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on should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
1
作者 Zhi-Ying Chen Meng-Hua Wang Zhong Y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1期4582-4589,共8页
BACKGROUND The rotator cuff is located below the acromion and deltoid muscles and comprises multiple tendons that wrap around the humeral head,maintaining shoulder joint stability.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a... BACKGROUND The rotator cuff is located below the acromion and deltoid muscles and comprises multiple tendons that wrap around the humeral head,maintaining shoulder joint stability.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on should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METHODS We selected 97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 treated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uhuan from February 2020 to May 2023.Patients were grouped using the envelope metho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4.90%(46/49 patient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9.17%,38/48 cases;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onstant Murley Score(CMS)scores,shoulder mobility,or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scale scores(P>0.05).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CMS scores(including pain,daily living ability,shoulder mobility,and muscle strength),all aspects of shoulder mobility(forward flexion,posterior extension,external rotation,internal rotation),and SF-36 scale scores(including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emotional,physical,vitality,and health status)were higher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P>0.05).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has a good treatment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ies,helps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shoulder function,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and is highly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 Rotator cuff injury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训练在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艳霞 关琪 +2 位作者 梁金兴 林冰莹 罗小茶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渐进式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奇数号纳入对照组,偶数号纳入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分析渐进式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奇数号纳入对照组,偶数号纳入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开展渐进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恢复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运动耐力指标、FACT-B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护理前,运动距离长于护理前,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短于护理前,FACT-B各项评分及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运动距离长于对照组,心率恢复时间、最大心率时间短于对照组,FACT-B各项评分及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开展渐进式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还可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康复训练 乳腺癌手术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肩关节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阶段式康复训练法改善颈部淋巴清扫术后患者肩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邓益君 张廷碧 +8 位作者 古文珍 何杏芳 吴伟勤 王帅 熊才兵 赵艳琼 韦樱 邓娅东 黄秋雨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871-878,共8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训练改善颈部淋巴清扫术后患者肩综合征的效果,为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提供有效方案。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制定颈部淋巴清扫术后肩部阶段式康复训练计划,选取中山大学附...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训练改善颈部淋巴清扫术后患者肩综合征的效果,为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提供有效方案。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制定颈部淋巴清扫术后肩部阶段式康复训练计划,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6周开始进行肩关节活动训练、协调性训练和颈部小范围活动训练等运动康复训练至术后12个月;试验组则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术前、术后全麻清醒至拆线、拆线至术后6周、术后6周至12个月4个阶段渐进性开展术前熟悉手法训练、术后保护性康复训练、运动型康复训练、抗阻训练等阶段式康复训练计划。两组受试者训练频率均为至少3次/周,每次训练时长为10~15 min,锻炼强度为Borg自觉运动强度分级2~3分(即轻到中度的呼吸急促或疲劳),并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使用淋巴清扫损伤指数(neck dissection impairment index,NDII)评估其肩关节功能相关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结果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完成了1年的随访。在术后3、6个月,试验组受试者的NDII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试验组(93.48±9.36)vs.对照组(80.00±11.34)(P<0.001),术后6个月:试验组(98.21±4.76)vs.对照组(90.70±9.12)(P<0.001)];术后12个月,试验组受试者的NDII(97.23±4.88)仍高于对照组(96.33±4.49),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两组受试者在术后3、6、12个月3个时间点的组内NDII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阶段式康复训练法在颈部淋巴清扫术患者中应用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加速患者术后6个月内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清扫 肩关节 肩综合征 康复 生活质量 护理 头颈肿瘤 抗阻训练 运动康复微信公众号
下载PDF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阿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 目的 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施以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肩关节功能(欧美肩关节评分系统C-M)、生活质量(SF-36)、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5个月时,观察组的C-M评分、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4.00%vs. 16.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98.00%vs. 82.00%,P <0.05)。结论 将针对性康复护理用于肩袖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患者,能使其肩关节功能得到更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手术 针对性康复护理 肩关节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运动康复训练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赵小强 潘飞龙 赵小灵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训练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训练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肩关节评分及疼痛、肿胀消失时间.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Neer肩关节功能中疼痛、功能使用、活动范围、术后解剖位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肢肿胀及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21.68±3.63)d、(26.89±4.18)d,均短于对照组的(24.02±3.82)d、(29.01±4.4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能更好地促进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加快肿胀及疼痛消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运动康复训练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分阶段康复治疗对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杨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70例施以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取分阶段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70例施以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取分阶段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肢体活动度、肌力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研究组疼痛评分(14.18±2.29)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5.44±2.60)分、肢体活动度评分(29.36±3.06)分、肌力评分(16.82±2.11)分及总分(75.80±6.53)分与对照组的(11.44±2.03)、(12.17±2.36)、(24.16±5.33)、(14.50±3.06)、(62.27±7.29)分相比更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的82.86%相比更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实施分阶段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治疗 肩袖损伤 关节镜术后 肩关节功能 恢复效果
下载PDF
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云云 余新平 +1 位作者 梁建敏 林昔和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两组均实行康复训... 目的:观察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两组均实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法(CM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MS评分、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前屈、内旋、外展、外旋活动角度高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肩关节疼痛感,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刀 康复训练 肩关节功能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下SLAP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崔芳 王惠芳 +3 位作者 王予彬 李振华 况春艳 毕然然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下SLAP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12年11月行肩关节镜下SLAP损伤修复术后患者4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2-45岁,平均(36...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下SLAP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12年11月行肩关节镜下SLAP损伤修复术后患者4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康复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2-45岁,平均(36.2±2.6)岁;对照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0。43岁,平均(35.8±2.1)岁。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短波、脉冲磁疗及激光治疗。康复组同时按肩关节SLAP损伤术后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评分表(UCLA)评估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周康复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周、16周和24周,康复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针对肩关节SLAP损伤特点。设计科学、安全、有效的肩关节镜下SLAP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计划,并依照康复计划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盂唇 slap损伤 关节镜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双束双隧道增强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宝 刘欣伟 +6 位作者 孙扬 孙宁 王宇 段英超 崔向红 孙乙鹏 元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双束双隧道增强重建技术在治疗膝关节ACL训练伤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膝关节ACL损伤患者29例均行韧带重建手术。按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双束双隧道增强重建技术在治疗膝关节ACL训练伤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膝关节ACL损伤患者29例均行韧带重建手术。按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传统重建组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22~31(27.07±7.28)岁;取自体腘绳肌腱行韧带重建。增强重建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25~34(29.06±4.23)岁;双隧道韧带重建,取自体腘绳肌作为前内侧束,后外侧束用高强线替代。记录术前及术后第6、12个月膝关节胫骨前移距离差值、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末次随访时的肢体对称指数(limb symmetry index,LSI)和随访期间出现的手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15(13.7±0.8)个月,均未见手术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重建组术后第6、12个月胫骨前移距离差值[(1.45±0.62)、(1.74±0.78) mm]低于传统重建组[(2.42±0.60)、(2.51±0.63) mm],P<0.05。两组术后Lysholm、Tegner运动水平、IKDC评分、VAS及末次随访时的肢体对称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韧带重建技术,增强重建技术更能有效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且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短期疗效令人满意,适用于运动需求较高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军事训练伤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康复
下载PDF
训练伤致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分析
10
作者 王键 薛剑 吴金春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探讨武警战士的训练伤致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收治的肩关节前脱位的住院武警官兵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人口学特征、首次肩关节脱位情况、肩关节复发性脱位情况和就诊住院临床资料。结果:①51例训练... 目的:探讨武警战士的训练伤致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收治的肩关节前脱位的住院武警官兵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人口学特征、首次肩关节脱位情况、肩关节复发性脱位情况和就诊住院临床资料。结果:①51例训练伤致肩关节前脱位的住院病例,全部为男性,年龄在21~29岁占比最高(P<0.05)。②造成肩关节首次脱位的军事训练前三位是400米障碍、单双杠训练和卧倒,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次数多集中在2~10次(P<0.05),多数患者出现了肩关节不稳症状(P<0.05),大部分患者脱位后未能及时就医、无特殊保护处理,继续参与了不同程度的军事训练(P<0.05)。③大部分患者出现了Bankart损伤(P<0.05),伴随Hill-Sachs损伤或(和)SLAP损伤(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以70~89分范围者居多(P<0.05),ASES评分≤59分及ROWE评定为差者占了绝大多数(P<0.05)。结论:年轻的男性武警战士是肩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军事训练伤可能是主要诱因,发生肩关节脱位后应及时正规就诊,保守治疗易脱位复发,可能导致肩关节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军事训练伤 Hill-Sachs损伤 slap损伤
下载PDF
步态识别智能护膝的制备及其在关节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11
作者 卢妍 李哲 +3 位作者 刘英存 夏敏 李杰 方剑 《纺织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86-96,共11页
随着智能可穿戴产品不断涌现,兼顾舒适性与智能性的服装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智能传感设备与服装相结合,可以极大地发挥智能性、舒适性和质轻性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人体监测、医疗康复及运动竞技等领域。将锦纶、导电银纱线和氨纶进... 随着智能可穿戴产品不断涌现,兼顾舒适性与智能性的服装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智能传感设备与服装相结合,可以极大地发挥智能性、舒适性和质轻性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人体监测、医疗康复及运动竞技等领域。将锦纶、导电银纱线和氨纶进行编织,制备了一种弹性电容型纱线应变传感器,并将其成功集成到运动护膝中。通过合理布局传感器区域,确保传感器准确地感知人体运动,实现了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多区域应变传感智能护膝的设计与制备。收集人体异常步态运动数据,采用高效的运动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最终成功构建了智能关节损伤康复辅助训练系统,为康复训练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纺织品 护膝 纱线应变传感器 步态识别 关节损伤 康复训练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对右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鲁淼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63-166,共4页
目的将本院收治的右肩袖损伤患者视为研究对象,评估采取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右肩袖损伤的患者66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予以对照组物理因子疗... 目的将本院收治的右肩袖损伤患者视为研究对象,评估采取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确诊为右肩袖损伤的患者66例,经简单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予以对照组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患者在采取物理因子疗法的同时展开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疼痛指标[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CE_(2))]水平、肩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75.76%,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26.57±4.37)分较对照组的(23.19±4.28)分偏高(P<0.05)。治疗后,两组5-HT、PCE_(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5-HT(0.96±0.16)μg/L、PCE_(2)(90.58±6.20)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7±0.28)μg/L、(94.19±7.18)ng/L(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内旋、后伸、前屈活动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外旋活动度(30.29±5.42)°、内旋活动度(62.36±4.07)°、后伸活动度(44.24±9.11)°、前屈活动度(138.34±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22±4.64)、(59.11±5.92)、(36.11±8.62)、(126.44±11.11)°(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躯体、情感、活力以及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77.14±5.71)、(79.92±4.11)、(80.91±7.02)、(82.62±4.82)、(78.14±6.02)、(81.62±4.0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22±6.52)、(76.31±4.64)、(74.52±6.16)、(78.41±5.05)、(74.91±5.25)、(77.93±2.02)分(P<0.05)。结论予以右肩袖损伤患者物理因子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取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受损情况以及疼痛症状,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在临床实践期间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 右肩袖损伤 肩关节功能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举重运动中肩关节损伤的综合康复实验研究
13
作者 黄天晴 胡嘉楠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举重训练肩关节损伤后不同恢复手段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将20名肩关节损伤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进行40分钟的肩关节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照组则进行相同时间的针灸按摩推拿手法。实验持续... 目的:探究举重训练肩关节损伤后不同恢复手段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将20名肩关节损伤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进行40分钟的肩关节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照组则进行相同时间的针灸按摩推拿手法。实验持续了8周,记录并统计分析了举重运动员肩关节损伤和身体功能的数据。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柔韧性和功能表现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结论:实验证明综合康复训练在肩关节康复中显示出更大的功效,可有效降低运动员二次运动损伤的风险。建议:在运动损伤康复和运动训练中推广使用这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运动 肩关节 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
下载PDF
系统化运动康复训练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陈丽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8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系统化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出92例符合研究要求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6例,在术后分别实...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系统化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出92例符合研究要求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常规组各46例,在术后分别实施系统化运动康复训练和常规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骨折短临床愈合时间和影像学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稳定性、肌力、疼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Neer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恢复优良率为93.48%,高于常规组的78.26%(P<0.05)。结论系统化运动康复训练的运用能够提升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系统化运动康复训练 肩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患者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
15
作者 赵莹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患者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天津医院行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术的72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患者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天津医院行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术的72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接受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护理,比较2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肩主动前屈角度、体侧外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排铆钉固定修复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铆钉固定 康复护理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16
作者 余伟琳 吴冬梅 +6 位作者 王和强 梁添丽 李锦嫦 张世杰 梁嘉妍 刘新 杨子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东莞市康复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实施康复训...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东莞市康复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手功能受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自我妨碍量表(SH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SH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评分为(72.10±7.90)分,高于对照组的(65.07±8.50)分(P<0.05)。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其关节活动度,减轻其疼痛程度,帮助其改善上肢活动功能,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康复训练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关节活动度 疼痛程度 上肢活动功能
下载PDF
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王莲花 万芬 乐敏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阶段性运动康复训... 目的:观察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康复优良率,治疗前后自理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外旋、外展、前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旋、外展、前屈等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疗法联合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可提高康复优良率、自理能力评分,增大肩关节活动度,降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腕踝针疗法 阶段性运动康复训练 自理能力 疼痛 肩关节活动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自拟舒筋活血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强化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朱延波 张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舒筋活血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强化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自拟舒筋活血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强化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7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强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舒筋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与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舒筋活血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强化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舒筋活血汤 康复训练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对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的影响
19
作者 姚绍华 王玉玲 +3 位作者 王奇 周光宇 代子辉 孙建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对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2年5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三期量变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连续1...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对肩袖修补术后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2022年5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三期量变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连续1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修补术后应用针灸联合三期量变康复训练,可提升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其肩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肩袖损伤 肩袖修补术 针刺疗法 三期量变康复训练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康复治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王磊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廊坊市永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肩、肘、腕关节活动度增大,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力情况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功能训练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关节活动程度,恢复上肢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关节损伤 康复治疗 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