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vy-ion and pulsed-laser single event effects in 130-nm CMOS-based thin/thick gate oxide anti-fuse PROMs 被引量:8
1
作者 Chang Cai Tian-Qi Liu +8 位作者 Xiao-Yuan Li Jie Liu Zhan-Gang Zhang Chao Geng Pei-Xiong Zhao Dong-Qing Li Bing Ye Qing-Gang Ji Li-Hua Mo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92-102,共11页
Single event effects of 1-T structur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devices fabricated with a 130-nm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based thin/thick gate oxide anti-fuse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h... Single event effects of 1-T structur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devices fabricated with a 130-nm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based thin/thick gate oxide anti-fuse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heavy ions and a picosecond pulsed laser. The cross sections of a single event upset(SEU) for radiationhardened PROMs were measured using a 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 ranging from 9.2 to 95.6 MeV cm^2mg^(-1).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LET threshold for a dynamic bit upset was ~ 9 MeV cm^2mg^(-1),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of ~ 20 MeV cm^2mg^(-1) for an address counter upset owing to the additional 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 structure present in the latch. In addition, a slight hard error was observed in the anti-fuse structure when employing209 Bi ions with extremely high LET values(~ 91.6 MeV cm^2mg^(-1)) and large ion fluence(~ 1×10~8 ions cm^(-2)). To identify the detailed sensitive position of a SEU in PROMs, a pulsed laser with a 5-μm beam spot was used to scan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device.This revealed that the upset occurred in the peripheral circuits of the internal power source and I/O pairs rather than in the internal latches and buffers. This was subsequently confirmed by a ^(181)Ta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a rectangular parallelepiped model of the sensitive volume, the space error rates for the used PROM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CRèME-96 prediction to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type of PROM was suitable for specific space applications, even in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fuse PROM single event effects HEAVY ions PULSED laser Space error rate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proton-induced SEE error rates for the VATA160 ASIC 被引量:1
2
作者 Kai Xi Di Jiang +7 位作者 Shan-Shan Gao Jie Kong Hong-Yun Zhao Hai-Bo Yang Tian-Qi Liu Bin Wang Bing Ye Jie Li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We predict proton single event effect(SEE)error rates for the VATA160 ASIC chip on the 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 to evaluate its radiation tolerance.Lacking proton test facilities,we built a Monte Carlo sim... We predict proton single event effect(SEE)error rates for the VATA160 ASIC chip on the 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 to evaluate its radiation tolerance.Lacking proton test facilities,we built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ool named PRESTAGE to calculate the proton SEE cross-sections.PRESTAGE is based on the particle transport toolkit Geant4.It adopts a location-dependent strategy to derive the SEE sensitivity of the device from heavy-ion test data,which have been measured at the HI-13 tandem accelerator of th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and the heavy-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The AP-8,SOLPRO,and August 1972 worst-case models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average and peak proton fluxes on the DAMPE orbit.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d proton SEE error rate for the VATA160 chip is approximately 2.17×10^(-5)/device/day.Worst-case error rates for the Van Allen belts and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events are 1-3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averaged error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ASIC single event effects ERROR rates
下载PDF
Mechanisms of atmospheric neutron-induced single event upsets in nanometric SOI and bulk SRAM devices based on experiment-verified simulation tool
3
作者 雷志锋 张战刚 +1 位作者 恩云飞 黄云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36-340,共5页
In this paper, a simulation tool named the neutron-induced single event effect predictive platform(NSEEP^2) i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atmospheric neutron-induced single event effect(SEE) in an electro... In this paper, a simulation tool named the neutron-induced single event effect predictive platform(NSEEP^2) i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atmospheric neutron-induced single event effect(SEE)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heavy-ion data and Monte-Carlo neutron transport simulation. The detailed metallization architecture and sensitive volume topology of a nanometric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 device can be considered to calculate the real-time soft error rate(RTSER) in the applied environment accurately. The validity of this tool is verified by real-tim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NSEEP^2, RTSERs of 90 nm–32 nm silicon on insulator(SOI) and bulk SRAM device under various ambient conditions are predicted and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neutron SEE sensitivity and revea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t is found that as the feature size shrinks, the change trends of neutron SEE sensitivity of bulk and SOI technologies are opposite,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MBU performances. The RTSER of bulk technology is always 2.8–6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OI technology, depending on the technology node, solar activity, and flight h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neutron single event effects soft error rate Monte-Carlo simulation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and failure modes of error correcting code in industrial 65 nm CMOS SRAMs exposed to heavy ions
4
作者 童腾 王晓辉 +4 位作者 张战刚 丁朋程 刘杰 刘天奇 苏弘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7-52,共6页
Single event upsets(SEUs) induced by heavy ions were observed in 65 nm SRAMs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ingle-bit error correcting code(ECC) utilizing Hamming Code.The results s... Single event upsets(SEUs) induced by heavy ions were observed in 65 nm SRAMs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ingle-bit error correcting code(ECC) utilizing Hamming Cod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C di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dramatically,with the SEU cross sections of SRAMs with ECC being at the order of 10^(-11) cm^2/bit,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ECC(at the order of 10^(-9) cm^2/bit).Also,ineffectiveness of ECC module,including 1-,2- and 3-bits errors in single word(not Multiple Bit Upsets),was detected.The ECC modules in SRAMs utilizing(12,8) Hamming code would lose work when 2-bits upset accumulates in one codeword.Finally,the probabilities of failure modes involving 1-,2- and 3-bits errors,were calcaulated at 39.39%,37.88%and 22.73%,respectively,which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M 重离子 CMOS 故障模式 纳米 纠错码 工业 ECC
下载PDF
系统级单粒子效应试验方法研究
5
作者 丁李利 陈伟 +3 位作者 郭晓强 张凤祁 姚志斌 吴伟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为评估星载电子系统抗单粒子效应敏感性及验证系统级加固方法有效性,本文开展了系统级单粒子效应试验方法的相关研究。验证了采用地面模拟装置以逐一辐照系统中器件方式评估系统功能中断率的可行性,提出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器件的敏感性... 为评估星载电子系统抗单粒子效应敏感性及验证系统级加固方法有效性,本文开展了系统级单粒子效应试验方法的相关研究。验证了采用地面模拟装置以逐一辐照系统中器件方式评估系统功能中断率的可行性,提出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器件的敏感性数据,指出直接将系统中器件对应的功能中断截面进行加和求取系统截面曲线的不合理之处,本研究为开展系统级单粒子效应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 单粒子效应 试验方法 功能中断率
下载PDF
直流输电用特高压晶闸管大气中子失效率评估和损伤机理
6
作者 彭超 周杨 +5 位作者 陈中圆 雷志锋 马腾 张战刚 张鸿 何玉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8-256,共9页
本文基于散裂中子源开展了直流输电用8.5 kV/5 kA晶闸管的加速辐照试验。试验证实了大气中子导致的晶闸管单粒子烧毁失效现象,同时基于加速辐照试验结果计算了大气中子导致的晶闸管失效率。晶闸管的反向偏置电压和结温是影响晶闸管器件... 本文基于散裂中子源开展了直流输电用8.5 kV/5 kA晶闸管的加速辐照试验。试验证实了大气中子导致的晶闸管单粒子烧毁失效现象,同时基于加速辐照试验结果计算了大气中子导致的晶闸管失效率。晶闸管的反向偏置电压和结温是影响晶闸管器件失效的关键因素。大气中子失效率随着反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呈指数增加。此外,失效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对应器件偏置在50%额定电压下的情况,5℃时的失效率较25℃时增加了近6倍。基于TCAD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辐照导致晶闸管失效的机理。仿真表明,单粒子烧毁失效与辐射粒子入射诱发的雪崩击穿效应直接相关。雪崩击穿效应与晶闸管反向偏置电压正相关,而与结温负相关,这与大气中子失效率随电压和结温的变化关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 单粒子效应 大气中子 失效率
下载PDF
空间混合辐射环境器件单粒子在轨错误率预估及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7
作者 张付强 张峥 +5 位作者 肖舒颜 龚毅豪 韩金华 陈启明 曾传滨 郭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5-951,共7页
针对空间混合辐射对器件单粒子在轨错误率的影响,基于典型静态随机存储器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以及钴源总剂量模拟辐照试验装置开展协合效应研究,发展了一种器件在混合辐射环境下的单粒子在轨错误率计算方法。并利... 针对空间混合辐射对器件单粒子在轨错误率的影响,基于典型静态随机存储器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以及钴源总剂量模拟辐照试验装置开展协合效应研究,发展了一种器件在混合辐射环境下的单粒子在轨错误率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协合效应影响下的航天器典型任务周期器件的在轨错误率,同时分析了器件在轨错误率计算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计算了在轨错误率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对于该类型器件,空间混合辐射场导致的协合效应将降低器件单粒子在轨错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在轨错误率 协合效应 不确定度分析 混合辐射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晶闸管宇宙射线失效等效加速试验研究
8
作者 李尧圣 张进 +5 位作者 陈中圆 李金元 王忠明 刘杰 梁红胜 彭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2-690,I0021,共10页
大气环境中的高能中子、γ射线和电磁脉冲以及空间辐射环境中的高能电子和质子等,都能造成半导体材料性质变化和器件性能蜕变以至失效,而在大气层内宇宙射线引起功率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高能中子导致的单粒子烧毁(single event burnout... 大气环境中的高能中子、γ射线和电磁脉冲以及空间辐射环境中的高能电子和质子等,都能造成半导体材料性质变化和器件性能蜕变以至失效,而在大气层内宇宙射线引起功率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高能中子导致的单粒子烧毁(single event burnout,SEB)。白鹤滩—江苏±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布拖换流站位于北纬27°,东经102°,海拔2500 m。中子通量是水平面4倍以上,将导致器件的失效率大幅上升。为验证工程中8.5 kV晶闸管在额定条件下的失效率不超过100FIT,该文采用200 MeV质子源进行辐照加速试验,根据当地大气中子通量核算中子总注量,对比研究不同电压、温度对晶闸管失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给出晶闸管在高海拔地区宇宙射线SEB平均失效率,为换流阀中晶闸管工作电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射线 高能中子 单粒子烧毁 平均失效率
下载PDF
航空电子设备NSEE试验评价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薛海红 王群勇 +3 位作者 陈冬梅 陈宇 阳辉 李红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94-1901,共8页
本文定义了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NSEE)硬失效、硬错误与软错误等大气中子辐射可靠性表征参数,提出了一套航空电子设备抗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危害能力的试验评价方法,包括试验应力终止条件与起始条件的确定方法、MNSEE预估方... 本文定义了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NSEE)硬失效、硬错误与软错误等大气中子辐射可靠性表征参数,提出了一套航空电子设备抗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危害能力的试验评价方法,包括试验应力终止条件与起始条件的确定方法、MNSEE预估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评价方法等,并通过某航空用卫星导航接收机试验案例证明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通过掌握数字信号处理(DSP)、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NSEE敏感特性,可为航空用卫星导航接收机NSEE危害防控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支持.本文为我国航空电子产品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评价奠定了理论与应用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电子信息产品在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评价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Nsee) Nsee试验评价方法 MNsee预估方法 辐射 可靠性 航空用卫星导航接收机 硬失效 硬错误 软错误
下载PDF
PIPBQ Effect Aware SER Analysis for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
10
作者 Ai-Bin Yan Hua-Guo Liang +2 位作者 Zheng-Feng Huang Zhi Wang Cui-Yun Jiang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0-67,共8页
Technology scaling results in the propagation-induced pulse broadening and quenching(PIPBQ) effect become more noticeable.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soft error rate for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a soft ... Technology scaling results in the propagation-induced pulse broadening and quenching(PIPBQ) effect become more noticeable.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soft error rate for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s,a soft error rate analysis approach considering the PIPBQ effect is proposed.As different original pulse propagating through logic gate cells,pulse broadening and quenching are measured by HSPICE.After that,electrical effect look-up tables(EELUTs) for logic gate cells are created to evaluate the PIPBQ effect.Sensitized paths are accurately retrieved by the proposed re-convergence aware sensitized path search algorithm.Further,by propagating pulses on these paths to simulate fault injection,the PIPBQ effect on these paths can be quantified by EELUTs.As a result,the soft error rate of circuits can be effectively computed by the proposed technique.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soft error rate improvement comparing with the PIPBQ-not-awar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 broadening and quenching effect re-convergence single event transient soft error rate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补肾通络法保护作用
11
作者 沈存 赵文景 +5 位作者 刘梦超 王梦迪 张宗金 李一民 崔瑾 王悦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补肾通络法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病房和专病门诊定期随访≥3个月,且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补肾通络法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病房和专病门诊定期随访≥3个月,且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5~90 mL/(min·1.73 m^(2))的DKD患者资料。以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肾脏替代治疗或死亡为主要终点事件,以慢性肾脏病进展为次要终点。结果:共123例DKD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48)个月,81例(65.9%)进入终点事件。经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基eGFR低、心力衰竭和横纹肌溶解为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补肾通络法为保护性因素。使用补肾通络法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患者(P<0.05),分别为61.1%与82.1%。补肾通络法患者的终点事件风险为0.530(95%CI 0.305~0.921,P<0.05)。结论:基线eGFR低、心力衰竭和横纹肌溶解是DKD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而补肾通络法能够降低DKD患者终点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终点事件 危险因素 补肾通络法 保护作用 肾小球滤过率 心力衰竭 横纹肌溶解
下载PDF
GaN HEMTs微波器件的失效机理及宇航应用保障
12
作者 林罡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经过30年的发展,GaN已成为当今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的热点,同时也是卫星微波通讯的未来重点发展技术之一,但其可靠性一直是制约GaN HEMT器件工程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解决GaN HEMT微波器件的可... 经过30年的发展,GaN已成为当今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的热点,同时也是卫星微波通讯的未来重点发展技术之一,但其可靠性一直是制约GaN HEMT器件工程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解决GaN HEMT微波器件的可靠性问题的研发历程,整理了GaN HEMT微波器件在各阶段的典型失效模式、失效机理。针对GaN微波器件的宇航应用,描述了与相关技术配套的宇航应用保障体系,以实现其良好的运行及未知风险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SiC衬底GaN器件 微波功率器件 可靠性 失效机理 高温加速寿命试验(HTOL) 总剂量效应 单粒子效应 低气压放电 宇航应用保障
下载PDF
基于8051 IP核的单粒子翻转故障注入与仿真方法
13
作者 梁博 刘锦辉 +3 位作者 熊涔 刘珉强 陈煜 谭雯丹 《现代应用物理》 2023年第3期202-209,共8页
太空中的单粒子效应会对电子器件造成损伤,地面模拟是评估器件抗辐射性能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模拟方法大多是基于器件的物理底层模型进行电流源脉冲故障注入,不适用于百万门级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针对... 太空中的单粒子效应会对电子器件造成损伤,地面模拟是评估器件抗辐射性能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模拟方法大多是基于器件的物理底层模型进行电流源脉冲故障注入,不适用于百万门级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器件高层行为模型注入单粒子翻转故障的方法,并基于8051 IP核进行了单粒子一位翻转和连续两位翻转的仿真和实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粒子翻转故障可直接注入到器件的高层来评估系统的抗单粒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效应 单粒子翻转 故障注入 8051 IP核 单粒子翻转仿真 系统错误率
下载PDF
继电保护装置单粒子效应的测试方法与失效率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晓兵 陈朝晖 +1 位作者 周兆庆 张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67-171,共5页
单粒子效应引发的存储器软错误对微机继电保护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介绍了α粒子和高能中子的来源,以及中国部分城市的大气中子通量。讨论了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中子辐照试验的方案细节,以及根据实验数据求取现场环境下单粒子失效率的方... 单粒子效应引发的存储器软错误对微机继电保护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介绍了α粒子和高能中子的来源,以及中国部分城市的大气中子通量。讨论了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中子辐照试验的方案细节,以及根据实验数据求取现场环境下单粒子失效率的方法。从现有可靠性指标出发,推导得到继电保护装置单粒子效应的可接受失效率。将该指标和辐照试验得出的失效率相比较,可以判断装置是否满足现场运行要求。该方法对评价继电保护装置的单粒子失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单粒子效应 软错误 加速中子辐照试验 失效率
下载PDF
温度对TFT SRAM单粒子翻转及其空间错误率预估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莉 刘建成 +9 位作者 覃英参 李丽丽 郭刚 史淑廷 吴振宇 池雅庆 惠宁 范辉 沈东军 何安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0-755,共6页
本文研究了215~353K温度范围内商用4M0.15μm薄膜晶体管结构SRAM单粒子翻转(SEU)截面随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截面曲线饱和区,SEU截面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在截面曲线上升区,SEU截面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使用Space Radiation 7.0软... 本文研究了215~353K温度范围内商用4M0.15μm薄膜晶体管结构SRAM单粒子翻转(SEU)截面随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截面曲线饱和区,SEU截面基本不随温度变化;在截面曲线上升区,SEU截面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使用Space Radiation 7.0软件研究了温度对其空间错误率预估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SEU截面随温度的变化改变了SRAM SEU截面-LET值曲线形状,导致其LET阈值漂移,从而影响空间错误率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翻转 温度效应 空间错误率预估 静态随机存储器
下载PDF
基于高海拔地区的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实时测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战刚 雷志锋 +10 位作者 黄云 恩云飞 张毅 童腾 李晓辉 师谦 彭超 何玉娟 肖庆中 李键坷 路国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5-733,共9页
开展65 nm高速大容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特性及试验评价技术研究,基于4 300 m高海拔地区大面积器件阵列实时测量试验,突破效应甄别、智能远程测控等关键技术,在153 d的试验时间内共观测到错误43次,其中器件内... 开展65 nm高速大容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特性及试验评价技术研究,基于4 300 m高海拔地区大面积器件阵列实时测量试验,突破效应甄别、智能远程测控等关键技术,在153 d的试验时间内共观测到错误43次,其中器件内单粒子翻转39次,多单元翻转(MCU)在单粒子翻转中占比23%,最大的MCU为9位。对高能中子、热中子和封装α粒子的贡献比例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多地中子通量数据,推演得到北京地面和10 km高空应用时的单位翻转(SBU)和MCU失效率(FIT)。发现地面处软错误的主要诱因为封装α粒子,随着海拔的增高,大气中子对软错误的贡献比例明显增大;MCU全部由高能中子引起,北京10 km高空处的MCU FIT值明显增大,其占比由地面的8%增大至26%。结合器件版图布局,对MCU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一种目标导向的存储器软错误加固策略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中子 单粒子效应 高海拔 软错误率
下载PDF
典型卫星轨道辐射环境及在轨软错误率预计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战刚 雷志锋 恩云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7-213,共7页
使用最新版本的Space Radiation 7.0软件对典型卫星轨道(包括地球同步轨道、中地轨道和低地轨道)的空间辐射环境进行提取和计算,分析不同空间天气和屏蔽条件下的轨道离子通量-能量谱和通量-线性能量沉积(LET)谱特点。以一款SOI SRAM为例... 使用最新版本的Space Radiation 7.0软件对典型卫星轨道(包括地球同步轨道、中地轨道和低地轨道)的空间辐射环境进行提取和计算,分析不同空间天气和屏蔽条件下的轨道离子通量-能量谱和通量-线性能量沉积(LET)谱特点。以一款SOI SRAM为例,结合地面加速器重离子试验获得的单粒子翻转截面-LET值关系曲线,预计该器件的在轨软错误率(SER),并分析关键参数对预计结果的影响规律和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使用Space Radiation软件的四种输入模式获得的预计结果可相差5倍左右;灵敏区厚度的增大导致在轨SER降低数个数量级,原因为灵敏区厚度的设置与灵敏区平均投影面积和符合条件的空间离子通量的大小直接相关;漏斗长度的大小对预计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对SER预计模型的适用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辐射环境 软错误率 单粒子效应
下载PDF
软件故障优化注入方案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庆和 洪炳熔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8-534,共7页
主要研究了基于空间注入技术的软件故障注入(software-implemented fault injection,SWIFI)实验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并设计了2种基于空间注入技术的注入方式:等待方式与冲击方式,分别设计了2种方式的注入算法,并利用它们分别进行... 主要研究了基于空间注入技术的软件故障注入(software-implemented fault injection,SWIFI)实验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并设计了2种基于空间注入技术的注入方式:等待方式与冲击方式,分别设计了2种方式的注入算法,并利用它们分别进行了故障注入实验,通过实验着重分析了注入地址不同的空间分布对实验产生的影响.详细讨论并分析了基于不同空间地址概率分布的故障注入实验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并证明结论,针对空间注入技术实施的2种注入算法在执行软件故障注入实验时总存在一种相对较优的注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 软件故障注入 概率分布 注入空间 失效率
下载PDF
用重离子实验数据推算质子翻转截面和轨道翻转率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庆祥 侯明东 刘杰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空间单粒子辐射环境主要由重离子和高能质子构成,但在地面利用两种离子评估器件单粒子效应敏感度成本太高,因此利用重离子实验数据推算质子敏感参数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利用Barak经验公式,在重离子实验获得器件的σ LET值曲线... 空间单粒子辐射环境主要由重离子和高能质子构成,但在地面利用两种离子评估器件单粒子效应敏感度成本太高,因此利用重离子实验数据推算质子敏感参数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利用Barak经验公式,在重离子实验获得器件的σ LET值曲线的基础上,计算了几种典型器件在不同能量下的质子翻转截面以及典型轨道上质子引起的翻转率,并同FOM方法预示的质子翻转率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将对卫星电子系统抗辐射加固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实验数据 单粒子效应 σ-LET值曲线 质子翻转截面 轨道翻转率 空间单粒子辐射环境
下载PDF
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空间辐射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培 贺朝会 +3 位作者 郭红霞 张晋新 魏佳男 刘默寒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年第6期523-534,共12页
异质结带隙渐变使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SiGeHBT)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可承受-180~+200℃的极端温度,在空间极端环境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然而,SiGeHBT器件由于材料和工艺结构的新特征,其空间辐射效应表现出不同于体硅器件的复杂特... 异质结带隙渐变使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SiGeHBT)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可承受-180~+200℃的极端温度,在空间极端环境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然而,SiGeHBT器件由于材料和工艺结构的新特征,其空间辐射效应表现出不同于体硅器件的复杂特征。本文详述了SiGeHBT的空间辐射效应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国产工艺SiGeHBT的单粒子效应、总剂量效应、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以及辐射协同效应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SiGeHBT作为双极晶体管的重要类型,普遍具有较好的抗总剂量和位移损伤效应的能力,但单粒子效应是制约其空间应用的瓶颈问题。由于工艺的不同,国产SiGeHBT还表现出显著的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响应和辐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单粒子效应 总剂量效应 低剂量率辐射损伤增强效应 电离总剂量/单粒子效应协同效应 电离总剂量/位移损伤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