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ection of diet for culture of juvenile silver pomfret, Pampus argenteus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2 位作者 尹飞 孙鹏 王建钢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31-236,共6页
Juvenile silver pomfret, Pampus argenteus, was grown in culture tanks for 9 weeks on four different diets, and their effects on fish growth,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body composition were assessed. The feeding r... Juvenile silver pomfret, Pampus argenteus, was grown in culture tanks for 9 weeks on four different diets, and their effects on fish growth,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body composition were assessed. The feeding regime was as follows: Diet 1: fish meat; Diet 2: fish meat+artificial feed; Diet 3: fish meat+artificial feed+Agamaki clam meat; Diet 4: fish meat+artificial feed+Agamaki clam+copepods. The greatest weight gain was associated with Diet 4, while the lowest weight gain was associated with Diet 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weight gain between fish receiving Diet 2 and Diet 3. Specific growth rate followed similar trends as weight gain.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of fish fed Diet 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fish group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in FCRs of fish fed Diet 2, Diet 3 or Diet 4. There was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epatosomatic index (HSI) between the four diets. For fish that received Diets 2-4, containing artificial feed, higher protease activities were detected. A higher lipid content of the experimental diet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ipase activities and body lipid cont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mylase activity or body protein content were found between Diets 1-4. In conclusion, a variety of food components, including copepods and artificial feed, in the diet of silver pomfre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could improve growth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pomfret (pampus argenteus) DIET growth digestive enzyme body composition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感染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2
作者 王飞扬 陈素阳 +3 位作者 解家松 姜建湖 郭建林 张海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引起造成银鲳大规模死亡的出血病,但目前尚不清楚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后对银鲳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注射使银鲳感染PDD,在24 h和72 h分别采集健康及患病银鲳的中肠和后肠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结合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研究PDD感染后不同时间银鲳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DD感染后在银鲳肠道内大量增殖并占据优势,引起银鲳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PDD的侵入及在银鲳肠道中的增殖并占据优势,导致银鲳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紊乱。PDD的过度生长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失调密切相关,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相互关系,为银鲳养殖业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pampus argenteus) 肠道微生物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疾病 群落结构平衡
下载PDF
盐度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Na^+/K^+-ATP酶活力及血清渗透压调节激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晨捷 彭士明 +1 位作者 王建钢 施兆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5-1402,共8页
采用检测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催乳素(PRL)浓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下银鲳渗透压调节机制。结果表明,鳃NKA酶活力在三种盐度下总体呈先上升后恢复的变... 采用检测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鳃Na+/K+-ATP(NKA)酶活力、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催乳素(PRL)浓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下银鲳渗透压调节机制。结果表明,鳃NKA酶活力在三种盐度下总体呈先上升后恢复的变化,其最高点为14盐度48h时,且显著高于其它值(P<0.05)。36盐度组的血清GH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盐度变化均使血清IGF-Ⅰ浓度呈现先上升后恢复的变化。14盐度组血清催乳素浓度始终高于其它各盐度组。在低盐度适应(14和25)时,血清GH浓度与NKA酶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高盐度适应(36和25)时,血清催乳素浓度与NKA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另外,血清催乳素与IGF-Ⅰ浓度间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证明银鲳幼鱼在适应不同盐度时,鳃NKA酶、生长激素、IGF-Ⅰ和催乳素在渗透压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盐度 Na+ K+-ATP酶 渗透压调节 激素
下载PDF
The concentration and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fillets of silver pomfret(Pampus argenteus):A glob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被引量:1
4
作者 Mohammadreza Alipour Mansour Sarafraz +6 位作者 Hossein Chavoshi Abotaleb Bay Amene Nematollahi Mohsen Sadani Yadolah Fakhri Yasser Vasseghian Amin Mousavi Khanegha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67-180,共14页
The contamination of fish type products such as silver pomfret fish fillets by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PTEs)has raised global health concerns.Related studies regar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TEs in fillets of silver... The contamination of fish type products such as silver pomfret fish fillets by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PTEs)has raised global health concerns.Related studies regar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TEs in fillets of silver pomfret fish were retrieved among some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such as Scopus,Pub Med and Embase between 1 January 1983 and 10 March 2020.The pooled(mean)concentration of PTEs in fillets of silver pomfret fish was meta-analyzed with the aid of a random-effect model(REM).Also,the non-carcinogenic risk was estimated via calculating the 95 th percentile of the 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TTHQ).The meta-analysis of 21 articles(containing 25 studies or data reports)indicated that the ranking of PTEs in fillets of silver pomfret fish was Fe(11,414.81μg/kg wet weight,ww)>Zn(6055.72μg/kg ww)>Cr(1825.79μg/kg ww)>Pb(1486.44μg/kg ww)>Se(1053.47μg/kg ww)>Cd(992.50μg/kg ww)>Ni(745.23μg/kg ww)>Cu(669.71μg/kg ww)>total As(408.24μg/kg ww)>Co(87.03μg/kg ww)>methyl Hg(46.58μg/kg ww).The rank order of health risk assessment by country based on the TTHQ for adult consumers was Malaysia(2.500)>Bangladesh(0.886)>Iran(0.144)>China(0.045)>Pakistan(0.020)>India(0.015),while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child consumers was Malaysia(11.790)>Bangladesh(4.146)>Iran(0.675)>China(0.206)>Pakistan(0.096)>India(0.077).The adult consumers in Malaysia and children in Malaysia and Bangladesh were at considerable non-carcinogenic risk.Therefore,following the recommended control pla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ealth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ingestion of PTEs via consumption of silver pomfret fish fillets is cruc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Heavy metals silver pomfret pampus argenteus Marine foods Health risk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不同饲料对银鲳幼鱼增重率、肝脏脂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彭士明 尹飞 +2 位作者 孙鹏 施兆鸿 王建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9-774,共6页
利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饲料对银鲳幼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肝脏脂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不同饲料,依次为饲料1(新鲜鱼肉糜)、饲料2(新鲜鱼肉糜+饲料)、饲料3(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4(新鲜... 利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饲料对银鲳幼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肝脏脂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不同饲料,依次为饲料1(新鲜鱼肉糜)、饲料2(新鲜鱼肉糜+饲料)、饲料3(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4(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试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g,每组饲料设3重复,试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可显著影响银鲳的增重率,各饲料组中以饲料1组的增重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4组的增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饲料2、3组的增重率(P<0.05)。饲料系数以饲料1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3组饲料组;饲料2、3、4组饲料系数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1组肝脂酶与总脂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它3组饲料组(P<0.05),但饲料2、3、4组间肝脏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和总脂酶活性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以饲料1组最低、饲料4组最高;饲料1、2、3组间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饲料4组CAT活性显著高于饲料1组的CAT活性(P<0.05)。分析结果表明,单纯利用鱼肉糜作为饲料不利于银鲳的生长;饲料中添加桡足类不但有助于促进银鲳的生长,也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饲料 生长 脂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银鲳亲鱼不同组织的氨基酸及其随性腺发育的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旭雄 施兆鸿 +3 位作者 李伟微 周洪琪 罗海忠 傅荣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测定了海捕银鲳亲鱼肌肉,肝脏和性腺组织的氨基酸,并分析了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雄性V期亲鱼精巢中的牛磺酸含量最高(27.8 mg/g),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组织,而雄性V期亲鱼氨基酸总量在肌肉中最高(631.4 mg/g),其次是精... 测定了海捕银鲳亲鱼肌肉,肝脏和性腺组织的氨基酸,并分析了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雄性V期亲鱼精巢中的牛磺酸含量最高(27.8 mg/g),显著高于肌肉和肝脏组织,而雄性V期亲鱼氨基酸总量在肌肉中最高(631.4 mg/g),其次是精巢(544.8 mg/g)和肝脏(468.0 mg/g)组织。雌性亲鱼肝脏中的牛磺酸含量(13.7 mg/g)显著高于卵巢和肌肉组织。在卵巢从III期发育到V期过程中,雌性亲鱼肌肉和肝脏中的氨基酸总量在V期下降显著,而卵巢氨基酸总量维持稳定。在总氨基酸的组成上,肌肉中含量高的氨基酸为G lu,Lys,A sp,Leu和A rg;肝脏中含量高的为G lu,Lys,A sp,Val和Leu;精巢中含量高的为G lu,A sp,Lys,A rg和Val;卵巢中含量高的为G lu,Lys,Leu,Val和A sp。性别和性腺发育阶段对亲鱼肌肉总氨基酸组成无影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III、IV和V期卵巢中的含量分别为17.7 mg/g,41.5 mg/g和29.6 mg/g,且其组成随性腺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亲鱼 氨基酸 肌肉 肝脏 性腺
下载PDF
舟山渔场银鲳人工授精及孵化 被引量:22
7
作者 施兆鸿 赵峰 +2 位作者 王建钢 彭士明 王海平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34,共5页
2005--2008年,在舟山海域银鲳(Pampus argenteus)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或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人工授精试验采用干法、湿法和半干法,比较受精率和孵化率。通过4年连续测量银鲳成熟卵... 2005--2008年,在舟山海域银鲳(Pampus argenteus)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或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人工授精试验采用干法、湿法和半干法,比较受精率和孵化率。通过4年连续测量银鲳成熟卵的卵径、油球径等形态指标,对卵子成熟度进行判别,在水温16.0~18.5℃、盐度28.0±0.5的条件下进行孵化。结果表明,以干法受精后间隔3~5min水洗和半干法受精的方法受精率最高,受精率达18.50%-33.50%,最高达40%;孵化率达到43.83%-51.00%,最高达66%。银鲳成熟卵子的卵径为(1.368±0.082)mm,油球径为(0.550±0.031)mm,油球1个。对影响海捕银鲳亲体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环境奈件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人工授精 胚胎发育 孵化
下载PDF
饲料组成对银鲳幼鱼生长率及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2 位作者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6,共6页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实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 g,每组饲料设3重复,实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成可显著影响银鲳的特定生长率,饲料A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D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饲料B、C组的特定生长率(P<0.05);但饲料B、C组间银鲳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银鲳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分析结果显示,4组饲料组成对银鲳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可显著影响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P<0.05)。饲料D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及n-3HUFA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饲料A、B和C组(P<0.05),饲料B和C组的PUFA、HUFA及n-3HUFA均分别显著高于饲料A组(P<0.05),但饲料B、C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得出,丰富的饲料组成以及饲料中较高的HUFA含量均有利于银鲳幼鱼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饲料组成 生长率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银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施兆鸿 赵峰 +2 位作者 傅荣兵 黄旭雄 王建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2005—2006年,在舟山海域银鲳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和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运回岸上在孵化桶中继续孵化,得到初孵仔鱼并移入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在水温19.0—24.0℃、盐度25.0~28.0的... 2005—2006年,在舟山海域银鲳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和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运回岸上在孵化桶中继续孵化,得到初孵仔鱼并移入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在水温19.0—24.0℃、盐度25.0~28.0的人工育苗条件下培育苗种。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孵化后3d仔鱼开始开口摄食。银鲳初孵仔鱼~12日龄为仔鱼期,13~40日龄为稚鱼期,41日龄起转为幼鱼期。经50d培育,获得20~27mm叉长的银鲳幼鱼。育苗成活率为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苗种培育 舟山
下载PDF
糟醉鲳鱼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芝芬 吴汉民 +1 位作者 黄晓春 王海洪 《东海海洋》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研究鱼体水分含量、食盐和酒糟添加量等因素对糟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酒糟用量为鱼体用量的 1 .5倍 ,食盐和白酒的用量分别为酒糟用量的 7%和 4%是制作糟醉鲳鱼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 糟醉工艺 正交试验 鲳鱼 水分 食盐 酒精 酒糟
下载PDF
银鲳的人工繁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佳宝 乐琪君 +4 位作者 杜丽红 郑华坤 徐小双 徐善良 王亚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7-91,117,共6页
银鲳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随着人类采捕及环境的变化,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在银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人工养殖、育种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银鲳繁殖期一般在每年4月—6月,产卵场主要位于水深10~20 m,盐度26‰~3... 银鲳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随着人类采捕及环境的变化,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在银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人工养殖、育种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内容。银鲳繁殖期一般在每年4月—6月,产卵场主要位于水深10~20 m,盐度26‰~31‰的河流入海口及近海养料、浮游生物丰富的海域;银鲳性腺发育分成I^VI期,因海域温度、光照等条件不同造成性腺发育时期不同。目前,养殖银鲳在性腺发育与野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繁殖季一般饲料不足以提供足够营养,因此应添加桡足类、水母类等作为配合饵料喂养;气泡病、白点病、细菌病等病害对银鲳造成的死亡率极高,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于目前国内外银鲳野生及人工繁育方面的研究,比较了野生和养殖银鲳的性腺、胚胎发育特点,总结了人工亲鱼培育、养殖环境控制、饲料配置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针对目前人工养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银鲳的养殖品质提升、营养饲料、优良种质筛选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繁殖 人工养殖 饲料营养
下载PDF
养殖与野生银鲳精巢发育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云航 孙鹏 +3 位作者 施兆鸿 王建钢 彭士明 尹飞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6-262,共7页
采用组织学与形态学等方法研究养殖与野生银鲳(Pampus argenteus)精巢结构、细胞形态、发育过程的异同点。结果表明:银鲳精巢结构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由精小叶、精小囊、小叶间质、小叶腔和输出管构成;生殖细胞可划分为5类;精巢发育与... 采用组织学与形态学等方法研究养殖与野生银鲳(Pampus argenteus)精巢结构、细胞形态、发育过程的异同点。结果表明:银鲳精巢结构为典型的小叶型结构,由精小叶、精小囊、小叶间质、小叶腔和输出管构成;生殖细胞可划分为5类;精巢发育与其他海水鱼类一样,可划分为6个时期。通过实验得知,养殖银鲳个体普遍小于野生银鲳的个体,且同等大小个体的养殖银鲳的精巢发育也不如野生银鲳精巢饱满,推测可能由于营养和环境温度的差异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精巢发育 组织学 形态学
下载PDF
野生银鲳消化道内潜在产酶益生菌产酶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建建 施兆鸿 +1 位作者 高权新 彭士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3-540,共8页
采用酶学分析法研究了单因子(温度、pH、发酵时间)变化对野生银鲳(Pampusargenteus)消化道内同时分泌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中两种以上的5株菌株产酶活力的影响,即通过测定酶活力的大小找到每株菌最适产酶条件范围。结... 采用酶学分析法研究了单因子(温度、pH、发酵时间)变化对野生银鲳(Pampusargenteus)消化道内同时分泌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中两种以上的5株菌株产酶活力的影响,即通过测定酶活力的大小找到每株菌最适产酶条件范围。结果显示,在温度31~37℃、pH7~8、发酵时间3d的条件下,5株产酶菌的蛋白酶活力最大;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5菌株分泌的淀粉酶活力各不相同,但都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大,3~5d达最大值;4株分泌纤维素酶的菌株纤维素酶活力受环境影响总体变化不大,在温度31—37℃、酸性条件(pH5)和发酵时间4d的条件下为活力最大;2株分泌脂肪酶的菌株在28—31℃、中性(pH7)、发酵时间1d条件下其脂肪酶活力最大,最大可接近180U·mL-1,但活力都随发酵时间而显著下降。结果表明,不同产酶菌所分泌的消化酶活力所需的最适条件有很大不同,了解和掌握银鲳肠道中菌群的产酶条件,对开发潜在产酶益生菌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产酶菌 温度 PH 发酵时间
下载PDF
东海银鲳卵巢周年变化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7
14
作者 龚启祥 倪海儿 +1 位作者 李伦平 郑春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16-325,共10页
本文对东海银鲳的卵巢周年变化、卵母细胞发育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银鲳的繁殖期在5—6月。繁殖期过后,其卵巢发育长期处在重复发育的Ⅱ′期,并在此期过冬,至翌年3月下旬卵巢再次发育。在卵母细胞发育早期,胞质内便出现油球结构,... 本文对东海银鲳的卵巢周年变化、卵母细胞发育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银鲳的繁殖期在5—6月。繁殖期过后,其卵巢发育长期处在重复发育的Ⅱ′期,并在此期过冬,至翌年3月下旬卵巢再次发育。在卵母细胞发育早期,胞质内便出现油球结构,胞质有分层现象。卵母细胞发育至大生长期晚期后,其放射带减薄且渐消失。待卵母细胞充分发育时,仅存单层的胶质膜结构。银鲳为短期分批产卵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卵巢 周年变化 组织学
下载PDF
黄海南部银鲳的生殖力及其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玲 金显仕 李富国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根据2004年5~6月在黄海南部的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及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了在经过近30年的高强度捕捞下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生殖力及其与叉长、纯重等生物学参数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银鲳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为47 665±3 989粒;... 根据2004年5~6月在黄海南部的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及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了在经过近30年的高强度捕捞下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生殖力及其与叉长、纯重等生物学参数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银鲳的个体绝对生殖力为47 665±3 989粒;与20世纪70年代历史资料相比,同海区相同大小银鲳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变化不显著,但相同叉长银鲳的相对生殖力FL显著增大,相同纯重银鲳的相对生殖力Fw显著减小;黄海冷水区银鲳的生殖力显著大于长江口区相同叉长银鲳的生殖力.由于银鲳属于中上层鱼类,且分布较分散,集群性较差,受捕捞压力相对较小,但在长期捕捞压力及外部环境变化下,银鲳性成熟提前、生长状况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生殖力 变化
下载PDF
东海银鲳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倪海儿 龚启祥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东海银鲳个体生殖力的分布以及个体生殖力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银鲳的个体绝对生殖力r、相对生殖力r/L(绝对生殖力/体长)、r/w(绝对生殖力/体重)均服从正态分布。个体绝对生殖力r和相对生殖力r/L... 本文研究了东海银鲳个体生殖力的分布以及个体生殖力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银鲳的个体绝对生殖力r、相对生殖力r/L(绝对生殖力/体长)、r/w(绝对生殖力/体重)均服从正态分布。个体绝对生殖力r和相对生殖力r/L与各度量指标均为幂函数关系,与各称量指标则为线性相关,而个体相对生殖力r/w除了与性腺重、成熟系数相关外,与其它体征指标均不相关。本文还进一步给出了个体生殖力r、r/L、r/w均值的95%置信区间及个体生殖力r与各指标的多元回纳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个体生殖力 体征指标
下载PDF
鲳鱼人工授精的初步试验
17
作者 许津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40-41,共2页
在海上进行了鲳鱼人工授精,观察了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情况,初孵仔鱼培育工作持续了12天。
关键词 胚胎发育 亲鱼 仔鱼培育 鲳鱼 人工授精
下载PDF
三种东海重要经济鱼类目标强度随角度变化的椭球体模型及实验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尚晓明 孔令民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6-641,共6页
采用椭球体近似模型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小黄鱼(P.polyactis)和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声散射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研究。其中鱼鳔为充满气体的椭球体模型,鱼体为充满液体的椭球体模型。利用研制的散射角度可调的目标强... 采用椭球体近似模型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小黄鱼(P.polyactis)和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声散射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研究。其中鱼鳔为充满气体的椭球体模型,鱼体为充满液体的椭球体模型。利用研制的散射角度可调的目标强度测量装置,对几种鱼种进行了目标强度随倾角变化关系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采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3种鱼类目标强度随倾角变化的经验公式。研究表明,角度分布是影响目标强度的重要参数,目标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大于15d B,其最大值出现在–10°和10°之间,最小值出现在–40°以后。修正后的椭球体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目标强度的指向性,可以作为现场测定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小黄鱼 银鲳 声散射 椭球体模型 目标强度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银鲳幼鱼生长及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2 位作者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1-1376,共6页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之一,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活率、生长性能、游动行为、健康状况、水质、摄食情况以及养殖产量。较高的养殖密度导致水质恶化、过度拥挤以及不利的群体效应等,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最...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之一,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活率、生长性能、游动行为、健康状况、水质、摄食情况以及养殖产量。较高的养殖密度导致水质恶化、过度拥挤以及不利的群体效应等,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最终影响到养殖效果。银鲳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其养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养殖密度对银鲳(Pampusargenteus)幼鱼(5.33±0.07)g生长、组织中糖元与乳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4组放养密度,分别为5、10、15、25尾.m-3,依次编为D1组、D2组、D3组、D4组,试验周期为60d。结果显示,在低于15尾.m-3(D3组)的密度范围内,银鲳的生长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但在D4组,银鲳的生长率相对于D3组明显降低;各处理组间肝体指数与成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肌肉与肝脏中糖元含量明显降低,但肌肉乳酸含量并未有显著性变化;在D1至D3组密度范围内,养殖密度对肌肉与肝脏中SOD与CAT活性均未有显著性影响,但D4组的SOD活性均显著低于D2和D3组,且D4组肝脏CAT活性显著性低于D3组;然而,养殖密度对肌肉CAT活性以及组织中GSH-PX活性并未造成显著的影响。在试验周期内,本试验所设的养殖密度范围对银鲳并未产生明显的不良胁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养殖密度 生长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液氮速冻对银鲳鱼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鲁珺 余海霞 +4 位作者 杨水兵 姜晴晴 刘文娟 董开成 胡亚芹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0-216 94,94,共8页
银鲳鱼经液氮喷淋方法(中心温度达-40℃,需20 min)冻结后于-18℃进行冻结贮藏试验。作为对照,对大小相近的同批原料进行平板冻结(中心温度达-20℃,需6 h)及冰柜冻结(中心温度达-18℃,需20 h)处理,冻藏条件与液氮速冻样品相同。结果表明... 银鲳鱼经液氮喷淋方法(中心温度达-40℃,需20 min)冻结后于-18℃进行冻结贮藏试验。作为对照,对大小相近的同批原料进行平板冻结(中心温度达-20℃,需6 h)及冰柜冻结(中心温度达-18℃,需20 h)处理,冻藏条件与液氮速冻样品相同。结果表明,液氮速冻、平板速冻、冰柜冻结的样品的p H值在第105天降至最低(6.42、6.35、6.11),冻藏150天后盐溶蛋白质浓度分别为6.71、3.24、1.38 mg/g,Ca2+-ATPase活性分别为1.73×10-3、0.76×10-3、0.56×10-3μmol/(min·mg)。冻结温度愈低,K值、TVBN值增加愈小。TPA图谱分析显示,硬度、弹性和回复性均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较低的冻结温度可使各指标数值变化趋缓。微观结构观察发现,贮藏150天的液氮组样品肌纤维间隙最小、细胞完整致密,与新鲜样品最为接近;液氮深冷速冻对银鲳冻藏品质维持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速冻 银鲳 K值 TVBN值 Ca2+-ATPase活性 质构分析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