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indications and role of surg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sigmoid diverticulitis 被引量:1
1
作者 Luca Stoc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7期804-817,共14页
Sigmoid diverticulitis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carries both a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a societal economic burden.This review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data regarding management of sigmoid diverticulitis in its ... Sigmoid diverticulitis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carries both a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a societal economic burden.This review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data regarding management of sigmoid diverticulitis in its variable clinical presentations.Wide-spectrum antibiotics ar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uncomplicated diverticulitis.Recently published data indicate that sigmoid diverticulitis does not mandate surgical management after the second episode of uncomplicated disease as previously recommended.Rather,a more individualized approach,taking into account frequency,severity of the attacks and their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should guide the indication for surgery.On the other hand,complicated diverticular disease still requires surg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ceptable comorbidity risk and remains a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in the case of free peritoneal perforation.Laparoscopic surgery is increasingly accepted as the surgical approach of choice for most presentations of the disease and has also been proposed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peritonitis.There is not sufficient evidence supporting any changes in the approach to management in younger patients.Conversely,the availabl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surgery should be indicated after one attack of uncomplicated disease in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Uncommon clinical presentations of sigmoid diverticulitis and their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oid diverticulitis Diverticulitis management Diverticulitis surgery Acute diverticulitis Complicated diverticulitis Perforated diverticulitis Laparoscopic colectomy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乙状结肠癌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付靖楠 周黎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比较乙状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23-06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特勤急救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乙状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比较乙状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23-06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特勤急救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乙状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6.0%(4/25),明显高于观察组(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TNF-α、IL-6、IL-1β、WBC、AN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轻促炎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炎性因子水平 并发症 开腹手术
下载PDF
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袁蓓 边东梅 +1 位作者 闫沛 杜白茹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目的:分析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RC-OIN)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RARC-OIN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常... 目的:分析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RC-OIN)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行RARC-OIN且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接受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不同时点肛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肛温相较术前逐步降低,于术毕升高,观察组各时点肛温高于对照组;术中1 h、3 h时HR、MAP相较术前逐步升高,并于术中6 h、术毕时逐步下降,观察组各时点HR、MA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率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体位护理联合手术室低体温防护护理能够有效稳定RARC-OIN患者术中生命体征,保持体温稳定,提升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机器人辅助手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舒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分析及不同亚组间的比较
4
作者 蔡令凯 杨潇 +6 位作者 曹强 李鹏超 袁宝瑞 吴启开 庄俊涛 李凯 吕强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原位新膀胱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对不同亚组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1年10月行RC+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并...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原位新膀胱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对不同亚组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1年10月行RC+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并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与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U型膀胱与W型膀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间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03例患者中,男98例,女5例;平均年龄(56.9±9.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6(5~137)个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RC为新膀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182,95%CI=0.044~0.755,P=0.019)。此外,卡方检验显示,RARC组的总体并发症(23.1%vs 66.7%)、早期并发症(11.5%vs 52.0%)和CCSⅠ~Ⅱ(23.1%vs 54.7%)、CCSⅢ~Ⅴ(3.8%vs 25.3%)、新膀胱相关(3.8%vs 34.7%)、非新膀胱相关(19.2%vs 49.3%)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LRC组(P<0.05)。对于不同新膀胱类型的患者,U型膀胱的总体并发症(61.9%vs 31.6%)和新膀胱相关并发症(31.0%vs 5.3%)发生率显著高于W型膀胱,其在CCSⅠ~Ⅱ(51.2%vs 26.3%)中亦有显现(P<0.05)。MIBC与NMIBC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C联合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大多可以得到较好的处理和转归。RARC相较于LRC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膀胱癌分期并不会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新膀胱 并发症
下载PDF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春晓 徐啊白 +3 位作者 陈玢屾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新膀胱 乙状结肠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71例报告)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春晓 郑少波 +4 位作者 徐亚文 李虎林 方平 徐啊白 陈玢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两条结肠带及其带间的环形肌层和浆肌层,构建新膀胱储尿囊;③完成储尿囊与后尿道的吻合,或关闭腹壁后腹腔镜下行储尿囊与后尿道吻合(26例)。结果71例手术时间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80~270min(平均180min),开放手术时间160~240min(平均140min)。术后4~8d恢复饮食,3~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平均储尿囊压力22.0cmH20(17~38cmH20),平均储尿囊容量340ml(200~410ml),残余尿量(25ml(60例(10ml),平均最大尿流率12ml/s(7.5~22ml/s)。静脉肾盂造影单侧肾积水1例,肠漏3例,储尿囊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反流4例。15例夜间偶有尿失禁。术前39例勃起功能正常者中,术后20例恢复勃起功能。71例术后随访6~51个月,平均32个月,肿瘤复发或转移11例。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储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术 膀胱肿瘤 尿路分流术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下载PDF
两种腹腔镜手术方案在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岭 张建生 +4 位作者 冯福梅 何志国 吴会国 韩恩崑 王伟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5期85-89,共5页
目的对比传统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与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拟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选出34例实施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 目的对比传统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与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拟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选出34例实施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腹部无切口组。以1∶2的配对方式选择同期内年龄、性别一致,体质指数(BMI)相近的实施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腹腔镜手术方案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附加镇痛处理情况、肠管切除长度、近远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p TNM分期。结果腹部无切口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腹部无切口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清醒时疼痛评分、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乙状结肠癌患者的肠管切除长度、远近端切缘、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p 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无切口组随访5~8个月,平均6个月;对照组随访6~9个月,平均7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腹部无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排气时间,肿瘤根治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乙状结肠癌 直肠 并发症
下载PDF
影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金黑鹰 丁义江 +4 位作者 刘飞 叶辉 王业皇 樊志敏 沈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18-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本院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患者,以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Spearman质相关检验分析造口并发症与各个变... 目的探讨影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本院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患者,以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Spearman质相关检验分析造口并发症与各个变量间关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6例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46例(43.4%)患者术后发生造口并发症,其中造口旁疝42例,造口周围炎40例,造口脱垂10例,造口狭窄8例,造口回缩8例。结论多因素分析显示总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是否腹膜外造口、体重增加和是否得到ET指导有明显关系。腹膜外造口并发症较少,术前造口定位和手术后ET的指导可以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造口 造口并发症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汪金荣 何乐业 戴英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膀胱癌患者,其中男29例,女3例,均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膀胱全切后,截取35~40 cm末端回肠,排列成W形制作原位新膀胱。双侧输尿管与新膀胱乳头法吻合,尿...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膀胱癌患者,其中男29例,女3例,均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膀胱全切后,截取35~40 cm末端回肠,排列成W形制作原位新膀胱。双侧输尿管与新膀胱乳头法吻合,尿道与新膀胱低位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可通过腹压自主排尿,白天控尿率为87.5%,夜间控尿率为78.1%。术后6个月平均膀胱容量410.6 mL,残余尿量22.7 mL。术后新膀胱漏尿3例,轻度肠梗阻2例,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新膀胱分泌物导致排尿困难3例,并发症经处理后效果满意。9例术前有勃起功能男性患者,术后5例保留勃起功能;1例保留子宫和附件女性患者术后性功能正常。平均随访15个月,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肿瘤远处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术后患者可原位排尿,控尿良好,上尿路损害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可作为膀胱全切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后应注意并发症的处理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全切 原位新膀胱 并发症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18年基础及临床经验(附光盘)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春晓 沈泽锋 +1 位作者 许鹏 徐啊白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膀胱全切后以肠管代膀胱的术式已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原位新膀胱术已获得泌尿外科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同时也因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自2... 膀胱全切后以肠管代膀胱的术式已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原位新膀胱术已获得泌尿外科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同时也因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自2000年起,我科开始采用由刘春晓教授在前人基础上发明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告我科2000年2月—2018年4月对433例患者实施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经验,同时分析早、晚期并发症、新膀胱尿流动力学及勃起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膀胱癌 并发症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尿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詹辉 王剑松 +5 位作者 徐鸿毅 左毅刚 丁明霞 柯昌兴 颜汝平 王海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尿瘘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尿瘘患者22例,术后无尿瘘患者34例作对照。针对年龄、所选用的肠段、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术后新膀胱冲洗方式、发热、伤口局部感染... 目的观察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尿瘘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尿瘘患者22例,术后无尿瘘患者34例作对照。针对年龄、所选用的肠段、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术后新膀胱冲洗方式、发热、伤口局部感染等因素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比较,并得出结论。结果尿瘘组与无尿瘘组在平均年龄、手术方式、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术后新膀胱冲洗方式、术后发热及手术伤口局部感染等方面则差异明显(P<0.01或P<0.05)。结论年龄、所选用的肠段及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对原位新膀胱术后尿瘘的发生无明显影响;而术后新膀胱冲洗方式、发热、手术伤口局部感染则与尿瘘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后持续膀胱冲洗、发热及手术伤口局部感染均可能导致新膀胱术后尿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新膀胱 并发症 尿瘘 膀胱癌
下载PDF
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剑松 詹辉 +3 位作者 左毅刚 王海峰 丁明霞 杨德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574-576,583,共4页
目的了解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对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癌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的88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共发... 目的了解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对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癌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的88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共发生肾积水12例(13.6%),肾功能不全9例(10.2%),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12例(13.6%),复发转移13例(14.8%),死亡14例(15.9%),肿瘤相关死亡率8%。尿失禁21例(23.9%),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随访期在1年内与随访期超过1年者尿失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3年存活率90.5%(38/42),5年存活率70%(14/20)。结论膀胱癌原位新膀胱术后远期效果理想,肿瘤相关死亡率较低,肾功能衰竭是重要的患者死亡原因,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尿失禁发生率在术后1年内达到稳定,在随访期内患者死亡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新膀胱 并发症 随访
下载PDF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明霞 王剑松 +7 位作者 石永福 左毅刚 杨德林 詹辉 柯昌兴 颜汝平 刘靖宇 王伟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0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评估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13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生化、影像和尿流动力学等资料,患者术后随访3~84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0.9)h,失血量(252±124)ml,26例(2... 目的评估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13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生化、影像和尿流动力学等资料,患者术后随访3~84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0.9)h,失血量(252±124)ml,26例(23%)患者出现尿潴留,储尿囊容量达(482±54)ml,日间可控和夜间可控率分别达到90.5%和78.6%,残余尿量约50ml。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行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
下载PDF
腹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冬 王瑞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3,共2页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首位。目前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已成为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切除后,用其回肠段制成一个新膀胱,让患者保留经原尿道排尿...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首位。目前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已成为无远处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切除后,用其回肠段制成一个新膀胱,让患者保留经原尿道排尿的功能,使患者术后能从尿道自控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池月英 陈沁华 易冰霞 《现代医院》 2010年第6期103-104,共2页
目的总结自2006年5月~2010年2月共23例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腹胀5例,逆行感染7例,腹胀12例,疼痛10例,尿失禁7例,尿道狭窄3例,肠瘘2例。均实施整体个案护理,认真细致... 目的总结自2006年5月~2010年2月共23例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腹胀5例,逆行感染7例,腹胀12例,疼痛10例,尿失禁7例,尿道狭窄3例,肠瘘2例。均实施整体个案护理,认真细致观察病情,耐心聆听病人的主诉,及时有效对症处理,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责任心,提高专科知识,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和精心的护理,能提高愈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 原位新膀胱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围手术期药学监护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守四 高钧 +2 位作者 李晶 廖利民 高丽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报道1例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患者。结果和结论药学监护能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性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茂章 周晓波 +1 位作者 廖锦先 陈惠 《新医学》 2019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5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31例)及开放手术组(2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5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31例)及开放手术组(2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后尿控率及术后3个月膀胱功能。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膀胱内压、最大尿流率及控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与开放手术相似,且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并发症 控尿率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芳坚 余绍龙 +4 位作者 熊永红 李永红 刘卓炜 韩辉 秦自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报告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改良措施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结果: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多处改良,119例术后共... 目的:报告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并发症和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改良措施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结果:对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进行多处改良,119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0例,其中切口全层裂开5例,再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口漏和狭窄各1例,经再次开放手术治愈;输尿管口粘连8例,经内镜下手术治愈;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经保守治疗得到控制;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2例,需长期服药纠正。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和肾功能不全病例。结论:经改良手术技术和采取预防措施后,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并发症减少,再次手术可纠正大部分外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流改道 原新膀胱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美琼 申海燕 +1 位作者 彭妍 刘凤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应用方法。方法:对20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全程贯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20例患者均能有效地解决清洁灌肠过程中的生理不适以及术后患者疼痛、尿失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应用方法。方法:对20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全程贯穿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通过实施舒适护理,20例患者均能有效地解决清洁灌肠过程中的生理不适以及术后患者疼痛、尿失禁、控尿能力差等护理问题。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乙状结肠代膀胱术 应用
下载PDF
护理干预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效果与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春丽 杨文梅 +1 位作者 何惠仪 梁桂秀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7期3446-344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效果。方法:将膀胱癌患者5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都采用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试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与积...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效果。方法:将膀胱癌患者5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都采用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试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与积极的功能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都痊愈出院,两组生理、独立性、环境以及个人信仰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社会关系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满意度为59.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能提高患者在心理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生活质量,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是较好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膀胱全切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 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