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high-pressure and Retrograde Metamorphic Ages for Paleozoic Protolith of Paragneiss in the Main Drill 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CCSD-MH),SW Sulu UHP Terrane 被引量:5
1
作者 LIU Fulai XU Zhiqin XUE Huaimin ZHOU Kaif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L) images show that most zircon crystals separated from paragneiss in the main drill 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CCSD-MH) at Maob...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L) images show that most zircon crystals separated from paragneiss in the main drill hole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CCSD-MH) at Maobei, southwestern Sulu terrane, contain low-pressure mineral-bearing detrital cores, coesite-bearing mantles and quartz-bearing or mineral inclusion-free rims. SHRIMP U-Pb dating on these zoned zircons yield three discrete and meaningful age groups. The detrital cores yield a large age span from 659 to 313 Ma, indicating the protolith age for the analyzed paragnelss is Paleozoic rather than Proterozoic. The coesite-bearing mantles yield a weighted mean age of 228 ± 5 Ma for the UHP event. The quartz-bearing outmost rims yield a weighted mean age of 213 ± 6 Ma for the retrogressive event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in the Sulu UHP terrane.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HRIMP U-Pb dating results from orthogneiss in CCSD-MH, it is suggested that both Neoproterozoic granitic protolith and Paleozoic sedimentary rocks were subducted to mantle depths in the Late Triassic. About 15 million years later, the Sulu UHP metamorphic rocks were exhumed to mid-crustal levels and overprinted by an amphibolite-facies retrogressive metamorphism. The exhumation rate deduced from the SHRIMP data and metamorphic P-T conditions is about 6.7 km/Ma. Such a fast exhumation suggests that the Sulu UHP paragnelss and orthogneiss returned towards the surface as a dominant part of a buoyant sliver, caused as a consequence of slab breako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 dating zircon mineral inclusions Paleozoic protolith paragneiss 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
下载PDF
He Grenville Orogenesis Recorded by Monazite from the Paragneiss of North Qaidam UHP Metamorphic Belt, Western China
2
作者 LIU Xiaoyu ZHANG Cong +1 位作者 YANG Jingsui LI P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S1期224-226,共3页
The poly-phase orogen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one orogenic belt is the key for studying the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I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rock associatio... The poly-phase orogeny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one orogenic belt is the key for studying the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I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rock association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 Western China He Grenville Orogenesis Recorded by Monazite from the paragneiss of North Qaidam UHP Metamorphic Belt
下载PDF
Petro-Structural Study of Paragneiss in the SASCA Domain(GbowéSector at Grand-Bereby),Southwestern Cote d’Ivoire
3
作者 Fossou Jean-Luc Hervé Kouadio Mamadou Sangare +2 位作者 N’Guessan Nestor Houssou Marc Ephrem Allialy Sagbrou Chérubin Djro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0年第5期1-16,共16页
The petrographic and structural study of Gbowé (Grand-Béréby) formations located in the SASCA domain (South-West of C&#244te d’Ivoire) revealed migmatitic paragneisses.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 The petrographic and structural study of Gbowé (Grand-Béréby) formations located in the SASCA domain (South-West of C&#244te d’Ivoire) revealed migmatitic paragneisses.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etrographic, structural and metamorphic characteristics, six (6) thin sections were made from these paragneisses. These gneis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paleosomes and neosomes (leucosome and melanosome), consisting of quartz, garnet, plagioclase, biotite, cordierite, sillimanite, myrmekite and microcline. The mineralogical assemblage thus described indicates a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transition from granulitic facies to amphibolitic facies). The structural and microstructural study identified two types of deformation (ductile and brittle). The ductile de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hases D1 (NE-SW flattening) and D2 (NW-SE flattening), materialized by foliations (N140&#730, N050&#730), folds (asymmetrical folds, similar folds, concentric folds, ptymatic folds) and boudins. Fracture schistosity and fold fracture schistosity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rittle deformation (phase D3). The microstructural study coupled with the metamorphic study shows that the deformations had an impact on the texture of the minerals (recrystallization and mineral reactions). It also allowed giving the paragenesis of phases D1 and D2. The D1 phase is characterized by garnet1, biotite1, quartz1, sillimanite1 and cordierite1 and the D2 phase is characterized by garnet1, quartz2, sillimanite2, biotite2, garnet2 and orthose2. These parageneses thus highlighted bear witness to a polydeformation and polymorphism that affects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GRAPHY Structural Migmatitic paragneiss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Gbowé SASCA Domain C?te d’Ivoire
下载PDF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和围岩锆石LA-ICP-MS微区原位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5
4
作者 刘良 张安达 +3 位作者 陈丹玲 杨家喜 罗金海 王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及其直接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榴辉岩锆石内部结构比较均匀,少数颗粒保留斑杂状残核;位于锆石斑杂状残核测点的重稀土相对富集,Th/U比值多大...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及其直接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榴辉岩锆石内部结构比较均匀,少数颗粒保留斑杂状残核;位于锆石斑杂状残核测点的重稀土相对富集,Th/U比值多大于0.4,为岩浆锆石的特征;位于锆石边部与内部结构均匀颗粒上的测点显示HREE近平坦型或弱亏损型的稀土配分模式,显示了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特征;而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的锆石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为碎屑锆石,幔部则为与石榴石平衡共生的变质锆石。LA-ICP-MS微区定年获得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493±4.3)Ma,其原岩形成年龄为(754±9)Ma;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为(499±27)Ma。榴辉岩的变质年龄滞后于其原岩的形成年龄约250Ma,并且榴辉岩与其直接围岩副片麻岩的变质年龄几乎完全一致,充分表明该超高压榴辉岩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榴辉岩围岩——石榴子石黑云母片麻岩 LA-ICP-MS锆石定年 江尕勒萨依 阿尔金
下载PDF
山东半岛荆山群富铝片麻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5
作者 刘平华 刘福来 +1 位作者 王舫 刘建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9-843,共15页
荆山群富铝片麻岩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之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锆石成因比较复杂,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为继承性(岩浆或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类锆石微区记录了~... 荆山群富铝片麻岩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之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荆山群富铝片麻岩中锆石成因比较复杂,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为继承性(岩浆或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类锆石微区记录了~2 650 Ma和~2 100 Ma两组207Pb/206Pb年龄,这不仅表明研究区变质基底在中太古代末期和古元古代早期至少存在两期岩浆-热事件,同时,也说明荆山群原岩形成时代应晚于2 100 Ma;第二类为变质锆石,记录的207Pb/206Pb年龄集中在1 900~1 850 Ma之间,应代表荆山群富铝片麻岩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第三类亦为变质锆石,记录的207Pb/206Pb年龄集中在1 840~1 820 Ma之间,应代表荆山群富铝片麻岩峰后中低压麻粒岩相退变质时代。该项成果准确地限定了荆山群富铝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和峰后中低压麻粒岩相退变质时代的年代学格架,对深入探讨华北克拉通东南缘高压麻粒岩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铝片麻岩 锆石 U-PB定年 荆山群 山东半岛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温泉地区片麻岩记录的岩浆和变质事件: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14
6
作者 孟繁聪 贾丽辉 +2 位作者 任玉峰 刘强 段雪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91-3709,共19页
本文采用LA-ICP-MS方法对东昆仑东端温泉地区含榴辉岩的副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副片麻岩中锆石的年龄范围为2400~430Ma,峰值范围为2000~1200Ma,其中检测出少量新元古代(1.0~0.9Ga)和早古生代(430Ma)的变质锆石... 本文采用LA-ICP-MS方法对东昆仑东端温泉地区含榴辉岩的副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副片麻岩中锆石的年龄范围为2400~430Ma,峰值范围为2000~1200Ma,其中检测出少量新元古代(1.0~0.9Ga)和早古生代(430Ma)的变质锆石,进一步限定了原岩的最早沉积时代为中元古代末期-新元古代早期(Pt_(2-3)),指示该沉积岩经历了新元古代早期和志留纪的变质作用。花岗片麻岩的原岩时代为900Ma,1件样品的锆石ε_(Hf)(t)值为-7.0^+5.5,多数为负值,单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1.83~1.25Ga,指示它们主要是古老地壳(可能为金水口岩群变沉积岩)熔融的产物。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变质事件与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有关。虽然副片麻岩锆石只给出少量早古生代志留纪变质的信息,考虑到片麻岩中的榴辉岩形成于早古生代(450~430Ma)及邻区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演化历史,推测该地区片麻岩也经历了早古生代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片麻岩与榴辉岩为原地关系。根据柴达木盆地南北两侧相似的早期构造演化可以推测柴达木盆地基底演化与其类似,至少经历了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两期构造活动,并非是元古代以来的稳定克拉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片麻岩 花岗片麻岩 锆石 变质基底 东昆仑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2000~3000米正、副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福来 许志琴 +5 位作者 杨经绥 张泽明 薛怀民 孟繁聪 李天福 陈世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5-324,共20页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2000.0-3000.0米深度范围内出露的岩心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有薄层榴辉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孔20000.0-3000.0米之间的正片麻岩SiO2含量普遍偏高,为73.26%~78.17%之间,平均值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CCSD-MH)2000.0-3000.0米深度范围内出露的岩心以正、副片麻岩为主,夹有薄层榴辉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孔20000.0-3000.0米之间的正片麻岩SiO2含量普遍偏高,为73.26%~78.17%之间,平均值76.40%;Al2O3含量为11.30%-13.66%。TiO2、Fe2O3、FeO、MnO和MgO含量则明显偏低,其中Fe2O3总量为0.39%-1.71%,FeO=0.20%-1.49%,MgO=0.01%-0.06%。CaO含量为0.19-1.41%,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3.38%-5.35%和1.31%-4.87%。正片麻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表现出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Eu/Eu*=0.39-0.64;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表现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的特点,显示明显的正Ba异常,Ba/Ba*=1.09-2.34,高场强元素Ti、Nb和Ta呈明显的负异常。第二类正片麻岩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Eu*=0.39-0.41,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明显右倾斜的特点,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而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与第一类正片麻岩比较相似,但却具有中等的负Ba异常,Ba/Ba*=0.57-0.67。第三类正片麻岩主要为含磁铁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V”字型特点,具有异常强烈的负Eu异常,Eu/Eu*普遍低于0.11;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出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的特点,具有异常强烈的负Ba异常,Ba/Ba*=0.03-0.21。2000.0-3000.O米深度范围内的正片麻岩具有多成因的特点,部分正片麻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它们有可能形成于板内的构造环境;而另一部分的原岩则可能形成于陆缘火山弧的构造环境。主孔2000.0-31000.0米深度范围内副片麻岩SiO2含量明显低于正片麻岩,Al2O3、Fe2O3+FeO、MgO和CaO含量则明显偏高,而Na2O和K2O含量则与正片麻岩大体相当。其中SiO2含量为64.21%-74.12%;Al2O3含量为13.06%-15.38%,Fe2O3+FeO含量为1.61%-4.92%;CaO含量为1.10%~3.27%,Na2O和K2O含量分别为3.68%-5.39%和2.46%-5.85%。副片麻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与正片麻岩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大多数样品具负Eu异常,Eu/Eu*=0.56-0.93之间,但远不及正片麻岩的明显;洋脊玄武岩(MORB)标准化蛛网图则显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的特点,具有异常明显的正Ba异常,且变化范围较大,Ba/Ba*=1.02-4.83之间,高场强元素如Ti、Nb和Ta呈现负异常的特点。副片麻岩的原岩可能是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一套典型的沉积岩或变沉积岩。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主孔副片麻岩锆石微区记录了十分复杂的年代学信息。继承性碎屑锆石核部的年龄(206Pb/238U的年龄)为313-659Ma,表明原岩继承性碎屑锆石来源的复杂性,以及部分碎屑锆石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发生不完全重结晶,导致年龄变新;在含柯石英锆石微区记录的超高压变质年龄(206Pb/238U的年龄)为220-236Ma,加权平均值为227±5Ma;而锆石晶体边部所记录的退变质年龄(206Pb/238U的年龄)为209-219Ma,加权平均值为214±6Ma,上述含柯石英锆石微区和锆石边部的SHRIMPU-Pb定年结果分别与主孔CCSD-MH中的正片麻岩锆石微区获得的超高压变质年龄(227±2Ma)和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209±3Ma)十分接近,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中的正、副片麻岩的原岩曾一起发生深俯冲,并经历了新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副片麻岩 地球化学性质 成因机制 超高压 SHRIMP U—Pb定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下载PDF
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大南沟地区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成因及其形成的P-T条件 被引量:7
8
作者 蔡佳 刘福来 +2 位作者 刘平华 施建荣 刘建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13-2328,共16页
大南沟贫硅的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西北部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孔兹岩带)中,主要以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和互层状产于石榴长英质粒状岩石和石榴堇青夕线黑云二长片麻岩中。本文通过岩相学、变质反应、成因矿物学、矿... 大南沟贫硅的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西北部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孔兹岩带)中,主要以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和互层状产于石榴长英质粒状岩石和石榴堇青夕线黑云二长片麻岩中。本文通过岩相学、变质反应、成因矿物学、矿物化学以及相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揭示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P-T条件。研究表明,大南沟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内尖晶石的Zn含量极低(XZn=Zn/(Fe2++Mg+Zn)<0.006)。含尖晶石的后成合晶微域反映峰后退变条件下局部的再平衡过程,其中石榴石分解形成的钾长石+尖晶石±斜长石后成合晶是由Grt+Sil+Melt→Kfs+Spl+Pl反应形成的。而细粒尖晶石-刚玉-磁铁矿矿物组合及相应的退变结构是在晚期降温和氧化作用下,通过反应Splss+O2→Spl+Mag+Crn分解形成的。相平衡模拟结果表明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峰期矿物组合为Bt+Grt+Spl+Mag+Sil+Kfs+Pl+Liq,稳定的温压条件在830~870℃和8.3~8.6kb,位于夕线石的稳定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贫硅体系 副片麻岩 相平衡模拟 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 大南沟
下载PDF
东昆仑南地体苦海岩群副片麻岩锆石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强 孟繁聪 +3 位作者 李胜荣 冯惠彬 贾丽辉 田广阔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9-483,共15页
东昆仑南地体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为苦海岩群,出露于苦海-温泉一带。采用LA-ICP-MS方法对苦海岩群副片麻岩中的锆石进行测试,得出苦海岩群副片麻岩的最大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且在志留纪(423 Ma)遭受变质。通过与东昆仑北地体变质基底... 东昆仑南地体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为苦海岩群,出露于苦海-温泉一带。采用LA-ICP-MS方法对苦海岩群副片麻岩中的锆石进行测试,得出苦海岩群副片麻岩的最大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且在志留纪(423 Ma)遭受变质。通过与东昆仑北地体变质基底金水口岩群的锆石年龄谱对比,苦海岩群和金水口岩群的锆石年龄谱中都存在1550~1650 Ma、1900~2100 Ma、2350~2550 Ma的年龄段峰值,两岩群可能存在相似的物源区;年龄谱中最年轻的岩浆锆石峰值年龄分别为750~800 Ma和900~1250 Ma,两岩群的最大沉积时代相近,分别为新元古代早期(Pt3)、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Pt2-3);年龄谱中都存在400~450 Ma的变质年龄峰值,两岩群在志留纪均发生角闪岩相变质,说明它们在前志留纪有着相似的演化历史。即使昆南地体和昆北地体之间在早古生代期间存在洋盆,该洋盆也不会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苦海岩群 副片麻岩 锆石 U—Pb年代学
下载PDF
柴北缘野马滩超高压榴辉岩中副片麻岩夹层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丹玲 孙勇 刘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9-1067,共9页
榴辉岩与围岩的变质程度和变质年龄研究是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机制研究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柴北缘野马滩榴辉岩和围岩副片麻岩共同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458±7Ma,但有关副片麻岩的变质时代存在争议,从而制约了... 榴辉岩与围岩的变质程度和变质年龄研究是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机制研究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柴北缘野马滩榴辉岩和围岩副片麻岩共同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458±7Ma,但有关副片麻岩的变质时代存在争议,从而制约了本区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机制的讨论。本文选择新发现的野马滩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副片麻岩夹层进行详细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锆石的阴极发光图象显示所选锆石具有清晰的核-边结构,为典型的变质碎屑锆石特征。LA-ICP-MS 定年方法获得锆石核部原岩形成年龄为大于1000Ma,边部变质事件年龄为458±6Ma。该年龄与紧邻的超高压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一致,指示二者形成于同一地质事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形成于陆缘环境的含泥硅质岩。综合榴辉岩与片麻岩原岩形成构造背景、变质程度及产状关系,提出野马滩榴辉岩与围岩属"原地"关系,可能形成于陆壳的深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片麻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大陆深俯冲 野马滩 柴北缘
下载PDF
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地球化学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龙 郑永飞 +3 位作者 周根陶 龚冰 傅斌 赵子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硅酸盐岩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微量碳酸盐,但是至今尚未对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开展研究。本文建立了对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并以大别山双河地区两种片麻岩为例,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应用。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微量... 硅酸盐岩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微量碳酸盐,但是至今尚未对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开展研究。本文建立了对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并以大别山双河地区两种片麻岩为例,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应用。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微量法通常可将碳含量检出限降低至5μg/g,特殊情况下可至1μg/g。对大别山双河两种片麻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测量发现,黑云母副片麻岩与花岗质正片麻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副片麻岩的碳含量较高,δ13C值为-4.5‰~0‰,指示其原岩为正常海相沉积环境,并与邻近大理岩原岩的灰岩沉积环境不同。正片麻岩的碳含量较低,δ13C值为-23.4‰~-2.1‰,反映出地表有机碳对岩浆岩原岩的混染。两种片麻岩中碳酸盐与硅酸盐全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既有处于平衡状态,也有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平衡分馏指示其受到过后期退变质流体的影响。不过,变质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含量和碳同位素比值分析能够对原岩类型提供有效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微量碳酸盐 副片麻岩 正片麻岩 退变质作用 大别山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0~2000米斜长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薛怀民 刘福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5-368,共14页
在苏鲁-大别山造山带内,黑云斜长片麻岩习惯被称为副片麻岩,它也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岩芯中一种重要岩石类型,不仅构成了孔深738-1113m之间斜长片麻岩岩性段的主体,在其它岩性段也有少量以“夹层”的形式产出。其中除少数斜长片... 在苏鲁-大别山造山带内,黑云斜长片麻岩习惯被称为副片麻岩,它也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岩芯中一种重要岩石类型,不仅构成了孔深738-1113m之间斜长片麻岩岩性段的主体,在其它岩性段也有少量以“夹层”的形式产出。其中除少数斜长片麻岩可能是由榴辉岩经斜长角闪岩退变而来或由含泥质的沉积岩变质而来外,绝大多数斜长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现残存的扬子地台北缘晚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酸性端元非常相似,指示它们的原岩可能类似于这些酸性火山碎屑岩-凝灰岩。斜长片麻岩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差别很大,这主要与超高压变质及随后的退变质过程中元素间活性的差异有关。其中SiO2、TiO2、Al2O3、FeO、CaO、Cr、Ni、V、Co、Fe、Mn、Cu、Zn、Sc等与MgO具明显相关性,它们与MgO一样属不活泼元素。重稀土元素及Y也属于不活泼元素。而K2O、Pb、Rb、Ba、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MgO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这些元素属活泼元素。Na2O、Sr、Nb、Ta、Zr、Hf等则介于两类之间,可视为准不活泼元素。LREE虽然有一定的活性,但即使是超高压变质作用,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仍可有效地应用于对原岩性质的恢复。对比研究表明,斜长片麻岩与花岗片麻岩在地球化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前者的MgO、TiO2、CaO以及过渡元素的含量明显偏高,尤以低的K2O/Na2O和Rb/Sr比而明显不同于花岗片麻岩。此外,与花岗片麻岩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21-0.26)和Ba负异常不同,斜长片麻岩中Eu负异常的程度相对较弱(8Eu大于0.5),且总体表现为Ba正异常。绝大多数“副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90%)可以根据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加以有效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片麻岩 副片麻岩 地球化学 原岩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副片麻岩所记录的多期构造热事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建新 孟繁聪 董国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1-638,共8页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的锡铁山地区,夹有榴辉岩或退变榴辉岩透镜体的2个副片麻岩样品的锆石被用于SHRIMP U pb测定。2个片麻岩样品具有类似的特征,主要由石榴子石、夕线石、长石、黑云母和石英组成,这些矿物组合形成的变质条件, 0.6~0....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的锡铁山地区,夹有榴辉岩或退变榴辉岩透镜体的2个副片麻岩样品的锆石被用于SHRIMP U pb测定。2个片麻岩样品具有类似的特征,主要由石榴子石、夕线石、长石、黑云母和石英组成,这些矿物组合形成的变质条件, 0.6~0.9GPa和710~820℃,显示两处片麻岩经历了中压麻粒岩相条件的变质作用。锆石的SHRIMP U-Pb测定显示,2个样品获得近一致的早古生代变质年龄(分别为437Ma±6Ma和441Ma±15Ma),代表早古生代的高温变质作用时代。样品XTS-1还得890Ma±14Ma的年龄,所测定的锆石具有明显的变质作用成因特征,代表了新元古代早期的变质事件,反映了这些副片麻在早古生代造山旋回之前可能还经历了晋宁期的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锡铁山 副片麻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多期构造热事件
下载PDF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新元古代变质作用——来自锡铁山副片麻岩的岩石学及独居石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聪 刘晓瑜 +2 位作者 杨经绥 李鹏 张立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15-3728,共14页
同一造山带中所包含的多期造山作用信息是研究不同时代区域构造演化的重要依据,对理解不同时期造山过程中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演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由于晚期造山作用往往会部分或者完全抹除岩石中保存的早期造山作用信息,使得对... 同一造山带中所包含的多期造山作用信息是研究不同时代区域构造演化的重要依据,对理解不同时期造山过程中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演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但由于晚期造山作用往往会部分或者完全抹除岩石中保存的早期造山作用信息,使得对记录多期造山作用的岩石中早期造山带变质作用及年代学信息的研究变得十分困难。独居石为一种副变质岩中的常见副矿物,由于其具有很高的U—Th—Ph体系封闭温度和对流体及变质温压条件的敏感性,使其可以记录多期造山过程中丰富的年代学信息。电子探针独居石原位化学定年方法使得年代学信息与岩石中矿物学信息及变质反应相联系,从而得到不同时期岩石记录的P.T-t轨迹。我们利用独居石电子探针原位u-Th-Ph定年手段与岩石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柴北缘早古生代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带锡铁山地区的含石榴石蓝晶石/夕线石黑云斜长片麻岩基质矿物及石榴石变王琏晶的独居石中获得886±18Ma格林威尔期的年龄等时线。独居石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新元古代变质独居石相吻合。通过传统矿物对温压计计算得到格林威尔期现存矿物组合记录了高角闪岩相变质温压条件607-727℃,6.5~10.0kbar,略高于区内记录古生代变质作用的副片麻岩。与记录古生代加里东期变质年龄的副片麻岩相比,格林威尔期副片麻岩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上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的负异常特点(Eu/Eu=0.50),并相应的亏损Ba、Sr元素,表现出活动大陆边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全球格林威尔期造山事件及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形成及裂解过程,我们认为柴北缘地区在新元古代时期应为与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造山带 锡铁山 副片麻岩 新元古代变质作用 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
下载PDF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变质锆石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SHRIMP U-Pb定年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福来 薛怀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37-3152,共16页
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是苏鲁地体重要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矿物包体激光拉曼鉴定、阴极发光图像分析、锆石微区LA-ICP-MS成分测试及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即弱发光效应的继承性(碎屑... 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是苏鲁地体重要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矿物包体激光拉曼鉴定、阴极发光图像分析、锆石微区LA-ICP-MS成分测试及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的锆石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即弱发光效应的继承性(碎屑或岩浆结晶)锆石的核、强发光效应的含柯石英变质增生幔部和弱发光效应的退变边。继承性岩浆结晶锆石核部记录了新元古代(>810Ma)的原岩形成年龄,含柯石英锆石微区记录了241~223Ma的超高压变质年龄(正、副片麻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30±7Ma和229±7Ma),锆石的退变边记录了217~200Ma的角闪岩相退变质年龄(正、副片麻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1±3Ma和210±2Ma),由此限定苏鲁地体构造抬升速率为5.3km/Myr,表明苏鲁超高压岩石经历了一个相对快速抬升的变质演化过程。与苏鲁-大别其它超高压岩石变质增生锆石对比,含褐帘石正、副片麻岩中的超高压变质增生锆石微区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重稀土元素(HREE)明显富集,U含量明显偏低(10~29×10^(-6)),而Th/U比值则明显偏高(0.45~0.92)。HREE的明显富集与寄主岩石普遍存在超高压矿物褐帘石(富集轻稀土元素)有关,而低U含量和高Th/U比值的特点则表明超高压峰期变质阶段处在高氧逸度(f_o_2)的体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副片麻岩 锆石 褐帘石 高氧逸度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下载PDF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都兰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来自片麻岩独居石原位电子探针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聪 张立飞 +2 位作者 张贵宾 陈梅 黄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7-1056,共20页
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是揭示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的关键,但是作为榴辉岩围岩的副片麻岩,由于其矿物组合相对简单,缺少指示温压条件的特征矿物,不容易将其岩石学特征与变质年龄相联系。本文对柴北缘超高压... 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变质作用和年代学研究是揭示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的关键,但是作为榴辉岩围岩的副片麻岩,由于其矿物组合相对简单,缺少指示温压条件的特征矿物,不容易将其岩石学特征与变质年龄相联系。本文对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都兰地区3个含石榴石副片麻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及独居石电子探针原位U-Th-Pb化学法定年研究,获得3个样品中独居石的表面年龄分别为433±15.4 Ma(8S01,沙柳河剖面)、440±11.2Ma(8S55,都兰北带野马滩)和435±14.7 Ma(8S116,都兰南带)。其中沙柳河及都兰南带的两个样品年龄相似,与北带样品约有5 Ma的年龄差。3个测试样品中的独居石均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严重亏损,具有Eu的正异常,其中Eu/Eu*与寄主岩石石榴石中Ca含量存在耦合关系。岩石学研究及温压条件计算表明独居石为角闪岩相退变过程中变质重结晶生长而成。都兰南带独居石样品测试点年龄介于440~430 Ma时具有较高的Y含量,且Y与Eu/Eu*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表明440~430 Ma之间都兰地区部分副片麻岩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片麻岩 独居石电子探针化学定年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 都兰地体
下载PDF
硅酸盐岩石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龙 郑永飞 +3 位作者 周根陶 龚冰 傅斌 赵子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硅酸盐岩石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微量碳酸盐 ,但是至今尚未对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开展研究。本文建立了对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并以大别山双河地区两种片麻岩为例 ,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应用。对比实验证明 ,微... 硅酸盐岩石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微量碳酸盐 ,但是至今尚未对其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开展研究。本文建立了对硅酸盐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并以大别山双河地区两种片麻岩为例 ,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应用。对比实验证明 ,微量法可以将碳含量检出限降低至 2 2 0 μg。大别山双河两种片麻岩中微量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测量发现 ,黑云母副片麻岩与花岗质正片麻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副片麻岩的碳含量较高 ,δ1 3 C值为 - 4.5‰~ 0‰ ,指示其原岩为正常海相沉积环境 ,并与邻近大理岩的原岩沉积环境不同。正片麻岩的碳含量较低 ,δ1 3 C值为 - 2 3.4‰~ - 2 .1‰ ,反映出地表有机碳对岩浆岩原岩的混染。两种片麻岩中碳酸盐与硅酸盐全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既有处于平衡状态 ,也有处于不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微量碳酸盐 副片麻岩 正片麻岩 退变质作用 大别山
下载PDF
阜平片麻岩和湾子片麻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阜平杂岩并非一统太古宙基底的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9
18
作者 吴昌华 李惠民 +1 位作者 钟长汀 左义成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0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阜平 (超 )群是华北克拉通中段变质基底的代表性“地层”。阜平大柳树黑云斜长片麻岩常规微量锆石U -Pb法 ( 2 80 0 +2 30- 150 )Ma的年龄 ,既是阜平 (超 )群底部可能为中太古代、也是华北克拉通变质基底为一统太古宙的主要年龄依据。然... 阜平 (超 )群是华北克拉通中段变质基底的代表性“地层”。阜平大柳树黑云斜长片麻岩常规微量锆石U -Pb法 ( 2 80 0 +2 30- 150 )Ma的年龄 ,既是阜平 (超 )群底部可能为中太古代、也是华北克拉通变质基底为一统太古宙的主要年龄依据。然而 ,阜平 (超 )群传统的地层、年龄和性质一直不断地受到后续研究者质疑 ,现已为许多文献证实不是有序的群级地层而是中 -下地壳性质的杂岩。阜平杂岩的片麻岩种类繁多 ,除了一些学者提出的构造成因的龙泉关片麻岩、TTG质的阜平片麻岩、同构造的片麻状花岗岩等以外 ,本文作者还认为阜平杂岩中的湾子(富铝 )片麻岩可与晋蒙孔兹岩对比。在晋蒙孔兹岩获得了古元古代的沉积年龄之后 ,湾子孔兹岩系是否也可能是古元古代的 ?为证实这个问题 ,本文在阜平杂岩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两种片麻岩———阜平大柳树黑云斜长片麻岩 (狭义阜平片麻岩 )和陈庄寒巴的夕线石二云母钾长片麻岩 (湾子孔兹岩 )———分别进行了单颗粒锆石U Pb法测年。结果前者得到 1) ( 2 4 84± 37)Ma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 ,被认为是阜平片麻岩深成结晶年龄 ;2 ) ( 2 332± 7)Ma的谐和年龄 ,可能是持续时间较长的深成作用的结束年龄 ,也可能是深熔作用的年龄。后者得到 1) ( 2 32 6± 30 )Ma的不一致上交点年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平杂岩 湾子孔兹岩 锆石年龄 年代学 片麻岩
下载PDF
柴北缘都兰地区含石榴石、蓝晶石片麻岩的变质演化历史
19
作者 于胜尧 张建新 +1 位作者 宫江华 李云帅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1-457,共17页
在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东段,新识别出一个高压麻粒岩单元,其主要的岩石组合包括基性(长英质)高压麻粒岩、花岗质片麻岩、富铝质片麻岩(片岩)、石榴角闪岩和英云闪长岩.岩相学和变质反应序列、矿物化学和温压估算结果表明,蓝晶-石榴-... 在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东段,新识别出一个高压麻粒岩单元,其主要的岩石组合包括基性(长英质)高压麻粒岩、花岗质片麻岩、富铝质片麻岩(片岩)、石榴角闪岩和英云闪长岩.岩相学和变质反应序列、矿物化学和温压估算结果表明,蓝晶-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共经历了4阶段的变质演化:Ⅰ早期进变质阶段,以石榴石核部发育的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和石英等矿物包裹体为特征;Ⅱ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蓝晶石+条纹长石+斜长石+石英,金红石Zr温度计和GASP压力计限定其峰期温压条件为:t=800~840℃和p=1.4~1.6GPa;Ⅲ高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边部)+黑云母+长石+石英;Ⅳ晚期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以蓝晶石周围出现的Ms+Pl±Zo和Mrg+ Qtz±Ms±Pl后成合晶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指示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为431Ma.蓝晶-石榴-黑云-二长片麻岩具有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与基性高压麻粒岩形成于相同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都兰 副片麻岩 变质演化
下载PDF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夕线石榴二长片麻岩的格林威尔期变质作用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宗师 任留东 武梅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31-1944,共14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是普里兹湾基底岩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普里兹湾高级区组成与演化的理想对象。本文对拉斯曼丘陵米洛半岛地区的夕线石榴二长片麻岩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地质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拉斯...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是普里兹湾基底岩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普里兹湾高级区组成与演化的理想对象。本文对拉斯曼丘陵米洛半岛地区的夕线石榴二长片麻岩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地质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拉斯曼丘陵夕线石榴二长片麻岩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堇青石+斜长石+钛铁矿+夕线石+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经历了格林威尔期(~980Ma)高温变质,其峰期阶段(M1)的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斜长石+钾长石+钛铁矿+夕线石+石英,变质温压条件为:~820℃、~9.6kbar。夕线石榴二长片麻岩的岩浆锆石比变质锆石具有更低的LREE和更高的HREE含量,其原岩的沉积年龄不早于~1073Ma,物源主要为中元古代岩浆岩(S-型花岗岩)。拉斯曼丘陵在格林威尔期经历了陆-陆碰撞,进而快速折返、剥蚀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极 夕线石榴二长片麻岩 相平衡模拟 锆石定年 格林威尔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