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体育文化助力学校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径——以南少林武术文化为例
1
作者 齐大路 王嵘 +1 位作者 朱宏 鄢行辉 《体育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学校健康教育是建设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则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南少林武术文化具有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 学校健康教育是建设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则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南少林武术文化具有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质,与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具有强烈的文化关联,在重塑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提升青少年预防疾病能力,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规约青少年安全应急与避险行为等方面赋予了学校健康教育健身、防病、健心、育德等方面的文化价值。通过构建武术教学新模式,融入武医结合新理念,创设武学宣传新平台,融合武德教育新思想等路径,可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助力学校健康教育价值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南少林武术文化 武术教育 学校健康教育
下载PDF
少林寺的历史及演变 被引量:8
2
作者 栗胜夫 时金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中国传教的印度高僧跋陀 ,下令在嵩山建造少林寺 ,供跋跎主持 ,传播佛法。一位名叫僧稠的佛徒 ,不但天资聪明 ,学业突出 ,而且武功出众 ,是少林寺最先出现的武僧。周武帝时期 ,佛教受禁 ,少... 我国的南北朝时期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中国传教的印度高僧跋陀 ,下令在嵩山建造少林寺 ,供跋跎主持 ,传播佛法。一位名叫僧稠的佛徒 ,不但天资聪明 ,学业突出 ,而且武功出众 ,是少林寺最先出现的武僧。周武帝时期 ,佛教受禁 ,少林寺厄运未能幸免 ,寺院废毁。至宣帝时 ,佛教又开始得以恢复。少林寺重新修建 ,并被更名为陟岵寺。公元 581年 ,杨坚代周称帝 ,恢复少林寺寺名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佛教 历史 主持 武僧
下载PDF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详考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大力 张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十三僧助唐”是历史真实,但其中既无“武术”,也无“武僧”与“棍法”。“十三棍僧救唐王”是一个夸大了的文学故事和民间传说。前者为后者的出现,提供了可供发挥的最好的蓝本和素材。但“十三僧助唐”毕竟是“武事”,因此也不能说它... “十三僧助唐”是历史真实,但其中既无“武术”,也无“武僧”与“棍法”。“十三棍僧救唐王”是一个夸大了的文学故事和民间传说。前者为后者的出现,提供了可供发挥的最好的蓝本和素材。但“十三僧助唐”毕竟是“武事”,因此也不能说它和后来的少林武术、少林武僧毫无关系。它为少林寺参予政治与军事开创了传统,并成为少林武术、武僧追述历史的必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武术 十三僧 助唐
下载PDF
从稠禅师及邺下定晋禅院考察看少林武术发端 被引量:9
4
作者 马爱民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4,共3页
通过历史文献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考察了少林寺第二任住持稠禅师幼年习武邺下定晋禅院和出家为僧的过程 ,论证了少林寺及我国历史上的寺院僧人习武活动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证明少林武术的开创与形成是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同外来佛... 通过历史文献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考察了少林寺第二任住持稠禅师幼年习武邺下定晋禅院和出家为僧的过程 ,论证了少林寺及我国历史上的寺院僧人习武活动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证明少林武术的开创与形成是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同外来佛教高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邺下武僧 定晋禅院 少林武术
下载PDF
日本少林寺拳法体系及其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兰萍 都菊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4-736,766,共4页
日本少林寺拳法源于中国,是中国武道在国外成功发展的典范之一。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日本少林寺拳法体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日本少林寺拳法技术动作结构简单精炼,不求虚势;晋级制度倡导武德与武技并重,讲究实效;组织... 日本少林寺拳法源于中国,是中国武道在国外成功发展的典范之一。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日本少林寺拳法体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日本少林寺拳法技术动作结构简单精炼,不求虚势;晋级制度倡导武德与武技并重,讲究实效;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是日本少林寺拳法保持良性运转和迅速发展壮大的组织保证;文化上的"拿来主义"传统,使日本少林寺拳法善于兼容并蓄,广取他人之长,逐步形成自我更新机制,并不断持续发展。提出其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启示:改变传统观念、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当今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化武德教育,发掘武术的内在价值,将武术从单纯追求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外在目的与通过技术的艰苦磨炼来认识自我、改造人性和建立良好的精神观念的内在要求融为一体;善于交流,广泛吸取其他民族搏击项目的先进成果;探求中国武术发展规律,发扬中国武术技击精华;以段位制工作为基础,使中国武术走向规范化发展轨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少林寺拳法 组织运作体系 传统文化 技击 启示
下载PDF
邺下高僧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贡献与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马爱民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5,共4页
从对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的记载分析北魏以来邺下寺院与少林寺之间的交流以及对少林寺僧人形成尚武活动传统的影响,论证邺都地区历史上的佛教寺院武僧与少林寺的相互发展关系。
关键词 邺下寺院 武僧 少林寺 少林武术
下载PDF
邺下寺院武术与少林武术文化起源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桂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座谈访问等方法,论述了少林寺武祖稠禅师少年习武邺下寺院和受戒为僧的过程,稠禅师是少林寺有文献可考的最早武僧,他少年习武与少林寺无关,与外国信佛高僧也没有关系,少林寺武术的始祖实为北魏时期的稠禅师。
关键词 邺下寺院 武僧 稠禅师 少林武术
下载PDF
禅林抑或武林——福建“南少林寺”叠合记忆探微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进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7,共13页
近几十年来,关于福建“南少林寺”寺址真伪的争辩一直不断,多地区卷入所谓南少林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益争夺。这些争议的背后涉及我们如何处理不断被叠加或减损的社会历史记忆和地方历史重构。追溯福建“少林寺”(禅林)与“南少林”(... 近几十年来,关于福建“南少林寺”寺址真伪的争辩一直不断,多地区卷入所谓南少林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益争夺。这些争议的背后涉及我们如何处理不断被叠加或减损的社会历史记忆和地方历史重构。追溯福建“少林寺”(禅林)与“南少林”(武林)的叠合记忆过程,有助于我们理性地反思福建少林文化记忆背后的国族想象与悲情史观。从永春《临济正传三十四世寿圣兴国禅寺铁山卓天二和尚合藏塔自铭》楔入,可以揭橥作为复数的“福建少林寺”之“灯传黄蘖”的历史记忆何以被地方有意无意地淡化,以及作为“武林传奇”之“福建南少林”所积淀的“抗倭”“反清”的悲情情结,何以被反复的强化,并被变现为当代的“历史真实”。当代“南少林寺”概念的话语构建说明,“叠合记忆”其实是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历史记忆的一种固有的表现形态。社会记忆在借用各种“社会文本”如历史文献、神话传说、行为仪式、信仰知识、艺术谱系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文化景观等形式进行传递、保存、建构的过程中,会对不同的记忆传统(个体或群体的记忆、历史或地方的记忆)进行连续、有机的刻写、合成(包括选择性忘却、强化某些要素)、从而叠合为新的社会记忆,并作为建构不同等级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地方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林 武林 少林寺 南少林 叠合记忆
下载PDF
佛教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少林武术观审视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峰 张建华 张健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6年第6期87-90,共4页
通过分析少林武术与佛教思想的相关性,发现佛教哲学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少林武术的技击观,佛教禅修的解脱意识为武术技击提供了思想基础;二是少林武术的养生观,少林武术的养生思想与佛教文化具有很深的渊源... 通过分析少林武术与佛教思想的相关性,发现佛教哲学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少林武术的技击观,佛教禅修的解脱意识为武术技击提供了思想基础;二是少林武术的养生观,少林武术的养生思想与佛教文化具有很深的渊源;三是少林武术的习练观,少林僧人将武术习练当成是一种佛教修行的方式,注重内练,强调心理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哲学思想 少林武术 武术观 技击观 养生观 习练观
下载PDF
禅“悟”与武“悟”——论少林武术的拳禅合一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柏利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47,共4页
少林武术是从原始简单格斗的中国武技到具有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这一历程的体现。少林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化佛教的影响和渗透,并最终通过佛教的"悟",把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同专门搏杀格斗,... 少林武术是从原始简单格斗的中国武技到具有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这一历程的体现。少林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化佛教的影响和渗透,并最终通过佛教的"悟",把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主旨的佛教,同专门搏杀格斗,张扬着血光与暴力的少林武术融为一体。"悟"成为少林武术通向化境的必由之路,并载着少林武术逐步走向艺术的天堂,从而具有了对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教化功能。这是少林武术在当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少林武术能够迎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重要文化魅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武术 技击
下载PDF
虚中融实——清代笔记小说中少林功夫与少林僧徒的文学想象 被引量:6
11
作者 安汝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1-67,共7页
笔记小说的"虚构"绝非"荒诞无稽"的"一虚到底",而是"虚中融实"。探讨清代笔记小说中有关少林功夫与少林僧徒文学想象中的"虚中之实",不失为清代少林武术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的"虚构"绝非"荒诞无稽"的"一虚到底",而是"虚中融实"。探讨清代笔记小说中有关少林功夫与少林僧徒文学想象中的"虚中之实",不失为清代少林武术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笔记小说赋予少林功夫更多的"表现机会",少林功夫也借笔记小说登上"文人案头",同时少林武术的"真功夫"置换了笔记小说的"真实性",二者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笔记小说 少林功夫 少林僧徒 文学想象
下载PDF
俞大猷探访少林寺重要意义略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磊 《山东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9,共4页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戎马倥偬之余,亲自探访了少林寺。这次探访对与少林寺和俞大猷来说是双赢互利,意义颇具。通过少林棍和俞家棍的交流,印证了俞家棍的价值,指出了少林棍的缺失;探访后,少林武僧精英进入俞家军,为"少林真诀"...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戎马倥偬之余,亲自探访了少林寺。这次探访对与少林寺和俞大猷来说是双赢互利,意义颇具。通过少林棍和俞家棍的交流,印证了俞家棍的价值,指出了少林棍的缺失;探访后,少林武僧精英进入俞家军,为"少林真诀"回传做了准备;少林武僧的从军,使俞家军提高了声誉,增强了战斗力;俞大猷通过探访"认祖归宗",提高了少林寺的声誉和地位:俞大猷提议建造十方禅院,并为之选址、题写碑记,促进了少林丛林的发展。整体来看,俞大猷探访少林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大猷 少林寺 俞家棍 十方禅院 宗擎
下载PDF
少林武术文化翻译的互文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文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75,共5页
少林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哲学思想、道德、审美、兵学、医学、宗教等)成为中华武术最杰出的代表。互文性翻译理论,以其丰富的文化蕴含性、积极的符号关联性以及强大的意义生成能... 少林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哲学思想、道德、审美、兵学、医学、宗教等)成为中华武术最杰出的代表。互文性翻译理论,以其丰富的文化蕴含性、积极的符号关联性以及强大的意义生成能力,为少林武术文化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论视角。基于互文性翻译理论,提出对少林武德、少林招式套路和少林典籍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武术 武术文化 互文性 翻译理论
下载PDF
少林武术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友宽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6-80,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对少林武术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少林寺与政府的关系在少林武术的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林武术保持鲜活生命力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对少林武术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少林寺与政府的关系在少林武术的发展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林武术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另一个动因正是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少林武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为与民间武术持续融汇而不断提升;规模化是少林武术保持生命力的第三个重要支撑点。国际化是新时期对少林武术的新要求,其中,又突出表现为少林武僧的国际化能力。但无论是曾经支撑少林武术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政治性、开放性、规模化,还是新时期对少林武术的国际化要求,对于少林武术而言,都属于外在支撑。"少林武术"本身才是少林武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少林武僧才是最重要的载体,少林武僧安身立命的方式才是其少林武术未来发展最有理论意义的根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武术 政治性 开放性 规模化 国际化 少林武僧
下载PDF
稠禅法师和少林武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胜强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20-22,共3页
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起源明清以来一个流行最广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或少林寺的创建者印度僧人跋陀。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达摩、跋陀只是佛学高僧,并非武术高手;而佛学大师、少林寺第二代掌门人、著名的武... 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起源明清以来一个流行最广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或少林寺的创建者印度僧人跋陀。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达摩、跋陀只是佛学高僧,并非武术高手;而佛学大师、少林寺第二代掌门人、著名的武术高手稠禅法师才是少林寺最早岀现的武僧和少林禅武合一第一人。稠禅在进入少林寺之前,一直生活在河南北部和河北中南部的寺院,在那里禅武双修,练就了一身功夫;主持少林寺后,他倡导禅武结合,从而对少林武术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武术的渊源与佛学是不同的,少林武术不是"舶来品",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的,是中华武术在宗教界的传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武术 稠禅
下载PDF
少林武术产业化的文化思考
16
作者 滕金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1-94,共4页
少林武术在当今的出路就在于它的艺术化,而其产业化的文化观就体现在作为艺术作品的功夫舞台剧的创作和发行,少林武术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文化观照.这种文化观照本身蕴含着少林武术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少林武... 少林武术在当今的出路就在于它的艺术化,而其产业化的文化观就体现在作为艺术作品的功夫舞台剧的创作和发行,少林武术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文化观照.这种文化观照本身蕴含着少林武术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是少林武术在当今时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根基及其产业化的文化基础.少林武术艺术作品以"审美"为核心的文化观照,属于当今时代,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也正因此,它超越了时代,不仅属于当今时代,更是属于所有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武术 产业化 文化思考 少林寺 审美 文化观照
下载PDF
少林电影中的武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鄂冠男 侯光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少林电影是武侠功夫类型电影中的典型代表。少林电影所蕴含的武学思想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在电影中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深邃而持久的思想力量。本文旨在对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少林武学思想的内在渊源进行探究,并... 少林电影是武侠功夫类型电影中的典型代表。少林电影所蕴含的武学思想是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在电影中的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深邃而持久的思想力量。本文旨在对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少林武学思想的内在渊源进行探究,并在梳理一系列少林电影作品的基础上,对其集成的优秀传统武学思想进行学理性考察,力求系统阐述以武礼思想为核心的宗法观念、以武规思想为核心的行为戒律、以武德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追求、以武侠思想为核心的人格塑造。研究认为,少林电影中武学思想的当代价值集中表现为既是弘扬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影像载体,也是传承中华传统历史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少林电影及其武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思想文化 少林武术 少林电影 武学思想 少林寺
下载PDF
出世与入世:论佛教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雅宁 洪浩 《武术研究》 2023年第7期10-13,共4页
少林寺闻名遐迩,对少林武术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分别从武术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对少林武术的历史与文化、拳种特色与技术体系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哲学层面上对少林武术... 少林寺闻名遐迩,对少林武术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分别从武术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对少林武术的历史与文化、拳种特色与技术体系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哲学层面上对少林武术的出世精神和入世意义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少林武术在完成“禅武合一”过程中也实现了出世与入世的有机融合,既用出世之道规范少林武术的德艺修炼,又用入世之法指导少林武术的社会活动,最终成就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名,并使少林武术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符号。旨在引导世人正确看待目前少林武术面临的社会争议,积极促进少林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少林武术 武僧 出世 入世
下载PDF
浅析当代少林功夫的多种认知概念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日养 程张杏 《武术研究》 2018年第2期76-79,共4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与少林功夫"矛盾"最深的少林武艺、少林拳、少林武术的概念、历史进行分析,从而厘清少林功夫所形成的多种认知概念,消除社会对少林功夫所产生的多重认知,为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少林...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与少林功夫"矛盾"最深的少林武艺、少林拳、少林武术的概念、历史进行分析,从而厘清少林功夫所形成的多种认知概念,消除社会对少林功夫所产生的多重认知,为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少林功夫提供方法论,对解决少林武艺、少林拳、少林武术、少林功夫的混淆使用现状及其所引起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寺 少林功夫 少林武艺 少林拳 少林武术 认知概念
下载PDF
塔沟武校办学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萌 《中华武术》 2021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塔沟武校在武术教育中注重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构建产校联动,在行业中成为佼佼者。学校武术教育应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全面的教学模式,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武术人才,使少林武术... 塔沟武校在武术教育中注重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构建产校联动,在行业中成为佼佼者。学校武术教育应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全面的教学模式,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武术人才,使少林武术更加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武术 塔沟武校 学校教育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