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地层隧洞中隔离桩对围岩位移的控制效果分析
1
作者 石宇雷 曾哲哨 +2 位作者 王珂 纪丙蔬 宗祥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设置隔离桩作为一种控制城市隧洞开挖引起围岩变形的有效手段,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的作用效果还罕有研究。依托滇中引水工程龙泉隧洞,采用FLAC^(3D)软件,分析隔离桩桩位、桩径、桩长及桩顶埋深等参数对隧洞衬砌及地表建筑物变形控... 设置隔离桩作为一种控制城市隧洞开挖引起围岩变形的有效手段,在“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的作用效果还罕有研究。依托滇中引水工程龙泉隧洞,采用FLAC^(3D)软件,分析隔离桩桩位、桩径、桩长及桩顶埋深等参数对隧洞衬砌及地表建筑物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隔离桩能够阻隔地层应力的传递,合理的设计参数是充分发挥隔离桩阻隔作用的关键;同等条件下,隔离桩对地层位移的限制作用在水平方向优于竖直方向;隔离桩距离隧洞越近、桩径越大,控制变形效果越好;隔离桩只有穿过地层滑移面并嵌入下层土体时,才能够较好控制由隧洞开挖引起的隧洞衬砌以及地表建筑物位移,建议嵌入下层土体深度为隔离桩长度的1/4;适当设置桩顶埋深能够降低隔离桩对于土体的牵引作用,建议桩顶埋深深度为隔离桩长度的1/5。研究成果可为隔离桩在城市浅埋复合地层隧洞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桩 复合地层 浅埋隧洞 围岩变形 控制效果 龙泉隧洞 滇中引水工程
下载PDF
盾构在浅覆土软弱地层穿越老旧民房区施工技术研究
2
作者 陈舒帆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盾构在浅覆土软弱地层中穿越对沉降量极为敏感的老旧建筑物时,施工不当可能对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施工风险极大。本文结合福州地铁4号线前锦出入段线盾构穿越老旧民房区为例,通过采取盾构机设备选型、改良掘进面渣土、克泥效注入及注浆... 盾构在浅覆土软弱地层中穿越对沉降量极为敏感的老旧建筑物时,施工不当可能对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施工风险极大。本文结合福州地铁4号线前锦出入段线盾构穿越老旧民房区为例,通过采取盾构机设备选型、改良掘进面渣土、克泥效注入及注浆等一系列主动措施,解决地表老旧民房建筑沉降变形难题,使盾构顺利穿越,体现该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穿越 浅覆土 软弱地层 老旧民房
下载PDF
大断面干燥粉细砂地层浅埋地段变形控制及施工技术研究
3
作者 樊旭东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文章详细阐述了双线高铁大断面隧道在干燥粉细砂地层中采用超前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三台阶临时仰拱+竖撑、直径89 mm大锁脚钢管、径向注浆及初支内侧增加套拱等施工技术的施工方案,攻克了双线高铁大断面隧道干燥粉细砂层这一地层难题,... 文章详细阐述了双线高铁大断面隧道在干燥粉细砂地层中采用超前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三台阶临时仰拱+竖撑、直径89 mm大锁脚钢管、径向注浆及初支内侧增加套拱等施工技术的施工方案,攻克了双线高铁大断面隧道干燥粉细砂层这一地层难题,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地层的施工技术,旨在为安全、快速、标准化建设该地质类型隧道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铁路隧道工程建造水平,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细砂地层 浅埋地段 隧道 径向注浆
下载PDF
软弱破碎岩层浅埋隧道地表注浆加固
4
作者 肖志云 《路基工程》 202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以于都1号隧道工程项目为依托,在穿越地层断裂带、周边围岩松散、自稳定性能差、埋深约39~58 m、长度155 m软弱围岩段,研究软弱地层中浅埋隧道地表注浆加固技术措施,对注浆前后岩层进行取芯对比、超前钻探及掌子面地层揭示对比、地下水... 以于都1号隧道工程项目为依托,在穿越地层断裂带、周边围岩松散、自稳定性能差、埋深约39~58 m、长度155 m软弱围岩段,研究软弱地层中浅埋隧道地表注浆加固技术措施,对注浆前后岩层进行取芯对比、超前钻探及掌子面地层揭示对比、地下水量对比等,表明地层加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层 浅埋地表 工艺试验 注浆加固 岩体完整性 经济性
下载PDF
Study on shallow structural features in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ic region
5
作者 潘纪顺 顾梦林 +1 位作者 赵成斌 潘素珍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6年第4期428-437,共10页
A seismic survey by 10 shallow profiles and 6 ultra-shallow profiles was performed in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ic region in 2002.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in some areas as many as seven) stable inter... A seismic survey by 10 shallow profiles and 6 ultra-shallow profiles was performed in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ic region in 2002.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in some areas as many as seven) stable interfaces in the survey region, but no reflection phases are found in depths greater than 500 m. The number of interfaces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ianchi volcano,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faults in the southwest have a stronger controlling power over the flow direction of volcano-spewed lava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orthwest. Six shallow faults exist in the survey region. The shallow faults are nearly vertical graben-like faults and are mostly distributed on the southwest of Tianchi crater, indicating that volcanic activities in the southwest are stronger than in the northwest. On this ground, it could be further deduced that the NE-trending major fault of Tianchi volcano ( the Liudaogou-Tianchi-Zengfengshan fault) is more active than the NW-trending Baishanzhen-Tianchi-Jince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chi volcano seismic survey shallow structure stratum FAULT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geothermal fields in major cities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6
作者 YANG Hai-jun DONG Jian-xing +1 位作者 SUN Dong HUANG Rui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年第1期77-85,共9页
Based on the project titled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n major cities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conditions of shallow geoth... Based on the project titled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n major cities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conditions of shallow geothermal fields in these citie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o this end, relevant data in Lhasa, Shigatse and Nyingchi Cities through vertical thermometry was a focus, so as to analyze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strata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n through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s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and climate, differences in this aspect of Nagqu City were taken as a typical case to clarify formation of geothermal field and corresponding influence on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providing basic data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GEOTHERMAL field Groundwater TEMPERATURE Climate Vertical thermometry stratum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下载PDF
基于岩层移动类双曲线模型的水资源“浅保-深储”方法
7
作者 孙运江 左建平 +3 位作者 米长宁 于美鲁 李政岱 史月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01-513,共13页
针对煤炭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基于保水采煤的科学内涵和采动覆岩移动类双曲线模型,建立了采动覆岩不同层位含水层“浅保-深储”差异化保护方法。即在上覆岩层破坏损伤最窄的主关键层下离层区注浆控制其上部... 针对煤炭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基于保水采煤的科学内涵和采动覆岩移动类双曲线模型,建立了采动覆岩不同层位含水层“浅保-深储”差异化保护方法。即在上覆岩层破坏损伤最窄的主关键层下离层区注浆控制其上部岩层不破断,保护潜水水位和地表生态;其下部破坏的含水层利用采空区垮落岩体的空隙储存起来,经自净化后再利用。“浅保-深储”模型融合了采空区充填和煤矿地下水库保水的各自优势,并给出其适用的覆岩条件。根据采动覆岩“类双曲线”破坏移动特征,理论推导了主关键层下离层区初次注浆、周期注浆步距以及注采比,分析了注采比受主控参数的影响规律,得知注采比随垮落角和主关键层与煤层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充分采动角和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采用现场实测注浆数据对理论注采比进行验证,2者基本吻合。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覆岩含水层“浅保-深储”、采空区充填保水地下水库的储水效果和煤柱稳定性,获得了采动覆岩移动和地下水流动均具有显著的“类双曲线”特征。基于理论注采比在主关键层下离层区注浆能够实现不同层位含水层“浅保-深储”,且该保水方法煤柱支承压力最大可降低60.8%,显著提高了储水采空区隔水煤柱的安全性,解决了井下采煤与充填难协调问题,利于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类双曲线 浅保-深储 主关键层 离层区注浆
下载PDF
自适应对数螺旋路径萤火虫算法反演瑞雷面波频散曲线
8
作者 刘国鑫 沈鸿雁 +4 位作者 车晗 王鑫 李庆春 李欣欣 赵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11-3025,共15页
瑞雷面波技术是浅地层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可有效获得地下横波速度模型.然而,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具有多参数、多极值和非线性等特点,面对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瑞雷面波资料处理,传统方法难以快速、精确... 瑞雷面波技术是浅地层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可有效获得地下横波速度模型.然而,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具有多参数、多极值和非线性等特点,面对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瑞雷面波资料处理,传统方法难以快速、精确地对地层参数进行反演和重建.本文将自适应对数螺旋路径萤火虫算法(Adaptive Logarithmic Spiral-Lévy Firefly Algorithm,简称ALSL-FA)引入到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中,有效解决了经典萤火虫算法(Firefly Algorithm,简称FA)精于探索,疏于开发的缺点.ALSL-FA集成了对数螺旋引导萤火虫路径,并在搜索过程中通过自适应切换因子实现了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自适应切换,在增强局部开发能力的同时,确保了全局搜索的能力.通过Rastrigin函数求解,对比分析了FA、Lévy飞行萤火虫算法(Lévy Flying Firefly Algorithm,简称LF-FA)和ALSL-FA的运算性能;通过速度递增和含高速硬夹层地质模型的瑞雷面波频散曲线反演,比较了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简称ABC)、FA、LF-FA和ALSL-FA的反演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抗噪能力,并进一步应用于一套实际瑞雷面波资料反演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弱化了对初始模型的依赖,并进一步提高了反演的精度,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同时兼备良好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面波 频散曲线 自适应对数螺旋路径 萤火虫算法 非线性反演 横波速度 浅地层结构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址浅地层剖面信息采集及关键处理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龙成 孙辉 安永宁 《水道港口》 2023年第3期473-479,共7页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海上风电场址勘察阶段中物探调查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探查海底面以下地层结构特征,为风机基础设计、施工及后期运维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分析剖面信息采集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后处理的过程及关键技术。研究表明...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海上风电场址勘察阶段中物探调查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探查海底面以下地层结构特征,为风机基础设计、施工及后期运维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分析剖面信息采集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后处理的过程及关键技术。研究表明:通过异常振幅去除、涌浪改正、多次波压制等数据处理技术,达到了去除干扰波、地质假象,还原海底以下真实地层信息的要求。掌握正确的外业采集和资料处理技术,能消除大部分外界因素对剖面资料产生的干扰及假象,大幅提高浅地层剖面的数据质量,进而更好地服务海上风电场址勘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浅地层剖面 多路径虚反射 多次波 异常振幅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浅覆土超大直径盾构扰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厚朴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7期128-135,共8页
为揭示上软下硬地层中浅覆土盾构施工引起的扰动规律,以深圳市妈湾超大直径海底隧道始发段为依托,建立了浅覆土段双线盾构三维数值模型,根据地表沉降数据验证模型并分析了浅覆土双线盾构的地表沉降规律。基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提出强度... 为揭示上软下硬地层中浅覆土盾构施工引起的扰动规律,以深圳市妈湾超大直径海底隧道始发段为依托,建立了浅覆土段双线盾构三维数值模型,根据地表沉降数据验证模型并分析了浅覆土双线盾构的地表沉降规律。基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提出强度余量的概念,重点分析了不同掌子面支护力、注浆压力下双线盾构显著扰动范围交叠区内土体单元的强度余量变化历程。结果表明:浅覆土段双线盾构分别诱发的地表沉降交叠范围较小,地表呈现“ω”形沉降;随着后开挖线盾构掌子面支护力的提高,双线间土体单元在盾构到达前至盾构穿越过程中的强度余量下降更大,更接近塑性;随着后开挖线盾构注浆压力的下降,双线间土体单元在盾尾脱出3环内的强度余量下降更大,更接近塑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后开挖线盾构掌子面支护力相比土压提高50kPa时或盾构注浆压力低至160kPa时,双线间土体单元已接近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上软下硬地层 浅覆土 数值模拟 沉降
下载PDF
浅埋煤层综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庆先 陈清通 +1 位作者 牟义 李宏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0,共5页
浅埋煤层开采后的地表变形十分剧烈,地裂缝等非连续变形非常明显,而概率积分法适用于地表连续变形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探讨概率积分法在浅埋煤层矿区的适用性问题。概率积分法源于随机介质理论和概率理论,本研究由此入手,分别计算概率积... 浅埋煤层开采后的地表变形十分剧烈,地裂缝等非连续变形非常明显,而概率积分法适用于地表连续变形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探讨概率积分法在浅埋煤层矿区的适用性问题。概率积分法源于随机介质理论和概率理论,本研究由此入手,分别计算概率积分法在浅埋煤层矿区和中-深埋煤层矿区综采条件下的关系系数,并与概率积分法关系系数的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据此探讨概率积分法在浅埋煤层综采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中-深埋煤层矿区相比,浅埋煤层矿区的关系系数不仅与概率积分法理论值相差较大,而且其本身的离散程度也较大,说明概率积分法在浅埋煤层矿区综采条件下的适用性不及中-深埋煤层矿区。通过分析影响概率积分法适用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开展基于关键层理论的地表沉陷影响研究方法,用以改进完善浅埋煤层矿区沉陷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变形 浅埋煤层 综采工作面 概率积分法 关键层
下载PDF
浅覆土盾构穿越潮汐河流地层变形规律
12
作者 李兴杰 路冬冬 +4 位作者 孙海宾 胡家乐 李建立 吴雄 许江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0-1277,共8页
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开挖下穿越潮汐河流面临诸多风险。为研究浅覆土盾构穿越潮汐河流的地层变形规律,以青岛地铁四号线盾构法穿越某浅覆土潮汐河流为依托,重点考虑河流的潮汐变化,结合工程中采用的注浆压力、工作面压力... 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地铁开挖下穿越潮汐河流面临诸多风险。为研究浅覆土盾构穿越潮汐河流的地层变形规律,以青岛地铁四号线盾构法穿越某浅覆土潮汐河流为依托,重点考虑河流的潮汐变化,结合工程中采用的注浆压力、工作面压力等施工参数,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建立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起伏地层,进而对地层变形规律开展研究。研究发现河底地层变形与河道水位深度呈正相关;涨潮和退潮时的地层横向沉降曲线形状存在差异且最大沉降量相差达50%;隧道掘进在时间效应上的地表沉降可分为4个阶段,需加强对中期盾构开挖及加固阶段的监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浅覆土 潮汐河流 地层变形规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莱州湾近岸海底探测应用研究
13
作者 宋玉龙 刘同庆 《海岸工程》 2023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近海岸海底环境探测复杂,一直是探测的难点区域。为精准探测近海岸附近的抛石、人工鱼礁、养殖区以及海底浅地层断裂潜伏位置,本文通过侧扫声呐技术、浅地层剖面技术、单道地震技术在莱州湾探测中优化探测参数,分析干扰因素,总结探测结... 近海岸海底环境探测复杂,一直是探测的难点区域。为精准探测近海岸附近的抛石、人工鱼礁、养殖区以及海底浅地层断裂潜伏位置,本文通过侧扫声呐技术、浅地层剖面技术、单道地震技术在莱州湾探测中优化探测参数,分析干扰因素,总结探测结果。分析3种技术在莱州湾工程探测的研究结果表明:侧扫声呐技术在目标区水深12 m左右、75 m单侧扫描宽度探测海底地貌及障碍物,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浅地层剖面技术在水下单位发射频率10000 Hz、下潜深度1.5 m时探测海底浅层地质信息敏感度高;单道地震技术在激发能量900 J、激发频率100 Hz时探测相对较深、较复杂的海底地层情况效果好。3种技术能灵活有效、准确地探测出海底及海底地层地貌,可为绿色海洋发展提供直接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 浅地层剖面 单道地震 海底探测 人工鱼礁
下载PDF
地质条件及埋管形式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娟 郑佳 +3 位作者 雷晓东 贾子龙 刘爱华 徐子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29,共9页
利用北京市35个现场换热孔岩土热响应试验数据,分析了地质条件和埋管形式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条件对地埋管换热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地层初始平均温度每变化1℃,换热能力相差8%左右;基岩地层的地埋管换热能力... 利用北京市35个现场换热孔岩土热响应试验数据,分析了地质条件和埋管形式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质条件对地埋管换热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地层初始平均温度每变化1℃,换热能力相差8%左右;基岩地层的地埋管换热能力平均比松散层高35%;换热孔处地下水流速从0.14 m/d增至0.91 m/d,Pe值从18增加至113,由于热对流换热作用加强,延米换热量提升13%。在相同地质条件下,套管式换热器冬季延米取热量比双U型换热器高约40%;换热深度从150 m增加至300 m时,双U型和套管式换热器延米取热量均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岩土热响应试验 地层温度 地下水径流 埋管形式
下载PDF
几种海底电缆探测方法比较分析
15
作者 陈小华 曹兰杰 《吉林水利》 2023年第11期62-66,共5页
因海缆的直径通常较细,其埋设深度的测定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文中从海洋磁力仪、海缆探测仪、合成孔径声呐、SES2000 Medium-100型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中剖系统)4种探测方法的探测原理展开,通过其在海缆探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因海缆的直径通常较细,其埋设深度的测定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文中从海洋磁力仪、海缆探测仪、合成孔径声呐、SES2000 Medium-100型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中剖系统)4种探测方法的探测原理展开,通过其在海缆探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结果表明,中剖系统在探测海缆位置和埋深时准确度高,受影响因素较少,工作效率高,经济性更好。本研究为海缆埋深探测工程中的仪器设备选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缆 海洋磁力仪 海缆探测仪 合成孔径声呐 SES2000 Medium参量阵浅地层剖面测量系统
下载PDF
富水卵砾石泥砂层浅埋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16
作者 方诗涛 苏孝伟 +1 位作者 余群舟 陈健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8期46-55,共10页
以武汉市某区间地铁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富水卵砾石泥砂层浅埋隧道施工的难点和风险。利用PLAXIS 2D/3D建立数值模型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台阶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较CRD法小,地表沉降槽的影响范围为隧道中心线... 以武汉市某区间地铁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富水卵砾石泥砂层浅埋隧道施工的难点和风险。利用PLAXIS 2D/3D建立数值模型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台阶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较CRD法小,地表沉降槽的影响范围为隧道中心线左、右两侧的3~4倍隧道断面尺寸;采用全断面注浆搭配管棚支护相较于长短管注浆搭配超前小导管对地表沉降、衬砌结构的变形控制效果优良,前者降低了下穿地下车行通道施工段结构的最大沉降值约4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铁 浅埋暗挖法 富水卵砾石泥砂地层 数值模拟 沉降 预加固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淤泥质黏土地层暗挖隧道施工地下管线保护安全技术
17
作者 冀利强 《四川建材》 2023年第4期127-128,150,共3页
结合杭州地铁机场快线沈塘桥站附属换乘通道施工产生的地下管线保护问题,对在淤泥质黏土地层中大跨度超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下管线保护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制定工程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安全技... 结合杭州地铁机场快线沈塘桥站附属换乘通道施工产生的地下管线保护问题,对在淤泥质黏土地层中大跨度超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地下管线保护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制定工程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安全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黏土地层 超浅埋暗挖 地下管线 安全监测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清华 刘池阳 +2 位作者 鹿洪友 王冠民 李广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莱洲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海陆相沉积的频繁交替,本文通过古地磁和14C测年资料对不同钻孔的晚更新世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对比,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序列。并通过27口钻井的联合对比剖面,揭示出本区晚更新世... 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和莱洲湾南岸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海陆相沉积的频繁交替,本文通过古地磁和14C测年资料对不同钻孔的晚更新世地层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对比,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序列。并通过27口钻井的联合对比剖面,揭示出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二凹夹一隆的构造特征,对黄河三角洲发育位置和沉降特征有强烈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浅层 沉积序列 构造沉降
下载PDF
南沙群岛永暑礁工程地质特性 被引量:32
19
作者 单华刚 汪稔 周曾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36,共6页
运用现场钻探和浅地震勘探等方法 ,发现珊瑚礁弱胶结礁灰岩具有礁缘高而内礁坪和湖低的岩盆现象 ,并认为此岩盆现象有利于礁体工程地质稳定性和礁体的成长发展。另外 ,还采用原位土工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珊瑚砂和礁灰岩的... 运用现场钻探和浅地震勘探等方法 ,发现珊瑚礁弱胶结礁灰岩具有礁缘高而内礁坪和湖低的岩盆现象 ,并认为此岩盆现象有利于礁体工程地质稳定性和礁体的成长发展。另外 ,还采用原位土工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研究了珊瑚砂和礁灰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指出了珊瑚钙质砂具有高内摩擦角、高孔隙比、颗粒易破碎、颗粒形状不规则等特性 ,是一种不利于桩基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土 ,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工程地质 浅地层结构 南沙群岛
下载PDF
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裴彦良 王揆洋 +3 位作者 闫克平 连艳红 贾永刚 胡永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前我国深海地震勘探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激发和单道地震拖缆接收,浅部地层分辨率较低,且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研究适用于深水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和96道光... 目前我国深海地震勘探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激发和单道地震拖缆接收,浅部地层分辨率较低,且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研究适用于深水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和96道光纤水听器地震拖缆等设备。系统部分联调和测试表明,该技术所研发系统设备地层分辨率可达1.2 m,且具有应用水深范围广、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满足大洋矿产资源调查、远海海洋环境调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 深水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浅地层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