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lift siphon flow velocity in a 4-mm siphon hose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g MEI Xu LIANG +1 位作者 Hong-yue SUN Meng-ping W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87-495,共9页
原文传递
Investigation of a Flow Modulation System for Siphonic Roof Drainage Systems
2
作者 David P. Campbel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3年第5期546-554,共9页
Siphonic roof drainage systems (SRDS’s) have been widespread used now for approximately 40 years and are an efficient method of removing rainwater rapidly from roofs. SRDS’s are designed to run full-bore, resulting ... Siphonic roof drainage systems (SRDS’s) have been widespread used now for approximately 40 years and are an efficient method of removing rainwater rapidly from roofs. SRDS’s are designed to run full-bore, resulting in sub-atmospheric system pressures with high hydraulic driving heads and higher system flow velocities than conventionally guttered systems. Hence, SRDS’s normally require far fewer downpipes, and the depressurised conditions also mean that much of the collection pipework can be routed at a high level, thus reducing the extent of any underground pipework. But, they work properly at only one roof run-off rate and therefore suffer from sizing and operational problems including noise and vibration which limit their performance and adoption rate. Climate change is creating situations where normal ranges of rainfall intensity are being frequently exceeded, so the typical:storm ratios (rTS) are large increasing. Current SRDS’s typically operate within a small rTS range of 2. This may have an impact on the future uptake of SRD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SRDS which includes a small mobile cap at the roof of outlet appears to offer benefits and avoids siz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current SRDS’s. The cap has the potential to avoid noise associated with making and breaking siphonic action through flow modulation. Laboratory scale tests demonstrate the basic feasibility of the cap system and indicate that the cap functions reliably. This research received no specific grant from any funding agency in the public, commercial, or not-for-profit sectors. Basic on sizing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factors are suggested. The rTS range is increased from approximately 2 to approximately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honic ROOF Drainage SYSTEM RAINFALL CLIMATE CHANGE MODULATED flow
下载PDF
高扬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虹吸形成过程分析
3
作者 杨春霞 苏圣致 +2 位作者 刘绍谦 郑源 张千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3,177,共5页
为研究高扬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虹吸形成过程,以某高扬程泵站的出水流道及出水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并使用Fluent仿真计算了虹吸管流态变化。针对3种出水池水位使用VOF模型计算其压力、流速等参数。驼峰段原角度为段前150°... 为研究高扬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虹吸形成过程,以某高扬程泵站的出水流道及出水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并使用Fluent仿真计算了虹吸管流态变化。针对3种出水池水位使用VOF模型计算其压力、流速等参数。驼峰段原角度为段前150°、段后160°,在虹吸段顶端使用DN350的真空破坏阀,同时改变驼峰段角度进行优化,发现将段前角度增加10°后,虹吸形成时间为448 s,相较于优化前缩短了56 s,改善了泵启动过程。分析发现,不同水位下虹吸形成时压力分布较为均匀;水位较低时流速分布不均,不良流态产生,低水位造成的负面影响远大于高水位;在驼峰段安装DN350真空阀能减小水力损失,对虹吸形成过程起到促进作用;真空阀会影响经典断面处流速分布,产生高流速区,出水池水位较低时,该现象使得流速分布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扬程 虹吸式出水管 气液两相流 虹吸形成时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虹吸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水位与沉降计算模型
4
作者 袁帅 王君 +3 位作者 吴朝峰 沈青松 舒俊伟 孙红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8,共11页
软土具有渗透性差、承载力低等特性,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利用虹吸免动力排水的特点,可将虹吸排水法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达到改善土体性质的目的。本文针对虹吸排水法独特的定降深降水模式,先基于离散化的Thei... 软土具有渗透性差、承载力低等特性,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利用虹吸免动力排水的特点,可将虹吸排水法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达到改善土体性质的目的。本文针对虹吸排水法独特的定降深降水模式,先基于离散化的Theis井流模型以及非线性的分层总和法,构建了以孔隙率为核心、渗透系数与压缩模量随固结情况改变的水位与沉降动态计算模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然后从土体渗透系数、排水板间距以及场地大小3个方面对虹吸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对于浙江沿海不同渗透系数的土体,虹吸排水法均可起到良好的排水固结作用;调整排水板间距可对排水固结时间以及地下水位线起到显著控制作用;排水带来的附加应力随着场地面积的增大向土体深处延伸,对于面积50 m×50 m大小的场地,有效影响深度可达到地表以下27.31 m,远远超出虹吸扬程的极限。在实际的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中,虹吸排水法可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虹吸排水 地基沉降 非稳定流 井群干扰
下载PDF
高雷诺数下倒虹吸闸墩绕流水力特性
5
作者 贺蔚 周红星 +3 位作者 秦杭晓 曾庆林 张健 徐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59,共5页
为研究倒虹吸出口闸墩绕流特性,以南水北调某典型倒虹吸为例,基于Flow3D软件建立倒虹吸模型,根据现场原型实测水位、流速进行模型验证;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雷诺数6.17×10^(6)~9.38×10^(6)范围下闸墩绕流特性。结果表明,高雷诺数... 为研究倒虹吸出口闸墩绕流特性,以南水北调某典型倒虹吸为例,基于Flow3D软件建立倒虹吸模型,根据现场原型实测水位、流速进行模型验证;利用该模型模拟了雷诺数6.17×10^(6)~9.38×10^(6)范围下闸墩绕流特性。结果表明,高雷诺数条件下,随着雷诺数的增加,闸墩绕流造成的液面波动幅度增加,中墩液面波动显著大于边墩;闸墩后的尾涡量持续增加,雷诺数对斯特劳哈尔数影响不大;边侧闸墩受力的非对称性明显,边墩闸室间特征流速偏流比存在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规律,偏流效应造成的离心距不断增加。本研究可针对性改善输水工程水流流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卡门涡街 闸墩绕流 偏流效应 倒虹吸
下载PDF
核电站乏燃料池虹吸破坏效应实验研究
6
作者 苏夏 崔满满 程会方 《核安全》 2023年第5期84-89,共6页
为了保证核电站乏燃料池的贮存安全,工程中一般通过在管线上设破虹吸孔的方式防止池水由于虹吸效应而持续流失。破虹吸孔的尺寸是成功断流的关键因素,通过1∶1的实验方式,研究在一定的管径、高差和阻力范围内,有效破坏虹吸流动所需的临... 为了保证核电站乏燃料池的贮存安全,工程中一般通过在管线上设破虹吸孔的方式防止池水由于虹吸效应而持续流失。破虹吸孔的尺寸是成功断流的关键因素,通过1∶1的实验方式,研究在一定的管径、高差和阻力范围内,有效破坏虹吸流动所需的临界孔径,为工程中虹吸孔尺寸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虹吸破坏成功时的安全液位高差与虹吸孔径之间呈幂指数递减关系,与管线阻力系数之间呈对数递减关系,通过调整孔径或管线阻力可以有效减小安全液位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池 虹吸流 破虹吸孔 临界孔径
下载PDF
大型泵站虹吸式流道真空破坏阀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如春 王荣国 宋佳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10期38-41,共4页
大型立式轴流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真空破坏阀是保障主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承担虹吸式出水流道快速闸门的作用,防止主机组停机时水流倒灌产生水泵叶轮飞逸事故。本文通过分析江都一站气动式真空破坏阀运行时存在的问题,结合破真空断... 大型立式轴流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真空破坏阀是保障主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承担虹吸式出水流道快速闸门的作用,防止主机组停机时水流倒灌产生水泵叶轮飞逸事故。本文通过分析江都一站气动式真空破坏阀运行时存在的问题,结合破真空断流的工作原理,提出真空破坏阀本体改造技术方案,总结技术改造取得的成效。此技术方案实现了真空破坏阀在主机组停机时无须动力源自动打开断流,提高了主机组安全停机的可靠性,取消了泵站工程辅机供气系统设备,可为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真空破坏阀的选择安装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 虹吸式流道 真空破坏阀 技术研究
下载PDF
转炉氧枪供回水系统调试与设计改进
8
作者 曹梅花 彭彬 戴年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4期171-175,共5页
某钢厂共设置两座120t转炉,在投产前存在氧枪供水、回水流量测量不准及供回水流量差值较大的问题,调试过程中出现频繁报警提枪。对氧枪供水泵组、供回水管路、电磁流量计设置综合分析,经过不断调试,并分析影响氧枪供水、回水流量测量不... 某钢厂共设置两座120t转炉,在投产前存在氧枪供水、回水流量测量不准及供回水流量差值较大的问题,调试过程中出现频繁报警提枪。对氧枪供水泵组、供回水管路、电磁流量计设置综合分析,经过不断调试,并分析影响氧枪供水、回水流量测量不准及供回水流量差值较大的主要因素,针对转炉氧枪供水、回水测量仪表运行数据和实际存在问题,在其原设计的基础上提出更合理的改进方案及措施。方案实施后,转炉氧枪系统供回水流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转炉氧枪运行稳定,彻底解决了氧枪冷却水供回水流量差值偏大、回水管测量不准及氧枪提枪报警系统的疑难问题,保证了连续生产及转炉冶炼的安全,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枪供水回水系统 电磁流量计 流量差 虹吸 负压
下载PDF
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在建筑屋面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9
作者 薛光光 《江西建材》 2023年第12期285-286,289,共3页
文中以某工程实例为依托,对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从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论述了其具体应用,并采用人工降雨观测法对施工效果进行了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工程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合理、施工规范,测试指标... 文中以某工程实例为依托,对虹吸式雨水排水技术原理及特点进行分析,从排水系统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论述了其具体应用,并采用人工降雨观测法对施工效果进行了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工程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合理、施工规范,测试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程要求,虹吸效果良好,排水能力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屋面 雨水排水 虹吸式 积水量 管道流速
下载PDF
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被引量:34
10
作者 陆林广 杲东彦 祝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3,68,共5页
采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内的三维流动形态;提出通过建立虹吸式出水流道几何模型并借助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逐一改变流道几何尺寸、观察流态变化、逐步优化流道型线,以最终实现虹吸式出水流道的优... 采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内的三维流动形态;提出通过建立虹吸式出水流道几何模型并借助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逐一改变流道几何尺寸、观察流态变化、逐步优化流道型线,以最终实现虹吸式出水流道的优化水力设计;通过专门设计的模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式出水流道 优化水力设计 大型泵站 紊流数值模拟 流动形态 几何模型 几何尺寸 流道型线 逐步优化 模型试验 三维 流态
下载PDF
负压输水光滑管道水力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玉建 袁寿其 +1 位作者 赵丽伟 张金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1,68,共5页
为了研究虹吸进流在某些输水工程改造中取得显著效果的内在机理,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复杂起伏管路的局部窝气/没窝气情况下阻力特性试验,并对试验管道(DN50有机玻璃管)的水力摩擦系数进行了试验预估,得到了比基于穆迪图估算更低的数值.... 为了研究虹吸进流在某些输水工程改造中取得显著效果的内在机理,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复杂起伏管路的局部窝气/没窝气情况下阻力特性试验,并对试验管道(DN50有机玻璃管)的水力摩擦系数进行了试验预估,得到了比基于穆迪图估算更低的数值.为了排除该复杂管路中诸多弯头、球阀等部件对试验结果的干扰,重新搭建了一套前端带有虹吸负压整流装置的简单直管系统,对负压情况下的圆管流动水力摩擦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管道为透明有机玻璃,可视为水力光滑管道.通过测量直管上两相距18.4 m的侧压点,在不同流量下得到其水力摩擦系数,测试不仅获得比先前更低的水力摩擦系数,而且随雷诺数变化表现出一种新的趋势,由此得出负压对管道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流 水力摩擦系数 负压 虹吸 水力光滑管
下载PDF
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晓升 冯建刚 +2 位作者 陈红勋 卜立峰 谭琳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3,29,共7页
为分析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与RNG k-ε湍流模型对一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过程中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虹吸过程中,在虹吸管驼峰段和下降段易产生上、下气囊,... 为分析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与RNG k-ε湍流模型对一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过程中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虹吸过程中,在虹吸管驼峰段和下降段易产生上、下气囊,对虹吸作用的完成有不利影响。来流流量是影响虹吸形成时间的主要因素,水力驱气阶段和水力挟气阶段可分别用不同的幂函数来表达时间与流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式出水管 气液两相流 虹吸形成时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动态来流的非稳态虹吸流动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子建 熊敏 余治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5,共5页
建立了具有两类自然动态来流的非稳态虹吸流动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来流条件对虹吸式流道性能的影响,得到30组实验数据样本.通过虹吸进口的累积动量分析,发现动态来流条件对非稳态虹吸性能影响较大,使用GA-ANN法对来流... 建立了具有两类自然动态来流的非稳态虹吸流动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来流条件对虹吸式流道性能的影响,得到30组实验数据样本.通过虹吸进口的累积动量分析,发现动态来流条件对非稳态虹吸性能影响较大,使用GA-ANN法对来流条件进行优化,当连续来流和小孔泄流两种来流比例为7∶1时虹吸效果最佳,可为虹吸流道设计及非稳态虹吸流动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虹吸 流动控制 GA—ANN法 优化
下载PDF
虹吸管气液两相流过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小莹 李琳 +1 位作者 王梦婷 谭义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94,共5页
基于系列工况下虹吸管的过流量、压降和含气率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虹吸管内分别出现气泡流、过渡流和气团流时影响其过流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虹吸管内为气泡流时,气体存在对流动沿程阻力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不同安装高度时管道... 基于系列工况下虹吸管的过流量、压降和含气率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虹吸管内分别出现气泡流、过渡流和气团流时影响其过流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虹吸管内为气泡流时,气体存在对流动沿程阻力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不同安装高度时管道实际过流量小于计算值的原因是由于实际过水断面面积小于液相满流过水断面面积,面积减小率与流量减小率相等;当虹吸管内为气团流和过渡流时,过流断面面积减小率与流量减小率相差较大,实际过流能力减小不仅与面积减小有关,气体存在对虹吸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影响也不可忽略,且含气率的增大使气液两相流动阻力增大、沿程阻力系数增大、流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管道 流量 含气率 流态 流动阻力
下载PDF
卫生洁具形成虹吸现象的VOF模型判定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晓涛 孙友松 +1 位作者 詹杰民 李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0,共5页
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闭合非定常气、液多相流的N-S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非结构化网格,数值模拟了虹吸式卫生洁具冲水流道的三维流动,由残余污水的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对排污管的驼峰顶断面的气、液两相的体积分数积... 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闭合非定常气、液多相流的N-S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非结构化网格,数值模拟了虹吸式卫生洁具冲水流道的三维流动,由残余污水的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对排污管的驼峰顶断面的气、液两相的体积分数积分数进行了定量计算,获得了其虹吸现象形成的数值判据。对卫生洁具流道形成虹吸现象的水力特性实现了预测,为虹吸式卫生洁具的出水流道水力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 非恒定流 卫生洁具 水力学设计
下载PDF
低扬程泵装置起动虹吸驼峰压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松山 严登丰 +1 位作者 陆伟刚 葛强 《排灌机械》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分析了低扬程泵装置流道内空气的动力学特性、管道内的非恒定流以及水泵的动力性能,结合实测的泵机组起动转速变化规律,提出了起动过渡过程中虹吸驼峰压力变化近似计算的数学模型,动态参数数值计算则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组成非... 分析了低扬程泵装置流道内空气的动力学特性、管道内的非恒定流以及水泵的动力性能,结合实测的泵机组起动转速变化规律,提出了起动过渡过程中虹吸驼峰压力变化近似计算的数学模型,动态参数数值计算则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组成非线性方程组,利用牛顿—莱福森法(Newton—Raphson)对泵流量、扬程、驼峰压力和下降段排出流量迭代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流道 过渡过程 数学模型 虹吸驼峰压力 近似计算
下载PDF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雨水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学峰 王峰 +3 位作者 江帆 林方 韦桂湘 岑洪金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广州市珠江新城西塔(现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屋面包括主塔楼屋面、酒店式公寓南北翼屋面、裙楼屋面、主入口光棚、地下1层汽车入口坡道。除主入口光棚为金属屋面外,其余均为混凝土防水屋面。针对不同屋面采用不同的雨水排... 广州市珠江新城西塔(现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屋面包括主塔楼屋面、酒店式公寓南北翼屋面、裙楼屋面、主入口光棚、地下1层汽车入口坡道。除主入口光棚为金属屋面外,其余均为混凝土防水屋面。针对不同屋面采用不同的雨水排水方式和溢流措施,以重力流系统为主,当屋面汇水面积大,设置多条立管困难时,采用满管压力流(虹吸式)系统。介绍西塔室外场地雨水设计、屋面雨水设计、雨水利用、管材选择及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重力流 满管压力流(虹吸式) 压力流 雨水利用 超高层综合建筑
下载PDF
基于实验模型的虹吸管道水气两相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小莹 李琳 张圣凯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通过系列实验量测了不同安装高度、不同水头差下管径为2cm虹吸管的流量及压降大小,观察了虹吸管水气两相流流态下气泡及气团流动现象。结果表明,在管道水头一定时,随安装高度的增大,虹吸管的过流能力逐渐减小。在虹吸管的竖直管段中,压... 通过系列实验量测了不同安装高度、不同水头差下管径为2cm虹吸管的流量及压降大小,观察了虹吸管水气两相流流态下气泡及气团流动现象。结果表明,在管道水头一定时,随安装高度的增大,虹吸管的过流能力逐渐减小。在虹吸管的竖直管段中,压降值随管道水头的增大而增大,随安装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虹吸管下行管的压降值明显大于上行管。在水平管段中,压降随管道水头的增大而增大,随安装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虹吸管内发生气液两相流时,沿程水头损失不能直接用达西公式计算,沿程阻力除了受管道水头影响外,还应与安装高度大小有关,安装高度不同,压降值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管道 流量 压降 安装高度 水头差 水气两相流
下载PDF
正虹吸管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梦婷 李琳 +2 位作者 谭义海 邱秀云 许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7-90,98,共5页
通过室内正虹吸输水管道输水能力试验,观测分析了不同安装高度下管道内气液两相流流态。结果表明,安装高度越高,管道内水流汽化现象越严重,常规有压输水管流量公式已不适用于水流发生汽化后的正虹吸管道。综合考虑各因素对过流量的影响... 通过室内正虹吸输水管道输水能力试验,观测分析了不同安装高度下管道内气液两相流流态。结果表明,安装高度越高,管道内水流汽化现象越严重,常规有压输水管流量公式已不适用于水流发生汽化后的正虹吸管道。综合考虑各因素对过流量的影响,结合量纲分析法与数值拟合法,对常规有压管流量系数进行了修正,获得适用于汽化现象较明显、长度在23.875m以内、安装高度不大于7.5m的非驼峰式虹吸管的输水流量公式,并通过试验检验了公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虹吸管道 输水 汽化 流量系数 流量
下载PDF
高扬程虹吸保障条件分析与合理管径选择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熊晓亮 孙红月 +1 位作者 张世华 蔡岳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5-1601,共7页
富水性斜坡易产生滑坡进而形成泥石流,斜坡排水是防止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虹吸排水具有实时性和免动力等优势,但因斜坡排水涉及高扬程,在虹吸管内的低压环境中流动液体会发生强烈的空化现象,从而产生气液两相流。在间歇性虹吸排水过程... 富水性斜坡易产生滑坡进而形成泥石流,斜坡排水是防止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虹吸排水具有实时性和免动力等优势,但因斜坡排水涉及高扬程,在虹吸管内的低压环境中流动液体会发生强烈的空化现象,从而产生气液两相流。在间歇性虹吸排水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将析离的气泡带走,气泡会积聚在虹吸管顶点附近,最终破坏虹吸过程。通过对管内两相流型分析,发现只有形成完整的弹状流,才能将气泡带走,保证虹吸的长期有效。采用流体数值计算软件FLUENT的VOF模型,分别对管径为4、5、6、8mm的虹吸管内气液两相流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管径小于5mm的条件下,表面张力起主要作用,形成完整弹状流;管径大于6mm的条件下,形成附壁弹状流。该结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也得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排水 完整弹状流 附壁弹状流 管径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