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eudo-beam method for compressive buckl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space inflatable load-carrying structures 被引量:1
1
作者 Changguo Wang Huifeng Tan Xingwen Du Center for Composite Materials,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50001 Harbin, China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659-668,共10页
This paper extends Le van's work to the case of nonlinear problem and the complicated configuration. The wrinkling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pressure effects are also included in our analysis. Pseudo-beam method is... This paper extends Le van's work to the case of nonlinear problem and the complicated configuration. The wrinkling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he pressure effects are also included in our analysis. Pseudo-beam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inflatable beam theory to model the inflatable structures as a set of inflatable beam elements with a prestressed state. In this method, the discretized nonlinear equations are given based upon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with a 3-node Timoshenko's beam mode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by using a 3-node BEAM189 element incorporating ANSYS nonlinear program. The pressure effect is equivalent included in our method by modifying beam element cross-section parameters related to pressure. A benchmark example, the bending case of an inflatable cantilever beam, is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our proposed method. The comparisons reveal that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with our method are close to open published analytical and membrane finite element results. The method is then used to evaluate the whole buckling and the loadcar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flatable support frame subjected to a compression force. The wrinkling stress and reg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shown in the end. This method gives better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s much less computation time. It is very effective to deal with the whole load-carrying ability analytical problems for large scale inflatable structures with complex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table structure - Pseudo-beam method Inflatable beam theory Nonlinear buckling finite element
下载PDF
Observational Features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 as Revealed by the Catastrophe Model of Solar Eruptions
2
作者 Jun Lin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Yunnan Observ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011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60 Garden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USA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SCD 2007年第4期457-476,共20页
Large-scale magnetic structures are the main carrier of major eruptions in the solar atmosphere. These structures are rooted in the photosphere and are driven by the unceasing motion of the photospheric material throu... Large-scale magnetic structures are the main carrier of major eruptions in the solar atmosphere. These structures are rooted in the photosphere and are driven by the unceasing motion of the photospheric material through a series of equilibrium configurations. The motion brings energy into the coronal magnetic field until the system ceases to be in equilibrium. The catastrophe theory for solar eruptions indicates that loss of mechanical equilibrium constitutes the main trigger mechanism of major eruptions, usually shown up as solar flares, eruptive prominences,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Magnetic reconnection which takes place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eruption as a result of plasma instabilities/turbulence inside the current sheet, converts magnetic energy into heating and kinetic energy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solar flares, and for accelerating both plasma ejecta (flows and CMEs) and energetic particles. Various manifestations are thus related to one another, and the physics behind these relationships is catastrophe and magnetic reconnection. This work reports on recent progress in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observations on eruptive phenomena showing the above manifestations. We start by displaying the properties of large-scale structures in the corona and the related magnetic fields prior to an eruption, and show variou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disrupting magnetic fields. Then,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atastrophe theory, we look into the physics behind those features investigated in a succession of previous works, and discuss the approaches they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n: large-scale magnetic structures - Sun: eruptive processes - Sun: theory and observations - magnetic reconnection and current sheets
下载PDF
基于国外某矿厂码头的结构方案研究
3
作者 池海 王键 +1 位作者 王俊杰 张定野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某矿厂码头工程设计中,利用矿厂采矿废石料回填造陆价格低廉的优势,提出了高桩梁板式结构、钢管板桩组合结构、钢管排桩结构方案并开展分析研究。在高桩梁板式方案中,为减少前方承台与后方陆域距离,采用了一种可以适应较大水深卸荷承... 在某矿厂码头工程设计中,利用矿厂采矿废石料回填造陆价格低廉的优势,提出了高桩梁板式结构、钢管板桩组合结构、钢管排桩结构方案并开展分析研究。在高桩梁板式方案中,为减少前方承台与后方陆域距离,采用了一种可以适应较大水深卸荷承台式接岸结构。钢管板桩组合结构和钢管排桩结构虽然均为板桩结构,但相对于钢板桩,钢管桩单桩水上可打性更好,因此分别对其采用了填筑施工围堰的陆上打桩施工方式和打桩船打桩的水上打桩施工方式。最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选,选定了适用于本工程的最优结构方案,为提高钢排桩板桩结构的应用前景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厂码头 高桩梁板式结构 卸荷承台式接岸结构 钢管板桩组合结构 钢管排桩结构
下载PDF
板桩-重力式码头组合结构的计算 被引量:5
4
作者 龙素华 杜飞飞 《中国港湾建设》 2015年第8期24-28,共5页
以重力式方块码头港池浚深升级改造为例,通过采用截面法,将板桩和重力式结构的协同作用有效地联系起来。板桩结构内力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计算,重力式结构直接采用现行《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两种结... 以重力式方块码头港池浚深升级改造为例,通过采用截面法,将板桩和重力式结构的协同作用有效地联系起来。板桩结构内力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计算,重力式结构直接采用现行《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两种结构的联合迭代计算,得出板桩内力和重力式结构抗倾抗滑稳定性及基床顶面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桩-重力式码头组合结构 升级改造 截面法 竖向弹性地基梁法 迭代计算
下载PDF
PROGRESS IN ION BEAM ANALYSIS AT FUDAN UNIVERSITY
5
作者 杨福家 汤家镛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Z1期1-9,共9页
Progres in ion beam analysis at Fudan University in the recent years is briefly reviewed. Presented as examples of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performed in this field are the following projects: (1) Nuclear potential reso... Progres in ion beam analysis at Fudan University in the recent years is briefly reviewed. Presented as examples of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performed in this field are the following projects: (1) Nuclear potential resonance scattering of 6.25 MeV and 4.25 MeV helium ions for simultaneous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carbon and oxygen in a Mylar, a SnInO, and some other film samples: (2) Determination of stoichiometry of a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Y-Ba-Cu-O sample by backscattering of 8.8 MeV helium ions; (3) Backscattering and channeling analysis of multilayered structures periodically consisting of layers of pure Si and alternate layers of Ge and Si, grown on (100) Si substrates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4) Studies of surface structure of Al(100) by the use of MeV ions backscattering and channeling surface peak: and (5) MeV ion microbeam analysis and the use of PIXE method in DNA study.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beam ANALYSIS Non -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CHANNELING ANALYSIS of superlattice Surface structure study MeV ION MICRObeam system
下载PDF
3种加锚方式下2种碳纤维布加固钢筋砼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相 孙宁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271-278,共8页
按照《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与《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分别对胶锚或钢板锚、环形箍及自锁式、加织物压条一般式3种U形箍加锚方式加固后的梁斜截面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发现,2种计算方式得出胶锚或钢板锚加锚方式的承... 按照《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与《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分别对胶锚或钢板锚、环形箍及自锁式、加织物压条一般式3种U形箍加锚方式加固后的梁斜截面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发现,2种计算方式得出胶锚或钢板锚加锚方式的承载力增加值差异最小,加织物压条一般式的差异最大。2个工程抗剪加固应用算例的验证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由此可知,在相同加固要求条件下,采用胶锚或钢板锚加锚方式的加固成本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加锚方式 碳纤维布 加固 钢筋砼梁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董江峰 王清远 +1 位作者 何东 彭泽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6,558,共6页
通过对8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抗弯和抗剪两种加固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碳纤维加固率、试验梁的状态、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碳纤维抗弯和抗剪加固后加固... 通过对8根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抗弯和抗剪两种加固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碳纤维加固率、试验梁的状态、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碳纤维抗弯和抗剪加固后加固梁相应的力学性能指标值明显提高;混凝土裂缝扩展得到了有效延缓,加固效果明显;抗弯加固后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延性,但提高程度并不与加固率成正比;预裂梁抗弯加固后承载力和延性得到提高,但与其相同加固参数的梁相比,其承载力和延性有所降低;抗剪加固时混凝土强度越高,加固后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幅度越大,其中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受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最后,对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建立了实用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承载力 力学性能 碳纤维布加固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阮望 张瑞 +2 位作者 王勇 丁耀根 阮存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438,共5页
利用3维软件设计并模拟了适用于X波段高功率带状注速调管的“Ⅱ”形谐振腔,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腔体各尺寸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建立了平面对称结构的3维高频互作用系统模拟平台,应用此平台讨论了扼流器法和漂移管窄壁开槽法这两种抑制漂... 利用3维软件设计并模拟了适用于X波段高功率带状注速调管的“Ⅱ”形谐振腔,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腔体各尺寸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建立了平面对称结构的3维高频互作用系统模拟平台,应用此平台讨论了扼流器法和漂移管窄壁开槽法这两种抑制漂移管中非工作模式的方法;分析了漂移管的尺寸及漂移头对谐振腔内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波导高度、耦合腔宽度和高度对带状注速调管谐振腔间隙的电场均匀性影响较大;而波导长度和宽度、耦合腔长度对该电场均匀性影响不大;腔体连接处加上漂移头可使场分布更加集中;该型带状注速调管谐振腔能够产生均匀的电场,为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带状注速调管 谐振腔 高频结构 均匀场分布
下载PDF
W波段带状注聚焦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修东 阮存军 +2 位作者 王树忠 赵鼎 张长青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为了改善电子注与聚焦磁场的匹配状态以实现带状电子注的长距离稳定传输,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周期凸起磁场(PCM)聚焦结构。与传统的PCM聚焦结构相比,优化的PCM结构改善了电子注的成形和传输状态,能够约束带状注长距离稳定传输。电子枪设计... 为了改善电子注与聚焦磁场的匹配状态以实现带状电子注的长距离稳定传输,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周期凸起磁场(PCM)聚焦结构。与传统的PCM聚焦结构相比,优化的PCM结构改善了电子注的成形和传输状态,能够约束带状注长距离稳定传输。电子枪设计电压75 kV,电流3.8 A,10 mm×0.5 mm的带状电子注由10 mm×4 mm的椭圆阴极面发射并在单一方向压缩形成。漂移通道长89 mm,横向截面尺寸为12 mm×0.8 mm。结果显示,磁场周期为12 mm,峰值为0.24 T;电子注传输时在高度方向的最大波动尺寸为0.6 mm。该聚焦结构同时还能兼容线包聚焦方式,磁场强度和电子注输时在高度方向的波动尺寸分别为0.31 T和0.5 mm,束流通过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带状注 聚焦结构 周期凸起磁场 匹配状态
下载PDF
V波段大功率带状注曲折波导行波管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洋 徐进 +5 位作者 魏彦玉 赖剑强 许雄 黄明智 唐涛 宫玉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98-2702,共5页
利用曲折波导慢波结构和一个长宽比为3∶1的带状电子注作为注-波互作用电路,完成了对V波段大功率行波管互作用电路的设计。分析了带状电子注通道对高频特性的影响,并在综合考虑色散和耦合阻抗的情况下得到了优化的结构参数。建立了3维的... 利用曲折波导慢波结构和一个长宽比为3∶1的带状电子注作为注-波互作用电路,完成了对V波段大功率行波管互作用电路的设计。分析了带状电子注通道对高频特性的影响,并在综合考虑色散和耦合阻抗的情况下得到了优化的结构参数。建立了3维的V波段带状注曲折波导行波管的电路模型,并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完成了注-波互作用的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7kV和150mA时,带状注曲折波导行波管在58~62GHz时的饱和平均输出功率大于160W,增益大于34.7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电子注 曲折波导 慢波结构 行波管
下载PDF
玻璃纤维加固梁柱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卫红 冯鹏 +1 位作者 施凯捷 苏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47-1653,共7页
根据已有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程序软件MSC.Marc,对不同钢筋构造形式和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G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其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此分析方法对于加固混凝土梁柱结构... 根据已有试验结果,采用有限元程序软件MSC.Marc,对不同钢筋构造形式和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G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其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此分析方法对于加固混凝土梁柱结构抗连续倒塌问题的研究是实用有效的.同时,通过该研究结果,证明了采用GFRP加固可以提高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加固 梁柱结构 连续倒塌 数值分析
下载PDF
碳纤维对混凝土梁抗剪加固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扬 高日 +1 位作者 安广明 陈丽莹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61,共5页
通过8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剪实验,主要研究碳纤维布对混凝土梁抗剪的影响和作用.考察了碳纤维布加固方式、加固量、粘贴层数、剪跨比以及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关键词 土木建筑结构 碳纤维布 混凝土梁加固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X波段带状电子注速调管电子枪组件热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庆生 阮存军 +1 位作者 赵鼎 李崇山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78-481,共4页
使用ANSYS仿真和热膨胀实验的方法进行了X波段带状电子注速调管电子枪组件热分析,计算了电子枪组件的热分布和热形变,在动态实验台上完成聚束极阴极组件的热膨胀实验,将仿真和实验相验证得到了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重要热力学数据,为X波... 使用ANSYS仿真和热膨胀实验的方法进行了X波段带状电子注速调管电子枪组件热分析,计算了电子枪组件的热分布和热形变,在动态实验台上完成聚束极阴极组件的热膨胀实验,将仿真和实验相验证得到了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重要热力学数据,为X波段带状电子注速调管电子枪结构的精确设计、优化和实际制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X波段 带状注 电子枪 ANSYS软件
下载PDF
流线型列车头部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平 田红旗 姚曙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使列车头部结构完全吻合流线型外形,提出沿列车的纵剖面、横剖面和水平面3个方向布置平面曲梁,形成空间网格状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通过NURBS曲面分割离散与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平面曲梁的主棱边;以主棱边为基础,采用三维实体几何造... 为使列车头部结构完全吻合流线型外形,提出沿列车的纵剖面、横剖面和水平面3个方向布置平面曲梁,形成空间网格状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通过NURBS曲面分割离散与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平面曲梁的主棱边;以主棱边为基础,采用三维实体几何造型技术生成平面曲梁的三维实体;采用形体的Brep法读取平面曲梁三维实体图的数据面,利用坐标轴变换,创建CAD平面图。运用NURBS曲面的求交理论及三维实体几何造型技术,在AutoCAD的ARX、I-deas的Open I-deas开发平台上开发了流线型列车头部结构设计模块;应用NURBS曲线的线段拟合理论拟合平面曲梁的轮廓曲线,并根据数控加工设备的参数,在AutoCAD的ARX开发平台上开发了流线型列车头部平面曲梁数控加工模块,在不同的数控加工设备上实现平面曲梁的数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型列车 结构设计 平面曲梁 NURBS曲线曲面 数控加工
下载PDF
W波段交错双栅返波振荡器高频系统 被引量:9
15
作者 赖剑强 魏彦玉 +4 位作者 黄民智 唐涛 许雄 刘洋 宫玉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64-2168,共5页
将矩形交错双栅结构作为慢波电路并提出与之配套的过渡结构和输出耦合器,设计了利用带状电子注工作在W波段的返波振荡器。提出的过渡结构和耦合器解决了该类直波导型器件的信号传输衰减大、反射强等难题。相对于传统圆形电子注器件,该... 将矩形交错双栅结构作为慢波电路并提出与之配套的过渡结构和输出耦合器,设计了利用带状电子注工作在W波段的返波振荡器。提出的过渡结构和耦合器解决了该类直波导型器件的信号传输衰减大、反射强等难题。相对于传统圆形电子注器件,该器件得到了较大的功率提升。利用三维粒子模拟计算的方法,在电流12mA时通过调节工作电压,在92~98GHz频带内得到了数W的稳定平均功率输出,信号中心频率非常接近设计频率,且单色性好,谐波分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波振荡器 W波段 交错双栅 慢波结构 带状电子注
下载PDF
带状电子注聚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修东 阮存军 +2 位作者 王树忠 赵鼎 张长青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00-403,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PCM结构聚焦椭圆带状电子注的可行性。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模拟了椭圆带状电子注在PCM结构行程的周期磁场中的传输过程,结果显示:截面为10x0.4 mm2的椭圆带状电子注在12x0.8 mm2的矩形通道中稳...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PCM结构聚焦椭圆带状电子注的可行性。利用三维PIC粒子模拟软件模拟了椭圆带状电子注在PCM结构行程的周期磁场中的传输过程,结果显示:截面为10x0.4 mm2的椭圆带状电子注在12x0.8 mm2的矩形通道中稳定长距离传输120mm无截获。对PCM聚焦结构的磁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实验并研究了该PCM聚焦系统约束带状电子注的能力,测试用速调管的设计电压为75kV,在56.8kV时的直流通过率达到52.1%,并随着工作电压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带状电子注 聚焦系统 PCM结构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棠 张祁 +1 位作者 王清远 何永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90,共6页
针对碳纤维布(CFRP)在加固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与目前国家规范中碳纤维加固T型梁理论空缺的矛盾,以梁的平截面假定为基础,研究了CFRP加固T型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问题。对两种类型的CFRP加固T型截面梁,讨论了其不同的极限破坏形态,... 针对碳纤维布(CFRP)在加固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与目前国家规范中碳纤维加固T型梁理论空缺的矛盾,以梁的平截面假定为基础,研究了CFRP加固T型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问题。对两种类型的CFRP加固T型截面梁,讨论了其不同的极限破坏形态,提出了相应的抗弯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弥补了规范中的不足。并研究了配筋特征值、加固特征值等影响CFRP加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得出了在CFRP加固T型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正确界定梁的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确定梁的最后破坏形态,避免梁发生脆性破坏的结论。最后指出U形箍锚固是一种便捷有效的附加锚固方式,可以提高加固的承载力,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算例,该理论对工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钢筋混凝土 T形梁 结构加固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下载PDF
新型带状注毫米波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阮存军 王树忠 +3 位作者 赵鼎 阮望 王勇 谢敬新 《真空电子技术》 2010年第2期8-15,37,共9页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毫米波带状电子注器件的研究工作表明这类器件潜在的巨大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同时也面临诸多技术难点。本文就毫米波带状器件的技术优势,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给出了我们正在... 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毫米波带状电子注器件的研究工作表明这类器件潜在的巨大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同时也面临诸多技术难点。本文就毫米波带状器件的技术优势,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面临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给出了我们正在开展的W波段带状注电子光学系统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研制出了采用Wiggler聚焦的带状注束管,带状注电子枪压缩成形后的椭圆截面束流宽高比为25∶1。初步测试表明,带状注束管工作电压60 kV,工作电流2.58 A,传输距离50mm时,直流通过率达到了55%左右。目前,有关毫米波带状电子注聚焦与传输的性能优化与进一步的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带状注器件 电子光学 Wiggler聚焦 直流通过率
下载PDF
W波段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海龙 石先宝 +1 位作者 王战亮 宫玉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4-789,共6页
为了提高传统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并基于此新型慢波结构,提出了新型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只工作在W波段的带状电子注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计算结果显示,阶梯型交... 为了提高传统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并基于此新型慢波结构,提出了新型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只工作在W波段的带状电子注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计算结果显示,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行波管的耦合阻抗更高,从而使行波管在更短的互作用电路长度里,实现更高的饱和增益和互作用效率.在90~100GHz频率范围内,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大于4Ω,高于传统交错双栅慢波结构;W波段带状电子注行波管高频结构的反射系数(S11)小于-15dB;并且行波管的饱和输入功率仅约为0.7W,可以实现最高输出功率约800W,相应的效率大于7.8%,增益大于30.6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型交错双栅慢波结构 带状电子注行波管 低饱和输入功率 高饱和增益
下载PDF
外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柯敏勇 金初阳 +1 位作者 陈红卫 刘海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外贴CFRP布加固梁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破坏形式和CFRP布加固承载机理.研究表明:外贴CFRP布加固能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CFRP布加固梁的刚度随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加而增加;CFRP... 采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外贴CFRP布加固梁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破坏形式和CFRP布加固承载机理.研究表明:外贴CFRP布加固能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CFRP布加固梁的刚度随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加而增加;CFRP布的高强特性在受拉钢筋应力水平较高时发挥得较充分;CFRP布加固不仅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其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CFRP布加固 结构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