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经注》被动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延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9-153,共5页
《水经注》中出现的被动式语例基本为郦道元个人语料。从被动式的类型及其出现频率、被动式内部的成分类别、组合关系和语法功能看,《水经注》真实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汉语的历史面貌,因此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
关键词 《水经注》 中古汉语 被动式 语法结构 语法功能
下载PDF
南北朝山水散文的文化异质——以《水经注》和南朝山水书札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鲍远航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7,共4页
在对以《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散文中的山水描写和以南朝梁吴均"三书"等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札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朝与南朝山水散文在观察点的选择和材料的组织方式上,在山水描写的表现手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不同。这些... 在对以《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散文中的山水描写和以南朝梁吴均"三书"等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札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北朝与南朝山水散文在观察点的选择和材料的组织方式上,在山水描写的表现手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不同。这些差异或不同的产生,与二者对前代文学继承的不同侧重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山水散文 差异
下载PDF
《水经注》所引三种汉晋河北地记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鲍远航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0-26,共7页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地记早已亡佚无存。本文以其所征引的河北地区的三种古代地记《冀州风土记》、《中山记》、《邺中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它们的作者、成书与亡佚时代、佚文情况、文史价值等进行辑考、...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地记早已亡佚无存。本文以其所征引的河北地区的三种古代地记《冀州风土记》、《中山记》、《邺中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它们的作者、成书与亡佚时代、佚文情况、文史价值等进行辑考、论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冀州风土记》 《中山记》 《邺中记》
下载PDF
《水经注》引文被动式语料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延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28-131,共4页
《水经注》完成于北魏延昌至正光年间,是中古汉语研究的一份宝贵资料。不过,其中的语言成分比较复杂。从被动式方面的情况看,除了郦道元自述部分的语料或者经过其转述加工的语料外,还有一些直接从其他文献中援引而来的语料,这些直接引... 《水经注》完成于北魏延昌至正光年间,是中古汉语研究的一份宝贵资料。不过,其中的语言成分比较复杂。从被动式方面的情况看,除了郦道元自述部分的语料或者经过其转述加工的语料外,还有一些直接从其他文献中援引而来的语料,这些直接引用的语料与郦道元个人语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历史文献进行语言研究,必要时应将两种不同的语料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汉语史 被动式 语料 引文
下载PDF
《水经注》写景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华南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3-85,共3页
郦道元的文风与六朝时期一般诗文不同。他注重文字的修饰,崇尚遒整明洁,简练恰切,以非常审慎的态度遣词造句;他反对徒有其形式美的浮靡文风,但又讲求字句的饰洁整齐,音韵的和谐优美。这就形成了郦文幽深孤峭、冷艳峻洁的独特语言风格。
关键词 语言 艺术 《水经注》 郦道元
下载PDF
胡适、顾廷龙与全祖望校《水经注》案——以胡适、顾廷龙往来信札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丁小明 尹伟杰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5-162,共8页
胡适和顾廷龙曾合作研究全祖望校《水经注》的真伪问题,合众图书馆的"重校本"成为此案的关键所在。通过两人的往来信札和顾廷龙的《手札识语》,可以还原胡适是如何在顾廷龙的帮助下逐渐改变自己的观点的。胡适最终修改了自己... 胡适和顾廷龙曾合作研究全祖望校《水经注》的真伪问题,合众图书馆的"重校本"成为此案的关键所在。通过两人的往来信札和顾廷龙的《手札识语》,可以还原胡适是如何在顾廷龙的帮助下逐渐改变自己的观点的。胡适最终修改了自己的结论,但是为戴震洗冤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胡适在全案上的成功是考证方法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顾廷龙 水经注 全祖望 合众图书馆
下载PDF
论《水经注》对潧(溱)水之误注兼论《水经注》研究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朱士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3,共7页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记述我国1252条河流之水道源流以及相关自然景物与人文史迹的重要典籍。后代学者在对其进行辑补、校释时也发现或造成了一些错误。本文通过引证前辈学者研究成果并列举新的论据,揭明郦道元将春秋战国时郑国...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记述我国1252条河流之水道源流以及相关自然景物与人文史迹的重要典籍。后代学者在对其进行辑补、校释时也发现或造成了一些错误。本文通过引证前辈学者研究成果并列举新的论据,揭明郦道元将春秋战国时郑国与韩国都城(遗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区)东之溱水误注为黄水河;并进而阐述了对《水经注》再做深入研究与严谨校释之学术意义及实践价值,提出了当前应树立新的研究理念,协调学术力量,撰写《<水经注>简校》、《<水经注>新校》、《新水经》等代表现代学术水平新成果等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郦道元 《水经注》 潧(溱)水
下载PDF
《水经注》徵引吴越石刻文献考论
8
作者 张鹏飞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1-76,共6页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著录汉魏时期金石碑刻众多,其中在卷四十《渐江水注》中集中收录了吴越地域汉魏时期六处石刻文献:余杭三碑、独松冢砖铭、浦阳江侧冢甓书、孙吴临平湖石函文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及文化研究价值。文章试... 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著录汉魏时期金石碑刻众多,其中在卷四十《渐江水注》中集中收录了吴越地域汉魏时期六处石刻文献:余杭三碑、独松冢砖铭、浦阳江侧冢甓书、孙吴临平湖石函文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及文化研究价值。文章试就《水经注》所著录吴越地域汉魏时期六处石刻文献予以考释,以充实吴越文化研究之内容,亦冀能拓展金石学研究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郦道元 《水经注》 吴越 石刻文献 徵引
下载PDF
于禁“七军皆没”与平鲁城地望
9
作者 胡以存 吴媛花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水经注》将于禁屯军置之樊城,与《三国志》不合。结合庞德行止及曹仁记水碑,于禁七军屯地应是晋宋时平鲁城,《水经注》此段或有舛误。三国时期邓县移徙樊城东北,以方位、道里计算,平鲁城或为樊城西北之邓城。
关键词 《水经注》 平鲁城 水淹七军
下载PDF
古灌阳县建置与县治变迁考辨--南岭走廊历史地理研究之一
10
作者 江田祥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11,共5页
结合西汉岭南政治格局,推测观阳县创置于汉文帝初年,被废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征服南越时,提出东汉末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复置观阳的观点,并认为东汉末以后的观阳县治皆在今灌阳县城地。通过考辨《水经注》的相关记载,纠正... 结合西汉岭南政治格局,推测观阳县创置于汉文帝初年,被废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征服南越时,提出东汉末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复置观阳的观点,并认为东汉末以后的观阳县治皆在今灌阳县城地。通过考辨《水经注》的相关记载,纠正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一些讹误,廓清了西汉以来观阳县政区设置及县治变迁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观阳 刘备 水经注
下载PDF
《水经注》记载的名胜古迹
11
作者 陈桥驿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4,12,共5页
《水经注》记载的名胜古迹有神话传说中的名胜古迹、域外名胜古迹、据南方古文献辑录的南方胜迹、当时存在而今已不存和至今仍存在且有所更新发展的胜迹。郦道元对名胜古迹的辑录生动而求实,对《水经注》所载名胜古迹的整编对于郦学研... 《水经注》记载的名胜古迹有神话传说中的名胜古迹、域外名胜古迹、据南方古文献辑录的南方胜迹、当时存在而今已不存和至今仍存在且有所更新发展的胜迹。郦道元对名胜古迹的辑录生动而求实,对《水经注》所载名胜古迹的整编对于郦学研究、文献学研究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将有所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郦道元 名胜古迹
下载PDF
《水经注》地理研究初探
12
作者 张步天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7年第3期84-87,共4页
《水经注》是一部以河川为纲目的地理书,随着研究平台逐步完善,地理研究也应逐步走向前台。《水经注》原文的地理学解读和绘制现代版地图集是《水经注》地理研究的基础工程。
关键词 《水经注》 原文的地理学解读 现代版地图集
下载PDF
《水经注》中有关资水文明的记载
13
作者 罗威 《益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89-91,共3页
湖南四大水之一的资水 ,用她的乳汁养育了两岸人民 ,创造了经久不衰的文明。郦道元以他如椽的笔触 ,扼要地为《水经·资水》作注。资水的发源及两岸的古代物产、历史名人名胜等 ,全载其中。
关键词 资水 资水文明 《水经注》 发源地 流域
下载PDF
《水经注》方位词及其用法浅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世和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水经注》是中古重要文献,考察了《水经注》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归纳了中古时期方位词系统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水经注 方位词 语法功能 语义特点
下载PDF
清代民国时期学者对《直隶河渠书》案的参与——兼论《直隶河渠书》案与《水经注》案之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开金 刘森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12,共7页
嘉庆年间引发的《水经注》案引起之后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而与之关系密切的《直隶河渠书》案则很少受到瞩目。两桩公案的发起者均为段玉裁,而《水经注》案的主要参与者魏源、张穆、孟森、王国维、梁启超、胡适等,均参与到《直隶河渠... 嘉庆年间引发的《水经注》案引起之后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参与,而与之关系密切的《直隶河渠书》案则很少受到瞩目。两桩公案的发起者均为段玉裁,而《水经注》案的主要参与者魏源、张穆、孟森、王国维、梁启超、胡适等,均参与到《直隶河渠书》案中,实际上为《水经注》案开辟了新的“战场”。当然,《直隶河渠书》案并不仅仅是《水经注》案的“附庸”,它引发的学术话题亦足以自成体系,如《直隶河渠书》稿本的整理与研究,《畿辅安澜志》与《直隶河渠书》的关系问题等,都值得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民国 《水经注》案 《直隶河渠书》 《畿辅安澜志》 关系
下载PDF
“河北之济”的变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宗昱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8-21,共4页
我国古人认为济水是跨越黄河独流入海的河道,因此有"河北之济"和"河南之济"的称谓,而且赋予了其"三伏三起"的神话,是与江、淮、河并称为"四渎"的一条大河。济水在北魏以后逐渐湮灭,现在已经没... 我国古人认为济水是跨越黄河独流入海的河道,因此有"河北之济"和"河南之济"的称谓,而且赋予了其"三伏三起"的神话,是与江、淮、河并称为"四渎"的一条大河。济水在北魏以后逐渐湮灭,现在已经没有称为济水的河流。济水是如何消失的,济水的遗迹又在哪里,济水消失的原因和影响又是怎样的。通过对有关济水的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河北之济"的变迁过程和原因及其相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水 《水经注》 变迁 原因
下载PDF
墓志文献“孤河”为“泒水”考论——兼辨泒水非滹沱河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阳 《中国文字研究》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北魏《韩贿妻高氏墓志》“■河之阴”之“■”,各家录文均阙。辨析字形,稽查文献可知待考字当释作“孤”,通“泒”。泒河不载于《水经注》,且与滹沱河纠葛不清。据文献梳理之,应别为二河。
关键词 泒水 滹沱河 《水经注》
下载PDF
《水经注》中黄帝桥山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晶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据文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何处?与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之桥山黄帝陵是何关系?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用以北魏《水经注》为代表的早期文献和实物材料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推测出《水经注》中的黄帝葬... 据文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何处?与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之桥山黄帝陵是何关系?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用以北魏《水经注》为代表的早期文献和实物材料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推测出《水经注》中的黄帝葬地桥山泛指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部的白于山。至于唐代南迁到今子午岭东南麓之延安市黄陵县,其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长期战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注》 黄帝 桥山
下载PDF
《水经注》:地记散文的山水游记化
19
作者 胡培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河流山川地貌的历史地理学著作,但同时《水经注》又是一部生动优美的文学作品,其文学价值在于其注文中所夹杂的大量清丽可喜之山水景致描写,用字遣词精美,句式上的骈散结合,写景与抒情相交融。
关键词 《水经注》 地记散文 山水游记化
下载PDF
《水经注》里的人水和谐思想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米善军 《保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5-42,共8页
魏晋之前,古人在神秘的水崇拜行为、丰富的典籍记载以及众多水利工程的修建中渗透着人水和谐思想;郦道元在继承魏晋前人思想的同时,受特殊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在《水经注》蕴含了敬水、护水、赏水、用水的人水和谐思想;在环境史... 魏晋之前,古人在神秘的水崇拜行为、丰富的典籍记载以及众多水利工程的修建中渗透着人水和谐思想;郦道元在继承魏晋前人思想的同时,受特殊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在《水经注》蕴含了敬水、护水、赏水、用水的人水和谐思想;在环境史视野下重新检视《水经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还有利于认识当前的水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和谐思想 《水经注》 环境史视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