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初踢毽运动发展述论
1
作者 唐彦 张钰菁 +2 位作者 谢维俊 张德顺 毛俊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传统踢毽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运动,自发明之始便受到大众的喜爱。由于踢毽制作的随手可得和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兼容,民国时期的教育部把踢毽在大学教学纲要中列为和缓运动,提倡踢毽还具有着推广民族运动,宣传尚武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 传统踢毽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运动,自发明之始便受到大众的喜爱。由于踢毽制作的随手可得和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兼容,民国时期的教育部把踢毽在大学教学纲要中列为和缓运动,提倡踢毽还具有着推广民族运动,宣传尚武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本篇文章以文献分析法为主,选取民国报纸为主要史料,对清末民初传统毽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深度还原,以填补相关历史叙述之空缺,亦为当代传统踢毽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复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踢毽 毽球运动 民族运动
下载PDF
上海地区毽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9
2
作者 谢成超 王晓芳 白海峰 《辽宁体育科技》 2005年第5期59-60,共2页
对上海地区毽球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为更好地开展毽球运动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上海 毽球运动 开展 对策
下载PDF
传统文化保护视阈下的毽球运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强 马锦宗 晋慰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7年第3期72-75,共4页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制约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痕迹。这种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缺少西方体育的简洁明快,因此难以迅速推广和普及。毽球运动作为其中独树一帜的一种运动形式...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制约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痕迹。这种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缺少西方体育的简洁明快,因此难以迅速推广和普及。毽球运动作为其中独树一帜的一种运动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很高的推广价值。笔者通过对毽球项目发展现状的调查,指出毽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运动个体的支持,也离不开毽球运动自身的不断改进,更离不开正确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毽球运动 价值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毽球推球三人赛中进攻技术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锦宗 王苗 郭海英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0-93,共4页
文章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上参加毽球推球三人赛的13个队伍进攻技术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各种进攻技术在进攻环节的得分率及成功率的优势和不足,旨在为从事毽球事业的运动员... 文章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上参加毽球推球三人赛的13个队伍进攻技术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各种进攻技术在进攻环节的得分率及成功率的优势和不足,旨在为从事毽球事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借鉴。同时,弥补毽球理论方面的相关不足,提高限制线后进攻的运用,增强比赛的观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球赛 进攻技术 效果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大学生毽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调查研究
5
作者 蔡富华 徐新红 陈秀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大学生毽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状况,结果表明:1)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性别上能力动机、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都有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毽球运动员三个维度都强于女大学生毽球运动员.2)甲组的男、女大学生毽球运动员...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大学生毽球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状况,结果表明:1)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性别上能力动机、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都有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毽球运动员三个维度都强于女大学生毽球运动员.2)甲组的男、女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能力动机和获得成功的动机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避免失败动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乙组的男、女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3个维度上都无显著性差异.4)甲、乙组之间男子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能力动机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其它两个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甲、乙组之间女子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3个维度上都无显著性差异.5)乙组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能力动机维度上强于甲组大学生毽球运动员,且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两个维度没有差异.6)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毽球运动员在获得成功动机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它两个维度无差异.建议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提高毽球运动员的内部动机,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体验成功和喜悦.以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和比赛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毽球运动 能力动机 获得成功的动机 避免失败的动机
下载PDF
“游移视点”、文本游戏与自我意识——《羽毛球》中“空白”现象的审美反应分析
6
作者 王艳萍 林斌楠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当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羽毛球》巧妙地略去了诸多重要信息,形成了沃尔夫冈·伊瑟尔所说的文本“空白”。通过设置“空白”,使用“游移视点”,作者斯威夫特召唤读者加入到他的创作过程中进行文本游戏,享受意义... 当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羽毛球》巧妙地略去了诸多重要信息,形成了沃尔夫冈·伊瑟尔所说的文本“空白”。通过设置“空白”,使用“游移视点”,作者斯威夫特召唤读者加入到他的创作过程中进行文本游戏,享受意义建构的权利与愉悦,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更为重要的是,“空白”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我意识。“空白”使文本中那些不确定因素具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使意义变得多样、立体而丰富,增加了小说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空白” “游移视点” 文本游戏 自我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