest force of pipe roofs is at the excavating face. Simultaneously,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pipe roof closely relat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excavation face,the footage of the tunnelling cycle and the mechanics parameters of pipe roof and rock. The conclusions can b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selection of pipe roofs,and have been verified by the result of numerical analysis software FLAC3Dand deformation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burying mining underpass construction loess tunnel pipe ro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echanical behavior
下载PDF
西延高铁长大复杂隧道建造关键技术
2
作者 赵志刚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新建西延高铁隧道数量多、地质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采取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监控量测、数值模拟以及专家咨询等手段,展开典型长大复杂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西延高铁隧道建造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浅埋... 针对新建西延高铁隧道数量多、地质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采取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监控量测、数值模拟以及专家咨询等手段,展开典型长大复杂隧道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西延高铁隧道建造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浅埋软塑黄土隧道变形控制技术、全断面大型机械化配套快速掘进技术、缓倾层状围岩隧道特殊支护技术、微弱振动非爆掘进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空间布设调整技术措施等,推动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升级,为西延高铁安全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延高铁 长大复杂隧道 软塑黄土 围岩 浅埋 掘进技术
下载PDF
浅埋黄土隧道管棚加固支护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3
作者 王强 庄前兵 +2 位作者 霍耀东 王继伟 师凯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5期279-284,M0024,共7页
基于通定高速公路某浅埋黄土隧道工程,采取三维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浅埋段渗流黄土隧道的加固支护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对黄土隧道浅埋段施行超前管棚加固支护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加固支护措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超前管... 基于通定高速公路某浅埋黄土隧道工程,采取三维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浅埋段渗流黄土隧道的加固支护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对黄土隧道浅埋段施行超前管棚加固支护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加固支护措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超前管棚支护下拱顶沉降量减小16.2%,初期支护的轴力最大值减小19.8%。监测结果表明:超前管棚支护与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支护两种工法并用所能减小的竖向位移的百分比(27.8%、28.1%)非常接近,但超前管棚支护能大大节省额外施作超前小导管的费用和时间,有效地控制了拱顶范围内的围岩变形,验证了超前管棚加固支护工法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黄土隧道 管棚加固 工法对比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黄土区大跨度隧道开挖技术探讨
4
作者 李庆祥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临洮(安家咀)至临夏一级公路百和隧道均为Ⅴ级围岩,主要有黄土浅埋段、岩质地段、黄土深埋段、小净距段以及黄土深埋段等情况,针对不同的围岩情况和地质条件,有针对性的采用CD法、上下台阶留核心土法及三台阶分步法进行开挖。
关键词 黄土浅埋段 小净距隧道 CD法 上下台阶留核心土法 三台阶分步法
下载PDF
浅埋黏质黄土隧道变形控制机制及措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冀蒙 谭玉梅 +3 位作者 姚仕钰 颜志坚 张俊儒 王圣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2-1722,共11页
为弥补当前超长管棚研究经验及模拟精度的不足,以黏质黄土地层中高铁隧道下穿运营铁路的变形控制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以超长管棚+临时仰拱组成的“纵横支撑”体系的结构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开展研究。首先,采用实体单元进行超长管棚的精... 为弥补当前超长管棚研究经验及模拟精度的不足,以黏质黄土地层中高铁隧道下穿运营铁路的变形控制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以超长管棚+临时仰拱组成的“纵横支撑”体系的结构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开展研究。首先,采用实体单元进行超长管棚的精细化建模,分析地层变形及管棚应力分布规律;其次,运用光栅光纤测试技术实时监测管棚纵向应力,揭示隧道开挖对超长管棚纵向应力的影响范围;最后,分析“纵横支撑”体系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性好的超长管棚将竖向应力沿纵向大范围转移,减少了掌子面附近钢架应力;2)临时仰拱与开挖后的支护结构形成闭环结构,提升了钢架整体承载能力,有效控制了黄土隧道的变形;3)管棚和支护结构形成的纵横支撑体系中,管棚的最小距离应大于2倍掌子面到支护结构闭合的距离;4)隧道开挖对超长管棚纵向应力的影响范围为掌子面前30 m至后20 m,强影响范围为掌子面前方10 m至掌子面后方5 m,管棚的长度越大,其承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黏质黄土隧道 超长管棚 纵横支撑 数值模拟 变形控制 光栅光纤测试技术
下载PDF
考虑脱空效应的隧道开挖诱发上覆管道变形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明辉 郑彬彬 +1 位作者 靳正付 付大喜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3-1443,共11页
考虑黄土区浅埋隧道的工程特点以及土体大变形特性,将浅埋隧道下穿开挖过程上覆管道分为管土脱空区与管土变形协调区,提出考虑管土脱空的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在考虑管道埋深对地基基床反力模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Pasternak半无限弹性地基... 考虑黄土区浅埋隧道的工程特点以及土体大变形特性,将浅埋隧道下穿开挖过程上覆管道分为管土脱空区与管土变形协调区,提出考虑管土脱空的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在考虑管道埋深对地基基床反力模量影响的基础上,采用Pasternak半无限弹性地基梁模型考虑土体连续性,采用二阶段分析方法将土体自由位移荷载施加于管道,分别建立脱空区、协调区的管道力学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并给出理论解答与管-土脱空区范围的试算步骤。与已有模型试验监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精确度,发现不考虑管土脱空现象时的管道变形计算方法偏于保守。最后,对管道变形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道最大变形量随地层损失增大而增大,随管隧间距、管道刚度、土体强度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均随各参数的增加而减缓;脱空区范围随管道刚度、土体弹性模量及管隧间距增大而增大,而表征管土脱空程度指标即最大变形差随管道刚度增大而增大,但随着土体弹性模量以及管隧间距的增大却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浅埋隧道 下穿管道 管土脱空 半无限长梁
下载PDF
西部地区浅埋黄土隧道系统锚杆支护作用机理
7
作者 辛纯涛 田渭军 +2 位作者 滕文广 于咏妍 陈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72-380,共9页
黄土隧道锚杆的作用机制复杂,现有标准规范体系对系统锚杆支护的规定也较为模糊,对西部地区隧道工程施工指导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本研究围绕西部地区典型黄土隧道工程系统锚杆支护方案优化的问题,建立模型对锚杆作用机理开展研究,揭示... 黄土隧道锚杆的作用机制复杂,现有标准规范体系对系统锚杆支护的规定也较为模糊,对西部地区隧道工程施工指导作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本研究围绕西部地区典型黄土隧道工程系统锚杆支护方案优化的问题,建立模型对锚杆作用机理开展研究,揭示系统锚杆设置范围、锚杆长度、锚杆间距对位移与围岩变形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在建隧道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锚杆位移和围岩变形的影响,系统锚杆设置范围可取拱顶90°范围以外;建议长度为450 cm,实际工程中可适当增加长度;锚杆间距对位移影响较小,可依据经济性和可行性制定合理方案。本研究揭示了典型浅埋黄土隧道锚杆支护机理,为相关支护工程提供了优化方案,有利于保障西部地区隧道施工安全水平、提升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系统锚杆 数值模拟 浅埋黄土隧道 西部地区
下载PDF
基于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的Peck公式修正
8
作者 许涛 尚彦军 +3 位作者 曹小红 冯建业 王伟中 郑晓东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70-275,共6页
黄土隧道洞口施工地表沉降开裂影响施工安全,以往采用Peck公式进行研究,存在预测精度等问题。为更准确地预测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以临夏-大河家高速公路胡林家隧道为例,基于进口段实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法对Peck公式进行优化。... 黄土隧道洞口施工地表沉降开裂影响施工安全,以往采用Peck公式进行研究,存在预测精度等问题。为更准确地预测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以临夏-大河家高速公路胡林家隧道为例,基于进口段实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法对Peck公式进行优化。引入最大沉降量Smax修正系数α、降槽宽度i的修正系数β和隧道开挖进尺对最大沉降量影响的系数α1,确定修正系数得出Peck修正公式。基于洞口浅埋段开挖进尺与最大沉降间的影响关系,发现埋深对Smax修正系数与沉降槽宽度的作用规律,构建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关系模型。实测数据样本点分布在修正后的Peck公式上下限之间,修正后的Peck公式误差减少,对临夏等地区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的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浅埋段 地表下沉 PECK公式 隧道埋深 开挖进尺
下载PDF
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技术
9
作者 库雁兵 《山西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97-98,134,共3页
羊走岭隧道穿越Ⅴ级浅埋黄土地层,按原设计方案施工时,围岩沉降较大,超过预留变形量,隧道存在塌方的可能。根据隧道围岩特点,经过多次调整、反复论证新的施工方案后,顺利通过了黄土浅埋地层,该方案有效解决了黄土浅埋含水地层的施工难题... 羊走岭隧道穿越Ⅴ级浅埋黄土地层,按原设计方案施工时,围岩沉降较大,超过预留变形量,隧道存在塌方的可能。根据隧道围岩特点,经过多次调整、反复论证新的施工方案后,顺利通过了黄土浅埋地层,该方案有效解决了黄土浅埋含水地层的施工难题,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隧道 浅埋 技术
下载PDF
浅埋黄土分岔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案下的变形规律研究
10
作者 符文亮 张元帅 +1 位作者 徐松 葛万杰 《重庆建筑》 2023年第11期53-56,共4页
为研究浅埋黄土分岔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该文依托甘肃省兰州市某浅埋分岔铁路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中导洞法与三导洞法的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及中隔墙水平位移发展情况,优选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为研究浅埋黄土分岔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该文依托甘肃省兰州市某浅埋分岔铁路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中导洞法与三导洞法的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及中隔墙水平位移发展情况,优选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安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施工结束后,目标断面左右洞拱顶沉降值相差不大,但三导洞法左右洞边墙的水平收敛值远小于中导洞法,即三导洞法施工更有利于控制隧道围岩的变形。在左右洞先后施工次序产生的偏压影响下,两种方案的中隔墙均向先行洞倾斜,但中导洞法施工中隔墙偏移值较小,更能确保中隔墙的稳定性。两种方案均能满足要求,但三导洞法工序转换复杂,工期较长,在其他方面结果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三导洞法并不是最经济的施工方案,可优先考虑中导洞法。研究成果可为浅埋黄土分岔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隧道 浅埋黄土 中导洞法 三导洞法
下载PDF
下穿高速公路浅埋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措施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李健 谭忠盛 +1 位作者 喻渝 倪鲁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03-2809,共7页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优化施工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初支钢架应力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土体沉降及初支应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现有的施工方案无法满足下穿段施工安全要求,需...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优化施工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初支钢架应力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土体沉降及初支应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现有的施工方案无法满足下穿段施工安全要求,需要及时对其调整;经综合分析,提出了减小开挖面积、侧导多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快速封闭及加强初期支护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并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AC3D验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现场实施及监测结果的反馈,证明优化措施效果明显,保障了阌乡隧道顺利下穿连霍高速公路。研究成果为类似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土体沉降、保护周边建筑设施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 下穿施工 黄土隧道 现场监测 施工优化
下载PDF
浅埋下穿高速公路黄土隧道管棚变形监测及受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李健 谭忠盛 +1 位作者 喻渝 倪鲁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02-3008,共7页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管棚纵向变形进行监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长大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与作用机制;建立浅埋暗挖黄土隧道管棚受力的双参数地... 依托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开展浅埋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管棚纵向变形进行监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长大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与作用机制;建立浅埋暗挖黄土隧道管棚受力的双参数地基梁模型,对长大管棚受力机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掌子面前方约15 m处管棚开始受力,掌子面过后约15 m处管棚的受力趋于稳定,管棚的纵向变形总体上呈凹槽形分布,掌子面处管棚受力最大;同时,管棚变形与开挖面位置、开挖进尺、管棚及岩体物性指标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为隧道下穿段管棚工法及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下穿段沉降监测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暗挖 下穿施工 黄土隧道 管棚 变形监测 受力机制
下载PDF
大跨浅埋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受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郭军 王明年 +1 位作者 谭忠盛 罗禄森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0-874,共5页
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穿越西北黄土分布的主要地区,而在黄土地区修建跨度超过15.1m、开挖面积达170m2的超大断面大跨度铁路隧道洞群在国内尚属首次,相关的设计理论与经验均较为欠缺,尤其是系统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作用机制及锚固效果尚... 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穿越西北黄土分布的主要地区,而在黄土地区修建跨度超过15.1m、开挖面积达170m2的超大断面大跨度铁路隧道洞群在国内尚属首次,相关的设计理论与经验均较为欠缺,尤其是系统锚杆在黄土隧道中的作用机制及锚固效果尚不清楚,使得设计遇到关键难题。为研究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的作用,通过理论推导,阐明了锚杆的作用机制,指出了浅埋大跨度黄土隧道中锚杆的受力原因。采用理论锚杆单元模型,计算得到与实测数据一致的结果,说明该理论模型能够解释浅埋黄土的锚杆受力情况。综合研究表明,浅埋黄土隧道中拱部系统锚杆的锚固效果较弱,而边墙部锚杆的锚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大断面 黄土隧道 系统锚杆 锚固机制
下载PDF
浅埋黄土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韩桂武 刘斌 范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250-3256,共7页
通过对三十里铺隧道的现场测试,研究浅埋黄土隧道一衬和围岩接触应力、锚杆轴力、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变、二衬中钢筋应力和浇注混凝土应变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围岩释放应力最大值在7~10 d,位置在拱腰处;锚杆轴力稳定时间... 通过对三十里铺隧道的现场测试,研究浅埋黄土隧道一衬和围岩接触应力、锚杆轴力、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变、二衬中钢筋应力和浇注混凝土应变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围岩释放应力最大值在7~10 d,位置在拱腰处;锚杆轴力稳定时间为30 d左右,且在空间上出现压应力区;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变较大且常出现跳跃性变化;二衬钢筋应力初期为拉应力;边墙处的稳定时间为6~8 d后,拱顶处30 d后仍然递减;二衬混凝土应变由初期的拉应变向压应变变化。隧道衬砌的受力分析结果为支护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对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浅埋隧道 黄土地区 新奥法 监控量测 力学特性
下载PDF
黄土公路隧道浅埋段管棚注浆支护机理及监测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朱彦鹏 何江飞 李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探讨管棚注浆法在黄土公路隧道浅埋段中的支护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对某黄土公路隧道右线出口段进行了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的施工监测;在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黄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在管棚支护作用下拱... 为了探讨管棚注浆法在黄土公路隧道浅埋段中的支护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对某黄土公路隧道右线出口段进行了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等的施工监测;在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黄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在管棚支护作用下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棚注浆法能够显著抑制浅埋黄土地层的变形和拱顶下沉,减少隧道初始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黄土地层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保证了施工安全,为进一步分析黄土地区管棚注浆法的支护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西北地区黄土公路隧道管棚注浆法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优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长管棚 黄土隧道 变形规律 支护机理 浅埋黄土地层
下载PDF
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来弘鹏 郑甲佳 谢永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9-104,共6页
为了解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得出荷载在衬砌结构各部分中的分担比例,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研究对象,选取2组不同围岩条件的测试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及二... 为了解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得出荷载在衬砌结构各部分中的分担比例,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研究对象,选取2组不同围岩条件的测试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及二次衬砌结构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墙脚位置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接触压力较大,表明这二者承受大部分垂直压力;初期支护所受围岩压力随着土体强度降低而增大,且分布形式更趋于静水压力作用特点;二次衬砌作为主要支护结构承担大部分荷载,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随围岩土体强度降低而显著增大,二次衬砌在支护体系中作用也随土体强度降低而凸显;二次衬砌混凝土基本受压,拱腰及以上位置应力较大,仰拱处应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铁隧道 浅埋暗挖 围岩压力 现场测试
下载PDF
浅埋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支护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建勋 轩俊杰 乔雄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78,共5页
为了研究系统锚杆在浅埋黄土隧道中的支护效果,以陕西吴堡—子洲高速公路刘家坪5号隧道为依托,利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有、无系统锚杆的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6个开挖阶段和截止到二衬施作阶段的隧道变形量,并将数值模拟结... 为了研究系统锚杆在浅埋黄土隧道中的支护效果,以陕西吴堡—子洲高速公路刘家坪5号隧道为依托,利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有、无系统锚杆的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6个开挖阶段和截止到二衬施作阶段的隧道变形量,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浅埋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有系统锚杆的隧道变形值大于无系统锚杆的变形值,这是由于锚杆是在钢架支设后进行打设,锚杆的打设不仅破坏了土体的稳定,而且延误了喷射混凝土和钢架支护的最佳时机,使变形量增加;有、无系统锚杆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的现场实测值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说明在浅埋黄土隧道中系统锚杆的作用不显著,可以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黄土 浅埋 系统锚杆 拱顶下沉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套拱结构受力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建勋 乔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了解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套拱结构的受力状况,对刘家坪2号隧道洞口段套拱基底应力、钢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及拱顶下沉进行施工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埋偏压情况下,套拱两侧基底应力分布不均匀,拱顶填土引起基底应... 为了解黄土隧道浅埋偏压洞口段套拱结构的受力状况,对刘家坪2号隧道洞口段套拱基底应力、钢架应力、混凝土应力及拱顶下沉进行施工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埋偏压情况下,套拱两侧基底应力分布不均匀,拱顶填土引起基底应力急剧增长,仰拱施作后基底应力趋于稳定;套拱钢架受力复杂,有拉有压,且值很大,仰拱开挖引起钢架应力急剧增长,钢架在套拱支护结构中发挥了强大的支护作用;冬、夏季温差引起套拱混凝土应力随时间(季节)的变化呈现拉、压交替变化,夏季出现最大压应力,冬季出现最大拉应力,且压应力较小,拉应力较大,多处测点都超过了C25模筑混凝土设计轴心抗拉强度;套拱拱顶下沉主要由洞顶填土施工和仰拱开挖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黄土 浅埋偏压 套拱 监测
下载PDF
浅埋大跨黄土隧道管棚受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健 谭忠盛 +1 位作者 喻渝 倪鲁肃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9期92-96,共5页
以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为依托工程,进行浅埋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管棚纵向变形进行现场监测,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得到浅埋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变形规律:掌子... 以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为依托工程,进行浅埋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管棚纵向变形进行现场监测,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得到浅埋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变形规律:掌子面前方约15 m处管棚开始受力,掌子面过后约15 m管棚的受力趋于稳定,管棚的纵向变形总体上呈凹槽形分布,掌子面处管棚受力最大。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计算不同管棚参数条件下的施工方案,为隧道下穿段管棚工法及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下穿段沉降监测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 下穿施工 黄土隧道 管棚 变形监测 受力机制
下载PDF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志清 丁春林 +1 位作者 王科元 吴旭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157,共7页
以大西客运专线忻州隧道三七微台阶法开挖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模拟分析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并与锚杆轴力和喷射混凝土应力的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型钢混凝土截面受力计算方法,评价型钢混凝土初期支护结构... 以大西客运专线忻州隧道三七微台阶法开挖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模拟分析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并与锚杆轴力和喷射混凝土应力的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型钢混凝土截面受力计算方法,评价型钢混凝土初期支护结构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1型钢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应力,且沿隧道中线呈轴对称分布,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拱腰位置,而拱脚处局部承受拉应力,为施工中的薄弱部位,喷射混凝土应力实测值相对计算值偏小,但分布规律与计算值吻合性较好;2隧道系统锚杆主要承受拉力作用,最大拉力在锚杆1 m位置,沿隧道轮廓从拱顶到拱脚递减,且计算值略大于实测值,两者分布规律一致;3型钢混凝土结构安全系数从隧道拱顶到拱脚依次递增,且同一部位轴力安全系数小于弯矩安全系数,轴力安全系数最小值为3.86,满足规范要求,可适当增大钢拱架支护间距或减小喷射混凝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黄土隧道 浅埋 初期支护 受力特性 安全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