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chitecture of stem and branch affects yield formation in short season cotton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Xiang RUI Qiu-zhi +5 位作者 LI Yuan CHEN Yuan CHEN Yuan ZHANG Xi-ling CHEN De-hua SONG Mei-zh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80-689,共10页
The cotton direct seeding after wheat(rape) harvested is under trial and would be the future direction at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region of China.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branch and ... The cotton direct seeding after wheat(rape) harvested is under trial and would be the future direction at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region of China.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branch and stem architecture on cotton yield and identify the optimal cotton architecture to compensate the yield loss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individual production capacity under high planting density in the direst seeding after wheat harvested cropping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m and branch archite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rchitecture of the stem and branch with yield formation were studied on eight short season cotton cultivars during 2015 and 2016 cotton growth seasons.Based on the two years results,three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architectures of stem and branch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piquat chloride(MC) application 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tem and branch,boll retention,and the yield in 2017.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on plant height,all fruiting nodes to branches ratio(NBR) in the cotton plant,and the curvature of the fruiting branch(CFB) among the studied cultivars.There were three types of stem and fruiting branch structures: Zhong425 with stable and suitable plant height and NBR(about 90 cm and 2.5,respectively),high CFB(more than 10.0),and high boll retention speed and seed cotton yield;Siyang 822 with excessive plant height and NBR,low CFB,and low boll retention speed and seed cotton yield;and other studied cultivars with unstable structure of stem and branch,boll retention speed,and seed cotton yield across years.And MC application could promote the appropriate plant height and NBR and high CFB and thus resulted in high boll retention speed and the yiel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uitable plant height and NBR(about 90 cm and 2.5 respectively),and high CFB(more than 10.0),which was related to both genotype and cultural practice,could promote the higher boll retention speed and seed cotton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 season cotton architecture of the stem and branch boll retention speed seed cotton yield mepiquat chloride
下载PDF
夏播短季栽培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宁 许豆豆 +2 位作者 刘玉杰 刘爱玉 屠小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以10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株式图记载棉株各部位蕾铃发生、生长和脱落情况,以探明棉花在夏播短季栽培条件下的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现蕾高峰期为播种后第56天至第80天,开花高峰期为播种后第77... 以10个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株式图记载棉株各部位蕾铃发生、生长和脱落情况,以探明棉花在夏播短季栽培条件下的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现蕾高峰期为播种后第56天至第80天,开花高峰期为播种后第77天至第96天,成铃高峰期为播种后第85天至第101天,各品系生殖器官(蕾、花、铃)数量积累均有显著差异;在空间分布上,P56-3、07单12、07单6和07单7表现为中部成铃最多,其余品系则表现为下部成铃最多;P56-3、07单6和07单7成铃率分布表现“下部果枝内空形”;各品系产量结构有显著差异,品系2003-29单株铃数较其他品系高19.53%~119.55%,籽棉和皮棉产量较其余品系分别高21.82%~106.32%、22.46%~134.05%,在所有参试品系中表现突出,成铃分布均匀,脱落较少,单株成铃数和产量最高,适宜在夏播短季栽培模式下种植。棉花夏播短季栽培成铃主要集中在8月,不能用传统的“三桃”比例来衡量高产优质栽培的成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夏播短季栽培 成铃 时空分布 产量
下载PDF
Biochemical Genetics of Short-Season Cotton Cultivars that Express Early Maturity Without Senescence 被引量:19
3
作者 Shu-XunYU Mei-ZhenSONG Shu-LiFAN WuWANG Ri-HongYU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4-342,共9页
: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biochemical genetic in short-seasone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SSC). Ten cultivars from two types of SSC were selected, five SSC with no prematur... : The present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biochemical genetic in short-seasone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SSC). Ten cultivars from two types of SSC were selected, five SSC with no premature senescence crossed with five SSC with premature senescence. The parents, F1, and F2 from the reciprocal crosses were field tested in replication in 2001 and 2002.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protective enzymes of the antioxidant system, such as catalase (CA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peroxidase (POD), were higher in the early maturing SSC with premature senescence compared with activities in the SSC parental cultivars that showed premature senescence, whereas the malondialdehyde (MD A) content in former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latter group. Various genetic variances and heritabilities for these biochemical traits and auxin (IAA), abscisic acid (ABA), and chlorophyll (Chl a+b) contents were also estimated. Significant additive variance for CAT, POD, ABA, and IAA existed, whereas CAT specific activity and SOD activity were largely controlled by dominant effects. Both maternal and dominant variances played equally predominant roles in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POD and SOD, MDA, and soluble portent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various genetic components to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varied in the boll-setti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oxidant enzyme biochemical trait genetic analysis short season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原文传递
不同脱叶剂对长江流域夏播短季栽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谢章书 谢学方 +3 位作者 李侃 周仲华 屠小菊 刘爱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02-2612,共11页
【目的】研究棉花在夏播短季栽培模式下对不同脱叶催熟剂的响应,为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花栽培的脱叶催熟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品脱叶剂欣噻利(50%噻苯隆·乙烯利)为对照(CK),以乙烯利和助剂为通用组分,分别配以98%噻苯隆、98... 【目的】研究棉花在夏播短季栽培模式下对不同脱叶催熟剂的响应,为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花栽培的脱叶催熟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品脱叶剂欣噻利(50%噻苯隆·乙烯利)为对照(CK),以乙烯利和助剂为通用组分,分别配以98%噻苯隆、98%噻苯隆+50%敌草隆、98%磷酸二氢钾、10%脱落酸制成4种脱叶剂配方(对应标记为S、D、L和T处理),测定不同脱叶剂处理棉株的脱叶率、吐絮率、产量相关性状及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并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脱叶剂处理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脱叶剂喷施后时间的推移,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第10 d以CK的脱叶率最高(96.57%),D处理次之(95.76%),L处理的脱叶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吐絮率也呈相似趋势,以CK最高,D处理次之,L和T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棉花产量方面,以D处理最高,S处理、CK和T处理次之,L处理最低;后期(8月30日)开花的棉铃产量性状表现也以D处理最优。纤维品质中,各处理对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和伸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上半部平均长度以CK最优、D处理次之;断裂比强度以D处理最高;后期(8月30日)开花的棉铃也同样以CK和D处理的纤维品质最优。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D和S处理及CK的脱叶及催熟效果较好,且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结论】不同脱叶剂以噻苯隆+敌草隆、噻苯隆和欣噻利效果较优,可在长江流域湖南地区夏播短季栽培模式下棉花生产种植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夏播短季栽培 脱叶剂 催熟脱叶 产量 品质 湖南
下载PDF
我国短季棉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王心宇 郭旺珍 +1 位作者 张天真 潘家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69-676,共8页
本文选用了18个随机引物,对25个我国主要的短季棉品种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短季棉品种与其系谱吻合。主要从来自美国的金字棉中选育而成,它再次反映了我国现在推广的短季... 本文选用了18个随机引物,对25个我国主要的短季棉品种作了RAPD多态性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短季棉品种与其系谱吻合。主要从来自美国的金字棉中选育而成,它再次反映了我国现在推广的短季棉品种遗传基础比较狭窄,亟待发掘新的早熟棉基因资源。研究结果可对杂种优势利用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品种 遗传多样性 RAPD 棉花
下载PDF
不同短季棉品种衰老过程生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喻树迅 黄祯茂 +4 位作者 姜瑞云 原日红 聂先舟 徐竹生 徐久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29-636,共8页
本文对中棉所16等5个短季棉品种大田栽培条件下的第10叶片和盆栽子叶附体或离体状态下某些生化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16及姊妹系中42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 本文对中棉所16等5个短季棉品种大田栽培条件下的第10叶片和盆栽子叶附体或离体状态下某些生化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16及姊妹系中42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中棉所10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快、幅度大.SOD、POD、CAT活性小.辽棉7叶绿素降解速度居中,田间附体叶片蛋白质降解较慢,离体子叶则降解快,SOD、POD、CAT活性居中,在离体子叶后期高于其他品种,可能与晚熟有关,中无268叶绿素和子叶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SOD、POD、CAT活性有特异之处,如SOD、POD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CAT则低于其他品种,可能与该品种无棉酚、兼抗枯黄萎病和棉蚜、棉铃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品种 衰老 生化机理
下载PDF
清除活性氧酶类对棉花早熟不早衰特性的遗传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喻树迅 范术丽 +2 位作者 原日红 余学科 巩万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本研究对父本短季棉早熟早衰类型品种中棉所10号、母本晚熟类型辽棉7号、子代早熟不早衰类型中棉所16进行了清除活性氧毒害的酶类SOD、POD、CAT等进行了分析。母本中棉所10号SOD、POD、CAT活性小,不能及时清... 本研究对父本短季棉早熟早衰类型品种中棉所10号、母本晚熟类型辽棉7号、子代早熟不早衰类型中棉所16进行了清除活性氧毒害的酶类SOD、POD、CAT等进行了分析。母本中棉所10号SOD、POD、CAT活性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活性氧的危害,致使未老先衰,过早丧失光合能力,造成低产;父本辽棉7号的SOD、POD、CAT的活性前期强后期稳而不降,致使晚熟;子代中棉所16结合了两者优点,生长特性早熟不早衰,青枝绿叶吐白絮、高产稳产,其生化特点与其特性较一致,SOD、POD、CAT活性强,后期平稳下降,使其早熟不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超氧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棉花根-冠关系的研究──根系伤流液及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35
8
作者 田晓莉 杨培珠 +1 位作者 何钟佩 李丕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2-97,共6页
植物的根、冠之间除了物质(矿质元素、光合产物等)的交流外,还存在着重要的信息通讯,如化学信号、电信号、水信号等。根、冠之间通过这些信号的交流,协调植物的正常生长。本试验选用2个生育特性不同的短季棉品种,研究了根系伤洗... 植物的根、冠之间除了物质(矿质元素、光合产物等)的交流外,还存在着重要的信息通讯,如化学信号、电信号、水信号等。根、冠之间通过这些信号的交流,协调植物的正常生长。本试验选用2个生育特性不同的短季棉品种,研究了根系伤洗液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以此探讨了棉花根-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花期后,伤流液中几种激素的流量均达到峰值,与地上部鲜重的快速增长和幼铃的发育有关;中棉所20号伤流液中iP+iPA,IAA,ABA的高峰出现时间早于中棉所16号,与其产量器官发育较早相吻合;中棉所16号伤流液中几种生长促进型激素的含量在开花后高于中棉所20号,另外,其叶片中的Z+ZR,iP+iPA含量高于后者,而ABA含量低于后者,决定了它的地上部生长较后者旺盛。文章最后讨论了细胞分裂素不同组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根系伤流液 叶片 根-冠关系 内源激素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下短季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房卫平 谢德意 +2 位作者 李文 马宗斌 李伶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短季棉中棉50号为材料,设2.25万、4.50万、6.75万、9.00万、11.25万、13.50万株/hm^26个密度处理,在麦后移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对短季棉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均以第6-10果枝(占38.45%以上)和... 以短季棉中棉50号为材料,设2.25万、4.50万、6.75万、9.00万、11.25万、13.50万株/hm^26个密度处理,在麦后移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对短季棉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均以第6-10果枝(占38.45%以上)和第1果节(占43.22%以上)为成铃的主体。种植密度对不同部位果枝的成铃分布影响较小,但对不同果节成铃分布影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第1果节的成铃占总成铃的比例增加,第3和第4果节以上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第2果节成铃比例以9.00万株/hm^2(中密度)的处理最高(为32.92%)。从成铃时间上看,随着密度的增加,伏桃和早秋桃总数呈增加的趋势。短季棉中棉所50号在麦收前育苗、麦后移栽时的适宜密度为6.75万-9.00万株/hm^2,比一般生产上短季棉的适宜密度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密度 成铃 时空分布 产量
下载PDF
短季棉常用亲本早熟性状的遗传及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范术丽 喻树迅 +2 位作者 张朝军 原日红 宋美珍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1-215,共5页
采用9×9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短季棉早熟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短季棉的早熟性状由加性遗传效应和显性遗传效应共同作用,同时有不可忽视的加性、显性效应与环境的互作;全生育期、株高、衣... 采用9×9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短季棉早熟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短季棉的早熟性状由加性遗传效应和显性遗传效应共同作用,同时有不可忽视的加性、显性效应与环境的互作;全生育期、株高、衣分、铃重、霜前花率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为0.262~0.528,特别是衣分和铃重受环境影响较小,可早代和异地选择;而果枝始节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但在同一地区,果枝始节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为0.244~0.652,作为早熟性的选择指标是可靠的;在研究的9个材料中,有4个短季棉的早熟性的一般配合力较好,46个组合中有16个组合的早熟性及产量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较好,其中以3个三个组合的产量及早熟性的综合性状较优,霜前皮棉较其优良亲本增产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亲本 早熟性状 遗传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下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的混合遗传 被引量:17
11
作者 董娜 李成奇 +3 位作者 王清连 艾尼江 胡根海 张金宝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4-311,共8页
分别在河南新乡和新疆石河子2个生态环境下,对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花铃期和衣分外,其它性状在2个环境中均检测到主基因。2个环境生育期的最适模型相同且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一致,果枝... 分别在河南新乡和新疆石河子2个生态环境下,对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花铃期和衣分外,其它性状在2个环境中均检测到主基因。2个环境生育期的最适模型相同且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一致,果枝始节、铃重虽最适模型相同,但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相反,苗期、蕾期、花铃期、衣分、果枝始节高度2个环境最适模型不同。生育期在不同生态环境早代选择有效,果枝始节高度和果枝始节可作为鉴定早熟性的可靠形态指标。2个环境生育期、蕾期和果枝始节高度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其它性状均分别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或以多基因遗传为主,针对各性状的遗传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短季棉 早熟及相关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混合遗传
下载PDF
我国短季棉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喻树迅 宋美珍 范术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1-336,共6页
阐述了我国50多年来选育的短季棉品种,从产量性状、早熟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改良方面概括了我国短季棉的育种成效,总结了短季棉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早熟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介绍了短季棉品种的选育方式,及现代高技术(航天诱变育种... 阐述了我国50多年来选育的短季棉品种,从产量性状、早熟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改良方面概括了我国短季棉的育种成效,总结了短季棉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早熟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介绍了短季棉品种的选育方式,及现代高技术(航天诱变育种、生化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短季棉育种中应用,提出我国短季棉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遗传 育种 进展
下载PDF
基于 SSR 标记的短季棉品种 DNA 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浩东 肖才升 +3 位作者 李庠 匡政成 王为 李育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104,共7页
为解决长江流域缺乏适合短季棉材料分子分析的SSR引物问题及加强对引进短季棉材料遗传信息的了解,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的15份短季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214对候选... 为解决长江流域缺乏适合短季棉材料分子分析的SSR引物问题及加强对引进短季棉材料遗传信息的了解,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的15份短季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214对候选SSR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多态性高、基本覆盖棉花26条染色体的68对引物,对15份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检测出178个有效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62个;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介于0.2449~0.9061,平均0.6938。品种指纹分析结果显示,在15份材料中,12份材料可采用特征引物进行一次性区分,其他材料需采用引物组合来实现与其他品种的区分,利用4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出21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5.25个,构建了15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利用NTSYS-pc2.1软件聚类分析表明:材料基因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5~0.79,平均为0.62,在相似系数0.68处可将材料分为5大类,结合系谱对聚类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为短季棉资源鉴定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SSR 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短季棉早熟性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 被引量:43
14
作者 范术丽 喻树迅 +1 位作者 宋美珍 原日红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以两个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6×TM-1的207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筛选出73个多态性引物,25个SSR标记、35个RAPD标记和13个SRAP标记,构建了第一张以研究短季棉为主的包含43个标记,标记间的最小遗传距离为11.8 cM,最大遗传距离为48.9 cM,总... 以两个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6×TM-1的207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筛选出73个多态性引物,25个SSR标记、35个RAPD标记和13个SRAP标记,构建了第一张以研究短季棉为主的包含43个标记,标记间的最小遗传距离为11.8 cM,最大遗传距离为48.9 cM,总长1174.0 cM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棉花基因组总长度的23.48%。检测到与短季棉早熟性状相关的12个QTLs,其中有8个QTLs呈簇分布在LG1连锁群上,找到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30%以上与全生育期、霜前花率和开花期有关的QTL各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早熟性 分子标记 QTL定位
下载PDF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辅助育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喻树迅 宋美珍 +1 位作者 范术丽 原日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4-670,共7页
为解决棉花育种中普遍存在的早熟早衰问题,研究了与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有关的抗氧化系统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和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产物之一丙二醛性MDA,以及生长素IAA 和脱落酸ABA在不同类型短季棉品种中不同生长发... 为解决棉花育种中普遍存在的早熟早衰问题,研究了与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有关的抗氧化系统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和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产物之一丙二醛性MDA,以及生长素IAA 和脱落酸ABA在不同类型短季棉品种中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和遗传特性。CAT 活性、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母体效应;SOD 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IAA 和MDA 含量存在显著的显性效应;POD 活性、ABA 含量存在显著的加性效应。根据不同种类生化物质的变化及其遗传规律,建立了生化辅助育种技术体系,确定了早熟不早衰品种生化物质的相对选择标准:选择范围、选择酶活量和选择时间;应用该技术成功培育出早熟不早衰的短季棉中棉所20、中棉所24、中棉所27 和中棉所36 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早熟不早衰性 辅助育种 超氧化物岐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下载PDF
麦后直播短季棉不同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伶俐 谢德义 +5 位作者 马宗斌 林同保 杜远仿 张东林 李志敏 台国琴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2,253,共5页
在麦后直播条件下,通过5个不同密度及留果枝数处理结合DPC系统化控试验,研究了短季棉不同密植群体的产量性状,以及群体叶面积、光合势、净同化率、生长率和干物重积累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9~15.75万株·hm-2的密植范围内,每公顷... 在麦后直播条件下,通过5个不同密度及留果枝数处理结合DPC系统化控试验,研究了短季棉不同密植群体的产量性状,以及群体叶面积、光合势、净同化率、生长率和干物重积累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9~15.75万株·hm-2的密植范围内,每公顷总铃数、产量和霜前花率均随密度增加而提高,达显著正相关;而密度超过15.75万株·hm-2后,由于单株生长受到过度限制,单株铃数和铃重显著降低,导致群体生产力下降,每公顷铃数减少,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种植密度 产量性状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一个短季棉芽黄基因型的鉴定及生理生化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美珍 杨兆光 +4 位作者 范术丽 朱海勇 庞朝友 田明爽 喻树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09-3720,共12页
【目的】鉴定新的早熟棉花芽黄突变体,为揭示航天诱变机理和芽黄突变体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为材料与野生型、棉花中期库17份芽黄材料进行正、反交,通过遗传学分析、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和抗氧化系统酶活... 【目的】鉴定新的早熟棉花芽黄突变体,为揭示航天诱变机理和芽黄突变体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为材料与野生型、棉花中期库17份芽黄材料进行正、反交,通过遗传学分析、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比较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与野生型的各性状差异。【结果】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和野生型中棉所58正、反交F2叶色表现符合绿叶﹕黄叶为3﹕1的分离结果,说明该突变体的芽黄性状由隐性核基因控制,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和其它17份芽黄材料正、反交,虽有材料杂交后代有极个别表现芽黄表型,但绝大部分(95%以上)都表现为正常绿色,说明控制中棉所58芽黄突变体Vsp芽黄性状的基因和其它17份已经鉴定的芽黄材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等位。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表明,芽黄突变体叶绿体发育存在一定的缺陷,发育比较滞后,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类囊体垛叠数较少,排列比较混乱,但随着叶片的不断发育,之后逐渐达到野生型的发育水平。芽黄材料的株高、果枝数、大铃、小铃、产量和纤维品质显著低于对照,芽黄突变体的SOD和CAT活性低于对照,POD活性高于对照,说明其抗氧化能力远低于对照。【结论】利用航天诱变技术,经过多代连续自交,获得芽黄性状稳定遗传且不同于棉花中期库17份已有芽黄材料的芽黄突变体中棉所58Vsp,该芽黄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芽黄突体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色素含量、叶绿素合成前提物质及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均受到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芽黄突变体 航天诱变 遗传分析 叶绿体超微结构
下载PDF
苗龄对裸苗麦后移栽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国平 韩迎春 +3 位作者 毛树春 范正义 冯璐 李亚兵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3-580,共8页
利用基质育苗裸苗移栽技术进行短季棉麦后移栽连作是一种轻简化植棉新模式,其中适宜苗龄移栽是首要问题。试验地点在黄河流域棉区的安阳市,以中棉所50为材料,研究比较6个苗龄裸苗麦后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提前育苗其... 利用基质育苗裸苗移栽技术进行短季棉麦后移栽连作是一种轻简化植棉新模式,其中适宜苗龄移栽是首要问题。试验地点在黄河流域棉区的安阳市,以中棉所50为材料,研究比较6个苗龄裸苗麦后移栽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提前育苗其现蕾期提前,苗龄每增加1 d,从移栽到现蕾期大田气积温约减少4.33℃.d,但大龄苗积温利用率不高;适龄移栽裸苗霜前花率可达到75%,子棉产量以苗龄50 d最高,达到3238.6 kg.hm-2;栽前棉苗素质高有助于提高成活率;麦后移栽棉具有集中生长特点,株高最快生长速度日在移栽后34 d左右,干物质和生殖器官最快积累期分别在打顶后14 d和现蕾后70 d左右;各处理功能叶酶活性在返苗前后变化大,但以苗龄50 d活性变化相对平稳。综合比较,苗龄50 d左右移栽具有较合理的产量构成和较高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裸苗移栽 苗龄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利用叶绿素计对短季棉氮素营养诊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1
19
作者 邬飞波 许馥华 金珠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3-488,共6页
研究了以叶绿素计诊断短季棉的氮素营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功能叶叶绿素计读数与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N_a、N_(dw))及施氮水平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对N_a的正相关高于N_(dw);与光合强度呈极显著指数相关;与产量、三桃数呈极... 研究了以叶绿素计诊断短季棉的氮素营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功能叶叶绿素计读数与叶绿素含量、全氮含量(N_a、N_(dw))及施氮水平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对N_a的正相关高于N_(dw);与光合强度呈极显著指数相关;与产量、三桃数呈极显著二次曲线回归。获得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计诊断指标。叶绿素计变动1格的参考施氮量为23.3~25.0kgN/hm^2,可作为高产低耗施肥的配套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叶绿素计 氮素营养诊断 棉花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海洋 陈建平 +4 位作者 王永慧 蔡立旺 戚永奎 施庆华 张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22-24,29,共4页
在江苏沿海地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45000、60000、75000株/hm2)和施氮量(112.5、225.0、337.5 kg/hm2)对短季棉"中棉所5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株生育期会略推迟,单株干物重和... 在江苏沿海地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45000、60000、75000株/hm2)和施氮量(112.5、225.0、337.5 kg/hm2)对短季棉"中棉所5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株生育期会略推迟,单株干物重和单位面积干物重均会增加;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棉株生育期会略提早,单株干物重会减少,单位面积干物重却增加;处理组合施氮量225.0 kg/hm2、种植密度6万株/hm2最有利于籽棉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短季棉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