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be heat flow value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官保 刘保华 李乃胜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3-249,共7页
Bottom temperature variation (BTV)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determining the thermal gra- dient and heat flow of the sediments in shallow seas. The water dep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is mostly below 150m, and the h... Bottom temperature variation (BTV)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determining the thermal gra- dient and heat flow of the sediments in shallow seas. The water dep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is mostly below 150m, and the heat flow measurement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BTV. Following a statistical algorithm, we rechecked the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data of the cruises KX90-1 and KX91-1, carried out by a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 and Japan, and calculate the heat flow in a site without long-term temperature record. The calculated heat flow in the site was 58.6±3.6 mW/m2, being just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drill heat flow value of East China Sea shelf. The inversed amplitude spectrum of BTV has a peak in frequency of 1/10 per year, and the annual compon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Comparison with two lakes of Lake Greifensee and Lac Leman (i.e. Lake Geneva), which are in different water depth, revealed that with increasing water depth, the peak of amplitude spectrum moved towards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The heat flow value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and from petroleum bore hole in East China Sea shelf are much more close to that in southeast China than in Okinawa Trou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China Sea shelf heat flow bottom temperature variation
下载PDF
The Gravity Flow on a Shelf-Edge-Slope-Basin-Floor Complex in Qiongdongnan Basi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Ming Su~1,Xinong Xie~1,Yunlong He~1,Tao Jiang~1,Chen Zhang~1,Shanshan Tian~1,Junliang Li~2 1.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China. 2.Department of Technology,Zhanjiang Branch of CNOOC,Zhanjiang 524057,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25-225,共1页
The Qiongdongnan Basin lies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o the west the basin is bound by the Red River Fault and the Yinggehai Basin,to the east by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and to the south by... The Qiongdongnan Basin lies in the west part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o the west the basin is bound by the Red River Fault and the Yinggehai Basin,to the east by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and to the south by the Xisha Rise.In this study,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was set up and 11 third-order sequences were distinguished.B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y flow shelf-Edge-Slope-Basin-Floor Complex Qiongdongnan Basi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工业厂房+高架仓库自动灭火系统设计重点及思考
3
作者 曹平 郭喜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4,共5页
工业厂房+高架仓库消防系统应项目的需求和建筑高度、使用功能、货架形式的多样性涉及到防火分隔水幕、自动消防炮、顶板下的喷水灭火系统、货架内喷水灭火系统多个系统的选择。就某化妆品工业建筑的工程实例及设计特点,介绍工业建筑的... 工业厂房+高架仓库消防系统应项目的需求和建筑高度、使用功能、货架形式的多样性涉及到防火分隔水幕、自动消防炮、顶板下的喷水灭火系统、货架内喷水灭火系统多个系统的选择。就某化妆品工业建筑的工程实例及设计特点,介绍工业建筑的水消防系统,进一步就如何更好的执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17)、《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GB 51427-2021)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高架仓库 防火分隔水幕 自动消防炮 储存方式 喷头流量系数 货架形式
下载PDF
粤西陆架温度锋三维结构与季节变化机制分析
4
作者 谭可易 谢玲玲 +2 位作者 李明明 李敏 李君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55,共14页
基于2018–2019年现场高分辨率温度观测和1993–2021年的CMEMS再分析海表温度(SST)和风场数据,分析粤西陆架海温盐锋的三维结构、季节变化和影响机制。多年SST数据显示,海表温度锋冬季最强、出现概率和覆盖宽度最大,量值分别为0.049℃/k... 基于2018–2019年现场高分辨率温度观测和1993–2021年的CMEMS再分析海表温度(SST)和风场数据,分析粤西陆架海温盐锋的三维结构、季节变化和影响机制。多年SST数据显示,海表温度锋冬季最强、出现概率和覆盖宽度最大,量值分别为0.049℃/km、75%和66 km。春季和夏季次之,而秋季则几乎完全消失。冬季锋面平均离岸50 km,夏季则向岸靠近为23.1 km。2018年春季、夏季和2019年夏季的现场观测进一步给出锋面在次表层的三维结构,结果显示春、夏季20m等深线以浅处均有锋面存在,该锋面是沿岸高温海水与离岸低温海水辐聚而成,随着深度的增加锋面强度减小,覆盖范围向岸收缩。20m以深水域锋面在次表层中强于表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强并向岸偏移。相关性和信息流分析发现,海表面风应力旋度和沿岸风是影响粤西陆架海表温度锋面的重要因素。该温度锋存在年际变化,PDO负位相时的La Niña年锋面强度出现极大值,而PDO正位相时的El Niño年则对应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锋 季节分布 三维结构 信息流 粤西陆架
下载PDF
东海陆架与台湾海峡地层中混合事件层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单新 石学法 +3 位作者 金丽娜 乔淑卿 刘升发 党院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9-609,共11页
混合事件层是混合重力流或浊流与碎屑流之间过渡流体类型的沉积产物,是21世纪初沉积学领域的重要发现。混合事件层通常发现于深海、深湖平原以及深水扇边缘等深水区域,在浅海相地层中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文以东海中部陆架和台湾海峡内... 混合事件层是混合重力流或浊流与碎屑流之间过渡流体类型的沉积产物,是21世纪初沉积学领域的重要发现。混合事件层通常发现于深海、深湖平原以及深水扇边缘等深水区域,在浅海相地层中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文以东海中部陆架和台湾海峡内三角洲沉积中发现的全新世混合事件层为研究对象,对混合事件层的沉积和粒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明确了混合事件层的成因可能为陆架内垮塌和异重流。本研究发现了浅海混合事件层碎屑流段分层的新现象,并将其解释为碎屑流垂向分层或纵向分异。本次三角洲-陆架地层中发现的混合事件层表明混合重力流不仅可以发生在深海区域,同时也是浅海重要的沉积物顺坡搬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 台湾海峡 三角洲 重力流 混合事件层
下载PDF
东非大陆边缘穆伦达瓦盆地成藏模式及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6
作者 臧晓琳 逄建东 +2 位作者 王震 朱泽栋 孔为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10期37-44,共8页
穆伦达瓦盆地历经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除发现两个非常规油田外,还获得了6个常规油气田发现,但都不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盆地是否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条件,是投资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盆地演化、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海域... 穆伦达瓦盆地历经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除发现两个非常规油田外,还获得了6个常规油气田发现,但都不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盆地是否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条件,是投资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盆地演化、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海域油气勘探的经验,建立穆伦达瓦盆地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到穆伦达瓦盆地东部Sakamena次盆Karoo裂谷期烃源岩较为证实,且发育优质砂岩储层,已经发现的断裂背斜、断裂鼻状构造、断块等构造圈闭是盆地以往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以Bemolanga油砂、Tsimiroro重油为代表。其次盆地中部浅海陆架区上白垩统砂岩也发现两个常规油气田,但是产量低,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而海域除了发育构造圈闭外,最重要的圈闭类型就是重力流相关的深切谷复合体、深水扇叶状复合体岩性圈闭,这将是今后盆地商业性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伦达瓦盆地 成藏模式 Karoo裂谷 浅海陆架区 重力流 深水扇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NSQ2陆架边缘三角洲的识别标志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10
7
作者 易雪斐 张昌民 +1 位作者 李少华 杜家元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陆架边缘三角洲是根据相对海平面变化进行分类的一种三角洲类型,是指发育于大陆架边缘、越过大陆坡折向陆坡延伸的三角洲。借助岩心资料、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对珠江口盆地NSQ2低位域的沉积物进行了分析,认为此时存在陆架边缘三... 陆架边缘三角洲是根据相对海平面变化进行分类的一种三角洲类型,是指发育于大陆架边缘、越过大陆坡折向陆坡延伸的三角洲。借助岩心资料、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对珠江口盆地NSQ2低位域的沉积物进行了分析,认为此时存在陆架边缘三角洲。因为从地震剖面上可见前积体越过陆架坡折继续向盆地进积,形成向海和向陆减薄的楔形体;从岩心上可见砂泥岩交互的三角洲前缘前端的滑塌体和以浊积水道沉积为主的重力流沉积;在测井曲线上,可见典型的漏斗形,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远沙坝序列及块状箱形重力流水道;在平面上,其砂厚图主要呈弓形或新月形状。综合这些特征认为NSQ2低位时期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并且总结了该地区的稳定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边缘三角洲 重力流 坡折 低位体系域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关于南海北部深水重力流沉积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6
8
作者 庞雄 柳保军 +2 位作者 颜承志 刘军 李元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4-119,共6页
深水沉积主要泛指陆架以外的沉积,尤以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的沉积受到深水油气勘探界的关注,它的沉积成因、过程和相组成均与河流、三角洲、浅海等牵引流沉积有很大的差异。当前南海北部大规模深水勘探已经全面展开,正确认识深水重力流沉... 深水沉积主要泛指陆架以外的沉积,尤以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的沉积受到深水油气勘探界的关注,它的沉积成因、过程和相组成均与河流、三角洲、浅海等牵引流沉积有很大的差异。当前南海北部大规模深水勘探已经全面展开,正确认识深水重力流沉积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油气勘探对深水重力流沉积缺乏勘探实践,目前对深水重力流沉积有不同的理解,如深水重力流沉积一定要在多深的水下沉积,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判识一定要有深水环境的标志,深水重力流沉积作用保留在地层中的沉积层理构造特征一定是重力流流态的等。通过南海北部深水实钻资料和沉积体系的研究,认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具有偶发而动、沿坡搬运、择低而积、有限分布的特点。陆架坡折带以外的粗陆源碎屑沉积以重力流沉积成因为主,低位体系域的重力流更易于发育砂岩储层。陆坡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特点表明储层识别是深水勘探的关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重力流 储层 陆架坡折带 白云深水区
下载PDF
末次冰期盛期长江入海流路探讨 被引量:26
9
作者 夏东兴 刘振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7-94,共8页
通过对现代长江口外东海内陆架和外陆架三条地震剖面的地层和埋藏地貌分析 ,并经与相关钻孔和现代长江三角洲第四纪研究资料对比 ,在东海陆架研究区内未发现末次盛冰期时古长江沉积和古河谷 ,前人所称之长江古河谷实际上是现代潮流水道 .
关键词 末次冰期 长江 东海陆架 入海流路 古河谷 沉积相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带海底滑坡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磊 吴时国 +1 位作者 李清平 王大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为了解海底滑坡在陆架坡折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影响海底滑坡发育的因素,以最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地貌分析和地震解释技术,通过对滑坡的地貌形态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进行详细刻画,在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带... 为了解海底滑坡在陆架坡折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影响海底滑坡发育的因素,以最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地貌分析和地震解释技术,通过对滑坡的地貌形态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进行详细刻画,在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带新近纪地层中识别出多处海底滑坡,明确了其分布范围并建立了滑坡发育的地质模式。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流体活动的综合作用是导致研究区海底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海底滑坡发源于海底峡谷的朔源侵蚀,向上陆坡扩展并终止于陆架坡折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架坡折带 海底滑坡 相对海平面变化 流体活动
下载PDF
西澳大陆架深水重力流砂体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帆 于兴河 +2 位作者 李胜利 路琳琳 陈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8,共11页
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是目前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针对西澳大陆架Vulcan次盆南部Vulcan组砂体成因类型、沉积体系展布、富砂区控因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岩芯观察、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属性的分析,刻画了以海相三角洲前缘滑塌体为主导的... 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是目前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针对西澳大陆架Vulcan次盆南部Vulcan组砂体成因类型、沉积体系展布、富砂区控因不明确等问题,通过岩芯观察、钻测井资料和地震属性的分析,刻画了以海相三角洲前缘滑塌体为主导的贫砂富泥型深水沉积体展布,重点研究了深水沉积砂体的分布规律和富集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区东南部的缓坡带发育海相三角洲,在Swan地堑边界断层下降盘发育滑塌体和浊积体,北西部的陡坡带发育水下扇沉积。深水砂体的富集在4个层次上受5种因素的控制,表现为"四级五元"的控制特征,即:构造决定了沉积体系类型,海平面的升降约束了砂体在层序中的分布层位,沉积底形控制了深水沉积体系的外观形态,断层调节带改变了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深水底流对砂体进行了二次分配。该认识对研究区寻找规模储层和油气勘探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 深水沉积 重力流 富集规律 控砂机制
下载PDF
下刚果盆地深水沉积中新统层序划分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笑 王振奇 +2 位作者 李士涛 刘启亮 李健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3,共7页
对于具有较宽陆架的下刚果盆地,当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陆架区沉积中心向外陆架迁移,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其为深水区提供大量陆源碎屑物质,使低位体系域发育碎屑流沉积、浊流水道及前端扇体系;当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沉积中心后退至内/... 对于具有较宽陆架的下刚果盆地,当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陆架区沉积中心向外陆架迁移,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其为深水区提供大量陆源碎屑物质,使低位体系域发育碎屑流沉积、浊流水道及前端扇体系;当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沉积中心后退至内/中陆架,使深水区海侵+高位体系域以深海、半深海原地泥质沉积及泥质碎屑流沉积为主。深水层序以凝缩层段为界,层序界面之上为泥质碎屑流沉积,或者为浊流沉积;界面之下以深海、半深海原地沉降泥质沉积为主。测井曲线界面多为岩性突变面,GR曲线由"微齿状"转变为退积的"钟形"或加积的"箱形"。根据上述沉积旋回特征,将下刚果盆地中新统地层划分了7个三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海平面的周期性变化决定陆架区沉积中心的位置,从而决定了对深水区的沉积物供给,同时沉积物供给量主要受构造和气候的控制,潮湿的气候(冰室气候)及构造抬升有利于陆上沉积物的剥蚀,沉积物供给相对增加,从而决定了深水层序发育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层序地层 陆架边缘三角洲 碎屑流 浊积水道
下载PDF
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温度指标应用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南青云 李铁刚 +1 位作者 陈金霞 孙晗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6,共6页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分析低纬陆架痕量长链烯酮过程中的升温速率和载气流速两个主要条件进行了探讨,对比了不同的程序升温速率和不同载气流量条件下烯酮的分离效果和检测精确度及重现性。研究发现色谱分析条件对低纬度痕量长链烯酮的分析有显著的影响。当前广泛适用于中低纬度开放大洋沉积物样品的较高的程序升温方法难以对低纬度高陆源物质冲淡作用影响下的陆架海沉积物样品进行有效的分离分析。在接近U3K7′指标适用温度上限且C37∶3烯酮含量极低的情况下(1ng/g干样,计算温度接近27℃),采用较低的程序升温速率分离C37∶3和C37∶2及后续化合物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且分析的精确度和重现性较之高的升温速率好。在对痕量且接近温度适用极限的烯酮样品进行分析时,应采用相对较小的载气流量以便获得理想的分离度和更加精确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烯酮 痕量 升温速率 载气流量 低纬度陆架海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印度板块的影响
14
作者 赵峰梅 李三忠 +7 位作者 刘鑫 戴黎明 索艳慧 周均太 焦倩 吴奇 徐磊 庞洁红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6,共8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以新生代为主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位于菲律宾板块俯冲与印度板块俯冲的前缘交接地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使得欧亚板块浅部发育向东的挤出构造,同时,印度板块和华南地块深部的软流圈也沿欧亚板块下的... 东海陆架盆地是以新生代为主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位于菲律宾板块俯冲与印度板块俯冲的前缘交接地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使得欧亚板块浅部发育向东的挤出构造,同时,印度板块和华南地块深部的软流圈也沿欧亚板块下的软流圈通道向东南蠕变运移,在东海陆架盆地受阻而形成地幔上涌,驱动中国东部广泛裂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楔入的远程效应导致菲律宾板块俯冲后退、俯冲角度变大,这些也是东海陆架盆地断陷、构造反转、构造跃迁总体由西向东迁移的重要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板块 东海陆架盆地 地幔流 构造跃迁
下载PDF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在确定重力流临界坡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颖 王晓州 +1 位作者 王英民 张春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3-468,共6页
主要采用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别对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进行了探讨,并对重力流的滑动临界坡度进行了分析。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存在较大差异,斜坡梯度大致为6m/km的斜坡带足以发生砂质碎屑流,洪水型浊流所需要... 主要采用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别对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进行了探讨,并对重力流的滑动临界坡度进行了分析。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存在较大差异,斜坡梯度大致为6m/km的斜坡带足以发生砂质碎屑流,洪水型浊流所需要的坡度最小;斜坡高差是影响沉积物再搬运重力流发育的重要条件,因此再搬运重力流所需要的坡度最大;而重力流在坡度大于0.1°时即可以滑动。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是形成重力流的关键。并且结合实例,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重力流的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坡 重力流 临界坡度 松辽盆地
下载PDF
考虑客流分布的生鲜品货架空间动态分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斌 陈淮莉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0-1726,共7页
针对生鲜品利润微薄和有限的货架资源投入的问题,假定生鲜品的需求率与客流量、货架展示量、价格3种因素相关。基于不同时段的客流量构建生鲜品货架空间动态分配模型,以分析不同的货架空间规模与互补品对货架空间分配策略的影响。探讨... 针对生鲜品利润微薄和有限的货架资源投入的问题,假定生鲜品的需求率与客流量、货架展示量、价格3种因素相关。基于不同时段的客流量构建生鲜品货架空间动态分配模型,以分析不同的货架空间规模与互补品对货架空间分配策略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的价格敏感度和货架空间弹性因子情况下的货架空间分配策略。算例研究表明货架空间弹性因子、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对利润影响较大,补货方式对利润也有一定的影响,以此给予零售商挖掘货架资源的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品 客流量 货架空间动态分配 库存补充
下载PDF
南海东沙海区冬季跨陆坡运动的动力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孝荣 王强 +1 位作者 周伟东 周生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利用全球海洋温盐集(WOA13)气候态温盐数据对南海环流进行诊断计算,分析东沙海区冬季气候态跨陆坡运动特征。诊断结果表明:跨陆坡运动的水平和垂向断面分布,反映出该海区跨陆坡运动存在反对称结构,即东沙岛... 基于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利用全球海洋温盐集(WOA13)气候态温盐数据对南海环流进行诊断计算,分析东沙海区冬季气候态跨陆坡运动特征。诊断结果表明:跨陆坡运动的水平和垂向断面分布,反映出该海区跨陆坡运动存在反对称结构,即东沙岛以东向陆架方向运动、以西向外洋方向运动。根据正压涡度平衡方程逐项分析,探讨了东沙海区跨陆坡运动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地形与斜压联合效应项(joint effect of baroclinicity and bottom relief,JEBAR)和地转位势涡度平流项(advection of the geostrophic potential vorticity,APV)主导了涡度平衡,平流项和扩散项作用次之,且JEBAR、APV及平流扩散各项在东沙岛东西两侧均表现为正负号相反分布;相比而言,海表风应力项和海底摩擦力项的影响为小量。东沙海区密度场相对于地形的不均匀分布,使得东沙以东JEBAR分布为正、以西JEBAR分布为负,这种分布是导致反对称的跨陆坡运动发生的主要内在机制,且东沙岛地形和不均匀密度场分布是这种动力机制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模型 跨陆坡运动 涡度平衡 南海
下载PDF
频率域多核匹配检测埃默里冰架冰流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泽 康志忠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5,共8页
冰架表面流速是对冰架进行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因素。针对频率域影像互相关检测冰流速的过程中匹配结果对核窗口大小的选择具有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了在影像匹配的过程中使用多个不同大小的核窗口进行匹配验证同名点位置的方法。为了评估该... 冰架表面流速是对冰架进行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因素。针对频率域影像互相关检测冰流速的过程中匹配结果对核窗口大小的选择具有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了在影像匹配的过程中使用多个不同大小的核窗口进行匹配验证同名点位置的方法。为了评估该结果的可靠性,使用美国国家冰雪中心发布的全南极冰流速度集埃默里冰架地区的冰流速作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获取较为稳定的埃默里冰架冰流速度场,其结果与全南极冰流速度集埃默里冰架地区的流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A数据 频率域影像匹配 多核 埃默里冰架 冰流速
下载PDF
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层序地层结构与控制因素——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重力流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思路 被引量:27
19
作者 庞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陆架坡折带以外的陆坡深水区陆源碎屑沉积物以深水重力流成因的沉积为主,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储层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在对诸多有关深水沉积和层序地层学经典论著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深水重力流沉积机理,形成了南海北... 陆架坡折带以外的陆坡深水区陆源碎屑沉积物以深水重力流成因的沉积为主,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储层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在对诸多有关深水沉积和层序地层学经典论著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深水重力流沉积机理,形成了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重力流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深水沉积储层研究应以深水重力流沉积理论为指导,以构建三级层序地层等时格架为基础,以识别共同控制主要深水重力流沉积砂岩储层区域分布的陆架坡折带、三级层序界面、低位体系域等结构单元为研究思路,强调对等时地层结构的解释来远距离预测深水沉积的分布;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剖析应充分考虑陆架坡折带以下低位体系域的沉积物来源、输送体系与沉积体的响应关系,进行跨层序界面、跨体系域和穿时性的沉积结构脉络关系研究,即陆架浅海区的前一层序高位体系域沉积物组成,陆坡区层序界面之上的峡谷水道,低位体系域扇体的形态和古沉积地貌等源-沟-扇的沉积结构脉络关系,以及深水扇系统内的沉积体结构响应和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重力流层序地层学 陆架坡折带 白云深水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重力流沉积机理 被引量:35
20
作者 庞雄 朱明 +3 位作者 柳保军 颜承志 胡琏 郑金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6-653,共8页
根据近年的勘探实践,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的优质储层主要为深水重力流砂岩沉积成因,探讨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的沉积机理是储层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深水重力流的流动机制和流变过程的理解以及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沉积结构的分... 根据近年的勘探实践,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的优质储层主要为深水重力流砂岩沉积成因,探讨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的沉积机理是储层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深水重力流的流动机制和流变过程的理解以及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沉积结构的分析认为,陆坡区是深水重力流的主要沉积环境,陆架坡折带控制了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发育分布。南海北部宽陆架背景使得沉积作用更明显地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白云凹陷深水区主要的粗粒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与相对低海平面有关。高位末期古珠江三角洲推进到了陆架边缘,低海平面期间重力流沉积在白云凹陷深水陆坡区形成了平面上的多点源-线源的多水道-朵叶体散布,时间上有先后层次地周期性出现的沉积模式,这种沉积模式导致了砂岩储层分布的散布性、诡异性和形成岩性圈闭的复杂性。多水道化中小规模的复杂砂体分布是白云凹陷深水储层的特色。深水重力流具有沿坡搬运,下切成沟,坡缓减速,择低而积,稀释分异,有限分布等特点。重力流的流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在流动过程中被海水混入稀释而导致的砂、泥分异作用,这是砂泥混合重力流能够析出砂岩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深水区 重力流 流态变化 沉积机理 陆架坡折带 优质砂岩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