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徐德静 王鹏鹏 +5 位作者 何跃军 郭能彬 张仁波 吴长榜 穆军 李崇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8,共7页
为探讨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该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以及植物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对黔北丹霞地貌濒危植物桫椤群落进行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用Levins... 为探讨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该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以及植物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对黔北丹霞地貌濒危植物桫椤群落进行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等指数公式研究了桫椤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罗伞、杜茎山、桫椤生态位宽度较大,Shannon Wiener和Levins指数分别为7.6076、7.3449、6.9105和0.5314、0.5931、0.6515,表明它们广布于该群落内,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石岩枫和川桂生态位相似比例最大,Cih值为0.998 6;(3)裂叶榕与美脉琼楠生态位重叠最大,其值为0.3365;(4)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树种,其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值较高,生态位重叠也较大,但由于个别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不一定相同,对环境资源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导致其间的生态位重叠与相似系比例并不一定很高;(5)从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布格局来看,桫椤群落主要植物种群利用资源相似程度较高,生态位重叠较普遍,但主要集中在较低水平,表明群落内因利用相同资源或占有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均表明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显示桫椤群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生态位重叠 丹霞地貌 黔北
下载PDF
甘肃丹霞地貌的特征及其旅游开发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可光 张勃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57-61,共5页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区域较广,达53处之多,为全国各省之首,且类型独特、齐全,既有湿润-半湿润区类型,又有干旱-半旱区类型。后者又有类丹霞地貌、宫殿式类丹霞地貌、窗梗式丹霞地貌、蜂窝状丹霞地貌、阶地式丹霞地貌等5种类型,...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区域较广,达53处之多,为全国各省之首,且类型独特、齐全,既有湿润-半湿润区类型,又有干旱-半旱区类型。后者又有类丹霞地貌、宫殿式类丹霞地貌、窗梗式丹霞地貌、蜂窝状丹霞地貌、阶地式丹霞地貌等5种类型,合理地开发、利用甘肃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将会大大促进甘肃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类丹霞地貌 红色碎屑岩 旅游资源
下载PDF
甘肃丹霞地貌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致均 黄可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68-71,82,共5页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广泛,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旅游地貌资源。与典型的丹霞地貌相比,尚可区分出一种岩性不够坚硬、但有上复坚硬顶盖保护的类丹霞地貌,文中分析了省内丹霞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特征、类型、发育过程及内外动力在其形成过程中...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广泛,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旅游地貌资源。与典型的丹霞地貌相比,尚可区分出一种岩性不够坚硬、但有上复坚硬顶盖保护的类丹霞地貌,文中分析了省内丹霞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特征、类型、发育过程及内外动力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旅游地貌资源 类丹霞地貌
下载PDF
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胜 王梦楠 +2 位作者 胡希军 陈存友 韦宝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30-1236,共7页
该研究在野外调查、搜集文献和整理植物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与周边相邻3个研究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为研究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 该研究在野外调查、搜集文献和整理植物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与周边相邻3个研究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为研究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广东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共统计到蕨类植物28科51属84种,科属结构单一,分化水平不高,以寡种科属居多,但区系起源古老,进化关系连贯。(2)该区蕨类区系地理联系广泛,在科、属水平上与热带亲缘程度较高,以泛热带分布、亚热带分布为主,在种水平上以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呈热带向温带过渡渗透性质。(3)在与邻近区亲缘关系上,与观音岽联系最为紧密,其次是冠豸山,与丹霞山的关系较疏远。该研究区与观音岽的属、种相似性系数均在0.83以上,区系同质性明显,与两者现代自然条件相似的事实相吻合。该研究结果为探讨丹霞地貌地带蕨类植物的起源和发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蕨类植物 区系相似性
下载PDF
中国江西龙虎山崖顶植物根中深色有隔内生菌多样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红芳 何刚 +5 位作者 孙启彪 季晓红 欧阳建萍 何贞英 康美如 陈晔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00-2715,共16页
为探明丹霞地貌区崖顶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生态分布规律。本文以江西龙虎山崖顶常见植物刺柏、马尾松、青冈栎、檵木、乌饭树、鸭跖草、苦槠、辣木树和香附子9种植物的根为研究对象,... 为探明丹霞地貌区崖顶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DSE)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生态分布规律。本文以江西龙虎山崖顶常见植物刺柏、马尾松、青冈栎、檵木、乌饭树、鸭跖草、苦槠、辣木树和香附子9种植物的根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组织分离方法分离DSE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数据研究丹霞地貌区崖顶常见植物DSE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从9种植物根部99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纯化出404株菌株,经鉴定隶属于45个分类单元。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拟内孢霉属Endomycopsis、曲霉属Aspergillus、头囊霉属Ascocybe为优势属群,属种组成在不同植物中存在差异,且内生真菌属的数目与植物优势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9种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总分离率在0.51%–13.33%之间;各植物DSEShannon指数在0.0743-1.0400之间,与植物优势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差异明显;Simpson指数较高(均值>0.7)且Pielou指数较低(均值<0.4)表明DSE真菌在不同植物分布不均匀;相似性指数普遍不高,在0.071–0.467之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丹霞地貌区崖顶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分布及多样性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在丹霞地貌等特殊生境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