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 |
石昌渝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25
|
|
2
|
《金瓶梅》与《水浒传》:文字的比勘 |
刘世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8
|
|
3
|
《水浒传》中的“血腥描写”及其文化阐释 |
杜贵晨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4
|
布迪厄理论视角下翻译审美再现研究——以罗慕士、赛珍珠的汉语典籍英译为例 |
董琇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5
|
论《水浒后传》《后水浒传》《荡寇志》中的女英雄形象 |
刘相雨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3
|
|
6
|
《水浒传》两译本的翻译策略 |
张丽云
李娜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7
|
《后水浒传》的多重价值 |
侯忠义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8
|
金圣叹对韩国通俗文学批评影响之初探 |
高奈延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9
|
运河文化背景与《水浒传》的创作 |
王振星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5
|
|
10
|
近二十年《水浒传》批评综述 |
高日晖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3
|
|
11
|
施耐庵祖籍的再认识 |
曲沐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3 |
3
|
|
12
|
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检讨 |
刘天振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3
|
论《水浒传》开篇神奇怪异故事之功能 |
刘坎龙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4
|
论《水浒传》“义气”文化的意义 |
胥惠民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5
|
《水浒传》中的文化词及其翻译 |
尤芳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3 |
2
|
|
16
|
《水浒传》中的江湖与江湖文化 |
冯汝常
|
《济宁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7
|
鲁达慈悲情怀辨考——《水浒》人伦和谐之一 |
王灵芝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3
|
|
18
|
论“《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说之不成立——就教于石昌渝先生 |
崔茂新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9
|
论《水浒传》题材及价值内涵的多元性 |
陈文新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1
|
|
20
|
无据推理何时休——《水浒传》“农民起义”性质之再商榷 |
王振彦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