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SR Fingerprints in Introduced Silkworm Germplasm Resources 被引量:1
1
作者 HOU Cheng-xiang LI Mu-wang +7 位作者 ZHANG Yue-hua QIAN He-ying SUN Ping-jiang XU An-ying MIAO Xue-xia GUO Qiu-hong XIANG Hui HUANG Yong-p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20-627,共8页
Thirty-five SSR marker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96 silkworm races fingerprint. All the SSR markers were polymorphic and unambiguously separated silkworm strains from each other. A total of 467 alleles were detected wit... Thirty-five SSR marker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96 silkworm races fingerprint. All the SSR markers were polymorphic and unambiguously separated silkworm strains from each other. A total of 467 alleles were detected with a mean value of 13.34 alleles/locus (range 3-28). The mean polymorphism index content (PIC) was 0.71 (range 0.299-0.919). UPGMA cluster analysis of Nei's genetic distance grouped silkworm strains on the basis of their origi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SR markers are efficient tools for fingerprinting cultivars and conducting genetic diversity studies in the silkw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bombyx mori l.) GERMPlASM SSR marker FINGERPRINT
下载PDF
利用Balb/c小鼠构建家蚕蛹食物过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祥杰 李琳 +5 位作者 杨荣玲 邝哲师 李冰 黄静 穆利霞 范春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58-163,I0002,共7页
利用Balb/c小鼠构建家蚕蛹过敏模型并研究其致敏作用。48只雌性Balb/c小鼠分别用灌胃和皮下注射家蚕蛹蛋白的方法进行致敏。小鼠致敏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伊文斯蓝考察其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致敏小鼠空肠组织的病理切片... 利用Balb/c小鼠构建家蚕蛹过敏模型并研究其致敏作用。48只雌性Balb/c小鼠分别用灌胃和皮下注射家蚕蛹蛋白的方法进行致敏。小鼠致敏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伊文斯蓝考察其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致敏小鼠空肠组织的病理切片;测定血清中IgE、组胺、IFN-γ、IL-4和IL-6等的含量;免疫印记反应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与家蚕蛹变应原的结合度。结果表明:小鼠发生过敏反应时,血清中产生与家蚕蛹蛋白特异性结合的IgE抗体,血清中组胺、IL-4和IL-6等的含量显著上升,而IFN-γ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各致敏试验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空肠组织出现糜烂和结构受损症状。该小鼠致敏模型的成功构建对于后续研究家蚕蛹变应原及其致敏的抗原表位等均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家蚕蛹蛋白 过敏模型 变应原 IGE抗体
下载PDF
利用CLSM检测GFP基因在家蚕的瞬时表达
3
作者 陈智毅 李清兵 +3 位作者 陈列辉 廖森泰 李宝瑜 廖琼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导入家蚕蛹(G0)的睾丸,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系统检测,得到GFP基因在家蚕刚孵出未进食的幼虫(蚁蚕)(G1)瞬时表达的荧光图像。
关键词 家蚕 转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 ClSM 瞬时表达
下载PDF
New Technique to Produce Large Amount of Flat Silk by Biospinning
4
作者 Laura Beatriz Garay Andrea Nembri +7 位作者 Alana Lucia Oro Veronica Aureliana Fassina Claudia Regina das Neves Saez Alex Sandro Chiarello Naiara Climas Pereira Graziele Milani Pessini Roxelle Ethienne Ferreira Munhoz Maria Aparecida Fernandez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年第14期1483-1490,共8页
Beyond the production of silk thread, there are several studies showing that the silk is a great biomaterial for surgical sutures and grafts. This paper shows a new technique to produce silk thread changing the natura... Beyond the production of silk thread, there are several studies showing that the silk is a great biomaterial for surgical sutures and grafts. This paper shows a new technique to produce silk thread changing the natural cycle of silk production, which is the production of cocoons. This new method has the purpose of producing a silk fabric free of impurities, through flat surfaces. Six different surfaces were tested: Glass, Formica Surface, Steel and Zinc Sheets, Cotton tissue and Burlap Bag. The first five surfaces had not presented enough larvae aliv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because there were several damages in silkworms larvae that resulted in mortality and low silk prod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burlap bag surface presented good results for web construction by biospinning and its use was indicated for silk industry focused on biomaterial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e potential of naturally biospun web, using Bombyx mori, to develop a new technique to produce silk thread matrices that will have several applications at the industry and production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bombyx mori l. Silk Thread Biomaterial
下载PDF
Analysis of ESTs and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posterior silkgland in the fifth instar larvae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L. 被引量:8
5
作者 ZHONG Boxiong, YU Yingpo, XU Yusong, YU Hong, LU Xingmeng, MIAO Yungen, YANG Jun, XU Hao, HU Songnian & LOU Chengfu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Hangzhou Huada Ge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Southern Base of Genomic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gzhou 310007,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1期25-33,共9页
The fibroin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regulation of the posterior silkgland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using the first and fifth day larvae of the fifth instar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L... The fibroin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and regulation of the posterior silkgland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using the first and fifth day larvae of the fifth instar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L (strain: C 10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911 repetitive ESTs and 1950 single sequences (Singlets) among total 2861 consentient sequences, which were spliced. 1335 sequenc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other 1526 were unknown. 5560 sequences (55.89%) in the posterior silkgland cell of the silkworm were new ESTs without homology with EST data published by Mita et al. The number of repetitive ESTs and single sequences from the first day larvae of the fifth instar was double more than that of the fifth day of the same instar in the silkworms. The unigenes which were more than 50 in repetitive EST size (contig size) came to only about 0.5% in total consentient sequenc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 expression frequencies, and expressed genes were related to fibroin synthesis and its secretion and fibroin composition. Comparing the fifth day with the first day of the fifth instar, the genes-expressed quantity of fibroin heavy-chain gene was 18 fold higher, fibroin light-chain gene 9 fold and fibroin P52 gene 8 fold. 508 genes functioned for cellular component and 315 for enzyme after function tracing. Thes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gene expression of the first day was mainly for preparation for fibroin synthesis except for the growth of silkgland cells, and the gene expression of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instar was mainly for synthesizing and excreting fibroin. Because the ratio of heavy chain, light chain and p25 of fibroin was not 6:6:1 as theoretically expected, or its special H-chain structure, the H-chain gene was not easy to detect through EST technique. Most of genes among total 2861 consentient sequences functioned for fibroin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This suggested the fibroin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procedure of the posterior silkgland was more complex than the knowledge we h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bombyx mori l. 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 ) silkgland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fibroin.
原文传递
INHIBITORY EFFECT OF POLY I:C AND 2′,5′-OLIGO (A) ON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OF SILKWORM, BOMBYX MORI L.
6
作者 钟文彪 黄自然 +2 位作者 卢蕴良 刘新垣 娄艳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3年第5期687-690,共4页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in sericulture is the mid gut polyhedrosis, in which the pathogen is the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 After the silkworm larvae had been fed or injected with Poly Ⅰ: C or 2′, 5′...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in sericulture is the mid gut polyhedrosis, in which the pathogen is the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 (CPV). After the silkworm larvae had been fed or injected with Poly Ⅰ: C or 2′, 5′-oligo (A) (2′, 5′-P3A3), silkworms increased their ability to inhibit CPV, eventually, the attack rate of the silkworm decreased by about 40—50%. Moreover, it was found that Poly Ⅰ: C was able to induce some new proteins which seemed to be connected with the antiviral activity of the silkworm lar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kworm oligo lARVAE CYTOPlASMIC ANTIVIRAl bombyx MORI l OlIGO inhibit eventually PATHOGEN
原文传递
利用SSR标记进行家蚕部分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侯成香 李木旺 +7 位作者 张月华 钱荷英 孙平江 徐安英 苗雪霞 郭秋红 相辉 黄勇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24-2131,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家蚕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研究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用35个SSR标记研究96个家蚕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结果】这些SSR标记在家蚕品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量在3~28个,平均为12.77个,多态性指数(PIC)在... 【目的】通过构建家蚕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研究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用35个SSR标记研究96个家蚕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结果】这些SSR标记在家蚕品种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量在3~28个,平均为12.77个,多态性指数(PIC)在0.299~0.919,平均0.71。根据各品种的指纹图谱,用Nei(1978)的方法计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983,最小为0.0641,并用UPGMA方法进行了聚类,得到的分子系统图与传统意义上的形态分类方法接近但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根据遗传分析结果,探讨了家蚕的起源与进化关系。【结论】SSR标记是适于进行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标记,可在家蚕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构建中发挥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SSR标记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家蚕五龄幼虫中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比较 被引量:23
8
作者 沈飞英 钟伯雄 +5 位作者 楼程富 苏松坤 徐海圣 颜新培 姚国华 陆云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2-1058,共7页
对家蚕5龄期中部丝腺细胞不同区段的蛋白质组成研究,有利于发现与丝胶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功能蛋白质。本研究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家蚕中部丝腺前、中、后3个不同区段的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仅在前段表达... 对家蚕5龄期中部丝腺细胞不同区段的蛋白质组成研究,有利于发现与丝胶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功能蛋白质。本研究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发现家蚕中部丝腺前、中、后3个不同区段的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仅在前段表达的20个特异性蛋白质,可能与Ser2A、Ser2B、S4和S5这4种丝胶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仅在中段表达的22个特异性蛋白质,可能与Ser1B、Ser1C、Ser1D和S3这4种丝胶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仅在后段表达的27个特异性蛋白质,可能与Ser1A和S3这2种丝胶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另外,在中段和后段表达、前段不表达的51个差异性蛋白质、表达量在中段和后段比在前段高的20个差异性蛋白质,可能参与了中、后段相应的丝胶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五龄幼虫 丝腺细胞 蛋白质组成 丝胶蛋白
下载PDF
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试验简报 被引量:21
9
作者 崔为正 李卫国 +3 位作者 刘春英 程安玮 张惠淄 季树敏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4-226,共3页
通过 1~ 2龄人工饲料育 ,3~ 5龄桑叶育 ,探讨了适合普通蚕品种的颗粒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结果表明 ,在蚕的摄食性、蚕体重、生命率及茧质等方面 。
关键词 家蚕 颗粒人工饲料 饲育试验 稚蚕
下载PDF
家蚕抗BmNPV品系与感性品系血淋巴液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蔡克亚 陈克平 +2 位作者 刘晓勇 姚勤 李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利用遗传学的原理,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建立家蚕抗BmNPV、感BmNPV以及近等基因系模型,利用2-D电泳和MALDI TOF/TOF MS质谱技术,从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家蚕对BmNPV抵抗性。其结果是获得家蚕高抗NB,高感306,近等基因系BC_8五龄起蚕血淋... 利用遗传学的原理,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建立家蚕抗BmNPV、感BmNPV以及近等基因系模型,利用2-D电泳和MALDI TOF/TOF MS质谱技术,从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家蚕对BmNPV抵抗性。其结果是获得家蚕高抗NB,高感306,近等基因系BC_8五龄起蚕血淋巴液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分别获得180、190、187个蛋白点,其中80%的蛋白点集中在等电点5~9范围之内。从三块凝胶上共获得明显差异蛋白点12个,由质谱鉴定出5种蛋白,其中氨基酰化酶(Aminoacylase)仅出现在抗性品系NB、近等基因系图谱中,感性品系没有出现,初步推测是家蚕抗BmNPV特有蛋白,这是首次报道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电泳 MAlDI TOF/TOF MS 蛋白质组 抗核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
下载PDF
稚蚕人工饲料中桑绿枝粉的添加效果及加工特点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亚平 娄齐年 +1 位作者 王安皆 王超云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6-328,共3页
在家蚕稚蚕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 15 %的桑绿枝粉、冬桑条粉、桑皮粉等 ,并与豆腐渣、市售纤维素粉末等进行了对照试验 ,结果以添加桑绿枝粉的稚蚕人工饲料各项成绩最为理想 ,稚蚕对其有良好的摄食性 。
关键词 家蚕 稚蚕人工饲料 桑绿枝粉 加工特点 添加比例
下载PDF
家蚕人工饲养配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缪云根 吴春霞 徐俊良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5-317,共3页
比较四种成分不同的人工饲料配方,其饲料成本、疏毛率、蚕体生长发育及防腐性能均有明显 的差异。用豆腐渣、乙醇处理豆饼粉、甲醇处理豆饼粉及未处理豆粉配制成人工饲料饲养小蚕,收蚁后 48 h的疏毛率分别为68.2%,84.7... 比较四种成分不同的人工饲料配方,其饲料成本、疏毛率、蚕体生长发育及防腐性能均有明显 的差异。用豆腐渣、乙醇处理豆饼粉、甲醇处理豆饼粉及未处理豆粉配制成人工饲料饲养小蚕,收蚁后 48 h的疏毛率分别为68.2%,84.7%,95.4%和80.9%,结果表明以乙醇和甲醇浸提处理后的豆饼粉配 制人工饲料,蚕的疏毛率和生长发育速度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以甲醇处理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 人工饲料 配方 家蚕 饲料
下载PDF
RAPD技术在家蚕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伯雄 张金卫 +2 位作者 丁农 陶京亚 陆云翀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研究发现家蚕每一个体基因组的DNA片断的特异性分别具有物种、品种和个体3个层次,其中只有品种特异性的DNA片断才能作为家蚕杂交率检验的判别标志.用一粒蚕卵或一条蚁蚕抽提得到的DNA,与从丝腺细胞中抽提得到的DNA的PCR反应结果相同,故... 研究发现家蚕每一个体基因组的DNA片断的特异性分别具有物种、品种和个体3个层次,其中只有品种特异性的DNA片断才能作为家蚕杂交率检验的判别标志.用一粒蚕卵或一条蚁蚕抽提得到的DNA,与从丝腺细胞中抽提得到的DNA的PCR反应结果相同,故在卵期可利用RAPD技术简便、快速,正确地检验家蚕的杂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家蚕 杂交率 检验 应用 卵期
下载PDF
家蚕耐氟性状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兆军 王章娥 张志芳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采用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 ,对家蚕耐氟性状的基因效应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家蚕耐氟性能世代间存在显著差异 ,耐氟性状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耐氟性表现为部分显性遗传 ,主要受加性效应所控制 ,显性效应比例较小 ... 采用世代平均值分析的多元回归程序 ,对家蚕耐氟性状的基因效应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家蚕耐氟性能世代间存在显著差异 ,耐氟性状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耐氟性表现为部分显性遗传 ,主要受加性效应所控制 ,显性效应比例较小 ,加性效应引起的变异比例为 81 92 % ,显性效应变异为 11 9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耐氟性状 基因效应 参数估计 加性-显性遗传 多元回归程序
下载PDF
家蚕α淀粉酶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健华 贾世海 +4 位作者 张勇 李木旺 刘文彬 苗雪霞 黄勇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90-2394,共5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不同家蚕品种间淀粉酶基因多态性差异,为家蚕的育种选择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根据网上基因数据库中的家蚕α淀粉酶基因序列(序列号:U07847),在第4和第5外显子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在1个镇...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不同家蚕品种间淀粉酶基因多态性差异,为家蚕的育种选择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根据网上基因数据库中的家蚕α淀粉酶基因序列(序列号:U07847),在第4和第5外显子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在1个镇江野蚕和6个不同的家蚕品种基因组内进行PCR扩增,发现了该基因区域在不同品种间的多态现象。【结果】根据所得基因测序结果信息,用Clustalx软件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其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较符合家蚕地理和化性的分布,而且镇江野蚕和家蚕品种距离较远。【结论】家蚕淀粉酶是一个为家蚕的起源和进化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淀粉酶基因 分子系统树
下载PDF
桑蚕蛹皮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显微结构的表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倪红 陈云 +1 位作者 梁艳 陈怀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69-72,共4页
对桑蚕蛹皮的成分、结构进行了化学及扫描电镜分析,确定其含有的主要成分及含甲壳素的数量,并对其中的甲壳素、蛋白质和无机盐三者之间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蛹体中的甲壳素与灰分主要含在蛹皮中,甲壳素占整个蛹体成... 对桑蚕蛹皮的成分、结构进行了化学及扫描电镜分析,确定其含有的主要成分及含甲壳素的数量,并对其中的甲壳素、蛋白质和无机盐三者之间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蛹体中的甲壳素与灰分主要含在蛹皮中,甲壳素占整个蛹体成分的2.71%,占蛹皮重量的25.5%,蛹皮外表面呈规整的多边形网状结构,蛹皮中蛋白质与蜂窝状的甲壳素相结合,呈层状分布,颗粒状的无机盐填充在甲壳素/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蜂窝状的空隙中.这为制定提取蛹甲壳素的工艺路线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蛹 甲壳素 蛹皮 显微结构 化学成分 提取
下载PDF
SCAR分子标记方法检测家蚕品种和纯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斌 徐世清 +4 位作者 戴璇颖 陈息林 司马杨虎 王玉军 吴阳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家蚕(Bombyx moriL.)品种和纯度的鉴别,普遍依靠幼虫斑纹或茧形等形态鉴别方法,该方法易受环境影响,结果时效性和准确性差。【方法】筛选RAPD随机引物,稳定扩增出亲本品种的DNA特异性片段,转换成SCAR标记。【结果】利用微量DNA... 【目的】家蚕(Bombyx moriL.)品种和纯度的鉴别,普遍依靠幼虫斑纹或茧形等形态鉴别方法,该方法易受环境影响,结果时效性和准确性差。【方法】筛选RAPD随机引物,稳定扩增出亲本品种的DNA特异性片段,转换成SCAR标记。【结果】利用微量DNA抽提法,从家蚕主要品种苏5、苏6及其F1孵化前日卵快速提取单粒卵基因组DNA,筛选出RAPD随机引物S42,稳定扩增出苏5和苏6两个亲本品种的DNA特异性片段R5和R6,克隆和测序确认其大小分别为255bp和343bp。Blastn分析显示,R5的nt7~192与家蚕的一个非长末端逆转录转座子(AB002270.1)的nt183~368片段碱基序列有高达91%的相似性,无缺口序列。R6的nt5~340与家蚕的一个WGS(BAAB01113163.1)的nt675~337有91%的一致性,其中存在13个碱基的缺口序列。将2个亲本的RAPD标记转换成SCAR标记,分别利用合成的S42-255-2(P5-2)和S42-343-2(P6-2)SCAR标记引物,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别所标记的苏5和苏6及其F1蚕品种。【结论】SCAR分子标记方法能够检测家蚕品种和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分子标记 SCAR 品种 纯度
下载PDF
陕西家蚕品种资源耐氟性调查初报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烈 刘重盈 +2 位作者 白克明 宋新华 鲁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用氟敏指数法对 88个家蚕品种资源的耐氟性进行调查试验及其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 :在调查试验的中系品种中 ,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 5 ,7,12 ,13个 ;日系品种中 ,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 2 1,9,4,7个 ;欧系... 用氟敏指数法对 88个家蚕品种资源的耐氟性进行调查试验及其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 :在调查试验的中系品种中 ,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 5 ,7,12 ,13个 ;日系品种中 ,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 2 1,9,4,7个 ;欧系品种中 ,耐氟性强、中、弱、敏感品种数分别为 7,2 ,0 ,1个。品种的耐氟性与其虫蛹率呈显著正相关 ,与体重增长倍数、就眠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眠起率、全茧量、茧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耐氟性 陕西
下载PDF
部分微量元素对家蚕产(造)卵性影响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烈 刘重盈 +2 位作者 白克明 宋新华 李亚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93-95,共3页
在家蚕幼虫第 4、5龄期 ,添食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锰 ,能增加蛹体内锌、锰元素含量 ,减少退化卵发生数量 ,从而显著增加家蚕的产 (造 )卵数量 ;添食甲状腺素 ,促进家蚕的代谢率 ,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增加蚕蛹体重量 ,从而显著增加家蚕的... 在家蚕幼虫第 4、5龄期 ,添食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锰 ,能增加蛹体内锌、锰元素含量 ,减少退化卵发生数量 ,从而显著增加家蚕的产 (造 )卵数量 ;添食甲状腺素 ,促进家蚕的代谢率 ,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增加蚕蛹体重量 ,从而显著增加家蚕的产 (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添食 微量元素 造卵数量
下载PDF
家蚕多倍体发生与染色体观察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靖君 詹永乐 +1 位作者 陈复生 段家龙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家蚕一代杂交种 5A-富雌蛹和刚产下卵为材料 ,观察研究其后代的幼虫生殖腺的染色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微波处理可以诱发家蚕产生多倍体 ,诱发的多倍体因诱发材料不同而有差异 :在以雌蛹为材料的微波处理后代中发现了三倍体 ( 2 n=3x... 以家蚕一代杂交种 5A-富雌蛹和刚产下卵为材料 ,观察研究其后代的幼虫生殖腺的染色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微波处理可以诱发家蚕产生多倍体 ,诱发的多倍体因诱发材料不同而有差异 :在以雌蛹为材料的微波处理后代中发现了三倍体 ( 2 n=3x=84 )和混倍体 ( 2 n=2 x=56 ,2 n=3x=84 ) ;在以卵为材料的微波处理后代中发现了四倍体 ( 2 n=4 x=1 1 2 )和混倍体 ( 2 n=2 x=56 ,2 n=4 x=1 1 2 )。 G-带显示结果表明 ,在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终变期和早中期 的纤细染色体上显示出微弱的带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染色体 人工诱发多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