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外周神经侧枝发芽GAP-43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旭东 刘刚 赵烨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通过对神经侧支发芽过程中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生长相关蛋白-43(gr owt h associ at ed pr ot ei n-43,GAP-43)的调控,探讨神经侧支发芽再生的机制。方法:SD大鼠共40只,建立胫腓神经端侧吻合模型,随机分为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 ow... 目的:通过对神经侧支发芽过程中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生长相关蛋白-43(gr owt h associ at ed pr ot ei n-43,GAP-43)的调控,探讨神经侧支发芽再生的机制。方法:SD大鼠共40只,建立胫腓神经端侧吻合模型,随机分为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 owt h f act or,NGF)组和生理盐水(SAL)组,各组又分为1周、2周、4周和8周组。切取吻合近端和远端神经纵切片标本,进行GAP-43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反应强度的半定量分析。结果:NGF组GAP-43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应用NGF可以促进端侧吻合后神经侧支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端侧吻合 侧支发芽 神经生长因子 gap-43
下载PDF
端侧神经吻合术后神经再生初期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第2颈椎背根神经节内的探针标记 被引量:2
2
作者 程飚 陈绍宗 +2 位作者 李学拥 李跃军 李望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轴突再生初期生长相关蛋白在背根神经节内的表达情况 。方法将兔两侧耳大神经制成神经端侧吻合模型,首先对再生神经轴突相应的背根神经节进 行GAP-43寡核苷酸探针标记,再利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结... 目的观察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轴突再生初期生长相关蛋白在背根神经节内的表达情况 。方法将兔两侧耳大神经制成神经端侧吻合模型,首先对再生神经轴突相应的背根神经节进 行GAP-43寡核苷酸探针标记,再利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结果半定量分析。结果神 经切断及切断后端侧神经吻合,背根神经节内便立刻有GAP-43的表达,14d时达到高峰,后 逐渐回落,两者之间有共性更有差异。结论神经的损伤与再生均能引起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 变化,这将有利于端侧神经吻合后轴突再生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侧神经吻合术 背根神经节 生长相关蛋白(gap-43)
下载PDF
基于Info-gap理论的巷(隧)道围岩岩爆稳健可靠性预测
3
作者 张晓君 魏金祝 +1 位作者 刘啸 王宇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8,共6页
鉴于岩爆倾向性围岩对其参数变化的强敏感性,考虑巷(隧)道围岩物理、力学、环境等参数的变化幅度,建立了基于Info-gap理论的Info-gap模型、稳健函数及评价模型,定义了具有明确含义的安全系数。采用抗力—荷载模型,基于岩爆烈度分级标准... 鉴于岩爆倾向性围岩对其参数变化的强敏感性,考虑巷(隧)道围岩物理、力学、环境等参数的变化幅度,建立了基于Info-gap理论的Info-gap模型、稳健函数及评价模型,定义了具有明确含义的安全系数。采用抗力—荷载模型,基于岩爆烈度分级标准,建立了岩爆预测的功能函数。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基于Info-gap理论的岩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了各参数对岩爆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Info-gap理论的岩爆预测模型是合理和适用的;通过岩爆预测评价模型,可实现对强烈岩爆、中等岩爆、弱岩爆和无岩爆的连续评价预测;若评价结果为强烈岩爆,则中等岩爆和弱岩爆必发生,若评价结果为中等岩爆,则弱岩爆必发生;随支护力的增加,稳健可靠度指标增加,支护对岩爆烈度降低及岩爆发生与否有重要控制性作用;对于巷(隧)道围岩内部而言,所处位置不同,稳健可靠度指标不同,代表其岩爆烈度不同,通过稳健可靠性分析可得出不同岩爆烈度的岩爆深度;地应力值的变化对岩爆烈度及岩爆发生与否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岩爆预测及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Info-gap模型 功能函数 稳健可靠度指标 侧压系数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up-wave barge motion on the water resonance at a narrow gap between two rectangular barges underwaves in the sea
4
作者 JIN Ruijia NING Dezhi +1 位作者 BAI Wei GENG Baol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68-76,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time-domain potential flow model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wave resonance in a gap between two side-by-side rectangular barges. A fourth-order predict-correct method is implemented t... A three-dimensional time-domain potential flow model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wave resonance in a gap between two side-by-side rectangular barges. A fourth-order predict-correct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update free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sponse of an up-wave barge is predicted by solving the motion equation with the Newmark-β method. Following the validation of the developed numerical model for wave radiation and diffraction around two side-by-side barges, the influence of up-wave barge motion on the gap surfaceresonance is investigated in two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up-wave barge relative to the back-wave barge at various frequenc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reely floating up-wave barg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and the resonance wave amplitude. Simultaneously, the up-wave barge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ck-wave barge leads to a reduction in the resonance wave amplitude and motion response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configu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e-by-side barges gap resonance time-domain model up-wave barge motion
下载PDF
面向9%Ni钢大型储罐的旋转电弧窄间隙立焊装备
5
作者 闫强强 贾传宝 +3 位作者 陈崇龙 王莹刚 胡志文 郑庆烨 《电焊机》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提出一种面向9%钢大型LNG储罐的旋转电弧窄间隙立焊装备,旨在解决LNG储罐立缝位置的焊接难题。采用窄间隙TIG旋转电弧焊接新工艺,将钨极打磨成非轴对称的尖端,通过电机控制钨极旋转,使电弧周期性加热窄间隙坡口两侧,有效解决了侧壁熔合... 提出一种面向9%钢大型LNG储罐的旋转电弧窄间隙立焊装备,旨在解决LNG储罐立缝位置的焊接难题。采用窄间隙TIG旋转电弧焊接新工艺,将钨极打磨成非轴对称的尖端,通过电机控制钨极旋转,使电弧周期性加热窄间隙坡口两侧,有效解决了侧壁熔合问题。为配合该工艺,设计了新型窄间隙TIG旋转电弧焊枪,具备无线回转导电、自动送丝和双路气保护功能。同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LNG储罐立缝位置的自动焊接设备,包括真空吸附的挂壁小车和焊接小车。在实验室搭建了全套试验装备,包括焊接小车、全自动送丝机、焊接电源等,控制焊枪立缝位置的焊接行走,防止9%Ni钢磁化,同时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对24 mm厚9%Ni钢进行单层单道的焊接试验和窄间隙坡口对接试验,验证了新工艺能够解决厚板窄间隙焊接中侧壁熔合的问题,并且由于电弧循环旋转,对熔池具有搅拌作用,焊缝表面成形平滑美观。该研究为LNG储罐立缝的自动高效焊接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 旋转电弧 侧壁熔合 9%NI钢 立焊 自动化焊接
下载PDF
极脉冲电解加工变截面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兆龙 韦东波 +2 位作者 狄士春 吕鹏翔 孙术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为了解决变截面孔电解加工工序繁琐,形状精度差,工具电极难加工等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管状电极脉冲电解加工变截面孔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出管状电极脉冲电解加工的主要控制因素:间隙侧面电流Is,结合工艺试验,实现管状电极脉... 为了解决变截面孔电解加工工序繁琐,形状精度差,工具电极难加工等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管状电极脉冲电解加工变截面孔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出管状电极脉冲电解加工的主要控制因素:间隙侧面电流Is,结合工艺试验,实现管状电极脉冲电解加工变截面孔,分析影响Is的工艺因素。该方法简化了变截面孔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实现尺寸精度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自动化 脉冲电解加工 管状电极 变截面孔 侧面间隙电流
下载PDF
新型摇摆活塞式无油润滑空气压缩机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耿爱农 耿葵花 +2 位作者 李辛沫 陈君立 阮勤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186-2190,2202,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摇摆活塞式无油润滑空气压缩机,利用活塞摇摆运动时与气缸形成的侧隙构成进气通道,并利用曲轴箱作为压缩机的进气消声室。新机型摒弃了易损件进气簧片阀,拓展了进气消声器容积,与传统摇摆活塞机型相比无故障工作时数提高约... 提出一种新型摇摆活塞式无油润滑空气压缩机,利用活塞摇摆运动时与气缸形成的侧隙构成进气通道,并利用曲轴箱作为压缩机的进气消声室。新机型摒弃了易损件进气簧片阀,拓展了进气消声器容积,与传统摇摆活塞机型相比无故障工作时数提高约11%、噪声降低约5~6dB(A)。研究表明,气缸向压缩行程一侧适当偏置,同时辅以较大数值的曲柄连杆比λ,可以实现活塞侧隙进气,并能确保压缩行程时密封环对气缸的密封性,另外还可减小压缩机的体积;但是,为了缓解活塞对气缸的敲击,必须设置缓冲装置,而且需要强化连杆的散热和隔热,以减小连杆轴承的温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缩机 无油润滑 摇摆活塞 气缸偏置 活塞侧隙进气
下载PDF
货车旁承间隙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阳光武 肖守讷 金鼎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5,共5页
对货车车体相对于摇枕的侧滚运动进行几何简化,导出上旁承下端面位于心盘旋转点之上、之下和上旁承下端面与心盘旋转点位于相同垂向位置时,旁承的垂向位移与车体重心相对于摇枕横向位移的几何关系。在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侧滚回复力矩... 对货车车体相对于摇枕的侧滚运动进行几何简化,导出上旁承下端面位于心盘旋转点之上、之下和上旁承下端面与心盘旋转点位于相同垂向位置时,旁承的垂向位移与车体重心相对于摇枕横向位移的几何关系。在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侧滚回复力矩和等效摩擦半径,并对心盘进行力学简化。运用多体系统分析方法对货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侧滚回复力矩可以有效抑制车体由于轨道激励而产生的相对摇枕的侧滚运动;过小或过大的旁承间隙会使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恶化。当车体重心横向偏移量小于心盘半径时,车体重力将产生阻止车体侧滚的回复力矩;反之,车体重力产生的力矩将加速车体的侧滚。过小的旁承间隙会使车体上旁承和摇枕下旁承频繁接触,对车体产生较大的冲击;而过大的旁承间隙又使旁承在侧滚回复力矩不足时不能有效抑制车体的侧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承间隙 货车 车辆动力学 侧滚回复力矩
下载PDF
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衰减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夕博 饶国宁 +4 位作者 徐森 郭耸 王建灵 金朋刚 彭金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9-1064,共6页
为了研究《国家军用标准—炸药试验方法—卡片式隔板法》(国军标)条件下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衰减特性,对其传播规律和衰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显示有限元程序AUTODYN,并利用理论计算及锰铜压力计测试方法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 为了研究《国家军用标准—炸药试验方法—卡片式隔板法》(国军标)条件下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衰减特性,对其传播规律和衰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显示有限元程序AUTODYN,并利用理论计算及锰铜压力计测试方法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实验测得的国军标条件下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衰减规律为p=17.0e-0.0537x,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能够准确预测冲击波在有机玻璃中的衰减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讨论了冲击波压力在隔板中的衰减特性。研究发现:随着隔板长度的增加侧向稀疏波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有机玻璃 衰减特性 隔板 侧向稀疏波
下载PDF
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噪声产生与防治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致坚 伍利群 罗魁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8-210,共3页
论述了渐开线齿轮在设计制造安装中所产生的基节误差、重合度系数、接触误差、侧隙是噪声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渐开线齿轮 基节误差 重合度系数 接触误差 侧隙
下载PDF
双螺杆螺棱侧间隙纯拉伸力场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百平 瞿金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1,共4页
采用广义牛顿粘度公式,得到了振动力场作用下的异向双螺杆挤出机螺棱侧间隙内的速度分布近似解析解。引入右Cauchy-Green张量分析了间隙内的界面拉伸量,发现当两根螺杆反相位振动时,螺棱侧间隙内存在纯拉伸力场,而且界面在拉伸过程中存... 采用广义牛顿粘度公式,得到了振动力场作用下的异向双螺杆挤出机螺棱侧间隙内的速度分布近似解析解。引入右Cauchy-Green张量分析了间隙内的界面拉伸量,发现当两根螺杆反相位振动时,螺棱侧间隙内存在纯拉伸力场,而且界面在拉伸过程中存在着振荡效应。扫描电镜(SEM)试验结果证明了振动力场的引入将提高挤出样品低密度聚乙烯(LDPE)/CaCO3的分布与分散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力场 异向双螺杆挤出机 螺棱侧间隙 纯拉伸力场 振荡效应 振动力场作用 侧间隙 拉伸量 效应研究 扫描电镜(SEM)
下载PDF
基于MINITAB的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微小深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泽祥 康敏 李曙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129,共8页
为解决电解加工微小深孔中电解液难以进入加工区及电解产物难以排除的问题,搭建了内喷式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试验装置,并基于MINITAB开展了微小深孔侧面间隙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电压、阴极裸露长度、进给速度和阴极转速对侧... 为解决电解加工微小深孔中电解液难以进入加工区及电解产物难以排除的问题,搭建了内喷式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试验装置,并基于MINITAB开展了微小深孔侧面间隙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电压、阴极裸露长度、进给速度和阴极转速对侧面间隙影响显著,且前两者对侧面间隙产生负效应,后两者对侧面间隙产生正效应,加工电压*进给速度、加工电压*阴极转速、加工电压*阴极裸露长度、进给速度*阴极转速对侧面间隙的交互作用显著,并得到了侧面间隙的数学回归模型,试验值与回归模型的相对误差为8.18%。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优化,进行了响应曲面试验,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优化结果表明,试验值与优化模型值相对误差为4.96%。通过控制阴极伸出长度能有效地减小加工孔的锥度,理论上可以将孔的锥度减小至零。所加工的微小深孔直径为4.007mm,深为67.5mm,加工电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喷式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 微小深孔 侧面间隙 MINITAB
下载PDF
冷锯机侧隙圆锯片的横向振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心 于长永 李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5,共4页
侧隙锯片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冷锯机圆锯片,具有节能并延长锯片使用寿命两大优点。现针对准1800mm冷锯机在锯切H型钢过程中,因锯片横向振动导致锯缝过宽、锯斜并产生过多锯切损耗等问题,利用ANSYS和MATLAB软件对空载条件下侧... 侧隙锯片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冷锯机圆锯片,具有节能并延长锯片使用寿命两大优点。现针对准1800mm冷锯机在锯切H型钢过程中,因锯片横向振动导致锯缝过宽、锯斜并产生过多锯切损耗等问题,利用ANSYS和MATLAB软件对空载条件下侧隙锯片和普通锯片不同位置节点的横向振动进行分析,并研究锯片转速、锯片厚度等参数对两种锯片横向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锯片两侧加工侧隙,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锯片的横向振动,为进一步优化锯片结构参数和锯切工艺参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隙锯片 H型钢 锯缝 横向振动
下载PDF
强流微束斑电子束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小立 唐天同 +1 位作者 康永锋 任岩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5-440,共6页
本文研究了强流微束斑电子束的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磁透镜的电磁复合聚焦系统,这种新型电子束系统的轴上磁场在电子束束腰附近达到极大值,并且轴上磁场分布关于其极大值不对称。利用附加电极在磁场较强的区域构成具有拒斥电场... 本文研究了强流微束斑电子束的形成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磁透镜的电磁复合聚焦系统,这种新型电子束系统的轴上磁场在电子束束腰附近达到极大值,并且轴上磁场分布关于其极大值不对称。利用附加电极在磁场较强的区域构成具有拒斥电场的电透镜,以充分抑制空间电荷推斥力的散焦作用。利用描述电流密度分布演化的变态伏拉索夫方程,研究了强流微束斑电子束系统,数值分析研究了透镜激励和电子束初始条件对于电流密度分布演化的影响。发现侧极靴透镜和相应电极形成的电磁复合聚焦场对于强电流电子束具有优秀的聚焦效果,设计出了利用侧极靴磁透镜的新型电子光学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形成电流达到1.96mA、束斑半径仅为4.2μm的强电流微束斑电子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电子束 微束斑 电流密度分布的演化 侧极靴磁透镜 电磁复合聚焦
下载PDF
浅谈烧结环冷机的跑偏与调整 被引量:9
15
作者 邓志宏 高万良 +4 位作者 东升 李海军 周志斌 王俊杰 舒志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3,33,共5页
烧结环冷机采用的是摩擦传动和正多边形的回转框架牵引台车运行,出现跑偏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随着环冷机大型化后跑偏现象更为显著。本文通过对各种可能导致环冷机跑偏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回转框架无规则变形是环冷机跑偏最根本的原... 烧结环冷机采用的是摩擦传动和正多边形的回转框架牵引台车运行,出现跑偏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随着环冷机大型化后跑偏现象更为显著。本文通过对各种可能导致环冷机跑偏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回转框架无规则变形是环冷机跑偏最根本的原因,并通过包钢580 m^2液密封环冷机的应用实例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调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冷机 跑偏 回转框架 变形 侧辊间隙
下载PDF
啮合同向双螺杆侧间隙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卜迟武 唐庆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2,共3页
通过对啮合同向双螺杆的侧间隙的分析,进一步简化了侧间隙面积的数学模型,计算了侧间隙面积,绘制了侧间隙面积与螺杆外径的拟合曲线,为双螺杆挤出机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双螺杆挤出机 侧间隙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冷锯机锯片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心 于长永 +1 位作者 李璇 董轶楠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75,共5页
针对φ1800mm冷锯机锯片在锯切H型钢过程中出现剧烈横向振动、锯缝变宽、产生过多材料损耗等问题,利用ANSYS软件对普通锯片和侧隙锯片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锯片在受到轴向冲击时,锯片不同位置的振动衰减情况和锯片厚度、夹径比、侧... 针对φ1800mm冷锯机锯片在锯切H型钢过程中出现剧烈横向振动、锯缝变宽、产生过多材料损耗等问题,利用ANSYS软件对普通锯片和侧隙锯片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锯片在受到轴向冲击时,锯片不同位置的振动衰减情况和锯片厚度、夹径比、侧隙对锯片横向振动的影响。对锯片进行锤击试验,研究锯片在锤击后的振动衰减情况。仿真与试验研究表明,增加锯片厚度和夹径比能有效减小锯片在受冲击后的最大振幅并缩减振动的衰减时间,侧隙锯片较普通锯片能减小片体的整体刚度,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振动 夹径比 侧隙锯片 衰减时间
下载PDF
两种大间隙磁流体密封聚磁结构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国斌 宋顺成 +1 位作者 曹学军 杨润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对齿聚磁结构的大间隙聚磁性能,并与同尺寸的单侧极齿聚磁结构比较.结果表明,对齿聚磁结构的磁通汇聚作用较好,在沿平行于密封间隙的方向上中间极齿间隙磁场的最大磁通密度差远大于单侧极齿聚磁结构,密封性能约为单...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对齿聚磁结构的大间隙聚磁性能,并与同尺寸的单侧极齿聚磁结构比较.结果表明,对齿聚磁结构的磁通汇聚作用较好,在沿平行于密封间隙的方向上中间极齿间隙磁场的最大磁通密度差远大于单侧极齿聚磁结构,密封性能约为单侧极齿聚磁结构的2倍,而且有利于克服高速旋转时作用在磁流体的离心力,以适应高速转动轴类的磁流体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密封 对齿聚磁结构 单侧极齿聚磁结构 间隙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圆盘剪剪切原理及切边质量控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胡建军 周保欣 刘顺明 《重型机械》 2012年第6期58-62,共5页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2230冷轧连续退火生产线的SMS-SIEMAG圆盘剪,生产过程中出现废料飞边、剪刃崩刀、切后带钢毛刺过大、带钢边部浪形等问题,本文介绍了该圆盘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GAP值和LAP值对剪切质量的影响,给出了圆盘剪剪刃GA...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2230冷轧连续退火生产线的SMS-SIEMAG圆盘剪,生产过程中出现废料飞边、剪刃崩刀、切后带钢毛刺过大、带钢边部浪形等问题,本文介绍了该圆盘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GAP值和LAP值对剪切质量的影响,给出了圆盘剪剪刃GAP值和LAP值的计算方法,降低了切边事故,切边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剪 gap LAP值
下载PDF
齿轮传动回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付圣林 《光电技术应用》 2003年第5期51-54,共4页
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回差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的准确性。分析了产生回差的原因 。
关键词 齿轮传动 回差 侧隙 齿厚偏差 传动精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