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ment-Assemblage Zoning Featur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Cambrian Silicalite Formation,Western Qinling
1
作者 刘家军 郑明华 +3 位作者 刘建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7年第3期271-277,共7页
The gold deposits, occurring in the south subzone of western Qinling, are the onlytypical and important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submarine exhala-tive sedimentation. The god deposits inclu... The gold deposits, occurring in the south subzone of western Qinling, are the onlytypical and important strata-bound gold deposit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submarine exhala-tive sedimentation. The god deposits include the La, erma ore deposit, the Qiongmo ore de-posit and the Yaxiang ore occurrence. They are hosted in the Cambrian silicalite formationcomposed of black chert and slate. The presence of typical chert offers important evidence to e-valuate the Possib1e submarine exhalative system and its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gold de-posits,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ercolation and diffusion in the horizontal, vertical andaxial directions. Element-assemblage zonation is clearly seen due to differences in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Such a zonation makes gold, selenium, uranium, copper,stibium, molybdenum, mercury, etc. precipitate in the form of simple 0r composite orebodies.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lement-assemblage zonation is highly helpful for evaluating directlythe metallo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金矿床 元素分带性 秦岭地区 沉积环境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uanwei Formation in West Guizhou:Significance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mineralization 被引量:10
2
作者 ZHANG Zhengwei YANG Xiaoyong +1 位作者 LI Shuang ZHANG Zhongsha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0年第4期355-364,共10页
The Upper Permian Xuanwei Formation widely occurs in western Guizhou,unconformably overlying the Emeishan basalts,and mainly consists of black shales.It is~170 m thick at Cuyudong Village,Weining County,West Guizhou,... The Upper Permian Xuanwei Formation widely occurs in western Guizhou,unconformably overlying the Emeishan basalts,and mainly consists of black shales.It is~170 m thick at Cuyudong Village,Weining County,West Guizhou,China,where the samples of black shale and sandy shale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The shales mainly contain SiO2,18.9%?44.1%,Al2O3,14.8%?52.8%,Fe2O3,1.0%?41.2%,LOI,3.2%?21.1%,TiO2,1.0%-6.7%,and MgO,0.2%?2.5%.The contents of all other major elements are lower than 1.0%.It is shown that the black shales have higher contents of Fe2O3 and LOI than normal shales.The siderites occurred in the black shales with higher contents of Fe2O3,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on seafloor.All analyzed shale samples have extremely high Ga,47.8×10-6-109.9×10-6(70.5×10-6 on average),higher than the industrial mining standard of Ga Resource Industry Standard.The total contents of rare-earth elements(REE) of 9 black shale samples vary from 213×10-6 to 1460×10-6,suggesting that these black shales are enriched in REE.The shal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display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Ce anomalies(Ce/Ce* from 0.5 to 1.7),revealing that the Xuanwei shales were precipitated under oxic and anoxic conditions.The Rb-Sr chronological diagram of 6 shale samples in the Xuanwei Formation shows an age of 255±12 Ma.Strontium isotopic ratios(87Sr/86Sr)t0 range from 0.70635 to 0.70711,suggesting that these Xuanwei black shales might be derived from chemical weathering of the Emeishan basa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西部 地球化学特征 宣威组 成矿作用 沉积环境 峨眉山玄武岩 黑色页岩 稀土元素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西部山西组—太原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
3
作者 王阳 张涵宇 +4 位作者 朱炎铭 秦勇 陈尚斌 王之炫 曹婉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0-1107,共18页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处于初级阶段,而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西部石炭—二叠系山西组—太原组泥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也是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层位。为研究山西组—太原组泥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关系,以XJ1井为研究...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处于初级阶段,而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西部石炭—二叠系山西组—太原组泥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也是中国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层位。为研究山西组—太原组泥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关系,以XJ1井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岩石矿物、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数值分析等工作。研究表明:研究区山西组—太原组泥页岩脆性矿物含量低、黏土矿物含量高,压裂难度大,TOC含量平均值为4.03%,属于优质烃源岩,具备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太原组泥页岩沉积时期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频繁变化的陆源碎屑输入、较低的沉积速率以及低—中等古生产力水平,沉积水体为海水沉积,处于缺氧还原和中等滞留环境;山西组泥页岩沉积时期,古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具有稳定且较高的陆源碎屑输入、中等的沉积速率以及中—高等古生产力水平,沉积水体为微咸水—海水沉积,处于缺氧还原和中等—强滞留环境。根据古环境条件与TOC含量的线性相关性、灰色关联度以及稳健回归分析,认为太原组泥页岩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控于古气候、古氧化还原以及古水体盐度条件,而山西组泥页岩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控于古气候以及陆源碎屑输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临清坳陷西部 山西组—太原组 海陆过渡相泥页岩 沉积环境 有机质富集
下载PDF
扬子西缘羊场磷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磷环境的指示
4
作者 周骞 米云川 +5 位作者 赵勇 黄太平 王加昇 胡清华 夏建峰 宰西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1138,共20页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息息相关,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较完整记录了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信息。扬子西缘羊场磷矿床是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超大型磷矿床,可重建该时期古海洋环境。本文采用ICP-MS等手段,分析羊场磷...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息息相关,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较完整记录了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信息。扬子西缘羊场磷矿床是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超大型磷矿床,可重建该时期古海洋环境。本文采用ICP-MS等手段,分析羊场磷矿床磷块岩及其围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探讨其形成时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羊场磷矿床磷块岩CIA值为46.40~65.60,平均57.43,显示其风化程度较低,稀土元素总量ΣREE相对较低(140.0×10^(-6)~237.4×10^(-6)),但较富集Y(87.0×10^(-6)~183.2×10^(-6));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相对平缓,LREE/HREE值为4.22~7.50,显示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δCe=0.22~0.42),Eu异常不明显(δEu=0.90~1.21),U/Th值为2.55~27.68,反映了磷块岩成矿过程中受到热水活动的影响;结合δCe、V/Cr、Y/Ho、Sr/Cu等元素分析认为,由底部震旦纪灯影组,到含磷层寒武纪梅树村组,直至上覆牛蹄塘组,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由底部的相对还原环境,向上变为氧化环境,直至顶部变为相对还原环境。古气候环境表现为寒冷干燥-温暖湿润交替出现的变化规律,古海水盐度表现为由咸水→半咸水→咸水→淡水的演化过程。综合分析后认为,羊场磷矿床磷块岩形成于相对氧化的咸水和较为干旱的古气候环境,并有热水活动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块岩 梅树村组 沉积环境 羊场磷矿床 扬子地块西缘
下载PDF
Devonian ichnofossil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northern belt of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育慈 晋慧娟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5年第1期85-96,共12页
It is beheved that the Shujiaba Formation belongs to a series of thick turbidites. 20 ichnogenera have been found in the formation, of which 14 genera were found in the Devonian System of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The ... It is beheved that the Shujiaba Formation belongs to a series of thick turbidites. 20 ichnogenera have been found in the formation, of which 14 genera were found in the Devonian System of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chnogenera are mostly of typical deep-water ones and belong to the Nereites ichnofacies A detailed study of morphology and behaviour of the trace fossils indicates that the Shujiaba Formation was deposited in a bathyal-abyss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eites ICHNOFACIES terrigenous clastic turbidite series bathyal-abyss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DEVONIAN Shujiaba formation NORTHERN BELT of western qinling Mountains.
原文传递
利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判断西秦岭寒武系含矿硅岩建造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家军 刘建明 +5 位作者 郑明华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林丽 周德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2-49,共8页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是拉尔玛、邛莫金矿床和牙相金矿点的赋矿岩系。其主要由炭质硅岩和炭质板岩组成。其中的含矿硅岩构造十分丰富,有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硅岩单层厚度一般为30~200m。其主要成分除...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是拉尔玛、邛莫金矿床和牙相金矿点的赋矿岩系。其主要由炭质硅岩和炭质板岩组成。其中的含矿硅岩构造十分丰富,有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硅岩单层厚度一般为30~200m。其主要成分除SiO2(平均含量9530%)外,其它氧化物含量能达1%者仅有FeO、Fe2O3和P2O5,且FeO/Fe2O3比值大于1,而Sr/Ba比值小于1。硅岩建造中有机炭含量相当高,一般为(012~814)%,高者达22%。硅岩中稀土以总量低(329×10-6~100×10-6)、铈亏损为特征。硅岩建造中沉积黄铁矿的δ34S值变化在10‰~+46.9‰之间。硅岩的δ30Si值主要变化在+04‰~+0.8‰之间。硅岩建造的上述特点反映其主要是在深海—半深海环境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岩建造 沉积环境 西秦岭 岩石地球化学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缘盐源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硅质成因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茜 王剑 +4 位作者 余谦 肖渊甫 张彬 王晓飞 赵安坤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0-622,共13页
为了探讨盐源盆地富有机质页岩形成原因,促进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本文主要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龙马溪组页岩硅质成因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且硅质含量较高,Al_2O_3与TiO_2呈正相关与SiO2/Al_2... 为了探讨盐源盆地富有机质页岩形成原因,促进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本文主要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龙马溪组页岩硅质成因及沉积环境。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且硅质含量较高,Al_2O_3与TiO_2呈正相关与SiO2/Al_2O_3呈负相关说明硅质成分具有较多陆源碎屑成因。高含量的过量硅(Si过量),较低的Mg O含量,Ba、As、Sb、Sc等元素的高度富集、轻稀土富集、正Eu异常、矿物中的放射虫等微生物化石以及斑脱岩的存在说明硅质主要为生物成因,同时受到热水沉积及火山作用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V、Ni、U较富集,铈负异常、铕正异常以及草莓状黄铁矿等特征及相关图解一致表明其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深水陆棚缺氧的还原水体环境,同时受到一定程度的上升洋流或者热水影响,沉积了深海沉积物。生物成因及热水成因(火山成因)的页岩常富含有机质,还原的水体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在此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研究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厚度较大,初步认为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源盆地 龙马溪组 硅质岩 成因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微量元素分析在判别沉积介质环境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为例 被引量:111
8
作者 范玉海 屈红军 +2 位作者 王辉 杨县超 冯杨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2-389,共8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样品中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介质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铜(Cu)、钡(Ba)、铀(U)、钛(Ti)、钒(V)、镍(Ni)等微量元素指标,分析研究区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介质环境之间的对...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样品中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介质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铜(Cu)、钡(Ba)、铀(U)、钛(Ti)、钒(V)、镍(Ni)等微量元素指标,分析研究区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介质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的沉积介质环境。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晚三叠世延长组长9-长7期基本为温湿气候且变得越来越温暖潮湿;长9-长7期为微咸水相的淡水环境,长7期盐度含量略有增加;长9、长8期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比较正常,长7期变为厌氧环境;长9-长7期垂向上水体分层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沉积介质环境 晚三叠世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
下载PDF
勉略构造带硅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18
9
作者 戢兴忠 李楠 +5 位作者 张闯 邱昆峰 华北 余金元 吴春俊 韩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19-2630,共12页
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研究了勉略构造带西段文县地区泥盆纪硅质岩的野外露头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了该带东段硅质岩性质... 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研究了勉略构造带西段文县地区泥盆纪硅质岩的野外露头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了该带东段硅质岩性质,综合剖析了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探讨了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环境及大地构造背景。文县硅质岩有灰白色块状硅质岩和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两种类型,两者均具层状、条带状等沉积构造,并与上覆、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方解石、绢云母及泥质等。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硅质岩SiO2含量较高,为84.85%~99.07%,平均为91.99%,且灰白色硅质岩质地更纯,SiO2含量明显高于灰黑色硅质岩。硅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Fe2O3/TiO2-Al2O3/(Al2O3+Fe2O3)、V/Y-Ti/V及LaN/CeN-Al2O3/(Al2O3+Fe2O3)图解表明该区硅质岩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环境。稀土元素显示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稀土总量较高,为171.3×10-6~236.1×10-6,而灰白色块状硅质岩仅为11.96×10-6~51.06×10-6,表明前者所含陆源物质组分更多;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两者整体显示了相似的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其中灰黑色硅质岩δCe为0.95~1.05、δEu为0.66~0.87、(La/Yb)SN值为0.95~1.10,反映基本无Ce异常、弱Eu负异常及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灰白色硅质岩的δCe为1.07~1.12、δEu为0.70~0.90、(La/Yb)SN值为1.64~4.07显示了弱Ce正异常、弱Eu负异常及弱轻重稀土分异,两者稀土元素特征与世界典型大陆边缘(裂陷)盆地硅质岩相近。文县硅质岩地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整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沉积环境,但相比于灰白色块状硅质岩,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有更多陆源物质加入。结合勉略构造带东段古生代硅质岩野外产出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主要处于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海盆沉积环境,有较多的陆源物质加入到富硅的热水沉积中,在勉略构造带内自西向东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时代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与此同时,西秦岭主要处于大陆裂陷构造背景之中,多期次的裂陷活动形成了一系列裂陷盆地及深大断裂,这对西秦岭古生代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勉略构造带 西秦岭
下载PDF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喷流沉积作用与矿质聚集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家军 郑明华 +4 位作者 刘建明 林丽 周渝峰 顾雪祥 张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0-33,共14页
硅岩建造是西秦岭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的含矿岩系。含矿层状硅岩呈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单层厚度一般为30m~200m。主要成分SiO2平均含量高达95.30%,其余为FeO、Fe2O3和有机炭等... 硅岩建造是西秦岭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的含矿岩系。含矿层状硅岩呈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单层厚度一般为30m~200m。主要成分SiO2平均含量高达95.30%,其余为FeO、Fe2O3和有机炭等。硅岩的Al/(Al+Fe+Mn)比值低于0.35(平均0.153)。硅岩中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不仅含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如Cu、Cr、Pt、Pd、Os等),而且含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如W、Mo、U等)。硅岩中稀土以总量低(32.9×10-6~100×10-6)、δCe亏损为特征。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稀土含量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硅岩的δ18O值为17.60‰~23.24‰,其形成温度约为70℃~118℃。硅岩的δ30Si值主要在+0.4‰~+0.8‰之间。硅岩的上述特点均显示其与喷流沉积作用有关。喷流沉积作用不仅形成了特殊的硅岩建造,而且也使金等元素在硅岩建造中发生了明显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岩建造 喷流沉积 矿质聚集 西秦岭 硅质岩
下载PDF
川东南茅口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背景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瑜 林良彪 +2 位作者 任天龙 陈娟 高健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4-573,共10页
川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条带状硅质岩。对重庆武隆县江口、石柱县打风坳2个发育硅质岩的茅口组剖面进行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研究和主元素、稀土元素分析,AlFe-Mn三角图解显示武隆茅口组硅质岩受到热液和生物的双重影响,而石柱... 川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条带状硅质岩。对重庆武隆县江口、石柱县打风坳2个发育硅质岩的茅口组剖面进行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研究和主元素、稀土元素分析,AlFe-Mn三角图解显示武隆茅口组硅质岩受到热液和生物的双重影响,而石柱的茅口组硅质岩则主要受生物来源的影响,少量受热液影响。δCe值和Y/Ho值表明,武隆茅口组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而石柱茅口组硅质岩形成于广海平原;Fe_2O_3/TiO_2-Al_2O_3/(Al_2O_3+Fe_2O_3)和(La/Ce)N-Al_2O_3/(Al_2O_3+Fe_2O_3)图解也得到类似结果。结合上扬子地区中二叠世沉积环境演化,认为武隆茅口组硅质岩形成于台地环境,而石柱硅质岩形成于台间凹陷,并推测峨眉山玄武岩是该区热液硅质的主要来源。中二叠世晚期,峨眉山玄武岩尚未喷发之前,岩浆上涌形成穹窿,岩浆热液经过齐岳山等同生断裂运移至川东南地区海底与海水混合成为硅质的主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茅口组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背景
下载PDF
海南岛西部八所组上部砂质沉积物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兰华 李森 +2 位作者 李保生 李会川 郑影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3-790,I0007,共9页
海南岛西海岸地区砂质沉积物广泛发育。对昌化棋子湾剖面砂质沉积物的TL(热释光)测年表明,该地层沉积于32.1±3.30-10.30±1.30kaBP间,归属于上更新统八所组上部。通过对该地层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和石英颗粒扫描电镜分... 海南岛西海岸地区砂质沉积物广泛发育。对昌化棋子湾剖面砂质沉积物的TL(热释光)测年表明,该地层沉积于32.1±3.30-10.30±1.30kaBP间,归属于上更新统八所组上部。通过对该地层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和石英颗粒扫描电镜分析,显示本区八所组上部自下而上为“风成砂—弱成壤—风成砂—冲积砂—风成砂”沉积“相序”,八所组上部总体上以厚层风成相为主,夹短周期气候波动引起的薄层河流相(Ⅱ层)和弱成壤风成相(Ⅳ层)沉积,与本区八所组陆相冲洪积成因地层为同期异相地层。由此说明,末次冰期时南海北部受冰期气候影响,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大陆架广泛出露,局部沙漠化,并成为海岸风成沉积的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西部 八所组上部 砂质沉积物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辽西中生代义县旋回强烈火山作用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斌 王五力 +6 位作者 张立东 张长杰 郭成哲 彭艳东 陈树旺 邢德和 丁秋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6,共8页
辽西中生代义县旋回火山作用可以划分成 4个亚旋回 ,每个亚旋回火山喷发都有不等量的火山碎屑物和熔岩形成。火山爆发作用对生物生存环境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火山喷发作用形成一定量的H2 O、SO2 、SO3 等硫化物气体 ,是火山喷发烟... 辽西中生代义县旋回火山作用可以划分成 4个亚旋回 ,每个亚旋回火山喷发都有不等量的火山碎屑物和熔岩形成。火山爆发作用对生物生存环境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火山喷发作用形成一定量的H2 O、SO2 、SO3 等硫化物气体 ,是火山喷发烟雾及火山硫酸盐气溶胶的主要物质成分 ,由于硫化物气体上升进入大气层而发生氧化反应 ,形成硫酸盐气溶胶 ,对太阳产生折射 ,使生物死亡。H2 S、SO2 、SO3 、HCl和HF等气体和As、Hg的存在都能造成水体和植物的污染 ,使生物死亡。另一方面火山作用间歇期为生物提供生存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火山作用停止以后 ,火山口附近通常形成大量的温泉和较大的湖泊 ,给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使生物在新的环境下重新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作用 生物生存环境 辽西 熔岩
下载PDF
西秦岭大草滩组的再厘定及地质属性讨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春乾 崔建军 +3 位作者 赵欣 李勇 裴先治 杨兴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1∶25万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实了大草滩组的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组合、沉积环境和沉积盆地属性。重新厘定的大草滩组是一套不整合于舒家坝组之上、伏于大庄组之下的以紫红色为特征的杂色陆相碎屑岩地层,时代归属晚泥盆世,有别... 通过1∶25万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实了大草滩组的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组合、沉积环境和沉积盆地属性。重新厘定的大草滩组是一套不整合于舒家坝组之上、伏于大庄组之下的以紫红色为特征的杂色陆相碎屑岩地层,时代归属晚泥盆世,有别于其上(原大草滩组上部)的裂陷盆地海相暗色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认为当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拉张环境,并非挤压环境下的前陆盆地沉积。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古生代的盆地构造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滩组 西秦岭 沉积盆地 属性 晚泥盆世
下载PDF
辽西义县组碳酸盐岩夹层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巩恩普 陈登辉 +1 位作者 梁俊红 张永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6,共8页
义县组是热河生物群最繁盛的层位,它承载了热河生物群演化的重要信息,开展义县组沉积环境的深入研究是认识和恢复热河生物群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辽西地区义县组中夹有多层碳酸盐岩沉积层,所含沉积环境信息丰富。通过碳酸盐岩的研究,获... 义县组是热河生物群最繁盛的层位,它承载了热河生物群演化的重要信息,开展义县组沉积环境的深入研究是认识和恢复热河生物群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辽西地区义县组中夹有多层碳酸盐岩沉积层,所含沉积环境信息丰富。通过碳酸盐岩的研究,获取碎屑岩中丢失的环境信息,并与碎屑岩沉积层的研究相结合,为恢复辽西地区义县期热河生物群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态提供科学的依据。经野外及室内研究共识别出9种碳酸盐岩石类型,并结合沉积学标志进行了环境分析。野外工作表明辽西地区义县组碳酸盐岩夹层的发育向盆地的南侧有层数增多碳酸盐含量增加的趋势。辽西地区在义县期主要以滨浅湖环境为主,碳酸盐岩主要沉积在微咸—咸水的洪泛平原储水洼地和滨浅湖沉积环境中。接受碳酸盐岩沉积时气候相对干热,湖泊水文状况趋于封闭,火山活动频繁,古湖泊水体补给量小于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义县组 碳酸盐岩夹层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论鄂西建始地区大隆组沉积环境 被引量:7
16
作者 牛志军 段其发 +3 位作者 徐安武 傅泰安 曾波夫 朱应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1期18-23,共6页
根据岩石学特征、生物群组合及其生态类型、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和指相微量元素特征,认为大隆组属局限台地相—陆棚相,是晚二叠世中晚期海水逐渐加深的沉积产物;其硅质岩形成于水体较浅的局限—半局限潮下带。
关键词 大隆组 沉积环境 湖北 岩石学 下伏地层 生物群组合
下载PDF
辽西义县组尖山沟层沉积环境粒度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亚楠 梁俊红 +1 位作者 李小东 王春红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73-379,389,共8页
尖山沟层沉积剖面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该层为湖相由浅变深、湖体扩张的两个相似的正粒序沉积旋回组成,与内陆河流密切相关、离岸不远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碎屑颗粒以递变悬浮方式搬运,沉积物按粒度大小和密度梯度成层分布,在流动中由下... 尖山沟层沉积剖面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该层为湖相由浅变深、湖体扩张的两个相似的正粒序沉积旋回组成,与内陆河流密切相关、离岸不远的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碎屑颗粒以递变悬浮方式搬运,沉积物按粒度大小和密度梯度成层分布,在流动中由下至上粒度逐渐变细。由于涡流发育及作用,使沉积物中基本没有滚动颗粒。受火山作用的影响,尖山沟层粒度分析参数与特征表现出与正常沉积相不完全一致性,呈现出独特的粒度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沉积环境 尖山沟层 义县组 辽西
下载PDF
辽西金羊盆地北票组沉积环境与烃源岩成因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守亮 张涛 +5 位作者 刘淼 李永飞 陈树旺 张健 唐友军 孙求实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I0001,共13页
辽西金羊盆地是中国北方侏罗系发育最完备地区之一,其主要烃源岩层系北票组为油气勘探关注的重点层位。利用实测剖面、钻井岩心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分析北票组沉积环境与烃源岩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滨浅湖亚相可识别泥质浅湖、... 辽西金羊盆地是中国北方侏罗系发育最完备地区之一,其主要烃源岩层系北票组为油气勘探关注的重点层位。利用实测剖面、钻井岩心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分析北票组沉积环境与烃源岩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滨浅湖亚相可识别泥质浅湖、砂质浅湖及湖沼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半深湖成因的暗色泥岩为研究区优质烃源岩层系,湖沼型的暗色炭质泥岩次之;盆地边缘的浅湖及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的暗色泥岩厚度较薄,有机质丰度较低,生烃潜力不大,为中等-劣质烃源岩;优质烃源岩成因模式主要为形成于滨浅湖亚相湖沼环境的含煤层系及形成于半深湖深水成因的烃源岩。该结果为金羊盆地北票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成因 沉积环境 北票组 侏罗系 金羊盆地 辽宁西部
下载PDF
豫西下二叠统太原组遗迹化石与古氧相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宋慧波 毕瑜珺 胡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3-662,共10页
基于对豫西禹州和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中的遗迹化石组成与产状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不同颜色Zoophycos潜穴充填物中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试分析,取得成果如下:(1)灰白色充填物中δ^(13)C值较低,主要介于-2‰^-4‰之间;灰色充填... 基于对豫西禹州和焦作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中的遗迹化石组成与产状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不同颜色Zoophycos潜穴充填物中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试分析,取得成果如下:(1)灰白色充填物中δ^(13)C值较低,主要介于-2‰^-4‰之间;灰色充填物中δ^(13)C值大多在-0.8‰^-2‰之间。二者的V/(V+Ni)值均小于0.46,Ce/La值均小于1.5。反映其为富氧相,即氧化环境。(2)红褐色充填物中δ^(13)C值一般在-0.2‰^-0.9‰之间,V/(V+Ni)值大于0.46,反映其为贫氧相,即弱还原环境。(3)黑色充填物中δ^(13)C值最高,多数在0.2‰~1.6‰之间,Ce/La值大于1.8,反映其为厌氧相,即还原环境。综合分析上述特征,提出了3种古氧相(富氧相、贫氧相和厌氧相)的遗迹化石响应关系及其形成的沉积背景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可为精细分析豫西下二叠统太原组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演变规律提供直观的生物遗迹识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古氧相 沉积环境 下二叠统 太原组 豫西地区
下载PDF
豫西济源中元古界兵马沟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德顺 王鹏晓 孙风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的沉积学、地层学及大地构造演化等研究一直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选取豫西济源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典型剖面,在野外踏勘和剖面实测基础上,运用镜下薄片观察和粒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兵马沟组沉积特征进...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的沉积学、地层学及大地构造演化等研究一直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选取豫西济源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典型剖面,在野外踏勘和剖面实测基础上,运用镜下薄片观察和粒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兵马沟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沉积环境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济源兵马沟组岩性以紫红色砾岩为主,其次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等,从下往上砾石粒径逐渐减小,磨圆变好;砂岩的粒度参数特征及概率累计曲线特征表明兵马沟组为重力流沉积,概率累计曲线的变化说明其沉积时水动力条件整体上逐渐减弱。综合各方面特征分析,兵马沟组沉积时期水体动荡,有多期洪流出现,为间歇性的灾变洪流;沉积环境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相,从中可识别出泥石流沉积微相、碎屑流沉积微相、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及漫流沉积微相,其中以泥石流和碎屑流沉积为主。该研究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地层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济源 兵马沟组 沉积环境 粒度分析 冲积扇-扇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