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Approach for 3D Shape Measurement Based on Color-Coded Fringe and Neural Network
1
作者 QIN Da-hui, SHI Yu-sheng, WANG Cong-jun , LI Zhong-we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Die & Moul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2008年第2期50-56,共7页
A new 3D surface contouring and ranging system based on digital fringe projection and phase shifting technique is presented. Using the phase-shift technique, points cloud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limited accur... A new 3D surface contouring and ranging system based on digital fringe projection and phase shifting technique is presented. Using the phase-shift technique, points cloud 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limited accuracy can be generated. Stereo-pair images obtained from two cameras can be used to compute 3D world coordinates of a point using traditional active triangulation approach, yet the camera calibration is crucial. Neural network is a well-known approach to approximate a nonlinear system without an explicit physical model, in this work it is used to train the stereo vision application system to calculating 3D world coordinates such that the camera calibration can be bypassed. The training set for neural network consists of a variety of stereo-pair imag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3D world coordinates. The picture elements correspondence problem is solved by using projected color-coded fringe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Color imbalance is completely eliminated by the new color-coded method. Once the high accuracy correspondence of 2D images with 3D points is acquired, high precision 3D points cloud can be recognized by the well trained net. The obvious advantage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by the phase-shifting technique and high accuracy 3D object point coordinates are achieved by the well trained net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camera model works for any type of camera. Some experiments verifi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hape measurement color-coded fringe neural network correspondence problem color imbalance
下载PDF
Noise Feedback Coding Revisited:Refurbished Legacy Codecs and New Coding Models 被引量:2
2
作者 Stéphane Ragot Balázs Kvesi Alain Le Guyader 《ZTE Communications》 2012年第2期34-44,共11页
Noise feedback coding (NFC) has attracted renewed interest with the recent standardization of backward-compatible enhancements for ITU-T G.711 and G.722. It has also been revisi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proprietary ... Noise feedback coding (NFC) has attracted renewed interest with the recent standardization of backward-compatible enhancements for ITU-T G.711 and G.722. It has also been revisi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proprietary speech codecs, such as BV16, BV32, and SILK, that have structures different from CELP coding.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NFC and describe a novel coding technique that optimally shapes coding noise in embedded pulse-code modulation (PCM) and embedded adaptive differential PCM (ADPCM). We describe how this new technique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cent ITU-T G.711.1, G.711 App. III, and G.722 Annex B (G.722B) speech-coding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ch coding noise shaping noise feedback coding G.711 G.722
下载PDF
A New Shape-Coding Algorithm by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3
作者 Shi Xuli & Zhang Zhaoyang Communication School,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2期69-73,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shape-coding algorithm called wavelet-based shape coding (WBSC). Performing wavelet transform on the orientation of original planar curve gives the corners called corner-1 points and e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shape-coding algorithm called wavelet-based shape coding (WBSC). Performing wavelet transform on the orientation of original planar curve gives the corners called corner-1 points and end of arcs that belong to the original curve. Each arc is represented by a broken line and the corners called corner-2 points of the broken line are extracted. A polygonal approximation of a contour is an ordered list of corner-1 points, ends of arcs and corner-2 points which are extracted by using the above algorithm. All of the points are called polygonal vertices which will be compressed by our adaptive arithmetic enco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reduces code bits by about 26% compared with the context-based arithmetic encoding (CAE) of MPEG-4, and 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the reconstructed shap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AE at the same 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let transform shape coding WBSC MPEG-4 CAE.
下载PDF
A Modified Vertex-Based Shape Coding Algorithm
4
作者 石旭利 张兆扬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ified shape coding algorithm called modified vertex based shape coding (MVBSC) to encode the boundary of a visual object compactly by using a modified polygonal approximation approach which u...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ified shape coding algorithm called modified vertex based shape coding (MVBSC) to encode the boundary of a visual object compactly by using a modified polygonal approximation approach which uses modified curvature scale space (CSS) theory to extract feature 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coding MVBSC CSS.
下载PDF
Theory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Mode Shape and Normal Shape Actuators and Sensors
5
作者 Jwo Ming Jou 《Open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4年第4期184-203,共20页
In this paper, we will try to find a universal theoretical model and approximate solution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both mode shape and normal shape actuators and sensors, and which can be predicted the gain of the fir... In this paper, we will try to find a universal theoretical model and approximate solution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both mode shape and normal shape actuators and sensors, and which can be predicted the gain of the first three modes of the mode shape and normal shape actuators and sensors, finally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 analysis to validate. In order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and as well as convenient to use on the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we will try to simplify the three-dimension structure problem into an one-dimension structure problem. Furthermore we will design one kind of bimorph type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 beam, so that it can be used as with the actuator and sensor simultaneousl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theory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As for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we will use the ANSYS c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 shape NORMAL shape ACTUATOR Sensor GAIN The First Three MODES ANSYS code
下载PDF
基于定型匹配成形的5G LDPC编码调制方案
6
作者 杨佳仪 王千帆 +2 位作者 姚忻圆梦 李聪端 马啸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79-2987,共9页
星座成形技术是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通过成形技术来获得成形增益.然而,近年提出的定型概率幅度成形方案仅适用于方形星座调制,不适用于一般结构的二维星座.为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一般二维星座的定型匹配成形编码调制方案,其可... 星座成形技术是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通过成形技术来获得成形增益.然而,近年提出的定型概率幅度成形方案仅适用于方形星座调制,不适用于一般结构的二维星座.为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一般二维星座的定型匹配成形编码调制方案,其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任意对称结构的二维星座.在此基础上,针对5G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打孔特性进行特殊设计,提出了基于定型匹配成形的5G LDPC编码调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1)本文提出的基于定型匹配成形的二维编码调制方案与通常的概率幅度成形方案性能相一致,且所提方案具有更好的二维星座普适性;(2)本文提出的基于定型匹配成形的5G LDPC编码调制方案可以获得约0.6 dB的成形增益和约0.5 dB的打孔增益(相比于非打孔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调制 低密度校验码 概率成形 成形增益 5G
下载PDF
基于分层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概率成形设计
7
作者 林宇晨 谢肇鹏 陈平平 《移动通信》 2024年第5期21-26,36,共7页
分层调制是一种根据发送信号的相对重要性对数据流进行不等保护的关键技术。针对双向中继信道下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PNC系统进行研究。当系统采用均匀的输入分布时会产生成形损耗,由于传统的分布匹配器的非线性成形编译码过程不适用于PN... 分层调制是一种根据发送信号的相对重要性对数据流进行不等保护的关键技术。针对双向中继信道下基于分层调制技术的PNC系统进行研究。当系统采用均匀的输入分布时会产生成形损耗,由于传统的分布匹配器的非线性成形编译码过程不适用于PNC系统,因此提出一种线性概率成形码本方案,以确保其成形编译码过程是线性的,进一步推导了成形系统可达速率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线性成形方案在中低SNR具有0.3 dB的成形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调制 概率成形 物理层网络编码
下载PDF
基于极化格码设计的计算转发方案
8
作者 余俊江 王振伟 +1 位作者 刘凌 白宝明 《移动通信》 2024年第5期15-20,共6页
针对高斯双向中继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格码的计算转发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极化格码的线性特性,使得中继节点能够直接对两个用户信号的线性组合进行解码,从而减少了中继节点的解码与转发次数。此外,得益于极化格码出色的纠错性能以... 针对高斯双向中继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格码的计算转发传输方案。该方案利用极化格码的线性特性,使得中继节点能够直接对两个用户信号的线性组合进行解码,从而减少了中继节点的解码与转发次数。此外,得益于极化格码出色的纠错性能以及编解码效率,该方案在中等编解码复杂度下展现出了接近计算转发策略容量上限的潜力。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在高信噪比的场景下,所提出的方案与点对点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性能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通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转发 极化格码 高斯成形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码率连续可变数字调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董高攀 汪洋 刘世刚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6期199-203,共5页
基于信号数字正交调制器原理,改进了码率连续可变的基带信号数字调制器技术。该调制器在FPGA内产生码率连续可变的基带数字正交调制信号,以固定的采样频率将信号送到DAC进行正交调制和上变频。通过使用数控振荡器(NCO)的相位输出作为符... 基于信号数字正交调制器原理,改进了码率连续可变的基带信号数字调制器技术。该调制器在FPGA内产生码率连续可变的基带数字正交调制信号,以固定的采样频率将信号送到DAC进行正交调制和上变频。通过使用数控振荡器(NCO)的相位输出作为符号生成时钟和滤波器系数查表地址来控制码元速率和成形滤波器阶数,以及可旁路窄带成形滤波设计,实现了能够连续调节码率的数字调制。能够生成1 KBaud~40 MBaud之间任意码元符号速率的基带调制信号,其中成形滤波器的阶数可调,具有使用灵活,成本较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码率连续可变 成形滤波器 正交调制
下载PDF
深圳京基东滨时代大厦超限高层塔楼结构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学凡 周小伟 +1 位作者 张建军 张晓波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共7页
深圳京基东滨时代大厦塔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高度194.35m,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四角及南北两侧均设有L形墙或一字形墙与框架梁平面外相接。为满足建筑功能需求,2层取消了大量楼板和外框架与核心筒相连的框架梁,形成跃层柱... 深圳京基东滨时代大厦塔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高度194.35m,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四角及南北两侧均设有L形墙或一字形墙与框架梁平面外相接。为满足建筑功能需求,2层取消了大量楼板和外框架与核心筒相连的框架梁,形成跃层柱。41层东西两侧外框柱均往内收进,需设置托柱转换梁。以上难点增加了结构设计难度。采用性能化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关键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并对特殊部位进行专项分析,如L形墙或一字形墙等特殊墙体、跃层柱、托柱转换梁等。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考察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抗震性能均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框架-核心筒结构 L形墙 跃层柱 托柱转换梁
下载PDF
网格编码调制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方案
11
作者 张钰 杜建新 +1 位作者 辛雅洁 王陈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1,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表现,提出了一种基于16进制振幅移相键控(16APSK)的多维网格编码调制(TCM)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子载波的多维哈夫曼概率整形(... 为了进一步提升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表现,提出了一种基于16进制振幅移相键控(16APSK)的多维网格编码调制(TCM)星座整形相位共轭孪生波(PCTW)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子载波的多维哈夫曼概率整形(PS)方法。通过使用Matlab与OptiSystem构建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实施星座整形前后的系统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采用任何星座整形技术的系统,引入多维哈夫曼PS和几何整形策略后系统的频谱效率虽有所下降(减少了0.04),但误符号率显著降低了10.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振幅移相键控 网格编码调制 相位共轭孪生波 概率整形
下载PDF
基于面形位编码的CAD模型检索 被引量:17
12
作者 马露杰 黄正东 吴青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面形位码的模型检索方法.计算模型中任意面f的形位码分为2步.首先根据实体的B-rep结构生成属性邻接图并将图转化为以面f为中心的层状结构;然后根据图的层状结构对每一层进行递归的编码,形成一种分阶的形位码.根据模型中所... 提出一种基于面形位码的模型检索方法.计算模型中任意面f的形位码分为2步.首先根据实体的B-rep结构生成属性邻接图并将图转化为以面f为中心的层状结构;然后根据图的层状结构对每一层进行递归的编码,形成一种分阶的形位码.根据模型中所有面的形位码构造一个表达模型整体形状的描述矩阵,利用该矩阵可以有效地评估模型之间不同精度要求下的相似度,从而实现模型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具有较高的搜索效率,并且能根据不同精度的要求搜索到合适的相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检索 形位码 属性邻接图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对12种石斛属植物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静 蔡金龙 +3 位作者 陈军文 谢世清 杨生超 张敬丽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为石斛属药用植物提供分子鉴定的依据,以确保药用石斛种源真实正确,从而确保药用石斛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PCR扩增的方法,对12种石斛属植物样品进行核基因ITS序列的扩增并双向测序,测序成功的序列经过DNA Star拼接后,用MEGA 7.0... 目的:为石斛属药用植物提供分子鉴定的依据,以确保药用石斛种源真实正确,从而确保药用石斛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PCR扩增的方法,对12种石斛属植物样品进行核基因ITS序列的扩增并双向测序,测序成功的序列经过DNA Star拼接后,用MEGA 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构建邻接(NJ)树。结果:12种石斛属植物的ITS序列长度为630 bp,CG平均含量为53.1%,变异位点有482个,占总位点的76.5%,保守位点有148个,占总位点的23.5%。基于K2P(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出12个物种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0.037)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0.079)。根据ITS序列构建的NJ树可以看出,石斛种间及种内不同居群间均能在NJ树中各自聚为一支,区分较明显。结论: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所研究的12种药用石斛属植物,为种源的鉴定以及临床正确安全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条形码 ITS 分子鉴定 遗传距离
下载PDF
基于感兴趣区的图象近无损压缩 被引量:9
14
作者 毋立芳 沈兰荪 张晓玲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8-532,共5页
无损感兴趣区 (L ossless Region of Interest(ROI) )图象压缩方法 ,即在感兴趣区采用无损压缩 ,而在其他区域采用有损压缩 ,从而保证了重要信息不丢失 ,并尽可能提高图象的压缩比 .在整形小波变换 (IWT)和嵌入式零树编码的基础上 ,实... 无损感兴趣区 (L ossless Region of Interest(ROI) )图象压缩方法 ,即在感兴趣区采用无损压缩 ,而在其他区域采用有损压缩 ,从而保证了重要信息不丢失 ,并尽可能提高图象的压缩比 .在整形小波变换 (IWT)和嵌入式零树编码的基础上 ,实现了无损感兴趣区 (L ossless ROI)的图象近无损压缩 .并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域形状编码算法——树映射形状编码 ,同时给出了算法的原理及实现 ,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够提高压缩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兴趣区 树映射形状编码 整形小波变换 零树编码 图象压缩 无损压缩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运动对象的形状编码新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旭利 张兆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对象的形状编码新方法 ,称之为基于曲率尺度空间CSS(CurvatureScaleSpace)的自适应算术形状编码算法 (CSSAS) .本算法主要分为两种编码模式 :帧内模式和帧间模式 .在帧内模式中 ,我们在对CSS算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对象的形状编码新方法 ,称之为基于曲率尺度空间CSS(CurvatureScaleSpace)的自适应算术形状编码算法 (CSSAS) .本算法主要分为两种编码模式 :帧内模式和帧间模式 .在帧内模式中 ,我们在对CSS算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 ,对任意形状对象的形状信息进行特征点的分层提取 ;并用自适应算术编码算法对提取的特征点进行编码 .在帧间模式中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尺度空间图 (CSSI)的任意形状对象的运动估计算法 .上述运动估计 /补偿后所获得的形状曲线的匹配部分使用基于弧长索引的压缩编码算法 ,而对于不匹配部分 ,采用与帧内CSSAS算法相同的方法进行压缩编码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CSSAS算法与MPEG 4校验模型中基于上下文的算术形状编码算法 (CAE)相比 ,在帧内模式时 ,CSSAS比CAE压缩比提高约 2 5 % ,在帧间模式Dn较大时 ,CSSAS比CAE压缩比明显提高 ,而在重构形状的主观质量上 ,CSSAS这两种模式均优于CA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4 形状编码 CSS CSSAS CAE
下载PDF
基于轮廓和链码表示的高效形状编码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仲杰 王玉儿 蒋刚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4,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轮廓和链码表示的高效无损形状编码方法。首先提取对象轮廓并细化成单像素宽度;然后将其转换成链码表示并基于方向相关性分割成若干子段,使每个子段最多包含2个基本方向码,同时结合线性检测,分离出对象轮廓中的长线性子段;... 提出一种基于轮廓和链码表示的高效无损形状编码方法。首先提取对象轮廓并细化成单像素宽度;然后将其转换成链码表示并基于方向相关性分割成若干子段,使每个子段最多包含2个基本方向码,同时结合线性检测,分离出对象轮廓中的长线性子段;最后对线性子段和非线性子段结合链码的空域相关性进行差异化编码以获得最佳编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的常用方法,与最新的同类方法相比能平均提高压缩效率36.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对象 形状编码 无损编码 链码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伽马射线脉冲数字高斯成形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海涛 周建斌 +1 位作者 谈扬宁 魏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4-1337,共4页
核能谱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而如何在数字化处理芯片上实现数字滤波成形算法是其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以S-K滤波器模型为基础对数字化伽马能谱测量中的数字高斯成形算法进行了推导分析和Matlab仿真,并结合SD编码方法对该... 核能谱测量技术的数字化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而如何在数字化处理芯片上实现数字滤波成形算法是其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以S-K滤波器模型为基础对数字化伽马能谱测量中的数字高斯成形算法进行了推导分析和Matlab仿真,并结合SD编码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使其能够在FPGA芯片上予以编程实现,且通过具体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数字高斯成形 SD编码
下载PDF
基于MPEG-4编码原理的信息隐藏算法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开国 张茹 +2 位作者 许欣 钮心忻 杨义先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MPEG-4纹理编码方案的信息隐藏算法。通过对DCT编码块中非VOP像素的YUV值的部分比特进行替换,同时修改VOP的形状透明性,实现了信息在VOP运动纹理编码中的隐藏。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可观的隐藏容量,在要求对MP... 提出了一种基于MPEG-4纹理编码方案的信息隐藏算法。通过对DCT编码块中非VOP像素的YUV值的部分比特进行替换,同时修改VOP的形状透明性,实现了信息在VOP运动纹理编码中的隐藏。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可观的隐藏容量,在要求对MPEG-4视频流进行大容量信息隐藏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4 形状编码 纹理编码 信息隐藏
下载PDF
MPEG4中基于内容的视频编码及音频技术剖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小高 董利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3年第6期68-71,75,共5页
除了对MPEG4中具有MPEG1和MPEG2标准的基于"帧"的功能描述以外,还对数据采用基于内容的操作、存取、传输及MPEG4中的音频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剖析。阐述了MPEG4视频编码算法中基于内容的功能及其算法结构,在对音频技术... 除了对MPEG4中具有MPEG1和MPEG2标准的基于"帧"的功能描述以外,还对数据采用基于内容的操作、存取、传输及MPEG4中的音频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剖析。阐述了MPEG4视频编码算法中基于内容的功能及其算法结构,在对音频技术作了较详细介绍的前提下,作了一些性能和应用上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 4 基于内容的编码 形状编码 视频编码 音频
下载PDF
MPEG-4中基于内容的算术编码器的改进及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涛 戎蒙恬 刘文江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9-231,共3页
针对MPEG-4实现中算术编码器的计算瓶颈,在算法上对原始Q-coder编码的进位翻转问题和移位加方法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针对二值形状视频对象编码消耗大量资源的特点,提出一种高效的实现CAE的VLSI结构。在内部采用了一种延迟缓... 针对MPEG-4实现中算术编码器的计算瓶颈,在算法上对原始Q-coder编码的进位翻转问题和移位加方法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针对二值形状视频对象编码消耗大量资源的特点,提出一种高效的实现CAE的VLSI结构。在内部采用了一种延迟缓冲线机制保存输入的像素,每个时钟输出相应模板的内容,同时最大限度地安排要重复使用的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4 形状编码 基于内容的算术编码 延迟缓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