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喙突和肩峰行肩关节外固定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兆杰 裴福兴 +4 位作者 安荣泽 杨效宁 肖玉华 张辉 邵世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喙突和肩峰的解剖学观测探讨经喙突和肩峰行肩关节外固定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为临床治疗肩关节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 18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对喙突和肩峰的宽度、厚度、长度、轴线的倾... 目的 :通过对喙突和肩峰的解剖学观测探讨经喙突和肩峰行肩关节外固定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为临床治疗肩关节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 18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对喙突和肩峰的宽度、厚度、长度、轴线的倾斜角度及进钉深度等做了解剖学观测。结果 :喙突宽 ( 17.65± 1.82 )mm ,厚 ( 13 .11± 2 .11)mm ,长 ( 4 5 .43± 4.5 2 )mm ,外倾角 ( 3 0 .2± 8.5 45 )° ,下倾角 ( 2 2 .9± 4.2 2 9)°。肩峰宽 ( 2 4.71± 3 .75 )mm ,厚 :外侧 ( 8.67± 1.3 4)mm ,内侧 ( 11.81± 1.3 3 )mm ,长 ( 4 8.2 1± 4.68)mm ,外倾角 ( 10 .81± 4.3 3 6)° ,上倾角 ( 16.3 16± 6.3 95 )°。结论 :肩关节外固定术效果可靠 ,喙突和肩峰可以接受直径 5mm的螺钉 ,其形态学资料有助于合理选择外固定器、准确确定进钉点的位置和方向、保证肩关节外固定术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外固定术 喙突 肩峰 手术方法 外固定器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能否成为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理想选择? 被引量:7
2
作者 艾进伟 韩叶萍 +2 位作者 李沛 曹玉净 张建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208-3215,共8页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导致的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5例。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1,4,8,12,20,24周和1年拍肱骨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1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治疗后12-24周,平均16.1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治疗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7.3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平均为81.8分。结果证实,外固定支架治疗各型肱骨干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临床实贱 肱骨干 骨折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 肩关节 肘关节 Constant评分 Mayo评分 骨折愈合 X射线
下载PDF
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欧阳崇志 郑晓辉 +3 位作者 杨达文 吴文正 杨锐敏 谭能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观察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对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Hipporacte复位法... 【目的】观察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对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Hipporacte复位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复位过程中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复位时长、一次复位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一次复位成功率为70.0%(21/30),略低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复位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复位过程肩部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整个观察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医源性骨折、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皮肤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具有复位过程中疼痛程度小、复位时间短的优点,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前脱位 肩关节 外展外旋自主复位法 手牵足蹬复位法
下载PDF
外固定器跨膝关节固定及伤口延期闭合治疗感染性胫腓骨骨折
4
作者 廖文波 杨圣 +2 位作者 敖俊 董立明 彭刚 《贵州医药》 CAS 1999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伴重度污染或感染的胫腓骨上段近膝关节部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分析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跨膝关节固定、创面反复冲洗、多次清理、伤口延期闭合治疗16例伴重度污染或感染的胫腓骨上段近关节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伴重度污染或感染的胫腓骨上段近膝关节部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分析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跨膝关节固定、创面反复冲洗、多次清理、伤口延期闭合治疗16例伴重度污染或感染的胫腓骨上段近关节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78%病例治疗效果优,14%病例治疗效果良好,7%病例效果差。结论:该治疗方法在处理软组织损伤重、伤口明显污染或伤口己感染的胫腓骨上段近关节部位开放性骨折具有较大优越性,是值得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感染
下载PDF
联合肌腱转位手术对肩关节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
5
作者 周之德 蒋雷生 崔一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22-226,230,共6页
本文对8具尸体肩关节中联合肌腱(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进行前方稳定性作用的生物力学分析。将上臂置于外展90°,外旋90°位,对肱骨头施以15N前移力。然后右肩关节囊完整或破损、联合肌腱原位或转位(移位到肩胛下... 本文对8具尸体肩关节中联合肌腱(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进行前方稳定性作用的生物力学分析。将上臂置于外展90°,外旋90°位,对肱骨头施以15N前移力。然后右肩关节囊完整或破损、联合肌腱原位或转位(移位到肩胛下肌和关节囊之间)。对联合肌腱施加0N、15N或30N的载荷情况下,通过三维测量仪分别监测肱骨头的位置。结果显示在所有上述情况下随着联合肌腱负载的增加,肱骨头的前移减少。特别是在关节囊破损、联合肌腱转位后,联合肌腱对肱骨头的这种阻挡前移作用最为显著。由此我们认为当上臂处于外展外旋位时,联合肌腱对孟肱关节有前方稳定功能,并且在肩关节不稳定、联合肌腱转位后这种功效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生物力学 肌腱转位手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Bankart重建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小飞 黄华扬 +1 位作者 张余 李凭跃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90-96,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对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4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对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4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非打结组(可吸收非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0例)和打结组(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4例)。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记录肩关节活动范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非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3±9)°和(170±4)°、(58±14)°和(90±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8±6)°;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7.4±3.7)分和(94.3±2.6)分、(78.1±4.6)分和(93.9±3.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2±8)°和(170±6)°、(61±13)°和(91±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5±3)°;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5.8±2.9)分和(95.1±3.7)分、(76.2±5.9)分和(92.8±5.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再脱位,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有效方法,非打结型和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脱位 BANKART损伤 关节镜检查 缝合锚钉
下载PDF
Endobutton带袢钛板与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韩晓东 邓斌 +2 位作者 孟祥波 季现忠 孟宪庆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52-1157,共6页
目的:比较Endobutton带袢钛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Endobutton带袢钛板固定治疗... 目的:比较Endobutton带袢钛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手术治疗的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Endobutton带袢钛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3~59(36.2±8.1)岁;RockwoodⅢ型6例,Ⅳ型11例,Ⅴ型6例。25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2~54(34.7±6.4)岁;RockwoodⅢ型6例,Ⅳ型14例,Ⅴ型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Con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24~51(30.5±6.5)个月。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71.9±4.0)ml,(8.2±1.6)d;对照组分别为(97.6±13.4)ml,(12.8±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00±0.39)、(1.58±0.13)分,与对照组(7.32±0.43)、(3.09±0.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nstant-Murley评分为(59.65±0.15)、(85.97±0.73)分,与对照组(52.77±0.19)、(55.78±0.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肩部疼痛1例,异位骨化1例;对照组发生内固定失败1例,肩峰撞击3例,肩部疼痛3例,异位骨化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button带袢钛板内固定技术相比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手术出血少、住院天数短、术后疼痛轻、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肩脱位 外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改良线袢法Latarjet术后早期移植骨块微动的生物力学机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新枝 覃其煌 +8 位作者 梁达强 邓桢翰 李瑛 丘志河 李盛 吴冰 李皓 柳海峰 陆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2-379,共8页
目的:通过肩关节三维模型构建和有限元分析探讨改良线袢法Latarjet术后移植骨块微动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采集美国虚拟人网站(Visible Hum)的男性人体(亚洲)数据库右肩数据,根据肩关节复发脱位改良线袢法Latarjet手术技术过程构建有限... 目的:通过肩关节三维模型构建和有限元分析探讨改良线袢法Latarjet术后移植骨块微动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采集美国虚拟人网站(Visible Hum)的男性人体(亚洲)数据库右肩数据,根据肩关节复发脱位改良线袢法Latarjet手术技术过程构建有限元模型,包含肩胛骨、肱骨、锁骨、移植骨块,模拟肱骨在肩胛骨平面外旋,模拟肱骨头与关节盂相对活动,收集相关应力数据、应力图片和位移图片(以骨块中心为基点,分别设置X-骨块沿肩胛骨左侧滑行方向、Y-骨块向肩胛骨下方滑行方向、Z-骨块向外运动方向),分析肱骨及移植骨块应力变化。结果:1)肱骨外旋并与移植骨块撞击开始后,骨块所承受的撞击应力主要集中在移植骨块与高强线连接处。但随着肱骨的外旋角度增大,应力不再集中在移植骨块与高强线连接处,而表现为上下延展向骨块四周扩布,类似肱骨沿撞击中心的扩散分布。2)随着肱骨的外旋角度增大,移植骨块在被撞击过程中于X、Y、Z方向产生位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肱骨外旋角度为0°-10.89°时,Z方向位移几乎没有(小于0.2且增值较小),该阶段中移植喙突骨块主要向肩胛骨内、下位移,其X方向位移最大值为2.05 mm,其Y向位移最大值为0.50 mm;当肱骨外旋角度为10.89°-24°时,Z方向的位移不断增加直至2.22 mm,骨块沿X方向增加直至2.89 mm,而骨块沿Y向的位移不再增加,保持在0.40 mm左右。此时移植骨块位移以向外侧翻转为主,附带向X方向的少量滑移。总的来说,3个方向位移距离随外旋过程增大;其位置由稍外于关节盂关节面,逐渐与之持平,最后稍偏内于关节面。结论:改良线袢固定法Latarjet术后早期移植骨块在肩关节外旋过程中产生微动;且肱骨与移植骨块的接触区始终为最大应力区,总体应力沿撞击中心向四周类同心圆样扩散分布,应力大小则呈阶梯状由内到外层层递减,可能与骨块塑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线袢固定 骨遮挡手术 有限元分析 外旋 微动 应力分布
下载PDF
肩肘弹力带固定结合练功疗法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临床对照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力平 林松青 陈浩雄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7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肩肘弹力带外固定结合练功疗法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的治疗效果,并与肩肘吊带固定结合练功疗法进行比较。方法:80例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完成随访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7... 目的:观察肩肘弹力带外固定结合练功疗法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的治疗效果,并与肩肘吊带固定结合练功疗法进行比较。方法:80例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完成随访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7~74岁,平均(48.4±21.3)岁;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mio-humeral interval,AHI)15~38mm,平均(22.7±10.2)mm;行肩关节肩肘弹力带固定并肩部肌肉锻炼、理疗、按摩、中药治疗。对照组(完成随访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1~72岁,平均(45.8±23.4)岁;AHI15~35mm,平均(19.4±8.1)mm;行肩肘吊带固定并结合练功、理疗、按摩、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76.3%),好转7例(18.4%),未愈2例(5.3%);对照组治愈15例(40.5%),好转15例(40.5%),未愈7例(19.0%)。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HI平均(11.9±5.1)mm(8~19mm),对照组平均(14.2±5.4)mm(8~27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25,P<0.01)。结论:肩肘弹力带固定并加强肩周肌肉锻炼,是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的安全、有效方法,疗效优于肩肘吊带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创伤和损伤 外固定器 针刺疗法 中药疗法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绍伊 章小林 赵杰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治疗)和对照组(推拿治疗),每组54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肩关节外旋与外展...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治疗)和对照组(推拿治疗),每组54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肩关节外旋与外展度数及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与外展角度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与外展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8.15%,对照组87.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治疗能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程度,扩大肩关节外旋与外展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臂丛神经麻醉 肩关节松解 肩关节功能 疼痛 外旋 外展
下载PDF
MIPPO与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对GustiloⅡ型开放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岩 邢建飞 +1 位作者 宋少峰 韩胜义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Ⅱ型开放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探究两种手术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GustiloⅡ型开放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探究两种手术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122例GustiloⅡ型开放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1例,A组采用MIPPO治疗,B组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flow,SF)、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iastolic flow,DF)、平均血流速度(time average maximum,TAM)、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应激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substance P,S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owa踝关节评分。结果A组手术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08%)高于B组(81.97%),P<0.05;A组术后1 d、3 d、7 d血清PCT、IL-6、PGE2、SP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 d、3 d、7 d患肢足背动脉SF、DF、TAM均高于B组,RI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1.48%)与B组(9.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运动VAS评分、静息VAS评分均低于B组,Lowa踝关节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与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比较,采用MIPPO治疗GustiloⅡ型开放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改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庄华伟 蒋天成 叶明旺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1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牵足蹬法整复,实验组外展外旋复位法。对比两组患者复... 目的观察外展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牵足蹬法整复,实验组外展外旋复位法。对比两组患者复位次数,复位消耗的时间、复位过程中患者疼痛V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复位成功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33.33%,而实验组二次复位成功率为20.00%、三次复位成功率为0.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33%、1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3、7.177、4.286,P<0.05)。实验组患者复位消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复位过程中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肩关节脱位患者的复位治疗中,采取外展外旋手法复位,可明显减少患者复位次数,缩短患者的复位所消耗的时间,减轻患者在复位过程中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展外旋 复位法 肩关节脱位 治疗体会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上肢悬吊带固定与肩关节外展架外固定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玉成 黄志伟 +2 位作者 林作华 罗慧钦 何炳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1期5795-5798,共4页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上肢悬吊带固定与肩关节外展架外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钢板内固定或者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上肢悬吊带固定与肩关节外展架外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顺利完成钢板内固定或者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上肢悬吊带固定治疗,观察组术后接受肩关节外展架外固定治疗,固定时间均为4~6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肩关节训练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肱骨丢失高度、肱骨头内翻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5.00%)较对照组(77.50%)高(P<0.05)。术后6个月,两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运动范围、解剖分数及总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运动范围、解剖分数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肩关节训练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肱骨丢失高度、肱骨头内翻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较对照组(15.00%)低(P<0.05)。结论与上肢悬吊带固定相比,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应用肩关节外展架外固定效果更加显著,患者可早期接受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上肢悬吊带 肩关节外展架外固定 肩关节功能 康复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博 杨波 霍乐乐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509-511,517,共4页
目的探析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采用Gartl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评估腕关节恢复情况并进行分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 目的探析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采用Gartl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评估腕关节恢复情况并进行分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研究所需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62例中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13例,占比20.97%;恢复不佳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伴月骨凹塌陷与恢复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不佳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长于恢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长、骨质疏松以及伴月骨凹塌陷是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长、骨质疏松以及伴月骨凹塌陷是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高危因素。因此,术前做好保守治疗,稳定患者临床症状,并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术后缩短外固定架固定时间,加强骨营养,控制骨质疏松的发展,可有效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 骨质疏松 外固定架 克氏针固定术
下载PDF
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配合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洁 郑炼生 +3 位作者 黄靖 佘铭铠 陈泽灏 黄培泽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6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配合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折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方案,治疗组在骨折手法复位超...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配合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折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方案,治疗组在骨折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基础上配合中医骨折Ⅲ期辨证论治,拆除夹板外固定后加用上肢洗剂水煎外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组疼痛、功能及活动范围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配合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疾病,能明显缓解患者痛苦,有利于患处功能痊愈,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法复位 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 中医综合治疗
下载PDF
观察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6
作者 关鑫 王振田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 目的:观察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前胶原羟基端肽(PICP)、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BALP)方面,2组术前差异较小(P>0.05);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比较明显,安全度高,加快骨折部位恢复,对身体创伤比较小,可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四肢骨折 外固定架 并发症 关节功能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永辉 浦绍全 +3 位作者 殷豪 吕乾 徐永清 朱跃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8年10月,采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43~76岁,平均55.9岁。致伤原因:摔伤10例,交通事故伤4例。其中NeerⅢ型9例、Ⅳ型5例;... 目的探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8年10月,采用悬张外固定技术治疗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43~76岁,平均55.9岁。致伤原因:摔伤10例,交通事故伤4例。其中NeerⅢ型9例、Ⅳ型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6 d。合并骨质疏松症9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1±1.2)分。记录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物拆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VAS评分及肩关节Neer评分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时间6~14 d,平均9.4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60个月,平均35.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5~8个月拆除外固定物,平均6.3个月。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1.5±0.8)分,末次随访时为(1.0±0.9)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75~100分,平均91.1分;获优9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为92.9%。随访期间均无肩峰撞击、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悬张外固定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悬张外固定技术 肩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