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轨混凝土枕道床横向阻力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韦凯 尤睿 +2 位作者 马宏辉 韩义涛 王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1,17,共6页
研究目的:为分析米轨混凝土枕有砟道床横向阻力变化特征,本文首先通过圆筒堆底试验与离散元模拟对道砟的摩擦系数进行标定,然后采用离散元法研究匀速推动轨枕和变速推动轨枕两种情况下米轨道床横向阻力特性,同时用单根轨枕测试法开展米... 研究目的:为分析米轨混凝土枕有砟道床横向阻力变化特征,本文首先通过圆筒堆底试验与离散元模拟对道砟的摩擦系数进行标定,然后采用离散元法研究匀速推动轨枕和变速推动轨枕两种情况下米轨道床横向阻力特性,同时用单根轨枕测试法开展米轨道床横向阻力试验以验证离散元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离散元模型探究道砟堆高和道床肩宽对米轨混凝土枕有砟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通过圆筒堆底试验与离散元模拟发现,道砟颗粒摩擦系数取0. 63时与试验结果相吻合;(2)与匀速推动轨枕相比,变速推动轨枕得到的道床横向阻力仿真值与实测值更吻合,因此变速推轨枕得到的道床横向阻力的仿真精度更高;(3)米轨混凝土枕有砟道床横向阻力随着砟肩堆高的增加而增大,砟肩堆高150 mm能显著提高米轨混凝土枕有砟道床横向阻力;(4)随着道床肩宽的增加,米轨混凝土枕有砟道床横向阻力不断增大,当道床肩宽在400~500 mm之间时对道床横向阻力的提高最经济有效;(5)本研究成果可为米轨铁路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和米轨铁路有砟道床设计理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轨铁路 道床横向阻力 离散元法 砟肩堆高 道床肩宽
下载PDF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冰雪飞溅与防治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建 井国庆 黄红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介绍严寒地区铁路冰雪飞溅危害基础上,利用空气动力学仿真手段分析研究铁路道床表面冰雪飞溅现象。采用不可压缩三维定常雷诺时均方程(RANS)结合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分析不同砟肩高度下强列车风对道床表面的气动特性影响。研究结... 在介绍严寒地区铁路冰雪飞溅危害基础上,利用空气动力学仿真手段分析研究铁路道床表面冰雪飞溅现象。采用不可压缩三维定常雷诺时均方程(RANS)结合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分析不同砟肩高度下强列车风对道床表面的气动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风速越大,道床表面风压越大,越易引起冰雪飞溅;相同风速下,钢轨两侧轨枕槽内监测点风压值最小为4~15Pa,线路中心处监测点风压值约为其10倍,砟肩处监测点风压值约为其25倍,最易引起冰雪飞溅;砟肩高度每增加50mm,风压值增幅为2%~7%。高速铁路冰雪飞溅主要通过列车、线路结构优化,站场除雪等综合治理措施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冰雪飞溅 空气动力学 砟肩高度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选择性胸弯融合治疗右肩高的Lenke 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肩关节平衡的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蒋军 邱勇 +3 位作者 钱邦平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背景:关于右肩高的Lenke 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是否需要融合上胸弯恢复双肩平衡,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目的:评估右肩高的Lenke 2型AIS患者选择性融合胸弯后的肩关节平衡恢复情况,并分析其与术后肩关节失平衡相关的影响因素。... 背景:关于右肩高的Lenke 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是否需要融合上胸弯恢复双肩平衡,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目的:评估右肩高的Lenke 2型AIS患者选择性融合胸弯后的肩关节平衡恢复情况,并分析其与术后肩关节失平衡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例右肩高的Lenke 2型AIS患者。所有患者上端固定至T3或以下水平(部分固定或不固定上胸弯)。计算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双肩失平衡,即肩关节影像学高度(RSH)>1 cm的发生率。分析术后RSH与术前影像学指标,包括T1倾斜角、锁骨角、术前RSH、上胸弯Cobb角以及屈曲位Cobb角、主胸弯Cobb角以及屈曲位Cobb角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手术前后RSH的变化与上胸弯、主胸弯Cobb角的变化及矫正率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双肩失衡平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16.7%。相关分析显示术前的影像学指标与术后RSH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主胸弯的变化及矫正率与RSH的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结论:Lenke 2型AIS患者并不是融合上胸弯的绝对指征。选择性融合胸弯时,主胸弯的过度矫正是导致术后肩关节失平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上胸弯 肩关节影像学高度 肩关节平衡
下载PDF
蹦床运动员肩关节肌肉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延丽 刘静 赵艳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62,共3页
运用摄像解析及等动肌肉力量测试的方法,对天津蹦床队6名健将级蹦床运动员的网上空跳高度、无任何上肢运动的空跳高度及肩关节肌群力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旨在研究蹦床运动员肩关节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蹦床网上... 运用摄像解析及等动肌肉力量测试的方法,对天津蹦床队6名健将级蹦床运动员的网上空跳高度、无任何上肢运动的空跳高度及肩关节肌群力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旨在研究蹦床运动员肩关节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蹦床网上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手臂由上举的状态快速落下到生理解剖位的动作是有利于运动员增加跳跃高度的;排除下肢力量与网性的情况下,蹦床网上运动员肩关节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蹦床 肩关节力量 网上跳跃高度
下载PDF
以胸大肌肱骨止点确定肱骨假体高度的临床体会
5
作者 张云海 刘伟 +1 位作者 黄东辉 林伟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腱肱骨止点(pectoralismajor tendon,PMT)上缘作为半肩置换术中假体高度定位参考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切开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例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56~72岁,平均(65.3±5...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腱肱骨止点(pectoralismajor tendon,PMT)上缘作为半肩置换术中假体高度定位参考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切开解剖复位钢板内固定的肱骨近端骨折病例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56~72岁,平均(65.3±5.2)岁。测量PMT上缘到肱骨头最高点的平均距离为(5.21±0.42)cm。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38例老年严重肱骨近端骨折行半肩置换的患者,参照PMT上缘到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5.2 cm确定肱骨假体高度,男7例,女31例;年龄60~82岁,平均(72.0±6.5)岁。术后3个月拍摄双侧肱骨全长X线片并测量长度,比较双侧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对侧肱骨长度(humeruslength,HL),采用HL×0.176计算PMT到肱骨头最高点距离,与(5.21±0.42)cm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半肩置换侧肱骨全长与对侧肱骨全长分别为(32.41±2.47)cm、(31.93±2.82)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对侧HL×0.176计算PMT到肱骨头最高点距离为(5.61±2.82)cm,与(5.21±0.42)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T可以作为肱骨假体高度的可靠参照,PMT上缘到肱骨头最高点距离为(5.21±0.42)cm,可以作为参考数值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止点 肱骨近端骨折 半肩置换 假体高度
下载PDF
论提高白云铁矿汽车排土场台阶高度的可行性
6
作者 秦鹏渊 刘敬国 +1 位作者 王挨信 孙盛 《包钢科技》 2003年第5期16-17,共2页
本文针对白云铁矿提高汽车排土场的排土高度可行性做了论述 ,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汽车排土场 台阶高度 周转量 运距 白云鄂博铁矿
下载PDF
汽车底盘维修中单手上举操作对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田保珍 范沁红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为分析汽车底盘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肌肉疲劳情况,设计并完成动态使用扭力扳手旋紧螺栓试验,测试并比较在3种不同高度和3个不同操作面上(正面、侧面和顶面)旋紧螺栓的操作方式对肌肉疲劳的影响。选取右侧肩部上斜方肌、中三角肌、冈上肌... 为分析汽车底盘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肌肉疲劳情况,设计并完成动态使用扭力扳手旋紧螺栓试验,测试并比较在3种不同高度和3个不同操作面上(正面、侧面和顶面)旋紧螺栓的操作方式对肌肉疲劳的影响。选取右侧肩部上斜方肌、中三角肌、冈上肌和冈下肌4块肌肉作为测试对象,测定并记录肌肉活性值的均方根值(RMS),标准化后通过MVE%(相对于最大收缩肌力的百分比)进行分析。选取20名男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研究表明,不同操作高度和不同操作面对肩部肌肉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表明不同的操作面和操作高度对肌肉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结论表明:在正面操作最不容易疲劳,在顶面操作最容易疲劳。该结论对人机设计非常有帮助,在人机设计中考虑操作面的影响,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让维修人员采用正面操作方式,从而降低肩部肌肉的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举姿势作业 肩部肌肉疲劳 操作面 操作高度 人机设计
下载PDF
高坝洲电厂机组水导瓦楔子板磨损及老化问题处理
8
作者 吴盼盼 王新 《水电与新能源》 2022年第10期64-65,69,共3页
高坝洲电厂水轮发电机投运至今已逾20年时间,水导瓦楔子板已出现磨损及老化现象,严重威胁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经过比较分析,提出重新加工楔子板进行更换的处理措施。并通过新旧楔子板对比确定楔子板可调节量,再将新楔子板预装、测肩... 高坝洲电厂水轮发电机投运至今已逾20年时间,水导瓦楔子板已出现磨损及老化现象,严重威胁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经过比较分析,提出重新加工楔子板进行更换的处理措施。并通过新旧楔子板对比确定楔子板可调节量,再将新楔子板预装、测肩高,最后计算得出新楔子板的加工量,给厂家提出加工方案。更换新楔子板后,机组运行情况得到了良好改善,水导油温和瓦温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子板 肩高 可调整量 加工量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的正常关节盂宽度和高度关系及形态学研究
9
作者 李丹妹 许鉴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国人正常关节盂参数,探究关节盂宽度与高度相关性,并分析国人关节盂形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间收治的96例(102肩)非骨性肩关节疾病患者基本信息及肩关节影像学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对肩...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国人正常关节盂参数,探究关节盂宽度与高度相关性,并分析国人关节盂形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间收治的96例(102肩)非骨性肩关节疾病患者基本信息及肩关节影像学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对肩胛骨进行三维建模并测量记录关节盂高度、宽度,同时记录关节盂形态。分析关节盂高度与宽度相关性,比较不同性别组及关节盂形态组的关节盂高度、宽度及宽高比值参数,分析关节盂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测量结果显示,国人关节盂宽度为(28.71±2.76)mm,高度为(36.89±3.15)mm,关节盂宽度/高度比值为0.78±0.05。关节盂宽度与高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2)=0.78,P<0.001),关节盂宽度=3.4 mm+0.68×关节盂高度。男女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关节盂高度、宽度存在显著差异(P<0.001),而宽度/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8)。不同关节盂形态组间宽度/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与梨形关节盂组(27.61±2.47)mm相比,椭圆形(29.39±2.69)mm及倒置逗号形关节盂组(29.68±3.11)mm的宽度值更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关节盂宽度及宽度/高度比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29,P=0.001)。结论国人关节盂宽度/高度比值为0.78,建立了一个通过关节盂高度预测宽度的公式:关节盂宽度=3.4 mm+0.68×关节盂高度。倒置逗号形和椭圆形关节盂宽度值更大,且关节盂宽/高比值及宽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关节盂骨缺损 关节盂高度 关节盂宽度 CT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含有上胸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矫形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贵兴 王以朋 +6 位作者 于斌 仉建国 沈建雄 翁习生 李其一 杨新宇 赵丽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0-524,共5页
目的分析含有上胸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矫形效果。方法含有上胸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6例,其中双胸弯(PUMC Ⅱa)13例,三弯13例(PUMC Ⅲa 11例,Ⅲb 2例),分为手术融合范围含上胸弯组(A 组,18例),未含上胸弯组(B 组,8例)。根据其临... 目的分析含有上胸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矫形效果。方法含有上胸弯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6例,其中双胸弯(PUMC Ⅱa)13例,三弯13例(PUMC Ⅲa 11例,Ⅲb 2例),分为手术融合范围含上胸弯组(A 组,18例),未含上胸弯组(B 组,8例)。根据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侧凸及双肩平衡的矫形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胸弯与主胸弯冠状面 Cobb 角术前 A 组为45.3°和61.2°,B 组为35.6°和58.9°,术后 A 组为24.2°和20.1°、B 组为26.4°和20.3°,A 组上胸弯与主胸弯冠状面矫形率为48.2%和68.7%,B 组上胸弯自动矫形率与主胸弯冠状面矫形率为24.5%和66.3%,上胸弯矫形率 A 组明显优于 B 组,主胸弯矫形率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射学检查双肩高度差>10 mm(双肩不平衡)的发生比例,A 组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左肩高或双肩等高的患者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右肩高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含有上胸弯、术前左肩高或双肩等高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矫形时应考虑融合上胸弯,以获得更好的上胸弯冠状面矫形率,同时避免或减少术后双肩失平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青少年 上胸弯 放射学双肩高度差
原文传递
钢管混凝土三肢中柱双层肩梁承载力分析及计算
11
作者 兰涛 张博雅 +3 位作者 李泽旭 门进杰 傅彦青 廖钒志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40,149,共9页
由于三肢中柱双层肩梁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得内力分配相比于双肢及四肢中柱双层肩梁有所不同。为了建立三肢中柱双层肩梁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式,在试验及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42个模型,对影响三肢中柱双层肩梁水平承载力的关键参数进行... 由于三肢中柱双层肩梁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得内力分配相比于双肢及四肢中柱双层肩梁有所不同。为了建立三肢中柱双层肩梁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式,在试验及有限元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42个模型,对影响三肢中柱双层肩梁水平承载力的关键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上层与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高度比)、中柱与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柱梁高度比),下层肩梁跨高比(跨高比)对三肢中柱双层肩梁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模型的特征承载力和位移,并给出参数取值范围。结果表明:高度比对模型承载力影响很小;柱梁高度比越大,模型越接近脆性破坏,特征承载力越大;跨高比越大,模型承载力越大,但受力后期,承载力下降速度也越快。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三种三肢中柱双层肩梁破坏形式和水平承载力计算式;并基于模型的延性破坏,修正了计算式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肢中柱双层肩梁 有限元分析 上层与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 中柱与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 下层肩梁跨高比 水平承载力计算式
原文传递
钢管混凝土多肢中柱双层肩梁承载力分析和计算
12
作者 门进杰 王鸿霄 +2 位作者 兰涛 李然 廖钒志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7-55,74,共10页
为了建立钢管混凝土双肢及四肢中柱双层肩梁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式,在前期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基础上,对两种双层肩梁分别设计了43和44个模型,从模型的特征承载力及位移方面分析上、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简称"高度比")、中柱与... 为了建立钢管混凝土双肢及四肢中柱双层肩梁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式,在前期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基础上,对两种双层肩梁分别设计了43和44个模型,从模型的特征承载力及位移方面分析上、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简称"高度比")、中柱与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简称"柱梁高度比")、双肢中柱下层肩梁长跨的跨高比及四肢中柱下层肩梁短跨及长跨的跨高比(简称"跨高比")对两种双层肩梁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并给出了参数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两种双层肩梁在各参数变化下的水平承载力变化规律相似;随着柱梁高度比的增加,模型刚度变大,屈服位移降低,承载力呈抛物线上升;随着跨高比的增加,模型承载力呈线性上升,但延性变差;四肢中柱双层肩梁模型随着短跨跨高比增加,翼缘面积增大,承载力小幅上升。基于参数分析结果,确定了荷载在各截面的分配比例,提出模型水平承载力计算式,并基于延性破坏,对计算式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多肢中柱双层肩梁 有限元分析 上、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 中柱与下层肩梁截面高度比 下层肩梁跨高比 下层肩梁短跨跨高比 水平承载力 计算式
原文传递
用于管件电磁缩径的螺旋槽集磁器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哲峰 姜孔明 高铁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49,共6页
集磁器是管件电磁缩径成形的重要工装之一,为了分析螺旋槽集磁器结构参数对紫铜管件成形性能的影响,利用松散耦合法对紫铜管件缩径变形进行仿真,分析了螺旋槽集磁器内外径比D/d、总高度H和内台肩高度h对管件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集磁器是管件电磁缩径成形的重要工装之一,为了分析螺旋槽集磁器结构参数对紫铜管件成形性能的影响,利用松散耦合法对紫铜管件缩径变形进行仿真,分析了螺旋槽集磁器内外径比D/d、总高度H和内台肩高度h对管件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外径比与径向电磁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有关,恰当的集磁器外径与内径可使管件径向变形量达到最大;总高度对工装的涡流损耗有较大影响,总高度越大,涡流损耗越大,管件径向变形量越小;内台肩高度对管件径向变形量和成形区域长度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内台肩高度越大,作用于管件上的电磁力密度越大,电磁力越集中,管件的径向变形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缩径 螺旋槽集磁器 内外径比 总高度 内台肩高度 管件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内侧柱支撑与其术后放射学参数变化及功能相关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会会 周业金 +2 位作者 张逸飞 宁仁德 王延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有无内侧柱支撑与其术后放射学参数变化及肩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2获得完整随访的59例肱骨近端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根据术中... 目的 观察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有无内侧柱支撑与其术后放射学参数变化及肩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4-12获得完整随访的59例肱骨近端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根据术中肱骨近端有无内侧柱支撑分为内侧柱支撑组(31例)及非内侧柱支撑组(28例)。观察2组术后肱骨头高度丢失、内翻角度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59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6~24)个月。末次随访时,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0.149~4.761(1.527±1.042)mm,内翻角度0.046°~6.772°(2.150±1.802)°,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78.129±7.527)分。非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0.343~5.317(2.501±1.290)mm,内翻角度1.429°~22.978°(10.870±4.217)°,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65.250±7.801)分。非内侧柱支撑组肱骨头高度丢失(t=3.206,P=0.002)及内翻角度(t=9.962,P〈0.001)明显高于内侧柱支撑组,内侧柱支撑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内侧柱支撑组(t=6.451,P〈0.001)。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内侧柱支撑对于维持术后肱骨头高度及颈干角、改善肩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肱骨头高度 内翻角度 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