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 of Pinhole Defects Formation in Semi-flexible Coaxial Cable by Vertical Tin-Plating Process 被引量:4
1
作者 程方杰 肖鑫 +2 位作者 孙贵铮 杨立军 张凤玉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1年第5期320-323,共4页
Holistic tin-plating on the outer conductor is one of the key process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emi-flexible coaxial cable, which is widely applied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owever, in ... Holistic tin-plating on the outer conductor is one of the key process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emi-flexible coaxial cable, which is widely applied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owever, in the traditional horizontal tin-plating process,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pinhole defects and low productivity effect cannot be avoided. In this paper, a vertical tin-plat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pinhole defects and improve the tincoating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orizontal tin-plating process, the immersion length was reduced from 300-400 mm to 10-100 mm and the tin-plating time was reduced from 7 s to 3 s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immersion length and time are key parameters for the tin-plating quality. With this new tin-plating proces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nhole defects can be eliminated effectively by controlling the immersion depth below 100 mm and tin-plating time at 3 s. The thickness of tin-coating increased from not more than 5 μm to 12.3 μm with the proposed vertical tin-plating process. Meanwhile, the thickness of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MCs) layer between the tin-coating and copper wires was reduced from 3.26 μm to 0.62 μm if the immersion time decreased from 30 s to 1 s. Besides, a self-developed flux, which possesses a boiling point or decomposed temperature of active components over 300℃, exhibits a better efficiency in reducing the pinhole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mi-flexible coaxial cable vertical tin-plating pinhole defect
下载PDF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a 100 kA coaxial pulsed power cable for plasma generator and PPS in ETC guns 被引量:1
2
作者 Yong Jin Zhen-xiao Li +4 位作者 Yan-jie Ni Xiao-ya Gao Gang Wan Chun-xia Yang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698-702,共5页
Based on our previous pulsed current and internal overvoltage test data and the experience of common commercial high power cables,a 100 kA coaxial pulsed power cable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to adapt the coaxial e... Based on our previous pulsed current and internal overvoltage test data and the experience of common commercial high power cables,a 100 kA coaxial pulsed power cable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to adapt the coaxial electric energy breech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plasma generator and the pulsed power supply(PPS) in electrothermal-chemical(ETC) guns.The index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and determined.Semi-conductor layers and a shield stiffener are introduced to prevent the deformation and burst of the pulsed power cable structurally.The semi-conductor layer can eliminate the air gap and balance the electric field in the cable.The shield stiffener can multiply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to restrain the strong electrodynamic force produced by the core dislocation of the outer conductor.The multi-coupling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tress field and thermal field analysis are established to assist in aided design of electrical strength,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emperature rise characteristics.Both a DC voltage withstand test and pulsed discharge tests are introduced to verify and inspect the performance and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ulsed power cable.The 25 kV/5 min DC voltage withstand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sample leakage current is nearly 3 μA and no abnormal phenomena of the pulsed power cable sample occurred.The pulsed discharge tests show that the sample can sustain the 100 kA peak current.Furthermore,this 100 kA coaxial pulsed power cable can satisfy the ETC test requi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D POWER cable PULSED POWER supply Electrothermal-chemical LAUNCH coaxial structure
下载PDF
Analyzing an UWB Bandpass Filter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Using Rectangular Coaxial Cables with Square Inner Conductors
3
作者 Nasreddine Benahmed Nadia Benabdallah +2 位作者 Salima Seghier Fethi Tarik Bendimerad Boumedienne Benyoucef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1年第3期121-126,共6页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wo dimensions and the CST MICROWAVE STUDIO? (CST MWS) Transient Solver, the electromagnetic (EM)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of a novel compact ultra wideband (UWB) bandpass filte...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wo dimensions and the CST MICROWAVE STUDIO? (CST MWS) Transient Solver, the electromagnetic (EM)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of a novel compact ultra wideband (UWB) bandpass filter using rectangular coaxial cables with square inner conductors, convenient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The design of the UWB BP filter is based on the use of impedance steps and coupled-line sections. The center frequency around 6.85 GHz was selected, the bandwidth is between 3-10 GHz, the insertion-loss amounts to around 0.35 dB and the return loss is found higher than 10 dB in a large frequency range (4-9.5) GHz. The simulated results of stopband performances are better than 15 dB for a frequency range up to 11 GHz. For the selected center frequency and on a substrate with a dielectric constant of 2.03, the rectangular coaxial cables BPF with square inner conductors is only 6.7 × 8.9 × 33.4 mm in s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NGULAR coaxial cables SQUARE Inner Conductors Ultra Wideband BANDPASS FILTER Compact FILTER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Analysis and Design FEM Method CST MWS Transient SOLVER
下载PDF
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kHz重频脉冲功率源
4
作者 谌怡 黄子平 +3 位作者 张篁 刘毅 丁明军 夏连胜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场景。针对重频直线感应加速器高重频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脉冲功率源方案,设计和研制了一种三同轴电缆,研究了氢闸流管的导通特性,搭建了氢闸流管驱... 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场景。针对重频直线感应加速器高重频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脉冲功率源方案,设计和研制了一种三同轴电缆,研究了氢闸流管的导通特性,搭建了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脉冲功率源的验证平台,开展了kHz重频脉冲功率源实验研究,以及kHz重频脉冲功率源驱动重频感应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脉冲功率源实现了波形品质优异的kHz重频方波脉冲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z重频 氢闸流管 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 脉冲功率源 直线感应加速器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设计
5
作者 张兰 陈一铭 张云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针对传统微波实验少、教学难和设备维护成本较大、实验与工程脱节等问题,以同轴电缆故障检测为应用背景,将传输线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设计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采取工程问题引入、虚实结合、软硬搭配的方式,从传输... 针对传统微波实验少、教学难和设备维护成本较大、实验与工程脱节等问题,以同轴电缆故障检测为应用背景,将传输线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设计虚实结合的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采取工程问题引入、虚实结合、软硬搭配的方式,从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入手,利用终端短路和开路传输线模拟存在短路或断路故障的同轴电缆,通过仿真完成故障建模分析,掌握不同工作状态下电压、电流、阻抗和反射系数特性,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故障检测。实践结果表明,传输线工作状态仿真与应用实验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明晰理论的应用和提升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较好地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理论 微波实验 同轴电缆 故障检测
下载PDF
同轴电缆用超疏水二氧化硅@石英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港澳 秦宗益 +6 位作者 张亚闪 侯成义 张青红 李耀刚 靳志杰 王宏志 李克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具有低介电常数的SiO_(2)复合材料在低介电和隔热保温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SiO_(2)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吸水性强、保存条件苛刻等问题。使用疏水改性剂(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对SiO_(2)@石英纤... 具有低介电常数的SiO_(2)复合材料在低介电和隔热保温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SiO_(2)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吸水性强、保存条件苛刻等问题。使用疏水改性剂(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对SiO_(2)@石英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疏水改性剂类型及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疏水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的HMDS改性复合材料的疏水改性效果最好(接触角为151.6°),保存240d后接触角最低为132.6°,200℃煅烧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低至1.87。将疏水改性SiO_(2)@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同轴通信电缆,所得电缆的电压驻波比为1.48,衰减值为1.56dB,特性阻抗为48Ω。疏水改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缆性能,在通信电缆等领域展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石英纤维复合材料 低介电常数 疏水改性 同轴电缆
下载PDF
高功率同轴电缆组件疲劳寿命分析及维护探讨
7
作者 韩彦明 奚松涛 张海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长线高功率同轴电缆组件主要应用于发射机和天线距离较远的系统,其敷设环境和高功率使用环境使其频繁处于热胀冷缩的状态,内导体由于受约束,会承受较大的内应力作用。由于内导体为整体,且束缚力较小,内应力会在内导体强度相对薄弱的位... 长线高功率同轴电缆组件主要应用于发射机和天线距离较远的系统,其敷设环境和高功率使用环境使其频繁处于热胀冷缩的状态,内导体由于受约束,会承受较大的内应力作用。由于内导体为整体,且束缚力较小,内应力会在内导体强度相对薄弱的位置积聚,促使该位置首先产生疲劳效应并最终发生故障,影响系统使用。文中就长线高功率同轴电缆组件长期工作后的失效进行分析,对长线高功率同轴电缆组件的使用寿命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软件仿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电缆组件内导体从出现开裂到发生故障所能承受的内应力冲击的极限次数,给出了不同长度高功率同轴电缆组件在不同加载功率下的寿命评估以及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保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同轴电缆组件 失效 热胀冷缩 疲劳
下载PDF
基于GD32的同轴电缆长度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斌 剡宇航 何严飞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快速精确地检测同轴电缆长度,以同轴电缆电容为检测对象,选用555定时器搭建多谐振荡电路,以GD32控制器为测量模块,通过GD32边沿捕获测出频率,利用频率与电缆电容、电缆长度的对应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实现电缆长度的测量。结果表明:电缆... 为快速精确地检测同轴电缆长度,以同轴电缆电容为检测对象,选用555定时器搭建多谐振荡电路,以GD32控制器为测量模块,通过GD32边沿捕获测出频率,利用频率与电缆电容、电缆长度的对应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实现电缆长度的测量。结果表明:电缆长度测量相对误差绝对值不超过2%,达到了较好的性能指标;系统按键控制与显示由串口屏实现,可实现测量控制与结果实时显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电缆 长度测量 GD32E103
下载PDF
地铁隧道内民用通信漏泄同轴电缆的电磁环境预测及其安全风险分析
9
作者 周文颖 赵吉庆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为了克服传统电磁数值计算方法对大尺度射频空间场计算的局限性,以准确预测地铁隧道内无线通信信号的电场强度,评估隧道大尺度民用无线通信电磁环境的安全性,本研究首先利用COMSOL软件对隧道小尺度空间内不同制式(3G、4G、5G)的民用无... 为了克服传统电磁数值计算方法对大尺度射频空间场计算的局限性,以准确预测地铁隧道内无线通信信号的电场强度,评估隧道大尺度民用无线通信电磁环境的安全性,本研究首先利用COMSOL软件对隧道小尺度空间内不同制式(3G、4G、5G)的民用无线通信系统辐射终端(漏泄同轴电缆)发射的信号强度进行建模;其次,基于漏泄同轴电缆的辐射机理,对隧道小尺度空间的仿真结果进行理论计算,推导了隧道大尺度空间内不同民用通信频段对应的信号强度,并将隧道内信号接收功率的计算结果与实地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均方根误差不超过1.58 dBm,验证了本论文基于小尺度仿真结果推导隧道大尺度空间内不同民用通信频率信号强度模型的有效性;再次,利用外推法根据已得到信号强度结果,计算出地铁隧道大尺度空间内3G、4G、5G民用通信环境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分别为0.143 V/m、0.098 V/m和0.204 V/m,将隧道内电场强度的计算结果与实地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值和测量值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013 V/m,验证了提出的基于小尺度空间民用通信信号强度建模预测出的大尺度空间内民用通信电磁环境场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有效提高了隧道内大尺度空间电磁环境的计算效率;预测结果表明:地铁隧道内电磁环境功率密度预测的最大值仅为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ICNIRP)公众暴露限值的0.005%,电场强度预测最大值仅为国家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的1.7%,证明了地铁隧道内民用无线通信电磁环境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漏泄同轴电缆 大尺度空间 场强预测
下载PDF
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10
作者 刘鹏辉 董航 +3 位作者 王达 李少伟 宋铁成 陈建平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11期58-69,共12页
由于受列车高速移动引入的多普勒频谱扩展影响较小,基于泄漏电缆架构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管道或隧道场景内的高铁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考虑到多普勒频移和电波传播损耗随着载波频率的降低而减小,采用700 MHz标准频段的5G系统被认为是... 由于受列车高速移动引入的多普勒频谱扩展影响较小,基于泄漏电缆架构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管道或隧道场景内的高铁移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考虑到多普勒频移和电波传播损耗随着载波频率的降低而减小,采用700 MHz标准频段的5G系统被认为是实现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中无线通信的关键途径。面向该通信场景,基于几何单跳多输入多输出泄漏电缆信道模型,分析和对比高速移动场景下视距、非视距的多普勒频谱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5G标准帧结构,采用一种低复杂度的最小均方误差时域信道估计方法,评估信道估计的归一化均方误差性能,并仿真对比相应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误块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泄漏电缆的700 MHz频段5G系统能够支撑最高速度达1000 km/h的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无线通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 泄漏电缆 多普勒频谱 5G系统 性能评估
下载PDF
绝缘垫片缺陷对射频电缆电场分布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周歧斌 单威 +3 位作者 边晓燕 谌云峰 吴勇 赵信翔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6,共9页
大功率空气绝缘射频同轴电缆在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其重要的绝缘部件——绝缘垫片在常见缺陷存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对射频同轴电缆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包含内外导体和绝缘垫片的射频同轴电缆数值模型并... 大功率空气绝缘射频同轴电缆在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其重要的绝缘部件——绝缘垫片在常见缺陷存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对射频同轴电缆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包含内外导体和绝缘垫片的射频同轴电缆数值模型并在有限元软件中搭建其静电场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基于所搭建的模型调节缺陷的形态、位置参数研究内部气泡、表面异物和界面缺陷对绝缘垫片电场分布的影响,并与无缺陷时的电场强度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绝缘垫片电场分布与内部气泡形态有关,并且距离内导体越近,电场畸变越严重;表面异物的尺寸、位置、排列方式都会影响电场分布,其中导电颗粒对电场的影响比沙粒大;界面缺陷对电场的影响程度与缺陷厚度成负相关,与缺陷深度成正相关。综上,3种缺陷中导致电场畸变最严重的缺陷是表面异物,其次是界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同轴电缆 空气绝缘 绝缘垫片 内部气泡 表面异物 界面缺陷
下载PDF
基于M-LSTM与Resnet并联网络的同轴线缆开路故障定位方法
12
作者 谢俊波 顾诗渤 许为龙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221-226,共6页
为了同轴线缆的高效维护和修理,精确、有效地定位同轴线缆开路故障非常关键,提出一种基于M-LSTM与Resnet并联网络的开路故障定位方法 SROCFL。该方法利用HFSS软件建立单端带有激励信号源的同轴线缆开路故障模型,通过对故障模型仿真,获... 为了同轴线缆的高效维护和修理,精确、有效地定位同轴线缆开路故障非常关键,提出一种基于M-LSTM与Resnet并联网络的开路故障定位方法 SROCFL。该方法利用HFSS软件建立单端带有激励信号源的同轴线缆开路故障模型,通过对故障模型仿真,获取了在阻抗不连续和有噪声情况下的电压幅值序列数据;提出矩阵式LSTM (M-LSTM),用于充分提取开路故障电压幅值序列的时域特征;再对电压幅值序列做希尔伯特-黄变换获得时频域分布谱图,引入Resnet,提取时频域分布谱图的局部时频域特征。该方法利用M-LSTM与Resnet并联网络捕获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能增强局部时域特征,减少时频域变换带来的信息损失。相比于现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ROCFL方法在机载同轴线缆开路故障定位中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线缆 开路故障定位 LSTM Resnet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在5G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青青 李彤 +2 位作者 周鹏飞 陈越 安丽华 《有机氟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29-33,共5页
聚四氟乙烯以其优异的介电性能、耐热性、独特的成型方式等特性,使其在5G领域拥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而5G技术已逐渐成为支持经济发展和加速社会创新的软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如何更好地发挥聚四氟乙烯的特性,并开拓聚四氟乙烯在5G领域的... 聚四氟乙烯以其优异的介电性能、耐热性、独特的成型方式等特性,使其在5G领域拥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而5G技术已逐渐成为支持经济发展和加速社会创新的软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如何更好地发挥聚四氟乙烯的特性,并开拓聚四氟乙烯在5G领域的应用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简要介绍5G技术对通信材料的要求,分别综述了聚四氟乙烯在高频覆铜板、射频线缆、天线滤波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5G 高频覆铜板 射频同轴电缆
下载PDF
利用同轴电缆和对讲机在室内覆盖施工现场通信的研究
14
作者 闵强 王涛涛 黄志勇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室内覆盖项目的施工现场通信是工程建设者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为解决在大型综合楼、深层地下室、地铁及隧道等室内覆盖参建人员之间的通信交流问题,耗费建设者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用同轴电缆和对讲机组成的即时通信系统,较好地解... 室内覆盖项目的施工现场通信是工程建设者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为解决在大型综合楼、深层地下室、地铁及隧道等室内覆盖参建人员之间的通信交流问题,耗费建设者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用同轴电缆和对讲机组成的即时通信系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改善室内覆盖参建者们在施工现场的通信交流状况,大幅提升室内覆盖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主要介绍了同轴电缆和对讲机组成通信系统的技术要点与相关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室内覆盖 同轴电缆 对讲机
下载PDF
基于5G新型双通道泄漏电缆设计及实现
15
作者 查昊 杨军 王耀民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59-63,76,共6页
针对当下泄漏电缆覆盖的问题及5G网络对高速率、高容量、可靠数据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双通道泄漏电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现和验证,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评估进行优化设计。随后,通过详细的实验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 针对当下泄漏电缆覆盖的问题及5G网络对高速率、高容量、可靠数据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双通道泄漏电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现和验证,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评估进行优化设计。随后,通过详细的实验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5G深度覆盖场景建设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双通道泄漏电缆 MIMO 速率
下载PDF
提升高铁隧道5G网络覆盖效果的研究
16
作者 李益锋 王晓军 +3 位作者 罗安宁 袁平 王贞凯 朱齐驱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4期142-145,共4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高铁通向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形成四通八达高铁网络。我国地形复杂,高铁必然存在大量的隧道里程,为了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通信网络需求,国内电信运营企业在隧道内进行了5G网络覆盖建设。由于高铁运行特性、...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高铁通向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形成四通八达高铁网络。我国地形复杂,高铁必然存在大量的隧道里程,为了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通信网络需求,国内电信运营企业在隧道内进行了5G网络覆盖建设。由于高铁运行特性、高铁车体特性和隧道内的安全性要求,导致5G网络在隧道内的覆盖不能满足覆盖需求;同时高铁上高端移动用户集中,数据业务发生频繁,是5G网络需要重点覆盖的场景。文章通过分析高铁覆盖存在的问题,在保证高铁隧道运营安全性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补充拓展,尽可能地提升5G网络的信号覆盖,以满足网络覆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5G 安全性 漏泄同轴电缆 信源功率
下载PDF
高电压大电流柔性脉冲功率同轴电缆设计
17
作者 樊群 李永江 《电线电缆》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于关键材料选择、柔性结构、大截面同轴低回路电阻和结构参数设计,研制了高电压大电流柔性脉冲功率同轴电缆,并通过仿真和试验,进行电气强度、机械强度和温升分析。结果表明,产品达到了设计预期,满足使用要求,可实现相应的性能和功能。
关键词 脉冲功率同轴电缆 高柔性 大电流 高电压 低回路电阻
下载PDF
车载通信同轴电缆及连接器屏蔽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理刚 李高磊 +1 位作者 向云秀 罗宝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探究同轴电缆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基于屏蔽衰减的三同轴法搭建测试台,评估车载通信同轴电缆及连接器的屏蔽效能.试验研究了同轴电缆屏蔽层、末端连接器和分段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并获得0.1 MHz~3 GHz内的屏蔽效能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同轴电缆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基于屏蔽衰减的三同轴法搭建测试台,评估车载通信同轴电缆及连接器的屏蔽效能.试验研究了同轴电缆屏蔽层、末端连接器和分段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并获得0.1 MHz~3 GHz内的屏蔽效能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车载通信同轴电缆RG174系列,双层屏蔽比单层屏蔽的屏蔽效能高10~15 dB,电缆分段及末端连接器均会降低其屏蔽效能,带有末端连接器且分段的电缆屏蔽效能降低更明显,降幅可达10 dB,并且末端连接器会改变电缆的截止频率.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车载通信同轴电缆的选用及分段布局设计,解决车载通信设备在电缆及其连接部位的电磁发射和受扰等电磁兼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屏蔽效能 三同轴法 同轴电缆 连接器
下载PDF
关于视频传输链路信号完整性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飞 严少奇 +1 位作者 季勇 马翔 《新技术新工艺》 2023年第11期14-18,共5页
同轴电缆因其信号保真度高、带宽宽,常被用来传输高清视频信号,高清视频信号在不同部件之间长链路传输,经过多次电缆连接器转接。电缆和连接器多次转接,改变了传输链路的特性阻抗,降低了信号传输效率,增大了视频传输链路的插入损耗和回... 同轴电缆因其信号保真度高、带宽宽,常被用来传输高清视频信号,高清视频信号在不同部件之间长链路传输,经过多次电缆连接器转接。电缆和连接器多次转接,改变了传输链路的特性阻抗,降低了信号传输效率,增大了视频传输链路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造成视频信号丢帧,引起图像闪烁、图像波纹等干扰问题。通过对传输链路部件之间连接器转接方法的分析,对整个传输链路插入损耗进行测试和比较,找出影响传输链路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优化电缆转接和布线工艺,降低同轴电缆的插入损耗,提高了整个链路的传输效率,解决了视频闪烁、图像波纹等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电缆 特性阻抗 插入损耗 回波损耗 阻抗匹配
下载PDF
基于FMCW的10kV配电电缆故障定位及类型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书静 龚梁涛 +3 位作者 詹博博 梁聪 王伟 李成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52-4462,共11页
为了解决电缆输入阻抗谱法对高阻故障定位距离较短、遮蔽区域大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的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电缆故障定位及类型识别方法。首先,依据FMCW电缆故障定位的原理结合电缆分布... 为了解决电缆输入阻抗谱法对高阻故障定位距离较短、遮蔽区域大等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的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电缆故障定位及类型识别方法。首先,依据FMCW电缆故障定位的原理结合电缆分布参数模型进行电缆故障定位仿真,获取电缆的FMCW幅值谱、相位谱。仿真结果表明,幅值谱可用于故障定位,相位谱可用于故障类型识别。根据仿真结果获取不同类型电缆故障(开路、短路、高阻、低阻故障)的相位谱特征。最后,在300m的射频同轴电缆和194m的10k V-XLPE电缆上进行测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FMCW幅值谱能有效定位电缆的故障;FMCW相位谱的相位特征可以区分开路、短路、高阻、低阻故障。相较于电缆输入阻抗谱法,FMCW方法将高阻故障的检测距离从20 m提高至200m,将输入阻抗法40%的遮蔽区域降至18.2%以内,且对高阻故障的灵敏度从2 kΩ(40Z0)提高至10 kΩ(200Z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同轴电缆 故障定位 类型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