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四关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1
作者 韩盛旺 李晓陵 +4 位作者 王杨 侯玉 魏泽宜 高胜兰 王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3,共6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原理复杂。多模态MRI因对MCI异常脑区具有定位精准和实时观测的优势,为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效应研究及疗效判定提供可视化支持。本文从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五个方面,对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结构、脑功能、脑代谢、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视角探讨MCI脑内变化,剖析针刺治疗的机制,为MCI的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针刺四关穴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苟春雁主任运用“外四关穴”临床经验撷要
2
作者 于本画 豆江移 +1 位作者 王毅刚 苟春雁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2期85-89,共5页
关于“四关”的定义,历代学者颇有争议。自明代徐凤在《针灸大全》正式提出“四关穴”这一词始,后世医家多将四关穴定义为手足的合谷、太冲四穴。然而,追溯《灵枢》原文记载,仍有许多医家指出合谷、太冲只是作为“四关”的举例,并不能... 关于“四关”的定义,历代学者颇有争议。自明代徐凤在《针灸大全》正式提出“四关穴”这一词始,后世医家多将四关穴定义为手足的合谷、太冲四穴。然而,追溯《灵枢》原文记载,仍有许多医家指出合谷、太冲只是作为“四关”的举例,并不能代表“四关”的完整含义。研究根据《灵枢》所载“四关”定义及腧穴自身特性,通过将内四关、外四关对比,引申出外关穴、足临泣穴为“外四关穴”的讨论。外关穴、足临泣穴作为窦汉卿《针经指南》中所载八脉交会穴,既能治疗手、足少阳经本经的病变,还可治疗经气所通的奇经病变。苟春雁主任因其与传统“合谷穴、太冲穴”相配伍的“内四关穴”在结构部位上有其共性,在经络功能上互为补充,而将其总结为“外四关穴”。较之传统“内四关穴”,“外四关穴”具有转枢、调神开郁、调节诸经、溢蓄气血、调养经筋等功能。苟春雁主任临床运用“外关穴、足临泣穴”配伍,注重穴法相应,将处方遣穴与针刺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外四关穴”在对神志病、月经病、胸胁腰腹部疾病、头面疾病等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中医针灸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足临泣穴 四关穴 针灸 八脉交会穴
下载PDF
开四关治疗呼吸性碱中毒临床经验总结
3
作者 谢倩 王冰馨 张仁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87-90,共4页
呼吸性碱中毒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尤以急诊内科常见,多发于中青年人群,以女性患者居多。西医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采取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暗示疗法、镇静、解除痉挛等方法。笔者在多年中医临床工作中注重中医急救思维的运... 呼吸性碱中毒是临床中常见的内科疾病,尤以急诊内科常见,多发于中青年人群,以女性患者居多。西医治疗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多采取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暗示疗法、镇静、解除痉挛等方法。笔者在多年中医临床工作中注重中医急救思维的运用,临证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诊断,给予早期干预,最大程度上延缓病情的进展。四关穴即双侧的合谷穴与太冲穴,开四关治疗呼吸性碱中毒可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且可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另外,针刺治疗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参考运用。本病的发生与气机关系密切,涉及肝、肺、脾、胃,而四关穴是调整左右气机升降平衡的,凡是左升右降功能失常的疾病都可以采用开四关的方法治疗。笔者在传统开四关治疗的基础上经多次临床实践及研究,细化了四关穴针刺顺序以及通过一系列特定而有序的穴位补泻手法使上逆之气归于正常循环,从而达到“一气周流”、治疗疾病的目的,经临床验证确有疗效,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四关 呼吸性碱中毒 中医适宜技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联合超短波疗法对腹部手术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黄赛芝 马丽芳 +3 位作者 叶平 邓娜 罗志为 伍天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2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采用针刺“四关”穴联合超短波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湘潭县人民医院进行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采用针刺“四关”穴联合超短波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湘潭县人民医院进行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四关”穴联合超短波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自主功能指标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不良伴随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四关”穴联合超短波疗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辅助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提升患者接受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推动术后临床症状得到良好改善,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腹胀 针刺 “四关”穴 超短波疗法
下载PDF
四关穴探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绪柳 王华 +2 位作者 吴松 吴帆 毛静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95-98,共4页
四关穴作为针灸临床要穴,不仅主治广、疗效高、而且见效快,取穴方便,被历代针灸医家和学者们所推崇。《针灸大成》中记载:“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笔者在查阅经典古籍及现代文献后发现:开四关穴有众多的理论支撑,如标本... 四关穴作为针灸临床要穴,不仅主治广、疗效高、而且见效快,取穴方便,被历代针灸医家和学者们所推崇。《针灸大成》中记载:“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笔者在查阅经典古籍及现代文献后发现:开四关穴有众多的理论支撑,如标本根结理论、脏腑别通理论、五行生克制化理论、现代解剖理论、全息医学理论及微量医学观点等;同时,在临床运用中,合谷、太冲这一配伍有疏肝和胃、调畅气血,宣肺解痉、祛风止痛,醒脑开窍、镇惊安神之功。因此,本研究从文献渊源对四关及四关穴进行辨析,对开四关穴的含义、理论依据和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将四关穴更好地运用于针灸临床和理论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合谷 太冲 腧穴 临床运用
下载PDF
四关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晶晶 惠建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12-115,共4页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发生后所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锻炼,对患者身体、认知、家庭社会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四关穴作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穴组,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文章通...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发生后所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锻炼,对患者身体、认知、家庭社会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四关穴作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穴组,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四关穴治疗卒中后抑郁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结果发现在现有研究中,四关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机制仍不完善,与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理论差异。临床治疗中存在进针深度、行针手法等方面的问题,且现有的研究多为小样本、单中心的研究,在四关穴单穴及组穴应用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为临床使用四关穴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卒中后抑郁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开四关配合导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肖逸 徐璇 +6 位作者 何灏龙 丁攀婷 梁枝懿 杜革术 刘未艾 钟欢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054-2060,共7页
目的探究开四关配合导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的临床疗效,并初步研究其干预机制。方法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招募并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冷疗组及模型组,每组12例... 目的探究开四关配合导引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的临床疗效,并初步研究其干预机制。方法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招募并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冷疗组及模型组,每组12例。诱发DOMS的方式为蛙跳运动。观察组予以开四关配合肢体及呼吸导引治疗,冷疗组予以冷疗干预,运动后24 h起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通过测试受试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痛阈、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评价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效应机制。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观察组、冷疗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与冷疗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动后72 h,观察组痛阈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冷疗组第一次治疗后痛阈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和冷疗组相比,在运动后24、48、72 h时观察组CK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冷疗组相比,运动后24、72 h观察组LDH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运动后72 h观察组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运动后24、48 h观察组β-EP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四关配合导引干预能够改善DOMS症状,尤其是能缓解即刻疼痛、升高痛阈、减轻痛苦,且效果优于冷疗组。开四关配合导引干预可调节DOMS后血液CK水平,下调IL-6、β-EP、LDH的含量,以此起到抗炎止痛、调节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促进局部损伤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肌肉酸痛 开四关 导引 VAS 痛阈 炎症 损伤修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四关穴对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岚 赵永辰 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81-2784,共4页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四关穴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及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中重度癌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三级止痛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四关穴治疗,治疗1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四关穴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及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中重度癌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三级止痛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四关穴治疗,治疗1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卡氏评分(Karnofsky,KPS)、Barthel指数(the Barthelindex of ADL,BI)及血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9.03%低于观察组9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为(1.24±0.61)、(0.71±0.52),KPS评分为(79.32±10.01)、(86.37±8.65),BI指数为(56.17±10.58)、(64.35±9.30),血β-EP为(50.12±8.42)ng/L、(57.74±9.10)ng/L,血SP为(57.61±18.65)ng/L、(45.82±17.32)n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针刺四关穴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疼痛和生存质量,改善血β内啡肽、P物质水平,且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四关穴 中重度癌痛 Β内啡肽 P物质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陵 刘晓慧 +6 位作者 曹丹娜 王丰 蔡丽娜 李崖雪 刘阳 姜晓旭 王杨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纳入TN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四关穴)和对照组(常规面部穴位),每组20例,治疗组选双侧合谷穴、双侧太冲穴,对照组选取阳白、四白、地仓,下关。15日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纳入TN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四关穴)和对照组(常规面部穴位),每组20例,治疗组选双侧合谷穴、双侧太冲穴,对照组选取阳白、四白、地仓,下关。15日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运用VAS疼痛法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分数,通过计数法记录发作频次/每日,疗程结束后统计结果。结果:针刺四关穴方法治疗TN临床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的90%比较,差异显著(P<0.05);四关穴针刺治疗组与常规穴位对照组在疼痛VAS评分上差异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P<0.05),四关穴组可使疼痛明显减轻;四关穴针刺治疗组与常规穴位对照组在发作频率上具有显著差异,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P<0.05),四关穴组的发作频次/24 h显著减少。结论:四关穴针刺疗法克服传统面部取穴诱发疼痛的弊端,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三叉神经痛 针刺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0
作者 于学平 孙晴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四关穴组)和对照组(未用四关穴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穴取健侧百会透曲鬓,患侧曲池、外关、中渚、足三里、悬钟、昆仑。...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四关穴组)和对照组(未用四关穴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穴取健侧百会透曲鬓,患侧曲池、外关、中渚、足三里、悬钟、昆仑。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四关穴,依据证候虚实而施捻转提插补法或泻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Fugl-Meyer感觉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感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组增加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27/29),优于对照组的71.4%(20/28)(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能改善中风病人的肢体麻木症状,明显提高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是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针刺疗法 中风 肢体麻木
下载PDF
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被引量:12
11
作者 钟润芬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强刺激四关穴对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面部浅刺配合针刺四关穴,对照组四关穴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四关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探讨强刺激四关穴对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面部浅刺配合针刺四关穴,对照组四关穴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四关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87.5%,高于对照组的5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需治疗次数少,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不良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结论]面部浅刺配合强刺激四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与常规治疗疗效相当,可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强刺激 原发性面肌痉挛
下载PDF
浅谈四关穴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彬 马骏 +3 位作者 王述菊 余沛豪 王中明 王琪 《光明中医》 2017年第8期1102-1103,共2页
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本要素,是针灸临床工作者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针灸大成》中记载:"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合谷、太冲这一经典配穴,均为原穴,合谷善主气,太冲善调血,两穴一气一血,一阴一阳,相互依赖,... 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本要素,是针灸临床工作者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针灸大成》中记载:"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合谷、太冲这一经典配穴,均为原穴,合谷善主气,太冲善调血,两穴一气一血,一阴一阳,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治疗病证广泛,医者使用频次高。现从腧穴理论、配伍分析、经络理论和临床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叙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合谷 太冲 腧穴 临床运用
下载PDF
针刺太阳、风池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热休克蛋白70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军 兰惠羽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1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阳、风池穴对家兔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又随机分为1 d、3 d和7 d 3个时间点。采用... 目的观察针刺太阳、风池穴对家兔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又随机分为1 d、3 d和7 d 3个时间点。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家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脑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针刺组家兔在脑缺血6 h后采用电针太阳、风池穴进行治疗,每日1次。在再灌注后1、3、7 d分别处死取材。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病理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各时间点家兔脑组织梗死面积明显减小,神经细胞数目增多,炎性浸润程度减轻。组化结果显示HSP70蛋白在假手术组表达较低,模型组呈现出高表达。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各相应时间点均明显著增多(P<0.01)。模型组的凋亡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在3 d时达高峰;针刺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太阳、风池穴能够增加脑中HSP70蛋白的表达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四关穴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凋亡 太阳 风池 电针
下载PDF
四关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宏华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4期2092-2093,共2页
目的探索四关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布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稳定期以及恢复期均采用... 目的探索四关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布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稳定期以及恢复期均采用针灸治疗,在稳定期与恢复期增加电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急性期采用针灸+四关穴温针灸治疗,稳定期与恢复期采用针灸+电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对比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在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统计学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针灸方法,四关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相对较好,应该在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僻 四关穴 温针灸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配郄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宗文 胡力 +1 位作者 童新延 苏尚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配郄穴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40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术后前3 d给予针刺双侧合谷、太冲、中都、梁丘,对照组术后前3 d给予氟比洛芬酯...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配郄穴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40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术后前3 d给予针刺双侧合谷、太冲、中都、梁丘,对照组术后前3 d给予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余术后常规治疗均相同,手术由同一组术者完成。观察2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后6,12,24,48 h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配郄穴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穴 郄穴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治疗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林铎 赖新生 +1 位作者 庄子齐 杨楠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发生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四关穴并予抗帕金森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抗帕金森基础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发生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四关穴并予抗帕金森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抗帕金森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后剂末现象(Wearing-off,WO)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在UPDRSⅣ(治疗并发症)及总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WO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能够降低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颤证 四关穴 剂末现象 针刺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额区丛刺配合四关穴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畔 赵军 王精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额区丛刺配合四关穴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52例门诊患者,予针刺治疗。结果:患者记忆、语言、认知能力等方面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54%。结论:额区丛刺配合四关穴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额区丛刺配合四关穴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52例门诊患者,予针刺治疗。结果:患者记忆、语言、认知能力等方面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54%。结论:额区丛刺配合四关穴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氏头针额区 四关穴 老年性痴呆
下载PDF
针四关和隔姜灸面部阳明经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隔姜灸面部阳明经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关穴(双合谷、双太溪)配地仓、颊车、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攒竹、风池、下关、承浆;针刺结...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隔姜灸面部阳明经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关穴(双合谷、双太溪)配地仓、颊车、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攒竹、风池、下关、承浆;针刺结束后隔姜灸患侧地仓、颊车、四白、下关、足三里;对照组采用强的松20 mg口服,每天1次,连用15 d,之后每5 d递减5 mg,配合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每日2次,每次1片。两组均10 d 1疗程,3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愈显率100%;对照组治愈8例,愈显率66.7%;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隔姜灸面部阳明经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四关穴 隔姜灸 阳明经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针刺治疗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天 李晖 +3 位作者 樊响 倪虹 齐志刚 李坤成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19年第4期481-487,479,共8页
目的:探索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测量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血流灌注变化,并初步评价AD针刺"四关穴"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6月~2018年4月间20例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诊断的轻度AD患者(AD... 目的:探索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测量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血流灌注变化,并初步评价AD针刺"四关穴"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6月~2018年4月间20例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诊断的轻度AD患者(AD组),招募20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NC)组。将轻度AD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针刺假穴组,每组各10例,分别接受:常规针刺"四关穴"、针刺"四关穴"假穴干预。所有被试均在入组时行磁共振成像(MRI)的3D-ASL扫描,采集相对脑血流量(rCBF)数据,并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检查,其中常规针刺组和针刺假穴组经6个月针刺干预后,再次行3D-ASL扫描,并应用第12版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常规针刺组有2例因头动伪影显著而被排除。(1)轻度AD和NC组被试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AD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值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NC组比较,轻度AD组双侧楔前叶和后扣带回灌注减低(体素数目为878,P<0.05)。(3)常规针刺组和针刺假穴组行针刺干预6个月后复查3D-ASL,发现常规针刺组除左侧楔前叶和后扣带回灌注增加外,双侧额中回、额上回、壳核、尾状核、直回,左侧额下回、脑岛,右侧丘脑、颞上回、中央沟等脑区的灌注也增加,而针刺假穴组的上述相应部位灌注减低(体素数目为11279,P<0.05)。结论:3D-ASL显示轻度AD双侧楔前叶和后扣带回灌注减低,针刺"四关穴"可使轻度AD患者的脑灌注增加(包括原来的低灌注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针刺 四关穴
下载PDF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梁晓瑜 张中平 谭景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四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NF-κB、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能改善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针灸 四关穴 偏头痛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5-羟色胺 大脑血流速度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