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Yi Xue Shi (《医学史》 History of Medicine)
1
作者 Lei Xu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19年第3期145-147,共3页
The book Yi Xue Shi(《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was written and edited by Cecilia Mettler and Fred Mettler couple,published in 1947.The book is about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The book Yi Xue Shi(《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was written and edited by Cecilia Mettler and Fred Mettler couple,published in 1947.The book is about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al development worldwide.The book provid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edical disciplines and subjects through various documents and the authors and publication dates.Especially,Prof.Mettler has introduced the Chinese Yin and Yang(阴阳)and the five element theory(五行学说)and Shen Nung’s Materia Medica(神农本草)in this b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subjects original sources of medicine yi Xue shi(《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
下载PDF
从“幽人”内涵变迁看苏轼黄州时期的贬谪心态
2
作者 郭春林 刘潇涵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幽人”语汇贯穿苏诗创作全过程,而在谪宦黄州时期,“幽人”实现内涵的粉碎、颠覆与重塑。苏轼《东坡易传》丰富了“幽人”的内涵,涵盖了“幽隐”“幽囚”和“幽愤”等义项。从初至黄州的“幽囚”情感,到求道的人生尝试中“幽隐”与“... “幽人”语汇贯穿苏诗创作全过程,而在谪宦黄州时期,“幽人”实现内涵的粉碎、颠覆与重塑。苏轼《东坡易传》丰富了“幽人”的内涵,涵盖了“幽隐”“幽囚”和“幽愤”等义项。从初至黄州的“幽囚”情感,到求道的人生尝试中“幽隐”与“幽囚”心态的矛盾徘徊,促成“幽愤”心态的萌芽,从而彻底落于“幽愤之人”的自我体认,皆足以洞察苏轼演“易”所带来的痕迹,生动地展露其贬谪心态的复杂演变。从易学视角入手,为我们理解“幽人”的多重含义及其嬗变脉络指明方向,由此窥测苏轼贬谪黄州的心态,理解其贬谪心态由惊惧避祸转向自我疏解与自我观省,从而实现自身文化人格自立的内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人 苏轼 黄州时期 《东坡易传》
下载PDF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版本源流考
3
作者 张若水 陈婷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明代熊宗立所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是首部通俗化《难经》注本。全书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为学习《难经》的门径书。其四卷本系统囊括国内诸传本,六卷本始于原书。本文通过综合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结合《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 明代熊宗立所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是首部通俗化《难经》注本。全书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为学习《难经》的门径书。其四卷本系统囊括国内诸传本,六卷本始于原书。本文通过综合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结合《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国内外馆藏情况,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发现该书国内传本有四仁堂本、富春堂本、种德堂本及存德堂本,上述传本均源自同一四卷本,且与原刻本分卷不同,阙误较多,整体质量较差,皆非善本。日本传本始于谷野一柏所刊天文五年(1536年)本,又有元和三年(1617年)、宽永四年(1627年)、宽永十年(1633年)、正保二年(1645年)刻本,及以和刻本为基础的活字本、抄本。日本传本内容完整,版面清朗,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该书原貌。此外,该书尚有朝鲜刻本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 版本 熊宗立 中日韩医学交流
下载PDF
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发微
4
作者 刘子珍 《管子学刊》 2024年第2期99-110,共12页
天人之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问题。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同时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心”对“度”的体认与践行,促使“心”的主观能动性由自在... 天人之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问题。清华简《心是谓中》“必心与天两”观念不否认“天”对人的限定,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同时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心”对“度”的体认与践行,促使“心”的主观能动性由自在向自觉转进。这是上古三代以来固有理性精神在晚周天命观式微大背景下不断张扬的必然结果,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公共思想。晚周天人之分观念在《心是谓中》中表现出较为朴素的特征,郭店简《穷达以时》与荀子《天论》等则对其创造性发展。诸子或侧重于人事道德化,将道德自我圆满视为人生的根本追求;或强调“天”的客观性,将“心”的认知功能提升到“性”的新高度。晚周天人之分观念并非单一线性发展,而是呈现出分途并进、互相交叉的多重演进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心是谓中 天人之分 穷达以时 荀子
下载PDF
清代名医张璐治痰经验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骏 罗强 +3 位作者 李应存 齐菁 季文达 陈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3-1075,共3页
张璐治痰强调求本,认为脾胃在痰邪的生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遣方用药遵循“由胃而上胸胁心肺之分者,驱其还胃,或下从肠出,或上从呕出,而不至于伏匿”的原则。治疗上明辨痰邪侵犯的部位,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采用探吐痰涎、健脾化痰、补... 张璐治痰强调求本,认为脾胃在痰邪的生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遣方用药遵循“由胃而上胸胁心肺之分者,驱其还胃,或下从肠出,或上从呕出,而不至于伏匿”的原则。治疗上明辨痰邪侵犯的部位,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采用探吐痰涎、健脾化痰、补肾豁痰等方法,顾护脾胃的思想贯穿其中。痰在上焦,可吐可消,需防探吐损伤脾胃;痰在中焦,脾胃为生痰之源,更宜调理脾胃;痰在下焦,多因肾虚痰邪下注,治宜固肾为主;痰邪每随脾失健运而渗灌于经隧,久之而成顽痰,故需借温药为导。本文通过梳理《张氏医通》中关于痰证辨治的论述,分析其病因病机,总结其治法规律及特点,以期挖掘古代名医思想,指导临床合理选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顽痰 张氏医通 因机证治 张璐
下载PDF
读睡虎地书信木牍札记三则
6
作者 聂菲 《出土文献》 2024年第1期56-62,171,共8页
本文是有关睡虎地书信木牍字词释读的三则短札。第一则认为“寄气(乞)就书”应理解为“寄给就的书信”,“寄乞”与“寄遗”“乞匃”相类。第二则指出“自以布此”是“自以布为襌裙、襦于此”的省略。第三则指出“直佐”与“直符”“直... 本文是有关睡虎地书信木牍字词释读的三则短札。第一则认为“寄气(乞)就书”应理解为“寄给就的书信”,“寄乞”与“寄遗”“乞匃”相类。第二则指出“自以布此”是“自以布为襌裙、襦于此”的省略。第三则指出“直佐”与“直符”“直候”“直更”结构相似,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晏子春秋》“直使”、《战国策》“直送”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木牍 寄乞就书 自以布此 直使
下载PDF
论苏轼的茶禅与易理
7
作者 冯青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4,共5页
苏轼对茶的理解和对禅的兴趣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虽然他没有刻意去修禅或体悟禅境,但在涉茶的诗词文赋中时时体现闲适、幽寂、清欢等空灵境界,处处盈溢东坡“吃茶去”的禅门感悟。东坡爱茶禅,也爱易理。
关键词 苏轼 茶禅 易理
下载PDF
释义“室”兼论中国早期明堂路寝建筑空间形式寓意
8
作者 陈蔚 刘晨 邹晔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2期35-41,共7页
王国维先生《明堂庙寝通考》提出以“室”为宫室之制始的观点。本文从阐释“室”所反映的“中和”宇空文化象征寓意出发,以各家学说观点对照先秦建筑考古成果的二重证据分析方法,阐释中国早期宫室建筑形制发展与文化象征意义传续之间的... 王国维先生《明堂庙寝通考》提出以“室”为宫室之制始的观点。本文从阐释“室”所反映的“中和”宇空文化象征寓意出发,以各家学说观点对照先秦建筑考古成果的二重证据分析方法,阐释中国早期宫室建筑形制发展与文化象征意义传续之间的关系,再论王国维先生“四栋(阿)之室”原型理论对于分析中国早期宫室建筑形制的重要价值,进而论证了以“择中”和“顺应天时”为思想核心的周制明堂“五室”形制来源以及早期宫殿建筑路寝“一室四堂”空间结构合理性以及对宫城“三大殿”格局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室 明堂 路寝 四栋之室 一室四堂
下载PDF
清代南部档案俗语词考释五则
9
作者 杨小平 阳能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4-40,123,124,共9页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料新颖,是研究俗语词的好材料。不过,其中出现的“矜财”“口岸钱”“呩”“扫厫”“总役”这五个俗语词晦涩难懂,既对读者阅读理解造成困难,也为学者的研究带来阻碍。根据传世文献,结合语境,...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料新颖,是研究俗语词的好材料。不过,其中出现的“矜财”“口岸钱”“呩”“扫厫”“总役”这五个俗语词晦涩难懂,既对读者阅读理解造成困难,也为学者的研究带来阻碍。根据传世文献,结合语境,得出其释义:“衿财”即“乡绅家族和钱财”,“口岸钱”即“住店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呩”即“指示,口头发布的命令”,“扫厫”即“全部交纳”,“总役”即“衙役中的领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档案 俗语词 矜财 口岸钱 扫厫 总役
下载PDF
新安医家吴楚运用温补思想辨治痰证经验探析
10
作者 刘政新 余雪健 黄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07-1609,共3页
吴楚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通过对其《吴氏医验录》中痰证相关病案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其温补思想在痰证辨治中的运用。吴氏认为,痰之所生主要归责于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湿不能运化,从而停聚为痰;肾虚则肾水无以牵制,上犯为痰。临证之时以脉... 吴楚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通过对其《吴氏医验录》中痰证相关病案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其温补思想在痰证辨治中的运用。吴氏认为,痰之所生主要归责于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湿不能运化,从而停聚为痰;肾虚则肾水无以牵制,上犯为痰。临证之时以脉为重,滑脉为脾虚生痰之象,脉沉主肾虚生痰之象,不同兼脉象意有不同。痰、涎二证有异有同。涎证属虚,而痰证有虚有实,然均施以温法,但二者温补之时有所差别。涎证温补多以甘温之品补肾健脾,痰证温补或用苦温之品温燥湿痰,或用辛温之品温散寒痰,或用甘温之品温运虚痰。吴氏确定了以大补温剂治疗痰证的治疗原则以及燥脾土、培肾阳的治疗方法,临床形成六君子汤、八味丸为代表性方剂的温补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楚 《吴氏医验录》 痰证 温补
下载PDF
十一味维命胶囊对抑郁症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及谷氨酸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11
作者 李鑫 王琼莹 +5 位作者 孙洪昊 刘媛媛 约日古丽·麦海提 马召田 仁青东主 任小巧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十一味维命胶囊对抑郁症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及谷氨酸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9)、造模组(n=27)。造模组小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结合慢性束缚应激(CRS)方法制备抑郁症小鼠模型。造... 目的:探讨十一味维命胶囊对抑郁症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及谷氨酸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9)、造模组(n=27)。造模组小鼠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结合慢性束缚应激(CRS)方法制备抑郁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9)、十一味维命胶囊组(n=9)、盐酸氟西汀组(n=9)。十一味维命胶囊组小鼠予十一味维命胶囊[234.0 mg/(kg·d)]灌胃,盐酸氟西汀组小鼠予盐酸氟西汀[5.2 mg/(kg·d)]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小鼠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28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及悬尾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GFAP的MOD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谷氨酸代谢相关蛋白GFAP、NMDAR2B、GS、EAAT1、EAAT2的表达。结果:造模21 d后,模型组、十一味维命胶囊组、盐酸氟西汀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均低于正常组(P<0.01)。给药28 d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十一味维命胶囊组、盐酸氟西汀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21 d后,模型组、十一味维命胶囊组、盐酸氟西汀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长于正常组(P<0.01)。给药28 d后,模型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长于正常组(P<0.01);十一味维命胶囊组、盐酸氟西汀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短于模型组(P<0.05)。造模21 d后,模型组、十一味维命胶囊组、盐酸氟西汀组小鼠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均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给药28 d后,模型组小鼠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均低于正常组(P<0.01);十一味维命胶囊组、盐酸氟西汀组小鼠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GFAP的MOD值以及GFAP、NMDAR2B、GS、EAAT1、EAAT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十一味维命胶囊组、盐酸氟西汀组小鼠海马CA1区GFAP的MOD值以及GFAP、NMDAR2B、GS、EAAT1、EAAT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十一味维命胶囊可以改善抑郁症小鼠的抑郁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保护星形胶质细胞及调控谷氨酸代谢相关蛋白GFAP、NMDAR2B、GS、EAAT1、EAAT2,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十一味维命胶囊 星形胶质细胞 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 盐酸氟西汀 小鼠
下载PDF
川派中医韩懋脉学思想探要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静 尹沫淋 +2 位作者 申重阳 吴垠莲 肖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66-68,80,共4页
川派中医韩懋,由儒入医,医名盛于一时。所著《韩氏医通》在四诊中尤重脉诊,继承《内经》《难经》寸口脉诊、分定脏腑和五脏平脉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法,并进一步详述五脏平脉及其诊断意义。韩懋以右尺切诊命门之火,认为三焦为其流行通... 川派中医韩懋,由儒入医,医名盛于一时。所著《韩氏医通》在四诊中尤重脉诊,继承《内经》《难经》寸口脉诊、分定脏腑和五脏平脉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法,并进一步详述五脏平脉及其诊断意义。韩懋以右尺切诊命门之火,认为三焦为其流行通道,元气为其表现形式,命门之火为“呼吸之根,性命之蒂”。对于各家脉学思想,韩懋提出自身理论见解,批判继承、补充发展。除此之外,韩懋提出绢上习脉,为后代学习者提供脉学学习范式。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总结韩懋脉学思想,为中医临床提供脉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懋 韩氏医通 脉学 川派中医 五脏平脉 命门之火
下载PDF
王安石市易法与官药局流变新探
13
作者 杨小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4,共10页
两宋时期是古代官药局的初创期和蜕变期。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是官药局创置、发展、流变过程中尤为关键的制度链条。首先,官药局的创置,缘起于市易务卖药所垄断销售太医局熟药的争议。神宗就此诏令市易务卖药所改隶并重组太医局,统筹太... 两宋时期是古代官药局的初创期和蜕变期。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是官药局创置、发展、流变过程中尤为关键的制度链条。首先,官药局的创置,缘起于市易务卖药所垄断销售太医局熟药的争议。神宗就此诏令市易务卖药所改隶并重组太医局,统筹太医局熟药的制售机构资源,力图实现平价营利与慈善惠民的双重目标。其次,官药局的运行及发展,是市易法实施后专卖制度在医药领域的实践拓展。北宋中后期,地方上的市易抵当监官也是地方药局的主要负责人。再次,市易抵当机构在市易法被废除后依然在央地之间官药的统购分销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官药局在北宋末到南宋的流变,根源于官药营利与惠民之间的矛盾难以调解。徽宗在崇宁至政和年间围绕太医局进行的再造,结果也适得其反。这最终导致南宋中后期依靠地方力量捐助或另筹资金重新开设的地方药局,不再具有“官”的职能特点,而是蜕变为以赠药和义诊为主的慈善医疗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易法 王安石 官药局 流变
下载PDF
“是以”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路径探析
14
作者 邱峰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6-93,共8页
“是”作为指代词在先秦的核心功能是指代陈述,故适宜用于小句之间表达连接关系;但仅依靠“是”无法清晰表义,便同介词“以”“于”及名词“故”等组成复合连词。为了便于指代前文陈述及焦点化原因,“是”被置于“以”之前;“是以”表... “是”作为指代词在先秦的核心功能是指代陈述,故适宜用于小句之间表达连接关系;但仅依靠“是”无法清晰表义,便同介词“以”“于”及名词“故”等组成复合连词。为了便于指代前文陈述及焦点化原因,“是”被置于“以”之前;“是以”表达具有一般性的因果关系,这导致了其语用高频及最终的词汇化。“于是”虽也可表因果关系,但它更倾向于强调事件之间发展的自然性或必然性;从意义、句法位置及语用功能上看,“是故”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因果连词;其他“是”字或“此”字连词频率太低;故以上形式均无法同“是以”竞争。之后在语序和谐性原则的作用下,并随着“是”指代陈述的功能被“此”替换以及“因”成为主要表原因的介词,“因此”替换了“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化 是以 于是 因此
下载PDF
和刻本《集注纂评谢选拾遗》的特色与文献价值
15
作者 杨丽萍 王燕飞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日本明治时期,大阪府平民行德玉江纂评、其子行德敬二郎集注并编纂《集注纂评谢选拾遗》,是对赖山阳《谢选拾遗》注解的增补。《集注纂评谢选拾遗》对唐宋八大家文章选本的评点成果有所接受,选本间引用的文论家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注解... 日本明治时期,大阪府平民行德玉江纂评、其子行德敬二郎集注并编纂《集注纂评谢选拾遗》,是对赖山阳《谢选拾遗》注解的增补。《集注纂评谢选拾遗》对唐宋八大家文章选本的评点成果有所接受,选本间引用的文论家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注解上立足于文章本位,在评点上吸纳了明清评点家的思想,注解具有专业性。日本江户至明治时期,注解家对中国文章学的吸收与融合在此书的集注和纂评中得到全方位展现,其价值应该得到充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德玉江 行德敬二郎 《集注纂评谢选拾遗》 和刻本
下载PDF
章学诚的《史记》观——以陈其泰重新解读《文史通义》为中心
16
作者 刘永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95-400,432,共7页
章学诚关于《史记》的评论散见于《文史通义》各篇,乍看不成体系,实际最能抓住《史记》的撰述宗旨和精神,评价也甚为恰切,与同时期考证学家的学术取向迥异其趣。陈其泰重新解读《文史通义》,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揭示出章学诚《史记》观的... 章学诚关于《史记》的评论散见于《文史通义》各篇,乍看不成体系,实际最能抓住《史记》的撰述宗旨和精神,评价也甚为恰切,与同时期考证学家的学术取向迥异其趣。陈其泰重新解读《文史通义》,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揭示出章学诚《史记》观的三大核心问题:准确把握《史记》的宗旨和成就;驳斥无识者加在司马迁身上的诬妄之词;中肯指出纪传体的重大缺陷及改革方向。这些新的解读,让章学诚和司马迁之间的学术关联清晰地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文史通义》 《史记》 司马迁
下载PDF
古代朝鲜汉文小说《三韩拾遗》用典艺术探析
17
作者 孙惠欣 刘坤 《东疆学刊》 2023年第3期81-88,128,共9页
《三韩拾遗》是一部以发生于朝鲜朝肃宗时期的义烈女香娘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长篇汉文小说,作者金绍行在叙事中引用了大量中华历史文化典故。其用典方式灵活多样,并将自身的创作理念与对社会的批判融入其中,或正反结合,舒吭一鸣;或明暗相兼... 《三韩拾遗》是一部以发生于朝鲜朝肃宗时期的义烈女香娘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长篇汉文小说,作者金绍行在叙事中引用了大量中华历史文化典故。其用典方式灵活多样,并将自身的创作理念与对社会的批判融入其中,或正反结合,舒吭一鸣;或明暗相兼,亦真亦幻;或单连并举,意蕴深远。但此书之用典并非十全十美,也有诸如片面用典、错用典故、无效用典等不当之处。通过对其用典艺术进行剖析,既可以窥得作者金绍行的创作理念,又可以探究到朝鲜朝后期小说所呈现的时代风貌以及中朝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朝鲜 《三韩拾遗》 用典方式 创作理念 用典不当
下载PDF
叶适乾阳易道构想考察
18
作者 路永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2-41,共10页
叶适的易学思想在其《习学记言序目》等作品有集中表达。在易学哲学史上各家解易之说中,叶适论易独具特色,他把乾阳作为易学体系构成的最核心、最本质要素来看待,并以这种视角判断易传的作者、六十四卦次序、卦爻辞的基本含义以及《系... 叶适的易学思想在其《习学记言序目》等作品有集中表达。在易学哲学史上各家解易之说中,叶适论易独具特色,他把乾阳作为易学体系构成的最核心、最本质要素来看待,并以这种视角判断易传的作者、六十四卦次序、卦爻辞的基本含义以及《系辞》等作品的价值。叶适着力辨析阳刚对于卦爻体系及易道思想的意义,以阴柔作为乾阳的补充和生发环境,由此解说彖辞和变卦的道理,本质上与其经世致用之学的思想诉求出于同一脉络;换言之,叶适独特的易道观是作为其事功之学的理论基础而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适 乾阳 易道
下载PDF
试论楚文字“■”的形体与职用
19
作者 史梦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在今所见楚国简帛材料中出现108例,其形可溯源至甲骨文“■”。“■”从辵从止从,存在三种或体,“■”“■”“■”。其中“辵”形的书写呈现出结体分散的特征,且受到相似构形“远”“遊”的类化;部分“止”形呈半包围之势,与“... “■”在今所见楚国简帛材料中出现108例,其形可溯源至甲骨文“■”。“■”从辵从止从,存在三种或体,“■”“■”“■”。其中“辵”形的书写呈现出结体分散的特征,且受到相似构形“远”“遊”的类化;部分“止”形呈半包围之势,与“■”形相混,“止-■”讹混的现象还存在于“族”“旅”“歬”“步”“遊”等楚文字形体中。特殊形体“■”或可作为“■-■”形体演变的过渡形态;在字词关系中,“■”用以表示{失}{逸}{佚}{泆},字词对应关系较为复杂。除用作动词外,还可用于姓氏人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楚文字 形体 职用
下载PDF
《儀禮》所見暫時性任務——兼評胡匡衷《儀禮釋官》
20
作者 葉國良 《岭南学报》 2023年第1期1-22,共22页
《儀禮》所見人物活動,或有其固定性、經常性職務,亦有僅具暫時性任務者。所謂暫時性任務,其身分非屬職官,其任務時間不長,當任務結束,身分隨即消失,故謂之暫時性任務。此類任務《儀禮》所見非少,本文選取十要項述之,以見其餘。藉此可... 《儀禮》所見人物活動,或有其固定性、經常性職務,亦有僅具暫時性任務者。所謂暫時性任務,其身分非屬職官,其任務時間不長,當任務結束,身分隨即消失,故謂之暫時性任務。此類任務《儀禮》所見非少,本文選取十要項述之,以見其餘。藉此可知胡匡衷《儀禮釋官》一書,對職官之認定、稱謂與分類,處理未甚妥切,有待商討。蓋《儀禮》禮典常見公私交錯,且兼有固定性職守與暫時性任務,倘讀者有此認知,允爲得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儀禮》 暫時性任務 胡匡衷 《儀禮釋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