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se composition,conductivity,and sensor properties of cerium-doped indium oxide
1
作者 M.I.Ikim G.N.Gerasimov +2 位作者 V.F.Gromov O.J.Ilegbusi L.I.Trakhtenberg 《Nano Materials Scienc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In_(2)O_(3)and CeO_(2)–In_(2)O_(3)is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the properties of sensor layers based on these compounds.During the synthesis of In_(2)O_(3),intermediate products In(OH)_(3)...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In_(2)O_(3)and CeO_(2)–In_(2)O_(3)is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the properties of sensor layers based on these compounds.During the synthesis of In_(2)O_(3),intermediate products In(OH)_(3)and InOOH are formed,which are the precursors of stable cubic(c-In_(2)O_(3))and metastable rhombohedral(rh-In_(2)O_(3))phases,respectively.A transition from c-In_(2)O_(3)to rh-In_(2)O_(3)is obser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CeO_(2).The introduction of cerium into rh-In_(2)O_(3)results in a decrease in the sensor response to hydrogen,while it increases in composites based on c-In_(2)O_(3).The data on the sensor activity of the composites correlate with XPS results in which CeO_(2)causes a de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emisorbed oxygen and oxygen vacancies in rh-In_(2)O_(3).The reverse situation is observed in composites based on c-In_(2)O_(3).Compared to In_(2)O_(3)and CeO_(2)–In_(2)O_(3)obtained by other methods,the synthesized composites demonstrate maximum response to H_(2)at low temperatures by 70–100℃,and have short response time(0.2–0.5 s),short recovery time(6–7 s),and long-term stability.A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dependence of sensitivity on the direction of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In_(2)O_(3)and Ce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ium oxide Indium oxide NANOCOMPOSITE Hydrothermal method Cubic phase Rhombohedral phase Sensor response conductIVITY HYDROGEN Response/recovery time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oaking time on semi-conductivity and nonline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iO_2-based varistor ceramics 被引量:4
2
作者 孟凡明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4期297-301,共5页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soaking time on the semi-conductivity and nonline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iO2-based varistor ceramic samples.We used a single sintering process and fabricated six disk samples of(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soaking time on the semi-conductivity and nonline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iO2-based varistor ceramic samples.We used a single sintering process and fabricated six disk samples of(Sr,Bi,Si,Ta)-doped TiO2-based varistor ceramics sintered at 1 250°C for 0.5 h,1.0 h,2.0 h,3.0 h,4.0 h,and 5.0 h,respectively.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breakdown voltage,and complex impeda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soaking time increases from 0.5 h to 5.0 h,the breakdown voltage drops before rising while the nonlinear coefficien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We suggest that,considering both grain semi-conductivity and nonlinea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TiO2-based varistor ceramics,the optimal soaking time is between 2.0 h and 3.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变阻器 陶瓷 二氧化钛 电性质
下载PDF
Far-infrared conductivity of CuS nanoparticles measured by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玉平 张振伟 +2 位作者 施宇蕾 冯帅 王文忠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13-217,共5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is used to measur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CuS nanoparticles in composite samples. The complex conductivity of pure CuS nanoparticles is extracted by applyi...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is used to measur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CuS nanoparticles in composite samples. The complex conductivity of pure CuS nanoparticles is extracted by applying the Bruggeman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rude-Smith model of conductivity in the range of 0.2 1.5 THz.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arriers become localized with a backscattering behaviour in small-size nanostructures. In addition, the time constant for the carrier scattering is obtained and is only 64.3 fs due to increased electron interaction with interfaces and grain bound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conductIVITY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Drude-Smith model
下载PDF
Relaxation Time and Conductivity at a Rural Station: Raichur
4
作者 G. K. Manohar S. S. Kandalgaonkar S. M. Sholapurkar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79-381,共3页
An examination of decay and growth rates of electric field near the ground during total solar eclipse of 16 February 1980 was made to study the electrical relaxation time and conductivity at Raichur. The values obtain... An examination of decay and growth rates of electric field near the ground during total solar eclipse of 16 February 1980 was made to study the electrical relaxation time and conductivity at Raichur. The values obtained i. e., 1320 seconds and 67.1163× 10-16 mhos m-1 of the two parameters were in fair agreement with the reported ones at the rural lo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chur Relaxation time and conductivity at a Rural Station
下载PDF
Time-resolved Microwave Conductivity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Treatment of the Nanocrystalline Porous TiO2 Films
5
作者 YuanLIN XuRuiXIAO +3 位作者 WeiYingLI XuePingLI WeiBoWANG imgVongCHE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34-736,共3页
Effect of Ti(iso-C3H7O)4 treatment on the photoinduced charge carrier kinetics of nanocrystalline porous TiO2 films is studied by time-resolved microwave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alysis of the transient photocond... Effect of Ti(iso-C3H7O)4 treatment on the photoinduced charge carrier kinetics of nanocrystalline porous TiO2 films is studied by time-resolved microwave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alysis of the transient photoconductivity decays indicates that Ti(iso-C3H7O)4 treatment leads to an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s and a fast interfacial transfer rate of holes via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freshly growing TiO2 nanocrystall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rystalline porous TiO2 films chemical treatment transient photoconductivity charge carrier kinetics time-resolved microwave conductivity.
下载PDF
Long-Time Relaxation and Residual Conductivity in GaP Irradiated by High-Energy Electrons
6
作者 Hrant Yeritsyan Norik Grigoryan +2 位作者 Vachagan Harutyunyan Eleonora Hakhverdyan Valeriy Baghdasaryan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long-time relaxation (LR) and residual conductivity in n-type gallium phosphide (GaP) crystals irradiated by 50 MeV electrons. A manifold increase in photosensitivity and ...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long-time relaxation (LR) and residual conductivity in n-type gallium phosphide (GaP) crystals irradiated by 50 MeV electrons. A manifold increase in photosensitivity and quenching of residual conductivity was found as a result of irradiation. It is shown that LR in GaP is due to disordered regions (generated by electron irradiation) which have conductivity close to self one. The Fermi level in the disordered regions is determined by which is located deep in the forbidden band (Ее - 1.0 eV). LR effect is mainly explained by a spatial separation of electrons and holes, recombination of which is prevent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condu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minority carriers as well as with increase of the Hall mobility at the sample illu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ime Relaxation (LR) RESIDUAL conductIVITY (RC) PHOTOconductIVITY Irradiation GALLIUM PHOSPHIDE
下载PDF
一款高效率宽输入电压边界导通模式反激变换器
7
作者 李娅妮 周志余 +2 位作者 张琳琨 党志烜 朱樟明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7期52-5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款高效率、宽输入电压的边界导通模式反激变换器结构。为了防止负载切换过程中芯片过压和欠压,提出了一种由电流调节电路(CRC)与自适应频率控制电路(AFCC)组成的新型模式切换环路,实现了芯片在不同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提高... 本文提出了一款高效率、宽输入电压的边界导通模式反激变换器结构。为了防止负载切换过程中芯片过压和欠压,提出了一种由电流调节电路(CRC)与自适应频率控制电路(AFCC)组成的新型模式切换环路,实现了芯片在不同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提高了负载的瞬态响应和转换效率;通过在环路中引入电流调节控制技术,减小了低纹波突发模式(LRBM)下的原边充电电流和输出最小负载电流,从而减小轻负载下的开关频率,降低功耗。基于0.18μmBCD工艺,实现了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芯片面积为1.48×2.5mm^(2)。仿真结果表明,变换器在输入电压为3~32V、输出电压为5V时,轻、重负载切换过程中的输出电压瞬态响应最大变化为6%,峰值转换效率为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变换器 边界导通模式 模式切换 宽输入电压 自适应时间控制
下载PDF
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电磁耦合等效计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鲍献丰 李瀚宇 周海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4,共8页
面向核电磁脉冲等强电磁环境下复合材料壳体平台的电磁环境效应分析需求,根据Maxwell-Ampere定理的积分形式,分析得到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参数时的等效计算方法,即当介质等效波长远大于模型厚度时,可将薄层模型... 面向核电磁脉冲等强电磁环境下复合材料壳体平台的电磁环境效应分析需求,根据Maxwell-Ampere定理的积分形式,分析得到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处理弱导电薄层介质材料参数时的等效计算方法,即当介质等效波长远大于模型厚度时,可将薄层模型适当增厚,同时等比例减小其电导率,参数等效前后模型的电磁耦合特性基本相同。该方法通过等效增厚薄层材料从而实现增大空间离散步长,减少网格量的目的,不需要改变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时间步进格式,不会破坏计算的稳定性。无限大有耗介质薄板、薄层球体、含薄层壳体无人机电磁耦合等算例表明,在包含毫米级厚度弱导电介质薄层壳体平台的核电磁脉冲耦合模拟中,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导电介质 薄层材料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电磁耦合 等效计算
下载PDF
磁矢量势的全球电磁感应时间域三维有限元正演计算方法
9
作者 杨聪 任政勇 +3 位作者 陈程 姚鸿波 唐旭 汤井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5-2028,共14页
全球电磁感应测深方法能获得地球深部电导率结构分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与热状态研究.地磁台站与地磁卫星观测的电磁感应数据为时间序列信号,在时间域分析全球电磁感应数据,特别是分析频谱极宽的磁暴脉冲响应,具有天然的优势... 全球电磁感应测深方法能获得地球深部电导率结构分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与热状态研究.地磁台站与地磁卫星观测的电磁感应数据为时间序列信号,在时间域分析全球电磁感应数据,特别是分析频谱极宽的磁暴脉冲响应,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当前的全球电磁感应数据解释技术一般在频率域进行,缺少时间域中的研究成果.为了弥补缺少时间域全球电磁感应数据解释方法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磁场矢量势的全球电磁感应时间域三维有限元并行正演求解方法,具备高精度快速计算源于地球外部时变电流源的地球感应电磁场时间序列的能力,特别适合于计算与分析频谱极宽的磁暴脉冲电磁感应时变响应.首先,建立基于磁场矢量势的全球电磁感应时间域微分控制方程,结合磁层外部电流源的物理属性建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从而构建出全球电磁感应时间域初始边界值问题.然后,利用四面体矢量有限元技术和无条件稳定的隐式后退欧拉公式,分别实现磁场矢量势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离散,进而获得不同时刻的实系数大型有限元线性方程组,借助于高性能并行直接求解器,快速高精度地求解不同时刻的磁场矢量势与感应磁场.最后,利用理论模型验证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利用Dst磁暴环电流指数建立的时间域电流源与真实地球三维电性模型,研究"澳科一号"后续卫星200 km轨道对中国和澳大利亚下方地幔转换带高导体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这些地幔转换带异常体在200 km卫星轨道高度能产生明显异常.综上所述,本文开发的时间域全球电磁感应方法不仅具备精确快速计算全球感应电磁场时间序列响应的能力,还能为反演与解释"澳科一号"等我国地磁卫星观测数据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全球电磁感应 矢量有限元法 三维正演 地幔电性结构
下载PDF
光导微波源阵列合成时控技术初步研究
10
作者 牛昕玥 谷炎然 +4 位作者 楚旭 姚金妹 易木俣 王朗宁 荀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基于宽禁带光导半导体的固态光导微波源是高功率微波产生的一种新途径,该方案具有功率密度高、频带范围宽等特点,且其低时间抖动特性使其在功率合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利用光波束形成网络构建光导微波有源相控阵是光导微波器件迈向实用... 基于宽禁带光导半导体的固态光导微波源是高功率微波产生的一种新途径,该方案具有功率密度高、频带范围宽等特点,且其低时间抖动特性使其在功率合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利用光波束形成网络构建光导微波有源相控阵是光导微波器件迈向实用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光导微波相控阵系统原理,设计了光导微波真延时网络架构,并构建了差分真延时相控阵和考虑相位随机误差的真延时相控阵的理论模型,对影响功率合成和波束扫描的关键因素开展定量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发射1 GHz信号的n×10阵列,延时均方差在10 ps以下时,指向偏差小于0.13°,峰值增益损耗小于2%;延时步进精度在10 ps以下时,指向偏差小于0.2°,峰值增益损耗小于0.03%。由此提出延时精度指标,为未来更高功率、更大规模的光导微波合成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禁带光导半导体 有源相控阵 光波束形成网络 光真延时 时延误差
下载PDF
配电电缆冷缩中间接头受潮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巍巍 张睿 +3 位作者 罗洋 雷潇 曹晓燕 傅尧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为探究现阶段配电电缆冷缩中间接头的受潮特性,本文首先制作了带接头的未受潮试样,通过加速受潮老化平台对试样进行受潮处理,然后采用极化/去极化电流(PDC)测试系统分别测试未受潮和受潮2、4、6、8周时中间接头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最后... 为探究现阶段配电电缆冷缩中间接头的受潮特性,本文首先制作了带接头的未受潮试样,通过加速受潮老化平台对试样进行受潮处理,然后采用极化/去极化电流(PDC)测试系统分别测试未受潮和受潮2、4、6、8周时中间接头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最后计算其直流电导率,并使用支路辨识方法得到三条R-C支路的时间常数。结果表明:直流电导率在接头受潮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变化,而第三支路时间常数随着受潮程度加重而不断减小,这是由于水分降低界面电荷迁移阻力,使得界面极化时间减小所致,因此第三支路时间常数可灵敏反映电缆中间接头的受潮程度,可作为判断电缆中间接头受潮程度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测试 中间接头 受潮老化 极化/去极化电流 直流电导率 第三支路时间常数
下载PDF
考虑温度变化下三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理论模型
12
作者 江文豪 冯晨 李江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7-432,共16页
针对考虑温度变化下由土工膜(geomembrane,简称GM)+土工复合膨润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简称GCL)+压实黏土衬垫(compacted clay liner,简称CCL)组成的3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基于相关假定发展得到了热传导与... 针对考虑温度变化下由土工膜(geomembrane,简称GM)+土工复合膨润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简称GCL)+压实黏土衬垫(compacted clay liner,简称CCL)组成的3层复合衬垫中重金属污染物一维运移问题,基于相关假定发展得到了热传导与重金属污染物运移的控制方程,并建立了相应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差分,对所建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随后,开展了与试验结果、解析解计算结果以及其他数值解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最后,以Cd^(2+)为例,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温度升高会使复合衬垫中Cd^(2+)的运移通量和底部浓度增大,但会使其上部浓度降低。热扩散效应对运移行为的影响会随Soret系数ST的增大而变显著,当ST为0.001、0.005、0.01、0.05、0.1 K^(-1)时,所定义的击穿时间tb依次为37.9、37.2、36.4、31.2、26.5 a。GCL和CCL最大吸附量的增大均会使t_(b)近似线性增加,且在一定渗沥液水头h_(b)下,t_(b)随GCL和CCL厚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此外,当h_(b)从0.5m增大到1.0m时,t_(b)平均降低了8.33 a。在工程实践中,可结合GCL和CCL的吸附性能和厚度来设计复合衬垫,同时应考虑温度变化对阻隔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热传导 重金属污染物运移 3层复合衬垫 理论模型 击穿时间
下载PDF
一种Boost PFC电路改进VOT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关震 林维明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为了解决恒定导通时间(COT)控制策略下负向谐振电流和输入滤波电容引起功率因数(PF)和总谐波失真(THD)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导通时间(VOT)的控制策略。通过自适应增加导通时间以抵消负向谐振电流,减小相位差,使电感平均电流在... 为了解决恒定导通时间(COT)控制策略下负向谐振电流和输入滤波电容引起功率因数(PF)和总谐波失真(THD)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导通时间(VOT)的控制策略。通过自适应增加导通时间以抵消负向谐振电流,减小相位差,使电感平均电流在工频周期内接近正弦波,并分析其工作原理与控制过程。结合主电路设计关键参数,研制1台额定功率320 W的样机,进行COT控制策略和改进VOT控制策略的对比实验。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VOT控制策略在265 V高电压输入20%负载工作时,PF值由0.726提升至0.801,THD由27.92%降低至18.4%;在40%~100%负载时满足PF>0.9、THD<15%的要求,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临界导通模式 改进变导通时间控制 网侧特性
下载PDF
球形氧化铝与含氢硅油对有机硅导热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吴生煜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采用端乙烯基硅油、球形氧化铝、铂催化剂、含氢硅油等制得加成型双组分有机硅导热灌封胶,研究了球形氧化铝复配质量比和粒径搭配、含氢硅油用量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粒径45μm和5μm球形氧化铝复配作导热填料时,随着... 采用端乙烯基硅油、球形氧化铝、铂催化剂、含氢硅油等制得加成型双组分有机硅导热灌封胶,研究了球形氧化铝复配质量比和粒径搭配、含氢硅油用量对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粒径45μm和5μm球形氧化铝复配作导热填料时,随着较小粒径(5μm)球形氧化铝在导热填料中质量分数的增加,有机硅灌封胶的热导率先升后降。当5μm球形氧化铝在导热填料中质量分数为40%时,有机硅灌封胶的热导率达到最大值1.63 W/(m·K);固定较大与较小粒径球形氧化铝质量比6∶4,随着较小粒径球形氧化铝粒径的减小,有机硅灌封胶的热导率和邵氏A硬度升高。随着较大粒径球形氧化铝粒的增大,有机硅灌封胶的热导率升高;随着交联剂含氢硅油用量的增加,有机硅灌封胶的可操作时间大幅缩短并趋于稳定,邵氏A硬度升高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灌封胶 热导率 硬度 可操作时间
下载PDF
系列小分子液体中α弛豫与探针离子电导行为的对比
15
作者 赵兴宇 王丽娜 +1 位作者 韩宏博 尚洁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9-245,共7页
液体中平动和转动的耦合性是凝聚态物理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介电谱方法同时获得了系列小分子液体中α弛豫的弛豫时间和探针离子的电导率.样品包括具有不同分子形状和官能团的碳原子数跨度在3—14范围内的15种一元和二元小分子液... 液体中平动和转动的耦合性是凝聚态物理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介电谱方法同时获得了系列小分子液体中α弛豫的弛豫时间和探针离子的电导率.样品包括具有不同分子形状和官能团的碳原子数跨度在3—14范围内的15种一元和二元小分子液体.分析结果表明平动和转动的耦合性与液体分子的官能团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对分子形状、大小和离子大小也不是十分敏感,但是液体的微观结构是影响平动和转动耦合性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无论在一元还是二元体系中,液体的微观结构没有改变时电导率的倒数和弛豫时间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具有一致性,这也为弛豫时间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方法.研究结果还表明,液体中自身携带的杂质离子与定量掺入离子的电导率的温度依赖关系相同,为电解质溶解度低的有机小分子液体中离子电导率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中单羟基醇的实验结果也与单羟基醇中α弛豫而非Debye弛豫对应于体系结构弛豫的观点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动和转动耦合 弛豫时间 离子电导率 小分子液体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测量研究锂电池正极导电浆料的分散性
16
作者 周萍 栾振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0-585,共6页
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导电颗粒制备的锂电池正极导电浆料。通过测量导电浆料的弛豫时间和弛豫谱,发现了在同等研磨分散条件下炭黑浆料的弛豫时间与比表面积(BET)值呈负相关性,且炭黑浆料弛豫谱为单峰结构,说明炭黑更容... 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导电颗粒制备的锂电池正极导电浆料。通过测量导电浆料的弛豫时间和弛豫谱,发现了在同等研磨分散条件下炭黑浆料的弛豫时间与比表面积(BET)值呈负相关性,且炭黑浆料弛豫谱为单峰结构,说明炭黑更容易得到分散;而碳纳米管(CNT)浆料的弛豫谱全部为多峰结构,说明CNT的分散性较差。研究结果表明,CNT浆料的固含量越大,颗粒的比表面积越大,那么弛豫谱主峰的弛豫时间就越大,主峰信号占比就越低,说明CNT在溶剂中就越容易发生纠缠和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导电浆料 锂电池 分散性 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弛豫谱
下载PDF
氮化硼、贝壳粉对聚乳酸材料结晶性能与导热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丁九阳 童敏杰 +1 位作者 刘贵 马博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以聚乳酸(PLA)为原料,选用氮化硼(boron nitride,BN)与贝壳粉作为提高PLA导热性能的功能粉体,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导热性能的BN/PLA和贝壳粉/PLA复合材料,研究功能粉体质量分数为0.5%、1.0%、1.5%时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导热... 以聚乳酸(PLA)为原料,选用氮化硼(boron nitride,BN)与贝壳粉作为提高PLA导热性能的功能粉体,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导热性能的BN/PLA和贝壳粉/PLA复合材料,研究功能粉体质量分数为0.5%、1.0%、1.5%时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与导热性能的变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在不同结晶条件下的半结晶时间(t_(1/2));通过万能拉伸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拉伸断面的形貌特征;使用导热系数测试仪测试添加不同质量分数无机粉体的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在加入BN与贝壳粉后,试样的结晶度分别提高至18.8%和15.3%;在温度为105℃的条件下,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BN与贝壳粉分别能使BN/PLA和贝壳粉/PLA的t_(1/2)降低到0.33和0.39 min;随着功能粉体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上升,并且相对于单一功能粉体,BN与贝壳粉的复配粉体对PLA导热性能的提高效果更加显著,由0.177 W/(m·K)最高升至0.319 W/(m·K)。研究结果为后续制备凉感纤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氮化硼 贝壳粉 结晶度 半结晶时间 导热系数
下载PDF
一种低谐波高效率CRM BOOST PFC变换器
18
作者 邓洲 刘光军 +1 位作者 张恒 吴思齐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2期384-390,共7页
为了在解决临界导通模式(CRM)中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半负载时输入电流总谐波失真率(THD)与变换器运行效率之间的性能矛盾问题,在传统谐振时间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部分谐振时间控制方法,分析了部分谐振时间控制法对输入电流THD及... 为了在解决临界导通模式(CRM)中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半负载时输入电流总谐波失真率(THD)与变换器运行效率之间的性能矛盾问题,在传统谐振时间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部分谐振时间控制方法,分析了部分谐振时间控制法对输入电流THD及变换器运行效率的改进效果;通过适当调整反向谐振时间,并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28032发出控制信号,决定开关管的开通时刻。最后搭建了一台400 W单相CRM Boost PFC变换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在有效降低THD值的同时保证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C变换器 临界导通模式 电流谐波 部分谐振时间控制
下载PDF
不同电生理检测方法在诊断肘管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宋欢欢 洪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电生理检测方法在诊断肘管综合征(Cu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CuTS的患者共45例(90个上肢)作为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6~81(51.3±13.1)岁;9... 目的分析不同电生理检测方法在诊断肘管综合征(Cu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CuTS的患者共45例(90个上肢)作为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6~81(51.3±13.1)岁;90个上肢根据有无CuTS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肢体组(50肢)和无症状肢体组(40肢)。并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60个上肢)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8~79(50.3±11.6)岁。进行神经传导速度(NCV)、针极肌电图(EMG)、短段微移传导时间(SSCT)测定,比较两组相关参数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在腕段-肘下段[(50.79±5.98)m/s比(59.15±5.15)m/s]、肘下段-肘上段[(48.07±7.14)m/s比(55.77±5.35)m/s]减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在腕段[(9.16±4.18)mV比(13.91±4.25)mV]、肘下段5 cm[(7.63±3.59)mV比(13.46±3.92)mV]、肘上段5 cm[(8.27±3.73)mV比(13.02±3.70)mV]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肢体组中NCV异常率为12.5%(5/40),与SSCT检测异常率[45.0%(1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3,P=0.001)。应用SSCT检测法卡压区域大多分布于肘上3 cm至肘下2 cm(共5 cm)的位置,占明确标记的96.9%,其中肘上1 cm卡压率最高。结论不同电生理检测方式对临床早期定位、定性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中SSCT是早期诊断CuTS、明确卡压位点的重要检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短段微移传导时间 定位诊断 电生理
下载PDF
PWM方波的边沿时间对传导发射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郑元超 郑拓 刘雨宸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以一款PWM方波控制的流量输出调节系统为例,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PWM方波的边沿时间对传导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PWM方波边沿时间在2.5~520μs范围内变化会导致研究中的流量输出调节系统在0.1~10MHz频率范围内的传导发射电压幅值变化,在(... 以一款PWM方波控制的流量输出调节系统为例,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了PWM方波的边沿时间对传导发射的影响。结果表明PWM方波边沿时间在2.5~520μs范围内变化会导致研究中的流量输出调节系统在0.1~10MHz频率范围内的传导发射电压幅值变化,在(1±0.2)MHz频率范围内最大差异达到30.6 dB。本研究可以为采用PWM方波控制的电子电气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和整改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方波 传导发射 边沿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