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机械法实施下沉式泵房技术研究
1
作者 熊田芳 岳彬 +2 位作者 宋彦杰 渐明柱 周胜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为了解决目前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设置泵房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天津市既有线内置式泵房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优化排水泵总体布置形式,通过管片底部开孔下探来增加集水坑深度,以满足排水相关要求。提出在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采用机械法实施下... 为了解决目前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设置泵房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天津市既有线内置式泵房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优化排水泵总体布置形式,通过管片底部开孔下探来增加集水坑深度,以满足排水相关要求。提出在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采用机械法实施下沉式泵房外挂集水坑的技术方案,以满足集水坑的有效容积需求,从而缩短集水坑的纵向长度,减少对道床结构的不利影响。提出与该项技术实施相关的特殊衬砌管片构造形式、结构方案、实施步骤等,并对该项技术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该项技术整体施工风险可控、结构方案合理。鉴于目前地下工程建设需求,研发一种在盾构区间正线隧道内采用机械法实施下沉式泵房外挂集水坑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沉式泵房 外挂集水坑 机械法 特殊衬砌管片
下载PDF
单洞对向超特长隧道通风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严涛 王明年 +1 位作者 郭春 王玉锁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545-1549,1579,共6页
总长7.954km的巴朗山隧道为单洞双向交通,为国内最长的单洞公路隧道。设计采用平导压入式分段纵向式通风方式。通过建立通风网络进行优化,计算出随着横通道打开条数的增多,通风能耗成一个下降趋势,当横通道全部打开时,通风能耗最少。但... 总长7.954km的巴朗山隧道为单洞双向交通,为国内最长的单洞公路隧道。设计采用平导压入式分段纵向式通风方式。通过建立通风网络进行优化,计算出随着横通道打开条数的增多,通风能耗成一个下降趋势,当横通道全部打开时,通风能耗最少。但横通道全部打开,通风系统较为复杂,需要在各条横通道间设置风窗调节,实施及运营管理较为复杂,建议开启三条横通道送风。针对巴朗山隧道具体工况,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得出开启三条横通道的位置除了中间第五条横通道开启外,左侧开启的一条横通道在距洞口2 284 m,右侧开启的一条横通道在距洞口2 192 m处所需风机风压最小,为最节能横通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洞对向超特长隧道 平导压入式分段纵向式通风 通风网络 优化研究
下载PDF
沉管隧道在越江工程中的地位以及有关的新认识 被引量:20
3
作者 管敏鑫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4年第1期1-4,9,共5页
文章阐述了越江工程中的隧、桥比较和隧、隧比较 ,同时对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施工中的有关问题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看法 。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地基基础 沉管施工
下载PDF
沉管隧道长大管节海上施工物理模型试验思路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梁邦炎 卢普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0-176,共7页
长大管节海上寄放、浮运和沉放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响应是沉管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现有的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均无法精确计算。基于相似理论和相对运动概念,在拖曳水池完成了沉管管节寄放、浮运和沉放系列水动力学试验,得到了沉管管... 长大管节海上寄放、浮运和沉放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响应是沉管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现有的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均无法精确计算。基于相似理论和相对运动概念,在拖曳水池完成了沉管管节寄放、浮运和沉放系列水动力学试验,得到了沉管管节在不同风浪流载荷组合作用下的管节受力和运动响应,可为数值仿真分析提供关键参数取值依据,也可为长大管节的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 寄放 浮运 沉放 缆力 运动响应
下载PDF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浮运、沉放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15
5
作者 邓建林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4-919,共6页
沈家门港隧道工程为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修建的海底行人交通隧道。为解决海浪、潮汐等对沉管隧道施工的影响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分析和管段浮运、沉放方法的选择,施工窗口时间的确定,针对管段浮运、沉放、水力压接、回填等关键问题进... 沈家门港隧道工程为我国大陆首次采用沉管法修建的海底行人交通隧道。为解决海浪、潮汐等对沉管隧道施工的影响问题,通过力学计算分析和管段浮运、沉放方法的选择,施工窗口时间的确定,针对管段浮运、沉放、水力压接、回填等关键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阐述。得出:通过合理的施工窗口时间确定、施工方法的选择、具体施工参数的确定、适当的安全系数放大等施工控制技术,能实现海底隧道管段的浮运和沉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管隧道 浮运 沉放 施工控制技术
下载PDF
内河中游沉管隧道管节浮运沉放水文窗口选择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建坤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7-1044,共8页
沉管隧道工程管节浮运沉放对浮运水位和流速的要求高。南昌红谷隧道为国内首座内河中游沉管隧道,受季节降水影响,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大,满足浮运条件的水文窗口较少。通过对管节受到的水流力和拖轮拖力计算,确定水文边界条件。采用声学... 沉管隧道工程管节浮运沉放对浮运水位和流速的要求高。南昌红谷隧道为国内首座内河中游沉管隧道,受季节降水影响,水位和流速变化幅度大,满足浮运条件的水文窗口较少。通过对管节受到的水流力和拖轮拖力计算,确定水文边界条件。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浮运航道内关键点和控制断面流速、水位进行监测作为水文预报的基础。采用相应水位(流量)法和合成流量法相结合的方法预测隧址位置水位、流量,将预测的水位、流量结果导入数值计算模型计算浮运航道内的流场分布。现场实测表明,水位和流速预测误差为±30 cm、±0.15 m/s,满足管节浮运水文预报精度的要求,并有效指导浮运沉放水文窗口的选择,保障红谷隧道管节浮运沉放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沉管隧道 管节浮运沉放 水文窗口 水文预报
下载PDF
某工程沉管隧道管节体量及纵向体系比选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邵敏 王勇 刘文 《中国港湾建设》 2021年第7期19-23,共5页
目前国内沉管隧道对水深较小、对接水压小、疏浚量控制要求高、船机作业条件受限的浅水域大型沉管隧道的建设技术鲜有涉及。通过对浅水域沉管隧道管节体量及纵向体系进行比选分析,结合多项技术参数,探讨了沉管隧道管节及接头体系的影响... 目前国内沉管隧道对水深较小、对接水压小、疏浚量控制要求高、船机作业条件受限的浅水域大型沉管隧道的建设技术鲜有涉及。通过对浅水域沉管隧道管节体量及纵向体系进行比选分析,结合多项技术参数,探讨了沉管隧道管节及接头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管节相较于中小管节工期保证性好、可靠性高,沉管地基刚度较好且总沉降可控,而整体式管节有助于确保管节的整体防水性能,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沉管 浅水域 管节结构 选型
下载PDF
超深埋海底沉管隧道接头防水设计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陆明 陈鸿 《中国建筑防水》 2012年第8期17-21,共5页
对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工程岛隧标段中的沉管隧道工程作了详细介绍,并针对超深埋海底沉管隧道的管节接头与节段接头防水设计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阐述了GINA止水带、OMEGA止水带、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的防水技术。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管节接头 节段接头 GINA止水带 OMEGA止水带 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毅 刘晓东 刘凌锋 《中国港湾建设》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解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结构受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既能通过预应力保证结构全断面受压,并以此来提高接缝处节段接头的抗剪和防水能力;又能通过节段接头毫米级张开来释放弯矩内... 为解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结构受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既能通过预应力保证结构全断面受压,并以此来提高接缝处节段接头的抗剪和防水能力;又能通过节段接头毫米级张开来释放弯矩内力,降低预应力用量。该新型结构形式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图设计,并有效支撑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半刚性管节结构体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部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 半刚性管节 节段接头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和运营后应关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92-1602,共11页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 针对当年为何在港珠澳大桥东侧主航道海域选用海底巨型沉管隧道,而摒弃不用桥梁或盾构隧道方案进行了阐释。总结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几项位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科技,包括构筑人工岛时采用自稳式的巨型钢质圆筒作为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大面积、超深度"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采用"半刚性管段接头","三明治"式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倒梯型最终接头,钢筋混凝土沉管结构的控裂和防腐耐久性设计,中国智慧、中国速度的建造技术,等等不一而足。指出了大桥沉管隧道在运营期间应关注的若干技术问题:1)大桥通车后,沉管隧道后续的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量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最终的收敛值又将有多大?如果超限,又应作何种管控对策? 2)如果发现有大/小管节/管段的接头张开,又该怎样应对处理?如何确保设计预期的沉管各节段间大小接头都要求做到"滴水不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管控对策:1)如果大接头工后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超限,建议采用深水下的"微扰动注浆"进行后处理; 2)如果接头在底板处有因正弯矩值过大而张开的不测情况,认为只需截断管段顶板内的部分预应力筋,而使截面正弯矩值降低,即可将接头处已张开的底板接缝重新闭合,达到整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沉管隧道 岛隧工程 自稳式巨型钢质圆筒围护结构 “八锤同步振沉”技术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技术 半刚性管段接头 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型最终接头 混凝土控裂 防腐耐久性设计 工后沉降 差异沉降 接头漏水及整治
下载PDF
海河隧道工程防洪影响分析
11
作者 傅长锋 李大鸣 白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2,共4页
海河隧道线路全长2 303.4 m,其中主河道沉管段长240 m,沉管断面宽度37.4 m,高9.8 m,共设置两节,每节120 m。河道沉管段采用水中沉管法施工。管段安装会对河道的防洪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故须对河段的水沙条件有严格的要求。本文采用三维... 海河隧道线路全长2 303.4 m,其中主河道沉管段长240 m,沉管断面宽度37.4 m,高9.8 m,共设置两节,每节120 m。河道沉管段采用水中沉管法施工。管段安装会对河道的防洪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故须对河段的水沙条件有严格的要求。本文采用三维分层水流泥沙数学模型,通过错层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同层网格产生急剧变化,在突变点处隔层网格物理量的影响远大于层间网格的影响问题。对隧道管段悬浮状态、沉放过程中的过流能力、水流流态和河段水流泥沙运移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管段对河段水沙的影响程度及解决措施。本研究拓展了三维分层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应用范围,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式隧道 隧道管段 三维分层水沙模型 错层水流计算 防洪安全 海河隧道
下载PDF
上海外环隧道水下最终接头的防水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勇 唐志雄 《中国建筑防水》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上海外环隧道是国内第一条采用水下最终接头的沉管式隧道,其防水设计与施工尚属首次实践。介绍了用于水下最终接头的钢封板的设计与施工,重点对最终接头处混凝土自防水技术以及各种接缝的防水设计与施工作了阐述。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无振捣混凝土 钢封板 防水设计 接缝 工程施工
下载PDF
高超声速发动机碳氢燃料预冷器换热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银龙 徐国强 +4 位作者 付衍琛 汤龙生 闻洁 王宇 周建兴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8-217,共10页
将预冷过程引入高超声速涡轮发动机可以降低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温度,提高可用增压比,增加发动机推力。为研究预冷器热力性能变化规律,对预冷器的结构形式和换热形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高热沉碳氢燃料为冷源的渐开线型预冷器分段热力计算... 将预冷过程引入高超声速涡轮发动机可以降低进入压气机的空气温度,提高可用增压比,增加发动机推力。为研究预冷器热力性能变化规律,对预冷器的结构形式和换热形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高热沉碳氢燃料为冷源的渐开线型预冷器分段热力计算模型,指出冷热流体均经历大温度变化的预冷器必须分段进行热力计算。研究了燃油流量、空气出口温度、预冷器结构参数等因素对预冷器热力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由于微细换热管数量达到数万量级,管内流动层流占比较大;燃油流量增加时,预冷器冷却能力增强且重量减轻,但吸热后的燃油不一定能全部用于燃烧,造成推力浪费;降低空气出口温度有助于提升发动机推力性能,但会造成预冷器重量增加和空气压力损失增大;管束横纵向间距均为1.5倍管径时,顺排相比于叉排排列,空气侧对流换热能力差,预冷器重量和空气压降均较大;管束横纵向间距对预冷器热力性能有较复杂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未来相似结构管束式预冷器的设计、验证和性能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BRE 热沉 管束 渐开线 分段 对流换热 压力损失
下载PDF
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地震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新俊 景立平 +3 位作者 崔杰 梁海安 徐琨鹏 陈兴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7,共10页
为研究沉管隧道在饱和砂土场地中的地震反应规律,以某超长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开展了饱和砂土中的多段式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沉管隧道模型由3节微粒混凝土管段和两节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构成。试验通过孔... 为研究沉管隧道在饱和砂土场地中的地震反应规律,以某超长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开展了饱和砂土中的多段式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沉管隧道模型由3节微粒混凝土管段和两节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构成。试验通过孔隙水压力计、加速度计和应变片监测了地基的孔压、结构及其周围土层加速度和结构应变。试验结果表明:中小震时地基土并未液化,大震时模型表层地基土发生液化。地基土液化后,低频地震波对结构影响更大。结构与周围土体的加速度及其傅里叶谱形状吻合较好,结构加速度小于土体加速度,沉管隧道结构的地震反应受地基土的影响较大。靠近接头监测点的加速度反应更大,管段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接头是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关键部位,模型结构的中墙、侧墙与结构顶板节点为此类型隧道的不利位置。试验研究成果为隧道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隧道管段接头 地震反应机理 砂土液化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浅埋弃土段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坤 王志杰 +1 位作者 阚呈 刘八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4,共8页
以龙洞堡机场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弃土段隧道大变形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隧道顺利通过剩余弃土段。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所处人工弃土段与经压密原生土体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小导管与袖阀管注浆无法在弃土层扩散,反而增加了... 以龙洞堡机场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弃土段隧道大变形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隧道顺利通过剩余弃土段。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所处人工弃土段与经压密原生土体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小导管与袖阀管注浆无法在弃土层扩散,反而增加了覆土重度,增大了隧道上覆荷载;实践证明对剩余弃土段采取二重管双液注浆,其效果要明显优于上述两种注浆措施;掌子面预留核心土和掌子面锚杆有效控制了掌子面前方先行位移,剩余弃土段掌子面先行位移约占总位移的15%~18%,达到减少掌子面先行位移的目的;弃土段隧道开挖,上覆土体呈现出整体下沉趋势,通过拱脚注浆锁脚锚杆可以减少初期支护拱脚、边墙脚沉降和过大水平位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表明弧形导坑法开挖时,安全系数最小值发生在隧道仰拱中部,其量值为3.36,初期支护安全系数均大于2.4,支护体系在施工阶段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段隧道 二重管双液注浆 超前加固 弧形导坑法
下载PDF
双圆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拼装内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承斌 冯伟 周文波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2-485,共4页
讨论双圆盾构隧道(DOT:Double-O-Tube)施工时,管片衬砌拼装内力的有限元计算。包括整个拼装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方法,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模拟隧道管片衬砌在工程中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变化。结合双圆隧道的工程参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为目前... 讨论双圆盾构隧道(DOT:Double-O-Tube)施工时,管片衬砌拼装内力的有限元计算。包括整个拼装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方法,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模拟隧道管片衬砌在工程中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变化。结合双圆隧道的工程参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为目前双圆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探索出一条计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盾构隧道 隧道管片衬砌 内力变形分析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南昌红谷隧道管节沉放安装可视化监测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伟 张毅 李志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20-1124,共5页
为了在保证管节安装精度的同时加快管节安装速度,以红谷隧道管节沉放安装为例,采用一种可视化监测系统,在全站仪测量法及GPS测量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采集处理测量数据,形成可视化模型,并实时反映在终端屏幕上供指挥人员参考。经实测... 为了在保证管节安装精度的同时加快管节安装速度,以红谷隧道管节沉放安装为例,采用一种可视化监测系统,在全站仪测量法及GPS测量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采集处理测量数据,形成可视化模型,并实时反映在终端屏幕上供指挥人员参考。经实测数据与理论精度计算对比表明,可视化监测系统在其精度满足管节沉放安装要求的同时,具有高效、直观的特点,可有效加快管节安装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谷隧道 沉管法 沉放 安装 可视化监测
下载PDF
南昌红谷隧道E4管节轴线纠偏案例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邢永辉 张毅 李志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1-1105,共5页
南昌市红谷隧道沉管段全长1 329 m,分为12节管节,是目前国内内河最长的沉管隧道工程,其管节安装的轴线精度控制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为保证管节安装精度,同时兼顾经济性、便捷性和可行性,以本工程管节安装为例,对管节安装的主要影... 南昌市红谷隧道沉管段全长1 329 m,分为12节管节,是目前国内内河最长的沉管隧道工程,其管节安装的轴线精度控制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为保证管节安装精度,同时兼顾经济性、便捷性和可行性,以本工程管节安装为例,对管节安装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计算,提出利用现有横调系统对管节安装轴线进行纠偏的方案。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提出的方案可对管节安装轴线进行有效的纠偏,对其他沉管隧道工程也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管节沉放 管节安装 轴线纠偏
下载PDF
大型沉管隧道管段沉放施工技术 被引量:26
19
作者 潘永仁 丁美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4年第5期1-5,11,共6页
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沉放对接为例 ,介绍“双三角形”布置锚缆管段平面定位和双浮箱四点竖向吊沉系统及设备 ,简述管段沉放对接工艺流程及测量定位技术 。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管段沉放与对接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沉管隧道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0
20
作者 陈越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7-393,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很多大城市集中在江河两岸或江河入海口附近,沉管隧道具有埋深浅、通行能力大、线路短、横断面形状选择灵活、管节预制质量易于控制和防水效果好等优点,使得沉管隧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1)归纳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很多大城市集中在江河两岸或江河入海口附近,沉管隧道具有埋深浅、通行能力大、线路短、横断面形状选择灵活、管节预制质量易于控制和防水效果好等优点,使得沉管隧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1)归纳沉管隧道的主要技术,有隧道位置的选择原则与建设条件调查、几何设计、结构与防水设计、接头处理、基础处理、管节浮运沉放等;2)从隧道的精细化地质勘察、基础处理、基础垫层处理和消防技术等方面,介绍目前世界上建造规模最大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其建设标志着我国沉管隧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结合国内外沉管隧道修建情况,总结沉管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规模不断增大、环境适应性越来越强、施工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最终接头技术不断进步;4)随着沉管隧道理论设计、施工工艺和配套工程的不断发展,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工程的不断建设,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将推进沉管法隧道技术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 管节浮运沉放 管节接头 地质勘查 基础处理 隧道消防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