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ro-meso fractur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hollow cylindrical granite with different hole diameters under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1
作者 ZENG Lin-hai ZHANG Dao-bing +2 位作者 ZHANG Jia-hua ZHANG Biao YIN Hua-d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281-3294,共14页
In order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 under non-uniform triaxial stress and obtai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fracture,a series of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 In order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 under non-uniform triaxial stress and obtai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fracture,a series of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n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hollow granit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The bearing capacity of hollow cylindrical specimen is analyzed based on elasti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1)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the tensile strain near the hole of the hollow cylindrical specimen is obvious,and the specimen deformation near the hole is significant.At the initial stage of loading,the compressive stress and compressive strain of the specimen are widely distributed.With the progress of loading,the number of microelements subjected to tensile strain gradually increases,and even spreads throughout the specimen;2)Under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the cracking position of hollow cylinder specimens is concentrat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and the final fracture mode is generally compressive shear failure.The final fracture mode of complete specimen is generally tensile fracture.Under high confining pressure,the tensile cracks of the sample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and are not connected,while the crack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intact sample will expand and connect to form a fracture surface;3)In addition,the tensile crack widths of intact and hollow cylindrical specimens 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 are larger than those under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ow-cylinder granite fracture mechanism hole size compressed deformation crack propagation
下载PD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rock burst prevention using deep hole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fracturing 被引量:3
2
作者 Shan-Kun ZHAO Jun LIU +3 位作者 Xiang-Zhi WEI Chuan-Hong DING Yu-Lei LV Gang-Feng LI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deep hole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fracturing, nonlinear dynamic theory, damage mechanics, 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are used, and the law of crack propagation and stress transfer u...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deep hole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fracturing, nonlinear dynamic theory, damage mechanics, 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are used, and the law of crack propagation and stress transfer under two deep hole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tectonic stress areas is studied using seepage-stress coupling models with RFPA simulation software.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rock burst control are tested using multiple methods, either in the stress field or in the energy field.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with two deep holes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tectonic stress areas,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crack propagation under shear-tensile stress is parallel to the greatest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High-pressure hydraulic fracturing water seepage can result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oal structure, while also weakening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al and rock.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high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hazardous areas will level off, which has an effect on rock 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burst deep hole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fracturing seepage-stress coupling models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下载PDF
ESTIMAING AMOUNT OF EXPLOSIVE FOR FRACTURE PLANE CONTROL BLASTING WITH NOTCHED BOREHOLES 被引量:3
3
作者 Ding,Dexin Heng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nan 421001,ChinaZhu,Chengzho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nan 410083,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1993年第2期18-21,共4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e mechanics,the fracture plane control blasting with notched borcholes hascome into being.This technique is used to create a satisfactory presplit along the contour of an excavation inr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e mechanics,the fracture plane control blasting with notched borcholes hascome into being.This technique is used to create a satisfactory presplit along the contour of an excavation inrock.However,the amount of explosive loaded in each hol usually is determined by trial and error.Because ofthis,two approaches estimating the amount of explosive for the blasting technique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fracturE PLANE CONTROL BLASTING notched hole
下载PDF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单轴拉伸渐进损伤研究
4
作者 郭巧荣 宋依良 +1 位作者 徐建新 吕伟航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3-1252,共10页
针对复合材料的分层现象,结合考虑材料脆性断裂的三线性内聚力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了Abaqus用户子程序,建立了三维的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损伤分析模型。针对4种不同的铺层方式,进行了单轴拉伸试验,使用大型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 针对复合材料的分层现象,结合考虑材料脆性断裂的三线性内聚力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编写了Abaqus用户子程序,建立了三维的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损伤分析模型。针对4种不同的铺层方式,进行了单轴拉伸试验,使用大型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对层合板的孔边损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单轴拉伸失效的极限载荷和损伤形貌,层合板的失效区域主要集中于孔边。此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和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 分层扩展 脆性断裂 单轴拉伸 渐进损伤
下载PDF
水平井深度可视化监测快速找水试验探索
5
作者 刘汉斌 李大建 +3 位作者 王晓飞 杨海涛 张桓 高晓涛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了实现低产液量水平井快速找水,突破常规井下电视测井在水平井找水测试领域的应用界限,提出水平井深度可视化监测快速找水技术。通过研发专用仪器接头,融合现有井下电视测井、套管外水泥胶结测井(RBT)、多臂井径成像+磁测壁厚测井(2M... 为了实现低产液量水平井快速找水,突破常规井下电视测井在水平井找水测试领域的应用界限,提出水平井深度可视化监测快速找水技术。通过研发专用仪器接头,融合现有井下电视测井、套管外水泥胶结测井(RBT)、多臂井径成像+磁测壁厚测井(2M)技术为一体,设计形成了井下电视+RBT+2M为核心的深度可视化综合监测工艺管柱。矿场试验2口井,采用爬行器输送、预置测井仪的方式,在油井泵抽生产条件下,实现了井筒彩色全侦率视频图像、套外水泥环胶结状况、套管壁厚及内径变化特征信息的全面监测,综合水平井段固井质量、井筒形貌特征、产层段产出状态分析,精准确定了出水位置,为水平井快速找水测试开辟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下电视 RBT测井 2M测井 固井质量 射孔孔眼 压裂改造
下载PDF
多孔套筒定向压裂力学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胡善超 韩金明 +5 位作者 程亚飞 亓佳利 黄俊鸿 高志豪 郭世豪 杨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66-3380,共15页
坚硬顶板破断释放巨大冲击动能是诱发煤矿动力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特定位置断顶实现岩层的定向断裂、减小坚硬顶板悬顶长度是防治煤岩动力灾害的关键。多孔套筒压裂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条件广泛等优点,在坚硬顶板弱化领域有着广泛... 坚硬顶板破断释放巨大冲击动能是诱发煤矿动力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特定位置断顶实现岩层的定向断裂、减小坚硬顶板悬顶长度是防治煤岩动力灾害的关键。多孔套筒压裂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条件广泛等优点,在坚硬顶板弱化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为深入了解多孔套筒压裂机理,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多孔套筒压裂力学机制研究,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孔间应力变化规律,获得了压裂过程裂缝扩展规律及力链分布特征。通过钻孔切槽可提升套筒压裂预裂效果,为确定合理的布孔参数,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建立了含预制缝多孔套筒压裂力学模型,给出了缝端应力强度因子、临界膨胀力及裂缝临界起裂角计算方程,获得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缝端应力强度因子、临界膨胀力及临界起裂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侧压系数k对钻孔最小起裂应力影响显著,当侧压系数k>1时,最小起裂应力随布孔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侧压系数k<1时,最小起裂应力随布孔角度的增大而增大。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套筒间存在应力叠加效应,接触力链呈“放射状”分布。套筒压裂过程以张拉破坏为主,孔心连线处变形破坏最剧烈,均沿布孔方向形成了“条带状”断裂面。③缝槽改变了缝端附近的应力分布,相较无缝槽模型环向拉应力更大。当缝槽长度为0.5倍孔半径时,临界膨胀力最小,裂缝最易发生扩展。④临界起裂角由KⅠ与KⅡ共同决定,且小于70.53°。在泵压与地应力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布孔角度与预制缝槽长度实现岩石的定向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定向压裂 孔间应力分布 应力强度因子 临界膨胀力 起裂角度
下载PDF
碳酸盐岩地层漏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隋小兵 田丰 +2 位作者 赵岷 齐晔 刘建国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43-49,55,共8页
碳酸盐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溶蚀作用,发育包括溶孔、溶洞和裂缝在内的多种类型漏失通道,导致漏失成为安全高效钻井的首要挑战。以S油田N组巨厚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测井和录井解释成果,建立了溶孔、溶洞和裂缝不同... 碳酸盐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溶蚀作用,发育包括溶孔、溶洞和裂缝在内的多种类型漏失通道,导致漏失成为安全高效钻井的首要挑战。以S油田N组巨厚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测井和录井解释成果,建立了溶孔、溶洞和裂缝不同类型的等效物理模型。通过采用将离散裂缝嵌入变渗透率基质中的方法建立钻井液漏失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系统对比分析不同漏失通道条件下的钻井液漏速和漏量的变化特征,以及钻井液参数对漏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漏失通道类型是影响漏失的主控因素,漏失程度与溶洞渗透率大小成正相关,且易引发失反性漏失。裂缝宽度和溶蚀半径也对漏速和漏量影响较大,但二者存在阈值,当达到一定极限时漏速和漏量趋于平缓。漏失通道组合越复杂,漏失越严重。钻井液密度与漏失程度成正相关。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为溶孔-溶洞-裂缝型碳酸盐岩漏失规律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安全高效钻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溶孔-裂缝-溶洞 漏失规律 流-固耦合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长水平深孔全长水力压裂卸压机理及多参量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旭 王涛 李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8,共12页
为了解决深井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面临的强动压问题,分析了孤岛工作面存在的工作面侧向采空区顶板悬顶、后方采空区侧顶板悬顶以及上部高位岩层结构悬顶3种类型,对深孔压裂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长水平孔的全长水力压裂布置方式,在某... 为了解决深井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面临的强动压问题,分析了孤岛工作面存在的工作面侧向采空区顶板悬顶、后方采空区侧顶板悬顶以及上部高位岩层结构悬顶3种类型,对深孔压裂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长水平孔的全长水力压裂布置方式,在某矿3203孤岛工作面进行了应用;通过在不同层位的目标岩层施工长水平孔压裂,实现了对于孤岛工作面强动压巷道卸压的全长处理。分别在采场和巷道进行矿压观测并选取评价指标,通过多参量、分阶段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卸压方式能在顶板构筑弱化条带,达到改善本工作面端头和采空区上方顶板空间结构形态、缩短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降低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峰值的作用,从时间和空间上优化工作面超前区域应力场的分布状态,转移煤柱与巷道围岩的高应力,减小采动应力的影响,显著降低回采期间的巷道变形量,实现孤岛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悬顶 长水平孔 全长水力压裂 卸压效果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固井滑套单簇孔压裂技术与效果评价
9
作者 赵贤正 金凤鸣 +9 位作者 陈长伟 姜文亚 韩文中 刘学伟 汤继周 许静 柴公权 张世林 盛茂 阴启武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陆相页岩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传统压裂导致页岩油水平井产量差异大的问题,在G108-8井500m岩心精细描述基础上,通过GY5-1-9H井固井滑套压裂工艺试验、多簇孔与单簇孔对比压裂模拟实验,总结了单簇孔压裂... 针对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陆相页岩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传统压裂导致页岩油水平井产量差异大的问题,在G108-8井500m岩心精细描述基础上,通过GY5-1-9H井固井滑套压裂工艺试验、多簇孔与单簇孔对比压裂模拟实验,总结了单簇孔压裂在断陷盆地陆相页岩油压裂适应性、机理及压裂施工经验。研究表明,固井滑套单簇孔压裂的裂缝开启均匀度较桥射多簇孔压裂可大幅提升1.65~2.04倍,克服了桥射多簇孔压裂靠竞争起裂导致的有些簇孔压不开,有些簇孔裂缝突进、窜扰,以致套管变形的难题。固井滑套单簇孔压裂工艺可减少泵送桥塞和射孔环节,施工流程更加连续,单日最多连续完成11级压裂施工,施工压力低20%~30%,压裂车组也由20台减少到9台。GY5-1-9H井应用该工艺实现单簇孔压裂79级987m,滑套间距(簇孔间距)12.5m,压裂后首年累计产油10128t,预测最终可采储量(EUR)3.77×10^(4)t,创造了国内页岩油水平井归一化千米井段首年累计产油和单井EUR最高纪录,是同富集区桥射多簇孔压裂井的1.34~3.15倍。该工艺在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应用也实现了页岩油水平井超300天的稳压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滑套 单簇孔压裂 页岩油 水平井 断陷盆地
下载PDF
深部煤系储层缝间干扰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10
作者 陈志杰 王开 +4 位作者 张小强 姜玉龙 丁一 侯建 王文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1,89,共9页
为研究深部煤系储层缝间干扰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采用自行研制的TCHFSM-I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模拟装置,开展不同压裂孔间距、不同注液速率对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的影响试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压裂过程中裂缝扩展形态、注液压力演化规律... 为研究深部煤系储层缝间干扰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采用自行研制的TCHFSM-I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模拟装置,开展不同压裂孔间距、不同注液速率对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的影响试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压裂过程中裂缝扩展形态、注液压力演化规律,以及声发射动态响应特征和注液流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压裂孔间距较小时,左右两侧裂缝扩展长度大于中部裂缝,随着压裂孔间距增大,左中右3条裂缝均衡扩展;增大注液速率可以使起裂压力增高,多裂缝长度增加,有效提高储层改造体积;增大压裂孔间距和注液速率,可以使左中右3个压裂孔的注液流量占比更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系 多孔水力压裂 缝间应力干扰 压裂孔间距 注液速率 声发射特征 流量演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两带”探查技术的顶板水害危险性分析——以伯方煤矿为例
11
作者 刘随方 郑斌 +4 位作者 牛俊伟 常丰国 王鹏 段江飞 赵子超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4期785-792,共8页
应用钻液漏失量观测、岩芯采取统计、钻孔电视观测和钻孔电阻率动态监测等多种“两带”探查技术方法,对伯方煤矿3煤开采的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3煤采动影响下的顶板水害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321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 应用钻液漏失量观测、岩芯采取统计、钻孔电视观测和钻孔电阻率动态监测等多种“两带”探查技术方法,对伯方煤矿3煤开采的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3煤采动影响下的顶板水害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321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87.66 m,发育至K9砂岩含水层;垮落带发育高度为22.61 m,发育至2煤下部K8砂岩含水层。3313工作面垮落带最大高度为煤层顶板20~21 m,至2煤顶板砂岩含水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煤层顶板83~87 m,至K9砂岩含水层。由此计算得出的垮落/采厚比为3.58~3.76,裂缝/采厚比为14.85~15.56。3煤回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可造成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与3煤采空区的连通,含水层地下水岩导水裂隙向下渗流,增加了顶板水害的风险。建议矿井严格落实顶板水害防治的相关要求,降低采动裂隙对矿井正常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钻孔电阻率动态监测 覆岩破坏 顶板水害 伯方煤矿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卸压瓦斯联合抽采技术研究及应用
12
作者 苏金华 任金武 +2 位作者 赵永超 王旭萍 于红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83-188,共6页
为解决煤层回采过程中下临近层卸压瓦斯涌入采场空间造成瓦斯超限问题,以平煤股份八矿己_(15)-1505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采动作用下煤层顶底板裂隙发育规律,确定了基于定向钻进技术的近距离煤层卸压瓦斯联合抽采方案。结果表明:(1)研... 为解决煤层回采过程中下临近层卸压瓦斯涌入采场空间造成瓦斯超限问题,以平煤股份八矿己_(15)-1505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采动作用下煤层顶底板裂隙发育规律,确定了基于定向钻进技术的近距离煤层卸压瓦斯联合抽采方案。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己_(15)煤层顶板上部55.80 m,底板下部19.71 m范围内均有裂隙产生;(2)底板拦截钻孔抽采浓度均超过90%,单孔最大纯量为163.12 m^(3)/d;(3)采用联合抽采方案时,应优先将拦截钻孔布置在高位孔孔底附近来弥补前期抽采能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卸压瓦斯 裂隙带 拦截钻孔 高位定向长钻孔
下载PDF
超深碳酸盐岩裸眼分段完井可溶球研究与应用
13
作者 黄亮 张永峰 +3 位作者 张杰 鲁刚 吴春洪 蔡小东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3,共6页
针对顺北油田5号条带超深碳酸盐岩储层裸眼分段完井工艺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控溶解的压裂球,主要用以解决“高耐酸腐蚀性、高速溶解特性、耐高压性能”等3个问题。可溶球采用“基体+涂层”结构,基体材料采用镁铝合金,涂层优选改性聚... 针对顺北油田5号条带超深碳酸盐岩储层裸眼分段完井工艺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控溶解的压裂球,主要用以解决“高耐酸腐蚀性、高速溶解特性、耐高压性能”等3个问题。可溶球采用“基体+涂层”结构,基体材料采用镁铝合金,涂层优选改性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纳米材料,并使用有机涂层对镁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对新研制的可溶球分别进行了承压数值仿真分析、耐酸承压测试和高温溶解测试,最后在顺北4-13H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新研制的可溶球能够承受高温160℃、高压70 MPa、耐酸且能高速溶解,平均溶解速率为7.19 g/h,完全溶解只需12 h左右,实现了压裂时承压、生产时快速溶解不堵塞通道的双重要求,能有效提高可溶球在顺北区块裸眼分段完井工艺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满足现场使用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油田现场水平井分段完井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碳酸岩 裸眼井 压裂球 分段完井 滑套 可溶解
下载PDF
基于相场裂缝模型的酸化压裂孔洞沟通类型研究
14
作者 戴一凡 侯冰 琚宜文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5期777-788,共12页
塔河油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大量油气资源储存在天然溶洞内部。通过酸压裂缝沟通尽可能多的孔洞结构,建立孔洞与井筒之间的流通通道,有利于提高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开发改造效果。本文根据拉伸—剪切复合型裂缝扩展准... 塔河油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大量油气资源储存在天然溶洞内部。通过酸压裂缝沟通尽可能多的孔洞结构,建立孔洞与井筒之间的流通通道,有利于提高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开发改造效果。本文根据拉伸—剪切复合型裂缝扩展准则对传统相场裂缝模型能量方程进行修正,开发了扩展自适应网格技术。基于相场法建立流—固—热—化多场耦合酸压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分析了地应力、孔洞结构与酸岩反应对酸压裂缝扩展路径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发现:(1)根据相场法建立的酸压裂缝模型基于能量最小化原理求解裂缝扩展路径,能够实现流—固—热—化多场耦合条件下酸压裂缝起裂与扩展模拟。(2)地应力对酸压裂缝扩展起主导作用,孔洞结构对酸压裂缝扩展起诱导作用,酸岩反应对酸压裂缝扩展起辅助作用。(3)酸压裂缝周边的孔洞可在酸液的扩散与酸蚀作用下与裂缝达成间接沟通,孔洞内的油气资源可通过酸蚀后的基质进入酸压裂缝。有效识别孔洞结构分布位置是提升缝洞型储层酸压开发效果的基础。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缝洞沟通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酸化压裂 孔洞沟通 相场裂缝模型 多物理场耦合
下载PDF
装药结构对硬质岩隧洞轮廓成型效果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张光辉 张家托 +3 位作者 王洋 程远龙 蒋宏杰 陈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2,169,共9页
硬质岩隧洞的轮廓成型效果对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降低支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优化隧洞轮廓孔单孔装药量和装药结构为目标,首先,理论分析了隧洞爆破中轮廓孔装药参数的取值范围;其次,分别以1200 g、900 g、750 g、600 g的单孔装药量进行... 硬质岩隧洞的轮廓成型效果对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降低支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优化隧洞轮廓孔单孔装药量和装药结构为目标,首先,理论分析了隧洞爆破中轮廓孔装药参数的取值范围;其次,分别以1200 g、900 g、750 g、600 g的单孔装药量进行了硬质岩隧洞爆破试验,并借助激光扫描仪对隧洞轮廓成型效果进行了扫描分析;最后,利用断裂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单孔装药量的隧洞轮廓成型效果。结果表明:当硬质岩隧洞的轮廓孔装药参数在合理范围内时,单孔装药量越小,爆破产生的孔间裂缝数量越少,岩体损伤范围也越小;当装药量由1200 g降低至600 g时,隧洞轮廓超挖体积由6.53 m^(3)降低至2.02 m^(3),但由孔位误差导致的轮廓欠挖体积由0.15 m^(3)增大0.26 m^(3);断裂力学模型在硬质岩隧洞轮廓爆破的模拟中优于损伤模型,模型计算得隧洞轮廓上的半孔数与观察值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硬质岩隧洞爆破开挖中轮廓成型效果优化提供技术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爆破 轮廓爆破 单孔装药量 空气间隔装药 断裂力学模型
下载PDF
Optimizing the Diameter of Plugging Balls in Deep Shale Gas Wells
16
作者 Yi Song Zheyu Hu +5 位作者 Cheng Shen Lan Ren Xingwu Guo Ran Lin Kun Wang Zhiyong Zhao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4年第3期609-624,共16页
Deep shale gas reserves that have been fractured typically have many relatively close perforation holes. Due to theproximity of each fractur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fracture network, there is significant stress i... Deep shale gas reserves that have been fractured typically have many relatively close perforation holes. Due to theproximity of each fractur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fracture network, there is significant stress interference,which results in uneven fracture propagation. It is common practice to use “balls” to temporarily plug fractureopenings in order to lessen liquid intake and achieve uniform propagation in each cluster. In this study, a diameteroptimization model is introduced for these plugging balls based on a multi-cluster fracture propagationmodel and a perforation dynamic abrasion model. This approach relies on proper consideration of the multiphasenature of the considered problem and the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the involved fluid and solid phases. Accordingly,it can take into account the behavior of the gradually changing hole diameter due to proppant continuousperforation erosion. Moreover, it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fluid-dynamic behavior of the consideredsystem before and after plugging. 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temporary plugging ball is1.2 times that of the perforation hole, the perforation holes of each cluster can be effectively block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hale gas fracture propagation fluid mechanics fluid-solid coupling perforation hole abrasion
下载PDF
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伟 王禹 张嘉豪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3期87-90,共4页
当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至水体时,水体会沿着裂隙进入工作面,破坏矿井的生态环境,影响工作安全及效益。以盘城岭煤矿15#煤层1501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经验计算公式分析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并结合仰孔注水测漏法及钻孔电视成像法,综... 当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至水体时,水体会沿着裂隙进入工作面,破坏矿井的生态环境,影响工作安全及效益。以盘城岭煤矿15#煤层1501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经验计算公式分析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并结合仰孔注水测漏法及钻孔电视成像法,综合确定15#煤层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结果表明,经验计算公式预测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81.56 m,仰孔注水测漏法为79.99 m,钻孔电视成像法为79.46 m。最终得出经验公式计算的高度与现场实测的结果高度一致,均可为盘城岭煤矿15#煤层水害防治及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仰孔注水测漏法 钻孔电视成像法 水害防治
下载PDF
低透气性煤层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彦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为了提高煤层透气性的增透效率,研究了煤层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增透技术,介绍了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室测试了高压封孔胶囊的耐压强度及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系统的自动控制工艺,结果表明:高压封孔胶囊的最小... 为了提高煤层透气性的增透效率,研究了煤层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增透技术,介绍了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室测试了高压封孔胶囊的耐压强度及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系统的自动控制工艺,结果表明:高压封孔胶囊的最小破坏强度为35 MPa,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每个钻孔的压力数据,实现压裂过程的自动控制。同时在三元煤矿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工业试验表明,3#煤层的起裂压力为23.3~25.4 MPa,当压裂距离为10 m时,压裂孔的裂纹扩展时间为26~38 min,裂纹沟通时间为28~40 min,可有效提高压裂效率。经过多孔同步分段水力压裂增透的煤层,相对于未压裂煤层,在30 d的统计时间内,压裂后的平均瓦斯浓度是未压裂的1.12倍,平均混合流量是未压裂的2.17倍,平均瓦斯纯量是未压裂的2.44倍,能够有效的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同步压裂 分段压裂 渗透率 卸压增透 瓦斯抽采
下载PDF
二氧化碳致裂爆破快速掘进技术应用及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甄恩泽 董世卓 李辰 《建井技术》 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
针对钻爆法施工受限时硬岩掘进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利用二氧化碳气相爆破方式对硬岩岩体进行松动致裂。以某矿煤仓掘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方法设计了煤仓断面致裂孔布置参数,并进行了二氧化碳致裂松动现场试验... 针对钻爆法施工受限时硬岩掘进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利用二氧化碳气相爆破方式对硬岩岩体进行松动致裂。以某矿煤仓掘进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方法设计了煤仓断面致裂孔布置参数,并进行了二氧化碳致裂松动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在目前的技术体系下,由于封孔措施不当,二氧化碳气相爆破技术在硬岩致裂过程中未能达到预期的松动效果。根据试验反馈结果,提出了通过增设封孔装置、增设爆破能量导向裂隙及调整爆破参数的优化方法,并初步探索了适用于硬岩致裂的方案。这些改进思路有助于实现硬岩致裂并提高机械式掘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爆破 致裂器 致裂孔布置 岩层致裂 快速掘进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卢奇昊 周英勇 池开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2期33-37,共5页
目的:比较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S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SF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骨水泥强化空... 目的:比较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S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段SF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n=60)与对照组(传统PSF,n=60)。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s角)、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γ-梭基谷氨酸蛋白(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8.33%,较对照组的8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血清BGP、BMP-2水平较术前升高,伤椎Cobb's角、ODI评分及血清β-CTX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血清BGP、BMP-2水平较对照组高,伤椎Cobb's角、ODI评分及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较对照组的1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PSF治疗胸腰段SF患者,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改善椎体功能、骨代谢水平,促进脊柱生理解剖结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螺钉固定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并发症 骨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