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intestine-based treatment using Xuan Bai Cheng Qi Tang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main organs of COPD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Jiamin Yang Yan Sun +6 位作者 Jinghong Hu Xianggen Zhong Fengjie Zheng Min Wang Yanan Wei Jinchao Zhang Yuhang L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Objective:To test two theorie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xterior -interi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and 'treating from the intestine principle for lung disorders'.Th... Objective:To test two theorie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xterior -interi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and 'treating from the intestine principle for lung disorders'.The influence of intestine-based treatment using Xuan Bai Cheng Qi Tang (XBCQT)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ree trace elements-copper (Cu),zinc (Zn),and manganese (Mn)-was observed in the tissues of the lung,small intestine,large intestine,and stomach of ra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Methods:Thirty-five male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and equally into five groups:control;model;Fei treatment (A);Chang treatment (B);and Fei-Chang treatment (C).A rat model of COPD was prepared by tracheal injec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plus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Treatments with medicinal herbs started day-22 of administration and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 for 7 days.The control group and mode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physiologic (0.9%) saline solution via the stomach.After 7 days of intervention,the tissues of the lung,small intestine,large intestine,and stomach were removed.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Cu,Zn,and Mn in those tissue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Cu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s of the small intestine,large intestine,and stomac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odel group (P <.05);the Mn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s of the lung,large intestine,and stomac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odel group (P <.05);the Zn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odel group (P <.05).In comparison of the model group:the Cu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B group (P <.05);the Mn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s of the lung,small intestine,and large intestin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B group (P <.05);the Zn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s of the lung,small intestine,and large intestin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B group (P <.05).For the A group versus C group comparison,the Zn concentration in the tissue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stomac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tter (P <.05).Conclusion:This study showed that 'treating from the intestine' using Xuan Bai Cheng Qi Tang and its modified formulae can regulate the concentr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main organs of COPD rats.This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for intestine-based treatment for 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Trace elements intestine-based treatment Xuan BAI Cheng QI TANG Exterior-interio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f Lung-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s Based on Data Mining 被引量:1
2
作者 Fang-Fang Mo Le-Peng Wang Si-Hua Gao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to reveal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to reveal the theory meaning.Method: Based 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cases database, 245 ancient medical records and 373 modern medical records were studied with the general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ru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summari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on lung-large 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records.Results: In modern medical cases, intestinal diseases appeared with the main symptom of constipation due to deficiency of lung qi and qi stagnation of large intestine were always treated by purgation together with replenishing and restoring lung qi. In ancient medical cases, large intestine heat was always caused by lung heat and a variety of diarrhea symptoms appeared. They were always treated by clearing heat and moistening lungs. In addition, the symptom of bound stool caused by qi stagnation of large intestine due to lung qi stagnation was always treated by lowering lung qi to regulate and smooth large intestine qi. And Armeniae Amarum Semen was used by both as a core medicinal herb.Conclusion: Ascending-descending of qi mov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relationship. In other words, the lung and the large intestine communicate through q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cases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being interior-exteriorly related lung-large intestine related diseases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yndrome and treatment Comparative study
原文传递
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内涵探讨
3
作者 郎睿 王新慧 +2 位作者 闫蕾 杨嘉仪 余仁欢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66-470,共5页
从多维论治角度结合部分健脾祛湿和络方的研究进展,阐释健脾祛湿和络方有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学内涵。IMN以脾虚证、肾虚证为核心证候,健脾祛湿和络方立方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脾肾同治。从肺肾相关、肠肾相关、肺与大肠相表... 从多维论治角度结合部分健脾祛湿和络方的研究进展,阐释健脾祛湿和络方有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学内涵。IMN以脾虚证、肾虚证为核心证候,健脾祛湿和络方立方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脾肾同治。从肺肾相关、肠肾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看,健脾祛湿和络方亦体现出了脾肺同治、肠肾同治、肠肺同治的中医学内涵,脾、肺、肠、肾相结合的多维论治是健脾祛湿和络方取效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健脾祛湿和络方 调理脾胃 脾肾同治 脾肺同治 肠肾同治 肠肺同治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讨论调节肠道菌群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广 翟文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肺炎是儿童常见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细菌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临床上治疗药物以抗生素为主,但全球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强调“肺肠... 肺炎是儿童常见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细菌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临床上治疗药物以抗生素为主,但全球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强调“肺肠同治”,现代医学提出“肺-肠轴”,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影响肺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并提出通过干预菌群治疗肺系疾病。本文旨在讨论益生菌在儿童肺炎中肺肠同治作用,为临床治疗儿童肺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益生菌 肺肠同治 儿童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整体观念”探讨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诊治思路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可欣 冯文烨 吴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慢性肺系病和功能性便秘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易合并出现。对二者分别进行干预是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模式,但疗效及安全性均不能令人满意。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中... 慢性肺系病和功能性便秘均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易合并出现。对二者分别进行干预是现代医学的常规治疗模式,但疗效及安全性均不能令人满意。课题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肺系病合并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整体观念”指导下,提出慢性肺系疾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的病机涉及肺失宣肃致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致肺气上逆、脾失健运、肾精亏损、气血两虚、久病瘀滞等方面,治疗当以“肺肠合治”为总则,辅以健脾益肾、补气养血以扶本虚,行气化瘀以祛实邪,并据此整理临床常用方药,系统总结了本病的中医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整体观念 慢性肺系病 功能性便秘 诊治
下载PDF
宣白承气汤对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徐倍琪 黄辉 +3 位作者 陈晖 王寒松 姜斌贤 毕闻远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 观察宣白承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肠道微生态、炎症指标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西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另外加... 目的 观察宣白承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肠道微生态、炎症指标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西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另外加上宣白承气汤治疗,疗程均为7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道微生物菌种丰度、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PaCO_(2)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喘息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以及肠杆菌丰度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以及肠杆菌丰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PaCO_(2)、CRP、PCT、N%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宣白承气汤可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肠道微生态,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二氧化碳潴留,并有效降低患者CRP、PCT、N%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宣白承气汤 肺肠同治 痰热壅肺型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综述中药干预肺系疾病对肺、肠组织炎性因子及菌群变化
7
作者 杨钦惠 郝欧美 姜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肺是维系呼吸道健康的重要门户,各种原因如感染细菌或病毒、接触过敏原、吸烟、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肺部疾病,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呼吸道感染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即“肺病及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中医理论在临床对此... 肺是维系呼吸道健康的重要门户,各种原因如感染细菌或病毒、接触过敏原、吸烟、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肺部疾病,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呼吸道感染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即“肺病及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中医理论在临床对此类症状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试从肺、肠道组织炎症因子、菌群变化等角度出发,综述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以期为日后的研究开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炎性因子 肺部菌群 肠道菌群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肺肠同治”论诃子治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8
作者 刘晨旭 冯颖达 +3 位作者 王寿加 叶稳 孟静茹 李小强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27-832,共6页
目的基于“肺肠同治”理论研究诃子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小鼠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诃子发挥此作用是否基于减轻IIRI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方法选取30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IIRI)组... 目的基于“肺肠同治”理论研究诃子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小鼠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诃子发挥此作用是否基于减轻IIRI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方法选取30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IIRI)组,IIRI+诃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小鼠。采取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90 min的方法建立IIRI模型。诃子给药各组灌胃不同剂量诃子,1次/d,连续7 d;Sham组开腹不造模,仅在同时间点灌胃生理盐水;IIRI组造模后灌胃生理盐水。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肠道细胞的凋亡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TNF-α、IL-1β和IL-6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IRI组小鼠肠道整体出现水肿、血瘀及黏连现象,肠横切面显示固有层结构破坏,肠黏膜绒毛顶端上皮下间隙明显增宽,绒毛顶端部分脱落,而经诃子给药治疗后整体肠道损伤程度得到显著改善;IIRI组小鼠Chiu s评分升高(P<0.01),而诃子给药组Chiu s评分显著降低(P<0.01);IIRI组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而诃子给药组小鼠肠道细胞凋亡数量减少;IIRI组小鼠肺组织切片HE结果出现明显的肺泡壁增厚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隙的情况,而诃子给药组的肺损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与Sham组相比,IIRI组小鼠肺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0.01),而诃子给药后肺损伤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IRI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比值增高(P<0.05),而诃子给药组小鼠肺湿/干质量比比值降低(P<0.05),肺水肿程度得到显著改善;IIRI组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诃子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诃子可有效减轻小鼠IIRI,抑制肠道细胞凋亡,同时能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引起的肺部损伤,发挥肺肠同治作用,该作用与诃子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减轻小鼠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肠同治
下载PDF
试用肺-肠轴学说探讨内异症痛经从肺肠论治思路
9
作者 陆黎娟 曾薇薇 +4 位作者 张婷婷 王伟 宋清霞 刘迎 方晓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1-64,共4页
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公认病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机不畅与血行瘀滞往往相互夹杂、相互作用,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和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症状... 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公认病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机不畅与血行瘀滞往往相互夹杂、相互作用,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和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症状。海派中医蔡氏妇科提出女性月经以血为基础,气为动力,以往理气多重在理肝胃之气。肺为一身气之主,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发肃降功能正常,调畅下焦气机,不仅通腑助大便顺利排出,亦可通畅胞宫气机,使子宫藏泻功能恢复正常,排出瘀血浊液,缓解痛经。作者尝试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角度联系肠道微生态探讨从肺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可行性,为临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道微生态 从肺肠论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
下载PDF
针刺防治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何佩珊 姜敏 +4 位作者 杨公博 潘国凤 李雁 安松林 姬忠贺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刺防治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肿瘤细胞减灭术(CRS)术后的结直肠癌(Ⅳ期)腹膜转移术后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 目的:研究针刺防治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肿瘤细胞减灭术(CRS)术后的结直肠癌(Ⅳ期)腹膜转移术后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针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仅采取西医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采用术后针刺治疗+西医围手术期治疗,比较2组患者首次自主排便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胃管引流量、腹胀评分以及卡诺夫斯凯评分(KPS)。结果:观察组首次自主排便时间为(7.37±1.79)d,比对照组(8.97±2.55)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胃管时间为(6.07±1.35)d,比对照组(7.03±2.02)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术后7 d,2组患者术后胃管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腹胀评分为(1.17±0.714)分,比对照组腹胀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 d的K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KPS评分均逐渐提高。术后14 d观察组评分(76.95±10.83)分比对照组(70.47±12.27)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以促进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缩短拔胃管时间,改善腹胀症状和体力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膜转移 肿瘤细胞减灭术 针刺 胃肠功能紊乱 肺合大肠 临床研究 防治
下载PDF
近20年中医“肺肠同治”临床应用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李亚可 徐霄龙 +1 位作者 李博 刘清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130-2138,共9页
目的分析总结“肺肠同治”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从而为该领域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维普(VIP)中文数据库,自2004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期间收录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目的分析总结“肺肠同治”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从而为该领域后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维普(VIP)中文数据库,自2004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期间收录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VOSviewer及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文献的发文年度、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获得944篇文献,其中学术期刊751篇,硕博论文193篇。该领域论文共涉及作者2118名,其中发文量超过10篇的作者有23位,涉及的研究机构大部分是中医院校。近年来研究热点集中在肺与大肠的临床应用上,包括该理论指导下的疾病类型、治法、方药等。结论肺肠同治理论研究正处在上升阶段,对肠道菌群、代谢组学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同治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临床应用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肺病治肠”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须 刘涛 +1 位作者 张欢 赵丹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2-15,19,共5页
在肠道微生态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发现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与肠道微生物在肺病治肠上有一定的关联性。中医认为,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传化糟粕,两者功能相辅相成,气机升降有序,能使卫气布达周身肌表,五脏安定。现代研究发现肺与大肠... 在肠道微生态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发现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与肠道微生物在肺病治肠上有一定的关联性。中医认为,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传化糟粕,两者功能相辅相成,气机升降有序,能使卫气布达周身肌表,五脏安定。现代研究发现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组织来源、黏膜免疫、神经内分泌与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从“肺病治肠”角度出发,治疗肺病与调节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结构、代谢产物等关系密切,故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框架,研究分析“肺病治肠”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为“肺病治肠”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病治肠 肠道微生物 肺癌 脏腑辨证
下载PDF
调控免疫:从肺论治炎症性肠病的新思路
13
作者 张哲言 黄莉 +4 位作者 黄佳琦 魏思逸 刘端勇 赵海梅 周文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3期112-116,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它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目前医学界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和肠道...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它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目前医学界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和肠道黏膜对肠道内细菌的免疫失调等因素有关,免疫因素可能是占主导的发病因素。中医学认为肺与肠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古代医家提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认为很多大肠病证可以从肺论治,为从肺论治IBD提供了中医理论依据。IBD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肠澼”“痢疾”等疾病范畴。病机多以脾胃虚弱为本,病位虽在大肠,但亦与其他脏腑,如脾、肺、肾等密切相关。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化生出从肺论治IBD的方法,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国内外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肺与大肠在免疫学功能上存在诸多联系,并有研究表明从肺论治IBD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为未来深入挖掘肺与肠之间的免疫学联系和交流,以及对于IBD的治疗,都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 免疫 治疗策略
下载PDF
黄庆田主任以整体观念指导肺系病诊疗的经验
14
作者 魏逍遥 黄庆田 《光明中医》 2023年第7期1257-1260,共4页
阐述黄庆田主任医师以整体观念指导肺系病诊疗的经验。肺系以肺为核心,还包括鼻、喉、皮毛、大肠等,均和肺系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有着密切的关系。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哮喘的诊治中要重视鼻咽喉部位症状的... 阐述黄庆田主任医师以整体观念指导肺系病诊疗的经验。肺系以肺为核心,还包括鼻、喉、皮毛、大肠等,均和肺系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有着密切的关系。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哮喘的诊治中要重视鼻咽喉部位症状的辨析,适当选用宣通鼻窍、通利咽喉的药物,对于快速控制咳嗽和哮喘症状帮助很大。肺合皮毛,皮毛是外邪侵袭、诱发肺系疾病的重要途径,在急性外感咳嗽和咳喘类疾病急性发作期,要以麻黄汤类方剂加减,使邪气从表而解,则咳喘得平;而在慢性肺系疾病稳定期,以表虚为主要矛盾,而外邪不盛时,要重视补肺气以实卫表,预防慢性肺系疾病急性发作。肺与大肠相表里,要重视肺肠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庆田 整体观念 肺系病 肺鼻同治 肺肠合治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肺肠合治法”升降相因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的免疫机制探讨与思考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兴隆 赵静 +7 位作者 高永翔 杨宇 刘伟伟 李雪萍 付雯 孙小钧 李雪萍 吴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7-20,共4页
"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内环境中微生物的多少与免疫耐受形成和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与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属于中医"肺肠合病",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 "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内环境中微生物的多少与免疫耐受形成和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发展与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属于中医"肺肠合病",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肺肠合治法"能够防治菌群失调合并过敏性哮喘。该研究通过饲喂抗生素加白念珠菌定植复制肠道菌群失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卵清蛋白注射致敏与雾化诱发哮喘,考察了肺肠合治方(加味升降散)对模型的作用,并从TLR2、4/My D88信号转导角度初步探讨其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 肠道菌群失调 过敏性哮喘 免疫机制
下载PDF
针刺从肺肠论治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付钰 刘寨华 +4 位作者 王宝凯 陈晟 谭程 朱琦 赵吉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进行针灸选穴,观察针刺肺经穴和大肠经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针刺1组(肺经穴组)、针刺2组(大肠经穴组)、针刺3组(肺大肠经穴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进行针灸选穴,观察针刺肺经穴和大肠经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针刺1组(肺经穴组)、针刺2组(大肠经穴组)、针刺3组(肺大肠经穴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4个组均按需吸入万托林,前3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针刺治疗,针刺1组取中府、尺泽、列缺等,针刺2组取曲池、合谷、天枢等,针刺3组取尺泽、列缺、合谷、天枢等,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治疗12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后各针刺组FEV1、PEF、FEV1/FVC、FEF25、FEF50、FEF75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针刺1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EV1、PEF、FEV1/FVC、FEF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2组对FEV1、PEF、FEF50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F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3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改善,FEV1、FEV1/FVC、FEF25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从肺、肠论治以及肺肠合治均可使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且肺肠合治的改善作用更明显,说明肺经穴与大肠经穴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论治 针刺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8
17
作者 唐凌 李少滨 +4 位作者 袁敏 张天嵩 徐诚 吴银根 方泓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23-26,2,共5页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角度,探讨肺肠同治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诊疗中的意义。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认为胃肠道症状是除呼吸道症状外的又一主要表现,尤其在重型患者中,肺肠同治收效尤...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角度,探讨肺肠同治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诊疗中的意义。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特点,认为胃肠道症状是除呼吸道症状外的又一主要表现,尤其在重型患者中,肺肠同治收效尤为明显。从中医理论、现代机制研究方面,阐述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肺肠同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适用于重型新冠肺炎肺肠同治的代表方有承气汤类(包括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凉膈散、升降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肠同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重型病例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瑞娟 柳越冬 +2 位作者 潘海鸥 陶弘武 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性肠病,对其治疗国际医学领域迄今仍是一个难题。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指导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从调节肺肠菌群、影响炎症通路、调节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肺-肠轴”概念阐释的肺-肠联系进一步诠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科学性。此理论指导下衍生出从肺论治、从肠论治及肺肠合治等不同的溃疡性结肠炎治法。今后有待进一步从多分子、多细胞等层面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成分、药理学机制和作用靶点等,完善优化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肺-肠轴 从肺论治 从肠论治 肺肠合治
下载PDF
基于肺肠微生态探讨健脾方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新思路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春霞 白洁 +1 位作者 臧东静 徐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3100-3104,共5页
肺肠微生态平衡在人体防御感染、调节免疫和调节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论述了肺肠的关系以及肺肠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是呼吸道感染的机制之一。并且进一步论证了中医药中的... 肺肠微生态平衡在人体防御感染、调节免疫和调节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论述了肺肠的关系以及肺肠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是呼吸道感染的机制之一。并且进一步论证了中医药中的健脾方剂能够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减少致病菌所释放的内毒素以及炎症介质,起到增强肠黏膜屏障的免疫保护和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等作用,从而减轻呼吸道感染,增加临床疗效。健脾方剂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将成为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新的切入点,这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微生态 肺与大肠相表里 健脾方剂 肺肠同治 肺肠轴 呼吸道感染 中医中药 新思路
下载PDF
肺肠同治治疗肺炎肺热腑实证理论浅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富亮 蔡琦玲 胡国华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457-458,共2页
对肺炎肺热腑实证的病机、肺病同治的理论基础、肺热腑实证治疗原则进行简要探讨,也为临床治疗肺炎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肺肠同治 肺炎 肺热腑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