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张树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探索治疗术后轴性症状新途径。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且中医...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探索治疗术后轴性症状新途径。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且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不足症型的7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及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4周,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颈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髓功能障碍,缓解轴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加味芍药甘草汤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轴性症状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文远 陈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1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双开门组,各4...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1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双开门组,各42例。单开门组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双开门组采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双开门组手术时间短于单开门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单开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及总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两组颈椎曲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颈椎曲度小于术前,疼痛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脊髓病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纳米骨板固定的疗效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征 未东兴 段大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术中应用纳米骨板固定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诊治的84...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术中应用纳米骨板固定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诊治的84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予以EOLP纳米骨板固定,依照末次随访结果评估治疗效果,根据JOA改善率分为A组(JOA改善率≥50%,n=59)与B组(JOA改善率<50%,n=25),分析影响JOA改善率的相关因素。结果84例随访优良率为70.24%,术后7 d的C5节段椎管矢状径大于术前(P<0.05),术后7 d、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压迫节段、术前JOA评分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程、术前Yukawa信号等级分级、术前脊髓受压段横断面积、术前脊髓受压比、术前最大脊髓受压程度(maximum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术前最大椎管容积(maximum canal compromise,MCC)比较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6个月、术前Yukawa信号等级分级为2级/1级、术前脊髓受压段横断面积、术前脊髓受压比、术前MSCC、术前MCC是影响MCSM患者JOA改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Yukawa信号分级与术前MSCC、术前MCC呈正相关(r=0.289/0.234,P<0.05)。结论EOLP纳米骨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改善颈椎功能,病程≥6个月、术前Yukawa信号分级为2级/1级、术前脊髓受压段横断面积、术前脊髓受压比、术前MSCC、术前MCC是影响MCSM患者JOA改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纳米骨板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开门角度决定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扩容效果
4
作者 钟煜花 崔皓桢 +5 位作者 陈予幸 刘彧婷 陶敏懿 陈焱君 欧阳钧 钱蕾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89-493,50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PCOL)时的最佳开门角度(OA)。研究方法利用颈椎三维模型模拟PCOL,计算不同OA下的椎管扩大容积和比例,以及扩容比增幅;同时在传统二维平面测量PCOL后椎管矢...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PCOL)时的最佳开门角度(OA)。研究方法利用颈椎三维模型模拟PCOL,计算不同OA下的椎管扩大容积和比例,以及扩容比增幅;同时在传统二维平面测量PCOL后椎管矢状径。结果随着OA的增加,椎管扩大容积和扩容比显著增加,其中0A为30°时通过三维测量得出的扩容效果最佳,而0A为60°时通过二维测量得出的扩容效果最佳。此外,0A为30°和60°时扩容比增幅和扩径比增幅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门角度与颈椎管扩大容积存在密切关系,通过三维测量方法计算出0A为30°时扩容效果最佳,而通过二维测量方法计算出OA为60°时扩容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多节段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开门角度 扩容效果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陈涛 王挺锐 +3 位作者 陈焕雄 祝开忠 钟贞浩 孟志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7-53,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颈椎单开门成形术术后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探讨颈脊髓面积改变量与患者术后远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颈椎单开门成形术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末次... 目的通过分析颈椎单开门成形术术后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探讨颈脊髓面积改变量与患者术后远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颈椎单开门成形术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改善率评估患者远期临床疗效。将末次随访JOA改善率>60%的32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而末次随访JOA改善率≤60%的28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并通过术前、术后颈椎MRI、CT及X射线测量椎管矢状面直径、颈椎曲率指数、颈椎活动度、椎管面积及颈脊髓面积。结果预后良好组术后颈脊髓面积改变量为(55±41)mm^(2)显著大于预后不良组的(35±37)mm^(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预后良好组术前、术后椎管面积及门轴位置均明显大于预后不良组(P<0.05)。但2组间术前、术后椎管尺状面直径及颈椎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OR=6.924,P<0.05)及术后JOA评分(OR=22.000,P<0.05)、术前椎管面积(OR=2.518,P<0.05)和颈脊髓面积改变量(OR=5.513,P<0.05)与患者末次随访JOA改善率有关。结论SDCL术后颈脊髓面积改变量、术前颈椎管面积、及术前术后JOA评分与术后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密切相关。术者可依据SDCL术后颈脊髓面积改变量预判患者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单开门成形术 颈椎 颈脊髓面积 JOA评分 椎管面积
下载PDF
异体楔形骨块在颈椎双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波 刘海鹰 +3 位作者 王会民 朱震奇 钱亚龙 金朝晖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异体楔形骨块在双开门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4年6月,22例患者使用预制异体楔形骨块行棘突纵割式椎板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6—30个月,平均18.4个月。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了解脊髓功能状态,X线片和C... [目的]观察异体楔形骨块在双开门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4年6月,22例患者使用预制异体楔形骨块行棘突纵割式椎板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6—30个月,平均18.4个月。术前术后采用JOA评分了解脊髓功能状态,X线片和CT了解颈椎活动度(ROM)和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8.3±2.6)分改善至(13.3±3.1)分;颈椎ROM由术前(41.3±10.8)°下降至(23.4±8.7)°,未见术后颈椎失稳;67.9%异体骨块与棘突完全骨性融合,23.2%部分骨性融合,8.9%骨块部分吸收,未融合;未见骨块破裂和移位。[结论]使用异体楔形骨块的双开门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双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 间隔物 异体骨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螺钉不同角度固定的拔出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孔和 靳安民 +4 位作者 段扬 刘成龙 闵少雄 朱立新 赵卫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1-913,共3页
目的研究在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螺钉不同角度固定的拔出力大小。方法 6具颈椎标本随机编号分别行后路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在关节突关节侧行螺钉固定时按序按组分别采用螺钉固定角度垂直于侧块皮质... 目的研究在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螺钉不同角度固定的拔出力大小。方法 6具颈椎标本随机编号分别行后路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在关节突关节侧行螺钉固定时按序按组分别采用螺钉固定角度垂直于侧块皮质0°、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使用ElectroForce测试仪测试螺钉的最大拔出力。结果外倾0°组、30°组和45°组最大拔出阻力平均为(81.60±7.33)N、(150.05±15.57)N和(160.08±17.77)N。外倾0°组拔出力小于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P<0.05),而外倾30°及外倾45°位组之间拔出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单开门OsteoMed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螺钉外倾30°以上角度固定抗拔出能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OsteoMed M3 椎管扩大成形术 内固定 拔出实验
下载PDF
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7
8
作者 韩思林 王存平 +2 位作者 朱喆 王洪波 贺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68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及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 目的探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68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及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JOA评分:术前为3~14(9.0±2.9)分,术后为5~17(12.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20%~100%(44.9%±26.9%)。有颈椎轴性症状的患者术前占47.06%,术后占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单开门 颈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少明 邱玉金 +1 位作者 刘亚 刘文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B组共17例接受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为(52·0±21·4)%,B组为(52·7±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者的比例为22·2%,B组为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87±2·32)%,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5·51±2·1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7·58±3·65)%,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5·51±2·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对于其发挥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棘突韧带复合体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轴性症状 生理曲度
下载PDF
单开门与全椎板切除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亮 许永涛 佘远举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975-978,共4页
目的比较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与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我科开展的2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椎管成形术和2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 目的比较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与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我科开展的2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椎管成形术和24例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颈椎活动度、JOA评分、轴性症状。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5个月时两组颈椎活动度分别为(40.4±11.27)°,(32.3±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2.17±1.45)分、(11.89±1.87)分,术后15个月时分别为(13.77±0.93)分、(12.95±0.89)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4.8%、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但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能更好的保留颈椎活动度,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 全椎板切除 微型钢板 侧块螺钉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长节段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辉 姚楚亮 +3 位作者 杨焱鑫 王华仁 陈杰 廖臻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长节段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外伤性长节段颈脊髓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长节段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外伤性长节段颈脊髓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强龙冲击疗法。两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进行12个月至3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随访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长节段颈脊髓损伤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颈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节段颈脊髓损伤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人工骨植骨治疗颈椎疾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楚万忠 李晓光 +4 位作者 张凯宁 吴莹光 任延军 张虎 杨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羟基磷灰石人工骨(hydroxyapatite artificial bone,HAB)植骨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HAB植骨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 目的:总结分析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羟基磷灰石人工骨(hydroxyapatite artificial bone,HAB)植骨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HAB植骨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法、颈椎管平均矢状径、颈椎屈伸活动度、颈椎弯曲类型中前弯型比率、相邻椎间的稳定性评价临床疗效,X线、CT判定植骨融合状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0.8分增加至出院时平均14.0分,改善率为51.6%;最狭窄部颈椎管平均矢状径由术前8.8mm增加至15.4mm,扩大率为75.0%;颈椎屈伸活动度由术前41.6°±10.2°下降为25.2°±11.2°;前弯型比率由术前79.2%下降为73.9%。4例出现相邻椎间失稳。平均随访5年7个月,术后5年时人工骨骨性融合率为56%。结论:应用HAB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有应用价值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下载PDF
两种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永和 唐劲忠 +4 位作者 黄胜 刘少喻 彭新生 邹学农 万勇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5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双开门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行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开门组32例、双开门组41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单开门、双开门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行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开门组32例、双开门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3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8个月(24~52个月),随访2年后失访3例。单开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双开门组(P<0.05)。单开门组和双开门组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6%±18%和58%±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发生率(6%、3%、3%)低于双开门组(7%、1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开门组肩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31%)高于双开门组(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相似;单开门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而双开门术式肩颈轴性症状发生率则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颈椎病 骨化 后纵韧带 退行性疾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颈椎管成形术中重建C_2棘突肌肉止点对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晔 李书奎 +1 位作者 程才 李维彬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重建C2棘突肌肉止点对改善术后颈椎轴性症状(A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传统颈...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重建C2棘突肌肉止点对改善术后颈椎轴性症状(A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20例)和改良组(重建C2肌肉止点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28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在JOA评分改善率、颈椎AS分级及颈椎活动度变化方面的差异。结果 4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24~42个月)。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组AS分级优于传统组,颈椎活动度变化值小于传统组(P<0.05)。结论重建C2棘突肌肉止点的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获得与传统方法相似的减压效果的同时,能够维持颈椎活动度,减少术后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扩大成形术 棘突重建 轴性症状
下载PDF
ARCH钛板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 赵增功 +1 位作者 杨士翔 李志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ARCH钛板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single open door-laminoplasty,EO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ARCH钛板做内固定材料的EOLP应用于3... 目的:探讨ARCH钛板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single open door-laminoplasty,EO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ARCH钛板做内固定材料的EOLP应用于32例CSM患者的治疗中,男23例,女9例;年龄39~82岁,平均64.5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3.1个月。临床疗效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分内容包括上下肢运动功能、肢体感觉功能、膀胱功能。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和术后6个月最狭窄节段的椎管矢状径,计算其改善率以明确减压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2个月。32例患者的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JOA评分由术前的9.78±1.34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12.94±1.16,JOA改善率为(44.09±11.06)%(P<0.01)。椎管扩大明显,最狭窄处椎管矢状径由术前的(8.47±0.60)mm扩大至术后6个月的(12.51±0.78)mm,改善率为(48.27±11.81)%(P<0.01)。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断裂及"再关门"现象。结论:ARCH钛板联合EOLP治疗CSM可明显减少出现"再关门"及其他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可能,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ARCH钛板
下载PDF
后路颈椎管扩大减压术(颈椎板单/双开门成形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天宏 史可中 +1 位作者 安荣泽 彭刚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后路颈椎椎管扩大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施行该术式 2 6例 ,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骨折并截瘫。探讨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 随访 6mo~ 5a ,大部分患者脊髓损伤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 目的 探讨后路颈椎椎管扩大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施行该术式 2 6例 ,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骨折并截瘫。探讨手术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结果 随访 6mo~ 5a ,大部分患者脊髓损伤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说明该手术解除了脊髓部分压迫 ,疗效良好。结论 颈椎椎板开门成形术可直接扩大椎管矢状径 ,解除脊髓压迫 ,又不过多地破坏颈椎稳定性 ,且术式相对简单 ,危险性也较小 ,只要手术适应症选择正确 ,就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板扩大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骨折 治疗
下载PDF
超声骨刀与高速磨钻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华强 高书涛 +4 位作者 栾昊鹏 咸文帅 王尧 盛伟斌 邓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3-793,共11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应用超声骨刀(ultrasonic bone curette,UBC)与高速磨钻(high-speed drill,HSD)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CEOL)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应用超声骨刀(ultrasonic bone curette,UBC)与高速磨钻(high-speed drill,HSD)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CEOL)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集关于比较应用超声骨刀和高速磨钻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3月。2名研究人员分别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临床研究,包括4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4个队列研究(cohort study,CS),共计631例患者,其中超声骨刀组314例,高速磨钻组3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手术相关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与高速磨钻组相比,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24.7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36.80,-12.76),P<0.0001]、术中出血量[MD=-69.94,95%CI为(-115.40,-24.47),P=0.003]、术后引流量[MD=-53.21,95%CI为(-86.95,-19.46),P=0.002]、硬脊膜撕裂发生率[优势比(odds ratio,OR)=0.30,95%CI为(0.09,0.95),P=0.04]和脑脊液漏发生率[OR=0.30,95%CI为(0.09,0.95),P=0.04]均明显低于高速磨钻组。结论: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超声骨刀安全有效,可以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降低硬脊膜撕裂和脑脊液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超声骨刀 高速磨钻 META分析
下载PDF
颈椎开门椎板成形术使用不同工具制作门轴对开门角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蔚兰哲 崔尚斌 +2 位作者 魏富鑫 王乐 刘少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27,230,共5页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20°尖嘴咬骨钳或高速微型磨钻两种不同工具制作门轴对椎板开门角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根据术中门轴制作工具的不同分...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20°尖嘴咬骨钳或高速微型磨钻两种不同工具制作门轴对椎板开门角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根据术中门轴制作工具的不同分为咬骨钳组和磨钻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拍摄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分别测量术前与术后CT横断面上开门节段椎板与冠状面椎体的夹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并完整随访40例患者,其中咬骨钳组23例,磨钻组17例。其中咬骨钳组术前开门节段椎板与冠状面平均夹角为(37.58±4.09)°,磨钻组为(36.19±3.92)°,无统计学差异(P=0.286),而术后咬骨钳组开门角度为(62.27±3.99)°,磨钻组为(67.17±3.48)°,具有明显差异(P<0.001)。此外,两组间患者椎板扩大角度、术前术后角度比、角度扩大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20°尖嘴咬骨钳制作门轴较之使用高速微型磨钻,可以更加精确控制开门角度,使其不至于过大,更加接近理想开门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 开门角度 尖嘴咬骨钳 高速微型磨钻
下载PDF
保留颈半棘肌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应东 龙厚清 +4 位作者 张志智 谢文翰 李广盛 刘少喻 李佛保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5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半棘肌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7月行后路双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切断C2棘突半棘肌将患者分为颈半棘肌切断组(C3~C7椎板成形术... 目的探讨保留颈半棘肌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7月行后路双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切断C2棘突半棘肌将患者分为颈半棘肌切断组(C3~C7椎板成形术,102例)和颈半棘肌未切断组(C3椎板切除、C4~C7椎板成形术,87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价;AS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颈托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轴性症状(AS)总发生率为30.2%(57/189),其中颈半棘肌切断组37例(19.6%)、颈半棘肌未切断组20例(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末次随访VAS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但保留颈半棘肌的手术方式缩短了手术时间,保持了颈椎曲度和活动度,有助于减少术后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扩大成形术 双开门 轴性症状 半棘肌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不同固定方式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云浩 庞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766-770,共5页
近年来,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由于症状严重,临床上均采取早期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经典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对门轴侧有多种固定方式来进行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文章仅针对不同固定方... 近年来,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由于症状严重,临床上均采取早期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经典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对门轴侧有多种固定方式来进行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文章仅针对不同固定方式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颈后路单开门 椎管扩大成形术 固定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