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ear behavior of coarse aggregates for dam construction under varied stress paths 被引量:9
1
作者 Liu Hanlong Deng An Shen Ya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8年第1期63-77,共15页
Coarse aggregates are the major infrastructure materials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and are consolidated to bear upper and lateral loads. With the increase of dam height,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and complex stre... Coarse aggregates are the major infrastructure materials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and are consolidated to bear upper and lateral loads. With the increase of dam height,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and complex stress states complicate the shear behavfor of coarse aggregates, and thus impede the high dam's proper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 experimental program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hear behavior of dam coarse aggregates using a large-scale triaxial shear apparatus. Through triaxial shear tests, the strain-stress behaviors of aggregates were observed under constant confining pressures: 300 kPa, 600 kPa 900 kPa and 1200 kPa. Shear strengths and aggregate breakag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high pressure shear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Stress path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bserve and analyze coarse aggregate response under complex stress states. In triaxial shear tests, it was found that peak deviator stresses increase along with confining pressures, whereas the peak principal stress ratios decrease as confining pressure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fining pressures, the dilation decreases and the contraction eventually prevails. Initial strength parameters (Poisson's ratio and tangent modulus) show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onfining pressures when the pressures are relatively low.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confining pressures. The failure envelope lines are convex curves, with clear curvature 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s. Under moderate confining pressures, dilation is offset by particle breakage. Under high confining pressures, dilation disapp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rse aggregate large-scale triaxial shear test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stress path stress-strain behavior BREAKAGE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累积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尹松 刘鹏飞 +3 位作者 孙玉周 李新明 闫盼 王志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5,共9页
为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应力及湿化条件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围压、动应力幅值、含水率为变量,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进行循环空心扭剪和循环定向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扭剪应力路径下主应力轴旋转效应增加了试样的累... 为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应力及湿化条件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累积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围压、动应力幅值、含水率为变量,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进行循环空心扭剪和循环定向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扭剪应力路径下主应力轴旋转效应增加了试样的累积变形量,甚至改变了累积变形的发展模式,该影响程度随试样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试样的累积应变发展速率在加载初期(N<100)时完成大幅度衰减,围压增大可加快累积应变发展速率的衰减,动应力幅值的增加会延长累积应变发展速率的衰减时间,循环扭剪加载时试样的累积应变发展速率衰减程度小于循环定向加载试验,含水率越高该效应越显著。通过预测模型能够对两种动力加载应力路径下的稳定型和发展型累积应变发展曲线能够进行拟合,对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的累积变形作出较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循环加载 空心圆柱剪切仪 应力路径 主应力轴旋转 累积变形预测
下载PDF
基于四波前横向剪切干涉的波前传感技术与应用(特邀)
3
作者 杨甬英 凌曈 +1 位作者 曹频 江佳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1,共14页
高科技的发展对精密干涉成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光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无标记成像技术不依赖于传统的染料或荧光标记,进行3D活细胞原位观察和分析,促进定量相位显微术的发展。在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对于干涉系统的现场化、实时化的应... 高科技的发展对精密干涉成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光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无标记成像技术不依赖于传统的染料或荧光标记,进行3D活细胞原位观察和分析,促进定量相位显微术的发展。在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对于干涉系统的现场化、实时化的应用具有迫切需求,如激光波前的瞬态检测分析、高速流场检测、自适应光学的检测和控制、高精度光学系统像差分析等都迫切需要一个紧凑型、抗环境干扰、瞬态成像的干涉系统。为此,针对针对这些需求,全面介绍了四波前横向剪切干涉相位成像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波前重构方法以及其广泛的应用。四波前横向剪切干涉仪能够通过在一个单一的干涉图中获取两个正交剪切方向的四个剪切波前来实现瞬态相位成像,由随机编码光栅和相位棋盘组成新颖的四波干涉传感器(Four-wave Interferometric Sensor,FIS4)。FIS4干涉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如紧凑性、鲁棒性、高时间分辨率以及与现有显微系统的兼容性,在生物医学、光学测量、材料表征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也为跨学科的创新和发现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波剪切干涉 衍射光栅 共路干涉 高速流场 自适应光学 白光轮廓仪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覆岩应力非对称传递时空演化特征
4
作者 朱开鹏 李志林 +5 位作者 罗生虎 解盘石 樊娟 王同 田程阳 闫壮壮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40,共12页
【目的】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是对围岩的有效控制,而发现并揭示覆岩应力传递路径的时空演化特征是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基础。【方法】以新疆某矿25221工作面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 【目的】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是对围岩的有效控制,而发现并揭示覆岩应力传递路径的时空演化特征是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基础。【方法】以新疆某矿25221工作面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厘定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覆岩变形破坏规律基础之上,构建以切应力与正应力为主的应力特征量,研究覆岩应力传递路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和结论】结果显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倾向围岩结构呈中上部垮落高度较大、下部垮落高度较小的非对称分布特征,顶板走向围岩结构则随工作面推进呈周期性演化规律。受此影响,顶板采动应力随工作面推进呈现倾向非对称、走向对称的传递演化特征。在工作面倾向与走向剖面内,顶板应力特征量以切应力分界线为界沿采空区四周煤体传递,其传递路径呈现出“m”形分布特征。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应力传递路径由“m”形向中部相连的双“n”形转变,采空区两侧煤体支承压力峰值呈现增大→稳定的演化趋势。在平行煤层剖面内,顶板应力分界线为“w”形分布特征,应力分界线至采空区中心处,顶板应力呈单向传递特征,分界线至煤壁处,顶板应力呈双向传递特征。且随着顶板层位的增加,应力分界线演化至“v”形,研究结果揭示了大倾角煤层顶板应力非对称传递时空演化特征,对丰富大倾角煤层岩层控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采动应力 切应力 应力方向 传递路径
下载PDF
不同主应力方向下各向异性砂土力学响应的本构模型模拟
5
作者 余嘉轲 王睿 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0-677,共8页
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引发饱和松散土体边坡有效球应力降低从而诱发稳定性问题。等剪应力排水路径能够模拟饱和砂土边坡内土体单元在潜水面上升时的应力条件,但目前各向异性对于这种应力路径下土的响应的影响仍不明确。采用一个各向异性砂... 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引发饱和松散土体边坡有效球应力降低从而诱发稳定性问题。等剪应力排水路径能够模拟饱和砂土边坡内土体单元在潜水面上升时的应力条件,但目前各向异性对于这种应力路径下土的响应的影响仍不明确。采用一个各向异性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对不同主应力方向下的定轴等剪应力排水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各向异性影响规律。该本构模型考虑了组构各向异性的演化及其对塑性模量和剪胀的影响,能够反映不同主应力方向对土体力学响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主应力方向下饱和砂土在定轴不排水剪切和定轴等剪应力不排水条件下的响应。对于定轴等剪应力不排水应力路径,非稳定态时的平均有效应力随孔隙比和加载角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初始组构强度对于等剪应力排水试验的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砂土 数值模拟 本构模型 主应力方向 等剪应力排水路径
下载PDF
应力路径对盐城粉质黏土动剪切模量影响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喆恺 谭慧明 陶小三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8期44-49,73,共7页
沿海地区地下土常受到地震、施工、波浪等各种动力作用的影响。为了研究应力路径对粉质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选取盐城地区不同深度的粉质黏土原状样进行循环应力路径下的共振柱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历史对土动力参数响应的影响显著,加卸... 沿海地区地下土常受到地震、施工、波浪等各种动力作用的影响。为了研究应力路径对粉质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选取盐城地区不同深度的粉质黏土原状样进行循环应力路径下的共振柱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历史对土动力参数响应的影响显著,加卸载路径间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和动剪切模量G之间有明显差异;在围压0~80 kPa时,Gmax快速上升,变异性减小;地质年代和埋深对土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起重要作用。随着埋深增加,各应力路径下Gmax和围压变化时G的差异不断扩大,当地质年代发生变化时,G显著增加;根据试验提出最大动剪切模量与围压间的拟合关系式并提供不同应力历史粉质黏土的拟合结果,为盐城以及相关沿海地区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 共振柱试验 动剪切模量 应力路径 应力历史 土动力参数
下载PDF
预制装配墩柱-桩基础承插节点冲切性能研究
7
作者 谢濠君 张广达 +1 位作者 韩强 杜修力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0期106-118,共13页
承插连接由于具有整体性能好、施工工序简单和拼装容许误差大等优点,成为预制装配桥墩节点的有效连接方式之一。为探明桩基础承插节点的冲切失效模式及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预制装配墩柱-桩基础承插节点数值计算模型... 承插连接由于具有整体性能好、施工工序简单和拼装容许误差大等优点,成为预制装配桥墩节点的有效连接方式之一。为探明桩基础承插节点的冲切失效模式及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预制装配墩柱-桩基础承插节点数值计算模型,通过UHPC-NC直剪试验和墩柱-桩基础轴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型校验,研究了底板、接缝和承插连接参数对预制装配墩柱-桩基础承插节点的冲切传力机制、承载能力和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预制装配墩柱-桩基础承插节点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墩柱-桩基础承插节点的传力路径沿墩柱底部到桩的顶部;峰值荷载过后,承台底部混凝土开裂失效;接缝承载力和UHPC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呈正相关,承台的冲切承载力与底板高度呈正相关。此外,当承插深度与底板高度之比由0.60增大到2.08时,接缝承载力提升了80.2%,而承插连接以及底板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7.7%、52.9%,承插连接参数与底板参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底板承载力对承插连接承载力的占比较大,说明底板对承插节点承载力的贡献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已有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将底板和接缝的贡献系数分别取为1.00和0.92,为类似预制装配墩柱-桩基础承插节点冲切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墩柱-桩基础 承插节点 冲切性能 界面黏聚力 荷载传递路径 承载力分配关系
下载PDF
不同控制方式和卸荷应力路径下类岩石节理剪切强度特征研究
8
作者 孙杰豪 郭保华 +2 位作者 程胜锦 田世轩 陈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61-2071,2116,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控制方式和卸荷应力路径下岩石节理失稳剪切强度特征,借助RDS-200型岩石节理剪切试验系统开展了2种控制方式和3种卸荷应力路径下的类岩石节理直剪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卸载时,各剪切加卸载路径下,节... 为研究不同控制方式和卸荷应力路径下岩石节理失稳剪切强度特征,借助RDS-200型岩石节理剪切试验系统开展了2种控制方式和3种卸荷应力路径下的类岩石节理直剪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卸载时,各剪切加卸载路径下,节理剪切应力-时间曲线多存在失稳跌落现象,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失稳后多表现为折线形式。(2)与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载的试样结果相比,采用位移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载、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法向卸载并保持剪切应力恒定、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法向卸载和切向加载、采用应力控制方式同时进行法向和切向卸载的试样失稳剪切强度均有所降低;节理黏聚力减小百分比平均值为36.07%,而内摩擦角变化范围仅在4.12%以内,所以黏聚力降低是节理失稳剪切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3)以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切向加载试样的拟合摩尔-库仑公式为基准,位移控制方式或其他采用应力控制方式的加卸载应力路径下试样失稳剪切强度的相对误差平均值最大可达55.78%。经引入黏聚力修正系数k对摩尔-库仑准则进行修正后,相对误差平均值的最大值减小到5.23%,说明对经受位移控制方式或采用应力控制方式的其他加卸载应力路径的工程节理来说,进行黏聚力的折减修正是必要和可行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控制方式及卸荷应力路径下岩体节理剪切承载能力的准确估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控制方式 应力路径 类岩石节理 直剪试验 剪切强度
下载PDF
粉砂-钢界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亦泽 沈侃敏 +1 位作者 芮圣洁 张士泓 《地基处理》 2024年第4期328-336,403,共10页
目前已大量开展桩身与砂土、黏土地层剪切作用的相关研究,但对于粉砂层与钢桩的界面特性研究亟待开展。为探究粉砂-钢界面摩擦角的影响及打桩过程对界面摩擦角的影响,通过大型界面环剪仪开展了一系列单向及双向非等幅循环剪切试验,并将... 目前已大量开展桩身与砂土、黏土地层剪切作用的相关研究,但对于粉砂层与钢桩的界面特性研究亟待开展。为探究粉砂-钢界面摩擦角的影响及打桩过程对界面摩擦角的影响,通过大型界面环剪仪开展了一系列单向及双向非等幅循环剪切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典型砂-钢界面剪切结果进行了对比。单向试验结果表明:界面摩擦角与初始法向应力呈负相关,但影响不显著,与密实度呈正相关并且影响稍显著,上述影响效果与砂-钢界面剪切试验一致;摩擦角峰值与粉砂中砂粒含量呈负相关,并且影响更为敏感;在考虑打桩路径的非等幅循环剪切试验中,发现双向剪切时界面摩擦角较单向剪切显著增大,并且当正反方向剪切幅值比固定时,改变剪切幅值将对界面摩擦角产生较大影响。本文研究厘清了相关因素对粉砂-钢界面摩擦角的影响特性,可为含粉砂层的桩基施工及设计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 钢表面 界面剪切 界面摩擦角 打桩路径 环剪仪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General Shear Theory to the Study o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A Case Study of Xiaoqinling in Central China 被引量:20
10
作者 ZHANG Jinjiang ZHENG Yadong LIU Shuw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9-28,共10页
: The kinematic vorticity number and strain of the mylonitic zone related to the detachment fault increase from ESE to WNW along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upper plate of the Xiaoqinli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XMC... : The kinematic vorticity number and strain of the mylonitic zone related to the detachment fault increase from ESE to WNW along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upper plate of the Xiaoqinli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XMCC) and the geometry of quartz c-axis fabrics changes progressively from crossed girdles to single girdles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refore, pure shear is dominant in the ESE part of the XMCC while simple shear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wards WNW. However, the shear type does not change with the strain across the shear zone, thus the variation of shear type is of significance in indicat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The granitic plutons within the XMCC came from the deep source and their emplacement was an active and forceful upwelling prior to the detachment faulting. The PTt path demonstrates that magmatism is an important caus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XMCC.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XMCC is supposed to be active plutonism and passive detachment. Crustal thickening and magmatic doming caused necking extension with pure shear, and magmatic heating and doming resulted in detachment extension with simple shear and formed the XM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qinling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XMCC) formation mechanism shear type MAGMATISM PTt path
下载PDF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lastic Volumetric and Shear Strains and th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Geotechnical Materials 被引量:2
11
作者 Wang Jingtao(1.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Henan, China 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7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Here is proposed the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lastic volumetric and shear strains, revealing the main origin of generating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deformations for geotechnical materials. Here are also ... Here is proposed the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lastic volumetric and shear strains, revealing the main origin of generating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deformations for geotechnical materials. Here are also explained the manner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stic volumetric and shear strains and the conditions of generating shear dilatanc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dependency of the stress path exists and is a combination of effects of this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 it is theoretically proved that the space critical state line exists, and is unique and independent of the stress history.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the constitutive models that are able completely and accurately to characterize the basic behavior features for geotechnical materia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rmodynamics. What is determined is a general expression of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as well as the inequality of the dissipative potential increment for obeying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BETWEEN VOLUMETRIC and shear strains constitutive model for rock and soil dependency of stress path pressure-sensitivity shear DILATANCY
下载PDF
复杂应力路径下海相结构性软土力学特征试验
12
作者 王智超 王炜超 +1 位作者 彭慧良 哈吉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68-2877,共10页
为揭示结构性软土层基坑开挖以及盾构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面临的复杂应力路径状态,设计不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以探究结构性软土在开挖和卸载过程中的强度以及变形特征。选用大阪湾天然结构性软土为参照目标,人工制备海相高液限、大孔隙以... 为揭示结构性软土层基坑开挖以及盾构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面临的复杂应力路径状态,设计不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以探究结构性软土在开挖和卸载过程中的强度以及变形特征。选用大阪湾天然结构性软土为参照目标,人工制备海相高液限、大孔隙以及相似结构性变形特征的软土,克服了天然结构性原状软土取样困难以及试样性状离散性大等问题,并对批量制备的结构性软土试样开展CTC(CTE),RTC(RTE)和PTC(PTE)6种不同应力路径下的三轴剪切试验,深入分析基坑开挖以及盾构施工2类典型施工路径对结构性软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性软土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差异显著,且应力应变曲线都存在软化现象,RTC(RTE),CTC(CTE)和PTC(PTE)的峰值强度依次增大,三轴拉伸仅为压缩强度的60%~70%;2)基坑被动区卸载路径下变形和强度显著降低,盾构同步注浆施工路径下峰值强度较高但存在脆性破坏风险;3)结构性软土归一化模量的变化体现了土体渐进破坏过程,且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归一化模量与固结围压相关;4)不同路径对土体黏聚力变化明显,开挖卸载路径下土体抗剪强度降低了80%,说明不同应力路径对结构性软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都存在明显劣化作用。研究结果对软土地基中以变形控制为主的基坑开挖和盾构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 应力路径 变形特征 割线模量 抗剪强度指标
下载PDF
不同双轴加载路径下T形截面RC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斌 吴梦臻 +2 位作者 史庆轩 蔡文哲 王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5-157,共13页
为了探究复杂多维地震作用下带翼缘剪力墙的损伤机理和抗震性能,进行了5个T形截面RC剪力墙的水平单、双轴拟静力试验,研究双轴加载对T形墙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与耗能能力的影响,考察T形墙在不同双轴加载路径下的受力机理... 为了探究复杂多维地震作用下带翼缘剪力墙的损伤机理和抗震性能,进行了5个T形截面RC剪力墙的水平单、双轴拟静力试验,研究双轴加载对T形墙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与耗能能力的影响,考察T形墙在不同双轴加载路径下的受力机理和多维抗震性能。结果表明:T形墙在单、双轴加载下的破坏均发生在墙肢自由端底部,双轴加载加剧了裂缝的开展和混凝土的剥落,且对翼缘的损伤影响更大;T形墙两正交方向的受力行为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双轴耦合受力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和局部附加应力会改变T形墙的局部受力机理和整体性能,表现为一个方向受荷时,其正交方向在位移不变的情况下荷载会产生突变;相较于单轴加载,双轴加载下T形墙各方向承载力平均降低了6.90%,极限变形能力平均降低了11.28%,单个方向破坏时的累积耗能减小,且双轴耦合效应按“十”字形、“8”字形、矩形加载路径的顺序依次增强。鉴于地震动的随机性以及结构响应的多维耦合性会显著改变带翼缘RC剪力墙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建议在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合理考虑承载力的折减并适当减小层间位移角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截面 RC剪力墙 拟静力试验 双轴加载 耦合作用 加载路径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单向卸载条件下组合煤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演化规律
14
作者 肖晓春 刘海燕 +2 位作者 丁鑫 徐军 樊玉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1-83,共13页
针对深部巷道开挖卸荷扰动引起的冲击地压灾害问题,开展不同卸载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裂机理研究。以组合煤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力学真三轴试验机和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了恒轴压卸侧压的单向卸载试验,探究了卸载初始侧向应力及卸载... 针对深部巷道开挖卸荷扰动引起的冲击地压灾害问题,开展不同卸载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裂机理研究。以组合煤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力学真三轴试验机和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了恒轴压卸侧压的单向卸载试验,探究了卸载初始侧向应力及卸载速率影响下组合煤岩的力学特性,通过声发射信号特征反演了组合煤岩内部不同类型裂纹扩展规律,结合振铃计数特征参数量化了组合煤岩加卸载过程的损伤程序。结果表明:单向卸载条件下组合煤岩表现出明显的张剪复合破坏特征,煤体宏观上以剪切破坏为主,岩石以张拉破坏为主,卸载初始侧向应力的增加导致组合煤岩破坏程度加剧,卸载速率的提高促进了岩石试样应力卸载方向张拉裂纹的扩展;声发射参数RA–AF的变化准确描述了组合煤岩内部不同类型裂纹的占比,组合煤岩加卸载过程中大多以剪切裂纹的形式扩展,应力卸载阶段剪切裂纹的占比随卸载初始侧向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卸载速率的提高促进张拉裂纹占比的增加,剪切裂纹占比降低;通过研究声发射振铃计数标定的损伤发现卸载初始侧向应力和卸载速率是影响组合煤岩卸载阶段损伤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卸载初始侧向应力超过20 MPa后其对组合煤岩卸载阶段的损伤基本不产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深部巷道开挖冲击地压的发生机制与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路径 卸荷速率 组合煤岩 剪切裂纹占比 声发射演化规律
下载PDF
不同循环应力路径下饱和珊瑚砂体应变的发展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悠 马维嘉 +2 位作者 赵凯 吴琪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4-1302,共9页
地震、波浪引起排水或部分排水状态的饱和砂类土体应变的累积,会导致地表、海床和附近结构物的显著破坏,且饱和砂土排水循环加载的体应变增长与不排水循环加载的孔压增长存在定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饱和珊瑚砂开展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排... 地震、波浪引起排水或部分排水状态的饱和砂类土体应变的累积,会导致地表、海床和附近结构物的显著破坏,且饱和砂土排水循环加载的体应变增长与不排水循环加载的孔压增长存在定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饱和珊瑚砂开展系列均等固结条件下排水循环剪切试验,探讨了初始相对密度Dr、循环应力路径及应力水平(CSR)对饱和珊瑚砂体应变发展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Dr和CSR下,残余体应变εvd,ir随短长轴比和在0°~90°时的椭圆倾角存在单调增长关系。不同Dr、循环应力路径和CSR下饱和珊瑚砂εvd,ir随循环次数N的发展曲线具有统一性,提出了两者的显式关系式。饱和珊瑚砂残余体应变极值(εvd,ir)u与εvd,ir-N关系曲线的收敛速度与Dr、循环应力路径和应力水平密切相关。引入单元体循环应力比USR来表征不同循环应力路径和CSR下饱和珊瑚砂的εvd,ir,发现同一Dr下,(εvd,ir)u与USR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εvd,ir-N曲线的收敛参数CN1与USR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CN2与USR存在负幂函数关系,即USR越大,εvd,ir-N曲线收敛越慢。相同USR下,(εvd,ir)u随Dr的增加而减小,εvd,ir-N曲线收敛速度随Dr的增加而变快。该研究提出的体应变模型为排水循环加载条件下残余体应变的发展机理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珊瑚砂 残余体应变 单元体循环应力比 循环应力路径 排水循环剪切试验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海积软黏土的剪切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红 曹利军 +1 位作者 袁材栋 魏占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1-396,共6页
以山东黄岛海积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减压(RTC)、等压(TC)、常规(CTC)3种应力路径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剪切力学特性,并针对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各异的特点,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正交最小二... 以山东黄岛海积软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减压(RTC)、等压(TC)、常规(CTC)3种应力路径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剪切力学特性,并针对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各异的特点,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正交最小二乘(OLS)算法进行辨识,与传统模型的模拟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海积软黏土在CTC路径下抗变形的能力最强,TC路径次之,RTC路径最弱;不同应力路径下,海积软黏土的峰值应力、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差异幅度可达680.56%;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辨识能力较强,能较好地描述海积软黏土的剪切力学特性,解决了传统模型难以精确模拟的困难。研究成果为海积软黏土剪切力学特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积软黏土 应力路径 剪切试验 应力-应变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钙质砂的力学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丽 陈鑫莲 +2 位作者 刘晓璇 罗明星 王兴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29-2941,共13页
钙质砂是海洋钙质生物死亡后形成的一种具有丰富内部孔隙、低强度、不规则形状和易破碎的岩土材料。通过对钙质砂分别开展的等向压缩、常规三轴压缩、平均主应力为常数的三轴压缩、减压的三轴压缩和等应力比加载5种试验,探讨了不同应力... 钙质砂是海洋钙质生物死亡后形成的一种具有丰富内部孔隙、低强度、不规则形状和易破碎的岩土材料。通过对钙质砂分别开展的等向压缩、常规三轴压缩、平均主应力为常数的三轴压缩、减压的三轴压缩和等应力比加载5种试验,探讨了不同应力路径下钙质砂的力学及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应力路径对钙质砂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征具有重要影响。钙质砂在等向压缩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条件下,密实钙质砂呈现低压剪胀、高压剪缩的变形特征,且峰值强度与初始固结压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平均主应力为常数的三轴压缩试验中,增加偏应力会引起试样的体变;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不同,在减压的三轴压缩试验中,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表现为应变软化;而等应力比加载试验中,试样基本处于弹性状态下,且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之间呈幂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还发现钙质砂的切线泊松比不仅要考虑钙质砂的变形和应力状态等的影响,还要考虑应力路径的影响。不同应力路径试验条件下峰值应力比大小顺序与最大体变大小顺序不受初始固结压力的影响。钙质砂的峰值内摩擦角均随着初始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大致与初始固结压力的对数呈线性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路径 钙质砂 抗剪强度 变形 三轴试验
下载PDF
不同吸力和应力路径下Q_(3)原状黄土的力学特性
18
作者 张林 李同录 +2 位作者 李纪恒 梁伟 陈存礼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5-1133,共9页
为了研究吸力和应力路径对兰州Q_(3)原状黄土应力应变、临界状态和强度等力学特性的影响,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对不同吸力原状黄土试样进行了应力路径(等向压缩(IC),常规三轴剪切(CTC),等平均应力三轴剪切(TC),减围压三轴剪切(RTC))压缩试... 为了研究吸力和应力路径对兰州Q_(3)原状黄土应力应变、临界状态和强度等力学特性的影响,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对不同吸力原状黄土试样进行了应力路径(等向压缩(IC),常规三轴剪切(CTC),等平均应力三轴剪切(TC),减围压三轴剪切(RTC))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吸力的增加,试样的弹性指数变化不大,而结构屈服应力和塑性指数增加;(2)应力路径和吸力对原状黄土的初始模量、硬化程度、抗剪强度、剪缩剪胀有明显影响,随着吸力增大,RTC路径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软化和剪胀现象,不同剪切路径下试样破坏偏应力大小顺序为CTC>TC>RTC;(3)不同应力路径的q-p和v-lgp临界状态点皆收敛在一条直线上,不同吸力下的临界状态线近似平行,不同吸力和应力路径的q-p和v-lgp临界状态线可以进行归一,并提出了统一临界状态方程;(4)随着吸力的增加,原状黄土的内粘聚力增加,而内摩擦角几乎不变,应力路径对抗剪强度参数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黄土 吸力 应力路径 应力应变 临界状态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常规混凝土框剪结构连续倒塌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咏政 王森钠 +2 位作者 梁子晗 尹续峰 李易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7-233,共7页
多高层办公建筑主要采用混凝土框剪结构,其在局部结构构件失效下的整体结构连续倒塌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该文针对常规结构布置的典型框剪结构开展了动力连续倒塌分析,总结其规律为结构毁伤下的连续倒塌快速评估提供依据... 多高层办公建筑主要采用混凝土框剪结构,其在局部结构构件失效下的整体结构连续倒塌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该文针对常规结构布置的典型框剪结构开展了动力连续倒塌分析,总结其规律为结构毁伤下的连续倒塌快速评估提供依据。主要工作包括:按照不同抗震设防烈度、跨度、层数设计了18个典型结构布置的框剪结构,并采用纤维梁单元和分层壳单元建立了整体结构的数值模型库;采用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对整体结构开展了计算分析,获得结构系统在局部构件失效下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不同结构的连续倒塌动力响应,研究不同参数对连续倒塌后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剪结构 连续倒塌 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分析 纤维梁单元 分层壳单元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砂土在不同应力路径和剪切模式下的强度和临界状态行为
20
作者 朱旻奕 龚国斌 +3 位作者 张雪 夏骏 MOY Charles-K.S. WILKINSON Steph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964-1980,共17页
本文通过离散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砂土在不同轴对称应力路径和剪切模式下的强度和临界状态行为。其中,应力路径包括轴向压缩和轴向拉伸,而剪切模式包括常规三轴和恒定平均应力三轴。试样分为松砂和密砂两种,初始围压范围控制在100~900 kP... 本文通过离散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砂土在不同轴对称应力路径和剪切模式下的强度和临界状态行为。其中,应力路径包括轴向压缩和轴向拉伸,而剪切模式包括常规三轴和恒定平均应力三轴。试样分为松砂和密砂两种,初始围压范围控制在100~900 kPa。当轴向应变(绝对值)接近45%时,所有样品均达到临界状态。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围压下,偏应力的临界状态值是唯一的,与初始密度无关,但与应力路径有关:临界状态下轴向压缩的偏应力通常大于轴向拉伸的偏应力。应力比在临界状态下的值与剪切模式和围压均无关,但取决于应力路径。在围压一定的条件下,摩擦角在临界状态下具有唯一性,且不受剪切模式、应力路径和初始密度的影响,这表明Mohr-Coulomb准则(在轴对称条件下等效于Matsuoka准则)是有效的临界状态强度准则。在围压和剪切方式一定的条件下,孔隙率在临界状态下的值与初始密度无关。在临界状态下,不同试样机械配位数的差异是由平均应力的变化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轴对称应力路径 剪切模式 砂土 临界状态 破坏准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