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荒漠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丰富度的季节变化及地上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36
1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共11页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6个蛇麻黄群落、28个白茎绢蒿群落及13个准噶尔沙蒿群落物种组成与丰富度的季节变化及现存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初夏时蛇麻黄和白茎绢蒿群落的科数和物种数均高于准噶尔沙蒿群落,而秋季时3个群落科、种数均明显较少。...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6个蛇麻黄群落、28个白茎绢蒿群落及13个准噶尔沙蒿群落物种组成与丰富度的季节变化及现存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初夏时蛇麻黄和白茎绢蒿群落的科数和物种数均高于准噶尔沙蒿群落,而秋季时3个群落科、种数均明显较少。初夏时期,各群落均有5种植物生活型,其中短命植物种类最多;而秋季短命和类短命植物消失,仅剩3种生活型,以一年生草本的种类最多。3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也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夏季时,准噶尔沙蒿群落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蛇麻黄和白茎绢蒿群落,而秋季时三者差异均不显著;各群落不同季节的物种丰富度间均显著正相关,体现了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夏季草本层生物量(0.67~6.99g/m2)稍大于秋季(0.89~4.20g/m2)。秋季3类群落总地上生物量分别为73.19,85.38和54.21g/m2,其中建群种分别占86.03%,84.07%和89.65%,而草本生物量均小于5%。夏季和秋季草本植物丰富度与生物量间均表现为显著的"单峰型关系",表明中等生物量时丰富度最高。尽管研究群落内草本层生物量较低,但时间上交错出现的短营养期和长营养期草本植物对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地表稳定均具有重要意义。总体上,与中国同纬度的其他荒漠相比,本研究区3类群落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表现出较低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麻黄 白茎绢蒿 准噶尔沙蒿 灌木 草本植物 生活型 生物量
下载PDF
襄樊市观花灌木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3
2
作者 唐雪辉 罗敬东 +2 位作者 刘兴乐 母俊 谭顺林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140-141,共2页
花灌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主题材料,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花灌木的应用形式和襄樊市目前的应用现状做了介绍,并且提出了改善的办法。
关键词 观花灌木 应用形式 应用现状
下载PDF
云南12种豆科灌木饲料中主要钙形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何蓉 程雪斌 +2 位作者 尹家元 李钢 李红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通过对云南12种豆科灌木饲料中的多种钙形态进行了分离提取, 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各形态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12个树种中有8个树种的可利用钙比率>29%, 其中木兰的无机钙含量>3 000mg/kg,可以作为动物补充钙的饲... 通过对云南12种豆科灌木饲料中的多种钙形态进行了分离提取, 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各形态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12个树种中有8个树种的可利用钙比率>29%, 其中木兰的无机钙含量>3 000mg/kg,可以作为动物补充钙的饲料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豆科灌木饲料 钙形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大尺度条件探讨若干因素对植物热值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高凯 宋赋 朱铁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3-458,共6页
热值作为植物的重要属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植物第一性生产力、植物营养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研究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在热值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针对某种植物,或者某地区的某些植物来展开研究,很少在大尺度上... 热值作为植物的重要属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衡量植物第一性生产力、植物营养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生态系统研究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在热值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针对某种植物,或者某地区的某些植物来展开研究,很少在大尺度上对植物热值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搜集1989―2010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http://www.cqvip.com)中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对39个样地的547种植物的热值进行归类总结,在大尺度上探讨植物器官、科、生活型及经纬度对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热值的顺序为乔木>灌木>草本,并且这种变化趋势不因植物种类和植物分布地区的变化而变化;草本与灌木植物叶片的热值最高、根系最低,而乔木则以枝条最高、根系最低;以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的科,其热值要低于以乔木为主要组成的科,本研究所涉及的各科植物以藜科植物热值最低,杜鹃花科最高;植物的热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生活型 大尺度 乔木 草本植物 灌木
下载PDF
增温和植物去除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土壤不同形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美 马志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0-477,共8页
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对增温和植物去除的响应,以理解高寒灌丛土壤氮转化和植物氮素营养过程。结果表明,增温仅在生长季中期和末期使去除植物样方的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显著降低... 研究青藏高原东部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对增温和植物去除的响应,以理解高寒灌丛土壤氮转化和植物氮素营养过程。结果表明,增温仅在生长季中期和末期使去除植物样方的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增温在去除植物样方使生长季末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降低16.1%,使生长季初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升高37.7%;在不去除植物样方,增温分别使生长季中期土壤无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升高17.5%和122.1%,使生长季末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降低21.8%。与去除植物相比,不去除植物处理在对照样方(不增温)分别使生长季中期土壤无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及生长季末期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显著降低29.3%、68.9%、11.6%和12.1%,分别使生长季末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和生长季初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升高18.7%和26.0%。而在增温样方,不去除植物处理分别使生长季中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生长季末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升高49.2%和12.7%。以上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和植物将显著改变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灌丛生长季土壤不同形态氮含量,进而影响土壤氮转化和植物氮素营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灌丛 增温 去除植物 不同形态氮 土壤氮转化
下载PDF
巧用落叶乔灌木的冬态 营造冬季水墨淡彩景观——以华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飞 刘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
落叶树种在华北地区的种植比例很高,因此,落叶乔灌木植物的冬态造景尤为重要。本文指出枝干色彩与质感、果或宿存萼片、枝干形态、花芽或叶芽、叶5个植物冬态造景要素和主要树种,并由此提出利用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搭配、形态对比、色... 落叶树种在华北地区的种植比例很高,因此,落叶乔灌木植物的冬态造景尤为重要。本文指出枝干色彩与质感、果或宿存萼片、枝干形态、花芽或叶芽、叶5个植物冬态造景要素和主要树种,并由此提出利用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的搭配、形态对比、色彩对比、粗糙度对比、明暗对比、创造音响效果6种设计方法,来营造水墨淡彩风格的冬季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态 景观 落叶乔灌木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区典型灌木防风阻沙效益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奕 肖辉杰 +3 位作者 辛智鸣 赵廷宁 蒋方哲 段媛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6,共10页
植物治沙是控制土壤风蚀最理想的措施。植株覆盖与整体配置对防风阻沙效益影响的研究较多,而能够综合考虑单一植被形态特征对植物防风阻沙能力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通过实地考察选出乌兰布和周边4种典型单一植被:白刺、沙拐枣、杨柴和梭... 植物治沙是控制土壤风蚀最理想的措施。植株覆盖与整体配置对防风阻沙效益影响的研究较多,而能够综合考虑单一植被形态特征对植物防风阻沙能力的研究比较缺乏;因此,通过实地考察选出乌兰布和周边4种典型单一植被:白刺、沙拐枣、杨柴和梭梭,采用风洞实验,研究生长季灌木单株对周围风速流场、输沙率和地表蚀积特征的影响,对比选出防风阻沙效果最优的植株种类。结果表明:1)对比生长季4种灌木单株,形态低矮且疏透度小的白刺比其他植物的防风阻沙作用显著,且能够防护的有效距离最大;2)枝下高度大的植株导致近地表流场空间产生"狭管效应",起到加速地表风蚀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植被建设中,要进行合理配置,防止"狭管效应"的发生,使其发挥更好的防风阻沙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沙区防风固沙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防风阻沙 灌木形态 地表蚀积
下载PDF
浙江天童灌木层树种个体生物量分配及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夏晨诚 杨同辉 +3 位作者 曹菁 赵琦 林波 达良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5-949,共5页
根据不同生活型树种标准木实测数据,比较个体生物量器官分配状况以探索其生长策略;同时建立了该地区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并与全收割法测量数据比较,检验模型估算精度。结果表明,相对常绿树种,天童灌木层落叶树种分配较多的... 根据不同生活型树种标准木实测数据,比较个体生物量器官分配状况以探索其生长策略;同时建立了该地区灌木层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回归模型,并与全收割法测量数据比较,检验模型估算精度。结果表明,相对常绿树种,天童灌木层落叶树种分配较多的生物量于地上部分来获取更多光照资源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灌木树种分配较多生物量于树叶,相比之下,乔木树种则更多地累积树干和根系生物量;各生活型树种器官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为主,树干和地上部分模型拟合度最好;应用于样地生物量估算,树干模型精度最高,树叶模型精度最低;地上部分生物量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地估算灌木层生物量,与实测值误差仅为0.47%,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地区灌木层生物量的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层 生物量分配 生活型 生物量模拟
下载PDF
祁连山典型灌丛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剑 刘贤德 +5 位作者 何晓玲 王顺利 贺永岩 武秀荣 赵晶忠 马雪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7-1437,共11页
灌丛群落作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系统地研究祁连山地区灌丛群落结构特征对阐明灌丛群落的更新、演替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 灌丛群落作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系统地研究祁连山地区灌丛群落结构特征对阐明灌丛群落的更新、演替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选择分布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的甘青锦鸡儿(Caragana tangutica)、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和吉拉柳(Salix gilashanica)5种典型灌丛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主要研究了5种典型灌丛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祁连山大野口流域灌丛群落组成较为简单,只出现了48种植物,隶属于26科,38属,以蔷薇科、禾本科、菊科和豆科等西北干旱区优势科的数量居多。(2)生活型谱均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最大,为37.09%,地上芽植物所占比例最少,为4.00%。(3)整体上看,灌丛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12~2.26,Simpson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为0.60~0.74,其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物种组成较为简单,其中不同灌丛群落H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金露梅>鬼箭锦鸡儿>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吉拉柳,D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吉拉柳>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4)不同的生境条件导致群落多样性层间结构存在差异,除鬼箭锦鸡儿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而鬼箭锦鸡儿群落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为接近,物种组成灌草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群落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生活型 祁连山
下载PDF
沙旱生灌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亚楠 陈晓娜 +4 位作者 郭跃 段娜 郝需婷 韩春霞 李刚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6,共6页
干旱区土地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沙旱生灌木是干旱区优势树种,在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改善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沙区适生灌木树种的抗旱机理,归纳沙旱生灌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特征,对荒... 干旱区土地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沙旱生灌木是干旱区优势树种,在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改善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沙区适生灌木树种的抗旱机理,归纳沙旱生灌木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特征,对荒漠化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株高、生物量、叶形、气孔等生长形态方面总结干旱胁迫对沙旱生灌木的影响,从渗透调节、抗氧化调节、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概述沙旱生灌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归纳了沙旱生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提出抗旱锻炼、化学调控、微生物调控及生长剂调控等提高抗旱性的途径,并对未来沙旱生灌木耐旱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沙旱生灌木的耐旱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旱生灌木 干旱胁迫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原文传递
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26
11
作者 牛得草 李茜 +2 位作者 江世高 常佩静 傅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25,共9页
为了解同一生活型不同种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为了解同一生活型不同种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对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的物候期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并采集植物叶片,分析了其C、N、P含量及计量比在不同月份的变化。结果显示:1)同一生活型的6种植物的叶片C、N、P及C:N、C:P和N:P在整个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同,且以上各指标季节间的变异系数在6种植物之间也存在差异;2)单个植物种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季节变异分析显示,叶片C、N含量及C:N的季节变异较小,叶片P含量及C:P和N:P的季节变异较大,6种植物叶片C、N含量及C:N由于季节变异所计算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60%–10.20%、6.09%–20.50%和5.87%–18.78%,6种植物叶片P含量的季节变异所产生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6.43%–43.43%,叶片C:P和N:P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8.48%–31.95%和11.86%–40.73%;3)综合分析6种植物叶片C、N、P及其计量比各指标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变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P(28.85%)>C:P(25.02%)>N:P(22.18%)>N(14.22%)>C:N(12.48%)>C(4.62%);4)生长季节与植物种类对植物叶片C、N、P及其计量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植物叶片C、N含量的变异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植物叶片P含量的变异主要受生长季节影响,植物叶片C:N、C:P和N:P的变异都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活型 灌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