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栓塞面积与D-二聚体、右心功能障碍和短期死亡风险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张诗盈 赵佳 +4 位作者 赵玉霞 徐琳 余慧雯 李春洁 车京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栓塞面积大小对D-二聚体水平、右心功能以及确诊后30 d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天津市胸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6月因APE住院的患者377例。根据CT肺动脉造影检查结...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栓塞面积大小对D-二聚体水平、右心功能以及确诊后30 d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天津市胸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6月因APE住院的患者377例。根据CT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根据栓子部位将患者分为大面积APE组和局部APE组;使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判定患者是否存在右心功能障碍;根据简化版PESI临床模型评估所有患者的30 d内死亡风险,进而分析比较不同栓塞面积所引起的D-二聚体、NT-proBNP等指标和短期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D-二聚体每升高一个4分位数间距,出现大面积APE的可能性将升高1.94倍(OR=1.94,95%CI:1.56~2.42)。右心功能障碍与栓塞面积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Goodman系数=0.11,P=0.000),不同APE栓塞面积所导致的右心功能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4.49,P=0.000)。大面积APE组与局部APE组之间确诊后30 d内死亡风险并未表现出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结论:大面积APE的风险可能会随着D-二聚体水平升高而递增,其更易引起右心功能障碍。不同栓塞面积的APE所面临的短期死亡风险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栓塞面积 D-二聚体 NT-PROBNP 短期死亡风险
下载PDF
建立急诊潜在危重病评分预测短期死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芙蓉 赵文穗 徐仲卿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综合,以建立一种新的评分方法,并探讨这种新的评分方法早期识别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记录1235例急诊观察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MEWS和新评分表评分,追踪所有... 目的: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综合,以建立一种新的评分方法,并探讨这种新的评分方法早期识别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记录1235例急诊观察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MEWS和新评分表评分,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和预后。分别比较MEWS和新评分方法不同分数段患者14 d内死亡、>14 d死亡、住院时间>14 d、住院时间≤14 d、门诊治疗的构成比;比较MEWS和新评分方法对患者病情评价和预测预后分辨度的ROC曲线差异;比较两种评分方法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EWS 5分以上,危重患者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与5分以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评分方法5分以上、住院时间>14 d的患者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10分以上、危重患者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15分以上、<14 d短期死亡的患者构成比明显增加( P<0.05)。就患者短期死亡危险性的预测和评估的鉴别能力而言,新评分方法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MEWS ( P<0.001)。新评分方法与预后的相关性高于MEWS(P<0.05),而且转归愈严重的组别新评分分值越大。结论 MEWS和新评分方法均可用于判断急诊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识别“急诊潜在危重病”的能力。而新评分方法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的住院周期及短期死亡风险,且只需增加血常规检查,其快速、费用低廉和操作简捷性并不亚于MEWS,更适用于国内的急诊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EWS) 预测短期死亡风险 急诊潜在危重病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 MEWS)
下载PDF
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原因调查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士会 吕良峰 胡成文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分析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损伤分类、入院时伤情评估... 目的:分析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损伤分类、入院时伤情评估结果、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是否采取心肺脑复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15例死亡(18.75%)。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6例(40.00%)、创伤性休克4例(26.6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20.00%);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13.33%)。死亡患者中年龄>60岁、多发伤、ISS评分≥16分的占比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同时入院时死亡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存活患者、APCAHEⅡ评分、碱剩余、PT、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CAHEⅡ评分、多发伤、ISS评分为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以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及创伤性休克为主,且与患者年龄、APCAHEⅡ评分、多发伤、ISS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短期死亡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梁亚鹏 尹其翔 +4 位作者 周峰 苗振军 蔡华忠 贾珏 徐美玲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694-1699,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院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院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4周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在入院4周内死亡将126例老年多发伤患者分为存活组(n=102)与死亡组(n=24)。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Ⅲ,APACHEⅢ)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是否急诊手术及合并脓毒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数目、入院前时间和是否输血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SS评分、主要损伤部位、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Ⅲ评分是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4周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4周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ISS评分、主要损伤部位、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Ⅲ评分。在老年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需高度重视整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和主要损伤部位的规范治疗,同时积极有效地进行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可能会更好地改善老年多发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发伤 短期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开颅术后短期死亡风险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祁海晖 杨伊林 +3 位作者 赵卫祥 董博 毛宇敏 官卫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后短期死亡的术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4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开颅手术治疗后短期死亡的术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4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30 d预后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平均动脉压、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血肿形态、脑室出血、双瞳散大的比率。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引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30 d内死亡的术前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30 d死亡18例(43. 9%),存活2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侧别、血肿量及手术时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术前GCS评分≤5分、双侧瞳孔散大、血肿形态不规则、中线移位显著及脑室严重出血比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示,GCS评分≤5分(OR=50. 345,95%CI 1. 543~1 642. 595,P=0. 028)和血肿形态不规则(OR=0. 009,95%CI 0. 00~0. 458,P=0. 019)是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术前危险因素。结论术前GCS评分≤5分及血肿形态不规则是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疝 开颅手术 短期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
6
作者 梁玲娣 曾延玲 +1 位作者 张田田 王栋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6-1240,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猝死风险评估中的价值。选取92例疑似SAHS患者,最终确诊SAHS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DEG检查和短时血压变... 本文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猝死风险评估中的价值。选取92例疑似SAHS患者,最终确诊SAHS的47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DEG检查和短时血压变异检测。结果显示,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差的均方根(rMSSD)、心率减速力(DC)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心率(HR)、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值(24 h SBPV)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SDNN、SDANN、rMSSD、HR、DC、24 h SBPV单项评估相比,六项联合对SAHS患者猝死风险的评估价值较高(P<0.05)。说明SAHS患者猝死风险可使用DEG联合心率减速力与短时血压变异进行评估,且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率减速力 短时血压变异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猝死风险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短期内死亡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龙 张子倩 《肝脏》 2021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分析转移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短期内死亡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5例转移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分析转移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短期内死亡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5例转移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死亡组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分级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癌分型、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死亡组PT、BUN、胆碱酯酶水平差异明显(P<0.05),但ALT、AST、血氨、血钠水平差异不大(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在合并肝癌合并肝硬化、肝癌合并症数量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合并门静脉合并癌栓、肝外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癌合并症3个及以上、肝性脑病分期Ⅲ与Ⅳ期、Child-Pugh分级为C级是影响转移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短期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转移性肝癌合并肝性脑病短期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有多种,临床对于这类患者应做好密切监测与干预,控制风险因素,以最大可能减少患者死亡,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肝性脑病 短期 死亡风险 潜在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
8
作者 成亚鑫 李润知 赵红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70-276,共7页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的17项生理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引入多通道概念应用于BiLSTM模型,用于突出每个生理参数对死亡风险预测的作用。采用Attention机制用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验数据来自MIMICⅢ数据库,从中提取3 080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16 260条记录用于此次研究,除了六组超参数实验之外,将所提模型与LSTM、Multichannel-BiLST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四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准确率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e、特异性Specificity、AUC-ROC和AUC-PRC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AUC值达到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重症监护病房(ICU) 双向长短时记忆 多通道 注意力机制 死亡风险预测
下载PDF
盆骨骨折急诊介入术后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9
作者 朱运龙 朱悚之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8期1179-1180,1183,共3页
目的分析盆骨骨折患者急诊介入术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盆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48h后的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3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 目的分析盆骨骨折患者急诊介入术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盆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48h后的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3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住院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24 h内平均输血量、性别、是否合并休克、损伤严重评分(ISS)、急性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是否合并头部损伤、是否合并四肢损伤、是否合并腹部损伤、盆骨外固定术、盆骨内固定术、最低氧合指数等资料。比较两组资料信息的差异,并将有差异的信息纳入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年龄、BMI、住院时间、性别、是否合并四肢损伤、是否合并腹部损伤以及盆骨外固定术、盆骨内固定术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受伤至入院时间≥1 h、24 h内平均输血量≥10U、合并休克、ISS≥25分、APACHEⅢ≥20分、合并头部损伤、最低氧合指数<200 mmHg的患者显著多于生存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上述因素为盆骨骨折患者急诊介入术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当密切关注盆骨骨折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发生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及时予以相应的干预,以降低盆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骨骨折 急诊介入术后短期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及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京菁 周谋 +5 位作者 高飏 李少文 朱展鸿 李艳辉 何宗忠 杜红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7期3310-3315,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及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7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将血小板输注24 h后血...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及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7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将血小板输注24 h后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4.5视为输注疗效不佳,反之则为输注疗效良好。随访1年,根据短期预后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及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97例AML患者中,疗效良好的患者65例,疗效不佳的患者32例,根据血液输注疗效将患者分为疗效不佳组(n=32)和疗效良好组(n=65)。随访结束时,97例AML患者中,有21例患者病死,病死率为21.65%。将病死的患者纳为死亡组(n=21),存活的患者纳为生存组(n=76)。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与白细胞计数(WBC)、输注次数、出血量、脾脏大小、感染发热、血小板种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血型、疾病类型、降钙素原(PCT)、血红蛋白(Hb)、乙肝表面抗原无关(P>0.05)。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WBC>50×10^(9)/L、输注次数≥7次、出血量≥400 mL、脾大、感染发热、血小板种类为冰冻是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AML患者短期死亡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发热、血小板抗体、应用烷化剂化疗药物、脾脏大小有关(P<0.05),AML患者短期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血小板抗体阳性、感染发热、脾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AML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佳受到WBC、输注次数、出血量、脾脏大小、感染发热、血小板种类等因素的影响。此外,感染发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抗体、脾脏大小等是AML患者血小板输注后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急性髓系白血病 疗效 短期死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