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imulation Study of a Heavy Rainfall Proces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Using the Two-Way Nesting Approach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树舟 于恩涛 王会军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31-743,共13页
In this study, the major features of a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on 3-7 June 2011 and its event-related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d predictability were studied. Both observational analysis and m... In this study, the major features of a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on 3-7 June 2011 and its event-related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d predictability were studied. Both observational analysis and model simulation were used, the latter being based on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forced by NCEP Global Forecast System (GFS) datasets. 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3-5 June,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pparently extended to the west and was much stronger, and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trough was slightly weaker than in normal years. The east-west oriented shear line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as favorabl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and convergence of water vapor, and the precipitation band was located slightly to the south of the shear line. During 6-7 June,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retreated eastward, while the trough over the Okhotsk Sea deepened. The low vortex in Northeast China intensified, bringing much more cold air to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shear line over this area moved slightly southward. The convection band moved southward and became weaker, so the rainfall during 6-7 June weakened and was located slightly to the south of the previous precipitation band. Many of the observed features, including background circul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were reproduced reasonably by the WRF, suggesting a feasibility of this model for forecasting extreme weather events in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 yangtze river valley heavy rainfall shear line
下载PDF
长江中游暖切变型暴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立生 孙建华 +1 位作者 赵思雄 亓翠云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80,共16页
利用中国暴雨试验(CHeRES)期间的外场试验加密观测资料和1°×1°的NCEP(National Center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对2002年6月18~19日长江中游的一次暖切变型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该暖切变及其... 利用中国暴雨试验(CHeRES)期间的外场试验加密观测资料和1°×1°的NCEP(National Center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对2002年6月18~19日长江中游的一次暖切变型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该暖切变及其环境条件很有特色。结果表明:这次长江流域暖切变线是一个较为浅薄的系统,尽管系统并不深厚,但它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局地性,且引发了该地区的强降水;卫星TBB(Black Body Tempera—ture)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揭示,沿暖切变上形成的多个口中尺度对流系统是这次暴雨的直接制造者;该暖切变线和高空急流在长江流域产生的低空辐合与高空辐散配置,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大尺度环境;此外,低空急流在本次过程中也有重要的影响,不但给暴雨区输送了足够的水汽,使暖空气明显向北推进,还对不稳定能量的增强和维持起了重要的作用;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亦有重要贡献。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暖切变暴雨的概念模型。最后,对暖切变暴雨类型的多样性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切变线 Β中尺度对流系统 暴雨 长江流域
下载PDF
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切变线及暴雨统计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嘉理 姚秀萍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3-894,共12页
为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江淮切变线及暴雨的气候态特征,从而为未来的江淮切变线暴雨的业务预报和科研提供参考,利用欧洲中心风场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降水资料,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 为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江淮切变线及暴雨的气候态特征,从而为未来的江淮切变线暴雨的业务预报和科研提供参考,利用欧洲中心风场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V3.0)的降水资料,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向0风速线3个客观判据,统计了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暴雨、切变线以及切变线暴雨。结果表明:1981—2013年6—7月,江淮地区有30.2 d出现暴雨,有33.2 d出现切变线,22.0d出现切变线暴雨,切变线暴雨日数占切变线日数的近2/3,占暴雨日数的近3/4;6—7月江淮地区出现切变线和暴雨的日数有不显著的年际增长趋势,增长率比江淮切变线暴雨大一个量级,而后者的日数在近33年基本维持不变。江淮地区的切变线日数、暴雨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2000年前年际波动较大,2000年后年际波动较小。6—7月江淮地区的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均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且三者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较为一致,在1981—2007年,江淮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与暴雨日数、切变线日数和切变线暴雨日数的年代际变化较为一致。1995年前,6—7月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3年的周期,1995年后没有显著的周期。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存在2—4 d的周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江淮切变线暴雨日数不存在明显周期,切变线暴雨日数在梅雨期内稳定维持,且江淮切变线暴雨最集中发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内,说明梅雨期降水以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切变线 暴雨 切变线暴雨 统计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一次春季暴雨的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高青云 廖文超 +1 位作者 李晓容 周虹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利用地面自动站、高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以及WRF模式,对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春季暴雨过程进行了基本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伴随高空急流波动的中低层短波槽和中小尺度系统十分活跃、低纬度环流系统稳定的... 利用地面自动站、高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以及WRF模式,对发生在四川盆地的一次春季暴雨过程进行了基本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伴随高空急流波动的中低层短波槽和中小尺度系统十分活跃、低纬度环流系统稳定的形势背景下,暴雨存在多个落区,其影响系统和触发机制各不相同。暖区暴雨的触发系统初始扰动主要是与江南切变线活动有关的东风倒槽,对流不稳定区地形对加强的偏东气流强迫是盆地西部沿山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南支高空急流与东南风低空急流的垂直耦合为暴雨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暖平流引起的低层高能高湿和对流不稳定与弱垂直风切变是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条件。数值模拟表明,尽管WRF模式系统对暴雨发生的低层热力和水汽输送以及沿短波槽分布的短时强降水落区、强度模拟基本正确,但过度估计了锋面降水的强度,对无或弱斜压强迫的暖区暴雨造成漏报。主要原因是较大尺度锋面降水影响系统能够被模式所分辨,而对暖区暴雨不稳定能量触发系统初始扰动发展的模拟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江南切变线 倒槽 高低空急流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00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性暴雪天气的过程简析及其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艳 蔡敏 +1 位作者 夏晓丰 季致建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7-794,共8页
利用NCEP资料对2008年1~2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持续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对流层中低层切变的维持和有利的温度层结是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和暴雪产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 利用NCEP资料对2008年1~2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持续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对流层中低层切变的维持和有利的温度层结是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和暴雪产生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再对该区域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重点分析,可知:水汽从孟加拉湾沿云贵高原或越过中南半岛到内陆,以及从南海绕过中南半岛经转向气流输送,北上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条通道行进;与夏季梅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不同,冬季的水汽输送通道随高度有明显的变化,水汽主要是由西边界进入该地区,主要水汽辐合发生在850 hPa以上。而孟加拉湾和南海作为主要水汽来源,前者在中高层作用明显,而在低层后者的比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持续性 暴雪 切变线 温度层结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下载PDF
夏季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及其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莹 王锦杰 +2 位作者 曾刚 周航 庞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63-1674,共12页
夏季南亚高压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旱涝分布有重要影响,为深入认识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代际演变规律和机理,提高其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1960~201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夏季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及其对长江中下游... 夏季南亚高压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旱涝分布有重要影响,为深入认识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代际演变规律和机理,提高其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1960~201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夏季南亚高压年代际变化及其对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南亚高压强度、面积、南界、东伸脊点、西伸脊点和脊线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也有明显年代际转折,南亚高压脊线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相关最好,呈显著负相关。夏季南亚高压脊线年代际偏南期,南亚高压偏大偏强,长江中下游高层气流强,且形成发散;副高增强西伸,印度有稳定低压存在,长江中下游处于副高西北侧和西风槽前,盛行西南风,与北方来的偏西气流汇合;低层风场有明显切变和辐合,从孟湾、南海输送来的水汽在长江中下游辐合上升,导致降水偏多。1990s初至2000s初,夏季南亚高压年代际减弱西撤,副高减弱东撤,但由于两个高压减弱程度较小,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仍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高压 长江中下游 降水 年代际变化 脊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