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pseudo-dyna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eismic shield tunnel faces combined with 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1
作者 GUO Feng-qi LI Shi-wei ZOU Jin-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087-2101,共15页
To address the seismic face stability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urban and subsea tunnel construction,an efficient probabilistic analysis framework for shield tunnel faces under seismic conditions is proposed.Based on ... To address the seismic face stability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urban and subsea tunnel construction,an efficient probabilistic analysis framework for shield tunnel faces under seismic conditions is proposed.Based on the upper-bound theory of limit analysis,an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deterministic mechanism,accounting for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soil media,is formulated to evaluate seismic face stability.The metamodel of failure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s for seismic tunnel faces is constructed by integrating the 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method(SPCE)with the modified pseudo-dynamic approach(MPD).The improved deterministic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with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sults,and the SPCE-MPD metamodel is exam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CS method.Based on the SPCE-MPD metamodels,the seismic effects on face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reliability index are presented and the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is(GSA)is involved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rder of seismic action parameters.Finally,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tested to be effective by a engineering case of the Chengdu outer ring tunnel.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uncertainty of seismic response on face stability should be noticed in areas with intense earthquakes and variation of seismic wave velocity has the most profound influence on tunnel face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ability analysis shield tunnel face sparse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 modified pseudo-dynamic approach seismic stability assessment
下载PDF
Seis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hield tunnel faces under multiple failure modes by pseudo-dynamic method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被引量:3
2
作者 ZHANG Jia-hua XU Peng +1 位作者 SUN Wang-cheng LI 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553-1564,共12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problem of shield tunnel faces subjected to seismic loading,the pseudodynamic method(P-DM)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seismic effect on the face.Two kinds of failure mechanisms of...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problem of shield tunnel faces subjected to seismic loading,the pseudodynamic method(P-DM)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seismic effect on the face.Two kinds of failure mechanisms of active collapse and passive extrusion were considered,and a seismic reliability model of shield tunnel faces under multifailure mode was established.The limi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were used together to solve the reliability of shield tunnel faces subjected to seismic action.Comparing with existing results,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are effective.The effects of seismic load and rock mass strength on the collapse pressure,extrusion pressure and reliability index were discussed,and reasonable ranges of support pressure of shield tunnel faces under seismic action were presented.This method can provide a new idea for solving the shield thrust parameter under the seismic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eld tunnel face pseudo-dynamic method seismic effect multi-failure mode support pressure range
下载PDF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地震作用下分层地基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张治国 罗杰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1213,共13页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还较少考虑土体分层特性和地震作用的耦合影响,因此构建了一种在分层土体中考虑地震作用的开挖面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将地震引起的动态响应通过拟静力法简化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目前针对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研究还较少考虑土体分层特性和地震作用的耦合影响,因此构建了一种在分层土体中考虑地震作用的开挖面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将地震引起的动态响应通过拟静力法简化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惯性力作用;其次,在均质土体中的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机制的基础上,将其改进为适用于分层土体的三维对数螺旋破坏机制;再次,根据上限定理,在虚功率方程中引入地震惯性力所做功率,得到考虑土体分层特性和地震作用条件下的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力的上限解;最后,将上限理论解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和既有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和地层厚度对关键物理特征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比例系数ζ>0时,极限支护力随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增大显著增大;当ζ<0时,极限支护力随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减弱。当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kh=0时,即在无地震作用情况下,归一化极限支护力不随ζ的变化而变化;在上硬下软土层中,下部土层厚度比的增大会引起极限支护力的增大,在上软下硬土层中,下部土层厚度比的增大会引起极限支护力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稳定性 地震作用 分层土体 上限定理
下载PDF
环端面不平整条件下衬砌管片抗剪承载特性研究
4
作者 关振长 杨泽龙 +2 位作者 宁茂权 刘浩 郑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3-1543,共11页
在衬砌管片拼装过程中难免出现环端面不平整(或环缝间垫片局部脱空)的情形,进而在顶推力作用下管片容易产生局部开裂破损,严重时甚至危及衬砌结构安全。鉴于此,以衬砌管片抗剪原型试验为基础,在ABAQUS数值分析平台上建立P2型标准块管片... 在衬砌管片拼装过程中难免出现环端面不平整(或环缝间垫片局部脱空)的情形,进而在顶推力作用下管片容易产生局部开裂破损,严重时甚至危及衬砌结构安全。鉴于此,以衬砌管片抗剪原型试验为基础,在ABAQUS数值分析平台上建立P2型标准块管片的精细化模型,管片上部设置千斤顶靴板,底部设置垫片并使右侧垫片脱空。在靴板上逐级施加均布荷载,以分析局部脱空情况下衬砌管片在逐级顶推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探讨环端面不平整条件下衬砌管片的裂缝发展过程及抗剪承载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顶推力加载至850 kN,管片脱空端竖向位移达到2 mm,管片内弧面上部出现第1道裂缝,内置钢筋仍处于弹性阶段;加载至1120 kN,脱空端竖向位移达到6 mm,内弧面上出现2道新裂缝,同时第1道裂缝进一步扩展形成内外贯穿性裂缝,即管片裂缝发展过程大致为内弧面→上环端面→外弧面,且裂缝附近上层纵向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考虑到内外贯穿裂缝给衬砌管片带来较大渗漏水隐患,认为P2型标准块管片的抗剪承载力(即屈服荷载)约为1120 kN。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原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所得管片裂缝分布与扩展规律大致一致,抗剪承载力基本相符,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的衬砌设计与掘进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抗剪承载特性 环端面不平整 数值模拟 原型试验
下载PDF
富水环境下盾构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设计与计算方法综述
5
作者 刘汉龙 姜佳奇 +7 位作者 刘智成 仉文岗 孙伟鑫 杨文钰 刘冒佚 吴岱峰 储亮 张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7-1144,I0005-I0022,共36页
覆盖层厚度设计是建设水下盾构隧道的关键环节之一。覆盖层厚度过小,围岩在施工扰动下易发生失稳,引起塌方、突水等灾害;覆盖层厚度过大,则会对工程预算与工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文献调研,结合已有实际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案例,对现有合... 覆盖层厚度设计是建设水下盾构隧道的关键环节之一。覆盖层厚度过小,围岩在施工扰动下易发生失稳,引起塌方、突水等灾害;覆盖层厚度过大,则会对工程预算与工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文献调研,结合已有实际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案例,对现有合理覆盖层厚度设计和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与总结。得出:1)水下盾构隧道设计方法主要分为理论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2)根据隧道结构稳定分析侧重点不同,理论分析法可分为考虑抗浮稳定性设计方法和考虑掌子面稳定性设计方法;3)现阶段水下盾构隧道合理覆盖层厚度的设计方法多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对实际工程工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且未能全面考虑复杂建(构)筑物环境、施工工艺以及隧道自身结构特性的影响,覆盖层厚度的研究深度和设计方法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提高;4)目前,富水环境下盾构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的研究内容已较为丰富,但与实际工程的结合较为困难。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考虑施工的经济性、施工流程、复杂环境条件、结构寿命及智慧建造平台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盾构隧道 合理覆盖层厚度 抗浮稳定性 掌子面稳定性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分析及验证
6
作者 罗维平 李福豪 +1 位作者 袁大军 朱合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9-1927,共9页
土工离心试验能够在小比尺模型中还原真实的应力场,为探明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现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盾构泥水劈裂涉及土体、泥水、隧道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尤其多种流体的存在使得模型试验中量纲分析、试验参数缩放和数据... 土工离心试验能够在小比尺模型中还原真实的应力场,为探明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现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盾构泥水劈裂涉及土体、泥水、隧道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尤其多种流体的存在使得模型试验中量纲分析、试验参数缩放和数据解释更加复杂化,如何确定合理的相似比例是泥水劈裂离心模型试验成功的关键前提。在阐明盾构泥水劈裂基本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无量纲数的模型试验相似性分析方法,通过Butterfield量纲分析法建立了应用于土工离心机模拟盾构泥水劈裂的“隧道-土-泥水”系统相似性试验设计体系。该体系从尺寸、材料、无量纲数、时间等多方面保障了模型系统与原型系统的相似性,从而可以准确还原真实的盾构泥水劈裂物理过程。最后,通过开展盾构开挖面泥水劈裂离心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相似性准则。研究结果对泥水劈裂物理模拟的相似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性分析 泥水劈裂 离心模型试验 无量纲数 盾构开挖面
下载PDF
正交下穿截污管盾构开挖面被动失稳颗粒流模拟研究
7
作者 叶友林 商诗健 +2 位作者 牛奔 路志旺 徐春一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 对砂土地层土压平衡式盾构下穿截污管施工工况进行研究,以解决由于支护压力过大导致的开挖面被动失稳问题。方法 以沈阳地铁三号线下穿截污管区段为背景,利用颗粒流程序建立数值模型,研究截污管存在下的开挖面被动失稳模式、支护... 目的 对砂土地层土压平衡式盾构下穿截污管施工工况进行研究,以解决由于支护压力过大导致的开挖面被动失稳问题。方法 以沈阳地铁三号线下穿截污管区段为背景,利用颗粒流程序建立数值模型,研究截污管存在下的开挖面被动失稳模式、支护压力变化以及地层应力分布。同时分析了管隧垂直净距与细观摩擦系数对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结果 开挖面失稳模式和极限支护压力均受盾构开挖位置的影响,当开挖面位于管道前方1.0 D时,管道对失稳模式的影响最大;盾构穿越管道前,管道下部土层出现应力增大现象;极限支护压力随着管隧垂直净距、颗粒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在盾构接近且未穿越截污管时,管道对开挖面被动失稳机理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开挖面 离散元 正交下穿 稳定性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基于上限定理的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胡瑞青 王立新 +4 位作者 郭亮 戴志仁 叶飞 刘畅 范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99-3406,共8页
目前对砂卵石地层开挖面稳定理论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施工过程中盾构机支护力的施加多凭借施工经验进行。为研究砂卵石地层开挖面失稳问题,运用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结合椭球体放矿理论,建立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分析模型的计算方法,研究... 目前对砂卵石地层开挖面稳定理论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施工过程中盾构机支护力的施加多凭借施工经验进行。为研究砂卵石地层开挖面失稳问题,运用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结合椭球体放矿理论,建立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分析模型的计算方法,研究开挖面前方土体变形未发展至地表与发展至地的表两种工况,得到了极限支护力的上限解析解。并选取五种典型的理论分析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对数螺线椭球体机制得到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受地层内摩擦角、隧道直径以及土体重度的影响较大,埋深和黏聚力的影响较小,地表超载的影响最小;其中开挖面极限支护力均随着土体重度和隧道直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随着摩擦角增大呈现非线性减小趋势;通过与旋转破坏机制、3D对数螺线机制、FLAC^(3D)数值模拟得到的开挖面前方塌落区域的对比,所提出的开挖面前方塌落机制与数值模拟能接近地层的失效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砂卵石地层 开挖面稳定性 上限定理 极限支护力
下载PDF
不同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
9
作者 王哲 郑钊锋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文中依托杭州某盾构隧道工程,运用Midas GTS NX数值软件建立盾构隧道施工三维模型,分析施工阶段注浆体弹性模量、注浆压力、掌子面推力等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盾构隧道施工阶段不同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文中依托杭州某盾构隧道工程,运用Midas GTS NX数值软件建立盾构隧道施工三维模型,分析施工阶段注浆体弹性模量、注浆压力、掌子面推力等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工参数工况下地表横向沉降曲线皆呈现倒V形,且最大值均位于隧道拱顶正上方;适当增大注浆压力、掌子面推力可以减小地表沉降量;注浆体弹性模量大小与地表沉降量成反比;不同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量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注浆压力、注浆体弹性模量、掌子面推力,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注浆体弹性模量 注浆压力 掌子面推力
下载PDF
饱和土地区不同直径盾构穿越既有隧道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智 张默爆 +3 位作者 张霄 魏新江 申文明 周俊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7-1462,共16页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空间断面的多元化发展,既有隧道不可避免地面临不同直径盾构穿越的巨大风险。基于半无限饱和土初值解,考虑盾构机直径与类型,提出开挖面附加推力、盾壳摩擦力、盾尾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的修正计算方法,推导出饱和软土地...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空间断面的多元化发展,既有隧道不可避免地面临不同直径盾构穿越的巨大风险。基于半无限饱和土初值解,考虑盾构机直径与类型,提出开挖面附加推力、盾壳摩擦力、盾尾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的修正计算方法,推导出饱和软土地区不同直径盾构穿越引起既有隧道竖向变形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文献中计算方法,本文计算方法在预测饱和土大直径盾构穿越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时更有优势。盾构斜穿既有隧道时纵向沉降槽会发生偏移,变形在盾构离开隧道轴线4.5倍盾构机长度后趋于稳定。不同类型盾构机开挖面稳定原理的差异性是影响计算结果的关键因素,考虑泥浆重度分布的开挖面附加推力比考虑挤土效应的开挖面附加推力对盾构直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饱和土 盾构穿越 大直径 开挖面
下载PDF
海底软弱地层浅埋大直径盾构对接开挖面失稳灾变机制研究
11
作者 陈一凡 沈翔 陈湘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723,共12页
为探明对接距离对海底大直径盾构开挖面失稳机制及规律的影响,依托甬舟铁路金塘海底盾构隧道工程,建立考虑渗流的盾构隧道对接有限元模型,研究对接距离L对开挖面失稳机制以及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并基于极限平衡法建立考虑渗流的盾构近... 为探明对接距离对海底大直径盾构开挖面失稳机制及规律的影响,依托甬舟铁路金塘海底盾构隧道工程,建立考虑渗流的盾构隧道对接有限元模型,研究对接距离L对开挖面失稳机制以及极限支护压力的影响,并基于极限平衡法建立考虑渗流的盾构近距离对接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理论模型。随着对接距离的增大,开挖面失稳形状和极限支护压力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快速增长阶段(0<L/D≤0.4)(D为隧道直径):该阶段与单个隧道工况区别最明显,失稳区域由楔形体与仓筒组成;此时受对接隧道的阻碍作用最大,且开挖面附近水头场变化剧烈,渗流力占据主要部分。2)缓慢增长阶段(0.4<L/D≤0.7):失稳区域由对数螺旋体与仓筒组成,此时对接隧道的阻碍作用减小,因此极限支护压力在该阶段受对接距离的影响减小,增长缓慢。3)趋于平缓阶段(0.7<L/D≤1.5):失稳区域由对数螺旋体与倒棱台组成,此阶段对接隧道的阻碍作用可忽略不计,极限支护压力、失稳区域形状与非对接情况相近,可视为单个隧道工况。建立的理论模型得出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接近,两者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大直径盾构 对接工程 开挖面失稳 理论模型
下载PDF
盾构不满舱气压辅助模式下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与对比掘进试验
12
作者 李琛 江玉生 +2 位作者 邵小康 刘泉维 杨志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8,共10页
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其开挖面平衡机理更为复杂,地表变形和掘进参数特点与常规满舱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为对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下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定量化评估,并确定合理的气压... 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其开挖面平衡机理更为复杂,地表变形和掘进参数特点与常规满舱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为对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下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定量化评估,并确定合理的气压设定值,利用极限平衡法考虑滑裂面空间曲面特点,提出适用于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的开挖面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在Krabbe公式的基础上,考虑地层的成层性和地下水影响,对气体损失量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此外,结合相同地层条件下盾构不同掘进模式的对比掘进试验,对开挖面的整体稳定性、气压损失、地表沉降和掘进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提出的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气体损失量计算方法对本工程试验段进行分析,地层满足气压辅助掘进的整体稳定性,选配的空压机具备该地层气压稳定的功率,气压设定值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相较于满舱土压平衡模式总推力和刀盘扭矩分别下降35%和44%,而推进速度提升173%,能量消耗减小66%;气压辅助掘进模式引起的地层损失率较高,地表沉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开挖面稳定性 气压辅助掘进 气体损失量 极限平衡法 掘进参数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盾构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模型
13
作者 刘泉维 邵小康 +4 位作者 黄成 李琛 叶守杰 江玉生 杨志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失稳特点,在假定开挖面附近因土体失稳而由软硬地层分界线先向上诱发形成部分楔形体、再呈倒圆台状向地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模型。先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部分楔形体计算模型;再依据修正后的楔形体计算模...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失稳特点,在假定开挖面附近因土体失稳而由软硬地层分界线先向上诱发形成部分楔形体、再呈倒圆台状向地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模型。先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部分楔形体计算模型;再依据修正后的楔形体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上覆土压力和开挖面前方部分楔形体的受力;最后依托青岛地铁6号线某区间工程开展数值模拟,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支护应力比条件下的土体变形范围有所差异,土体变形主要发生在开挖面前方和上方并呈泡状延伸;数值模拟得到的开挖面失稳形态基本符合理论计算模型的假定形状;理论计算得到该例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比为0.21,与数值模拟的误差率为5%;当开挖面支护力小于极限支护力时,上软下硬地层开挖面水平变形会突然迅速增大;开挖面附近的岩土体变形主要发生在上部软弱部分,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上部软土中心附近,开挖面上土体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面上方地表最大竖向位移间的相关性较高,两者变形规律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上软下硬地层 开挖面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饱和老黄土地区盾构隧道地层扰动规律研究
14
作者 封鑫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9期59-62,68,共5页
结合西安市地铁8号线堡子村站—杨家庄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布置掌子面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监测点,采用现场实测方法,监测不同盾构土仓压力下掌子面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发展规律,分析饱和老黄土受盾构施工影响导致的扰动大变形问题。研究... 结合西安市地铁8号线堡子村站—杨家庄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布置掌子面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监测点,采用现场实测方法,监测不同盾构土仓压力下掌子面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发展规律,分析饱和老黄土受盾构施工影响导致的扰动大变形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土仓压力有利于改善地表横向最大沉降;当土仓压力不大于水土压力时,增加土仓压力可缩小盾构横向扰动范围;当土仓压力大于水土压力时,增加土仓压力对盾构横向扰动范围的缩小并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掌子面 地表 变形 监测
下载PDF
盾构下穿河道地层沉降分析与支护力优化确定方法——以济南地铁4号线下穿刘公河为例
15
作者 赵虎 张合鑫 +4 位作者 孔令威 王瑞 任相利 孙尚渠 李辉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1期261-268,共8页
随着我国地铁的大力建设,施工中难免会面临下穿建筑物、桩基、管线、河流等情况的出现,因此对盾构施工的参数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逐渐增加。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邢村站至唐冶南站区间盾构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三... 随着我国地铁的大力建设,施工中难免会面临下穿建筑物、桩基、管线、河流等情况的出现,因此对盾构施工的参数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逐渐增加。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邢村站至唐冶南站区间盾构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下穿河道高差过程中的不同开挖面支护力设定以及沉降位移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覆土理论下计算所得开挖面支护力对地表及河道的沉降控制效果最好;在不同支护力下,地层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隧道开挖面附近;隧道中心线上方的地层分层沉降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论在盾构下穿高差地层的工程实际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河道 数值模拟 地铁隧道 开挖面支护力
下载PDF
钱塘江粉土对泥浆和泥膜渗透特性影响
16
作者 詹杰 陆中杰 +2 位作者 王可 陈俊羽 尹鑫晟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杭州未来规划33条过江通道,多数采用泥水盾构技术,因为泥浆会在开挖面形成阻止地下水的泥膜。在实际工程中,钱塘江粉土会混入泥浆导致泥浆和泥膜的特性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系统探讨钱塘江粉土对泥浆性能和泥... 杭州未来规划33条过江通道,多数采用泥水盾构技术,因为泥浆会在开挖面形成阻止地下水的泥膜。在实际工程中,钱塘江粉土会混入泥浆导致泥浆和泥膜的特性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系统探讨钱塘江粉土对泥浆性能和泥膜渗透特性的影响,通过滤失试验分析比较16种不同压力下的泥浆试样,获得了泥膜的孔隙比-渗透系数-压力的相互关系参数,并计算了不同压力下不同泥浆形成的泥膜渗透系数。加入钱塘江粉土后,含有PAA-Na(1200)的泥浆粘度增大最明显,增大了1.79倍;而含有CPAM的泥浆所生成的泥膜平均渗透系数增大172倍,含有APAM的泥浆渗透系数缩小为原来1/20。钱塘江粉土的加入可能导致同样压力变化下渗透系数变化更小,为预防相关工程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粉土 泥水盾构 泥膜 开挖面稳定 泥浆配方
下载PDF
下穿九圩港河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17
作者 李海波 《现代交通技术》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依托南通地铁盾构下穿九圩港河项目,建立非均质、各向同性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三维楔形体理论。考虑地下水的作用,推导粉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土体处于主动破坏状态(沉陷)时的最小支护应力计算公式,以及处于被动破坏状态(隆起)... 依托南通地铁盾构下穿九圩港河项目,建立非均质、各向同性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三维楔形体理论。考虑地下水的作用,推导粉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土体处于主动破坏状态(沉陷)时的最小支护应力计算公式,以及处于被动破坏状态(隆起)时的最大支护应力计算公式,编制相应计算程序,计算下穿九圩港河隧道区间200环处和323环处的盾构支护应力。与经验公式相比,三维楔形体理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掘进土仓的压力值更吻合。此外,讨论不同隧道埋深与直径比(H/D)时,地层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支护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层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大,最小支护应力减小;H/D值对最小支护应力的影响较大,随着H/D值的增大,最小支护应力显著增大。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三维楔形体理论 开挖面 稳定性
下载PDF
黏土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离心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华阳 刘敏 +2 位作者 钟海晨 许英刚 袁大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通过开展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黏土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的失稳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开挖面支护力-开挖面板后退位移关系曲线,获得了开挖面支护力呈快、缓和稳的3阶段变化特征,开挖面支护力-位移曲线中未呈现支护力反弹现象,比... 通过开展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黏土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的失稳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开挖面支护力-开挖面板后退位移关系曲线,获得了开挖面支护力呈快、缓和稳的3阶段变化特征,开挖面支护力-位移曲线中未呈现支护力反弹现象,比对应砂土地层更慢达到极限值,极限支护力值为5%~7%初始竖向土压力.地表沉降在开挖面失稳过程持续增加;埋深比为1.0时,横向地表沉降槽形状变化明显.在隧道中心轴线高度处,纵向土压力沿纵向随远离隧道截面距离逐渐增大,纵向土拱率值逐渐增大,且远小于对应竖向土拱率值.根据盾构开挖面失稳过程中竖向土压力沿深度变化曲线、纵向土压力沿掘进方向变化曲线,以及横向土压力沿横向变化曲线的拐点可得到失稳松动区和扰动区的范围.埋深比为1.0时,在隧道中心轴线水平面内隧道截面前方0.5D以外区域,纵向土压力和横向土压力的变化比竖向土压力更加显著.相比传统开挖面失稳分析中仅对竖向土压力变化规律进行的研究,提出应同时研究三向土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失稳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黏土
下载PDF
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立新 胡瑞青 +4 位作者 任超 张才飞 张俊元 姜寅 刘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2-1371,共10页
盾构隧道穿越砂卵石地层掘进施工时,由于砂卵石的地层特性及施工扰动,隧道掌子面容易失稳而引发事故。为研究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掌子面稳定所需的最小支护力,结合砂卵石地层的掌子面失稳模式,在三维Murayama模型的基础上,将掌子面前方... 盾构隧道穿越砂卵石地层掘进施工时,由于砂卵石的地层特性及施工扰动,隧道掌子面容易失稳而引发事故。为研究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掌子面稳定所需的最小支护力,结合砂卵石地层的掌子面失稳模式,在三维Murayama模型的基础上,将掌子面前方土体的滑动面形式假设为对数螺旋滑移线,结合上部松动区域的破坏机制,引入椭球体放矿理论,对传统的棱柱体筒仓模型进行改进,进一步通过极限平衡法推导出砂卵石地层的掌子面极限支护力求解公式;最后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验证所推公式,两者的误差为3.1%。结果表明所得公式可对砂卵石地层的掌子面极限支护力进行较为精确的求解。研究成果以期为砂卵石地层掌子面极限支护力计算理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砂卵石地层 掌子面稳定性 理论分析 极限平衡法
下载PDF
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被动失稳楔形体计算模型改进
20
作者 叶友林 钱子杰 +3 位作者 孙雅珍 路志旺 商诗健 陈桐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以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被动失稳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楔形体计算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开挖面等效法,将楔形体计算模型里的倒棱台筒仓改进为倒圆台筒仓,推导了开挖面被动失稳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主要结论有:楔形体倾角(α)与土体... 以浅埋盾构隧道开挖面被动失稳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楔形体计算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开挖面等效法,将楔形体计算模型里的倒棱台筒仓改进为倒圆台筒仓,推导了开挖面被动失稳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主要结论有:楔形体倾角(α)与土体内摩擦角(φ)有关,α最优值为40°-φ/2。通过与既有开挖面被动失稳的极限支护压力解析解及数值解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楔形体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数值解,说明本文推导的计算公式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开挖面 被动失稳 楔形体计算模型 理论分析 极限支护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