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Single Particle Measurement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1
作者 Zishan Gong Yan Wang +3 位作者 Ru Yang Yu Yang Xuehui Jiang Chuanqiang Sun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9年第11期2723-2737,共15页
A droplet carrying particle is desolvation, vaporization, ionization, and diffusion i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to form a cloud of ions. It then is detected as a mass-spectrum peak of individual particle. T... A droplet carrying particle is desolvation, vaporization, ionization, and diffusion i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to form a cloud of ions. It then is detected as a mass-spectrum peak of individual particle. The diameter of the particle is derived from its mass, which is calibrated using the peak area. This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easuring single particles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bing single particles in plasma is investigated.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single particles measurement by ICP-MS. A series of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which include increasing the droplet temperature to the boiling point, desolvation of the droplets, increasing the particle temperature to the melting point, the particles are melted from a solid to the liquid, increasing the particle temperature to the boiling point, and particle vaporization.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both the atomic (ion) diffusion in the plasma and the incomplete vaporization of the particles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limit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particle’s mass spectrum. The experiment reveals that ICP-MS is very linear for Ag nanoparticles below 100 nm and SiO2 particles below 1000 nm. Both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veal the measurement deviation for large particles and that an increase of sampling depth can extend the diffusion time and cause signal suppression.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monodispersed droplet or single-particl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ze the contributing parameters for single particle measurements by ICP-M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single particle measurement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uch as nanoparticle devices, magnetic materials, biomedical materials additives and consumer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PARTICL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MATHEMATICAL Model SAMPLE DEPTH
下载PDF
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分析技术研究新进展
2
作者 尤穆英楠 刘心昱 +1 位作者 石先哲 许国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31,I0001,共17页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近年来,人们对细胞异质性的关注越来越多。为了分析细胞的这种异质性,避免单细胞信息被群体细胞的平均值所淹没,单细胞分析技术不断发展起来。由于单细胞的体积小,内含物质含量低且种类繁多,某些...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近年来,人们对细胞异质性的关注越来越多。为了分析细胞的这种异质性,避免单细胞信息被群体细胞的平均值所淹没,单细胞分析技术不断发展起来。由于单细胞的体积小,内含物质含量低且种类繁多,某些物质在细胞内的变化迅速,分析过程中不同物质之间相互干扰,造成了单细胞分析极具挑战性。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分析技术具有通用性强、无需标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的优点,已逐渐在单细胞分析技术中脱颖而出,成为单细胞分析的理想工具。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5年来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电喷雾电离质谱、激光解吸电离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并对未来的研究和技术方向进行展望,希望为单细胞质谱分析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激光解吸电离质谱(LDI-MS) 二次离子质谱(SI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下载PDF
碱熔-树脂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黄铜矿单矿物中8种贵金属元素的含量
3
作者 钟莅湘 李志伟 +3 位作者 夏彬涵 张帆 黄杰 毋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4-769,共6页
黄铜矿单矿物样品中常伴有金、银等贵金属元素,在冶炼铜时,还会综合回收贵金属等伴生元素,因此准确测定样品中各贵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应方法未见报道。通过优化熔融、树脂分离条件以及校正共存元素干扰,提出了题示方法。取... 黄铜矿单矿物样品中常伴有金、银等贵金属元素,在冶炼铜时,还会综合回收贵金属等伴生元素,因此准确测定样品中各贵金属元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应方法未见报道。通过优化熔融、树脂分离条件以及校正共存元素干扰,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2000 g样品置于刚玉坩锅中,加入0.5 g氢氧化钠,于室温升温至700℃,熔融5 min。趁热加入1.5 g过氧化钠,于700℃熔融30 min,冷却后加入50 mL热水,于200℃煮沸3 min。用水洗涤坩埚,收集洗涤液并合并于样品溶液中,用体积比3∶1盐酸-硝酸溶液(王水)调节酸度至pH 1。加入由质量比2∶8的A21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和R1S-82聚苯乙烯骨架硫脲螯合树脂混合制成的混合树脂1.0 g,于70℃吸附60 min。取出树脂,加入10 g·L^(-1)硫脲溶液20 mL和50%(体积分数)王水溶液20 mL,于90℃解吸60 min。用3%(体积分数)硝酸溶液将解吸溶液稀释至100 mL,分取1 mL,用3 mol·L^(-1)硝酸溶液稀释至10 mL,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内标镥在线加入,用于补偿基体效应和灵敏度漂移;解吸溶液中含有微量铜、镍和铅,干扰低含量铑和钌测定,通过公式可校正相应干扰。结果显示:8种贵金属元素(铂、钯、铑、铱、钌、锇、金和银)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质谱强度呈线性关系,7种元素的检出限(3s)为0.04~0.17 ng·g^(-1)(银的检出限为0.11μg·g^(-1))。对黄铜矿单矿物样品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7%~4.4%,加标回收率为97.2%~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黄铜矿 单矿物 贵金属元素 碱熔 树脂分离 分段解吸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大气细颗粒物的多维表征研究进展
4
作者 左培杰 黄俞铭 +4 位作者 李翔宇 李林谦 陆达伟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作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环境中高度动态且其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及来源非常复杂。对复杂环境基质中PM_(2.5)关键组分的实时分析、粒径表征、精准溯源及原位识别等多维表征一直存在严峻的方法学...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作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环境中高度动态且其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及来源非常复杂。对复杂环境基质中PM_(2.5)关键组分的实时分析、粒径表征、精准溯源及原位识别等多维表征一直存在严峻的方法学挑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线性范围宽等优势,是分析PM_(2.5)的有力工具。近年来,ICP-MS技术在进样系统、碰撞反应池技术、单颗粒分析、多接收器检测技术、激光剥蚀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对PM_(2.5)中关键组分的实时和原位分析,并能够对其粒径、数量和同位素指纹进行准确识别。为此,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ICP-MS技术在PM_(2.5)多维分析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了相应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并针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丰富PM_(2.5)溯源、转化及健康风险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大气细颗粒物 单颗粒分析 原位分析 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36种痕量元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高颂 庞晓辉 +2 位作者 张艳 陈靖 梁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基于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的质谱干扰消除技术,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36种痕量元素检测的质谱条件、基体干扰、质谱干扰与同位素选择进行了研究。取样品0.1000 g,用体积比为3∶1的盐酸-硝酸混合酸10 mL、氢氟酸1 mL溶... 基于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的质谱干扰消除技术,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36种痕量元素检测的质谱条件、基体干扰、质谱干扰与同位素选择进行了研究。取样品0.1000 g,用体积比为3∶1的盐酸-硝酸混合酸10 mL、氢氟酸1 mL溶解,用水定容至250 mL。通过复杂基体质谱干扰计算判定、共存元素干扰消除,确定了待测元素的同位素和分辨模式,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痕量元素准确测定的元素种类确定为36种。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36种痕量元素的检出限(3s)为0.004~6.000μg·L^(-1)。方法用于分析国际标准物质,得到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方法用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样品分析,36种痕量元素的检出量为0.0000010%~0.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同位素 痕量元素
下载PDF
Dissolved metal ion removal by online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 for enhanced size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with single-particle ICP-MS 被引量:1
6
作者 Haowen Jiang YingWang +6 位作者 Zhiqiang Tan Ligang Hu Jianbo Shi Guangliang Liu Yongguang Yin Yong Cai Guibin Ji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94-505,共12页
Single particle-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P-ICP-M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ize-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MCNs) at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however,coexist... Single particle-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P-ICP-MS) is a powerful tool for size-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MCNs) at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however,coexisting dissolved metal ions greatly interfere with the accuracy of particle size analysi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online technique that couples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 (HFUF) with SP-ICP-M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ize detection limit of MCNs by removing metal ions from suspensions of MCNs.Through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surfactant and complexing agent,carrier pH,and ion cleaning time,HFUF completely removes metal ions but retains the MCNs in suspension.The optimal conditions include using a mixture of 0.05 vol.%FL-70 and 0.5 mmol/L Na2S2O_(3)(pH=8.0) as the carrier and 4 min as the ion cleaning time.At these conditions,HFUF-SP-ICP-MS accurately determines the sizes of MCNs,and the results agree with the size distribution determin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even when metal ions also are present in the sample.In addition,reducing the ionic background through HFUF also lowers the particle size detection limit with SP-ICP-MS (e.g.,from 28.3 to 14.2 nm for gold nanoparticles).This size-based ion-removal principle provided by HFUF is suitable for both cations (e.g.,Ag+) and anions (e.g.,AuCl_(4)^(-)) and thus has good versatility compared to ion exchange purification and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the removal of salts and macromolecules before single particl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HFUF) single particle-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p-icp-ms) Removal of ions Particle size characterization
原文传递
单提取法-动能甄别型碰撞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土壤中8种有效态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志刚 李美丽 +2 位作者 井永军 阿拉木斯 董天姿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0-597,共8页
鉴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氯化钙(DTPA-TEA-CaCl2)单提取液中有效态含量时,对极低含量Cd、Co有效检出能力不足,以及在测定批量样品时矩管和中心管易积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情况,按照HJ ... 鉴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氯化钙(DTPA-TEA-CaCl2)单提取液中有效态含量时,对极低含量Cd、Co有效检出能力不足,以及在测定批量样品时矩管和中心管易积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情况,按照HJ 804—2016《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中样品前处理方式,即以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氯化钙(DTPA-TEA-CaCl_(2))为单提取浸提剂,土液比为1∶2,样品在20℃±2℃恒温环境中,于180 r/min振荡频率水平振荡2 h离心后过滤,取滤液2.5 mL,用3%HNO_(3)稀释10倍,在标准溶液系列中加入浸提剂进行基体匹配后,选择^(55)Mn、^(56)Fe、^(59)Co、^(60)Ni、^(65)Cu、^(66)Zn、^(114)Cd、^(208)Pb作为分析同位素,建立了氢-氦混合气动能甄别型碰撞模式(KED)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8种有效态元素含量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0.999 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0.016μg/g和0.004~0.064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土壤有效态成分有证标准物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实际样品,测定值与认定值或比对值基本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2.1%~8.7%,测定值与认定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RE|,n=7)为0.63%~8.42%。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度与精密度好,适宜批量样品的连续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态 单提取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氯化钙浸提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酶提取-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析樱桃番茄纳米银颗粒及其吸收规律研究
8
作者 张朝涛 王春慧 +4 位作者 李雪 石洪玮 刘贵巧 高光晔 毛雪飞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1-1281,共11页
为探究复合保鲜涂膜中AgNPs的迁移情况,采用酶提取的前处理方式,结合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法,考察了前处理方式、驻留时间、校准方式以及Ag^(+)浓度等条件对AgNPs准确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0.1 g樱桃番茄样品在柠檬酸... 为探究复合保鲜涂膜中AgNPs的迁移情况,采用酶提取的前处理方式,结合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法,考察了前处理方式、驻留时间、校准方式以及Ag^(+)浓度等条件对AgNPs准确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0.1 g樱桃番茄样品在柠檬酸盐体系下使用0.2 g R-10离析酶可达到消解最适酶剂量;当驻留时间小于100μs时,测定结果有较好的积分条件以及较高的信背比;采用AgNP尺寸方式进行校准比单独用Ag^(+)标准溶液校准方式的颗粒尺寸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用来测定樱桃番茄中加标AgNPs颗粒回收率达到88.9%,粒径实测值为(47.8±0.3) nm,粒径检出限为13 nm,颗粒浓度检出限为7.5×10~4 particles/L。通过将樱桃番茄暴露于AgNPs涂膜中来探究AgNPs迁移行为,复合保鲜涂膜后的樱桃番茄通过三次洗涤后能够在表面去除大部分AgNPs,但仍有少量AgNPs穿过果表皮浸入果肉组织。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够为揭示AgNPs在农产品及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提供可靠、准确的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纳米银复合保鲜涂膜 酶消解
下载PDF
单模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扇贝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冰 邵爱梅 +3 位作者 朱娴 彭怀雪 王睿 徐勤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0期101-103,108,共4页
目的:建立单模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扇贝中铬、砷、镉、汞和铅5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采用普通微波消解法和单模微波消解法对扇贝标准物质GBW10024进行前处理... 目的:建立单模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扇贝中铬、砷、镉、汞和铅5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采用普通微波消解法和单模微波消解法对扇贝标准物质GBW10024进行前处理,ICP-MS测定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比两者的消解效果。结果:采用单模微波消解法前处理时,5种重金属元素在0~100.0μg·L^(-1)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 76~0.007 50 mg·kg^(-1),加标回收率为82.7%~102.6%,精密度为0.63%~2.80%。结论:单模微波消解-ICP-MS法操作简单、方便高效,且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扇贝中重金属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模微波消解法 重金属 扇贝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初探
10
作者 方婷轩 王静 +4 位作者 余磊 季海冰 陆佳锋 谢益东 潘正涛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阐述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的背景、分析原理、颗粒数量浓度和粒径计算原理,并采用该方法分析地表水中的纳米颗粒,探究其分析条件和影响因素。试验中测定了银、钛、铜、锌、镉、铅6种金属纳米颗粒(AgNPs、TiNPs、Cu... 阐述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的背景、分析原理、颗粒数量浓度和粒径计算原理,并采用该方法分析地表水中的纳米颗粒,探究其分析条件和影响因素。试验中测定了银、钛、铜、锌、镉、铅6种金属纳米颗粒(AgNPs、TiNPs、CuNPs、ZnNPs、CdNPs、PbNPs),纳米颗粒数量浓度为2.00×10^(3)~1.92×10^(6)个/mL。在粒径分布上,AgNPs和CdNPs相对单一且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10和16 nm;其他4种纳米颗粒(TiNPs、CuNPs、ZnNPs和PbNPs)的粒径均在较广的范围内分布,粒径范围分别为58~176,43~75,90~278和19~136 nm。SP-ICP-MS方法相比其他分析方法更为便捷、快速、准确和全面,可同时获取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分布状况,以及颗粒数量浓度和溶解态离子质量浓度等信息,可为之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金属纳米颗粒 颗粒数量浓度 颗粒粒径
下载PDF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地表水中纳米银的检测
11
作者 曾庆招 《云南地质》 2023年第3期396-400,共5页
本文采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分析Ag纳米粒子(Ag-NPs)。结果表明,在高数字浓度区域,传输效率显著降低,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差较大,为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比较合理的数量浓度范围为0.5×10^(5)~5×10^(5)/mL。... 本文采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分析Ag纳米粒子(Ag-NPs)。结果表明,在高数字浓度区域,传输效率显著降低,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差较大,为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比较合理的数量浓度范围为0.5×10^(5)~5×10^(5)/mL。在40nm和100nm银纳米粒子中,SP-ICP-MS测量值与估算值相近,结果较准确。方法验证得到以下参数:检测限数量浓度97/mL,定量限数量浓度1950/mL,尺寸检测限15nm,重复性1.3%,回收率达98%。经验证后,应用于广东省某地地表水Ag-NPs测定。发现Ag-NPs粒径42nm~72nm,数量浓度最大值1670±250/mL,最小值340±14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地表水检测 纳米银 广东
下载PDF
纳米银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表征及其测定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远 龙晨璐 +2 位作者 杨兆光 李海普 王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53-1560,共8页
建立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测定稀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粒度分布及纳米银颗粒数量浓度的方法。当停留时间为3 ms时,两个或多个纳米银颗粒同时进入检测器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采用5倍标准偏差迭代算法(5σ)区分纳米银颗粒... 建立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测定稀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粒度分布及纳米银颗粒数量浓度的方法。当停留时间为3 ms时,两个或多个纳米银颗粒同时进入检测器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采用5倍标准偏差迭代算法(5σ)区分纳米银颗粒信号和背景信号。采用SP-ICP-MS法测定3种商品级纳米银颗粒(30,50和100 nm)粒度分布和纳米颗粒浓度。结果表明:SP-ICP-MS法测定纳米银颗粒结果与纳米银的TEM值相近,可采用SP-ICP-MS法表征纳米银颗粒。本方法测定稀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粒度检出限为25nm,纳米银颗粒浓度检出限约为8×104个/L。将纳米银颗粒加入到自来水样品中并进行测定,获得相近的纳米银粒度分布及纳米颗粒浓度。本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可为研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风险评估提供可靠分析方法,并为饮用水中纳米银的监测提供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饮用水
下载PDF
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的生物元素成像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欣颖 郑令娜 +4 位作者 王海龙 史俊稳 丰伟悦 李亮 王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6-1651,共6页
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功能,也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亟需能在组织、细胞等不同水平上原位分析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生物样... 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功能,也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亟需能在组织、细胞等不同水平上原位分析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建立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生物样品的方法。采用线扫描模式和较小的激光输出能量(<1 J/cm^2),得到了鼠脑切片和金纳米颗粒暴露后单细胞的金属元素成像图。LA-ICP-MS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检出限好、运行成本较低等优势,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激光剥蚀 元素成像 单细胞分析 鼠脑切片 金纳米颗粒
下载PDF
浙江省主要海产品中铬元素含量分布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祝银 朱剑 +2 位作者 李子孟 刘琴 尤炬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5773-5778,共6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主要海产品中铬(Cr)的含量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浙江省沿岸海域21种海洋经济种中的Cr元素含量。以样品检测结果为... 目的分析浙江省主要海产品中铬(Cr)的含量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浙江省沿岸海域21种海洋经济种中的Cr元素含量。以样品检测结果为数据基础,分析海产品中Cr元素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检测结果评价不同海产品中Cr元素的污染程度;同时结合第五次中国总膳食研究调查数据,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方法计算Cr元素的危害商数(target hazardquotients, THQ),并进行食用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贝类污染指数(pollution index, Pi)为0.796,属于中度污染;虾类、蟹类和头足类Pi值分别为0.282、0.260和0.352,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鱼类Pi值为0.148,为未受污染水平。5类海产品的危害商数THQ为0.046~0.208,均小于安全基准值1。结论浙江省主要海产品对人体不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海产品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危害商数法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线扫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冬阳 王广 +5 位作者 范晨子 赵令浩 胡明月 樊兴涛 袁继海 詹秀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作为一项实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原位微区分析。在学者们更为关注的元素空间分布问题上,LA-ICP-MS线扫描较单点剥蚀具有更大的优势。线扫描过程中元素的空间分辨率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程度的因...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作为一项实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原位微区分析。在学者们更为关注的元素空间分布问题上,LA-ICP-MS线扫描较单点剥蚀具有更大的优势。线扫描过程中元素的空间分辨率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程度的因素之一。每个脉冲间的信号如果严重叠加会导致较低的空间分辨率。文章通过LA-ICP-MS的单脉冲剥蚀实验,研究了合成硅酸盐玻璃标准样品CGSG中不同元素的信号时间结构,及其对线扫描的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束斑40μm时,应用LA-ICP-MS进行线扫描测量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线扫描技术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线扫描 空间分辨率 单脉冲
下载PDF
基于LA-(MC)-ICP-MS的矿物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蒋少涌 陈唯 +3 位作者 赵葵东 张迪 陆珏 赵何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3-640,I0003,共19页
近年来,激光剥蚀技术与单接收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用(LA-(MC)-ICP-MS)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由激光剥蚀系统对固体岩矿样品微区采样后产生的气溶胶输送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同位素分析,具有原位、实时、快速的分析优... 近年来,激光剥蚀技术与单接收或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用(LA-(MC)-ICP-MS)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由激光剥蚀系统对固体岩矿样品微区采样后产生的气溶胶输送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同位素分析,具有原位、实时、快速的分析优势及高空间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元素及其同位素比值同时测定的优点。本文介绍了本实验室近年来开展和建立的基于LA-(MC)-ICP-MS的一系列矿物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方法,主要有含硼矿物(如电气石、白云母)的硼同位素组成、碳酸盐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含锶矿物(如磷灰石)的锶同位素组成、锆石的铪同位素组成,以及锡石、黑钨矿、独居石、榍石和石榴子石等矿物的U-Pb定年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 微区原位 同位素组成 U-PB定年
下载PDF
环形聚焦单模微波消解–ICP–MS法检测罐头食品中钒、铬、镍、镉、铅、砷、锰、铝、铜、锡 被引量:7
17
作者 封蓉芳 朱建丰 陈军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6期48-51,共4页
建立环形聚焦单模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罐头食品中钒、铬、镍、镉、铅、砷、锰、铝、铜、锡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浓硝酸消解样品,各元素分析目标物分别为Pb208,Cd111,As75,Mn55,Cu63,V51,Ni60,Sn120,Cr53,Al27。Pb... 建立环形聚焦单模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罐头食品中钒、铬、镍、镉、铅、砷、锰、铝、铜、锡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浓硝酸消解样品,各元素分析目标物分别为Pb208,Cd111,As75,Mn55,Cu63,V51,Ni60,Sn120,Cr53,Al27。Pb208以Bi209为内标,Cd111,Sn120以In115为内标,Ni60,Cr53,V51,Mn55,Cu63,As75,Al27以Sc45为内标。各元素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0030~0.030μg/g,加标回收率在98.0%~104.1%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9%~4.50%(n=6)。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合分析大批量罐头食品中多种金属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聚焦单模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金属元素 罐头食品
下载PDF
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表征及其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丹红 唐庆强 +3 位作者 陈祥明 唐环宇 叶家星 吴文晞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建立了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测定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数量浓度的方法。采用20%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处理样品后,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测定样液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数量浓度... 建立了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测定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数量浓度的方法。采用20%强碱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处理样品后,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SP-ICP-MS)测定样液中纳米二氧化钛粒度分布、数量浓度和溶解钛离子含量。试验结果:本方法测定食品中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粒度检出限为45nm,样液中纳米二氧化钛浓度检出限约为8.3×105个/L,溶解钛离子检出限为0.2 ng/mL;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和钛离子的回收率分别约为109%和91.3%,并获得相近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食品
下载PDF
基于ICP-MS的二氧化硅亚微米粒子特征参数分析
19
作者 孙传强 龚子珊 +2 位作者 蒋学慧 汪曣 赵学玒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7-572,共6页
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配合外部质谱信号采集存储装置,用于研究表征亚微米颗粒粒径和浓度参数。在模拟采集模式下,以300~2 000nm粒径的SiO_2粒子为例,通过优化进样系统及仪器的工作参数,分析了样品提取速率和雾化气流速对单... 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配合外部质谱信号采集存储装置,用于研究表征亚微米颗粒粒径和浓度参数。在模拟采集模式下,以300~2 000nm粒径的SiO_2粒子为例,通过优化进样系统及仪器的工作参数,分析了样品提取速率和雾化气流速对单颗粒质谱信号强度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SiO_2颗粒粒径部分检测限为233nm,对300~900nm粒径粒子测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但对1 500、2 000nm粒径粒子的检测结果出现明显偏差。论证了利用样品传输效率测量悬浮液粒子浓度的可行性,并将ICP-MS的粒径测量结果与扫描电镜法(SEM)、光子相关光谱法(PCS)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3种方法对于粒径小于900nm粒子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且具有相似的测量精度。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可用于SiO_2亚微米粒子粒径、浓度参数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单颗粒 二氧化硅 样品传输效率
下载PDF
无固定相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中痕量金属纳米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皓文 李健 +6 位作者 谭志强 郭瑛瑛 刘艳伟 胡立刚 阴永光 蔡勇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5-869,共15页
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关注其浓度和化学组成,还需要对其形状、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进行表征。此外,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需要解决其低赋存浓度以及复杂基质干扰的难题。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关注其浓度和化学组成,还需要对其形状、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进行表征。此外,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需要解决其低赋存浓度以及复杂基质干扰的难题。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在线联用,具有较强的颗粒分离能力和较低的元素检出限,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化学组成等信息,在金属纳米颗粒的分离检测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能。但这一联用技术尚无法获得金属纳米颗粒物的颗粒数浓度和单个颗粒的元素信息,难以判断金属纳米颗粒涂层厚度、纯度以及颗粒的均相/异相团聚行为等。新兴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与无固定相分离技术的在线联用,可以获得金属纳米颗粒的流体动力学粒径、元素质量计算粒径和颗粒数浓度等信息,进而弥补无固定相分离与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不足。该文介绍了流体动力色谱、毛细管电泳和场流分离3种常用无固定相分离技术的分离机制和适用检测器,着重综述了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ICP-MS/SP-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金属纳米颗粒分析中的应用。关于场流分离,主要介绍了可以与ICP-MS联用的沉降场流分离和流场流分离。该文还对流体动力色谱、毛细管电泳和流场流分离与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该文对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ICP-MS/SP-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 流体动力色谱 毛细管电泳 场流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