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f Lung-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s Based on Data Mining 被引量:1
1
作者 Fang-Fang Mo Le-Peng Wang Si-Hua Gao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to reveal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to reveal the theory meaning.Method: Based 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s database, 245 ancient medical records and 373 modern medical records were studied with the general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ru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summari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n lung-large 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records.Results: In modern medical cases, intestinal diseases appeared with the main symptom of constipation due to deficiency of lung qi and qi stagnation of large intestine were always treated by purgation together with replenishing and restoring lung qi. In ancient medical cases, large intestine heat was always caused by lung heat and a variety of diarrhea symptoms appeared. They were always treated by clearing heat and moistening lungs. In addition, the symptom of bound stool caused by qi stagnation of large intestine due to lung qi stagnation was always treated by lowering lung qi to regulate and smooth large intestine qi. And Armeniae Amarum Semen was used by both as a core medicinal herb.Conclusion: Ascending-descending of qi mov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relationship. In other words,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communicate through q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cases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 lung-large 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Comparative study
原文传递
近20年中医“肺肠同治”临床应用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可 徐霄龙 +1 位作者 李博 刘清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130-2138,共9页
目的分析总结“肺肠同治”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从而为该领域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维普(VIP)中文数据库,自2004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期间收录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目的分析总结“肺肠同治”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从而为该领域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维普(VIP)中文数据库,自2004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期间收录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VOSviewer及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文献的发文年度、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获得944篇文献,其中学术期刊751篇,硕博论文193篇。该领域论文共涉及作者2118名,其中发文量超过10篇的作者有23位,涉及的研究机构大部分是中医院校。近年来研究热点集中在肺与大肠的临床应用上,包括该理论指导下的疾病类型、治法、方药等。结论肺肠同治理论研究正处在上升阶段,对肠道菌群、代谢组学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临床应用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肺肠表里相关疾病证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键 郜峦 +2 位作者 张德政 李锋刚 赵晓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8-480,489,共4页
目的:探讨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指导,肺肠表里相关疾病的证候特征。方法:检索近30年公开发表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系肠系疾病临床文献,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肺系疾病... 目的:探讨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指导,肺肠表里相关疾病的证候特征。方法:检索近30年公开发表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系肠系疾病临床文献,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症状、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结果:肺系疾病和肠系疾病,在症状上,往往是肺系与肠系症状并见。肺系疾病最常见的证型是痰热壅肺,肠系疾病最常见的证型是肺气亏虚,病位因素涉及最多的脏腑都是肺和肠。在病性因素中,肺系疾病最常见的病理因素是痰和热,肠系疾病最常见的因素是气虚。结论:肺肠表里相关疾病,证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之处。肺与大肠的关系实质就是表和里、脏和腑的关系,肺病治肠、肠病治肺、肺肠同治,是其在治疗上相互为用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文献分析 证候 症状 证型 证候要素
下载PDF
肺肠同治治疗肺炎肺热腑实证理论浅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富亮 蔡琦玲 胡国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457-458,共2页
对肺炎肺热腑实证的病机、肺病同治的理论基础、肺热腑实证治疗原则进行简要探讨,也为临床治疗肺炎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肺肠同治 肺炎 肺热腑实
下载PDF
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与肺肠合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惠毅 闫曙光 +3 位作者 郑旭锐 史捷 李京涛 单宇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8-1170,共3页
肺肠合治法是中医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的肺和大肠属于功能概念,包涵西医学的"肺"和"大肠",两脏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在治疗上相互为用,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两者之间应当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相关... 肺肠合治法是中医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的肺和大肠属于功能概念,包涵西医学的"肺"和"大肠",两脏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在治疗上相互为用,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两者之间应当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文献研究表明,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既参与支气管哮喘(肺病)的发病,又在功能性便秘(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VIP和AQP3既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靶点,又是通肠泻下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靶点,这一结果提示该信号通路可能是肺与大肠之间相互联系的物质基础。本文以该通路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肺肠合治法对该通路的影响,以期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肠合治法 VIP-cAMP-PKA-AQP3信号通路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肠同治”理论临床辨证应用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夏欣田 温敏勇 +2 位作者 詹少锋 陈伟焘 何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35-37,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已造成多个地区流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面对重大疫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专家团队支援武汉,开展临床诊治。临证观察总结发现,武汉地区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肺部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从疫情暴发以来,已造成多个地区流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面对重大疫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专家团队支援武汉,开展临床诊治。临证观察总结发现,武汉地区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肺部症状与胃肠症状。主要病因为天行时疫;病邪性质为湿热邪毒;病机特点为邪伏膜原,肺肠同病;运用"肺肠同治"理论开展临床辨证施治,获效尚佳。现将经验体会总结汇报,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肺肠同病 肺肠同治
下载PDF
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从清热化湿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克华 折哲 +7 位作者 孙永顺 徐贵华 史苗颜 陆云飞 戴彦成 吴欢 张炜 胡静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8期9-15,共7页
结合验案分析,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清热化湿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属于"湿热"性质的疫病,治疗应强调清热化湿,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辅以扶正。在中医祛邪... 结合验案分析,基于"祛邪为第一要义"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清热化湿论治的思路与方法。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是属于"湿热"性质的疫病,治疗应强调清热化湿,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辅以扶正。在中医祛邪与扶正理论指导下,通过宣肺平喘、通腑泻热、芳香化湿等治法,祛邪为主,肺肠合治,可以使发热减轻或消退,使大便通畅,从而截断病情进展,避免或减少危重症的发生及死亡的风险;通过清热化湿、疏肝健脾、凉血化瘀等治法,祛邪兼以扶正,肺与肝、脾合调,可以改善肝功能损伤,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通过补气健脾等扶正治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和体力,促使病毒更快转阴,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祛邪 扶正 清热化湿 肺脾同治 肺肠同治
下载PDF
张志敏教授运用理肺清肠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贻媛 谭玮璐 +2 位作者 朱汉平 任培华(指导) 张志敏 《光明中医》 2022年第4期587-590,共4页
支气管扩张症属于中医学“肺络病”“咯血”“风咳”“肺痈”等疾病范畴,病机复杂,病理因素、合并症繁多,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志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采用“肺肠合治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属于中医学“肺络病”“咯血”“风咳”“肺痈”等疾病范畴,病机复杂,病理因素、合并症繁多,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张志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采用“肺肠合治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具有独特优势,自拟理肺清肠汤从肺肠而治。此文旨在探讨张教授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经验,发掘中医治疗此病的优势,为支气管扩张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理肺清肠汤 肺肠合治法 临证经验 张志敏
下载PDF
宣白承气汤治疗肺系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包春秀 姜永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80-284,共5页
宣白承气汤作为肺肠同治代表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基于国内对宣白承气汤的研究成果,主要对该方在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系脓毒症等肺系疾病中的运用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 宣白承气汤作为肺肠同治代表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基于国内对宣白承气汤的研究成果,主要对该方在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系脓毒症等肺系疾病中的运用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进行梳理,并综述了该方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根基。其次,通过文献学习,发现该方临床以治疗肺系疾病为主,治疗肠系疾病的研究报道比较少见,且宣白承气汤中药物协同作用以“肺肠同治”的证据尚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究。参考文献3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白承气汤 肺系疾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肠同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肠道菌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鲁尔旦 王真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3期14-17,共4页
中医学中有"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观点,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难治病,现代研究发现COPD患者常并发胃肠道疾病。COPD发生演变过程中,吸烟、抗生素的使用等都... 中医学中有"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观点,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难治病,现代研究发现COPD患者常并发胃肠道疾病。COPD发生演变过程中,吸烟、抗生素的使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免疫应答损伤、内毒素释放、细菌移位等也会导致COPD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调节制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合理饮食、运动、粪菌移植等是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基本手段。COPD属中医学中肺胀的范畴,临床上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运用肺肠同治法治疗COPD,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及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探索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衡防控COPD,或将成为未来防治COPD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菌群 肺肠同治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从肺肠同治探讨宣白承气汤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润兮 谢忠礼 《河南中医》 2022年第1期33-36,共4页
肺肠同治理论包括气机调畅,水液代谢及经络相连。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脾胃居中焦,三者气机不调,则会产生诸多病证。肺气的输布影响肠道的润燥,痰饮亦可形成于肠道,使用开上达下的方法使邪有出路,痰饮从大肠而走。肺与大肠不仅通过... 肺肠同治理论包括气机调畅,水液代谢及经络相连。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脾胃居中焦,三者气机不调,则会产生诸多病证。肺气的输布影响肠道的润燥,痰饮亦可形成于肠道,使用开上达下的方法使邪有出路,痰饮从大肠而走。肺与大肠不仅通过经脉相连,还通过络脉与经别分别加强体表与体内的联系,表现为腑气不通则上气为喘。宣白承气汤针对温病应下失下,肺气不降,腑气不通而设,体现肺肠同治思想。"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宣上达下,使邪无所留。其化裁不仅可用于肺部急危重症,还可用于肠道功能障碍以及全身性感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白承气汤 肺肠同治 重症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脓毒血症 便秘 泄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析“通腑理肺法”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访 曹波 +2 位作者 李志 董聿锟 卢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672-2674,共3页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及难治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统一的治疗方案。现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出发,分析便秘的病因病机与肠、肺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中医药在便秘方面的研究,结合“肠病治肺,肠肺同治”的便秘治法理念,探析...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及难治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统一的治疗方案。现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出发,分析便秘的病因病机与肠、肺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中医药在便秘方面的研究,结合“肠病治肺,肠肺同治”的便秘治法理念,探析“通腑理肺法”治疗便秘的理论依据,并且列举案例1则,为慢性功能性便秘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通腑理肺法 慢性功能性便秘 阴虚肠燥 肠病治肺 肺肠同治 腑病治脏 脏腑同治
下载PDF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浅谈COVID-19肺肠同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莉杰 李雪微 +4 位作者 李艳英 沙敏 诸慧怡 何进 黄天生 《中医学》 2020年第4期293-297,共5页
COVID-19自爆发以来,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虽然目前病情传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然缺乏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治疗。中医学认为加强患者肠道管理对重症肺炎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胃肠道管理和治疗方面独具... COVID-19自爆发以来,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虽然目前病情传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然缺乏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治疗。中医学认为加强患者肠道管理对重症肺炎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胃肠道管理和治疗方面独具优势并且具有深厚的理论根源。本文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古代及现代理论、认识COVID-19的特点以及胃肠道症状的防治等,说明“肺炎从肠论治”或为减轻体内SARS-CoV-2感染、减少轻症转化为重症、减少死亡率、增加治愈率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肠同治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新菊 张晓伟 张新红 《中医儿科杂志》 2011年第2期54-56,共3页
通过总结西医学等相关研究,解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实质。遵循肺与大肠的生理及病理相互之间的影响,列举了肺肠并治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肠病,临床疗效显著。指出应重视肺肠并治,脏腑兼顾。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现代研究 肺肠并治
下载PDF
抑郁症肺肠合治理论探讨
15
作者 陈平 孙孝忠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7期3092-3094,共3页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病”等范畴,基本病机是因情志不遂导致的气机郁滞,目前多从心、脾、肝、胆、肾论治。但郁之为病,见症多端,涉及多脏腑间的功能失衡。文章基于肺脏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新兴的“肠-脑”轴理论,从中医学理论和现代研究...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病”等范畴,基本病机是因情志不遂导致的气机郁滞,目前多从心、脾、肝、胆、肾论治。但郁之为病,见症多端,涉及多脏腑间的功能失衡。文章基于肺脏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新兴的“肠-脑”轴理论,从中医学理论和现代研究的角度论证抑郁症从肺、肠论治的依据与可行性,并根据郁证医案加以分析印证,提出以“肺肠合治”法治疗抑郁症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肺肠合治 肠道菌群 郁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浅谈“肺肠同治”在喘症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永强 孟红丽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文针对伴随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便秘不行或便溏不爽等胃肠系症状的部分喘症,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改变传统治喘中以"肺和肾"为主的格局,重点突出"肺肠同治"以治喘。通过对"肺肠同治"... 本文针对伴随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便秘不行或便溏不爽等胃肠系症状的部分喘症,依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改变传统治喘中以"肺和肾"为主的格局,重点突出"肺肠同治"以治喘。通过对"肺肠同治"四大法的适应症、证治机理、选方用药几个方面的阐述及若干验案的分析,得出"肺肠同治"治喘有效的结论,进而为"脏腑同治"、"上病下取"等法运用于各种疑难杂病以更大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临床应用 喘症
下载PDF
基于脏腑相关理论的小儿肺炎喘嗽病机与方证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小可 赵丹丹 +3 位作者 莫芳芳 方心 马越 高思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1-1275,共5页
脏腑相关是极具中医特色的一种藏象理论,可以在人体脏腑经络系统的整体视角下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肺炎喘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根据肺脏实热的病位病性特征与小儿体质特点,其发展期与病重期的脏腑病机演变凸显了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 脏腑相关是极具中医特色的一种藏象理论,可以在人体脏腑经络系统的整体视角下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肺炎喘嗽作为儿科临床常见病,根据肺脏实热的病位病性特征与小儿体质特点,其发展期与病重期的脏腑病机演变凸显了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胃输气而内应的脏腑相关关系,并可基于这种病机内涵总结出肺脏与阳明大肠、胃腑的脏腑同治方证对应特征。该病机内涵与方证应用特征的研究为脏腑相关理论在指导具体疾病辨治时的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相关 肺炎喘嗽 病机 肺与大肠相表里 阳明 方证对应
原文传递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肺肠合病”与黏膜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郑榕 许若缨 +2 位作者 柯敏辉 汤水华 黄铭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7-491,共5页
基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结合西医学黏膜免疫研究进展,总结“肺肠合病”和肺、肠功能、黏膜免疫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肺主宣降,使卫气布达周身肌表;大肠传化糟粕,使五脏安定。肺与大肠生理功能正常是抵御外邪的基础条件,两者功... 基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结合西医学黏膜免疫研究进展,总结“肺肠合病”和肺、肠功能、黏膜免疫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肺主宣降,使卫气布达周身肌表;大肠传化糟粕,使五脏安定。肺与大肠生理功能正常是抵御外邪的基础条件,两者功能失常是导致“肺肠合病”的根本原因。西医学认为“肺肠合病”与黏膜免疫密切相关,黏膜免疫中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是“肺肠合病”的物质基础,其“选择性的归巢机制”则是“肺肠合病”的桥梁。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肺肠合病”与黏膜免疫的关系,可为“肺肠合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肠合病 黏膜免疫
原文传递
肺肠同治理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永杰 魏丹丹 +1 位作者 孔蕊 李玉洁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33-736,共4页
目的:观察肺肠同治理论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学肺肠同治理论辨证论治:痰热阻肺证采用宣... 目的:观察肺肠同治理论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学肺肠同治理论辨证论治:痰热阻肺证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厚朴10 g,生石膏20 g,茯苓10 g,陈皮10 g,甘草6 g,莱菔子10g,瓜蒌皮20 g,大黄9 g,清半夏10 g,炙麻黄10 g,苦杏仁15 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肺肾阴虚证采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大黄9 g,生地黄20 g,熟地黄10 g,玉竹10 g,天花粉10 g,芒硝10 g,玄参20 g,麦冬15 g,生甘草6 g,百合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Pa O2、Pa CO2、p H值、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比值及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 O2(70.2±8.5)mm Hg(1 mm Hg=0.133 k Pa)、Pa CO2(44.3±3.9)mm Hg、p H值(7.36±0.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2.8±0.5)L、FEV1(1.8±0.4)L、FEV1/FVC(64.3±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肠同治理论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热阻肺证 肺肾阴虚证 用力肺活量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