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Reducing Container Ships' Waiting Times at Ports Using Simulation Model
1
作者 Abdorreza Sheikholeslami Gholamreza Ilati Yones Eftekhari Yeganeh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3年第4期434-444,共11页
The main challenge for container ports is the planning required for berthing container ships while docked in port.Growth of containerization is creating problems for ports and container terminals as they reach their c... The main challenge for container ports is the planning required for berthing container ships while docked in port.Growth of containerization is creating problems for ports and container terminals as they reach their capacity limits of various resources which increasingly leads to traffic and port congestion.Goo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ions reduces waiting time for liner ships.Reducing the waiting time improves the terminal’s productivity and decreases the port difficulties.Two important keys to reducing waiting time with berth allocation are determining suitable access channel depths and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berths which in this paper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s practical solutions.Simulation based analysis is the only way to understand how various resourc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how they are affected in the berthing time of ships.We used the Enterprise Dynamics software to produce simulation models due to the complexity and nature of the problems.We further present case study for berth allocation simulation of the biggest container terminal in Iran and the optimum access channel depth and the number of berths are obtained from simulation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waiting time for container ships and can be useful for major functions in oper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ship termi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INER shipS WAITING time access channel depth quay length simulation model ENTERPRISE dynamics BERTH ALLOCATION
下载PDF
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旭辉 何京霖 +3 位作者 张波 唐荣岭 刘予希 杜洪源 《水运工程》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满足水运需求,解决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受河段地形和涉河建筑物影响而导致的通航条件困难等问题,保障船舶安全通行,以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进行计算分析,针对不良流态问题... 为满足水运需求,解决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受河段地形和涉河建筑物影响而导致的通航条件困难等问题,保障船舶安全通行,以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枢纽船闸上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进行计算分析,针对不良流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措施,并对方案前后枢纽通航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调整船闸平面布置等措施对改善设计阶段的枢纽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条件是有效的。研究成果可为抚河疏山水利枢纽船闸工程通航及其他类似河段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引航道 通航水流条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循环水槽船模阻力修正方法
3
作者 代燚 陈作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1,共5页
在循环水槽中开展船模阻力测量是船型优劣分析的常规试验之一,因此对循环水槽阻力修正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集装箱船标模(KCS)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槽中开展模型阻力和流场测量试验,根据循环水槽自身流动特性并结合拖曳水池已有... 在循环水槽中开展船模阻力测量是船型优劣分析的常规试验之一,因此对循环水槽阻力修正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集装箱船标模(KCS)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槽中开展模型阻力和流场测量试验,根据循环水槽自身流动特性并结合拖曳水池已有的修正方法,分析并总结适用于水槽船模阻力与阻塞效应的修正方法。由总结的修正公式与修正流程可知,循环水槽中2.5~3.5 m尺寸模型试验与大模型试验结果阻力换算偏差在1%左右,设计航速点阻力换算偏差小于1%。结果表明,有必要对循环水槽中阻力进行自由面倾斜度修正,采用Tamura公式进行阻塞效应修正能得到更为精确的阻力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槽 自由面倾斜度 阻塞效应 实尺度换算
下载PDF
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抗干扰算法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小东 侯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1-144,共4页
为提升舰船设备通信质量及稳定性,设计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抗干扰算法。建立舰船多信道模型,获取舰船多信道网络信号,提取舰船多信道网络干扰信号特征、计算干扰信号特征数据邻域距离、可达距离和异常因子,从信号中挖掘干扰信号;改进小... 为提升舰船设备通信质量及稳定性,设计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抗干扰算法。建立舰船多信道模型,获取舰船多信道网络信号,提取舰船多信道网络干扰信号特征、计算干扰信号特征数据邻域距离、可达距离和异常因子,从信号中挖掘干扰信号;改进小波阈值算法对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实现舰船多信道无线网络的抗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后,舰船的多信道无线网络的频率变化稳定,抗干扰效果较好,可保证接收端完整接收发射端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信道模型 无线网络 干扰信号挖掘 小波阈值算法
下载PDF
能量受限约束下的舰船通信网络节点动态协同部署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174,共4页
通信网络的节点部署优劣直接关系到舰船通信能力,针对舰船通信网络资源利用能力低的问题,提出能量受限约束下舰船通信网络节点动态协同部署方法。分析能量受限的节点动态特性,得出能量约束条件下通信网络系统节点的闭环特性。计算舰船... 通信网络的节点部署优劣直接关系到舰船通信能力,针对舰船通信网络资源利用能力低的问题,提出能量受限约束下舰船通信网络节点动态协同部署方法。分析能量受限的节点动态特性,得出能量约束条件下通信网络系统节点的闭环特性。计算舰船通信网络节点网格密度,利用K-均值聚类以及粒子群2种算法找寻出最优节点位置,实现舰船通信网络节点动态协同部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通信传输能耗小,信息吞吐量高,网络生命周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受限约束 舰船通信网络 节点动态协同部署 网格密度 信道模型
下载PDF
电站扩机工程对原船闸航行影响船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创 杨硕 +2 位作者 蔡新永 侯向勇 龚梁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84,共8页
以湘江近尾洲枢纽船闸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前、后的船模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扩机工程对原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扩机工程优化方案基本消除了工程前一线船闸上游引航道中的回流流态,并使得口门区内的纵、横流最大值与工程前相比分... 以湘江近尾洲枢纽船闸扩建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前、后的船模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扩机工程对原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扩机工程优化方案基本消除了工程前一线船闸上游引航道中的回流流态,并使得口门区内的纵、横流最大值与工程前相比分别减小了0.23、0.82 m/s;枢纽一线船闸上游航道口门区最大通航流量由工程前的6653 m^(3)/s增加至优化方案中的6963 m^(3)/s,船模试验最不利工况为工况5(Q=12300 m^(3)/s)。优化方案的船模航行效果整体优于原方案,优化方案各流量工况下的平均航速均有所增加。当Q<8200 m^(3)/s时,上、下行最大舵角及最大漂角相对于原方案均有所下降,优化了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大大提升了过往船舶的安全系数,但仍要略高于工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船模试验 扩机工程 取水口布置 上引航道 口门区
下载PDF
山溪性弯道河段船闸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爱萍 余春辉 +3 位作者 颜志庆 赵建钧 王宇 辜晋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2,142,共7页
招贤枢纽位于山溪性河流转弯段,上游引航道处于凸岸主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处于下弯道凹岸,口门区及连接段存在较为严重的横向流速、回流、泡漩等不利水力现象,难以满足通航要求。依托18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上、下游航道不良水流条件... 招贤枢纽位于山溪性河流转弯段,上游引航道处于凸岸主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处于下弯道凹岸,口门区及连接段存在较为严重的横向流速、回流、泡漩等不利水力现象,难以满足通航要求。依托180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上、下游航道不良水流条件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枢纽运行方式以及疏浚局部下游河道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口门区纵、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使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极大改善了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及其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确保过闸船舶的安全。研究结果可供相关枢纽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通航水流条件 引航道口门区 物理模型
下载PDF
虚拟环境下船舶安全航行路径智能规划仿真
8
作者 李传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98-201,共4页
为使驾驶员能够识别出航道存在的危险,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研究虚拟环境下船舶安全航行路径智能规划仿真方法。在虚拟环境下,基于船舶航道高程信息,利用连续极小泛函序列方法获取船舶航行航道等距网格数据,利用对象图像渲染引擎处理航道... 为使驾驶员能够识别出航道存在的危险,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研究虚拟环境下船舶安全航行路径智能规划仿真方法。在虚拟环境下,基于船舶航道高程信息,利用连续极小泛函序列方法获取船舶航行航道等距网格数据,利用对象图像渲染引擎处理航道网格数据,得到航道地形模型。利用Solid Works软件,通过创建基准面、生成船舶船体型线以及构建船体曲面模型等过程生成船舶三维模型。根据生成的航道地形模型与船体模型,提出适用于三维空间路径规划的空间分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逆向逐步搜索路径过程得到船舶安全航行路径规划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生成的航道地形与船体模型较为完善,路径规划过程中能够有效躲避固定障碍物与移动障碍物,既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性又确保航程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环境 航行路径规划 航道地形 船舶模型 空间分层 逆向搜索
下载PDF
长江上游老虎梁险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9
作者 刘长波 朱玉君 +1 位作者 吴双 谢卫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132,157,共8页
长江上游老虎梁滩段是重庆—宜昌河段内的重点碍航滩险,近期发生多起海损事故,严重影响船舶通航安全及航运效益发挥。针对此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的研究手段,在深入揭示老虎梁滩段碍航水流特性及行船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对不... 长江上游老虎梁滩段是重庆—宜昌河段内的重点碍航滩险,近期发生多起海损事故,严重影响船舶通航安全及航运效益发挥。针对此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的研究手段,在深入揭示老虎梁滩段碍航水流特性及行船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对不同航道整治方案实施后的水流条件、行船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方案实施能减弱不良流态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综合分析比选后推荐了最优方案,为该滩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供其它类似滩险的航道整治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老虎梁滩段 航道整治 模型试验 船模试验
下载PDF
舰船通信网络信号动态变化特性数学模型
10
作者 赵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1-114,共4页
为提升复杂环境下网络信道特性的表征能力,设计描述舰船通信网络信号动态变化特性的数学模型。依据坎贝尔定理,通过节点之间的泊松点过程,构建舰船通信网络的信道模型。基于所构建的信道模型,依据Friis公式,引入直射路径的信道衰落、镜... 为提升复杂环境下网络信道特性的表征能力,设计描述舰船通信网络信号动态变化特性的数学模型。依据坎贝尔定理,通过节点之间的泊松点过程,构建舰船通信网络的信道模型。基于所构建的信道模型,依据Friis公式,引入直射路径的信道衰落、镜面反射路径的信道衰落,以及反射路径的信道衰落构建信道衰落模型。依据网络信号传输状态,考虑信道衰落情况,利用马尔科夫链构建信号传输距离、接收机接收功率、信号接收位置关联的二维传输模型,通过二维传输模型体现舰船通信网络信号的动态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表征复杂环境下的舰船通信网络信号动态变化特性,可以作为提升舰船通信网络质量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通信网络 动态变化特性 数学模型 信道衰落 马尔科夫链
下载PDF
汉江支流唐河航运工程郭滩枢纽洪水影响分析
11
作者 任泽垠 胡峰 +1 位作者 任晓蕾 王守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84,60,共5页
针对唐河航运工程郭滩枢纽建设对河道防洪安全影响的问题,通过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和线性内插法计算郭滩枢纽设计洪水,根据历年实测横断面和深泓线分析河道冲淤演变和演变趋势预测,用恒定非均匀渐变流能量方程进行河道水面线计算,并应用... 针对唐河航运工程郭滩枢纽建设对河道防洪安全影响的问题,通过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和线性内插法计算郭滩枢纽设计洪水,根据历年实测横断面和深泓线分析河道冲淤演变和演变趋势预测,用恒定非均匀渐变流能量方程进行河道水面线计算,并应用二维模型二阶RungeKutta方法模拟计算建设工程对河道行洪时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唐河航运工程郭滩枢纽对河道洪水影响较小,解决了郭滩航运枢纽洪水影响评价的技术难题,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河航运 郭滩枢纽 设计洪水 河道演变 二维模型分析 洪水影响
下载PDF
狭水道条件下的大型船舶操纵安全优化方法
12
作者 郭若昕 钱靖 孙晓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8-61,共4页
为了提升大型船舶在狭水道条件下的操纵安全,提出狭水道条件下的大型船舶操纵安全优化方法。依据跟随大型船舶的移动与转动的附体坐标轴,构建其平面运动结构。设置所构建的黑箱模型作为操纵安全优化的动态系统,构建大型船舶的黑箱模型... 为了提升大型船舶在狭水道条件下的操纵安全,提出狭水道条件下的大型船舶操纵安全优化方法。依据跟随大型船舶的移动与转动的附体坐标轴,构建其平面运动结构。设置所构建的黑箱模型作为操纵安全优化的动态系统,构建大型船舶的黑箱模型评价指标;考虑狭水道条件下的波浪力、环境信息等参数,分析大型船舶在狭水道条件下状态变量,实现操纵安全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优化狭水道条件下的大型船舶操纵安全,使其舶在理想的航行参数下可靠航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水道条件 大型船舶 操纵安全优化 螺旋桨推力 黑箱模型 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嘉陵江沙溪枢纽引航道船模通航预报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创 蔡汝哲 《水道港口》 2009年第3期191-196,共6页
沙溪电航枢纽工程是一个以发电和航运为主,兼有灌溉、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了研究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有关工程设计的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确保船舶顺利过坝,特进行通航船模试验研究。根据船模试验... 沙溪电航枢纽工程是一个以发电和航运为主,兼有灌溉、旅游等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了研究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有关工程设计的布置方案进行研究和优化,确保船舶顺利过坝,特进行通航船模试验研究。根据船模试验最高安全限值的要求,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推荐方案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航道 船模试验 航道整治 沙溪
下载PDF
那吉航运枢纽左岸船闸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金合 郑宝友 周华兴 《水道港口》 2002年第4期262-267,共6页
根据那吉航运枢纽左岸船闸布置方案上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试验成果 ,阐述了引航道口门区不同布置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 ,分析了影响船闸布置和通航水流条件的因素 ,提出了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满足通航要求的改善... 根据那吉航运枢纽左岸船闸布置方案上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试验成果 ,阐述了引航道口门区不同布置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 ,分析了影响船闸布置和通航水流条件的因素 ,提出了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满足通航要求的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吉航动枢纽 船闸 通航水流条件 试验研究 引航道 口门区 船模
下载PDF
基于船模的木京扩建船闸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中峰 刘达 +1 位作者 黄本胜 邱静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9,共7页
针对木京枢纽扩建船闸通航条件较为复杂的问题,对其上、下游引航道推荐方案的通航安全性进行试验论证研究。在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自航小尺度船模技术,观测分析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在不同流量下的舵角、航速等通航参数。结果表明,... 针对木京枢纽扩建船闸通航条件较为复杂的问题,对其上、下游引航道推荐方案的通航安全性进行试验论证研究。在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自航小尺度船模技术,观测分析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在不同流量下的舵角、航速等通航参数。结果表明,在Q≥3900 m 3 s时,上、下游引航道均有通航参数超过相应限值,难以保障通航安全。上、下游引航道的航行难点分别在于横流较大的转弯段和导墙末端,且均表现为进闸难度大于出闸难度。综合试验成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船闸最高限制通航流量为3000 m 3 s,为工程优化设计及后期运行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引航道 通航条件 船模试验
下载PDF
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施工导流明渠通航船模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创 蔡新永 赵传波 《水道港口》 2010年第5期492-495,346,共5页
为了配合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试验要求制作了船模,并对有关工程的设计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和研究。分别根据水工模型比较方案和推荐方案,进行施工导流明渠及连接段的船模通航试验研究。根据... 为了配合草街航电枢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论证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试验要求制作了船模,并对有关工程的设计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和研究。分别根据水工模型比较方案和推荐方案,进行施工导流明渠及连接段的船模通航试验研究。根据船模试验最高安全限制的要求,结合相关水流条件的船模通航试验研究,对2个布置方案冲淤前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方案通航条件的优劣,给出了通航推荐方案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明渠 船模 通航条件 试验研究
下载PDF
三峡工程明渠通航船模与实船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严伟 陈永奎 杨文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兼施工通航航道 ,通过船模结合水力学试验研究 ,较好地解决了明渠内的航线优化 ,提高通航流量的方法以及汛期冲淤后的防护措施及对航行的影响等关键问题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得到 1 997~ 1 99...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兼施工通航航道 ,通过船模结合水力学试验研究 ,较好地解决了明渠内的航线优化 ,提高通航流量的方法以及汛期冲淤后的防护措施及对航行的影响等关键问题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得到 1 997~ 1 998年航行实践和原型实船试验很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明渠通航 船模试验 实船试验
下载PDF
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大桥船模通航指数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创 陈里 +1 位作者 蔡汝哲 郑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3-767,共5页
金沙江向家坝大桥的通航条件较为复杂,为了研究论证向家坝大桥的通航条件及布置优化措施,确保船舶顺利过坝,进行金沙江向家坝大桥通航船模试验研究。根据船模实验最高安全限值的要求,通过对试验成果的分析,提出最佳航线、驾驭方式和航... 金沙江向家坝大桥的通航条件较为复杂,为了研究论证向家坝大桥的通航条件及布置优化措施,确保船舶顺利过坝,进行金沙江向家坝大桥通航船模试验研究。根据船模实验最高安全限值的要求,通过对试验成果的分析,提出最佳航线、驾驭方式和航行难点,并最终给出推荐方案以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家坝 船模试验 航道整治
下载PDF
浅水航道船舶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双喜 林江萍 +2 位作者 董威 郭进涛 吴卫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年第3期414-417,422,共5页
浅水航道会形成局部“堵塞”现象,易引发“伯努利效应”而使起船体下沉,航行阻力增大.极浅水深航道易发生触底,单纯运用船模试验方法,测试结果的精度难控制,文中运用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浅水阻力.以漓江航道反铲式挖泥... 浅水航道会形成局部“堵塞”现象,易引发“伯努利效应”而使起船体下沉,航行阻力增大.极浅水深航道易发生触底,单纯运用船模试验方法,测试结果的精度难控制,文中运用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浅水阻力.以漓江航道反铲式挖泥船为例,利用深水船模试验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运用经验公式确定各航速下的下沉量,再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计入下沉量后的航行阻力,该方法可较准确估算浅水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航道 阻力 数值计算 船模试验
下载PDF
港口公共航道船舶通过能力的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文元桥 刘敬贤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9,55,共6页
在深入研究港口公共航道船舶交通流特征和船舶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航行领域、船舶穿越领域和船舶汇入领域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源汇入汇出条件下港口公共航道通过能力一般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反映航道属性、船舶属性和... 在深入研究港口公共航道船舶交通流特征和船舶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航行领域、船舶穿越领域和船舶汇入领域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多源汇入汇出条件下港口公共航道通过能力一般计算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反映航道属性、船舶属性和船舶交通流基本参数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也能反映船舶行为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港口航道 船舶行为 通过能力 计算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