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ation pressure studies with an iron-based catalyst for slurry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被引量:2
1
作者 Qinglan Hao Liang Bai +1 位作者 Hongwei Xiang Yongwang Li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29-435,共7页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industrial iron-based catalyst (100Fe/5Cu/6K/16SiO2, by weight) under the baseline conditions in a stirred tank slurry reactor (STSR). The effects of activ...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FTS)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industrial iron-based catalyst (100Fe/5Cu/6K/16SiO2, by weight) under the baseline conditions in a stirred tank slurry reactor (STSR). The effects of activation pressure on the catalyst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iron phase compositions, textural properties, and FTS performanc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strongly dependent on activation pressure. The high activation pressure retards the carburization. MФssbauer effect spectroscopy (M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iron carbides clearly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ctivation pressure, especially for the activation pressure increasing from 1.0 MPa to 1.5 MPa, and the reverse trend is observed for superparamagnetic Fe^3+ (spm). The higher content of Fe^3+ (spm) results in the higher amount of CO2 in tail gas when the catalyst is reduced at higher pressure. The catalyst activ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ctivation pressure. The high quantity of iron carbides is necessary to obtain high FTS activity. However,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activated in syngas can not be predicted solely from the fraction of the carbides. It is concluded that activation with syngas at the lower pressure would be the most desirable for the better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n the iron-based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spray-dried iron catalyst activation pressure slurry reactor MCssbauer effect spectroscopy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Study of Catalytic Cracking Oil Slurry-bas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2
作者 Liu Qi Zhao Gaiju +3 位作者 Liu Xingge Yu Hewei Sun Rongfeng Geng Wengua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4-45,共12页
Catalytic cracking oil slurry is a by-product of catalytic cracking projects,and the efficient convers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is material are issues of continuous concern in the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 Catalytic cracking oil slurry is a by-product of catalytic cracking projects,and the efficient convers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his material are issues of continuous concern in the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In this study,oxygen-enriched activated carbon is prepared using a one-step KOH activation method with catalytic cracking oil slurry as the raw material.The as-prepared oil slurry-based activated carbon exhibits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2102 m^(2)/g,welldefined micropores with an average diameter of 2 nm,and a rich oxygen doping content of 32.97%.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is tested in a three-electrode system using a 6 mol/L KOH solution as the electrolyte.It achieves a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up to 230 F/g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 A/g.Moreover,the capacitance retention rate exceeds 89%after 10000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s,demonstrating excellent cycle stability.This method not onl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fuel waste but also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thereby providing a simple and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catalytic cracking oil slur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tic cracking slurry porous carbon SUPERCAPACITOR KOH activation
下载PDF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agricultural soils amended with biogas slurry, liquid manure and sewage sludge 被引量:3
3
作者 Britta Stumpe Steffen Werner +4 位作者 Robert Jung Stefanie Heinze Elisabeth Jüschke Christian Strippel Bernd Marschne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soil amendments is a common practice for increasing soil fertility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content. In recent years, a new product from biogas production, biogas slurry is increasingly...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soil amendments is a common practice for increasing soil fertility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content. In recent years, a new product from biogas production, biogas slurry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soils, although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effects on soil properties.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is new product in comparison with liquid manure and sewage sludge on the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and enzyme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different agricultural soils in short-term incubation studies. As a control, biologically inert sand was also amended with these organic wastes. In sand, biogas slurry degraded to 10.4% within 14 days, while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degradability of liquid manure and sewage sludge with 6.6% and 5.4%, respectively. However, although the degradability of biogas slurry was highest among the organic amendments, liquid manure application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respiration rates in the soil samples. This was likely due to the organic waste borne easily decomposable substrates which were most dominant in liquid manure. Organic waste applications were found to generally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numerous enzymes but did not change the soil enzyme patterns. Thus, in general it was shown that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of the organic wastes will not become prominent when introduced with the manures to soils. Thus, an inoculation with organic waste borne microorganisms could likely be neglected when discussing the extent of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after organic waste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as slurry ORGANIC Wastes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Enzyme activity PRIMING Effects
下载PDF
High Activated Mineral Admixture Slurry Made by Wet-discharged Fly-ash Promoted by Matrix Bonding Component
4
作者 马保国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826-829,共4页
The mineral admixture slurry was made by wet-discharged fly-ash (WDFA) promoted by matrix bonding component (MBC), and the strengths, hydration products change (XRD, SEM) of cement paste made by the slurry were ... The mineral admixture slurry was made by wet-discharged fly-ash (WDFA) promoted by matrix bonding component (MBC), and the strengths, hydration products change (XRD, SEM) of cement paste made by the slurr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process of wet-milling preparation, there is a prime proportion (70︰30) between wet-discharged fly-ash and matrix bonding component in the slurry. The physical activation of wet-milling and chemical activation of modified agents accelerate the hydration of cement including the cement and mineral which has not hydrated completely in the matrix bonding component. And the hydrated part of matrix bonding component can play the function of inducing crystallization, which can accelerate secondary hydration reaction of fly-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bonding component wet-milling slurry activation
下载PDF
沼液施用对蒙古黄芪根无机元素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5
作者 陆国弟 杨扶德 +1 位作者 侯嘉 陈晖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90-199,共10页
【目的】明确沼液对生长期黄芪10种无机元素积累的影响,分析无机元素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用不同浓度沼液分别对黄芪进行叶面喷施、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土壤施肥,研究其对黄芪无机元素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沼液叶面喷... 【目的】明确沼液对生长期黄芪10种无机元素积累的影响,分析无机元素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用不同浓度沼液分别对黄芪进行叶面喷施、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土壤施肥,研究其对黄芪无机元素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沼液叶面喷施,以80%沼液处理的Fe、K、Ca、Mg、Na、Ni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沼液土壤施肥,采收期数据显示:80%沼液土壤施肥处理的Fe、K、Ca、Na、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10个处理(P<0.05),Ni含量以CF处理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Fe含量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含量,Na含量与芒柄花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Mg含量与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含量,Na与黄芪皂苷Ⅲ含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判别分析发现造成沼液与其他处理差异的主要元素有Ca、Na、Mn、Fe、Mg。【结论】适宜的沼液施用模式可促进黄芪根无机元素的累积,且与有效成分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黄芪 无机元素 有效成分 相关性
下载PDF
沼液配施化肥对大葱产量和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温云杰 张纪涛 +5 位作者 李琳 王琦 刁风伟 高敏 王秀红 史向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5,共11页
明确沼液替代化肥的合适比例以及沼液对大葱产量和土壤养分、微生物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沼液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计了不施肥(CK)、化肥(CF)、沼液替代25%化肥氮(25BS)、沼液替代50%化肥氮(50BS)、沼液替代75%化肥氮(75... 明确沼液替代化肥的合适比例以及沼液对大葱产量和土壤养分、微生物含量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沼液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计了不施肥(CK)、化肥(CF)、沼液替代25%化肥氮(25BS)、沼液替代50%化肥氮(50BS)、沼液替代75%化肥氮(75BS)、沼液替代100%化肥氮(100BS)6个处理,分析了大葱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磷脂脂肪酸含量和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PLS-PM)探究上述指标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CF和各沼液处理(25BS、50BS、75BS和100BS)均能显著提高大葱产量(P<0.05),并且大葱产量随沼液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50BS处理的大葱产量最高,达59.9 t·hm^(−2)。施用沼液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与CK相比,施用沼液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SOC,19.5%~65.8%)、全氮(TN,40.5%~69.6%)、铵态氮(NH_(4)^(+),26.8%~77.4%)、硝态氮(NO_(3)^(−),30.1%~41.9%)、速效磷(AP,10.5%~40.6%)、速效钾(AK,5.4%~8.5%)含量。施用沼液可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与CK相比,施用沼液显著提高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磷脂脂肪酸含量(P<0.05),降低了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P<0.05),有助于提高土壤碳、氮、磷相关循环酶活性(P<0.05);但是,随着沼液替代比例的增加,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总磷脂脂肪酸含量以及碳、氮、磷相关循环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05)。PLS-PM分析表明,沼液通过增加SOC、TN、NH_(4)^(+)、NO_(3)^(−)、AP含量,进而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以及碳、氮循环酶活性,并提升大葱产量,但是过量的沼液可导致土壤电导率升高,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大葱生长产生抑制效果。本研究表明,短期施用沼液可显著提高大葱产量,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含量以及酶活性提高,其中以沼液替代50%化肥氮的处理效果最优,但是沼液并不能完全替代化肥,施用过量的沼液容易造成土壤盐分累积,不利于大葱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土壤肥力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大葱
下载PDF
高压射流磨处理对全组分香菇浆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廖崇印 邓利珍 +4 位作者 胡秋连 陈军 戴涛涛 梁瑞红 李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3-190,共8页
采用高压射流磨制备全组分香菇浆,研究不同处理压力(0~120MPa)对香菇浆理化性质(粒径、微观结构、Zeta电位、黏度、表观稳定性、不稳定性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浊度)、活性成分(粗多糖溶出量和多酚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采用高压射流磨制备全组分香菇浆,研究不同处理压力(0~120MPa)对香菇浆理化性质(粒径、微观结构、Zeta电位、黏度、表观稳定性、不稳定性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浊度)、活性成分(粗多糖溶出量和多酚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压射流磨处理压力从0MPa增加至120MPa,香菇浆粒径D90从204.67μm降低至45.33μm,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不稳定性指数和黏度下降,体系表观稳定性增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浊度增加。经过高压射流磨处理后,香菇粗多糖溶出量和总酚含量显著提高,经120MPa处理后粗多糖溶出量达最高值,为未处理样品的2倍;经90MPa处理后多酚质量浓度最高,为0.51mg/mL。高压射流磨处理的香菇浆鲜味、芳香成分和硫的有机成分随着高压射流磨处理压力增加而不断提高。说明高压射流磨技术用于制备全组分香菇浆,能有效提升浆体物理稳定性、活性成分溶出量和感官品质,实现原料的全组分利用。本研究可为高压射流磨技术在高品质香菇液体调味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射流磨 香菇浆 理化性质 功能活性成分 风味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沼液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姚应上 孙晓雷 +2 位作者 柳维扬 尤永军 李发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于2023年开展120 d的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棉秆全量还田(AS)、低量沼液单施(LB)、高量沼液单施(HB)、棉秆还田配施低量沼液(AS+LB)、棉秆还田配施高量沼液(AS+HB)共5个处理,分别于3、6、10、20、30、40、60、80、100、120 d进行破坏性采样... 于2023年开展120 d的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棉秆全量还田(AS)、低量沼液单施(LB)、高量沼液单施(HB)、棉秆还田配施低量沼液(AS+LB)、棉秆还田配施高量沼液(AS+HB)共5个处理,分别于3、6、10、20、30、40、60、80、100、120 d进行破坏性采样,分析不同处理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和关键酶活性的变化,为南疆棉花秸秆在盐渍环境中的高效腐解和沼液合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棉秆还田配施沼液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变化呈现快速增加(0~10 d)和慢速积累(>10 d)两个阶段。与棉秆全量还田相比,高量沼液配施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5.15%、35.26%、79.25%和66.90%,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90.67%、66.54%和44.25%,土壤电导率也有所提升。冗余分析(RDA)揭示了有机质是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控因子,解释了方差变异的54.30%。因此,秸秆还田与沼液配施能够增加棉田盐渍化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促进酶活性增加,但沼液过量配施会增加土壤盐渍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沼液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南疆棉田
下载PDF
再生骨料裹浆改性用碱激发材料浆液配比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克亮 弓晋伟 +3 位作者 申翔宇 孙作正 杜晓蒙 李宁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再生骨料的表面存在微裂缝和残余砂浆,导致由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强度较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碱激发材料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裹浆改性处理,研究碱激发材料浆液中不同组分交互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对浆液配比进行优... 再生骨料的表面存在微裂缝和残余砂浆,导致由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强度较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碱激发材料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裹浆改性处理,研究碱激发材料浆液中不同组分交互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对浆液配比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设计方法(RSM)中Box-Behnken优化试验设计,建立以碱激发材料浆液中矿渣粉与粉煤灰比值、水泥熟料掺量、氯盐掺量为变量,再生混凝土强度为响应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基于响应面数据库通过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构建一种BP-GA高精度预测优化模型。研究表明:再生骨料裹浆改性用碱激发材料浆液中水泥熟料掺量和氯盐掺量交互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最显著;响应面优化浆液配比时,相对误差精度控制为4.00%;利用BP-GA模型进行预测优化时,相对误差精度控制为0.78%,实现了对裹浆改性用碱激发材料浆液配比高精度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裹浆改性 碱激发材料浆液 响应面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应用于船舶尾气NO_(x)去除的SCR催化剂涂覆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崔少平 卫金秋 +4 位作者 肖萌 高婧 赵英杰 刘博群 郭铭玉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568-577,共10页
涂覆工艺对于整体式涂覆型SCR催化剂至关重要。通过对催化剂浆料制备过程以及涂覆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探究,考察了分散剂、增稠剂及对应添加量、pH和固含量对浆料涂覆效果及活性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涂覆方式、浆料搅拌时间... 涂覆工艺对于整体式涂覆型SCR催化剂至关重要。通过对催化剂浆料制备过程以及涂覆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探究,考察了分散剂、增稠剂及对应添加量、pH和固含量对浆料涂覆效果及活性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涂覆方式、浆料搅拌时间、干燥温度及时间、成型焙烧温度及时间,对涂覆工艺进行过程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通过最优方案制备的涂覆型催化剂在250~450℃的条件下反应活性均在85%以上,在315℃的条件下运行30 h脱硝活性仍能稳定在90%以上。系统地梳理了涂覆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择及应用,为整体式蜂窝状涂覆式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覆式催化剂 浆料 涂覆工艺 SCR活性 船舶尾气 大气污染物
下载PDF
煤制氢装置气化炉协同处置“三泥”探讨
11
作者 张成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某炼厂拟将来自污水处理场的浮渣/油泥和活性污泥送至煤制氢装置气化炉协同处置,以实现“三泥”的资源化利用。其中浮渣/油泥设计处理量4.2万吨/年,活性污泥设计处理量2.1万吨/年。根据掺配比例实验结果,浮渣/油泥、活性污泥按一定比例... 某炼厂拟将来自污水处理场的浮渣/油泥和活性污泥送至煤制氢装置气化炉协同处置,以实现“三泥”的资源化利用。其中浮渣/油泥设计处理量4.2万吨/年,活性污泥设计处理量2.1万吨/年。根据掺配比例实验结果,浮渣/油泥、活性污泥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与水煤浆的掺配比例不宜大于12%。根据测算,项目实施后,装置进出料变化不明显,改造后硫含量比改造前增加约24吨/年。浮渣/油泥、活性污泥掺烧后产生废渣量较之前增加约0.2万吨/年。可减少能耗折算成标油为882.18吨/年,减少碳排放量399.41吨/年,环境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渣 油泥 活性污泥 水煤浆气化 掺烧
下载PDF
用于船舶尾气NO_(x)治理的蜂窝状整体式NH_(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铭玉 高婧 +4 位作者 肖萌 牛可 赵英杰 刘博群 崔少平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560-567,共8页
随着船舶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船舶尾气带来的污染也愈发严重,氮氧化物(NO_(x))为其中主要污染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是目前最有效的脱硝方法,催化剂是技术的核心部分。整体式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高和传热性能好等特点,是... 随着船舶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船舶尾气带来的污染也愈发严重,氮氧化物(NO_(x))为其中主要污染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是目前最有效的脱硝方法,催化剂是技术的核心部分。整体式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高和传热性能好等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商业催化剂。文章综述了用于NH_(3)-SCR的船舶整体式催化剂载体的预处理方法、挤出成型法和涂层涂覆法及其优缺点,重点总结了浆料涂覆法的涂覆式催化剂研究进展。船舶排放尾气成分复杂,二氧化硫、水蒸气、颗粒物等都会对NH_(3)-SCR催化剂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催化剂耐中毒性能机理、催化剂的SCR活性和耐复杂污染物中毒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船舶尾气 整体式催化剂 浆料涂覆法 SCR活性 抗中毒性能
下载PDF
搅拌站废浆再生应用实例分析
13
作者 王启宇 陈均侨 曹小荣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根据广州穗番混凝土有限公司废浆再生应用的实际案例,阐述废浆再生应用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分析废浆胶材化应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结果表明了废浆的再生应用技术将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技术,对改善混凝土搅拌站行业的环保、企业效... 根据广州穗番混凝土有限公司废浆再生应用的实际案例,阐述废浆再生应用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分析废浆胶材化应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结果表明了废浆的再生应用技术将成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技术,对改善混凝土搅拌站行业的环保、企业效益、企业的面貌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站废浆 废浆再生 活化剂 减碳排 零排放
下载PDF
水泥浆废水对MgO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水化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陶良敬 荆喆 谭园园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研究了水泥浆废水(以下简称CWw)等质量替代0、20.0%、25.0%、33.3%、50.0%的水对MgO激发矿渣胶凝材料(以下简称WAAS)水化特性的影响,并测试了其抗压强度和孔结构。结果表明:掺入CWw有效促进了WAAS的水化进程,且CWw掺量越大,WAAS的主要... 研究了水泥浆废水(以下简称CWw)等质量替代0、20.0%、25.0%、33.3%、50.0%的水对MgO激发矿渣胶凝材料(以下简称WAAS)水化特性的影响,并测试了其抗压强度和孔结构。结果表明:掺入CWw有效促进了WAAS的水化进程,且CWw掺量越大,WAAS的主要水化放热峰越显著,热失重量越大,水化产物生成量越多;随着CWw掺量的增加,WAAS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量为33.3%;WAAS的累计孔隙率随着CWw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微观结构更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废水 MgO激发剂 矿渣 水化特性 抗压强度 孔结构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井大尺寸套管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张晓兵 韩琴 +1 位作者 张弛 王贵富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压缩空气储能是实施规模化电力存储的关键技术之一。压缩空气储能注采井(以下简称“注采井”)普遍具有“地层温度低、井眼及套管尺寸大、固井长期封隔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开展低温高活性水泥浆体系关键材料研究,优选出了高性能早... 压缩空气储能是实施规模化电力存储的关键技术之一。压缩空气储能注采井(以下简称“注采井”)普遍具有“地层温度低、井眼及套管尺寸大、固井长期封隔质量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开展低温高活性水泥浆体系关键材料研究,优选出了高性能早强材料DRA-1L、膨胀增韧材料DRE-3S,形成了适用于注采井固井的盐水型低温高活性水泥浆体系1套,工程性能良好,低温30℃以下起强度时间小于10 h,24 h抗压强度大于14 MPa,强度发展快,最终强度高,结合大尺寸套管固井针对性技术对策,解决了大尺寸注采井固井顶替效率不高、水泥石低温强度发展慢、抗压强度低等问题。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湖北云应盆地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注采井表层套管及生产套管固井,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质率大于95%,保障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对低温大尺寸井眼条件下固井质量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储能 大尺寸 低温高活性水泥浆 固井
下载PDF
可储存液体化水泥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沙林浩 徐鹏 +2 位作者 汤少兵 冯望生 郭秋实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643,共7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固井水泥浆——可储存液体化水泥。可储存液体化水泥是一种可在液体状态下稳定保存,并在需要时可凝结硬化的液体化水泥。该项技术可提前预制水泥浆,解决了传统固井水泥浆密度波动大的难题,实现水泥浆密度精确控制,满足路... 介绍了一种新型固井水泥浆——可储存液体化水泥。可储存液体化水泥是一种可在液体状态下稳定保存,并在需要时可凝结硬化的液体化水泥。该项技术可提前预制水泥浆,解决了传统固井水泥浆密度波动大的难题,实现水泥浆密度精确控制,满足路途遥远、现场施工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固井需要。详细介绍了可储存液体化水泥的组成、性能、技术特点及应用领域。该水泥浆储存期间浆体稳定,储存期长,可达90 d以上。激活后的可储存液体化水泥在性能上与传统水泥浆性能相近,可满足40~180℃的水泥浆设计要求,水泥浆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短,SPN性能系数低,有良好的防气窜性能。该水泥浆可在基地混配好,不用在现场进行混配,浆体配好后性能也会被“锁定”,会一直保持设计的性能。当水泥浆泵入井下后,才被激活,而后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化水泥 储存期 激活 水泥浆密度 沉降稳定性 防气窜
下载PDF
陇东探井固井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钰龙 王鼎 金海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91-95,共5页
针对长庆油田陇东区块探井油层跨度大、地层水活跃、延长组和洛河组易发生漏失的固井难题,研制出低温增强剂GZQ、复合减轻剂GJQ,形成了强触变短候凝耐温差水泥浆体系、低摩阻耐压防漏水泥浆体系及配套固井工艺。现场应用表明,陇东区块... 针对长庆油田陇东区块探井油层跨度大、地层水活跃、延长组和洛河组易发生漏失的固井难题,研制出低温增强剂GZQ、复合减轻剂GJQ,形成了强触变短候凝耐温差水泥浆体系、低摩阻耐压防漏水泥浆体系及配套固井工艺。现场应用表明,陇东区块实施的110口井的固井质量合格率大于95%,强触变短候凝耐温差水泥浆体系可有效解决侏罗系油水层固井质量差的问题,低摩阻耐压防漏水泥浆体系可有效减少洛河组、延长组发生漏失的固井难题,为陇东区块后续大规模开发固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区块 油层跨度大 地层水活跃 漏失 水泥浆体系 固井工艺
下载PDF
搅拌站回收浆液理化特性动态分析
18
作者 廖国胜 胡思达 +3 位作者 刘品红 廖宜顺 梅军鹏 舒德辉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8期100-103,122,共5页
研究了不同放置时间(0、4、8、12、24、36、48、60、72 h)回收浆液的含固量、密度、pH值、过滤时间、粒度分布及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回收浆液的含固量、密度及pH值增大,过滤时间缩短,活性降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 研究了不同放置时间(0、4、8、12、24、36、48、60、72 h)回收浆液的含固量、密度、pH值、过滤时间、粒度分布及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回收浆液的含固量、密度及pH值增大,过滤时间缩短,活性降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回收浆液固体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变广,小粒径颗粒占比降低,大粒径颗粒占比升高;放置0~24 h是回收浆液理化特性变化的主要阶段,放置24 h之后其理化特性变化不再显著并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浆液 理化特性 放置时间 过滤时间 粒度分布 活性
下载PDF
活性炭改性土-膨润土泥浆墙阻隔苯酚污染地下水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琴 贾卓 +3 位作者 黎建刚 唐红梅 詹聪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1-260,共10页
为了增加土-膨润土泥浆墙回填材料对污染物的阻滞性能,本文采用活性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坍落度和土柱实验研究了添加活性炭对土-膨润土泥浆墙施工和易性、渗透性和兼容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活性炭添加量对泥浆墙渗透性和兼容性的作用规律... 为了增加土-膨润土泥浆墙回填材料对污染物的阻滞性能,本文采用活性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坍落度和土柱实验研究了添加活性炭对土-膨润土泥浆墙施工和易性、渗透性和兼容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活性炭添加量对泥浆墙渗透性和兼容性的作用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满足泥浆墙墙体材料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含水率范围随着活性炭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活性炭质量分数为2%~10%的改性土-膨润土泥浆墙墙体材料渗透系数均小于1.0×10^(-7)cm/s,满足垂直阻隔墙渗透系数要求。当活性炭质量分数≤2%时,活性炭的添加对墙体材料与苯酚溶液的兼容性能没有影响;随着活性炭质量分数的增大,苯酚对其不利影响加剧。当活性炭质量分数增大至10%时,活性炭改性土-膨润土泥浆墙不适用于苯酚污染地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土-膨润土泥浆墙 活性炭 渗透性能 兼容性能
下载PDF
高活性低密度水泥浆及其强度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海平 李治 +4 位作者 董志明 魏周胜 苏洪生 于骏杰 刘开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为了解决井底高温高压下空心轻质颗粒破碎造成低密度水泥浆流变性恶化摩阻升高、密度上升,固井漏失风险增加的问题,利用高活性实心复合减轻材料和配套激活剂,开发了恒密度、具有二次水化特征的高活性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文章利用水化热... 为了解决井底高温高压下空心轻质颗粒破碎造成低密度水泥浆流变性恶化摩阻升高、密度上升,固井漏失风险增加的问题,利用高活性实心复合减轻材料和配套激活剂,开发了恒密度、具有二次水化特征的高活性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文章利用水化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高活性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早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化学结构、微观结构和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高温高压下高活性低密度水泥浆具有恒密度、恒流变的特点。在高活性低密度水泥浆中,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生的碱性水化产物和水化热可激活复合减轻材料,使该水泥浆早期水化过程中具有二次水化特征,形成“双放热峰”,增加水泥浆的水化热和水化产物含量。高活性低密度水泥浆水化反应消耗Ca(OH)_(2),形成大量钙矾石和C-(A)-S-H,增加该水泥石的水化产物含量、固相体积分数和微观结构致密度。与釉化珍珠岩低密度水泥石相比,水化28 d高活性低密度水泥石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6.7%,其耐久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 低密度水泥浆 二次水化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