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秦皇岛27-3大型油田发现与地质新认识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家雄 徐春强 +4 位作者 杨海风 张宏国 张震 柳永军 张德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历经50余年勘探,在凸起高部位背斜区发现了3个浅层亿吨级大油田,而低部位斜坡区浅层由于构造圈闭不发育,勘探程度较低,近10年无规模性发现。随着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提高,现已全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针对石臼坨凸起东...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历经50余年勘探,在凸起高部位背斜区发现了3个浅层亿吨级大油田,而低部位斜坡区浅层由于构造圈闭不发育,勘探程度较低,近10年无规模性发现。随着渤海海域勘探程度提高,现已全面进入岩性勘探阶段,针对石臼坨凸起东段顺向断裂斜坡区浅层油气运移、岩性圈闭刻画和油气成藏规律等展开了深入系统研究。研究认为:(1)研究区南北两侧被富生烃凹陷夹持,凸起边界大断层晚期强烈活动和陡坡带近源扇体普遍发育使凸起区成为规模性油气运聚的最终指向区;(2)凸起边界大断层在馆陶组开启系数最小,馆陶组含砾砂岩输导层是石臼坨凸起之上主要的油气横向运移通道;(3)馆陶组输导脊坡度和切脊断层组合控制顺向斜坡区油气的垂向输导,当坡度小于1°且断层长度大于2.50 km、成藏期断距大于40 m时斜坡区可产生规模性的油气垂向运移,突破顺向断裂斜坡区“过路不留”的传统认识;(4)在凸起斜坡区,与构造脊方向斜交的砂体有利于油气保存,同时,提出井约束谱蓝化整形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实现了对斜坡区岩性圈闭有效刻画,优选出保存条件较好的斜向砂体开展钻探部署。基于上述新认识、新技术,2023年在石臼坨凸起东段顺向斜坡区成功评价了秦皇岛27-3亿吨级油田,实现了勘探老区浅层挖潜的重大突破,为渤海湾盆地高成熟探区持续油气发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27-3 顺向斜坡区 油气运聚 岩性圈闭刻画 石臼坨凸起 渤海海域 浅层 油田发现
下载PDF
Trapping Mechanism of Submerged Ridge on Trans-oceanic Tsunami Propag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郑金海 熊梦婕 王岗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Based on the linear shallow water equations,an analytic solution of trapped waves over a symmetric parabolicprofile submerged ridge is derived.The trapped waves act as propagating waves along the ridge and as standing... Based on the linear shallow water equations,an analytic solution of trapped waves over a symmetric parabolicprofile submerged ridge is derived.The trapped waves act as propagating waves along the ridge and as standing waves across the ridge.The amplitude gets the maximum at the ridge top and decays gradually towards both sides.The decaying rate gets more gently with higher modes.Besides,an explicit first-order approximate dispersion relation is derived to simplify transcendental functions in the exact solution,which is useful to describe trapped waves over shallowly submerged ridges in reality.Furthermore,the trapping mechanism of the submerged ridge waveguides on the trans-oceanic tsunami propag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ray theory.A critical incident angle exists as a criter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wave is trapped.Besides,a trapped parameter γ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ratio of the energy trapped by the oceanic ridge if a tsunami is generated at its t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pped waves guided waves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analytical solutions tsunamis
下载PDF
多巴胺接枝的纳米氮化硼改性环氧树脂绝缘表面电荷高频消散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志辉 解曾祺 +2 位作者 李庆民 董紫薇 王忠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6-1128,共13页
环氧树脂(EP)常用作高频变压器的主绝缘材料,因长期受高频重复电应力作用,导致表面积累的电荷密度增加,容易诱发绝缘失效。纳米改性是提升复合绝缘界面电荷消散特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采用多巴胺接枝的纳米氮化硼(h-BN)改性制备了环氧树... 环氧树脂(EP)常用作高频变压器的主绝缘材料,因长期受高频重复电应力作用,导致表面积累的电荷密度增加,容易诱发绝缘失效。纳米改性是提升复合绝缘界面电荷消散特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采用多巴胺接枝的纳米氮化硼(h-BN)改性制备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重点考察绝缘表面电荷的高频消散特性。受耗散时间、高频致热效应及深陷阱能级的影响,高频下的绝缘表面电荷不易消散,而引入多巴胺接枝的BN可有效提升环氧树脂复合绝缘的电荷消散速率。具体结果表明,掺杂质量分数为10%时,电荷消散速率达到最大值62.15%,相较于纯EP提高了19.41%,与此同时高频沿面闪络电压比纯EP提高了14.73%。其提升机理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BN表面接枝的氨基增强了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形成的三维交联网络拓宽了电荷消散路径;二是材料表层浅陷阱密度的提高,使得载流子易通过隧穿效应参与到电导过程,提高了载流子迁移率;此二者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表面电荷的高频消散速率。上述研究结果为高频变压器主绝缘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纳米氮化硼 环氧树脂 表面电荷 浅陷阱
下载PDF
珠三坳陷西北部浅海陆架砂体时空演化及成因机制
4
作者 宋广增 李明 +3 位作者 张帅 严德天 刘恩涛 陈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3,共12页
为阐明珠三坳陷西北部珠江组一段上亚段浅海陆架砂体成因机制,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首先搭建了五级层序地层格架,并以此为约束,开展浅海陆架砂体识别与定量描述,剖析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而讨论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珠江组一... 为阐明珠三坳陷西北部珠江组一段上亚段浅海陆架砂体成因机制,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首先搭建了五级层序地层格架,并以此为约束,开展浅海陆架砂体识别与定量描述,剖析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而讨论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珠江组一段上亚段可划分为4个五级层序,自下向上编号为FS4、FS3、FS2与FS1;(2)研究区发育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两种类型陆架砂体,两者整体呈NW-SE向展布,潮流沙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滨外沙坝则集中于东部;(3)FS4、FS3与FS23个五级层序中,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均呈现较大规模与较多数量,最上部FS1五级层序中,规模与数量达到最小;(4)沉积基准面(水动力)、同沉积地貌、沉积物碎屑供给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的发育规模、展布特征与时空演化规律等,综合构成了珠三坳陷西北部浅海陆架砂体的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陆架砂体 隐蔽圈闭 高频层序 基准面旋回 珠三坳陷
下载PDF
抛物型对称海脊引导波完整解析理论
5
作者 刘建豪 王岗 +2 位作者 郭海 郑金海 杜齐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3,共8页
越洋海啸能够被大洋海脊引导并沿海脊传播至远场地区,虽然传播速度较慢,但携带较大的能量,会对远场地区造成灾害影响,相关研究对于提高海啸传播特性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线性长波方程,推导出了抛物型对称海脊引导波完整解... 越洋海啸能够被大洋海脊引导并沿海脊传播至远场地区,虽然传播速度较慢,但携带较大的能量,会对远场地区造成灾害影响,相关研究对于提高海啸传播特性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线性长波方程,推导出了抛物型对称海脊引导波完整解析理论。研究表明对称型海脊同时存在对称与反对称引导波,其自由水面波动可以表示为虚宗量Bessel函数形式。利用海脊中心对称条件给出了描述其频率与波数的频散关系。基于所提理论进一步分析讨论了引导波的运动特性,包括频散关系、波速度、能量传播速度与波面空间分布等。本研究为揭示地形坡度由脊顶至两侧逐渐增加的海脊引导波运动特征,预测实际越洋海啸中最具威胁性海啸波的到达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 海脊引导波 俘获波 解析解 线性长波
下载PDF
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汤森放电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海云 冉俊霞 王新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61-1666,共6页
为了实验研究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的可能性,使用1.5mm以上厚度的Al2O3陶瓷片作为阻挡介质及1~2kHz的高压激励,在大气压3mm空气平板间隙中获得均匀放电。通过ICCD高速摄影得到的放电图像以及电流波形的分析表明这种放电是汤森放... 为了实验研究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的可能性,使用1.5mm以上厚度的Al2O3陶瓷片作为阻挡介质及1~2kHz的高压激励,在大气压3mm空气平板间隙中获得均匀放电。通过ICCD高速摄影得到的放电图像以及电流波形的分析表明这种放电是汤森放电。3mm空气间隙的稳态击穿电压仅约为5.7kV,远低于静态击穿电压11.2kV;还发现了类似氮气DBD汤森放电的"反常熄灭"现象,这两个现象表明陶瓷表面可能存在浅位阱及二次电子发射机制,这对空气汤森放电的起始和维持阶段都至关重要。另外,实验发现陶瓷厚度对空气DBD有重要影响,使用厚度<1.5mm的陶瓷片往往无法避免丝状放电。使用2片厚度各1mm的石英玻璃替代陶瓷片在670Pa~0.1MPa都无法获得均匀放电。上述3mm空气汤森放电的原因归结于陶瓷表面独特的"浅位阱"特性以及阻挡介质限流作用的共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均匀放电 丝状放电 大气压汤森放电 介质表面浅位阱 种子电子 反常熄灭
下载PDF
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新新 李成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05-1415,共11页
为了比较深入地了解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的产生条件、放电属性和形成机理等,主要根据作者近期的实验结果,并结合一些他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均匀放电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即使在气流的帮助下,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也只能在≤... 为了比较深入地了解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的产生条件、放电属性和形成机理等,主要根据作者近期的实验结果,并结合一些他人的研究成果,对该均匀放电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即使在气流的帮助下,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也只能在≤3mm的短气隙内产生,它属于汤森放电,并且以一种反常的方式熄灭,即放电在气隙电压上升过程中熄灭;阻挡介质表面"浅"陷阱中的入陷电子及其脱陷对产生及维持汤森放电都是至关重要的;以往人们用"层流效应"来解释气流对均匀放电的作用,这是不正确的;气流的作用是通过减少气隙中的杂质氧以延长氮分子亚稳态N2(A)的寿命,而N2(A)可以从介质表面"浅"陷阱中释放出大量的放电种子电子,导致汤森放电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DBD) 汤森放电 层流效应 热刺激电流 介质表面浅陷阱
下载PDF
热刺激电流测量装置及其用于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新新 刘凯 +1 位作者 罗海云 岳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5-250,共6页
大气压氮气和空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属于Townsend放电,并且以一种反常的方式熄灭,即放电在气隙电压上升过程中熄灭。为了实验研究阻挡介质材料表面"浅位阱"(能级<1 e V)对大气压均匀放电的影响,探究"反常熄灭"现... 大气压氮气和空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属于Townsend放电,并且以一种反常的方式熄灭,即放电在气隙电压上升过程中熄灭。为了实验研究阻挡介质材料表面"浅位阱"(能级<1 e V)对大气压均匀放电的影响,探究"反常熄灭"现象的机理,研制了一套热刺激电流测量装置,可施加最高25 kV直流电压,电流测量精度达0.1 p A,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重复性。测量陶瓷和石英玻璃的热刺激电流曲线,发现2种材料表面均存在一定数量的"浅位阱"。陶瓷浅位阱能级0.37 e V,石英玻璃为0.63 e V,陶瓷浅位阱能级更低,更易被轰击成为种子电子;陶瓷陷阱电荷量315.3 n C,石英玻璃为20.7 n C,陶瓷表面浅位阱数量远远多于石英玻璃。这与陶瓷材料能够实现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但石英玻璃只是细丝放电的实验现象一致。证实材料表面浅位阱能够为放电提供种子电子,且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实现大气压均匀D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均匀放电 反常熄灭 热刺激电流 浅位阱 低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海底浅层圈闭与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对比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兆峰 张志珣 刘怀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5-122,共8页
海底浅层圈闭条件是决定浅层气反射特征的重要因素,根据海底浅层圈闭条件的分析、国内外浅层气分布区反射特征与底质类型对比分析和南黄海西部地区浅部断层分析,得出结论:(1)浅层气的圈闭条件主要受海底底质类型与浅部断层控制,常见圈... 海底浅层圈闭条件是决定浅层气反射特征的重要因素,根据海底浅层圈闭条件的分析、国内外浅层气分布区反射特征与底质类型对比分析和南黄海西部地区浅部断层分析,得出结论:(1)浅层气的圈闭条件主要受海底底质类型与浅部断层控制,常见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和断层圈闭;(2)底质类型是决定浅层气反射特征的重要因素。分析认为海底表层沉积物的泥砂含量决定了圈闭中盖层封闭能力,进而决定了浅层气聚集能力和储集量,形成不同浅层气地震反射特征;(3)某些现代三角洲地区,受潮流或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影响,表层底质经常与整个浅层的物质组成差别较大。由于其内部一般含有较厚的细颗粒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封闭能力较强,可封闭较多浅层气,能形成大规模的声学空白反射,但常观察到浅层气反射顶界面局部突起呈旗舰状;(4)浅部断层既可形成断层圈闭,也可充当浅层气的运移通道。断层圈闭通常较少见且难以识别,浅部断层在第四纪松散地层中更多地充当了浅层气运移的通道;(5)浅部地层存在多套含泥较多的地层且形成圈闭时,浅层气被多次圈闭,会在不同深度形成"楼层式"的多个强反射界面、声学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浅层 浅层气 圈闭 地震反射特征
下载PDF
TiO2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中正流注测量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游 崔玮 +3 位作者 张俊杰 周达明 吕玉珍 李成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47-2952,共6页
利用纳米粒子进行绝缘改性能够提高变压器油的正极性冲击击穿性能,但是其改性机理善不清楚。为此基于阴影测试技术搭建了变压器油中流注测量平台,测量研究了正极性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TiO2纳米改性前后变压器油中流注的产生和发展特... 利用纳米粒子进行绝缘改性能够提高变压器油的正极性冲击击穿性能,但是其改性机理善不清楚。为此基于阴影测试技术搭建了变压器油中流注测量平台,测量研究了正极性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TiO2纳米改性前后变压器油中流注的产生和发展特性。研究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提高了变压器油中正极性的流注起始电压,且能显著抑制正流注的发展。与纯油相比,TiO2纳米油中正流注的直径大,流注分支多。据推测TiO2纳米粒子引入的更多浅陷阱对电子捕获作用,以及流注分支之间的屏蔽作用导致前端电场强度降低,是TiO2纳米油正极性冲击击穿电压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油 正流注 冲击击穿 浅陷阱 流注分支
下载PDF
[Fe(CN)_6]^(4-)在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中的掺杂 被引量:10
11
作者 戴晖 梁冰 +2 位作者 庄思永 孙健 张大德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267,共6页
本文研究了K4[Fe(CN) 6 ]掺杂对溴碘化银T 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 .K4[Fe(CN) 6 ]的掺杂量在每克乳剂 3 1× 1 0 - 9-3 1× 1 0 - 11mol之间时 ,乳剂感光度都... 本文研究了K4[Fe(CN) 6 ]掺杂对溴碘化银T 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 .K4[Fe(CN) 6 ]的掺杂量在每克乳剂 3 1× 1 0 - 9-3 1× 1 0 - 11mol之间时 ,乳剂感光度都有提高 .最佳掺杂量为每克乳剂 3 1× 1 0 - 10 mol.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时效果相对较好 ,表明K4[Fe(CN) 6 ]是浅电子陷阱掺杂剂 .当掺杂剂的掺杂量大于每克乳剂 3 1× 1 0 8mol,且掺杂位置在乳剂颗粒较深内部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银 [Fe(CN)6]^4- 六氰合铁离子 掺杂 浅电子陷阱 过渡金属络合物 T-颗粒乳剂 感光乳剂 感光度
下载PDF
掺杂的AgCl微晶在化学增感条件下的光电子衰减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晓苇 江晓利 +4 位作者 孟涛 代秀红 赵晓辉 董国义 韩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81-1583,共3页
利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技术研究了KaFe(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和S+Au增感剂对立方体AgCl微晶光生电子衰减时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浓度为10^-8~10^-7mol·mol^-1 Ag时,在增感之前,掺杂位置越接近表面时,光电子衰减过... 利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技术研究了KaFe(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和S+Au增感剂对立方体AgCl微晶光生电子衰减时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浓度为10^-8~10^-7mol·mol^-1 Ag时,在增感之前,掺杂位置越接近表面时,光电子衰减过程会变慢,即衰减时间增加;S+Au增感后的掺杂乳剂中光电子衰减变快,说明了增感中心起深电子陷阱作用,当掺杂位置接近表面90%Ag时,光电子衰减时间突然减小,说明表面掺杂中心和增感中心可能发生了某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银 浅电子陷阱 S+Au增感 掺杂 光电子衰减谱
下载PDF
浅电子陷阱掺杂AgCl微晶的光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代秀红 李晓苇 +5 位作者 董国义 张荣香 张继县 李红莲 韩理 傅广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0-553,595,共5页
利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同步检测均匀掺杂K4Fe(CN)6盐的立方体AgCl微晶在室温条件下的自由和浅束缚光电子的衰减时间分辨谱。对比未掺杂样品发现,掺杂引入的浅电子陷阱使样品中的自由光电子衰减时间延长了338ns,衰减过程中出现一... 利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同步检测均匀掺杂K4Fe(CN)6盐的立方体AgCl微晶在室温条件下的自由和浅束缚光电子的衰减时间分辨谱。对比未掺杂样品发现,掺杂引入的浅电子陷阱使样品中的自由光电子衰减时间延长了338ns,衰减过程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一级指数快衰减区;较高浓度掺杂情况下,测量了光作用产物对光电子衰减的影响,分析表明,光作用产物是具有深电子陷阱作用的银簇。光作用产物的出现,使得晶体中发生了浅电子陷阱到深电子陷阱效应的转变,可见掺杂使得晶体内部结构和光作用特性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介电谱 掺杂 激光曝光 光电子衰减 浅电子陷阱
下载PDF
Ti0_2/环氧复合材料脉冲真空沿面闪络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增彬 成永红 +3 位作者 陈玉 周稼斌 卢为 吴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为了揭示微米TiO2填料对环氧复合材料真空快脉冲作用下的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制备了6种不同填料含量的TiO2/环氧复合材料,测试了各种试样在30 ns(脉冲前沿)/200ns(半高宽)脉冲作用下的真空沿面闪络电压,... 为了揭示微米TiO2填料对环氧复合材料真空快脉冲作用下的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制备了6种不同填料含量的TiO2/环氧复合材料,测试了各种试样在30 ns(脉冲前沿)/200ns(半高宽)脉冲作用下的真空沿面闪络电压,并测量了介电频谱和热刺激去极化电流(TSDC)。结果显示,TiO2质量分数(wt%)的变化对Ti02/环氧复合材料的闪络电压有显著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随着填料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都逐渐增加;所有实验材料都存在深、浅两种不同的陷阱能级,深陷阱电荷量和浅陷阱电荷量随填料质量分数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Ti02/环氧复合材料的真空快脉冲沿面闪络特性不能由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单独解释,而针对闪络的深浅陷阱共同作用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闪络电压的实验结果。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对闪络的深浅陷阱共同作用模型进行完善,提出了当填料质量分数较低时,浅陷阱将显著降低材料的闪络强度,而当填料质量分数较高时,深陷阱对闪络强度的增强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环氧复合材料 沿面闪络 介电谱 热刺激去极化电流 深浅陷阱
下载PDF
掺有浅电子陷阱的AgCl微晶的光电子衰减谱的时间分辨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少鹏 傅广生 +2 位作者 董国义 代秀红 韩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利用微波吸收技术研究了K4Ru(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对立方体AgCl微晶光生电子时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光生电子时间分辨特性都有影响。掺杂量为245×10-5mol·(molAg)-1,掺杂位置75%A... 利用微波吸收技术研究了K4Ru(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对立方体AgCl微晶光生电子时间分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光生电子时间分辨特性都有影响。掺杂量为245×10-5mol·(molAg)-1,掺杂位置75%Ag时自由电子的衰减最慢,寿命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 微晶 光电子衰减 浅电子陷阱掺杂剂 自由电子 微波吸收 立方体 子时 影响 CN
下载PDF
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晶体的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立志 梁笑丛 +1 位作者 焦家俊 庄思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 T-颗粒卤化银晶体、掺杂有浅电子陷阱掺杂剂 K4 [Ru(CN) 6 ]的掺杂乳剂晶体、经硫加金化学增感后的掺杂乳剂晶体的表面形貌以及曝光后表面形貌的变化 .观察结果表明 ,T-颗粒晶体表面存在很多突起 ,经曝光后这些突...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 T-颗粒卤化银晶体、掺杂有浅电子陷阱掺杂剂 K4 [Ru(CN) 6 ]的掺杂乳剂晶体、经硫加金化学增感后的掺杂乳剂晶体的表面形貌以及曝光后表面形貌的变化 .观察结果表明 ,T-颗粒晶体表面存在很多突起 ,经曝光后这些突起高度增加 ,更集中 .掺入浅电子陷阱掺杂剂 K4 [Ru(CN) 6 ]后 ,T-颗粒晶体对光更敏感 ,曝光后表面突起高度的增加幅度大于未掺杂乳剂光照后表面高度的变化 .同时硫增感剂对表面突起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T-颗粒晶体 表面形貌 浅电子陷阱掺杂剂
下载PDF
真空沿面闪络过程放电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国栋 酉小广 +1 位作者 成永红 吴锴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8,共5页
选取高压真空绝缘体系中常用的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粒径的纳米无机填料,分析不同填料对沿面闪络过程的影响。利用闪络过程光谱实时测量系统分别研究红外光、可见光及紫外光范围内的闪络发光光谱的时域波形,从发光光谱的角... 选取高压真空绝缘体系中常用的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粒径的纳米无机填料,分析不同填料对沿面闪络过程的影响。利用闪络过程光谱实时测量系统分别研究红外光、可见光及紫外光范围内的闪络发光光谱的时域波形,从发光光谱的角度分析闪络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机理。结果表明:闪络光谱强度并不随闪络电压的升高而增强,纳米无机氧化物的添加会引入更多的深陷阱能级,且会增加高能光子的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沿面闪络 环氧树脂 光谱分析 深浅陷阱 电子发射
下载PDF
电晕老化表面改性硅橡胶材料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金豹 李成榕 +1 位作者 詹花茂 成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1-1198,共8页
在介质阻挡放电(DBD)研究中,人们认为阻挡材料对放电有重要影响,但相关机理研究较少。为此,以6个不同电晕表面改性时间(0 h、14 h、24 h、48 h、96 h和120 h)的硅橡胶作为阻挡介质材料,研究了低气压(0.5~52kPa)下的介质阻挡放电... 在介质阻挡放电(DBD)研究中,人们认为阻挡材料对放电有重要影响,但相关机理研究较少。为此,以6个不同电晕表面改性时间(0 h、14 h、24 h、48 h、96 h和120 h)的硅橡胶作为阻挡介质材料,研究了低气压(0.5~52kPa)下的介质阻挡放电现象。发现维持均匀放电的气压范围与硅橡胶材料有关,硅橡胶电晕表面改性时间越长,形成均匀放电的气压范围越宽,电晕表面改性120 h的试样均匀放电的气压范围达到了46 kPa,较未表面改性时(35 kPa)提高了30%。另外,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和热刺激电流法,测量了6个试样的陷阱特性。结果表明:电晕表面改性时间越长,峰值电流越大,陷阱电荷量越大,陷阱能级越大但数值都≤1 eV。该工作结果说明阻挡介质材料表面的浅陷阱对均匀放电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电晕老化 硅橡胶 均匀放电 低气压 浅陷阱
下载PDF
洞庭盆地浅层生物气成藏条件及潜力圈闭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伟 曹子剑 +1 位作者 王红云 景宝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1,151,共5页
洞庭盆地第四系沉积稳定,钻井浅层气显示活跃,具生物气发育潜力。通过钻井取样资料及地震反射波勘探数据2个方面综合研究,得出第四系地层分布与构造形态。运用岩心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多种成因的有利储集砂体。研究区最有利储层为物性条... 洞庭盆地第四系沉积稳定,钻井浅层气显示活跃,具生物气发育潜力。通过钻井取样资料及地震反射波勘探数据2个方面综合研究,得出第四系地层分布与构造形态。运用岩心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多种成因的有利储集砂体。研究区最有利储层为物性条件好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气源岩为深湖环境的淤泥和黏土层;储层之上的生气层可以成为直接盖层;有利气藏类型为自生自储型的构造-岩性气藏。在扇三角洲沉积相带下倾方向的圈闭极具生物气成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生物气 圈闭评价 华容隆起南缘 洞庭盆地
下载PDF
[Ru(CN)_6]^(3-)在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中的掺杂 被引量:3
20
作者 戴晖 梁冰 +2 位作者 庄思永 孙健 张大德 《信息记录材料》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究了K4犤Ru(CN)6犦掺杂剂对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当K4犤Ru(CN)6犦的掺杂量为3.1×10-8~3.1×10-9mol/g乳剂之间时,掺杂剂掺杂在乳剂的任意位置,... 研究了K4犤Ru(CN)6犦掺杂剂对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当K4犤Ru(CN)6犦的掺杂量为3.1×10-8~3.1×10-9mol/g乳剂之间时,掺杂剂掺杂在乳剂的任意位置,乳剂感光度都有提高,表明K4犤Ru(CN)6犦是浅电子陷阱掺杂剂。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或接近内核时效果相对较好,最佳的掺杂量为3.1×10-8mol/g乳剂。当掺杂剂的掺杂量小于3.1×10-10mol/g乳剂,且掺杂位置接近富碘区时,乳剂的感光度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CN)6]^3- 溴碘化银 T-颗粒乳剂 掺杂 浅电子陷阱 过渡金属络合物 感光乳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