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块菌要览及其保护策略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培贵 王云 +9 位作者 王向华 陈娟 郑焕娣 邓晓娟 乔鹏 姜华 田宵飞 张介平 万山平 王冉 《菌物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232-243,共12页
截至目前报道的中国块菌有28种,其中黑块菌4种,白块菌24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黑块菌类有印度块菌复合种和中国夏块菌,其中印度块菌复合种与欧洲法国黑孢块菌属于姊妹类群,中国夏块菌与欧洲夏块菌也是姊妹类群。虽然欧洲意... 截至目前报道的中国块菌有28种,其中黑块菌4种,白块菌24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黑块菌类有印度块菌复合种和中国夏块菌,其中印度块菌复合种与欧洲法国黑孢块菌属于姊妹类群,中国夏块菌与欧洲夏块菌也是姊妹类群。虽然欧洲意大利白块菌在中国尚未找到、波氏块菌在中国的存在尚待最终确认,但是,最近的更多白块菌新种的发现,说明中国块菌的多样性要比预期的丰富得多。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的块菌种类不仅和欧洲种有着紧密的亲缘,而且和北美的种也有一些联系,特别是与欧洲块菌有着历史渊源。这些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欧亚块菌共同起源于古地中海、之后各自分布于中国西南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繁衍至今,形成现代分布格局。新近发现的大批白块菌类群表明中国西南块菌资源十分丰富、种类极其多样,很可能是起源古老保留下来一个大分支,暗示着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是世界块菌起源和分化中心,有力支持了中国特别是西南地区是世界块菌起源和分化中心的学说。中国块菌的共生树种种类比世界任何地区都丰富多样,不仅有与阔叶树,如栎、榛、杨、板栗等形成菌根关系,更多的是与松、云杉和冷杉等针叶树,而且还有特有树,如油杉等形成菌根关系。中国块菌对土壤等要求及适应性相对也宽泛,产量大而集中,分布广,生态多样性更加丰富。近20年的商业化盲目采集致使块菌植被、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块菌产量明显减少,严重危及块菌资源的生存。改变采集方式,保护我国的块菌资源刻不容缓。发展块菌种植业形成新型农林业经济和生态模式是最有效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菌 姊妹类群 起源分布中心 资源保护 块菌种植
下载PDF
用核糖体DNA的ITS序列探讨滇桐属的系统学位置 被引量:6
2
作者 袁长春 施苏华 +1 位作者 钟扬 龚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7,共5页
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 ,对来自椴树科、梧桐科、木棉科 17属的 33个种和作为外类群的锦葵科 2属4个种的核糖体DNAITS区 (含 5 8S区 )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滇桐属 (Craigia)与椴树属为姐妹群关系 ,二者构成单系类群 ,因而将滇桐属... 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 ,对来自椴树科、梧桐科、木棉科 17属的 33个种和作为外类群的锦葵科 2属4个种的核糖体DNAITS区 (含 5 8S区 )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滇桐属 (Craigia)与椴树属为姐妹群关系 ,二者构成单系类群 ,因而将滇桐属置于椴树科中较为合理 ;刺果藤属和翅子树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并与蚬木属和柄翅果属构成一个单系类群 ,二者可能与椴树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榴莲属与椴树科的破布叶属构成单系类群 ;山芝麻属与椴树科、梧桐科和木棉科构成并系关系 ;因此 ,这些属的系统位置尚需进一步确定。综合分析的结果支持将椴树科、梧桐科和木棉科归并到锦葵科中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DNA ITS序列 系统学位置 系统发育 姐妹群 滇桐属 梧桐科 PCR直接测序法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外群选择对隧蜂科(膜翅目:蜜蜂总科)系统重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罗阿蓉 张彦周 +3 位作者 乔慧捷 史卫峰 Robert W. MURPHY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外群用于给树附根和推断祖先性状状态。通常,来自内群的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被共同选择作为外群。为了在经验上验证这一方法,我们采用了3种外群选择策略:姐妹群中的单一分类单元,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和连续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 外群用于给树附根和推断祖先性状状态。通常,来自内群的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被共同选择作为外群。为了在经验上验证这一方法,我们采用了3种外群选择策略:姐妹群中的单一分类单元,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和连续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以隧蜂科(膜翅目:蜜蜂总科)的系统发育重建为例,我们评估了这3种策略对树拓扑结构的影响,包括最大似然树、最大简约树和贝叶斯树。初步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两种策略,采用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作为外群更有利于系统发育重建得到现已被广泛认可的隧蜂科系统发育关系;相比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虽然隧蜂科系统发育关系没有被很好地解决,但最大简约法在不同外群选择策略下得到了较为一致的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蜂科 非同源相似 单系性 外群 姐妹群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蜱螨高级分类阶元部分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泽 杨晓军 刘敬泽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40,共6页
蜱螨的系统分类至今尚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目以上的分类地位很不统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结构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对蜱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本文就蜱螨高级分类阶元中争论较大的几个方面做一讨论,主... 蜱螨的系统分类至今尚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目以上的分类地位很不统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结构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对蜱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本文就蜱螨高级分类阶元中争论较大的几个方面做一讨论,主要包括蜱螨的分类基础、单源性问题、姐妹群及内部类群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螨 系统分类 单源性 姐妹群 类群关系
下载PDF
Ophryophryne属在角蟾科系统发育中所处的位置及拟髭蟾族四属间系统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郑渝池 曾晓茂 +1 位作者 苑宇哲 刘志君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对来自角蟾科Megophryidae (Anura) 9属 2 0种及外群 2种共 30号标本的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 ,所用片段为线粒体 16SrRNA和cytb基因部分序列。结果表明 ,用于分析的所有角蟾科物种形成两大支... 采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对来自角蟾科Megophryidae (Anura) 9属 2 0种及外群 2种共 30号标本的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 ,所用片段为线粒体 16SrRNA和cytb基因部分序列。结果表明 ,用于分析的所有角蟾科物种形成两大支。Ophryophryne、Brachytarsophrys、Atympanophrys同属第一支 ,前两者的系统关系较近。第二支 5属间系统发育关系为 (Leptolalax ,((Leptobrachium ,Vibrissaphora) ,(Oreolalax ,Scutiger)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蟾科 系统发育 姐妹群 物种 DNA序列
下载PDF
中国鲚属4种鱼的生化和形态比较及其系统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刘文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8-564,共7页
自1989年4月—1990年5月,在上海的崇明、江苏的无锡和高淳、福建的海澄采集标本。对我国鲚属4种鱼(6个生态型)进行生化和形态解剖比较分析,探讨每种鱼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各生态型的系统发育及亲缘关系;并运用系统分支学原理和方法,... 自1989年4月—1990年5月,在上海的崇明、江苏的无锡和高淳、福建的海澄采集标本。对我国鲚属4种鱼(6个生态型)进行生化和形态解剖比较分析,探讨每种鱼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各生态型的系统发育及亲缘关系;并运用系统分支学原理和方法,试绘出系统分支图解。结果表明,我国鲚属4种鱼分为两大姐妹群;一群为凤鲚和七丝鲚,另一群为刀鲚和短颔鲚;并综合分析生化和形态解剖资料,把生长在长江中的凤鲚和生长在九龙江中的凤鲚分为2个不同亚种:凤鲚CoiliamystusmystusLinnaeus为指名亚种和九龙江凤鲚Coiliamystusjiulongjiangensissubsp.nov.为新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鲚属 生态型 姐妹群 系统发育 鱼类 生化
下载PDF
基于CoI序列对鹀亚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涛 梁刚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16,共6页
以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鹀亚科19种鸟类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序列中含有保守位点810个,可变位点403个,简约信息位点269个.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铁爪鹀(Calcarius lappo... 以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全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鹀亚科19种鸟类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全序列中含有保守位点810个,可变位点403个,简约信息位点269个.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铁爪鹀(Calcarius lapponicus)在鹀亚科中首先分化出来;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和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亲缘关系较近,认为蓝鹀是鹀属(Emberiza)类群的一个种,不支持将它单列为一个属;小鹀(Emberiza pallasi)与红颈苇鹀(Emberiza yessoensis)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形成姐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 鹀亚科 系统发育 姐妹类群
下载PDF
桂中壮族兄妹婚族源神话的叙事传统与文化内涵
8
作者 李斯颖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2-28,共7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来宾市的盘古兄妹婚神话与盘古庙活动为个案,聚焦桂中地区的壮族兄妹婚族源神话,探讨该神话的叙事母题、传承语境与文化内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桂中一带的壮族兄妹婚族源神话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叙事模式:主角形...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来宾市的盘古兄妹婚神话与盘古庙活动为个案,聚焦桂中地区的壮族兄妹婚族源神话,探讨该神话的叙事母题、传承语境与文化内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桂中一带的壮族兄妹婚族源神话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叙事模式:主角形象突出,情节高度程式化,以民间信仰仪式上的演述为主要形态,其特色的形成与地方政府对于多元文化的并举和推崇有紧密联系,因此对桂中盘古兄妹婚神话的探讨将有助于理解侗台语民族的深层文化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中地区 壮族 兄妹婚 族源神话 叙事模式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中国肉食螨亚科属间系统发育的支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原 凌鹏 +2 位作者 邹志文 张素卿 夏斌 《江西植保》 2011年第1期9-13,18,共6页
本文选用31个形态学特征及1个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对肉食螨亚科23属进行了支序分析,探讨国内已知肉食螨亚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将肉食螨属归为一个独立单元,随后,其余各属被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由贝氏螨属、暴螯螨属、扎扇毛螨... 本文选用31个形态学特征及1个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对肉食螨亚科23属进行了支序分析,探讨国内已知肉食螨亚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将肉食螨属归为一个独立单元,随后,其余各属被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由贝氏螨属、暴螯螨属、扎扇毛螨属、螯钳螨属、螯梳螨属和螯螨属构成。支序分析较好的解决了肉食螨亚科内的姐妹群关系,共形成9个稳定的姐妹群关系,其中(平单梳螨(单梳螨属+新单梳螨属))、(前螯螨属(螯颊螨属+真颊螨属))、(贝氏螨属+螯钳螨属)三组姐妹群关系较好的支持了Volgin肉食螨亚科分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食螨亚科 支序分析 姐妹群
下载PDF
鳃虱科(甲壳动物亚门,等足目)种间系统发育支序分析
10
作者 师二燕 张秀青 安建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5-672,共8页
本文选择鳃虱科Bopyridae的47个形态学性状,利用PAUP软件,以支序分析方法对中国海域鳃虱科22属38种进行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支序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鳃虱科内姐妹群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鳃虱科中较早分出的物种为假鳃虱亚科巨鳃虱... 本文选择鳃虱科Bopyridae的47个形态学性状,利用PAUP软件,以支序分析方法对中国海域鳃虱科22属38种进行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支序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鳃虱科内姐妹群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鳃虱科中较早分出的物种为假鳃虱亚科巨鳃虱属中的日本巨鳃虱Gigantione ishigakiensis;较晚分化出来的物种是背腹虱亚科腹虱属的日本腹虱Athelges takanoshi mensis和假盖腹虱属的日本假盖腹虱Pseudostegias setoensis,种间姐妹群关系为:假鳃虱亚科中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球足偏寄居蟹鳃虱Asymmetrione globifera与仿偏寄居蟹鳃虱属的疣缘仿偏寄居蟹鳃虱Parasymmetrione tuberculineata为姐妹群,假鳃虱亚科扁蝼蛄虾鳃虱属中的卵圆扁蝼蛄虾鳃虱Gyge ovalis与福建扁蝼蛄虾鳃虱Gyge fujianensis为一对姐妹群,蟹鳃虱亚科指突鳃虱属中的霍氏指突鳃虱Dactylokepon halthuisi与蝼蛄虾鳃虱属的双突蝼蛄虾鳃虱Upogebione bidigitatus为一对姐妹群,多疣蟹鳃虱属的分节多疣蟹鳃虱Onkokepon articulatus与北部湾多疣蟹鳃虱O.beibuensis为一对姐妹群,异节蟹鳃虱属的单异节蟹鳃虱Allokepon monody与长尾异节蟹鳃虱A.longicauda为一对姐妹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虱科 系统发育 支序分析 姐妹群 单系性
下载PDF
壮族歌仙的定位:刘三姐与音乐表演中的空间和性别问题
11
作者 蒋岚 陈超颖(译) 张举文(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0-43,共14页
作为广西音乐遗产中的偶像,刘三姐的形象被一再情境化。近年来,以刘三姐为核心打造的景点层出不穷,她的家乡、广西地方以及少数民族族群都将刘三姐当成富有竞争力的标识。文化表演《印象.刘三姐》力图展示地方社会,但对于刘三姐该被如... 作为广西音乐遗产中的偶像,刘三姐的形象被一再情境化。近年来,以刘三姐为核心打造的景点层出不穷,她的家乡、广西地方以及少数民族族群都将刘三姐当成富有竞争力的标识。文化表演《印象.刘三姐》力图展示地方社会,但对于刘三姐该被如何表现却引发了当地关于艺术与挪用的公开论争。基于2003–2004年《印象.刘三姐》制作期间进行的田野调查,对广西最富盛名的这一文化表演中所呈现出的民族展示与文化所有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概述了相关论争并探讨了这类利用共享的文化资源、以盈利为目的的冒险性表演所蕴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民俗 民族 壮族 刘三姐
下载PDF
《黄四姐》:从生活传统到文化品牌
12
作者 王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作为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中打喜花鼓的经典曲目,《黄四姐》诞生于民众生活中,传唱在百姓口头上,经历了一个走入喜花鼓又走出喜花鼓、与喜花鼓共存共荣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乡村田野向都市舞台、由风俗俚曲向文化品牌的转... 作为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中打喜花鼓的经典曲目,《黄四姐》诞生于民众生活中,传唱在百姓口头上,经历了一个走入喜花鼓又走出喜花鼓、与喜花鼓共存共荣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乡村田野向都市舞台、由风俗俚曲向文化品牌的转型,成为地方文化的表征和民族身份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四姐》 喜花鼓 生活传统 文化品牌 清江流域 土家族
下载PDF
黄河岸边一组古人类的体质特征与生存状况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斐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在黄河小浪底建设工程抢救性考古发掘中,黄河岸边成功出土的妯娌遗址被评为199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对出土的一组古人骨的体质特征鉴定结果说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生存在中原地区的古人男性多于女性,人均寿命偏低,且多数人... 在黄河小浪底建设工程抢救性考古发掘中,黄河岸边成功出土的妯娌遗址被评为199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对出土的一组古人骨的体质特征鉴定结果说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生存在中原地区的古人男性多于女性,人均寿命偏低,且多数人生前患有骨病,从而说明当时古人生存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食物却多以粗淀粉为主。同时,多数考察者认为,古人生活年代与史书记载的黄帝时代相当,已经进入父权制时代,并有了"夫妇匹配之合"的婚姻习俗,且常见有一妻多夫的婚姻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妯娌遗址 史前人群 体质特征 生存状况
下载PDF
结拜姐妹:当代凉山彝族妇女组织的建构及社会意义
14
作者 罗木散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1,共5页
当代凉山彝族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型困境,流动和打工成为主流,导致地方传统家支秩序的松散和家庭生活的离散,以及造成一部分女性在乡土社会因背负“污名”而成为无法被承认的群体。由此,传统上被认为依附于男性的彝族妇女开始有了结群... 当代凉山彝族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型困境,流动和打工成为主流,导致地方传统家支秩序的松散和家庭生活的离散,以及造成一部分女性在乡土社会因背负“污名”而成为无法被承认的群体。由此,传统上被认为依附于男性的彝族妇女开始有了结群意识,试图通过结拜姐妹来获得在乡土社会可以依靠的女性力量。如果说传统中国的妇女结拜行为大都是边缘群体的生存手段,那么当下凉山彝族妇女的结拜则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当地人为了应对乡土社会危机而作出的日常策略。这一结拜行为,既是彝族妇女结群意识的觉醒,也是她们通过构建女性自组织来适应整体社会秩序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结拜 结群意识 组织建构 社会危机 日常策略
原文传递
“作为文化的组织”的人类学研究实践--中国三个地区女性性服务者群体特征之比较及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建议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飞 庄孔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60,共8页
在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女性性服务者流动群体的追踪田野观察过程中,逐渐发现组织人类学意义上的族群文化差异,源于先在的族群理念、制度与风习等,以及在当代市场性交易行为方式中体现出的文化特征,并最终成为有效进行健康教育和防病对策的... 在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女性性服务者流动群体的追踪田野观察过程中,逐渐发现组织人类学意义上的族群文化差异,源于先在的族群理念、制度与风习等,以及在当代市场性交易行为方式中体现出的文化特征,并最终成为有效进行健康教育和防病对策的重要根据,以实例说明人类学理论何以寻得向应用转换的恰当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服务者 组织人类学 类家族主义 姐妹组合
原文传递
性别表演视角下的舞台剧照解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琼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9,共12页
戏剧舞台如何表现性别?运用例证解析舞台剧照,可成为探讨戏剧与妇女解放结成伙伴关系的一种途径,亦可成为性别指向社会政治建构之明证。易卜生《玩偶之家》演出时,女主人公娜拉的肢体语言超越语种、文化,为现代新女性之建构起到性别示... 戏剧舞台如何表现性别?运用例证解析舞台剧照,可成为探讨戏剧与妇女解放结成伙伴关系的一种途径,亦可成为性别指向社会政治建构之明证。易卜生《玩偶之家》演出时,女主人公娜拉的肢体语言超越语种、文化,为现代新女性之建构起到性别示范作用;“新中国版娜拉”在舞台剧照中呈现的昂扬姿态超越了自然躯体,指向一个全新政治建构,具备新典范意义。朱迪斯?巴特勒认为扮装能把人从一个性别角色中解放出来,当代先锋剧场中,扮装成为表演性别的一种方法。台湾“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创团艺术总监魏瑛娟重视剧场表演的影像感,“莎妹剧团”舞台剧照透露出开放的女性在易装表演中获得的乐趣,藉此营造女性群体反抗传统的不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表演 舞台剧照 玩偶之家 莎妹剧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